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范文1
【关键词】 腹腔粘连;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医学的推动也有着很明显的好处,而微创观念还有微创外科的提出,再加上在应用中不断的得到发展还有完善,现在已经在医学的多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应用。而妇科内镜作为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意味着传统的妇科疾病在诊断还有治疗的格局上面要发生重大的改变,加上它本身有着显著的优点,所以受到广大的医生还有患者的青睐。妇科内镜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创伤小、没有多大的痛苦、手术的切口对于美观没有多大的妨碍以及手术之后的迅速恢复等,这些优点对于妇女来说,在心理上还有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需求,所以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什么迅猛。但是腹腔粘连对于腹部再手术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曾经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一个重要禁忌[1]。随着现在设备条件的不断改善,还有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腹腔粘连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腹腔粘连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2年收治的腹腔粘连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年龄最大的为54岁,平均年龄为40岁;没有进行过手术的患者有26例,有进行过手术的患者有34例。粘连病因的分类如下: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有10例,宫外孕手术患者有6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有4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有4例,绝育手术的患者有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2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有10例。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发现了粘连分型如下:单处或者是局限性的粘连:有6例患者是在小肠或者是大网膜粘连,有34例患者是在盆腔粘连。多出或者是广泛粘连:15例是在小肠或者是大网膜以及盆腔粘连的,5例患者是在肠管间膜状粘连还有盆腔脏器粘连。
1.2 手术方法 在进行手术之前,都会对患者以询问病史、B超检查以及对腹腔粘连的程度进行仔细的评估,对于第一戳孔穿刺点的选择要精准正确,进行手术的时候严格遵守腹腔镜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建立气腹的方法都是使用闭合法。在注气的过程中,医生偶尔使用手掌对患者的腹壁进行拍动,这样能够让气体的膨胀更加均匀,气腹在建立之后,沿着Veress针穿刺的相同方向,将套管穿入,对于患者有无出现脏器损伤的情况使用腹腔镜直接观察,对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可行进行准确评估,在直视之下,选择粘连相对较少的区域建立其它的操作孔,使用钝性和锐性结合的方法,对腹腔粘连进行游离,还需要进行常规的手术步骤。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58例患者均在镜下顺利完成,其中1例患者因为粘连严重,难以进行手术而转为开腹治疗,另1例患者因为形成气腹的过程有很大困难,难以进行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治疗。
3 讨论
在腹腔镜手术当中,建立气腹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气腹才是让手术操作空间能够变得完整的一个前提,这也是顺利完成腹腔镜操作的先决条件。患者粘连在腹壁上面的肠管还有脏器,容易因为气腹针的穿刺而受到损伤。想要尽量的避免内脏发生损伤的情况,很多的学者都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时候,腹腔粘连患者需要用开方法来进行气腹的建立。但是本院在进行治疗的时候认为,只有对手术适应症有严格的掌握,然后在腹腔镜操作原则的指导之下真性的建立气腹困难的时候,及时的中转开腹,这样的话采用闭合法来对气腹进行建立也是完全可行的[2]。
对于分离粘连的过程,能够在妇科手术开始之前就完成。这样粘连松解之后,组织的解剖过程相当清晰而操作的空间也因此宽松许多,所以不宜发生损伤的情况。但是如果临床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的,不会对原发病灶处理腹腔粘连不分离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是局限性或者是疏松的粘连,一般能够通过电凝或者是电切的手段来进行有力,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电凝的时候要和肠管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在6厘米以上,而且凝固的时候不能够太长。
腹腔镜手术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发展还有完善,在我国的医疗领域之内已经有了重要的作用,经过我院的这次研究,证明了腹腔镜手术对于腹腔粘连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精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范文2
关键词:医疗计量设备 管理 改进
1、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医疗计量设备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医疗仪器设备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加,分布也愈加广泛。在医疗卫生工作实际开展所需要的各项设备中,医疗计量设备占据较大比重,如B型超声诊断仪器、X光机、心电图机、磁共振成像设备等。这些医疗计量设备是否可靠,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效果,更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此类设备功效的稳定发挥,才能保障医疗工作的稳定、有效开展。
1.2 医疗计量设备检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医疗计量设备检定部门虽然有专业的检定人员及检定设备,用于保障医疗计量设备的专业性、精确性、标准性。但是由于医疗计量设备自身的特殊性、多样性。与其他行业计量设备有显著差异,因此相对其他行业计量设备检定硭担检定技术人员对医疗计量设备的检定标准较难把握,医疗计量设备检定的具体实施有一定局限性。
2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分析
2.1 强化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意识,实现组织机构完善
计量设备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应对管理工作意识予以强化,同时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及法制常识。医疗计量设备管理部门在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应将计量设备于临床应用的现状及需要改善的环节紧密结合,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手段及工作内容[2]。并不断完善医疗计量设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通过对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保障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以及有效开展。为达到上述目标,管理人员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及医疗工作者培训活动,于活动中进行计量设备管理相关知识及技能讲授。并根据我国计量设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要求,贯彻医疗工作者计量法规认识,全面提升管理人员与医疗工作者对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2]。
引导医疗工作者加强对计量设备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效的促使整个医疗机构人员密切参与到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去,使得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充分、良好发挥,将医疗计量设备更好的应用到临床治疗、监测中去。
2.2 加强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监督工作
良好开展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以规范的管理体制为前提,因此,强化监督检查成为该管理工作其良好开展的重点内容。分析我国现今各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该管理体制尚未落实良好。因此,应对其采取相应措施,运用合理、合法手段对计量设备检定工作进行强制约束,将各项医疗仪器的工作性能规范于一定程度以内,周期性的对医疗计量设备进行强制检定[3]。
在强制监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医疗计量设备若未经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或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不得投入相关工作中使用;第二,检定过程需合理、精确、合法,不得采用不合法的计量措施进行设备检定,若已经检定,结果无效。另外,在检定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检定人员应严格根据《计量法》规定,采用规定的国家检定规程开展检定工作,对违法、违规人员应采取相应处罚措施[3]。通过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控制与约束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良好落实,对其功效与作用的稳定发挥有重要意义。
3、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的意见及建议
医疗计量设备将医疗事业与质检部门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精准的测量仪器,提升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质量。站在现代化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台阶上来说,应采取更高、更远的角度来思考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管理观念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具有统一、精确、广泛的特点。为加强该管理工作,应从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入手。如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及积极性。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的手段,将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形成医疗计量工作的良好实施氛围[4]。
3.2 强化检定的监督检查工作
监督检查工作是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改进管理现状,应继续深化管理,如根据地域原则,以省、市、县为范围形成有效的强制监督检查体系;合理控制检定周期,经济有效的实施监督管理;另外,加大对计量检测机构的投入,具体落实检定设备,提高检定人员素质,也能够有效提升检定工作的效率及精确性。
3.3 培养高质量的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团队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技术性要求较高,若无专业化且熟悉医疗科技及网络技术的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将无法得到良好开展。因此,应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扩充队伍,并利用市场化动作将队伍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优胜劣汰的原则,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层次,打造一个专业技能强、法制意识高的高质量管理团队[5]。
4、 小结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计量设备在整个医疗领域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得到了显著突出,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应受到更多重视。本文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现状及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引起医疗工作者及相关计量检定人员的重视与关注,为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相关措施与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恒.刍议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15):131-135.
[2]杜克勤,刘向峰,杨琼.现代医院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09,12(15):18-21.
[3]刘黎清,陈荣.关于加强医疗计量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12(8):108-111.
精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范文3
关键词:CT诊断;腹部创伤;应用;临床
腹部创伤是临床急诊科常见的外伤疾病之一,约占所有外伤性疾病的4%,且腹部创伤的死亡率也极高。而采用传统的腹部平片等手段诊断腹部创伤时,时有漏诊或误诊现象,这对于治疗和患者恢复也极为不利[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技术在腹部创作中的应用也渐渐广泛起来,其可以对患者腹部创伤的位置、性质、深浅、严重程度等进行具体、有效的评估,这也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5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在16~67岁,平均年龄为(36±4.52)岁。52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21例,跌伤、坠落伤7例,锐器伤10例,拳击伤3例,踢伤6例,其它伤5例。就诊时间在外伤后1 h以内者26例,1~3 h者14例,3~24 h者9例,24~48 h者3例。
1.2方法
1.2.1仪器选择 CT扫描仪选择为西门子16层螺旋CT,层间距在5~10 mm之间,层厚为5~10 mm。
1.2.2扫描方法 以患者两侧的膈顶部作为起点,并经肺脏区部,渐渐向两边肾脏的下级实施扫描,所有患者均先进行平扫,再后进行强化扫描,并针对创伤严重的患者实施全腹部扫描,若疑似为空腔脏器受损者,在扫描时主要对耻骨联合部位进行重点扫描。
进行扫描时,专业的扫描人员对患者腹膜后腔、肠道等部位进行严密的观察,在扫描结束后,将扫描结果交由创伤医生、放射科专业医生对其进行解读与分析,并拟定早期的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积极、紧急的处理后,在情况初步稳定之后,再以CT诊断结果作为依据,行针对性的急诊手术。
2结果
2.1 CT诊断结果及表现 本次所研究的52例腹部创伤患者中,经CT诊断,共发现有13例患者为脾脏损伤,15例患者为肾脏损伤,10例患者为肝脏损伤,6例患者为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4例患者为胰腺损伤,1例为胆道损伤,2例为腹膜后血肿,1例为其他损伤。
其中,各损伤部位的CT表现主要为:①脾脏损伤:脾体积较正常人有所增大,且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脾边缘呈弧带状、葱皮样等;②肾脏损伤:肾体积有所增大,肾四周出现高密度灶,肾实质密度不均匀,且存在高密度血块影或低密度影;③肝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肝包膜下透镜样低密度,伴相应肝实质受压变平;或肝内呈高密度圆形血肿影以及肝内线样低密度影,边缘较为模糊;④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腹腔内可见少量或是大量积血,腹腔及后腹腔呈游离气体影等。
2.2临床治疗结果 在所收治的52例患者中,针对经CT诊断且腹部创伤较良好的13例患者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有1例死亡(7.69%),死亡原因为多发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另39例经CT诊断且腹部创伤严重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据CT诊断结果一一对照进行手术,其中有37例与CT诊断相符,诊断正确率为94.87%%,另有2例与CT诊断不符,CT诊断失误率为5.13%,原因主要为血管损伤。
3讨论
腹部创伤属于外科急诊中常见病之一,由于此病的病情变化较快,若处理不当极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患者出现的腹部创伤现象,大多是由于突发性意外所导致的,若患者只有腹壁受到了损伤,则表示病情较为轻微,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不会造成的影响。但若是患者因为腹部遭到创伤而累及各内脏器官,则很容易出现大出血、休克、感染等现象,这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以上不利因素考虑,针对腹部创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为能成功地抢救患者的生命,采取先进的仪器与技术,在抢救初期进行高效、精准的诊断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2]。
而CT诊断技术应用于腹部创伤诊断中时,其特有的操作便捷、高精准度、扫描迅速等优势,也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青睐。在本次研究中,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扫描,大多数患者均在20 s内得到诊断,且精准度高,因此也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治疗时间,有效地避免了病情的拖延。但本次研究中,也有2例患者有腹部血管损伤现象未能成功地检测出来,这也表明了采用CT诊断技术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针对腹部创伤患者临床应用CT诊断时,医生也只能将其诊断结果作为关键性的依据,但却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的参考,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3]。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腹部创伤的患者,采用CT诊断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还能尽量避免漏诊、误诊的现象发生,进而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奠定坚实地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庆华,李峻,陈建峰.急诊CT平扫对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47-1548.
精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范文4
[关键词]中波高能紫外线;窄谱中波紫外线;白癜风
[中图分类号]R75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1173-04
Treatment of vitiligo with High-energy UV:a clinical study
DONG Xiu-Qin,LIU Tao,XIAOJie-ping,LI Zhi-zhe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branch of Pingzhou)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Guangzhou 510080,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High-energy UV in the treatment of vitiligo. Methods The vitiligo lesions in stable stage of 8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qually. The treatment group including 80 lesions were treated with the High-energy UV for 3 months (one time per week),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82 lesions were treated with narrowbandultraviolet B for 3 months(two times per week). Efficacies were evaluated every 4 weeks and 1 Week after the treatments were complet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months. Results The number of "cured" "remarkably improved" and "improved" were 17, 31, 2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rates of improved were 91.25%,the rates of "remarkably improved" were 60%; The number of "cured" "remarkably imp roved" and "improved" were 11, 19, 28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ates of improved were 70.73%, the rates of "remarkably improved" were 36.6%. the two groups show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rates of "improved"(χ2= 12.07,P
Key words:High-energy UV;narrowbandultraviolet B;vitiligo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脱失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发生于面部者直接影响其容貌,给患者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等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病因不清,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及神经等因素有关,考虑与年龄、种族及性别无关[1]。白癜风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ltraviolet B,NB-UVB)照射、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soralen plus ultraviolet A,PUVA)照射、308nm 准分子激光照射、糖皮质激素外用、外科手术等[2-4]。2009年9月~2010年3月,笔者采用304nm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了40例白癜风患者,并与40例经NB-UVB治疗的白癜风患者做临床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病例来自我科白癜风门诊2009年9月~2010年3月就诊的患者,窄谱紫外线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病例来自我科白癜风门诊2007年7月~2010年3月就诊的患者,所有入选的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共有皮损92处,平均年龄30.8岁(5~6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84个月,平均50.1个月。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Ⅲ~Ⅳ型,其中Ⅲ型19例,Ⅳ型21例。治疗中途退出4例,共统计皮损斑块80处,色素脱失区分布于面、颈、肩、躯干、腿及手部,按照患者皮损分布情况分成头面部皮损治疗组(32处)、躯干治疗组(26处)、四肢治疗组(16处)和肢端治疗组(6处)。其中散发性19例,肢端性4例,局限性17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共有皮损97处,年龄11~65.5岁,病程8~150个月,平均47.3月,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Ⅲ~Ⅳ型,其中Ⅲ型18例,Ⅳ型22例,治疗中途退出6例,共统计皮损斑块82处,分成头面部皮损治疗组(30处)、躯干治疗组(29处)、四肢治疗组(14处)和肢端治疗组(9处)。其中散发性20例,肢端性3例,局限性1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疾病构成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要求色素减退的面积占全身皮肤面积的10%以下(包括10%),白癜风患者均经过我科系统治疗进入稳定期(病变部位在过去2个月没有变化),停用药物2周,停止其他类型光疗4周以上,单独接受紫外线治疗,且其中大部分患者既往采用过其他治疗但疗效不明显。
1.3剔除标准:色素减退的面积占全身皮肤面积的10%以上的患者,妊娠期妇女、有光敏史或4周内服用过可能发生光敏感的药物、食物史者,精神疾患,或4周内有过内科感染史的患者(临床观察发现感染过后3~4周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会出现皮损扩大),皮损在外生殖器者。
1.4仪器设备:治疗组选用Model UV120-2型高能紫外线局部治疗系统(TheraLight Inc),其UVB光峰值为304nm和312nm,基本属于304nm和311~313nm两光量峰范围,加权红斑波长304nm;对照组使用的窄谱中波紫外线的设备为上海Sigma UV100L型。
1.5治疗方法:治疗组:每周给予304nm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1次,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前都先测定最小红斑量(MED)值,以2倍MED 值的量开始照射,治疗部位保持固定不变,每次照射剂量基本不变或微增10%。部分面部皮损照射4~8次完全消退,最多治疗12次,躯干皮损治疗10~12次,并根据治疗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对照组:每周予NB-UVB光疗2次,起始剂量为最小红斑量的70%,以后每次递增20%,大部分皮损治疗20~30次。治疗结束1个月进行随访,各组患者在达到色素脱失区复色90%的情况下结束治疗或进入巩固阶段;如发生水疱、痛性红斑等严重不良反应,暂停治疗,并予观察分析、对症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再次给予出现副作用前一次的计量照射。治疗第4、8、12周后观察统计疗效,未完成8次治疗者统计不良反应但不统计疗效。
1.6疗效判定标准: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前皮损部位均常规照相,同时每治疗4次后给予常规照相评估疗效。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性皮肤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疗效标准判定疗效[5]。痊愈:白斑全部消退,皮色恢复正常;显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皮色恢复正常面积占皮损面积≥50%;有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皮色面积占皮损面积≥10%或有较多色素点生成;无效:白斑无色素再生或扩大。疗效的评估有至少2个观察者评分,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卡方检验,P
2结果
治疗组:头面部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0例;躯干组: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6,无效1;四肢组: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2例;肢端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计痊愈17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有效率91.25%,显效率60%;对照组:头面部组: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0例;躯干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8例;四肢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7例;肢端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0例,无效9例;总计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24例,有效率70.73%,显效率36.6%。两种方法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 11.02, P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1例(61.7% )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治疗组全部出现红斑,出现红斑后渐出现色素沉着,在有毛发的部位,多从毛囊开始出现色素点,渐渐扩大至整个皮损,在无毛发的部位,多从皮损周边开始出现色素沉着,照射到的正常部位均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按照皮损不同部位分组来看,头面部组皮色起效更快,且有效率、治愈率更高;色素恢复部位仍以肢端为困难,未见到明显的疗效。
2.2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但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水疱,水疱的照射与照射疗程无关,出现在头面及胸部,对症治疗3~5天后消退,考虑与该部位皮肤较薄及耐受有关,有8例患者出现刺痛、烧灼感及脱屑,主要在皮损部位,未见有明显的皮肤瘙痒。对照组有4例出现水疱,同样出现在头面及胸部,与治疗组基本一致,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刺痛、烧灼感及脱屑,个别伴有明显的皮肤瘙痒;在皮损部位及非皮损部位同时累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56%(11/36)、35.29%(12/3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光疗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不同波长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不同,波长为311 nm左右的窄波中波紫外线( 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 )穿透性强,红斑效应相对较小,不易灼伤皮肤,治疗效果显著[3]。NB-UVB光治疗照射的范围较大,对大面积的白癜风较为适用,但对于小面积、顽固性的白癜风则存在照射不够精准,往往累及正常皮肤,正常皮肤的过度照射将加速皮肤衰老,造成较多的不良反应,且存在疗程偏长,顺应性差的问题。而Theralight UV120-2高能紫外光治疗仪,具有UVA和UVB双光谱输出,发出的UVA光峰值330nm和365nm,能量范围为200~550Mw/cm2,用于PUVA疗法;UVB光峰值为302nm和311nm(基本属于304nm和311nm两光量峰范围,加权波长304nm)能量范围为50~250mw/cm2;辐射强度可有设备自动校准调定,自备MPD/MED检测功能。目前治疗白癜风多采用UVB输出光谱,是中波紫外线( ultraviolet B,UVB)光疗法的进一步发展,且中波高能紫外线可用于治疗局灶性病变,尤其在皮肤皱褶部位,由于很少影响周围正常皮肤,使大剂量应用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克服了NB-UVB光疗限于全身皮肤、不能精确治疗的缺点。
中波高能紫外线为近年兴起的新型紫外线光源用于治疗白癜风,由于该光源出现的时间较短,未有广泛开展,相关的疗效及副作用等报道较少。目前其治疗白癜风的起效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为:①中波高能辐照可导致DNA、RNA的损害和环丁烷嘧啶聚合物的生成;②表皮与真皮浅层易感细胞(尤为APC)可能会被凋亡机制破坏;③抑制细胞的免疫反应,改变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④刺激黑素细胞的增殖,致黑素合成增加,促进黑素的转运;⑤增强维生素D的代谢,间接促进黑素生成。但都没有确切的依据,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及探讨。
本研究通过中波高能紫外线与NB-UVB的比较,发现其具有在白癜风治疗初期能显著加快治疗速度,能使更多的患者坚持治疗,提高治疗顺应性。不同部位的白癜风使用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疗效存在差异,以头面部效果最佳,躯干部次之,四肢末端最差,与其他光疗相似,其可能与四肢末端表皮厚度即解剖关系有关,光波进入的深度有关,与杨慧兰等[2,6]关于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结果基本相同。结果发现中波高能紫外线在治疗稳定期的白癜风早期疗效较NB-UVB疗效显著,特别是在第4、8周较为明显,但发现头面部组中12周中波高能紫外线较NB-UVB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考虑与头面部整体疗效较好,经12周治疗基本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有关。本研究中入选的白癜风患者均为稳定期的患者,因本科室发现活动期白癜风患者采用光疗,部分患者症状有加重的倾向,出现皮损面积扩大,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也有研究发现活动期皮损不适合表皮移植[7],可能与活动期皮损局部的微环境有关,刺激导致皮损局部微环境的变化,导致病变的加重。
治疗中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红斑、瘙痒,全身皮肤受累,但治疗组红斑仅发生在照射区,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水疱,对症治疗3~5天后自行消退;对照组色素恢复的患者局限型多,主要在躯干部位。治疗组色素恢复的患者是局限型、散发型,以面、颈部皮损较易复色,其次为胸腹部、背部、四肢屈侧伸侧,以手足部最少;肢端型患者照射后患处红斑较深,未见有明显色素岛出现,但周围色素沉着明显,皮损稳定,白斑有缩小趋势[8]。
本研究提示TheraLihgt高能紫外线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新方法,更能体现光照治疗中的安全性原则和精确性原则。
[参考文献]
[1]Lubomira Scherschun, Jane J. Kim,et al. Narrow-band ultraviolet B is a useful and well-tolerated treatment for vitiligo[J].J Am Acad Dermatol,2001,44:999-1003.
[2]张秀英,何焱玲等. 308 n m准分子激光治疗36例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17(6):427-430.
[3]Pravit Asawan onda, Jirasin Kijluakiat,et al. Targeted Broadband Ultraviolet B Phototherapy Produces Similar Responses to Targeted Narrowband Ultraviolet B Phototherapy for Vitiligo: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o[J]. Acta Derm Venereol,2008,88:376-381
[4]James M. Spencer, MS,a Robert,et al. Nossa,Treatment of vitiligo with the 308-nm excimer laser: A pilot study[J]. J Am Acad Dermatol,2002,46:727-731.
[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性皮肤病学组. 白癜风的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J].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5, 24 (5) : 282.
[6]杨慧兰,刘仲荣.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35-37.
[7]罗永丽,赵恒光. 自体表皮移植联合NB2UVB 照射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12):1283-1284.
精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范文5
示波器在医疗、实验以及维修等领域当中得到的应用十分广泛,是电子测量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定需要使用到的一种仪器,因此会对示波器测量准确性以及波形精准性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脉冲参数预测也是时域测量环节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测量不确定度实际上是测量结果衍生出来的一个参数,也是分散在测量结果周边的很多个数值,这些数值依据不同置信度会被赋予被测量,它的可信度由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反应出来。现阶段,基于统计理论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得到的应用十分广泛,依据这种方法分析并得出的不确定度一般是由多个分量构成的,交由实验室数据统计分布评定的分量一般情况下会被称为是A类不确定度,基于实验或者其他信息评定的分量会被称为是B类不确定度。
2.不确定度及其来源分析
2.1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一项和测量结果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参数,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不确定度在被测量数值未知的情形之下,能够科学合理的将测量结果呈现出来。精准的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首先应当对不确定度的概念形成深入的认识,将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区分开来。测量误差其实是测量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值,其所呈现出来的是测量结果和被测量数值之间的接近程度。测量不确定度表明的是,给定的被测量和给定的测量结果,其实并不是一个数值,而是分散在测量结果周边的很多个数值,这些数值可以依据不同置信度被赋予被测量。测量不确定度是将统计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得出的和最佳数值接近程度的一种预测,不一定是可以将测量结果和被测量数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反应出来。现阶段,基于统计理论知识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得到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这种方法分析并得到的不确定度一般情况下是由多种类型的分量构成的。
2.2不确定度的来源阐述
在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对测量方法、测量设备以及被测量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一定需要做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确定度评定其实是相对于测量结果来说的,不确定度评定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全部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都应当纳入考虑范围内,在对各个不确定度来源形成较为深入认识的背景之下,应当着重分析主要因素,适当舍弃不必要的因素。在对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对每一项不确定度来源的性质进行区分,而是应当考虑到使用怎样的方法获取标准偏差,可以依据测量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将实验标准偏差是A类的不确定度分量找寻出来,剩余下来的都隶属于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包含的范围内。最终在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表述的过程当中,应当可以满足数据规则当中提出的要求,将测量结果的末位和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
被测量的定义不是十分完整;复现出来的被测量定义数值不是十分理想;被测量的样本难以完全将被测量呈现出来;难以对环境条件有可能造成的影响形成深入的认识,或者是开展的环境条件测量工作不是十分完善;工作人员读出的模拟式仪器的数值存在一定偏差;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可能在分辨力和鉴别数值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之下产生不确定度;在数据处理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应用到的常数或者其他参数带有一定不确定度;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之下,被测量重复观测数值发生随机性变化,在修正工作不完善的情?r之下也有可能一定不确定度。
因为数字示波器时间基准测量精准性比较强,在校准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一般应用到的是厂家说明书当中标注的校准方法,力科公司应用到的是测量内部时钟方法,泰克公司使用到的是延迟时间测量功能,总而言之在校准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详细地对不确定度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而后选择出来科学合理的方法完成校准工作,以便于可以将校准方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也就可以对医学计量示波器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一定保证,也可以对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做出保证,从而也就可以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我国医学事业走上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上。
结语
精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1-0152-0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在未来20年,中国肝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将呈现上升趋势[1]。肝切除术仍然是可切除患者的“黄金指标”。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已经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值得庆幸的是,近20年来,相继出现了各种原位消融肝癌的治疗措施,主要用于提高这些患者生存的目的。这些局部治疗措施包括冷冻切除术(cryosurgery)、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和激光消融(LTA)等。现在前四种技术已经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得到了认可,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治疗肿瘤临近重要血管或胆道结构、胆囊以及胃肠道。因此,对于这些特殊部位的治疗以及微创理念的进一步推广,激光消融(LTA)近几年得到了较好地发展。本文就此技术的新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1 激光消融的原理及特点
激光消融(LTA)是通过一束连续的单色光发出的热效应引起组织坏死。当光集中在恰当的波长时,光能量被组织吸收,导致加热、蒸发以及凝固性坏死。目前最常用的为波长1064 nm的连续Nd:YAG激光,使用低能量光源(3~15 W)作用6~60 min。由于其低渗透吸收、高分散的特点,能使能量最大化分布和渗透组织。由于能量的传导和直接作用,激光所产生的热效应已经被证实超出了光照射的范围,但其引起组织坏死凝固的范围比RFA较小。但如果同时使用多针治疗的话,其范围大大增加,可以精准的定位治疗更大的肿瘤,LTA还可以应用于剖腹及腹腔镜手术[2-3]。
2 方法学
LTA是一种微创的原位肿瘤治疗方法,治疗前先用B超定位肿瘤。在穿刺时采用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有时需要同时适用镇静剂。然后将21 G穿刺针插入到靶点,退出针芯,将光纤置入针鞘,使其尖端位于针端之外,最长可超出针端1 cm。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激光发射器。使用功率3~15 W,治疗时间6~60 min。如果肿瘤较大时,可同时采用多根光纤进行治疗,最多可采用4根。结束后进行针道消融,以免种植播散。治疗中及治疗后观察有无并发症。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生化检查等的变化,并对肝功能进行评估。
3 激光消融疗效评估
由于激光光纤头在释放能量的瞬间产生爆破、气化影响超声的实时监控。因此较准确评估其疗效需要等气体消散才得以进行。
3.1 二维灰阶超声成像
灰阶超声显像的消融灶呈低回声,内可见一高回声椭圆形光圈,光圈以内的区域为低至无回声。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消融灶大部分无血供,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小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3.3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显像的消融灶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均未见明显充盈灌注,其范围相近于或略大于灰阶超声显示的范围。
4 激光消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1 国外研究现状
1985年首次报道了LTA治疗肝肿瘤患者,但其使用低功率激光治疗时间相对较长,然后很多研究相继报道LTA治疗肝肿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008年,Eickmeyer等[4]对85例患者163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进行LTA治疗,1年生存率为93%,3年生存率为56%。2008年,Arienti等[5]对肝肿瘤的LTA治疗并发症做了一个多中心研究。研究表明,在647例结节里,4例(0.8%)患者死亡,15例(1.5%)患者发生了主要的并发症但并未播种,主要的并发症可能与多余的能量照射以及高风险位置相关。消融后有效性为60%,在结节50%)的结节3处,仅1处结节坏死
4.2 国内研究现状
1999年梁萍等[11]报道用激光治疗经病理证实的肝癌患者23例,共32个病灶。治疗后随访25~3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3%、52%。2000年范新华等[12]对12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肿瘤的患者用达美德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14 d后用CT复查,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007年周泽健等[13]用动脉栓塞化疗分别联合激光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120例肝癌患者。结果表明,联合激光消融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AFP转阴率和两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联合无水酒精注射组,而治疗后肝脏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后者。2007年陆正华等[14]对93例肝癌患者门静脉癌栓行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激光消融治疗,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8%、53.0%、34.1%。38例LTA治疗后生存1年的患者中,14例癌栓萎缩直至消失。其后国内学者对离体和或活体动物肝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激光消融对离体或活体肝能造成快速、精准、有效、安全的凝固性坏死,消融灶的大小与功率和时间呈正相关[15-16]。这些研究表明LTA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由于许多患者同时接受其他的治疗,结果可能会有偏差。现在的研究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5 激光消融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LTA的副作用比其他热消融要小。一方面可能是由于LTA使用的穿刺针明显较RFA和MWA小有关,另一方面LTA本身产生的热效应和有效杀伤范围较其他的热消融小有关。轻微的副作用包括腹痛、体温升高、包膜下血肿形成、心动过缓、胸腔积液和轻度肝损伤等。极少数患者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治疗前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17]。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使用高能量的激光束,它产生的大范围碳化组织使死亡风险大大增加[18]。此外,LTA术后死于炎症反应也有相关报道。Volkhard等[19]报道应用LTA治疗转移性肝癌患者20例58个病灶,未发现临床相关并发症。
激光消融作为肿块原位消融一种新的临床微创技术,有效地利用了激光的特点及优势,以其精准、快速、安全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消融的限制(靠近胆囊、重要血管或胆道、胃肠道等)。激光消融治疗小肝癌和介入治疗后残余的癌灶以及不能行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因此临床适用于直径
参考文献
[1]李倩,杜佳,关鹏,等.中国2008年肝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与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6):554-557.
[2] Amin Z,Bown S G,Lees W R.Local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 comparison of interstiti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LP) and percutaneous alcohol injection (PAI)[J].Clin Radiol,1993,48(3):166-171.
[3] Germer C T.Experimental study of laparoscopic laser-induced thermotherapy for liver tumours[J].Br J Surg,1997,84(3):317-320.
[4] Eickmeyer F.Survival after laser-induced interstitial thermotherapy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a comparison of first clinical experiences with current therapy results[J].Rofo,2008,180(1):35-41.
[5] Arienti plications of laser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tudy[J].Radiology,2008,246(3):947-955.
[6] Puls R.Laser ablation of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with MR thermometry: 5-year survival[J].J Vasc Interv Radiol,2009,20(2):225-234.
[7] Pacella C M.Long-term outcome of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J Clin Oncol,2009,27(16):2615-2621.
[8] Pompili M.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wait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J].Eur J Radiol,2010,74(3):e6-e11.
[9] Caspani B.Small nodu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by laser thermal ablation in high risk locations:preliminary results[J].Eur Radiol,2010,20(9):2286-2292.
[10] Francica G.Effectiveness,safety,and local progression after 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odules up to 4 cm are not affected by tumor location[J].AJR Am J Roentgenol,2012,199(6):1393-1401.
[11]梁萍,董宝玮,顾瑛,等.Nd:YAG激光热凝固肝组织的实验研究及肝癌治疗应用[J].中华理疗杂志,1999,22(3):158-160.
[12]范新华,沈天真,陆玮,等.肝恶性肿瘤的激光消融[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6(6):404-407.
[13]周泽健,许荣德,李伟科,等.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激光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2):1866-1868.
[14]陆正华.激光消融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93例报告[J].中华肿瘤杂志,2007,29(6):449-452.
[15]陆正华,沈峰.脉冲激光消融兔肝组织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17(2):77-79.
[16]闫丽,周晓东.激光消融正常活体兔肝的超声表现及影响因素[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4):348-350.
[17] Gillams A R,Lees W R.Survival after percutaneous,image-guided,thermal ablation of hepatic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J].Dis Colon Rectum,2000,43(5):656-661.
[18] Tranberg K G.Interstitial laser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urs:initial experience[J].Eur J Surg Oncol,1996,22(1):47-54.
[19] Volkhard U F,Hans J S,Frank E,et al.Laser- induced interstitial thermotherapy of liver metastases in an interventional 0.5 tesla MRI system:technique and first clinical experience[J].J Magn Reson Imaging,2001,13(8):72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