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1

学风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的体现。学风建设,简言之就是学习风气的营造。学风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然而,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信息和网络时代在给大众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主动成才意识不强,学习目标模糊,职业理想欠缺,治学态度不严,学习方法滞后;生活学习散漫,荒废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在从事课业学习、选择专业方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多是从是否容易取得学分等功利角度考虑,既想成功又不愿付出努力。

2科技创新促学风建设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专业课学习,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学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1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高校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性,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创新欲望,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学风建设。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大学时间,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锻炼技能的创新平台,也促使大学生多读书、多读文献资料、反复实验、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更使那些经常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学生被吸引到自习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活紧张有序,以此改善学校的学风。

2.2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把课内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课外的创新活动有效地集合起来,学以致用。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而又不断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并进行补充学习,这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励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学生从学术论文与发明等科技成果中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并主动去思考、探索新问题,这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

2.3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在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或竞赛中,需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在试验条件摸索和论文的书写等一系列任务时,通常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实验测试,在坚持实施的过程中要饱受挫折的打击和探索的迷茫,需要有探索的毅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甚至是失败的考验,因而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将使大学生终生受益。另外,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时,往往是要加入到一个团队,需要经常与指导教师、师长及同学进行交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改进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耐心听取并采纳别人建议。这将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4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以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娱及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将加大其在校园文化中的比例。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如学术论文、科技发明、技术革新、社会调查报告等,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也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在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类创新实验项目时,在选题、设计、实验、制作,直至论文撰写完成,这一系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

3.1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关制度,是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制定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实施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和评审工作。制定对大学生的激励政策。制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制度,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必修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科研实践、竞赛等取得2个学分;把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与相关课程成绩挂钩,并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挂钩,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通过制度规范,倡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提高科技创新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3.2浓厚创新文化氛围,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不仅讲述科研成果,还要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之路的经过经验,以此培养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信心与热情。扩大宣传工作,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当成一件普及工作来开展,使科技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充分挖掘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失败;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高育人水平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培训,使其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从大学生一年给就开始,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做全面的指导,并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全程。这样容易建立较强的责任心,使师生较早建立联系,有利于彼此了解,让学生更早更容易地进入老师的研究领域,成为老师的研究助手。学校应建立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制度,认可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量,把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和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与教师职称晋升、考核挂钩,设立科技创新课题,或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进一步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3.4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各类科技活动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2

一以石油石化为背景,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优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我国石油石化学科领域最高学府,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广阔的优势学科平台,理学院各专业虽然不是主干学科,但是其在石油石化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特色。

1学科交叉,促综合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的材料科学、应用化学等学科都围绕石油石化学科来建设,与其它大学相关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拥有石油与天然气化学、功能材料化学、新型清洁能源化学、界面和胶体化学、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功能材料及智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石油高性能材料、失效分析等研究方向。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具有应用数学、计算数学、随机数学、概率统计方向等。材料、应化、数学、物理专业以主干专业的重大项目或学术平台为依托,承担了多项国家863、973项目,并且主干专业学科与非主干专业学科通过不同学科背景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发挥各自优势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也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产生,提高整体的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再次创新和飞跃。数学、物理专业都是基础学科,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专业是工程应用型学科,工程应用离不开基础学科的理论支撑,基础理论也离不开工程应用实践来检验,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

2学科交叉,促复合人才培养

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培养的人才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石油大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鼓励学生支援国家西部建设,每年为石油石化行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石大学生继承了老一辈石油人肯吃苦、踏实干的铁人精神,除了具备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项目背景外,还了解石油石化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石油企业文化,具有石油石化一线的实践经历。通过亲身体会和实践接触石油开采、运输、炼制等各环节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我们培养了大批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技术过硬,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多元化人才。学生通过培训也能够较快地融入企业文化和适应工程技术岗位。

二培养学科交叉人才的途径

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学科培育工作任重道远。为了充分发挥学院综合性的发展潜力,将学科齐全的优势变成跨越发展的能力,突出理、工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兴前沿学科的纵深探索,寻找融合与创新。我们致力于以下几方面具体建议和思考:

1学院为学科交叉创建氛围和平台

学科交叉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氛围作为支撑,学院集合了管理和服务职责于一体,其对交叉学科研究提供物质等支持程度决定了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学院作为交叉学科研究群体连接外界环境的纽带,需要为研究者提供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平台。学院应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及管理制度,调动学院内部人员积极性,划拨交叉学科专项经费,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等,确保资源的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学院积极为学科交叉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讨论的必要机会,及时准确获得行业发展动态、新的学术热点等,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辨证和学术思想火花的碰撞,启迪研究者的创新思维,为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应该考虑完善和优化导师队伍,导师除了具备专业的背景知识外,还应具备企业锻炼经历。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提出本身就来源于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经过企业锻炼经历的人一方面具有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也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企业需求信息,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直接对话。这些人才的引进为学院更好的发展交叉学科以及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经验指导。

2导师团队带动研究生参与交叉学科课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团队合作建立群体共识也显得尤为重要,导师在大学生培养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培养均采用导师培养制,对研究生的培养,理学院采用导师以项目为纽带,带动学生参加交叉学科课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跨学科选课,对学生进行多学科多思维多方法的培训。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课程设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有项目合作的课题组,学院鼓励研究生跨学科报考博士,一方面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交叉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在确保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深入性的同时,也向其他相关领域渗透。

从2009年开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对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提出专业型硕士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1年的课程学习后,专业型硕士进入企业工作站学习。理学院将这部分人才输送到石油石化企业中,在企业中一边实习,一边完成毕业设计。学生除了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得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学生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度,企业不定期考核学生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是现实具有专业背景和企业管理能力的综合人才培养。

3鼓励本科生跨学科参加学科竞赛

对于本科生的培养,理学院成立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学生团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组内各导师和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学院每年承办数学建模竞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院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理学院承办的学科竞赛均有带队老师,并负责比赛的指导和相关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为中国石油大学全体本科生,有参加意向的同学均可参加,专业和年级不限。通过考试或者校内比赛进行初选,对成绩优异者集中辅导,参加全国比赛。

除了指导学科竞赛之外,理学院还积极组织导师团队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开展到第11批,每次活动立项、结题评审导师团队都严格把关,活动进行阶段,导师团队尽心尽责全程指导,学生需定期向导师汇报成果。特别是科技创新中的双选项目,指导老师在选择学生团队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要求不是很严格,因为不同学科背景的交汇和碰撞下更容易摩擦出创新的火花。专业知识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努力也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掌握。

4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决策机制现行学科发展决策机制属选优性决策机制,是风险最小

的决策机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科交叉和创新。新机制应实行三级决策:一是学校决策。学校领导层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和学校现有学科优势与特色,确定学校学科建设的优先领域,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以信息化带动科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命科学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学科决策过程中应根据这些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学科的优势,有选择地确定若干优先领域。二是优先突破点的决策。在学校确定优先发展领域的基础上,理学院将相应的学科建设经费下达到各相关领域,相关领域则根据领域发展趋势和前沿科技动态,相关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和优势,选择优先发展领域的突破口,开展学科建设,其中主要要发挥首席科学家与相关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聘请高水平有远见的学科带头人,选准方向是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三是围绕突破口的项目决策,采用开放式自由申请的形式,决定研究方向的建设项目,实现择优选择学科,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发挥各个学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共同的建设目标努力。

5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管理体制

理学院注重学科的综合发展,与时俱进,在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大力加快学科群的建设,学院根据学校战略决策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组织建立一批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以此为依托,组织不同学科的学术力量,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并在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交叉学科的萌芽和发展,派生出新兴的学科,实现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精心组织、扶持“科技沙龙”,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环境。不同学科的队伍成员对相关学科队伍的成员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信任是学科交叉的重要前提,在目前的多科性大学中,不同学科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充分,更缺乏足够的信任。因此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不同学科队伍成员之间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是目前综合性大学实现学科交叉的必要环节,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促进研究人员思想创新。

在新的教育发展时代,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是在继续推动现有学科纵深发展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高校学科特色优势,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从学科建设、学术队伍、研究条件等方面进行规划与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引导、鼓励、组织新兴学科研究与建设,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创新实力。

参考文献

[1]吴振球.以学科交叉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J]_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

[2]周永明,楼程富.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3

关键词挑战杯;指导;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82-02

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经过短短十一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已成为青年大学生交流创新创业思想、展现智慧才华的有效载体,对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为响应浙江省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形成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学生局面,温州医学院自2004年以来,认真组织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比赛,并力求在组织指导和运行机制上寻求改进和创新,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第一次参赛时仅获得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三等奖一项,而到2009年除荣获诸多省级奖项外,还荣获了国家二等奖一项和国家三等奖两项,进步明显。

本文简要从项目选题、学生团队组队、教师团队、大赛运行的环境和政策机制等因素对高校组织“挑战杯”大赛工作做以下研究与思考,以期为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挑战杯”大赛的选题

选题是大学生从事“挑战杯”活动的首要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选题不但决定了研究的目标、方向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途径。合适的选题有助于推动研究的开展,提高学生对研究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度。

选题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指导老师的双重作用,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个人、团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从问题线索的搜索与寻找,要素的选择与重组,到问题的初步形成与定义,以及题目的评价与修正等进行广泛参与。发挥团队的集体作用,组织团队的讨论和思想交流,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应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不断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方法和科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深度。最好还要结合自己的科研选题经历,将选题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科技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培养其问题意识和选题能力,促进其科研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个好的项目应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1)创新性。所谓创新性是指具备与前人、众人不同的独特见解,提出新原理,创造新模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2)成果的获得性。成果一般从教师的科研成果中寻找,选择适合市场开发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有较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项目。

3)成果的含金量及应用价值。选择的成果最好是获得专利或经过科研成果鉴定,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并有相应的市场应用证明材料,选择的成果最好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科学基金等资助,并有相应的科研论文公开发表。

温州医学院作为一所拥有医学类特色专业的大学,能扬长避短。在选题方面注重发挥权威专业的优势;在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力求借学术优势;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对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则借助已经得到的成熟技术,致力于发展其辅助技术。在选题上同样也花了较多的时间进行精心准备。据以往的经验,选题一般最少要用半年时间,最长的则需要一至两年才能发现并明确研究的问题。

2学生团队的组队

组队是参赛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二。组织大学生“挑战杯”团队时,最好选择偏重于有科研学术精神的学生,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团队成员要有一定的互补性,如组织管理型、理论研究型、后勤服务型等具有科技创新潜质、性格特点和特长、互为补充、相互不可替代的5~10名学生组成参赛小组。

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一定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感召力,有较好的综合知识储备,口语表达能力要强,特别是要在组织、协调、沟通方面相当擅长,有创业意识、协调组织策划能力,同时要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这样的领导者在团队中能起到比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

团队成员的能力需达到平衡,最好要均具有善于主动观察与思考、兴趣爱好广泛、不轻言放弃等个人素质,同时对创新创业还要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公关表现能力、英语水平和电脑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有过竞赛经历者最好;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诚信的科研精神,要有责任感;同时,全体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此目标是团队前进的动力和实现团结的保证。

当然要能挑选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对团委老师和指导老师实属不易,必须在和同学生接触中(如在课堂、实验室或其他学生活动场合)多观察,不放过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做储备人才的有心人。

3指导教师团队的选择

虽然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指导教师素质及其核心作用举足轻重。据资料显示,在学生获得奖励(包括校级、省级、国家级))的项目中,有近90%的项目在科研过程中得到了专业课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获得高级别奖励(省级、国家级)的项目,几乎100%得到过专业课教师的详细辅导,甚至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资助。实践证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参与是大学生参加“挑战杯”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指导教师首先应是科研成果的主要研究者,对产品研制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必须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较为深入地了解产品的研制、市场前景等,尤其注重在产品技术上把关,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尝试和利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多媒体制作、作品汇报和答辩等方面也要给与相应的指导。

作为指导教师同时还应具有其他方面的重要素质,如要有时代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要吃苦耐劳,拥有由使命感激发出来的激情和热情,并具有持久性;一个参赛项目的完成需时长达1~2年,要使团队里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契而不舍的科创激情,指导老师一言一行影响着所带团队的士气;同时指导老师还必须解决科技竞赛活动中随时出现学生思想问题,如个人主义、功利思想、正确对待困难和失败、纪律、工作责任心等问题。

4大赛运行环境的营造

在“挑战杯”大赛的开展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做好竞赛环境的营造工作。“挑战杯”项目顺利进展所需的很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氛围、平台和经费,围绕这三点,学校要开展以下工作:

1)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一些学生、教师对“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的设置还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使全校教师、学生、社团、教研室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均对其有足够认识。

2)继承创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在“挑战杯”大赛之外进一步设立和健全其他形式的平台。如温州医学院开展的校园科技文化节、校级学生科研立项、系列科研讲座、瓯越大讲坛、大学生医学学科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等活动,培育参与群体,增加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使这些平台作为“挑战杯”的前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3)强化资助,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一要设立固定的课外科技活动基金,作为课外科技活动日常活动的开支和对重点项目的支持;二要广泛地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取外界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资助。目前温州医学院在这方面也成立了相关创业园区,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结合学校的实际能力,有选择性地支持、扶持一些符合实际市场需求、具有真正可行性的创业项目,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5 大赛运行机制的建立

要使“挑战杯”项目研究顺利进行,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实在实践层面上,在政策机制完善方面要做到:

1)完善大赛运行的领导体系。如温州医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相关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各二级学院也相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小组,由学院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本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相关部门和各学院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有条理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巩固物质保障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已有的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等,除保证正常的教学外,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积极发挥各创新基地的作用。如温州医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使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基地,课余时间也逐步为学生开放相关实验室,为学生的课外科研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而且不断加强基地建设,设立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学科竞赛基地,通过考核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支持。

3)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机制包括在学生奖励机制和教师奖励机制两个方面。如温州医学院完善了学校工作考核制度和相关奖励办法,将各学院和教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制定《温州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办法》,对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和对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

6大赛与地方经济、银行、风险投资等的结合

“挑战杯”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组织和参与项目的运行,自身创新创业的素质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指导教师的科技创新、创业的思想和能力;对于确有前景的项目和优秀的创业团队,高校作为“挑战杯”大赛组织者,可以尝试适时的引入地方经济、银行、风险投资等资金,对项目的后续工作进行支助和开发,使项目真正走出校门,走向市场,做大做强,实现真正的创业目的。

相关的事例可以参考像第六届全国“创业杯”大赛后,四川大学临界点创业团队《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制革技术推广与应用产业化创业计划书》获得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000万人民币总额的连续投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翔宇循环创业团队的《江苏翔宇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获得江苏翔宇科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000万元人民币投资等。

参赛团队能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这种综合实力包括:管理体制与投入、师生综合素质、科技活动平台等方面。高校大力开展“挑战杯”大赛,通过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准备到完成参赛作品及最后参加汇报答辩竞赛的锻炼,培育和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学生对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随着指导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挑战杯”大赛必将举办的一届比一届精彩,从而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温州医学院大学生思政教育专项,项目编号:XSZ07003

参考文献

[1]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31(2):140-142,147.

[2]罗春丽,吴绮思.“挑战杯”竞赛的思考医学教育探索[J].2008,7(11):1209-1210.

[3]杨致邦,秦思栋,田一玲等.“挑战杯”竞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平台[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2:228.

[4]侯宏虹.挑战青春,创业人生-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述评[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45-46.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4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自成立开始,就坚持以项目为纽带,以技术集成能力建设为核心,从确定跟踪服务的拟转移项目为起点,充分整合资源,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优势,注重过程研究与工程研究紧密配合,强化技术集成。中心的经营理念是在充分整合校内外技术转移要素的基础上,依托学校能源、资源、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综合优势,面向企业创新需求,汇聚资源、信息、服务与联盟、共享机制,构建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一门式、网络化技术转移全程服务,努力成为促进能源、资源、化工等领域及区域间、国际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的引领者和带动者。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无水氯化镁工程就是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一站式技术转移全程服务下,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范例。技术成果在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诞生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立即介入其中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技术集成、产业化设计;中试基地对实验室成果进行放大研究;环境咨询专业人士赴青海开展环境评价、工程安全风险分析等等。将“毛坯”的科技成果加工成“半成品”后,科研成果产业化之路便走得顺畅多了。青海盐湖集团年产1500吨的无水氯化镁项目顺利实施,使我国成为继挪威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技术产业化装备的国家。

打造服务联盟 积极尝试创新

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全方位、多渠道拓展产学研合作形式。2007年3月转移中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上海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创建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即建立长期、稳定的区、院、校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宝山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该中心将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提供各种科技信息及可转化的科技成果,进行各类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改造传统产业及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与江苏省丹徒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总公司共建的“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自2007年6月成立以来,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组织相关专家近20人二次前往开发区与入住企业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洽谈,已有2个项目在开发区内实施。近日,双方正在组织申报2008年度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并就“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应急处置技术集成应用及示范”编写申报材料。

今年3月,“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吴兴工作站”正式入住湖州科技创业园。该工作站的建立是我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又一举措,是继上述两大“服务中心”之后的又一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它整合了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等综合资源,加大了我校与湖州的合作空间,可以使我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合作、科研载体建设、决策咨询服务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合作。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不仅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而且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尝试创新,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近两年来先后承接了教育部科技成果推广信息平台“石油化工频道”和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

“石油化工频道”(syhg.省略)通过组建教育部首个“石油化工技术转移联盟”的形式,整合包括十六所石油、化学、化工重点高校以及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在内的资源优势,构建由政府、高校、企业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推广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同时,为服务技术转移全过程,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还重点建设了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shectt.省略)。该平台是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子平台,是一个面向能源化工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全过程的集数据信息、应用系统、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平台有别于成熟技术的推广频道建设,而是注重拟转移项目的协作和资源共享,与许多技术成果网站以供需见面和成果交易为主要目标不同,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支持能源化工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的全过程为目标,面向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对数据信息、专利情报、专业技术服务和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集成数据资源、应用软件、服务机构、专家等各类软硬资源为一体的服务系统。

随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多样化、网络化,将逐步发展成为汇聚各类资源、辐射长三角的技术转移新高地。初步形成了一门式、网络化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运营体系。

依托中心工作 助推成果转化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在华理学术带头人于遵宏教授的带领下,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该技术首先于2006年在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的日处理1150吨煤的商业化示范装置上获得成功。在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过程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介入,推动了该项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2003年,经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优选、策划、推荐,该专利技术获“第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2005年,由转移中心重点组织策划参加上海工博会。获“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由转移中心组织推荐到教育部,入选中国高校一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与上海华谊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煤的清洁转化、高效利用、煤化工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同蓄势准备。

2005年5月13日,镇江市党政代表团来上海考察,并在上海虹桥宾馆举行了上海学习考察合作交流洽谈会,会上于建国副校长与镇江市副市长签署了“镇江市人民政府一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前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精心组织了一批学校近期的优秀科技成果信息,由镇江方面在网上予以公布,同时镇江方面也提供了一批企业技术需求信息,转移中心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专家、教授进行认真剖析和研讨,进而双方逐步就一批科研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同年6月,在镇江科技成果洽谈会上煤气化项目“973”首席科学家王辅臣教授与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多次组织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与针对性现场考察,充分完成了所有的蓄势准备。在随后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甲醇装置的招标中,转移中心和科技人员共同为其提供了煤气化、甲醇合成及其他部分相关工艺、装备技术,在与GE公司的同台竞技中一举夺标,从此打开了“煤气化技术”的产业化实施推广之门。至今,“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相继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凤凰化肥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肥厂、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半山IGCC发电示范工程、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华谊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专利实施,已有30余台多喷嘴气化炉在运行或建设中,将带动超过150亿元的产业经济规模。

由房鼎业、应卫勇教授等开发成功的“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型甲醇合成反应器技术”,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协同、助力推动下,与近30家企业签订了“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甲醇技术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累计设计生产能力达900万吨甲醇以上,又是一个已经带动产业规模40亿元并将带动200亿元以上产业经济规模的专利实施许可范例。经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积极组织推介,该项技术在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获得了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同时,该项目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骨干成员一起双双荣获“第三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和先进个人奖。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5

早上好!我是XXX,我参加竞聘的岗位是校团委副书记。感谢各位领导提供机会让我汇报个人的情况以及做好团工作的思路。

一、首先我想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特点

1、有较全面的团工作经验。读书期间我曾担任过市学联主席和学校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又在团省委和学校团组织工作过,多层面的青年工作经历,使我加深了对共青团工作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

2、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由于多次参与综合材料的起草,并在大型活动中起草省市领导的讲话稿,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

3、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我曾参与组织过省、市和学校的大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磨练了意志,也使我的个人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二、就如何做好学校团的工作,我的思路是:围绕一个和谐,深化两大主题,培养三种意识,提高四项能力

1、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大力服务学校的发展大局。大力实施校园文化行动,强化精品意识,以文化节、读书周、博学论坛等品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培训、引导、教育,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和谐校园、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使他们在参与中陶冶道德情操,增长知识能力,实现学生与校园之间的和谐发展。

2、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两大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造广大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坚持三贴近(实际、生(的原则,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紧紧围绕八荣八耻,广泛深入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习,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发展。

3、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创业三种意识,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途径。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深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知识,锻炼成才;引导学生更新择业观念,深化志愿服务西部和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引导大学生到基层艰苦创业,从根本上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新晨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6

这也是刚刚召开的河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座谈会的主要议题。2013年6月21日,来自全省33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参加了座谈,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省财政厅副厅长梁太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主持。座谈会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13所高校在简要汇报了各自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情况后,分别围绕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省教育厅如何更好地为高校服务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和思考。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

“说起河南的水资源,甚至包括在座的有些校长可能还不太了解。据统计,河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40立方米,约是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6、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6。而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如果某地区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大于500立方米,则标志着这一地区已处于严重缺水状态。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河南的水资源十分匮乏。现在,国家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甚至比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还要高。我们到底一年的可用水资源量最高是多少?用水效率应该是多少?怎样提高用水效率等,这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座谈会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严大考的一席话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

“毋庸置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所高校应有的使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根据社会需求,重点做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节水、水利工程这三方面的工作,以此为突破口,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严大考介绍。

在座谈会召开后不久,第二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公布,“中原经济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顺利通过验证。该中心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牵头单位,重点任务是建设4个研究平台: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平台、农业节水研究平台、水环境保护研究平台、水资源保障工程研究平台。“每一个平台的建设都是以国家发展大局、社会需求、河南实际为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该中心牵头人,严大考对记者说。

日前,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14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以河南农业大学为牵头单位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榜上有名,成为河南唯一入选的协同创新中心。此次上榜的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其中9家牵头高校是“985”高校,2家是“211”高校。所以,对于普通地方高校而言,能获得这样的机会相当难得。

“能够入选国家‘2011计划’,最重要的是得益于河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教育部对于第一批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视,组织专家深入每一所牵头的高校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现在,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因为在现有的体制机制情况下,我们究竟怎么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真正地协同起来,是最为关键的。”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琼对协同创新中心如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协同起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高校如果不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不要说发展,就连生存也会出现困难。”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在座谈会上说。但是,他认为,目前“2011计划”的实施机制创新是最大的“瓶颈”。在这一点,他和张琼的思考颇为一致。为此,他建议,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应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支持和推进校企合作,建立相关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付真心、动真劲、出实效

座谈会上,各位书记、校长一致认为,如何紧紧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通过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促使高校尽快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去,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是目前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3年3月,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第一批13家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河南农业大学申请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获得首批支持。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互视的问题。”訾新建在座谈会上通报调研情况时说。

问题一:重视协同创新中心的立项和培育,忽视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有些协同创新中心的进展仍然在汇报材料中,实际动作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有些协同创新中心仍在沿袭传统的科技合作模式,分散的设备资源仍然没有相对集中,支持的政策性措施仍然在老框框打转等。这些问题无不体现出高校对协同创新中心立项申报态度积极,而对中心建设和运行重视不够。“各高校要付真心、动真劲、出实效,多把功夫下在培育和建设上,多把力量用在行动上,把设计的思路转变到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去。”訾新建强调。

问题二:注重“三位一体”的形式宣传,忽视了“三位一体”的具体运作。这主要表现在目标的确定、任务的分解、措施的完善上,过多地强调了科研创新、项目带动和科技成果支持,弱化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学科的驱动作用和人才培养的成果展现。各高校要把“三位一体”的要求设计在整个改革方案中,分解到各个目标任务上,贯穿于机制改革进程中,体现在协同创新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

问题三:注重中心的具体运作,忽视中心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多数高校特别注重各项指标的数量体现,忽视了理念和机制创新这一核心任务的完成;特别注重经费驱动的支持,忽视了政策多元驱动的促进。“协同创新计划的核心不仅仅是争一个项目、搭一个平台、出一些成果,真正让我们感到应该下功夫的地方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如果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达不到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也不能说完成了任务。”訾新建说。

问题四:注重校内与校外的协同,忽视了校内协同的基础;注重单一部门的责任加压,忽视协同部门的责任分工和联动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是校内协同,如果高校内部的资源还不能有效整合、校内的共享机制还未建立,又怎么会搞好校际协同?所以,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之初,高校就要把顶层设计做好,从机制建立上下功夫,首先把校内协同做好,把校内各种创新要素汇集起来,集全校之力,做好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建设工作。

协同创新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线

协同创新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必然不同于过去的大项目,也不同于过去个别领域的改革,而是一个系统推进的工程。座谈会指出,各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战略中,要把机制体制创新作为重中之重;要围绕“河南急需、国家一流”的目标,以中心建设为载体,形成改革的特区、相对独立的实体;要把“2011计划”做成一个开放性计划,要对所有高校开放,对所有学科、专业开放,要尽快形成“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体系;要自下而上进行探索,自下而上推动改革,鼓励先行先试;要做成一个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相结合的计划,对资源优先支持、研究生指标优先保证、人才优先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形成有利于中心发展的政策特区。

“‘2011计划’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不是扶贫性计划,是要靠实力和贡献来体现的,也就是说,谁有实力,谁能解决问题,谁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就支持谁来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訾新建说。他指出,我省在今后的协同创新中心考评时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对地方产业的实际和直接贡献率,二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4年)后社会对它的反映和评价,而不是看申报了多少项目、转化了多少成果、获得了多少奖项。

从本质上看,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就是各项制度建立、完善和实施的过程。制度建设是开展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机制体制改革实施的根本保障。其中,协同组织管理制度是基础,人事聘用、考评、分配和人才培养制度是核心,科研组织、资源配置制度是支撑,国际合作和创新文化建设是方向。

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高校领导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把协同创新看作是联合攻关或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虽然都是汇聚相关领域的多名专家、学者,集聚多所高校、企业、研究院等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但这种组织形式的缺点是没有长期性、持续性,无法形成一支稳定的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则是通过一种创新的体制机制,把最优秀的人才、团队或机构聚集起来,在某个领域或者研究方向上形成一支稳定的、长期的研究团队、基地或者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

归根结底,高校协同创新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线,协调好教学、科研等各种资源,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任务,衡量和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不仅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比重,更要重视科技成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这才是高校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努力的方向。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参与,通过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不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队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协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