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1
1.鼓励学生创作,让课堂“更新”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多样化的教案,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例如《 中国青铜艺术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下同)这一课,属于“欣赏·评述”板块。我对此设计了不同教案:第一种,学生自主欣赏、评述,学生点评,教师总评。第二种,学生先列出感兴趣的青铜器作品,然后查阅相关资料,逐一解释、说明,师生共同欣赏、总结。第三种,先用点、线、面或色彩临摹自己喜欢的青铜器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效果,最后再来欣赏原作。不同的教案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无论是哪个教案都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自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要鼓励学生动手。通过动手,充分开发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教材中有一节关于装置艺术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创作一件雕塑。我就让学生从身边现有的材料入手,鼓励大胆创作。结果不少学生利用铅笔、钢笔、小尺、书籍等材料,创作出了许多造型独特的文具装置艺术品。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也让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
2.利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更活”
相对于只有粉笔和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无疑有更大的优势。首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形、声音、文字等交互界面,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能从网上获得海量的图画和视频,使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容易理会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 版面设计 》这一课时,我没有直接教学生如何进行版面设计,而是先安排他们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这节课,学生从网上收集了大量有关壁报编辑的资料和设计素材。在第二课时,我先让各学习小组交流本组的创作思路,并展示收集的资料;接着,我逐一进行点评;最后由各学习小组根据讨论好的方案创作出本组的作品。他们的设计自然是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这样的教学安排让课堂更有活力,远比教师一个人从头到尾“唱独角戏”效果更好。
3.融汇其他学科,让课堂“更博”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音乐长于抒发感情而短于叙事状物;绘画长于象形赋彩,短于叙事和表现声音;文学长于叙事、抒情,但短于图画和声音。如果它们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我们的课堂形式不就更生动、教学内容不就更广博了吗?为此,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步来实现。
第一步,要把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入美术学习中。例如上《 造型·表现 》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为语文课本配上插图,画完后再加上适当的文字说明,使画面更有内涵。“文配画”“诗配画”“绘画与评画”等多样的课堂形式,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又比如,在上《 画脸 》一课时,可以先对学生讲授脸谱知识,再让学生戴着自己绘制的脸谱吟唱几句京剧;还可以在展示脸谱图案的同时播放音乐,让学生想象音乐中的情绪和形象。再比如,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来“写”日记,记下一天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从而让他们学会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2
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精力与时间花在教材上,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反应。尽管以学生为主体,但更侧重知识传授,对语文能力的培养考虑不多。此外,不考虑学生们的差异性,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不密切,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发展。因此,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备课的重要性,实现有效备课。
一、明确教学宗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现代教育要求,语文教学不只要传授学生知识,侧重学生知识的把握,而且要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整体提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明确教学宗旨,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文化修养,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质。
例如:教学《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其教学目标是: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建筑设计中,贝聿铭所体现出的革新创造精神与其一片爱国心。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笔者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通过哪些形式,我们可表现出爱国情感、爱国之心。设计活动环节:让学生熟读课文,观看与揣摩央视名记者的人物采访节目,做“小小记者”,尽可能地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完善学生人格,真正落实语文的教育目标。
二、合理利用课文资源,设置教学情景
传统备课,教师往往认为文本是备课的中心。然而,文本承载的信息极为有限,对学生发挥创造力有限制作用。新课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与探究,这需要教师善于从文本中提炼知识信息,突破与超越文本,灵活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情境设置中,备课是关键,在备课中,教师要注意文本知识的教授,还要备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情境设置。
例如:教学郭沫若的《石榴》一文,笔者在备课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把备课的重点放在怎样指导学生赏析文中描绘石榴花的优美语句,把课堂教学设计为欣赏课。然后,与文章的背景相结合,指导学生把握作者赋予石榴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写作目的,深刻地感受到课文的主旨:生命的奔放、热烈、执著。
三、展现沟通本质,增强情感体验
语文备课,教师应体现沟通本质,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和知识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注重过程组织,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本,备出精彩,展现特色。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巧妙沟通。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灵活地采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只有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才可以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学习的乐趣,将课堂视为快乐园地。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关注学生实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成长相结合,体会到学习中的责任,从而进行有意义、自主性的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备课中,则是教师应构思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与问题方式。
例如:《我的母亲》的备课,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到少年时代在母亲严格要求与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出其对母亲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给我们的爱护、关心是最多的,你们与母亲之间有哪些难忘的亲情故事呢?请谈谈。通过这样亲切的问题,可使学生融入学习与思考情境,深入文本,体验文本情感,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与同学的讨论,与教师的交流。
第二、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备出教学特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学习有个性化表现,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关注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其教案设计应具有知识层次,从而使学生以自己的高度尽情发挥、自由学习,让语文课堂沟通无限。
例如:《苏州园林》的教案,如此设计:苏州园林有不同的景观布局。你们回忆一下,对园林的哪个布局最为欣赏,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独立完成。如可以运用语言来描绘出布局;喜爱绘画的学生,可画出其布局;喜爱搜集资料的学生,可课前查找与苏州园林相关的资料、图片;而喜爱朗读的学生,则可进行诵读。若你们还有其他方法也行。这样为学生营造出个性化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体验到学生的乐趣。
四、增强教师文化底蕴,备出个性化教案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备好课,除了花精力与时间在课本研究上,还应注重自身的文化底蕴,备出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方案,然后体现于课堂教学中,以独具风格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情感,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性。
第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仅局限于课本,照搬硬套,那么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而,教师在备课时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丰富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内涵。这要求教师应博览群书、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唯此才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和美的体验,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第二、强化自我设计教案。有些教师只是照搬他人的教案,若运用不当,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只有融入教师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教案,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语言,才可以真正地拨动学生心灵,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提高他们的语文感悟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案,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洋溢激情。同时,在备课设计中,教师应关爱、尊重每位学生,实现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3
本次课前,我们认真的讨论修改,不断地更改教案和思路设计,力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同组老师们的建议使我在这节课上考虑得更加周全。包括在细节方面,也帮我进行了处理。通过几次的修改后,最终确定了教学设计。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后的总结,有收获,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
案例分析:
《提袋的设计》是五年级下册“设计.应用”教学领域的一课。本科的教学目标分别是:1.知识与技能:知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技能:手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像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折叠、粘贴、裁剪等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构思,体验制作提袋的乐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设计提袋的趣味性,在提高立体制作能力的同时关注生活中的设计,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折叠、粘贴、裁剪等方法制作提袋。难点:提袋开口的造型设计。材料准备:4k卡纸、手工彩纸、双面胶、剪刀、打孔器、绳……
在讲授新课环节,我给学生欣赏了不同样子的袋子,以及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袋子。倡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提袋,丰富了美术课堂资源。传统的美术课堂只讲高雅的纯艺术,而贴近生活的美术课堂则是打破这层束缚,在原有的基础上, 融入社会那些不断创新的流行艺术、乡土艺术。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就应该更好地考虑贴近生活的美术课堂教学,让流行艺术深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想起上次美术绘画比赛《科学幻想画》,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教师只是抽象的给学生讲授,学生完成情况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本次课在教学设计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元素贴近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从内心感觉更亲切,更想接触,也更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共通之处,为他们大胆、热情的创新提供广大的平台。
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4
关键词:语文活动;综合实践;项目教学;有效方法
Study on Chinese Synthesis Practice Teaching
Li Gui-qiang Sun Fu-gui An Ting-ting
Abstract: Chinese synthesis practice teaching has broke the teaching mode that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as the center. According to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students complete the task of Chinese activities, independently, cooperation, and explore problems in guidance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humane quality, this is the basic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is article on five aspects, that i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ctivities, to "three understanding ", choose good project, the careful design, teaching to block, actual effect. For your information only.
Keyword: Chinese activity; Synthesis Practice Curriculum; Projektmethode
裴娣娜在《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活动。”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更是如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正式开课始于2009年,距今仅三年时间,却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沃土”,也必将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热土”。怎样才能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土”?有效方法如下:
一、要“三吃透”。
1.吃透语文教学大纲
吃透大纲就是要吃透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表述、性质分类、教学要求。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而进行的课内外、校内外多种资源相结合的语文项目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教学,每个模块教学又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三个不同性质的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很重要的应用性教学,它最能体现中职语文特色。在基础模块教学、职业模块教学、拓展模块教学中,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纲都有具体要求。本文的理解是:根据学生的“三个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步骤,围绕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逐步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之目标。
2.吃透语文规划教材
吃透教材就是要吃透教材编者设计语文活动的意图、体系、特色。吃透语文活动意图,分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前两个教学之间的关系,即知识、能力与应用的关系;弄清某单元语文活动主题,设计活动项目、形式、步骤等。吃透语文活动体系,理解语文活动内容安排层次性与学生成长时段教育需求的对接性,和活动难度安排渐进性与学生语文能力需求的提高性。吃透语文活动特色,弄清人教版语文活动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性,弄清高教版语文活动的侧重于学生参与活动受益的人文性,弄清每次语文活动教育的专题性。
3.吃透语文教学对象
吃透语文教学对象就要掌握教学对象学习语文的现状,分析“学苗”好差的周期性变化;关注各专业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如采矿、测量、通风专业的学生,远不如机电、会计、营销专业学生语文基础好、能力强、兴趣浓;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注意发现和培养语文活动的“带头人”,如口才好的、作文好的、美术好的、摄影好的、电脑好的等各有多少人,都要心中有数。
二、 选好项目
有人主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本文不敢完全苟同。本文以为,语文教学还是按照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为好;如果要尝试语文项目教学法,可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进行。实施项目教学法,首先是选择好的语文活动项目。具体操作是:
1.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
项目是指事物分成的门类,本文将高教版中职语文上下册12个单元安排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当作12个语文活动项目来教学,然而12个语文活动教学项目都完成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有选择教学。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如郑国民主编的中职《语文》上册(人教版,2009年)安排:我的青春印记、记住父母生日、展望未来的生活、校友职场感悟采访、抒发心中的情志(诗歌)、春联觅趣等语文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学生能够操作的语文活动项目。语文基础差的采矿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语文活动难度较小的项目。如我的青春印记、记住父母的生日、展望未来的生活等语文活动项目。语文基础好的机电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语文活动难度较大的项目。如校友职场感悟采访、抒发心中的情志(诗歌)、春联觅趣等语文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活动项目。选择教师自拟的语文活动项目,如校园春秋、难忘中秋、环保简报、煤矿见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等语文活动项目。
2.选择学生有兴趣感的语文活动项目
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既要想到学生能够操作,更要考虑到学生喜好情绪,也就是选择学生感到有兴趣的语文活动项目。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全班学生,选择有兴趣的语文活动项目。如“手抄报”语文活动教学项目,通过每位学生制作一张自己心爱的手抄报,调动了绘画、书法、电脑、设计等不同爱好者的积极性。另一种是面向全校特殊爱好群体,开办演讲艺术、书法入门、诗歌创作、春联写作等讲座,配合学校学生科、团委开展讲演、书法、诗歌等比赛活动,配合学校文化艺术节活动。
三、精心设计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指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性。语文活动的精心设计包括三个方面:教材编者的语文活动设计,教师实施语文活动教案的设计,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作品制作的设计。
1.教材编者语文活动的设计
教材编者语文活动的设计,不同版本,各有其特点。人教版编者语文活动设计特点,语文活动项目下设计了三大教学板块:场景案例教学板块,重点是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活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热情;策划筹备教学板块,重点是教给学生语文活动的方法;活动应用教学板块,重点是指导学生语文活动作品的制作。高教版语文教材,编者语文活动设计的特点,是分为语文活动项目设计、活动目的与任务设计、活动流程图设计三部分。设计重点是活动流程图设计。
2.教师实施语文活动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整个设计过程建立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手段、过程可以变成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而且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诸要素之间的适当搭配。”(皮连生的《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此种设计便体现在语文活动教案体例设计上,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体例设计应该包括:语文活动项目,语文活动主题,语文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要求,语文活动时间分配,语文活动内容与步骤,语文活动方法与措施,语文活动评价,语文活动材料、设备、场地安排,语文活动费用计划等10个方面。
3.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作品制作设计
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个人作品设计、小组作品设计、班级集体参展作品设计、作品解说词的设计以及学生语文活动展示或场地的布置设计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建议、点拨、鼓励及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学生的作品内容形式及展示的设计,激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充公发挥学生的原创精神、合作精神、钻研精神。
总之,如果说教材编者语文活动设计是语文活动立项的基础,教师语文活动设计是语文活动项目的实施计划,那么学生语文活动作品制作及展示设计就是语文活动项目设计的落实。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是需要精心设计施教的。
四、分段施教
分段施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要将2周至4周时间做合理的分配进行分段教学,而且要按照语文大纲要求、教材安排、活动规律进行分段教学。
1.按照语文大纲要求分段施教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搜索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大纲这个思路,决定了教材语文活动设计的步骤或活动流程,又体现了语文活动规律的阶段性,所以应该按照大纲对语文活动的科学要求分段施教。
2.按照教材语文活动安排分段施教
高教版教材安排语文活动流程:活动准备、分组活动、班级活动、成果展示等四个阶段教学。人教版教材安排三大教学板块连动,即“场景案例”教学板块、“策划筹备”教学板块、“活动应用”教学板块依次连动教学模式,也体现了语文活动教学的阶段性。所以语文活动应该按照教材语文活动流程或语文活动板块连动模式进行分段施教。
3.按照语文活动内在规律分段施教
本文以为,语文活动内在规律是选题立项、策划筹备、表达交流、总结评价等四个阶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所以应该按照语文活动规律进行分段施教、系统施教。
五、力求实效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力求实效的出路何在?具体办法如下:
1.按照语文教改要求施教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职语文教改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版社,2009:1-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与研究,最能代表中职语文教改的新概念、新方向、新要求,所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按照语文教改的要求,突出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学习,关注社会生活、校园生活、职业生活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影响。另外要严格执行语文活动教学方案,精心到每一个环节;“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施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课题研究,推出经典案例,宁缺勿滥,力求实效。
2.狠抓语文活动教学过程质量
一般来讲,每学期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2至3次。一次教师命题语文活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或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命题语文活动。二次学生选题语文活动,教师组织任课班级语文活动“带头人”开会,从语文上册或下册中六次语文活动,选出两个题目。每次语文活动安排2至4周时间,选题立项、明确活动要求,活动准备为一周,作品制作或写作一周,表达与交流、总结讲评一周或二周。活动准备阶段要充实,教师要与学生语文活动“带头人”及时沟通。作品制作或写作阶段,教师要组织好分组分工,进行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培养学生活动兴趣和钻研精神。表达交流阶段,由教师主持逐步过渡到学生主持。学校要办语文活动主持人培训班,每个教学班培养2至3人。总结讲评阶段,采取定性讲评和定量讲评相结合方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鼓励表扬为主。引入评比机制,评出一二三等奖;引入学分机制,获奖者可适当增加语文学分1至2分。这样狠抓语文活动每个阶段的过程质量,从而达到语文活动教学力求实效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
[2] 李兴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般过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特刊.192
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5
一、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教学准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纠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偏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必须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有效设计教学活动。高质量的教学准备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地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
(一)优化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的课堂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并对每种可能性做出预案。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讲,还要注意阅读材料的去粗存精,把繁琐复杂的语文阅读内容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课文中找准切入口。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了文本,并对学生的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大胆创新地进行教学设计,才可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
(二)因材施教,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提倡有效备课,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课堂需求和认知能力,一味追求时髦的教学方式。如何上好一堂阅读课,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这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需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以及面对学生的不同,综合考虑。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研读教学材料,才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目标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案,也才可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可以利用学生的探索、猎奇心理激发其对阅读的兴趣。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开始即把教学目标公布给学生,而是要善于设疑,以疑激趣,即在不公布阅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围绕阅读内容和课堂教学目标,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探寻问题的答案。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预先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在学生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思考,而且可以提高其探究能力。
三、教学过程结尾要大胆留白,引导学生续想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艺术手法,它讲究观众的想象空间,营造画外画的艺术效果,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运用留白,同样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启迪智慧的效果,阅读教学尤其要分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老师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适时的“无声”胜过有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阅读材料会在情节描写的过程中有所留白,给读者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作者的留白处,让学生想象,补充故事情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如我在执教《祝福》这课时,当讲到鲁四老爷“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在这里,鲁迅先生没有明说鲁四老爷所骂的为什么“还是康有为”,而是做了一个留白。于是在进行本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可抓住教材没有表达出来的这一留白,对学生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去想象补白,去体会文章隐藏的含义,这也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能够有机会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教师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创设情境,学生才能真正得到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能不能多一些创造性的设计呢?在教学《军神》时,我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表现和语言,设计了一个活动:假如你就是,你当时会怎样想?如果你是那位沃克医生,你先后的态度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呢?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想象性的叙述。学生兴趣盎然,习作也蛮有创造性的。要让学生有创新,教师是不是也应该会创新呢?
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6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术;教学设计
审美能力是现代文明人的素养之一,即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高中美术课程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美育人文性,趣味性,欣赏性,教育性,可操作性等诸多教育功能,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备审美、创造、感知、形象思维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笔者在从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构建基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意义重大。
一、目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应试教育成为制约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从一定程度上说,应试教育阻碍了美术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高中学生更在乎高考分数,对于不是高考科目的美术课程并不重视。自然而然在美术课堂上也就收不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绝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及实践绘画能力,无法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有机联系。在美术课堂上,只听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课堂上的学生大多神情漠然,课堂会逐渐滑向单调与枯燥。
2.高中美术教学改革涌现出重人文、轻技能倾向
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高中课堂上学生纯粹的“动嘴、动眼”,没有多余的学时来“动手”,谁都知道,没有美术技能,也就没有美术,技能并非是美术家的专利,它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要培养形式感的眼睛,获得较高的感知力和欣赏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必须通过审美操作的参与,也就是对技能的学习。那种以为仅凭美术欣赏,让学生背诵出几个画家和作品的名字,就能提高审美能力,这只不过是某些理论家一厢情愿的美好幻想。凡是从事美术技能教学实践的教师,都会了解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技能上优秀的学生,他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知、鉴赏、分析的能力也相应较高。
二、课堂教学缺乏师生双边参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首先必须让学生对美术课堂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师生双边参与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兴趣的最重要因素。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过程,但现实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自始至终一如既往地执行自己既定的教案,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基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中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即要求课堂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让他们获得平等、和谐、自主的发展,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
2.目标性原则。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美术教师除了从教的角度考虑问题外,还必须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加以认真思考。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应只局限在传授绘画的知识、技能和立体空间的表现形式,而应运用综合的,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开阔眼界,接受高层次的艺术熏陶。
3.针对性原则。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有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高与抽象思维,思维活跃,情感方面感性大与理性,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美感体验与情感表达,通过“兴趣”来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设计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
4.实践性原则。也称为可操作性原则。整个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要分层次设定多级教学目标,充分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展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质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5.有效性原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中所有教学策略的选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课堂问题的设计等,都必须注重实效。教师要在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充分认识和巧用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善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独立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四、基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1.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审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该们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一是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符合学生审美特征和认知习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采用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是;第二是要求教师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教师应努力找寻能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的作品并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阻止教学。如油画《父亲》、《开国大典》,雕塑《思想者》、《大卫》等,教师在对作品进行深入赏析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描述性鉴赏如:“农民父亲黝黑的面孔、粗糙的双手、沧桑的神态,开国大典时隆重庄严的气氛和建国的祥和愉悦的氛围,大卫的英雄气概等”来直接感染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渗透,逐步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等。
2.研究教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一堂好的美术课,是美术教师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能从兴趣出发诱导和激发学生从产生兴趣,之后到产生审美的体验和感知,再到产生探究的兴趣,最后使学生达到主动的创造。美术教师要努力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简单易懂”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其次要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积极采取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同时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充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
3.创设情境,增强课堂审美吸引力
美术教师在创新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中,对文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创设、情境体验的创设等诸多教学情境创设方法加以巧妙利用,启发学生思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教育目的。在进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如美术与自然科学、美术与社会科学等,进行横向拓展性教学尝试,以求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成为有深度文化内涵的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才观。创设情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使学生产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和创造。目前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教学创新,从趣味性引导到审美性
创新美术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美术作品本身具有审美特性,创新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审美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审美活动要随堂处处可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利用各种契机通过欣赏-体验-感知-评述―评价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时,通过文学情境、音乐情境、游戏情境等的情境创设,用文学艺术语言、音乐旋律等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渲染使学生在“游于艺,成于乐”的艺术情境中体验乐趣,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教师有目的的设趣,能使学生从最初的兴趣逐步达到高层面的审美心理活动,进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这样的教育最终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懂得美的人才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只有好的审美能力才能成就好的人生,最终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晓东.高中美术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2(23).
[2]张欣.关于高中美术教学问题的探析[J].中小学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