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1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外;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57-01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素养不但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素质教育原则的终极要求。但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比较单一等原因,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表现在语文基本功差、知识面M窄、口头表达能力不足、写作能力薄弱、缺乏创造力等多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把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课外阅读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也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扩展,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课外阅读必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一、以课本为中心,适当拓展阅读范围

农村中学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课堂教学只是草草了事,而过分强调阅读训练和写作积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书山题海的枯燥训练之中,这种模式教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毫无素养可言。因此语文教师要敢于教改,摆脱唯分论的束缚,以语文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积累、分析、感悟、想象的能力,促成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独立的阅读和鉴赏古今中外的诗词名篇,让学生感悟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对阅读方法及技巧给予一定指导,提高阅读的质量

阅读如果想有大的收获,一定要有相应的阅读技巧。但是对于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的初中时期,他们往往没有相应的读书技巧,假如任由他们自己这样不按照读书技巧进行阅读,时间久了,必然会形成一种不好的习惯,不管阅读何种书籍必然会草草了事,长此发展,很难从阅读中获得效益。所以教师一定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读书技巧。静心阅读是最为有效的读书方法,它可以走进书籍的世界,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阅读时一定要集合自己的精力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像欣赏一种动听的音乐一样,让我们的心随着音符而飘动,随着书籍中的内容进行畅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著作的真正内涵,才能够陶冶我们的精神,增加读者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实现真正的阅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阅读方法及技巧给予一定指导,让学生学会各种阅读方法,学会精读和略读。对于那些需要精读的著作,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思考,对于著作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带着一种探索和思考的思维进行阅读。

三、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阅读时要形成一种“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在读书时要做笔记,对于那些喜爱的语句和一些相关笔记写成读后感,要使自己对于文章人物的相关评价、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都做一个详细的论述,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阅读时逐渐养成一种基于对自身思考的习惯。做笔记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很欠缺的一个习惯,这一点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不能忽略,不仅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相关知识要点摘抄下来,并写一写由此生发的感想,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能力提高的巨大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感情将与日俱增,为提高学生素养创造了先决条件。

四、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从阅读中发扬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的标准注重独特式阅读,即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的空间,使得学生自身选择和理解。著作是个非常广阔的地方,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强制的规定阅读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计划性的阅读往往会有很大的收获,教师应该发挥教育者的角色,首当其冲的作用就是对于阅读科目的指导。在阅读时,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权限。不要在学生遇到理解方面的问题时就去管,如果教师通过教学方面的手段去干预学生阅读必然会打消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要让学生自身去阅读,让学生在自身的思维中领略著作的内涵,从而汲取营养。

五、结合实际生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语文知识,从街头门店的装潢,到广告公司的巨幅广告,再到报刊、影视、电脑锁传导的信息,语文知识无处不在。叶圣陶先生最早倡导大语文教育观,他主张语文能力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和教科书,还要发展到课堂外和其他书本。这也是培养农村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而指导学生开展大语文学习。

总之,课外阅读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让课外阅读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要促使更多孩子通过阅读去丰富、扩张自己的精神生命,使之成为其终身相伴的良师益友,在快乐的阅读中品味语文、品味人生。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2

1.描述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的学习已经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也不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令人乐观:学习新课前,布置课前搜集资料的作业,能真正搜集资料的学生寥寥无几;问及课文作者的有关情况,学生一无所知;问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品,更是一片茫然;孩子们爱看的是漫画和电视,玩的是电脑;课间交流的是“杯具、鸭梨、神马、有木有……”等“潮人潮语”“网络语言”;假期忙碌的是“打爆机”“游戏升几级”,“宅男宅女”一片天。他们熟悉的是“奥特曼”“愤怒的小鸟”,不知道老舍还有哪些作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分不清天文、地理、历史。学生习作中更出现了不得不令人忧虑的一些问题,诸如“散”,一件事,流水直线从早写到晚,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多半是无病;“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少一定的社会经历,而阅读量又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小学阶段应完成140多万字的阅读量。) 导致课内外阅读严重脱节。由此造成的知识贫乏、思路狭窄、立意低下已成了一些学生理解文章和写作的“拦路虎”。“丰富的作文内容”“好字好句”成了制约“优秀作文”的瓶颈。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空间不大,缺乏学习语文的热情,被动性比较明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高年级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辅以作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包括理解、记忆水平与阅读速度),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结合实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校属于城中区级小学,75%的学生的父母均早出晚归,80%的学生由文化水平较低的祖辈看管,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这样一来,有很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阅读量的明显不足已成为我班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瓶颈,其严重遏制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探讨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新途径,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领域,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且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何实现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量,让每个学生的阅读能真正达标,达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如何有效地实施建设“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工程?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热爱读书,让读好书成为每个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如何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改进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的效率?因此,课题申请人提出了《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

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

(二)问题界定

1.梳理有关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1)国内研究

近年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2004年9月,第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在扬州举行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国儿童文学博士王林正在大力倡导“班级读书会”的实验。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北京市特级教师窦桂梅的《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在推荐阅读书目,拓宽阅读范围,积累语言文字,熏陶民族文化等方面给人启发……以上课外阅读的研究成果与实施措施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2)国外研究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法国在假日中心建立课外阅读计划。

2.对本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诠释

“课外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趣、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而课外阅读习惯主要包括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四个方面。通过实践使学生在爱读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的基础上学会多种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即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

3.研究目标

以有效教学理念为理论依据,以人性化教育为视角,以课题研究为纽带,坚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的研究原则,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技能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通过让教师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教师的指导同步,探索有效的指导形式,提高推荐阅读的质量,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外阅读,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入手,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

4.研究内容

寻找有效的途径完成这些目标,是课题要研究的内容。

1、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语言文字摄入量,培养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3

一、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资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重难点、核心知识进行分析、理解。

一是读每个单元前的知识概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每个单元前,都有单元知识概述。授课前,教师要求全班学生齐声诵读,初步从整体上了解单元知识构成;授课完毕后,教师再次指导学生齐声阅读,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二是读教材中的重点段落。主要借鉴语文学科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段落进行逐字逐句地解读,对历史史实进行剖析。在读这些重要段落的时候,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最终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解读历史概念、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或运动的基本方法。

如在讲“分封制”这一历史概念的时候,教师首先给每位学生一张“资料卡片”,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完成资料卡片上需要填充的内容(目的、内容、对象、作用等),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填写资料卡片,对分封制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交流、研讨彼此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同时补充一些资料,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并进行应用。最后,为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程度,教师还可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什么是分封制”,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当然,历史教材需要阅读的内容还有很多,如阅读“历史纵横”可以拓展、丰富知识内涵;阅读“本课要旨”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的核心、主干知识;阅读“学思之窗”不仅可以延展、关联学科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读史料

一是历史资料。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这样的模式:提供史料―设置问题―指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勾画包含有效信息的字句―结合所学,对勾画的原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析、概括,回答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但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宽,仅是个别学生积极参与。

还有另外一种读史料的模式,这种做法可以覆盖全体学生,但选择的史料不宜过难,要让学生诵读一两遍之后就可以理解并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如在讲“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教师提供了七则史料,要求全体学生出声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概括史料中蕴含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谁最先读出来谁表达。史料的选择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前六则分别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影响,第七则材料是综合的、包含多角度的影响,是对前六则材料的总结。这些材料蕴含的影响,有的是教材中提到的结论,有的则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这种阅读史料的方式能够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是文学史料。教育改革强调建立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那么教师的课程资源理念就应该是这样的:任何与学生生命成长有关的校内外资源都可以被视为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必须擅长“穿越”教材边界、W科边界、学校边界、学区(区域)边界、社会(生活)边界来拓展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接触、消化更多的广义课程资源。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资源,会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文学资料作为“史料”指导学生阅读、获取历史信息,实现“文史结合”。

二、以历史课外活动和校本课程为主要途径

课外阅读有关历史的读物,是学生学习历史、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历史读物有很多,如各种专门性的和通俗性的历史读物、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有关的历史文献等。

为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拓展学生知识宽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可利用寒暑假安排历史阅读任务,还可以围绕学习的主题或研究的课题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著作,使阅读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另外,学校也可将历史阅读活动开发为校本课程。根据学生认知情况,选择适合的历史读物,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通过多种形式输出阅读成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并提高其阅读能力。

三、开展历史阅读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开展历史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而且也是传承文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学要确保阅读的有效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阅读资源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

补充文史资料或者课外阅读历史读物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贴近学生学习需求、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资料或书目。选择的资料或读物过难、过长,则不易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提高历史阅读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就是选好资料或者读物。

2.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输出或评价

教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指导学生阅读,都需要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阅读所得。如结合阅读内容,设置有效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从材料或书目中获取信息、回答问题;指导学生编写阅读提纲,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并在小组或班级内展示、交流等。总之,教师要善于创设历史阅读环境,采用“读”“写”“说”“思”等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实际获得和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历史阅读活动的实效性。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4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人文素养 写作素养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这无可厚非,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光靠有限的课堂40分钟“例子”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现就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试说一二。

一、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高中学生面对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总有做不完的习题,记不完的单词,背不完的概念,学生应对各科作业尚无时间,又哪有闲暇去阅读课外读物。但没时间读并不等于不爱读,我曾有过这样的观察:每到阅读课铃声还未响,教室内就已一片寂静,学生们提早进入了阅读状态,整堂课上,六七十人的教室悄然无声,他们忘情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我甚至觉得自己的走动对他们都是一种打扰。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深思:既然学生爱读书,我们为什么要压制他们的兴趣呢?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而这种阅读的兴趣自然会迁移到语文的学习兴趣上,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他们的兴趣呢?

二、名篇名著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钱理群教授曾说:“这样的学生是常见的:高中毕业,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没有读书的方法与审美意识。另一类学生功课优秀,却没有兴趣去看那些不实用的‘闲书’,与文学和文化名著绝缘。在个性和人格养成的青春岁月里,极少有过人文的阅读和思考。”

的确,高中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最关键阶段,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思想和灵魂的塑造,而阅读名著名篇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壮丽秀美的名山大川,清新芬芳的花草雨露;有繁华喧嚣尽逝的从容淡定,多舛命运背后的自强不息;有献身理想的矢志不渝,至真至浓的人间大爱;有启迪思维的智慧光泽,做人处事的至理名言――经典作品有穿越历史的魅力,它们本身就是为了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现人性中让人敬仰的精神情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置身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这种无形中的渲染和心理上的认可接受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因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这种感染和震撼是直达内心深处的,并进而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课外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些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所写内容空洞乏味,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少外,写作素材的储备量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写作素材可以来源于直接的生活经验,同样也可以从间接的生活经验中获得,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一条很好的摄取之道。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大千世界,人生百态都有反映,阅读实际上就构成了学生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的丰富性。同时,阅读多了,材料就丰富了,写作时也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阅读多了,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动的语言会让学生渐渐有敏锐的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我们常说的语感。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这种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长期的反复的阅读积累,通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逐渐养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还需强调的是,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纵览了悠长的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四、高考中出现文学名著试题的导向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率先把《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2008年全国十几份高考语文卷中,除了福建卷,江苏卷也把文学名著列入了考试范围。在高考语文卷中增加文学名著试题,这可以说是高考命题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此举曾一度引起众多说法,但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2008年福建卷此题赋分10分,权重不轻,足以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但考试的要求简易,选择题只对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和经典情节进行考查,简述题也是对熟悉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便于考生得分,含有鼓励的意思。可见,文学名著的考查是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以有利于促进和落实学生课外阅读为目的的。我们暂且不谈以高考促阅读的长远意义,单就这10分足以证明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5

[关键词]延展性阅读荆轲刺秦大义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7-0006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重,语文课外阅读时间少,是一时间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而阅读功效无法短时突显,则是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的主观因素。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开展更多有效的课外阅读,是一线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二、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探究

一般的课外阅读自由度很大,目的性也不明确,学生在课业紧时间少的情况下往往就自动减少甚至放弃课外阅读。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探究,是想以课内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课外阅读的补充深化课堂内容的理解。“延展”一词,就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意思。

三、一次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实践步骤

1.在课堂学习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课外延展性阅读的兴趣。

2.围绕课堂产生的问题定出延展性阅读的主题,教师介绍相关的阅读书目,给予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半月或一个月为宜)。

3.明确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具体要求。

4.学生完成阅读,形成文字并上交,教师评阅,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分组制作PPT在班上交流展示。

5.班级阅读大使将展示的阅读成果收集保存到班级阅读成长档案,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填写进阅读情况反馈表。

四、高中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以《荆轲刺秦王》的延展性阅读为例)

1.问题的提出

在《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荆轲刺秦,使之成为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在后世,有人盛赞他为侠义英雄,有人嘲骂他为愚勇之士。在你心目中,荆轲应为何种人物?”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荆轲是侠义之士的学生,提出荆轲刺秦王是报燕主、报知己、报国仇、抗暴秦、为苍生,他的精神核心是“义”;而认为荆轲是愚勇之士的学生,则从秦王的角度,肯定他收拾混乱结束分裂统一天下之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更大的“义”。讨论到这里,我发现学生对“义”的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大义”与“小义”之辨还说不清所以然,就因势利导,指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义者,包括道义、正义、理义、公义等道德原则。“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而对“义”的理解角度不同,持定的立场也会不同,立身处世的行为表现更会迥然相异。

2.确定主题,布置延展性阅读任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荆轲刺秦王的意义和影响,由此引申到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的内涵,我布置了课外延展性阅读任务,主题为“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推荐了相关书目《孟子》《荀子》《史记》《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水浒传》《名家解读〈水浒传〉》等,要求学生在一个月之内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准许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收集资料,最后写成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3.及时评阅,分组交流展示

一个月之后,学生上交读后感,我及时进行了评阅,并将其中的优秀习作按角度分类,角度同类的学生同组,制作PPT,在阅读课上展示本组的阅读成果。以下是展示的部分内容:

(1)《我看荆轲之“义”》(16班陈至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荆轲刺秦也有盲目愚蠢之处。从东周平王迁都,诸侯争霸,到秦灭赵,华夏大地上的战火已经燃烧了五百多年。然而商鞅变法成功,秦国日渐强大,中华大一统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虽然秦军残暴,统一的过程充满血腥,荆轲刺秦也是想救民于水火之中,但从长远来看,从历史的发展潮流来看,荆轲刺秦只是治标不治本。即使刺秦真的成功,华夏大地则会真的分裂,随着历史的发展,必定会有另一个秦国出现。只有中华大地真正统一,顺应历史潮流,天下苍生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日子。从这个角度看,荆轲刺秦阻碍了历史的良性发展,是盲目而愚蠢的。

(2)《我看关羽之“义”》(16班杨晨宇):“义”有很多种,但简而言之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小义”,一类是“大义”。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个人恩怨在国家面前便成了“小义”,国破之仇在天下苍生面前也成了“小义”。想那关云长被人赞为“义绝”,在我看来,他却是把“小义”凌驾于“大义”之上。华容道时,为报曹操之恩,关羽不顾自身性命放走了曹操,倘若当时他杀了曹操,天下是否能少几年动乱,多几年和平?而对比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那个刺客,在最后放弃了刺秦王,为天下“大义”而放弃了国恨。这,才是真义!虽然我们不能对诸如关羽等人苛责,毕竟每个人对义的理解都不同,但能把“大义”置于“小义”“小我”之上的人,无疑有着更崇高的品质,更广阔的胸怀!

(3)《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17班梁今浒):“义”从字面上理解,即正当合宜的举动、公正合理的事物,具体来说,知恩图报、为民除害、扶贫济困等都属于“义”。它将“正当”“正义”的道德要求和实际行动结合在一起,将道德准则提取到现实中来。正直的人以“义”作为他们的处世之道,高尚的人不惜牺牲生命来践行“义”进而追求道德。“义”既是对道德的奉行,也是对道德的捍卫,正是它维持了传统道德秩序。

《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16班黄加红):我认为,“义”是生活中、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如果说社会中的人是一粒粒的沙子,“义”是作为黏合剂的水泥,没有“义”,这盘沙子就永远不会团结在一起。“义”亦是人们做人处世必须始终高举的一面大旗,即使逆风行走,亦须保持正义前行。在古人的心目中,具备仁义的人是高尚的人。“义”是一位君子绝对不能违背的常理,哪怕是面临取生还是取义这一艰难的抉择,仁人志士们也会选择坚守“大义”,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生命还不是最重要的,还有“义”这样的最高准则在。与其苟且地活,不如为“义”而轰轰烈烈地死!

4.收集整理阅读情况

最后由班级阅读大使将小组的展示成果收存到班级阅读成长档案,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填写进阅读情况反馈表。

五、总结

这次延展性阅读活动,是由课内学习产生的问题来指引课外阅读的方向。出于答疑解惑的需要,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而在阅读中寻求答案的过程,又反过来促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问题引领式的延展性阅读的好处之一。另外,由课内向课外延展阅读,便于教师发挥更确切的引领作用,阅读的主题更集中了,探寻的问题也是学生所共同关注的,那么在读后交流分享的环节,阅读成果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分享领受,有利于刺激学生产生持续主动的课外阅读的热情,这其中所产生的正面效能,就不可估量了。

【专家点评――李薇】文言文阅读在考试中的赋分比较高,相对应的,失分也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文字距离今天较久远,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没有高考的指挥棒,估计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2. 学生缺乏必要的文言文学习策略,他们很难找到科学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要么学习方法不正确,要么学习效率比较低下,要么迁移能力差,能听懂课,但做不好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3.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不少教师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串讲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很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又直接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功利,都想用最少的投入和付出,获得最好的成绩,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6

语文课程课外阅读人文素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人文性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要求,可见其重要性。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如果只强调她的工具性、交际性及思想性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她应该同时具有进一步的作用――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的更高层次的文化修养,是比较固定的人文美德及规范的行为习惯,她是需要经过教育及个人有意识训练而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不等于科学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是求生之道,而人文素养则是立身之本,《标准》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当前的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农村学生迫切需要提高人文素养,而语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因为农村学生除了学校的语文教学外,受到文化熏陶的机会非常少,也可以说几乎没有。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为例,六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二课《匆匆》是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把握好现在。不要空度人生后,再来不断地感慨,这是毫无意义的。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整天得过且过,这有利于鼓舞他们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桃花心木》一文,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畏惧不确定的情况,要懂得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资源适应现实,克服现在的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能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注重体验,升华情感

语文课不是“品德与社会”课,同样也不是自然常识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描写的索溪峪的野性美的同时,应该强调文章中的“野”是一种天然的、出自内心的美,不是随便、不文明、粗野的行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所写的天然、率真、自然的、野性美,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潜在意识。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进而使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正是由于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其他学科少见的人的情感和事例,是非常感性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从语文教材的这个特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事例营造意境,适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作为21世纪相关教学设施仍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他们更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让心灵受到碰撞,品格得到陶冶,最后获得美的熏陶,加深了对人类的情感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细腻,情感得到升华,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牵强附会教材

伦理化、政治化是我们当前语文人文教育的写照。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谈到人文素养问题,就马上从教材参考书找答案并联想到一些富有政治色彩的观点、词藻,虽然大多数文章因袭的就是这种框架、模式,但不重自己提炼加工是主因。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它囊括情商、智商各个领域,涉及人的个性、趣味、道德、审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人文素养的特点,我们是不能忽略的。现行教材中如《凡卡》一文由于年代久远且在国外,小学生完全搞不懂这件事发生年代、环境,更谈不上了解沙皇时代的黑暗了,如果这种文章不加以引导,辅助些时代资料,只顾牵强附会些大道理,我想学生是不会买账的,甚至会质疑教材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老师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如今的现实社会情况,并作适当修正――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生活,理解父母亲人爱,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等方面来。这样,我相信学生对课文也不会生厌,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