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辅导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辅导流程

心理辅导流程范文1

术前常规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必要时拍摄CT片),以了解牙槽骨的密度、牙槽骨的量、邻近结构的解剖情况以及相邻牙齿之间的情况。检查患者有无口腔黏膜疾病。术前1周常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并嘱患者每天饭后用漱口水含漱1min,可以有效控制术后感染的概率。环境的准备:手术室所有物品台面均用500mg/L的有效氯擦拭。手术室每日2次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灭菌片每天上、下午更换1次,每周末进行彻底湿式清洁消毒1次。提前2h进行紫外线消毒1h,通风30min,调节室温至22~26℃。设备仪器准备:术前仔细检查牙椅,负压吸引器,电、气的性能,连接好种植机电源,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调节好所用种植系统的转速。手术物品准备:术前常规备好布包、器械包、手术衣、种植系统工具盒、种植手机、医用连接管、种植机专用冲水管、无菌手套、刀片、冰盐水、麻药(法国)、安尔碘消毒液、遵医嘱根据缺失牙区的骨高度、宽度、牙间距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及愈合帽,并遵医嘱备好骨粉、生物膜。准备好患者的X线片/CT,供医生参阅。我院针对患者这一心理特点,完善了手术前的心理辅导流程。术前15min让患者到手术室先熟悉环境,接诊护士除正确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外,主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解释手术的基本情况,如:患者即将手术的环境、主刀医生、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如何做好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嘱患者尽量用鼻子呼吸,头不能乱动,有异物掉进嘴里时切忌叫喊、做吞咽动作,而是即刻举左手示意,我们会及时告知主刀医生)。手术室播放轻音乐,使患者能够尽量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配合好医生的治疗,提高种植手术的成功率。

2术中护理

种植体不能受到异体蛋白和脂质的污染,否则不会实现骨结合或妨碍骨结合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首先用安尔碘原液含漱2min,消毒口外周,戴无菌手套,协助医生铺无菌巾,调节好光源。手术物品打开前应仔细查看是否达到无菌水平,包装有无破损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进入手术室人员均更换鞋套、口罩、帽子及专用手术衣,每间手术室参观人员不得超过3名。术中配合: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准确无误地向医生传递器械,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调整光源,暴露术野,及时吸出口腔涎液,保证术野清晰。术中注意及时调整转数、扭力。窝洞制备完毕后,正确核对好种植体的型号、有效期、灭菌情况后方可开启使用。整理用物:术后再次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种植体植入牙区,清点缝针数、种植工具数,确保没有细小器械遗留在患者口中导致患者误吞误吸的情况。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擦拭各类器械表面血迹,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3术后护理

心理辅导流程范文2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形成良好的生活适应性的辅助过程。个别辅导与咨询的过程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单向或双向沟通的过程,而团体辅导是团体内所有成员多向沟通与交流的过程,辅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每一个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每个成员不仅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且也可以帮助其他成员。

目前,团体辅导在大学生适应教育、心理治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将团体辅导应用于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当前高校师资现状和就业环境下拓展就业服务模式的有益尝试。

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1.提高择业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往往存在一定问题,如择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过程中只想到“我”在择业,而没有想到职业同时也在选择“我”。团体辅导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方位认识,理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大学生在信任、理解、关怀的团体气氛里交流和分享,以真诚态度来表达对他人的感受,能使个体获得来自其他成员的多方面的社会反馈,促成大学生的全面自我认识。

2.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择业观。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其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目前,部分大学生求“稳”心重,在择业时对公务员、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一味追求“稳定性职业锚”,而不愿选择有风险、有挑战的职业,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团体辅导可以帮助成员在探索职业兴趣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理想。它能帮助个体澄清自己的职业兴趣,可以让各成员更加深入思考和关注自己的真实需要,将表层的职业兴趣与深层的职业锚结合起来,更准确地帮助成员进行职业定位,真正确立其职业理想。

3.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改善消极的情绪体验。由于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出现了焦虑、抑郁、愤懑等负面情绪。团体辅导通过创设一个自由、安全、温暖、真诚的氛围,让成员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分享就业感受,宣泄内心压抑已久的消极情绪,使心理压力得到很好的释放。

4.团体辅导的效果好且容易巩固。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模式的再现。在充满信任的良好团体气氛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团体中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团体辅导的效果较好且容易巩固。

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论依据

1.团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动力学是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于1939年提出的。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气氛对个体的影响较大。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团体辅导为成员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团体中充满理解、关爱和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方法探讨

1.将个性化就业指导纳入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这种团体辅导形式的主要优点有:将对职业生涯有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团体辅导的开展,保证团体积极的效果;课程与学分挂钩,增大了受众面。这种团体辅导形式主要的缺点有:加大了职业生涯辅导教师的压力,容易造成师资紧张;课程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上一堂课,会对团体辅导目标的设定造成困扰。

2.将个性化就业指导纳入班级主题教育。将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纳入班级主题教育,对班主任进行团体辅导培训,根据大一到大四不同的职业心理特点开展主题为认识职业生涯、探索自我、了解职业环境、人职匹配的团体辅导。这种形式的主要优点有:可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扩大心理辅导受众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增强学生心理支持。一是能更好地安排团体辅导时间;二是人员更固定,有助于提高安全感;三是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力量,使其成为团体辅导活动的得力助手和行为榜样;四是很好地保证了团体辅导的连续性。班级氛围和同学关系的改善,可以直接改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使之面对成长困惑时有外在的“缓冲带”和“支持系统”。这种团体辅导形式的主要缺点有:一是班主任对团体辅导的理论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团体辅导的效果较难保证;二是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形成一个素质过硬的团体辅导团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教学资源;三是团体辅导内容可能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部分内容重复,二者的衔接点不好掌握,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一课多上,进而产生厌烦情绪。

3.以宿舍为单位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以宿舍为单位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主要针对毕业生择业观及就业情绪困扰而开展。这种团体辅导形式的主要优点有:一是同一宿舍中的人彼此熟悉,有较强的安全感,有共同的困惑,在辅导过程中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辅导后回到宿舍彼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有利于辅导效果的巩固;二是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人数较少,保证了每个人的发言机会,能够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情绪表达更充分,保证了团体辅导的效果;三是观察者更容易发现成员中是否有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同学,能进一步做追踪辅导;四是可以更好地开展案例辅导,如模拟面试、职业角色扮演等情境性辅导,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深刻,是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形式。

笔者在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以宿舍为单位应用团体辅导后得到了学生较好的评价,他们反馈说:“在专业测试的基础上老师一对一地引导我们分析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学会去思考如何择业,这远远比老师在讲台上讲理论有意思得多,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参与者,我们不得不思考、体会和感悟很多。”笔者建议开展此种形式的团体辅导最好将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对团体中存在个别困惑的成员聚焦的时间不能太久,可以再另外安排时间,重温活动内容,深度解析个别同学的问题。

团体辅导在就业指导过程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1.由心理专业教师统一设定团体辅导方案,并对引导者进行培训。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如果引导者组织经验不丰富,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辅导技术运用不够娴熟,则不能有效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度低,会使团体辅导流于形式。这就要求必须完善团体辅导实施方案,加强团体辅导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和应用研究,根据每一个团体的不同特质设定团体辅导目标及方案,并模拟辅导以明确操作流程。

2. 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不断发展强化团体指导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团体辅导对组织者和指导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发挥及结果的实现。只有不断地强化、提高团体指导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团体辅导发挥真正的作用。

心理辅导流程范文3

关键词:心理危机;预警系统;运转机制

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场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会给人们造成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之呈正相关的是,随着高校人数的激增,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把握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

危机是人们在遭遇了超出他们的资源和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时,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布拉默(Brammer)把危机划分为三种形式: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crisis)、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crisis)和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crisis)。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被理解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灾难,而是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其成长、复原及进一步分化所必须的资源。对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来说,危机在于它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创伤与失衡,而机遇则在于危机解决过程中所导致的积极和建设性的成果。

所谓危机预警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测。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预测危机、防范危机的职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管理。

所谓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就是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要预先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1]。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研究,是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心理危机的干预理论,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内部因素,未雨绸缪,形成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机制,规范心理危机预警组织的职责,使危机预警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达到从上到下,由下至上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有效的预警程序。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的分析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或成年初期,是其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之前最不稳定的时期。强烈的自我意识、动荡的人生目标、激烈的情感冲突、复杂的价值取向使其在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明显和复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既有外部应激源因素,如社会转型带来的兴奋与迷惘,高考教育模式改革带来的压力与冲突,生活事件带来的震惊与恐慌,也有个体易感性因素的作用。大学生要在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保持平衡。但为什么对同质同源的危机,不同的学生主观感受不同,结果、价值也不同呢?这涉及到危机背后的深层心理问题。

1.自我认同危机

艾里克森在描绘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心理与社会的矛盾时,使用了“危机”的概念。这是指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积极地选择有助于加强自我的力量,而消极地选择则导致自我力量的削弱。在艾里克森看来,自我认同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冲突,个体常会模糊自身存在的状态,一切变得不确定,无法将已获得的认识与对自我的评价协调起来。大学生活动能力强,情感丰富,但思维深度不够,心理适应能力差。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在意义世界里,人的安身立命和处理各种价值关系的理念,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慰藉与精神归依。“正是人的意义照亮人的存在”[2]。意义世界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将威胁着人的健康心理状态和人的生命质量。在大学生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中都流露出种种消极的倾向;而“郁闷”、“无聊”的言语背后又将迷惘与无意义感传递给世界。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3]。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心理危机便产生了。

3.应对机制的不当

心理应对机制是指个体为了摆脱精神紧张而建立的心理适应机制,它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识和情绪反应,借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班杜拉指出,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会采用各种应付机制,那些在过去某一时候应用过并被证明是有效的应付机制,就会成为人们日常解决压力的一部分资源,从而纳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反之,如果没有或缺乏恰当的有效的应付机制,压力或紧张感会持续上涨,危机也会随之产生。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进一步加大,最终会导致严重的问题行为。对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了此一生的的后果;对学校而言,会使声誉受损;对家庭而言,不次于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可以合理地缓解与释放大学生潜在的心理风险,将问题消弭在萌芽状态。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认知和情感的协调机制,增强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用来正确对待、化解心理危机。可使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控制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以提高心理危机的拯救率,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顺利地开展。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架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不单纯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完整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信息传导流程,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这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家庭、社会为辅助,以医疗机构为保证的系统。为此,笔者以林学院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例,设计制成图表加以说明。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信息的传导方向。

预警领导小组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学工部人员、心理咨询专家组成。该机构具有较大的权力与权威,平时是松散的组织,根据需要定期集会。职责在于协调各方面工作,一旦有危机征兆发生,能在一定时间内调动人员或资源来应对危机,具有决断能力并承担责任。

心理咨询中心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职责在于负责执行预警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任务,指导各学院心理工作的开展,与医疗结构、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浙江林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在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方面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工作格局,除上好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课与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外,每年还举办两次大型心理宣传活动;不定期对辅导员、心协会员、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及对危机信息的准确预测;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发现、评估、反馈预警信息,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密切与各学院的关系,沟通与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将心理危机的预防拓展到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有的放矢;开通网络咨询和三部心理健康热线,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学院各职能部门、医疗机构及社会组织为预警工作提供人员、信息及资源的保证,协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各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站,由主抓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负责,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状况,经常讨论可能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领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当心理危机事件出现时,制定策略和应急程序并及时上报。

班级是预警系统的根基部分。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班主任、辅导员了解本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所发生的事件掌握及时;班级内部成员信息畅通,易于观察到反常学生的行为;班级心理委员与同学联系密切,是心理预防的宣传员、观察员、联络员,对异常情况能早发现、早报告,避免事态恶化。

总之,该院在心理危机的预警系统建构中贯彻“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信息顺畅,处置得法、避免扩大”的原则,为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转、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率,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1.领导管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工作,如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很难正常开展并落到实处。浙江林学院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院党委工作日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局统筹规划中。院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每学期召开专门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部署任务、提出要求。并在经费、师资、设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现在,学院用于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经费已达到10元/人,并列入学院预算,该院已做到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查建档、添置设备、辅导讲座和师资培训等方面专款专用,这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机制

心理建档是指把对学生心理测验的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起来的档案材料[4]。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通过有效的普查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对于形成教育、跟踪咨询和干预一体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化为其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浙江省高校在十八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即以防治心理障碍、完善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发展为指导思想,按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三个发展步骤进行,将心理健康服务、教学和科研作为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以德育、心理学、医学三支队伍结合构建“三级网络模式”。各高校依本校特色与优势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心理危机的预防方面,首先,重在普及。主渠道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其次,各高校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一些学校实现了“六个一工程”,即对新生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普查、创办一个校报心理专栏、每学期办一份心理简报、开通一个心理网站、开播一个心理节目、放映一部心理电影。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着眼于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增强了自身抗危机的免疫力。

4.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出发点,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5]。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

据调查,在我国,人们心理调节的途径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自我调解与知心朋友调解。大学生之间由于鸿沟小、防御性低、共性大而易于互助。每个班级所设的心理委员,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经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具有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危机线索,能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与干预,并能将同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况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他们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因此,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乃至个性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向、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换,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5.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整合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不单纯是学校一厢情愿的事。它不仅要建构来自于学生、老师、父母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而且也要建构来自于学校、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编织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安全网”,形成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依托、社会力量为辅助的运行模式。

此外,也要完善学校与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获得有力帮助。高校应利用社会的机构、设施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赫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8.

[3]才立琴.“大一新生”意义世界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