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阅读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1

【关键词】课外阅读 教师 学生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配合教材,推荐书目

新课标中介绍了一些经典篇目,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目,以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学期或年度书目的推荐,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计划,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并列一个系统的清单,不能仅局限于与课文关系密切的内容,仅局限于书籍、报刊,应注意“杂一点”,广播、影视作品等不妨也列入一些,以利于学生全面提高,尤其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二、指导阅读

1.加强引导。初中生兴趣广泛,感情充沛,但自制力不强,分辨能力较差,在课外阅读上易受情感的支配,往往沉湎于武侠、言情小说,或迷恋于情节离奇的卡通读物。因此,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心理,引导学生多选择一些健康有益、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来读。同时,对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促使其他同学产生向往之心,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2.激发阅读兴趣。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3.进行方法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浏览、精读、略读、读书笔记的指导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方法的指导既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也可开设专题阅读方法指导课。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4.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中,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的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如配套的《补充阅读》,我布置每周五篇阅读任务,从前往后阅读,效果就不错。

5.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去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下面提到的阅读活动,也适宜在课内进行。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组织活动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2

关键词:课外阅读;管理指导;文化积淀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53-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那么如何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一、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

学校的图书室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看书的主要阅读园地。图书室不仅仅是用来借书的,更应该是用来品书的。我们应积极利用学校图书室,开发现有资源,推荐名著、时文美文。

(一)把握阅读方向,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

首先是引导学生去读原著。因势利导读长篇名著阅读,可以通过精彩片段赏析强化学生阅读兴趣。有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愿望。有些课文是长篇名著的节选,学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

利用校园网、广播室、黑板报开辟《好书推荐》栏目,《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每周每月由家长、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精品少儿读物。这些图书有散文、杂文、诗歌、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等传统精品,如《科学博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四大名著、《名人传》等;也可以是热销图书等。

(二)运用情感激励策略,在课堂上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学生介绍《课程标准》建议的读物。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来自于老师的评价比父母的更具有权威性,来自于老师的关注更能让他们兴趣盎然。老师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的倡导者,支持者,引导者。老师应当好参谋,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的苦乐。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强化他们对阅读的肯定意识,从而使阅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例如,学了《空城计》,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组织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采用这种活动方式推荐图书,有利于课内外的联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实施课外阅读策略

学生课外阅读的理想境界是自主阅读。但调查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随意型、消遣型、功利型占很大比例。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需要教师发挥主导地位,有针对性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品位,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兴趣,接受高雅文学的熏陶。

(一)利用目标激励策略,树立优秀的榜样

定期把学生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加以表扬。仔细发现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当中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作为我们老师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及时而充分地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影响,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放大”表扬,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定期评比阅读标兵,并将课外阅读书籍作为奖励。

这些目标越明确越好。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的阅读量;我们要合理利用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去进行阅读、去接受新知识。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课外阅读,将获得“阅读恒星”;积累多少语言材料,将被评为“阅读之星”等等。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利用成就激励策略开展课外阅读比武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3

一、课外阅读指导应由功利化转向人本化

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常听见一些语文教师对家长或学生说:“平时要多读课外书,这样才能写好作文,才能做好试卷中的课外积累题。”这样的说法把课外阅读的目的功利化、狭隘化,让学生和家长形成了一种错觉,似乎进行课外阅读仅仅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或做好试卷中的相关试题。学生带着提高成绩这一功利化的目的去读课外书,读书的目的全是为了应对考试,读书的乐趣无从谈起,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也能够看到,带着功利化的目的去读书的孩子,当不再需要面对考试时,有很多人也“顺理成章”地放下手中的课外书籍。可以说,这种功利化的课外阅读指导思想与“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喜欢上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的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课外阅读指导作为培养“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人、纯洁人、提升人、发展人。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应去除功利化因素,转向人本化。要站在为学生实现终身学习和提高人生幸福感的高度来认识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和作用,而不能把课外阅读指导的目的简单地定位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考试分数。在进行具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实践中,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那些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去读可以丰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的书。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人本的课外阅读氛围,让课外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放松、滋润、快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亲近书籍,把书籍看作自己的亲密伙伴,自由地在书海中进行语文实践,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香的浸润,不断从书籍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品味读书的乐趣,形成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最终获得能力的提高与心灵的成长。

二、课外阅读指导应由简单化转向具体化

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必须实现课外阅读指导从简单化向具体化的转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好阅读规划。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总量的要求是不少于145万字。具体分解为:低段不少于5万字,中段不少于40万字,高段不少于100万字。针对学生所处地区与个体的差异,这些数字还可以向上作相应的浮动,但教师应以这一战略性的规划为准进行具体的阅读指导。其次,推荐阅读内容。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积累程度精选出一批情趣高雅、经典耐读的书目,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读。北京清华附小就有一套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这个书目具体到每个年段,且分为必读与选读两类。低年级以简单通俗的绘本、童话为主,中年级逐渐加入儿童小说与散文,而到了高年级就加入了一些更富思想性、艺术性的经典著作。这套具体的书目,犹如一张藏宝图,让学生在茫茫书海中轻松地撷取到精华。笔者认为,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推荐书目中加入传统文化经典、历史、诗歌等内容。第三,丰富阅读形式。除了让学生在校外进行常态化的自由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随文阅读,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就让学生去读《城南旧事》;进行专题阅读,如在假期中以“科幻”为主题寻找此类书籍阅读;进行集中阅读,如师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同读《爱的教育》。第四,注意阅读反馈。缺少科学的反馈环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往往会流于形式。而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反馈体系,是当前语文教学探讨的一个热点。笔者常请家长用书信来反馈学生在家阅读的情况,组织学生在小组读书会上相互评价反馈。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交流课、阅读竞赛、专题展览、成果评比、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反馈。

三、课外阅读指导应由运动化转向常态化

现在很多学校都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如“校园读书节”“经典诵读”“读书周”“读书月”等。但我们也经常发现,当活动开展时,阅读指导进行得轰轰烈烈,读、议、演、写,热闹非凡,但活动结束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书是高山,书是海洋,读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想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收益,必须浸润在书的海洋里,长期而耐心地去感受、安静而仔细地去汲取。我们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也须坚持常态化的原则。那些突击式、运动式的课外阅读指导也许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和书籍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但从长远来看,突击化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阅读兴趣、丰富其阅读积累来讲,也只能是隔靴搔痒。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4

一、聚焦重点,含英咀华

经典书籍如同一座知识宝库,里面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受用一生的东西。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积累,迁移运用呢?与其面面俱到,浅尝辄止,不如聚焦重点,仔细赏析,从中品其味、悟其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美文之时,可引领学生及时把文中的精彩片段、精美语句和精妙的描写方法记录下来,鼓励他们多品读,多积累,多模仿,多运用。

譬如指导学生阅读《绿野仙踪》,广州市永曜北小学董小移老师便采用了“聚焦片段,赏析激趣”的方法。《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写的一部充满奇异色彩的童话作品,书中的一句话――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深深地触动了董小移老师,使她想起孩童时的记忆与梦想、童稚与天真。她相信孩子们也会喜欢这本书,可是怎样指导阅读才更有效呢?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董老师首先出示书中的一段文字,并简述道:“老师想和大家分享自己读到的一段话:‘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多萝茜住在堪萨斯大草原上,她是个孤儿,现在和她的亨利叔叔、艾姆婶婶住在一起。’你们猜猜,她生活得快乐吗?为什么?”待学生说完原因后顺势追问:“她为什么不快乐呢?”在学生迷惘的眼神中,董老师请大家打开书,重点聚焦描写多萝茜外貌的两个片断,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让学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接着让学生谈谈“享利叔叔和艾姆婶婶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写呢?”。最后让学生把思考的内容整理后写在作业本上,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如此,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整个阅读指导过程虽平实但有序、有效,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带来的无限乐趣,加深了“好读书、读好书”的意念,为“会读书”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二、方法渗透,学思同构

仅凭兴趣很难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有效阅读之门,教师还应本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理念,教会学生各种阅读的技巧,帮助他们在“我要读”的基础上实现“我会读”。读书之道,因人而异。就小学生而言,在课内外阅读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速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课外书时,先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的方法阅读,学会关注“前言”和“目录”。因为前言囊括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则提挈了各章节的中心概念;读过前言和目录,学生就能迅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整本书的内容梗概,为进一步阅读全文、综述大意打好基础。需要说明的是,速读不是马马虎虎地读,而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快速读书、高效读书。

(二)精读。对文章重点词句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要边读边想,甚至反复阅读、品味玩赏,同时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可在文章中感受最深处圈画勾点重点词句,批注阅读心得,小到一个词、一句话,大到一段话、几段话。高年级学生还可以立足全篇,从表达形式、表达效果等角度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

(三)摘记。把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分门别类地摘记在专门设置的课外阅读记录本上,浓缩精华,熟读成诵。

综上所述,当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想从中获得什么,接着快速浏览目录,获取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想要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自得,在有疑问之处标上记号;待阅读完全书后再理清条理,聚焦和探究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学习写法。老师在给学生介绍这些阅读方法的时候,尽量少一点“方法教条牵引”,多一点“实例渗透指导”;至于学生采用哪种方法,可由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习惯或喜好灵活选用。

三、善于动笔,读思共进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过:“读书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常常读出自我。”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研读、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惑,使他们形成多阅读、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划横线或波浪线,标出着重号(“”或“”),打上问号,注写眉批;又可以边读边思考,在专门设置的课外读书笔记本上写读后感,及时对文章的内容或写作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圈、点、勾、画、批,并交流批注的内容,可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以下教学方法可供参考:(一)引导学生设置摘抄本,专门摘抄课内或课外的好词佳句。让学生自行创意,给摘抄本命名;学生的想象可谓丰富奇特,如《朝花夕拾》《书海宝珠》《笔下生花》《我和美文有个约会》《与好书共舞》《“笔”写人生》等,可见孩子们思维的广度不可估量。(二)鼓励学生为摘抄的内容配上图画,涂上鲜艳美丽的色彩;当学生做完摘抄本,老师将及时进行小结,表扬优秀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复印后张贴展示,鼓励大家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定期展示阅读成果并进行交流分享,定期评出优秀作品和优秀读者,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四)每逢课外阅读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做笔记,编抄报;每次开展读书展示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各自写下的读后感,分享共同编写的课外阅读小报。通过这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读书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爱上课外阅读,学会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从“有趣”走向“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

四、科学规划,落实执行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5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措施

1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在今天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社会更需要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竞争是综合能力的竞争,一个人的成功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侃侃而谈的口才、广阔的知识储存、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出色的书面表达能力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需要增加阅读量,获取更多的知识、见解,加强思考,提高自己的观察、感受、分析和判断能力,沉积更多的文化素养,提升创新创造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的认知。此外,加强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可以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学生具有更多的文学知识储备,可以在课堂上激发更多的思维,使课堂更加饱满充实,同时这种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和激荡的思维碰撞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在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厚积薄发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因此,加强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丰富教师教学环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措施

2.1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阅读资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书店等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电子设备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图书馆、书店和互联网上搜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者自己十分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和文章资料。教师在鼓励学生寻找阅读材料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找寻阅读材料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推荐自己熟知的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书店、网站等,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有方法、有目的、有策略,不至于在盲目的寻找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动力全无。学生在寻找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一次完美的课外读物搜集过程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独立做一件事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体会到知识的广阔和浩大、认识到自己还需要更多的找寻、学习和提升,感受到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增强课外阅读兴趣和激情。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阅读资料不仅可以有效拓展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更有效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2.2开阔视野,积淀文化素养

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社会认知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明辨是非和扬善疾恶,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信仰。课外阅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不同的阅读资料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见闻趣事、生活情感和思想感受,这些见闻和感受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积淀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海底两万里》带给学生一个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水浒传》带给学生的英勇的好汉情谊、《南渡北归》带给学生抗日时期知识分子和民族经营对于学术和命运的追求等。经典的阅读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积淀文化素养的同时更给以学生最深刻、最原初的思想启示,甚至成为学生一生的信仰、追求和灯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造阅读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为之振奋和激励自己一生的课外读物。

2.3辅助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厚积薄发提供可能性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和内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仅仅依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积极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外读物中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和素养,为学生的厚积薄发提供可能性,有效达到课外读物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本中选修部分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为学生推荐适宜的经典课外阅读资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下积极阅读。丰富的课外读物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见闻见解和各方面的知识,可以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学生只有在阅读了大量文学内容之后,才能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达到辅助课堂教学的效果。

2.4科学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充斥在学生的周围,学生具有丰富选择空间,但在物欲横流和经济推力的作用下,学生很容易选择到低趣味、低品位和没有内涵的读物,这类不利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品质发生改变,吸引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忽略自身能力的提升,最终导致学生走入误区,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积极为学生推荐我国传统经典名著、现当代名著、国外经典文学名著的翻译本等更多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学生通过了解丰富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经典人物和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学会明辨是非,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爱好和思想,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未知人生的风风雨雨和艰难坎坷,更有足够深厚的思想去创新创造,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作用。让课外阅读切实成为学生拓宽视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学习方式。了解国内外历史文化、提高思想境界的有益行为。

2.5教师积极评价和反馈

课外阅读活动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而展开的兴趣活动,教师不便于监督,也无法掌握阅读效果。同时由于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很多学生会存在侥幸心理,不认真选择课外读物、不认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选择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等情况都可能发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比如让学生定期交读后感、在班级组织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为同学推荐优秀阅读材料等,同时对在读后感、交流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推荐较多优秀阅读资料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对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和鼓励。教师的角度和评价可以充分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是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氛围。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严格限定学生的阅读时间,避免学生的拖延和占用其他学科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3结语

语文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因此,面对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趋势,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想成长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鼓励进一步促进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践行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收获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景丽.概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教学交流,2016(22):146.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6

一、小学高年段课外阅读存在问题浅析

(一)阅读方式失当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指阅读书目的随意性;二是指阅读时间的随意性,课外书籍,浩似海洋,而人的生命有限,即使不干任何事也读不完,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当成长发育阶段,如果能有计划地读一批好书,肯定会使他们受益不尽;反之如果不加选择地随意读书,就如一日三餐,主食、零食不分,加上有一顿,没一顿,长此以往必然闹病,不利于健康。阅读方式的不当反映了阅读目的的模糊,这与缺乏阅读指导有关,必须引起重视。

(二)阅读习惯不良

阅读习惯不良,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阅读方法不对。二是读过算数,不加思索,不做笔记或卡片。

(三)阅读品质不高

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也与阅读的实际需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喜欢的程度之间也有较大的距离。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阅读中外名著较多的同学,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而且作文水平也不错。

(四)阅读时间有限

在阅读时间安排的问题上,除了有同学见缝插针看名著的有关电视剧外,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

二、小学高年段多元化课外阅读方式有效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保质保量地实现这个目标,我决定以课外阅读方式多元化指导为突破口,期望通过多元化的组织阅读方式有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促进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石。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阅读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剂”,它能推动学生从课外有益读物中去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设情景。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

2.交流展示。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们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

3.适当激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一是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二是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评比激励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另一个层面是,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方法是人们为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而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阅读行为方式与手段的总和。阅读主要是一种感知过程,所以阅读方式本质上是关于感知与思维的方法。

1.指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

2.指导学生阅读有价值的书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染和陶冶,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指导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1)细读法(2)粗读法(3)快读法(4)选读法。

4.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用在课外阅读中能够使学生“积蓄丰厚”。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录在本上,自订报刊、杂志、可剪贴,随着年级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审视、评判,就可写读书笔记,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5.指导学生活学活用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应引导学生把内化吸收的知识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写作当中去,做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读写迁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强化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

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3.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