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行业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行业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行业报告

煤矿行业报告范文1

关键词:煤矿生产,风险,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煤矿生产的风险形式及不利影响几十年来,我国煤矿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每年原煤的产量产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最新行业报告显示,煤矿产业创造的产值收入在国民经济收益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国内采煤生产已形成固有的经营模式。随着社会对煤矿资源需求量的增多,企业采煤作业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煤矿生产常见的风险形式如下:

1、技术风险。中国的煤矿产业起步较晚,在生产经营期间还存在许多不足,技术水平落后是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由于露天开采所处地表的深度较浅,现场操作的难度较小,大部分企业已掌握了成熟的生产技术。采煤生产的技术风险主要体现于地下开采,面对复杂的地质构造或水文运动,企业往往难以制定相匹配的技术方案,给生产人员的开采操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落后的技术条件不仅阻碍了煤矿开采的机械化发展,也大大提升了矿物资源开采的风险系数。2、质量风险。质量是煤矿产品实现经济价值的根本,只有原煤开采质量符合标准才能运用于各个行业。企业在采矿生产期间过于重视煤矿开采的产量,对原煤的加工质量缺少严格的控制,造成“高产量、低质量”的生产局面。质量与煤矿企业的经营收益直接相关,质量不达标阻碍了煤矿产品的正常销售,也损坏了企业在市场上积累的信誉形象。如:某小型私营煤矿企业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一季度市场占有率下降25.8%,直接导致300多万的收益损失。

3、安全风险。现代采煤作业面临的安全风险应分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两方面,由于两种采煤方式存在差异性,其面临的风险也具有显著的区别。安全风险违背了煤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首先,露天开采风险主要来源于矿床的坍塌,大范围矿床在采掘时容易发生坍落、塌陷等意外,对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均造成了损害;其次,井下开采的安全风险最高,矿井深度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机械设备故障或异常地质运动均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从煤矿行业角度出发,解决采煤作业阶段面临的风险隐患,有助于自然资源开采效率的提高,带动了煤矿工程的产量、产值等水平的改善。从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说,科学发展观是各行各业持续创造收益的基本条件,其要求煤矿生产全面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针对目前采煤生产潜在的种种风险,企业需实施一系列的补救措施,把生产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1、宏观指导。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机构对社会经济运营具备宏观调控职能,完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必须重视政府的宏观管理。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管职能,定期对煤矿企业的开场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煤矿开采存在的风险问题。如:设备上,应要求企业定期检查维修采煤机械,一些老化设备需尽快更新调整;技术上,邀请国内外企业的技术骨干给予指导,提高采矿生产的技术水平。

2、强化管理。借助于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煤矿企业自身要开辟一条创新经营的道路,避免生产风险对煤矿资源利用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上述三种风险,采煤作业管理措施:一是技术创新,除了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外,企业要倡导自主创新的精神,鼓励广大人员敢于技术创新,从采煤工艺、流程、方法等方面提升技术水平;二是控制质量,坚持“狠抓”质量标准,采掘出的原煤资源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未完全加工的原煤需重新处理,保证成品煤质量与标准要求一致;三是安全防范,做好采矿作业的前期勘测工作,了解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必要时对矿井或矿床四周设置支护方案,防止坍塌、沉降等地质病害造成的风险。四是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确保煤矿安全管理达标。

3、人员培训。制定科学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其在生产技能、安全意识、理论知识等方面有所提升,更好地完成各项采煤生产任务。如: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灌输给各个工种作业人员,提醒其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逐渐养成安全操作的优良习惯;把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教授给生产人员,面对各种复杂的生产难题能够灵活地处理,防止个人安全或机械设备受到破坏。人员培训本质上是对人力资源的调配管理,提升企业人员职业技能过程中执行了安全管理的措施。

三、结论总之,近年来煤矿开采事故频发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既危害了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针对采煤生产阶段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岑宇娟.新时期煤矿生产作业潜在的风险控制.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

煤矿行业报告范文2

淮北矿业自4月在证监会网站上了招股说明书以来,6个月过去了,现在还没有传来过会的消息。

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淮北矿业的主营业务煤炭的价格自年初以来不断下行,供大于求,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结束的说法呼声渐高,给公司的盈利前景笼罩上了阴云。加上被安徽省列为“困难企业”、负债率高企、信息披露涉嫌造假、下属煤矿死亡率上升等质疑不断响起,淮北矿业上市前途未卜。

盈利前景难测

在淮北矿业的招股书中显示,公司2009年度—2011年度,负债金额分别为185.2亿元、250.1亿元以及285.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4.24%、67.38%以及66.72%。据煤炭行业的分析师透露,现在煤炭行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在50%左右。淮北矿业的资产负债率显然超过了这个标准。

与此同时,淮北矿业2009年度—2011年度的速动比率仅为0.48、0.37、0.3。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来说,速动比率在1以上比较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因为这表明企业能随时偿还所有的债务,而淮北矿业显然远远低于这个标准。

从这一高一低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淮北矿业的财务系统存在着相当的风险。过高的负债,显然会对公司的未来产生巨大的负担,仅仅是债务利息就会吞没掉公司相当一部分的营业利润;而流动资金的缺乏,以及带来的短期偿债能力的隐忧,也会给公司带来财务上的风险。

因此,自今年年初开始,煤炭行业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不断下跌。据发改委网站数据,8月份,我国煤炭需求继续回落,煤炭产销量下降。铁路煤炭发运量1.7亿吨,同比下降11.6%。主要港口发运煤炭5049万吨,下降10.4%。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625—635元/吨,同比下降约200元/吨。

中银国际有研究报告指出,“从7 月底、8 月初以来,产地煤价连续大幅下跌,300 多处以产地为主的煤价检测地,70%的煤价连续下跌,众多焦煤价格已经跌去20%。如此跌幅之大、范围之广是金融危机以来不曾出现的。我们认为,近两个月产地煤价的下跌要比秦皇岛煤价更多、更真实地反映了煤炭市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低迷。”

作为主营业务的煤炭的价格下跌,显然会对淮北矿业的营业利润产生影响。相关资料显示,在煤炭产品结构、销售量与综合毛利率保持2011年度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煤炭产品平均综合售价每变动1%,将影响淮北矿业的营业毛利6045.61万元。

淮北矿业自己也承认,“相关煤炭产品与焦化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及冶金、发电等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是影响公司盈利能力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中信建投证券的分析师李俊松告诉记者,“现在煤炭行业处于一种偏宽松的状态,供过于求,企业开始较多地用票据支付款项,有的企业已经减产或者停产。在这样的市场下进行IPO上市,可能会导致企业募集资金减少、融资成本上升。”

在高负债、低现金、盈利下降的三面围城之下,淮北矿业的上市前景或许要打个问号。

违法超采严重

淮北矿业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有18 对矿井生产能力总计为3433 万吨/年。2009—2011 年度,淮北矿业矿井生产能力分别为2748 万吨/年、2803 万吨/年和3433 万吨/年。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查阅招股书中淮北矿业各个煤矿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国家国土资源部数据库中相应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生产规模进行对比,却发现其中有11个煤矿存在超采的现象。

其中,超采最严重的为朱仙庄煤矿。朱仙庄煤矿在采矿许可证上核定的生产规模为120万吨/年,但在招股书上披露的2011年实际生产量为245万吨,超采125万吨,实际开采规模为核定的204%。

杨庄煤矿、临涣煤矿、祁南煤矿,在采矿许可证上核定的生产规模分别为90万吨、180万吨、120万吨,2011年实际生产量为210万吨、300万吨、240万吨,三个煤矿均超采120万吨,实际开采规模为核定的233%、167%以及200%。

经时代周报记者粗略计算,11个煤矿仅在2011年,实际生产量与开采许可证上的核定数量相差将近900万吨。也就是说,如果国土资源部与招股书上数据准确,且记者计算无误的话,仅2011年,淮北矿业就超采将近900万吨,占其2011年总生产力的26.2%。

据了解,在我国,煤矿生产需具备相关部门核发的“五证一照”,即: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生产许可资格证、矿长资格证和营业执照,上述证照缺一不可。

其中,《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上核准的生产能力,需参照《采矿许可证》上登记的生产规模来核定。这意味着,淮北矿业下属的11家煤矿,不仅违反了国土资源部规定的开采规模限制,同时也超出《安全生产许可证》上允许的安全生产能力。超采,往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而这个,或许很有可能也是淮北矿业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逆势上升”的原因。

据了解,国家对于煤矿超采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关停煤矿。而上市公司应该作为行业的表率,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应该是基本的要求。同时,一旦煤矿被关停,极有可能对公司的生产与盈利产生重大影响,影响投资者的资金回报。但是,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招股书时,并没有发现淮北矿业有关于这方面的风险披露。

上述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十临近,国家对于煤矿的管理也会更加严密。若管理部门注意到超采相关的情况,公司可能会受到罚款等行政处罚。”

收购决策或受质疑

今年3月31日,环保部网站公布了《关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环保核查的初审意见》,文件中明确表示淮北矿业募资共投向6个项目,拟募资为77.98亿元。但到了7月,在环保部公示的另外一份文件《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环境保护核查技术报告(总报告)》中,淮北矿业的募投项目仍然是6个,但募集资金规模已变成了84.96亿元。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募集资金规模就增加了6.98亿元。

而今年4月在证监会上公布的招股书中,淮北矿业的募集资金又改为了60.25亿元。并把此前计划的杨柳煤业股权收购项目、中利发电二期建设项目、小湖集车站改扩建项目,改为归还银行贷款21.5348亿元。

淮北矿业这种过山车式的频繁、大额地修改募集计划,在IPO的历史中是相当少见的。让人不得不怀疑淮北矿业缺乏远期的规划,不知道自身最需要用钱的地方在哪里。

而之前的拟募资投向的杨柳煤业,2010年买进,2011年便亏损达2.36亿元,让人不得不质疑淮北矿业的投资决策。

亏损的还并不只是杨柳煤业,淮北矿业的招股书显示,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之中,8家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8家子公司共计亏损超过17.14亿元,而剩下的3家子公司合计盈利仅0.52亿元,仅为亏损数额的3%。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招股书时还发现,在淮北矿业控股的11家子公司中,包括杨柳煤业在内,共有5家是在报告期2009年度—2011年度进行收购的项目。该5个收购项目都是煤矿及其产业,并且在2011年度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总计亏损超过15.71元,占全部11家子公司亏损总额的92%。

据煤炭行业相关人士透露,现在大部分煤矿基本上还是处于盈利的状态。而淮北矿业收购的煤矿,反而百分百的亏损,让人不得不质疑公司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以及对于收购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更加糟糕的是,在招股书中显示,淮北矿业正在履行向淮北矿业集团收购5宗煤矿深部资源探矿权,淮北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80%股权、亳州众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5%股权的相关程序,并将向淮北矿业集团收购其所持府谷公司51%股权,以及淮北矿业集团以袁店二井煤矿采矿权、花沟西井田勘探探矿权增资安徽亳州煤业后所形成的股权。

如上面所说的,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不断下行,供过于求;同时淮北矿业报告期内收购的煤矿全部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之下,淮北矿业仍打算扩大产能,计划并正在实施大量收购计划,或许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前景不容乐观。

时代周报记者曾试图就以上的问题致电淮北矿业董事会秘书,被告知现在淮北矿业不接受任何采访。

内忧外患存风险 沧海重工上市存疑

特约记者 单荔蒙

河北沧海重工有限公司(下称“沧海重工” )于今年4月19日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发行3000万股,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国内高压、大口径高端管件类产品专业供应商,其主营业务涉及输油输气、化工、电力等领域金属管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尽管招股说明书内容看似光鲜,实则隐含忧患。除却自公司成立以来屡屡出现的增资、股权转让不规范问题已多次被质疑存在猫腻,沧海重工现今既面临着财务与关联交易问题,又难以逃避外部激烈竞争对其发展前景的不利影响。

资金回笼风险

据沧海重工招股书显示,此前三年其主营业收入分别为51676.47万元、55771.40万元及59862.21万元,同比上年增幅分别为7.92%和7.33%;其净利润分别为3248.75万元、5251.02万元及6417.80万元,同比上年增幅分别为61.63%和23.25%。在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应收账款的数字同样在高速增长。截至招股书,2009、2010及2011年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64亿元、1.20亿元及1.93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70%、21.56%和32.24%,2011年的应收账款增幅更是达到了61.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1/3。

按招股书所述,公司销售模式为:相应产品性能和质量验收合格后,开具发票,客户支付货款;质保期满后,客户方才返还质保金。该销售模式直接导致沧海重工应收账款回收时间较长且风险较高。与此同时,公司当下所采用的应收账款计提方式同样使其账款回收面临风险,一年期内账款的计提比例仅有5%,1—2年内账款计提10%,2—3年内账款计提20%,5年以上账款方全额计提。照此计提方式计算,应收账款占比过高的沧海重工其2011年净利润将呈现负增长。未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不仅影响公司未来的资金周转,若无法收回将造成巨大损失。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在营业收入增幅一般的情况下,部分拟上市企业亦存在通过虚构销售、虚列应收账款来提高利润的情形,致使应收账款数额偏高。至于沧海重工是否隐含操控应收账款调节利润数额的情况,仍有待考证。

关联交易难撇关系

沧海重工主要从事输油输气、化工、电力等领域金属管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在招股书所列出的关联方中,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赵德清之子赵月甲参股的河北汇东管道有限公司(下称“汇东管道”)及股东之一李彦章100%出资的北京市沧海豪冠管道装备有限公司(下称“沧海豪冠”)引人注意。

按照招股书解释,上述两家公司与沧海重工从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主要客户和生产工艺等均有本质不同,因而不存在关联交易。然而,这一情况却与此两家公司官方网站上的描述有所出入。

据汇东管道官网所述,其原名为沧海管件集团有限公司,这一名称正是沧海重工股份改制前使用的名称。公司专业为化工、电力、冶金、石油生产钢制管件、耐磨管件、防腐管件,其中钢制管件包括:弯头、弯管、三通、异径管、法兰、封头、管帽、接管座、支吊架等高、中、低压三大系列;这正与沧海重工的主营业务产生了重合部分。同样,沧海豪冠官网显示其主营业务非但涉及钢材贸易,亦涉及石化、电力等领域的管件销售,也与沧海重工存在多项业务重合。更为蹊跷的是,李彦章于2012年1月方才将沧海豪冠转让给自然人刘丽,关于刘丽的身份背景,招股书中并未给出进一步说明;这一次转让的原因,相关资料中也并未提及。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临时变更极有可能为公司上市前夕为摆脱关联交易所作之举。而此举措是否能够持久有效地断绝关联交易,则值得怀疑。

招股书公布的内容显示,2011年沧海重工与汇东管道的业务往来为一笔,其交易金额占汇东管道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5.15%;与沧海豪冠的业务往来同样为一笔,占沧海豪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2.00%。对于汇东管道关联交易金额占其收入比例较高的情况,招股书解释为该公司2011年末没有正式投产,收入较小所致。而事实上,此三家公司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极可能远远不止如此,招股书中或有隐瞒。对此,沧海重工方面表示一切以招股书为准。

除却难以撇清的关联交易,沧海重工存在共同实际控制人的局面亦存隐忧。

公司当下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为赵德清和邢广浩。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二人合计直接持有641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8.27%。本次发行完成后,赵德清和邢广浩合计将直接持有本公司51.20%的股份,拥有绝对控股地位,对公司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并非不可存在两个实际控制人的局面,但是不能排除未来上市后,当下的一致行动人局面被打破,出现内部管理人相争的情况进而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增长尽显疲态

沧海重工所处的金属管件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竞争激烈。尽管公司声明其在国内竞争者中存在优势,然而从现有数据来看情况不尽如此。

如前文所提,此前三年公司主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增幅分别为7.92%和7.33%;这一增幅与相似行业领域内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则远远不及。玉龙股份2011年营业收入为274077.07万元,较上年增加了20.41%;金洲管道2011年营业收入为316237.21万元,较上年增加23.75%;即便是增长较缓慢的江南重工,其2011年营业收入150312.06万元亦较2010年增长9.33%,仍然高于沧海重工的最高增幅。相比于同行的发展势头,沧海重工难掩其疲软之势。

除此之外,截至2011年底,沧海重工的资产负债率为44.99%,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98.55%。公司报告期内各期末流动比率分别为1.08、1.25和1.71,速动比率分别为0.64、0.73和1.15。作为同行的中南重工于2009年及2010年内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61、3.95,速动比率分别为1.32、3.33。相比而言,沧海重工的资金流状况远远低于同行。

对此,沧海重工在招股书中提出,其所处管件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随着销售规模的增加,公司的资金压力日益增加,且融资渠道单一,仅靠目前银行债务融资渠道不足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然而其出手阔绰在北京办事处大量购车,豪华车更是不在少数,这一行为似乎与其不尽如人意的财务数据自相矛盾。公司是否因业务扩大而需要购置如此多的豪车,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其于2011年后期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同期其他拟上市公司的贷款利率,较同期基准利率上浮了40%之多,创行业“新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对企业借款利率的上浮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该企业风险的标准,如此之高的利率上浮区间表明银行认为沧海重工较其他拟上市公司风险最高。

浙旅控股系列报道二

子公司以底价拿地质疑

本报记者 韦杏伶

浙旅控股为了开发和经营万州大瀑布群旅游区,专门于2009年设立了浙旅(重庆)万州大瀑布群有限公司(简称“万州瀑布公司”)。

2010年至2011年,万州瀑布公司分别通过公开竞拍和协议方式分三次在重庆市万州区内取得10宗土地,总面积达158744平方米,出让年限均为40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10宗土地都是以底价获得,且三次拿地时土地每平方米价格分别只有602.68元、281.5元和332.08元。

招股书显示,浙旅控股前两次于2010年获得的共3宗土地总面积为52340.1平方米,后由于这3宗土地为“文体科技用地”而非旅游用地,经万州瀑布公司申请,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将这3宗土地使用权收回,并注销相关房地产权证,且于2011年随另外7宗土地一起进行公开竞拍,此时这3宗土地的竞拍出让底价变成20561860元,低于原来22380643.2元的底价总和。万州瀑布公司最终还是以底价获得了这3宗土地,平均每平方米土地价格为392.85元。

2011年1月30日,万州瀑布公司第三次通过参与公开竞拍的方式获得万州区甘宁区楠桥村9社、黑马村8社、烟坡村1社和2社、龙沙镇河院村7社、渡镇碑牌村6社、重岩村9社7个地块共计106403.9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底价为35335073元。万州瀑布公司再次以底价获得上述土地使用权,平均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只有332.08元。

对于万州瀑布公司多次以底价拿到多宗土地,前述杭州投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底价拿地程序上应该没什么问题,关键是幕后的交易无人知晓。协议方式拿地的话,当地政府要引进投资,以低价方式也无可厚非,但经常有腐败存在。杭州现在拿地,也是底价加50万成交,很多这样的例子。”

这名投行人士还表示,万州瀑布公司拿地之势看起来有点像现在的旅游热股—宋城股份。“这有点像宋城啊,旅游用地,建个瀑布,卖地产,都这么玩。宋城原来也是这么起家的,拿了很多土地,搞旅游,卖房子。你去看看湘湖,都是宋城拿的地,很廉价的。旅游是假,地产才是真。”

煤矿行业报告范文3

[关键词] 近代 企业融资 债券融资 思想

1 债券融资思想述要

20世纪30年代之前,企业债券的发行尚属凤毛麟角。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前期,企业债券发行虽然逐渐增多,但也还只是局限在极少数比较著名的企业之中,有资料表明,截至1940年,全国发行债券的企业大致仅有19家,债券总发行额5000余万元。其中上海约有8家,发行债券总额1800余万元。

中国近代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的企业大体有通泰盐垦公司、纬成公司、北平电车公司、六合沟煤矿、闸北水电公司、启新洋灰公司、江南铁路、大通煤矿等,其债券融资思想也具体体现在债券的发行章程中。以六合沟煤矿公司为例,其债券发行情况如下:

六合沟煤矿公司为整理债务改善营业,决定募集短、长期公司债两种。委托盐业、金城两银行经理发行,其发行公司债章程要点如下:①债额及债券。总额四百万元,分短期、长期两种。短期债券,共150万元,票额每张为1万元,短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八月间发行;长期债券共250万元,票额每张分为10000元、1000元、100元三种(民国二十四年二月为募足期)。②还付本息。短期债券自发行日起,6个月内只付利息,第7个月起还本,每年两期,每期用抽签法还债1/10。长期债券5年内只付利息,第6年起还本,每年两期,每期用抽签法,偿还1/10,分五年还清。③利率及付息。短期债券按月利息1分(第一期利息到期时,因公司经济情形不佳,未能照付);长期债券按年利息8厘,均按每半年付息。④担保。由公司指定本矿矿业权、不动产及各项建设物、机器、家具等,除扬子铁厂财产应作为该厂债务担保外,所有公司之全部财产,及其收入均作为担保品。⑤监理会。规定在债券还清以前,由发行银行推定5人组织监理委员会,其职权:监管占有担保品,保管债券,监管售出债券之现金暨审核及签署公司支出,重要职员的任用及辞退。⑥基金。自发行日起每月在营业收入内应先提发5.7万元,存储经理银行充还本付息基金。每届还本付息时,如基金不足,应按下列顺序支配:第一、短期债券付息;第二、长期债券付息;第三、短期债券还本;第四、长期限债券还本。⑦处分担保品。公司遇下列情形之一(即积欠债券应付本息逾两期以上,经催告无效时,公司宣告清理清算或破产时,公司违背本章程条款经催告无效时。)发生时,经理银行代表债权人,可将担保品部分或全部拍卖。担保品处分后,所得现款,先抵付短期债券付息,其次抵付长期债券本息,如抵付后尚有余额应交公司。

从六合沟煤矿公司债券发行章程来看,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就策划方面来说,是较为完善的。从承购主体看,主要是各个银行机构承购债权;发行方式涉及承购、包销和直接发行;发行费用包括折扣加利息,一般在8%-10%或是更高。

2 债券融资思想特点

近代企业债券无论在发行方式、发行主体、以及承销主体上,都是比较规范的,发行公司不仅规定了发行债额、期限、利率、还本付息方式、还对担保品的估算等细节作了说明。

2.1 债券融资思想中关于债券基本特征的思想特点

2.1.1 发行方式

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思想在发行方式上主要体现为银行承购认募。企业委托银行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如:六合沟煤矿公司委托盐业、金城两银行发行;茂昌股份有限公司债券由交通、中国、上海三银行分担经募;另一方面,近代企业公司债券并非是由银行全额承销,发行企业给予银行一定的承销折扣价。如茂昌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交通、中国、上海发行债券时,在其章程式中规定“九八发行”。

2.1.2 债券种类

近代企业债券发行章程中明确有了债券种类的划分思想,分为“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记名或不记名两种方式发行债券,但规定不记名式者遗失不补。商办江南铁路公司发行的债券均为不记名式,但其发行章程中指出:“如持券人要求,得改记名式,不记名券概不挂失,记名券转让须经过户手续。”可见,近代企业发行的债券一般选择不记名债券,但并不限制记名券,并规定记名券的转让须经过户手续。

2.1.3债券期限

现代企业的短期债券是指企业界发行的还本期限在1年内的债券,中长期债券是指企业发行的还本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而近代企业债券的长短之分并不是以1年为期限,长短只是相对而言。

2.1.4 债券利息

近代企业债券融资思想中对于债券利息的规定为固定利息制,债券的利息始终保持不变,一般为年8厘或1分,采取分期付息的方式,大多为一年两期。

2.2 债券融资思想中关于降低债券风险性的思想特点

2.2.1 注重抵押担保

近代企业债券融资思想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债券发行时必须提供抵押担保。发行债券的每个公司几乎均以公司之全部财产及收入作为担保品。这虽然是出于承销商为降低承销的风险性这个目的,但这种对发行者的约束和限制显然是极为苛刻的,增加了企业的发行成本和负担。

2.2.2 设立偿债基金

所谓偿债基金是指债务人定期(一年或半年)向债权人代表(通常为金融机构)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由这家机构代为收回部分债务本金。从近代企业债券发行的章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类似偿债基金的规定,六合沟煤矿公司在其债券发行章程中指明:自发行日起每月在营业收入内应先提发5.7万元,存储经理银行充还本付息基金。

2.2.3 采取承销商监督措施

在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思想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债券承销商注重对企业经营的监督管理。这在现代企业的债券发行中是不曾有的。六合沟煤矿公司的债券发行章程中规定在债券还清以前,由发行银行推定5人组织监理委员会,其职权:监管占有担保品,保管债券,监管售出债券之现金暨审核及签署公司支出,重要职员的任用及辞退。这种思想特点从理论上说有助于降低债权人的投资风险,但在操作上必须运用适当,否则将会导致企业丧失经营自。

总之,近代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债券融资思想是相当完善的,其发行和策划也是相当成功的。

3 债券融资思想产生的原因分析

近代债券融资思想的产生并在企业中得到尝试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3.1 融资环境比较恶劣

从时间上看,20世纪20年代的几次企业债券的发行都是在金融动荡时期,1921年通泰盐垦五公司债券的发行是在信交风潮之时,人们的投资注意力集中在信托业和交易所投机行业,1926年北平电车债券的发行是在战后经济的短期衰退时。

3.2 其他融资方式很难运作并达到融资的目的

在近代中国的企业融资方式中,大体有发行股票、银行放款、抵押借款及发行债券等几种。发行股票的限制主要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股票风险性加大,股票市场曾产生三次股市危机,增加了股票投资的风险性,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股票融资对近代企业来说已经非常困难。银行贷款的困难在于资金难以回收。银行贷款一般是以厂基为担保,如果借款到期不还,可将厂基拍卖。但拍卖抵押品存在的问题是:处分抵押品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另一方面,被抵押的厂基机器日久损毁,若欲拍卖,买主难以寻觅,因此必然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据中国银行民国二十三年度(1934年)营业报告记载,当时工业放款是5400万元左右,均成为呆坏帐。因此可见,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企业,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于股票融资和银行贷款这两种主要的融资渠道无法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企业经营者从而选择债券融资这一途径。但是债券融资却始终未成为一种主流的融资方式,就近代企业整体来说也是微不足道。

参考文献

[1] 董贵昕. 如何进行企业速效[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卢福财. 企业融资效率分析[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 顾凯. 企业资本运营[M]. 海天出版社,2000.

[4] 潘飞, 朱百鸣. 企业筹资决策[M].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5] 仇庆德, 柴传早, 高成路. 现代企业筹资理论与实务[M]. 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6] 张国辉. 与中国近代企业[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7] 杜恂诚. 与旧中国政府[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煤矿行业报告范文4

关键词:煤炭行业;出口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7-0099-05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煤炭行业的高速发展。随着煤炭行业产量的增加,从1997年开始我国对煤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但是,2003年,我国对炼焦煤及下游产品焦炭、半焦炭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到5%。2004年取消了炼焦煤的出口退税,非炼焦煤仍然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同时施行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2006年9月我国完全取消煤炭的出口退税。同年11月,国家财政部公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对原油、煤炭和焦炭等4项重要稀缺性能源类产品的出口,一律加征5%的出口关税,煤炭、成品油、氧化铝等26项资源类产品进口税率由3%-6%降至0-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要探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政策对福利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是: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对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实行扶持政策,适当地运用如关税、补贴等战略贸易政策将有助于该国获得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垄断利润,提高一国的贸易福利。在我国,煤炭行业属于传统的规模经济产业,具有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因此本文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框架下对煤炭行业出口政策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并尝试探究政策调整的原因。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举要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最早由詹姆斯・布朗德和巴巴拉・斯潘塞(1981)在《潜在进入条件下的关税与外国垄断租金的提取》一文中提出,在面临国外寡头垄断的前提下,进口国政府可以利用征收关税的方式,将一部分外国垄断厂商的租金转移给国内厂商。克鲁格曼(1984)在《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一文中证明,在寡头垄断市场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采取较高的进口关税来保护本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降低其边际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成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翻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1985)在《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中对以往所有关于贸易理论的新思考作了全面的总结,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框架,被认为是新贸易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实证研究中,西方学者Dixit(1988)利用校正模型对美国汽车行业实证分析奠定了该理论经验分析的基础;Baldwin and Krugrnan(1988)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半导体芯片市场,证实了贸易保护起到了促进出口的作用;其后,SteveMcCorrison and Ian Shelden(1993)对英国化肥市场进行了研究,证明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效果。

在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实证研究同样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在盛斌(1998)、胡昭玲(2000)、孙文远(2004)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实证研究中,以及胡昭玲(2001)对韩国半导体行业和陈红蕾、吉缅周(2005)对我国合成橡胶行业的经验分析中,都充分肯定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在相关行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大部分实证分析考虑的是关税即进口保护的政策效果,尚未从出口退税即出口促进政策角度来考察贸易政策的效果,且实证检验中多集中于对汽车行业的研究,对传统的行业如煤炭行业等尚未涉足。再者,考察贸易政策效果时,均未考虑到经济的外部性。本文试图通过对煤炭行业的实证分析,弥补以上研究缺失。

二、煤炭行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能源的补充和支持,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出,中国是仅有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自于煤炭。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各占世界的30%左右,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1.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

根据我国学者李琼等人(2004)的研究,我国煤炭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达到了42.3%左右,属于寡占行业。以山西省为例,2005年全省煤炭产量为5.54亿吨,其中国有重点和地方国有煤矿产量占62%,大集团、大公司的产量已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

2.煤炭行业的规模经济

煤炭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规模经济特征。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我国煤炭生产正在向100强企业集中。该协会公布的“2006全国煤炭工业100强企业”中,90家煤炭生产企业生产原煤约11.45亿吨,占当年全国原煤总产量一半以上,其中前10名煤炭生产企业产量约占当年全国原煤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前20名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累计4070亿元,占100强企业销售收入的近70%。

3.煤炭行业的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指阻碍企业进入特定市场的各种因素总和。包括消费者偏好、对重要资源的占有权、企业对关键生产技术的垄断、政府的政策或者法律限制、显著的规模经济等。行业的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的保护程度就越高,其竞争程度也越低,越有可能形成大企业支配市场行为。根据我国学者马建堂的研究,我国煤炭行业属于高的进入壁垒行业。

由此可见,我国煤炭行业符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条件。在发达国家,受制于其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高污染的煤炭行业处于萎缩状态,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我国对此行业的扶植,遇到的外界阻力会相对于高科技行业较小,政策的成功可能性较大。那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在煤炭行业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需要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实证分析进行检验。

三、煤炭行业出口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基本模型的设定

本文采用Dixit(1988)的校正模型,其前提假设是:两个市场:国内市场设为1,国外市场设为2;产品要求:两个市场生产的产品为不完全替代品,可以是成份、促销或包装的不同,但同一市场生产的产品为完全替代品。

1.需求系统的结构

作为基础的能源产品,一般情况不直接用来消费,其大部分需求来源于炼钢企业、发电企业或者是其他需要能源作为原料或者动力的企业。假定总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则煤炭下游企业对国外和国内煤炭的直接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Q1=A1-B1P1+KP2

(1)

Q2=A2-B2P2+KP1

(2)

其中所有的参数A1、A2、B1、B2、K为正的参数,且(B1B2-K2)>0。P1和P2是价格,Q1是国内产品的需求量,Q2是国外产品的需求数量,相应的反需求曲线为

P1=a1-b1Q1-kQ2

(3)

P2=a2-b2Q2-kQ1

(4)参数a1、a2、b1、b2、k依然为正,且(b1b2-k2)>0。

假设下游企业的投入要素仅仅是国内和国外两种产品,且其生产函数在形式上具有二次型,为简化计算,假设下游企业的产出价格设为1,则下游企业的利润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

L=μ(Q1,Q2)-P1Q2-P2Q2

(5)其中μ(Q1,Q2)=a1Q2+a2Q2-1/2(b1Q12+b2Q12+2kQ1Q2)

(6)

此处,需借助煤炭市场的总弹性占和国内外煤炭的相互替代弹性σ方能解出上述参数:

2.生产厂商的决策行为

我国一家煤炭生产企业的利润函数为:π=(p1-c1)q1,其中q1是一家生产企业的产量,p1是其销售价格,c1是其生产成本。设行业中有家企业生产总数量为Q1,对a1,的一阶导数加总并考虑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可得:

p1-c1+Q1V1+s

(9)

其中V1是总的假定变量系数,在古诺竞争方式下V1=b/n。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V1=0。随着n的增加,实际行为比古诺方式更具竞争性,反之则相反。

相应的外国生产企业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

p2-c2+Q2V2+t=0

(10)

其中t是我国对进口煤炭施加的关税,V2是相应的假定变量系数。

3.国民福利和最优政策水平

本国政府的目标是国民福利w最大化,即本国煤炭生产企业的利润、煤炭消费企业的剩余、政府的税收利益最大化,则有:

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出最优关税和出口退税,代入(3)、(4)、(9)和(10)式并联立,即可解出该情况下均衡的Q1、Q2、P1、P2。进而可以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国民福利并分析政策效果。

(二)模型参数的估计

本文研究的是出口促进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效果,由于我国自2004年起,逐步开始取消煤炭行业的出口退税,煤炭行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扶持减弱,为使实证结果准确,本文使用的数据至2003年止。

表1中是为了获得模型的参数所需要的外部数据,包括数量、价格、弹性和成本等,其中国内煤炭的销量等于其国内的产量减去出口量得到。2003年国内煤炭总产量、出口额、出口数量、进口额和进口数量均来自国研网(drcnet.省略)能源行业报告。由于煤炭价格的政府管制,国内煤炭的价格比较难获得而且其价格不能反映市场需求,因此为了得出合理的价格,本文应用煤炭的出口额除以煤炭的出口量来代替煤炭的市场价格。进口煤炭的价格是用2003年中国煤炭的总进口额除以进口量得到进口煤炭的年平均美元价格,再乘以2003年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得到的人民币价格。汇率则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金融数据。

而两个弹性数据ε和δ由经济计量方程估计得到。本文使用了时间序列数据(1990-2003),用对数线性回归方程来估算弹性值。方程(14)和(15)分别用来估计煤炭行业总市场弹性ε和国内外煤炭行业之间的替代弹性δ:

其中Q=Q1+Q2作为煤炭市场的总需求;P是P1和p3的加权平均,权数是各自销售量占总需求的比重;GDP是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使用E-Views3.0软件,得到煤炭总市场弹性ε为0.2504,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国产与进口煤炭之间的替代弹性δ为3.0438,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 直接获得成本数据c1和c2比较困难,c1由2006年煤炭行业报告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得出,c2由Asia Pacific:Metals&Mining.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Research,August 15,2006中整理得到。从获得数据来看,在煤炭市场上国内煤炭销量大大超过进口煤炭,价格也略低,在成本方面国内厂商占有优势;总市场弹性显示煤炭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这与煤炭作为能源产品的性质相符。

由表1的实际数据可以得到(1)-(4)式中所含的需求系统参数,计算结果列在表2中。

有了需求系统参数通过(9)和(10)式联立,用2003年出口退税率13%,进口从价关税率为20%的数据,可以估计推测变量的参数值,结果列在表3中。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运用表2和表3中的数据,可以进行模拟比较不

同政策的实施效果,如表4。

1.政策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政策的实施对国产和进口煤炭的价格都有影响,只是不同的政策对价格影响的幅度不同。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使国内煤炭的价格下降幅度达到了69.92%,而国外煤炭价格下降的幅度也达到了57.90%。国内销量大幅度的上升,增长比例为19.64%。当出口关税和退税同时实施的时候,国内煤炭价格下降的比例同仅实施退税的效果一样,国内的销量保持不变。煤炭价格大幅度下降的同时,销量上升的幅度并不明显,因为煤炭的需求弹性较小。这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同现实的煤炭价格相比,国内和国外的煤炭价格都明显偏低,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重要能源,合理的价格才能真正反映其价值,但是我国煤炭行业长期都是政府控制价格,使煤炭的现实价格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因此也造成目前煤炭行业所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对煤炭价格的改革势在必行。 br>

2.政策对国民福利的影响

经过计算得出最优的政策是仅实施退税的单一政策,此时的关税额为0,退税额为232.8475元,国民福利为87243175.34元,国民福利较仅实施关税贸易时增长了3.7%。在最优出口退税政策前提下,本国厂商利润增长幅度达到了43.81%,国外企业虽然与仅实施关税政策相比,销量和利润都有所增加,但是在综合政策条件下,国外厂商的利润又降为零,可以看出出口退税政策即战略出口政策具有明显的利润转移效果。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关税政策的效果非常明显,最优关税的实施使得煤炭进口成为不可能,国内煤炭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煤炭属于基础能源,需要一定的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因此所实行的关税政策值得考虑。

3.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出口退税政策可以起到利润转移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福利,这样的政策是可行的,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政策会被取代?本文以山西煤炭业作为例证,从外部性加以考虑。

(1)煤炭行业的贫困化增长问题

山西的原煤年产量约5亿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3/4的煤炭运往全国各地,年出口量约占全国的12,供应全国28个省(市、区),支撑着4000多个大、中型企业用煤,正因如此,山西的比较优势也集中在能源的生产和出口方面,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初级煤炭开采业务。山西工业经济属于资源导向的重型结构,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重工业产值、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70%。山西省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用煤资源基地,炼焦用煤资源探明储量1245.9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的一半左右,全省焦炭产量约占全国的40%,世界的六分之一,山西省供应出口焦炭货源占全国的近80%,焦炭出口量占国际焦炭市场交易量的48%左右。可以看出,山西煤炭行业符合了巴格沃蒂效应的前提条件。

自1993年国家放开煤炭价格以来,煤炭市场一直处于“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双重价格体系之下。事实上重点煤炭合同价格往往低于市场煤价,由于两种价格的同时存在,人为地扭曲了煤炭价格,使煤炭行业的利润水平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由于我国煤炭能源属于国家计划定价产品,因此其价格和其自身的稀缺性与价值背离很多,而且能源由于其特殊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可替代的产品又少,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弹性很小,这样随着山西煤炭商品的大量出运,山西的经济却越来越贫困。

(2)生态灾难

山西长期作为国家的能源基地,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沉重代价。不仅山西的人均收入排在全国的倒数地位,而且环境的恶化,水土流失、土地塌方、地下水破坏、植被衰退、空气的污染,严重威胁着山西人民的身体健康。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面积、大规模、高强度开采,矿区生态系统失衡问题进一步突出,煤炭开发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矿区社会安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相关部门做过研究, “我们在西部调查的基础上作了分析,损失大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1%”,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白皮书新闻会上如是说。我国为环境保护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据统计,1996-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达到9522.7亿元人民币,占同期GDP的1%。2006年,环境保护支出科目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3%⑧。

当然除了外部性,也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如能源安全问题、政治问题等促使政策改变,但是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明确负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整体效益的下降,从而更好地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政策变化的原因。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2003年我国煤炭行业市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分析了三种政策的实施效果,即进口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同时使用出口退税和进口关税的政策。通过模拟得出的结论是:煤炭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的确起到了转移国外利润,增加国民福利的作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煤炭行业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考虑到煤炭行业巨大的负外部性、能源稀缺性等因素,我国煤炭行业政策由鼓励出口转向限制出口的转变是必然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相关能源产业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贸易政策。鼓励进口,同时限制出口是煤炭和相关能源行业较好的政策选择,因为一方面可以实现寡头垄断行业中厂商的利润转移,使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减低能源开采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外贸顺差的压力过大,能源产品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于是对降低该类产品关税鼓励进口的呼声很高,所以对能源产品的出口关税限制(现行政策)、进口鼓励政策,有利于解决我国贸易不平衡的现状;再者,对不可再生性能源产业的保护,还可以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第二,产业政策。鼓励进口、限制出口的贸易政策并不顺应WTO贸易自由化的宗旨,因此需要国内的产业政策来加以配合。

1.加大能源产业的成本,抑制能源产品的需求。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能源行业的成本太低,政府可以考虑加大能源开采的成本,以达到控制出口的效果,如征收资源税、土地税以及采矿后的环境治理税等。另一方面从需求入手,规定能源需求企业的使用标准,促使企业投入科研力量对能源产品进行再次加工,有效地提高能源产品的利用率。

2.对于能源产业,政府应实行统一的领导,协调能源工序各方的目标,使政策得以有效贯彻,避免低级分散管理的局面。成立有效的能源企业联盟作为中间纽带,在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方面发挥作用。

煤矿行业报告范文5

我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周密部署,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扎实整改,现已完成了20__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做好矿产资源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促进我县矿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情况

(一)建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针对全县矿业秩序的实际,总结以往日常监管和整顿工作经验,借鉴外地矿业整顿工作的一些好做法,及时制定了《XX县矿业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并由县政府批转,下发到各乡镇和县直机关部门贯彻实施,各乡镇及各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的职责也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将整顿和规范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整顿和规范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有序进行。为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县抽调10名干部集中办公,建立了举报制度、联络员制度、市县信息交流制度、动态巡查制度、联打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夯实工作任务,为搞好全县矿业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提供了基础工作保证。

(二)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整顿氛围

今年年初,组织召开了全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会议,并组织宣传专车分赴各乡镇、矿山、企业,利用展板和播放录相、刷写标语等形式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宣传工作,广大群众特别是矿区群众都知道目前正在开展的整顿工作,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和监督整顿工作,营造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氛围。在各阶段落实具体工作时,注重对矿产企业的宣传工作,首先将中省各级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传达到各矿山企业负责人,使他们重视和积极配合整顿工作。其次是在开展对石料场、砖瓦窑、勘查项目等专项整顿工作时,将专项整顿工作的范围、方法步骤、要达到的目的等内容,以书面形式通知到各个企业,提高他们对整顿和规范工作的认识,主动自查和配合检查,积极整顿自身存在的问题,确保各个专项整顿工作顺利开展。在进入整改阶段,及时将整顿工作情况在电视台、政府网站、行业报刊和工作简报等媒体上宣传报道,扩大整顿工作影响面。

(三)认真开展“三查”,找准整顿重点

在整顿工作的第一阶段,我们把全县XX家采矿企业和XX家探矿企业全部列入整顿范围,带着编印好的各企业的基本情况表册,逐企业进行“三查”,即对各种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全面排查,对正在实施的矿产勘查项目全面排查,对矿产资源管理中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清查。共排查勘查项目XX个,排查无证采矿10个,越界勘查一个,越界采矿3个,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矿山26个,注销采矿许可证3个。

二、开展专项整顿和规范情况

通过开展“三查”全面掌握了全县矿业秩序状况,找准了整顿和规范的重点,即存在越界勘查、无证采矿(石料、粘土)、非法转让(承包)矿权及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等行为。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步组织开展了X项专项整顿工作。

(一)重点整顿了XXX矿区和XXX矿区弃渣堆放、安全生产、矿区地质环境、村民生活安置等问题,清运弃渣2.1万立方米,疏通河道,修筑拦渣坝9个,矿山企业出资30万元修筑了9道拦渣大坝,植树1100余株,治理面积50余亩,所有受威胁的村民得到搬迁安置,整个矿区得到了综合治理。

(二)3月份,开展了对石料厂专项整顿工作,对XX家手续不全、不符合开采规定的企业进行停业整顿,为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本着边开采边完善手续的原则,初步规范了石料开采、河道采砂秩序,保障了两个重点项目建设砂石料的正常供应,收缴相关费用60余万元。但由于各开采企业只顾生产效益,未能及时完善安全、环保及开采方案等手续,存在安全隐患,12月初,按照县政府统一要求,再次对全县石料场进行专项检查整顿,对现有20家手续不全的石料场全部停工整顿,目前正在整顿规范中。

(三)对全县砖瓦窑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全县原有XX个砖瓦窑,经清理关闭了8个不符合规定的粘土砖厂,依法查处非法超占土地36.7亩,收缴罚款7.3万元,村组集体收回复耕土地54.29亩,对保留的25个砖瓦企业,从用地、采矿、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

(四)对XX矿未经批准擅自多开9个坑口行为,发出停工整改通知,责令限8月底整改到位,要求该企业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矿山开采设计,报省国土厅审批,后因要进行储量评审,该矿的开发利用方案推迟审批,在省上检查验收时被继续停工整顿。

(五)今年8月至9月对全县XX个勘查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整顿,这是我县

首次对全县勘查项目进行的拉网式检查,发放和收回检查表54份,对10个勘查项目发放了整改通知,有效的规范了我县勘查项目的矿业行为。(六)12月初,对XX矿区进行重点检查,发现该矿区存在矿山管理混乱、开采不规范、矿区环境治理不到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问题,当场采取措施,封存了整个矿区的民爆物品,向该矿区三个采矿权人现场发出《责令停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该矿区31个矿硐全部停工整改,并向县政府作了专题书面汇报。

(七)严厉打击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行为,立案查处超越批准范围探矿案一宗,查处越界开采案一宗,收缴罚款6万元。及时制止关停非法开采金属矿坑口5个,关闭非法采石、取土场个,依法捣毁非法采金、土法炼汞点各一个。

三、取得成效及目前状况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宣传动员,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整顿和个案查处等工作,对部分企业存在的越界勘查、越界开采、擅自开挖坑口,破坏地质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制止和整顿,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全县矿业状况呈现为:大矿开采规范,秩序良好。重点矿区处于停产整顿状态,做资源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XX矿区勘查工作秩序良好,市国土局、县上领导多次深入矿区检查指导,县国土局全力协调处理纠纷,搞好服务工作,目前正在督促探矿权人提交储量报告,为下一步投入规模开采做好基础工作。其他勘查、采矿企业11月14日,省政府检查验收工作组通过抽查矿山,查看资料,观看专专题片,听取汇报,召开矿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等,对我县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四、存在问题

(一)个别乡镇还没有将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对辖区矿产企业没有尽到属地监管职责,为支持地方企业生产,完成年度非税收入任务,片面强调生产效益,忽视安全管理属地管理责任;

(二)乡镇集体矿产开发企业非法转包,随意乱开坑口,造成管理混乱,开采无序,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三)各乡镇和成员单位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间的信息不够畅通,没有及时上报整顿情况和各自辖区出现的新情况。

(四)受矿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利益驱动,承包人只追求开采效益,置法规及职能部门的管理于不顾,采掘施工采取整体承包、以包代管、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制度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采矿权人没有履行好法人职责,只管收钱,导致矿硐管理失控。

四、下一步工作

按照中、省、市各级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整顿和规范工作实际,下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开展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回头望”、对清查出来的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和重点矿区的矿产进行资源整合,从总结整顿和规范工作的经验入手,探索建立矿产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望”工作。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按照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方案,逐项工作抓好落实。加强对各矿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全面到位。主要是开展“三查”工作,组织对全县重点矿区整顿,复查已取缔无证勘查、无证开采和不具备安区、环保条件的矿山企业情况,防止死恢复燃的现象,制定符合旬阳实际的矿产资源整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