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范文1
建筑外形的主要形态因素造成视觉效应,同时也是最显著的特征。建筑外形是否美观,是否具有线条美等,都是建筑给予他人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形成首因效应的重要因素。建筑形态一直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为突出建筑特色,一般都采用传统文化符号对建筑空间、节奏、比例及外形等因素来均衡建筑的美观。建筑外形是直接影响感官器官的主要因素,在建筑形态设计中,引用文化符号,既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同时又能让建筑更加平易近人。在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中国国家馆建筑外形犹如华冠高耸,又如一座天下粮仓,东方之冠的特色美不仅仅在于建筑形态的特殊,更在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加深了建筑文化的内涵。56根横梁组成斗冠,犹如56个民族的齐心共举,利用斗拱下部小上部大的特点,将横梁叠加形成斗冠。层层支撑,如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既是中国美的表现,同时更是中国文化的宣扬。
1.2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符号一直是现代建筑重要的视觉元素。现代建筑通过将时代元素和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搭配,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配色方案,来传达特殊视觉信息。从古至今,红色一直是建筑中普遍采用的颜色,上至皇宫,下至百姓家庭,红色成为全面大爱。在我国文化中,红色一直是喜气、喜庆的代表,同时也是吉祥色,颜色背后的含义,正式文化精髓的传承。上海世博会中,中国国家馆的大红色绝对是点睛之笔。大红色是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颜色,不仅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热情、吉祥和喜庆的表达。这也象征着人们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国家繁荣富强。
1.3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材质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材质也是建筑外在形态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对建筑材质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对建筑质感的认识,同时也是感知建筑内在或外在形象的重要方式。建筑材质的选择能够直接传达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建筑设计时,要注重建筑材质的选择和应用,将传统文化符号有效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利用建筑自身特色,来表达与众不同的深层次含义。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建筑材质的设计。整体结构采用了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同时选择青砖灰瓦进行搭配,合理的将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结合,既实现建筑的特殊功用,同时又传递建筑深层次内涵,凸显建筑文化氛围。
1.4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发现文化的延续和包容性远不止那么简单。将传统文化符号和建筑特色实现有机结合,不仅仅在我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国外也较为常见。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位曾经受到中国传统影响的欧洲建筑师,他们分别是丹麦人约恩·伍重以及意大利人卡罗·斯帕卡。伍重作为丹麦建筑师与知识分子,曾经直接受到古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他在1962年画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草图,它描绘的是一个厚重的中国式大屋顶,整体漂浮在矩形石砌基座之上。而这样的屋顶悬浮在加高的基座之上的做法几乎是包括1973年建成的悉尼歌剧院在内的所有伍重主要作品的构成元素。同样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细部处理还体现在建造于1963年的弗雷登斯堡住宅小区逐层出挑、顶上覆瓦的墙体上面,而那个受阿斯格·约恩委托设计,但未实施的半地下室的西尔克堡美术馆则是他从大同石窟笼罩在顶光之中的佛像那里获得的灵感。另一位意大利建筑师斯帕卡则毕生都迷恋着基督教中的神秘的古代鱼鳔符号,它的两分法也许可以与亚洲文化中的阴阳符号相比。从建筑中更为符号化的角度看,他有着对圆弧洞口的强烈嗜好,尤其是在一个特别的案例中,他将中国的“双喜”图案用在圣维托·迪·阿尔蒂沃勒的布里翁家族之墓两片围墙的交汇处。这些案例都非常直接的向大家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世界建筑中视觉舒适感和包容能力。我们的传统文化符号,甚至是建筑符号有着在当代建筑环境中的旺盛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超越国界,并且作为本国建筑师,扎根中国传统的我们应该可以更好的深入提炼与运用。
2有感于传统文化符号运用的观察与思考
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范文2
在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如在室内设计课程中,重点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特点、特色、纹饰、图案等,以及中式家具的分类、名称和用途。中国室内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它根植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着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浓厚的伦理道德观以及民族的心理、人格和价值观。课程之后,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中式室内设计作业。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举办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设计竞赛。
建筑快题设计是建筑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加强快题能力的训练对学生日后考研、找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在本次项目中,笔者组织了09、10级学生,开展了新中式建筑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一为中国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地点为北方某城市,主要功能为向公众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如剪纸、刺绣、书法、绘画等),以及供民众参观、艺术家进行研究交流等,建筑总面积为1800m2,建筑层数为2~3层,结构形式不限。设计要求为符合博物馆建筑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并对场地环境进行总体设计,建筑布局要功能合理,能够体现博物馆建筑的特征,重点要求学生们在设计中要运用中国传统装饰符号,表现中国文化。由于本设计面积较大,所以要求8小时完成。设计竞赛二为古建遗址保护区茶室设计,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00m2,层数为1~2层,使用上考虑操作间、小卖部及营业茶室,建筑造型要求为中式,要求作为一景点来设计。
本课题主要面向09级学生,由于建筑面积较小,所以要求6小时内完成。结果表明,本次组织的竞赛的效果很好,学生们在设计中运用了很多中国的设计元素和传统色彩,把传统与现代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请专业教师举办相关讲座。
在项目进行期间,笔者特邀教师为建筑09、10级学生作传统纹饰、图案的讲座。讲座把中国传统纹饰分为动物、植物、自然、几何纹、传记花样、文字花样、器具花样等几大种类,然后据此分类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最后结合建筑学专业的特点,解读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一些优秀的案例,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多穿插一些传统纹饰、图案作为设计符号,增添中式的意蕴,争取做到“古为今用,老为新用”。通过这个讲座,学生们获益匪浅,他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纹饰的特点,以及各种样式的寓意、名称、应用范围。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中国传统艺术所擅长的“具象题材、抽象运用”的设计手法,还了解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繁复求变,乱中有序”的设计特色。在中国的图案设计中,繁复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要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通过疏密、大小、色彩的变化,形成协调的美感,并达到“乱中求序”、“平中求奇”的目的。这些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的帮助很大,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激发创作灵感,对提高建筑学的教育水平很有裨益。
4.列书目,引导学生课外知识扩展阅读。
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应用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许多人开始关注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科学合理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但将人们的本土文化需要满足,同时将人们对建筑规划的满意程度提升,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1 F代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处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生活环境热闹非凡,嘈杂纷扰,想要回归到自然安静祥和的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处于热闹的大城市生活的人们有影响,人们开始逐渐需要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将往常的快节奏生活模式改善,将建筑美学更好的体现,改变对西方建筑物规划设计的推崇等,将传统文化当中的各种理念充分表现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人民生活环境改变,建筑物当中集中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色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应用在对发扬继承传统文化上也有非常深远的作用。
2 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 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物施工和完成的基础环节就是建筑设计,同时也作为起步环节。建筑设计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成型。所以,不同背景当中和不同思想下使用传统文化将一座优秀的建筑物完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者并非漫无目的的在建筑设计当中使用传统文化,将比较受到大众喜爱的传统文化元素盲目的应用到建筑物的设计当中,创造出的另外的大众化的单调建筑,而是要按照建筑物自身周围环境以及所在城市的区域特点,设计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设计,同时综合建筑物美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将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使用中国传统文化。
2.2 注重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
新时代的背景中,尽量避免出现建筑规划设计相似的情况,要重视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流程中,传统文化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主动积极的学习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灵感,设计师要进行例行分析传统文化和建筑规划设计的综合可行性研究,不可以单一的依照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实际情况进行确认。我国社会当中,作为非常关键的主题和谐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当中,提倡人和自然要和平共处,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充分使用道家的自然思想,合理对建筑物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建筑物的完美展现。
2.3 建筑规划设计对传统文化审美观的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应用审美观对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审美观颜色上喜欢大红色,预示着喜庆,同样也喜欢金黄色,预示着富贵。建筑设计的布置标准上,喜好正方正圆、成双成对。所以,建筑规划设计者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建筑设计的现代化不规则的建筑美学以及现代化的简单、明朗的建筑美学综合起来,将我国传统的建筑美学改善,有效的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
2.4 注重特色文化背景的运用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要重视本地特殊文化的使用,我国,不同地方的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这样的特色建筑还能够将当地人民独特生活观念和思想观念体现出来。所以,新时代背景中,设计者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当中,首先要创新性使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另外要充分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合理的使用起来,将现代建筑当中的古典内涵实现,现代建筑当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灵魂,将实现建筑和当地传统文化统一。
2.5 传统文化符号的展示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设计者要将传统文化的符号充分表现出来,利用建筑物将抽象文化呈现,不但能够表现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还增加了建筑物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当中,很多文化符号,包含书法、汉字等等。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利用文化符号进行修饰,将建筑物表现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设计者在使用传统文化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文化的外在元素,还要关注文化内涵。
虽然目前建筑比较单调,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困难时期,为了将这个现状突破,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使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综合建筑理论和传统文化结构,设计出富含古典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形式多样化,有关方面极大对传统建筑物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人才的教育投入。另外,要培养新时代的对传统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都有充分了解的设计工作者队伍,真正能帮助我国建筑行业可以健康良好的进步,同时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推进作用。
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而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但是,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也使得城市自身的特色在逐渐的减退。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是这个城市的一种个性,它的个性并非可以简单塑造,而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每个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共同构铸了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所以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必须要在保证建筑物实用性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体现每个城市特有的城市魅力和人文情怀,为推动城市的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建筑设计中缺乏传统文化因素的原因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并不是一种短时期现象,而是有许多原因共同导致的文化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众深层次意识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不断实施深入,国民经济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外文化的大量流入,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建设之中。西方经济发展取得的举目成就也使得崇洋的思想逐渐的深入到国民思想当中,因此,传统文化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而在建筑整个行业中,为了适应国内城市建设的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活动更为关心的是建筑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开发商以及居民在建筑设计中选择最多的是西方的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
(二)建筑设计师传统文化基础的缺失
现今,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更多关注的是当时的流行趋势,比较在意的是业主的要求,而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却缺失严重。受到世界环境的大影响,建筑设计师创作形式的比较单一,而简单的现代建筑设计并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针对于设计中仅仅保留的是建筑物功能上的实用性。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物的建设,使得许多建筑设计师们对传统建筑设计的学习逐渐减少,这样的恶性循环也是建筑设计和传统文化建筑的建造越走越远,这是建筑史上多样性以展的损失,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损失。
(三)城市规划的不完善
一个城市的发展史是这个城市的民众一砖一瓦累积出来的,可以说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和自己的故事,而针对这些故事,为了完整的体现这个城市历史进程,聚焦更多的历史文化工作的同时完成城市的现代化的建设才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要做的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特色鲜明的古建筑文化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城市中的古建筑能够为在这个城市世代生存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如果在建筑设计中一味的效仿他人的想法,会造成城市个性的消亡和民族特色的缺失。没有给予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又如何能在世界的建筑设计中点亮出彩?
二、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因素的意义
从建筑物本身来看,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为人们忙碌的生活添加一些古朴的生活气息,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自身的品味和文化内涵,在当今忙如崇尚西方文化设计的潮流中彰显出自身的文化特色。
从城市规划来看,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入增加了城市规划的协调性,突显了城市的自身特色,为城市的传统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中如果少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造成城市个性的遗失,而这些流失的不仅仅是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而是让人民对自己的文化的遗忘和民族性格的缺失。在不减少建筑物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的运用和点缀,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涵养、保证城市的文化传承,同时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影响及传承
(一)传统人文思想对建筑审美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中国文化不关心彼岸来世,它是现实理性的,是人本主义的,这样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民族审美的尺度是人性的尺度。当今国内建筑领域真正缺少而又最需要的就是把人和建筑完整地联系起来,读过建筑史的人都知道“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但实践中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却常常被忽视。中国的宗教建筑重在再现彼岸世界那种精神的宁静和平安。佛教禅宗并不否定儒家所重视的现实生活和日常世界,不否定人的感性生存,“担水砍柴,莫非妙道。”禅是平易的,宁静的。这里没有狂热,没有神秘,有的只是超越的冷静。因而中国的佛寺也并无特异的形象,实际就是住宅的扩大。舍宅为寺,正说明了宗教与世俗生活的融合,两者并无截然的区别。
在中国建筑中没有脱离现实生活的自然尺度,时至今日,这种思想已经演变成当今广为应用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思路。对人本主义的真正理解,回溯到几千年前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去,或许能使建筑师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来。
(二)传统符号对建筑审美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今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虽然还在,但大多在生活中被边缘化。中国的设计师们已习惯用西方建筑学结构去重新安排和解释中国的传统美学问题,被训练成各种西方现代观念的代言人了。有人评价说 “中国没有现代建筑”,这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来说,确实让人汗颜。大屋顶这种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难道就是中国建筑的唯一形式吗?作为设计师,将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上,我们可以借鉴文丘里的“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等保持传统的方法;也可采用“继承非形态的精神的方法”和“抄袭传统形式的方法”,将现代与传统的符号进行提取、抽象,用现代的手法协调,并形成交融。如1988年我国建成的上海金贸大厦,主要是应用中国传统塔的符号因素设计的。
(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加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基于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中国文化精神,尊重自然,犹如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注重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观念在园林中表现更为突出,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属于自然式,只是将大自然的本身的元素进行简单改造。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断恶化,让我们非常有必要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将民居设计与建设的生态问题作为重点,把传统的优秀设计思想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把传统建筑装饰语言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从而满足人们的根本需要,维持中国建筑装饰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保留了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特色,更加体现了现如今国家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建筑设计中,应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使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同时使其能够与现代建筑更加充分的融合,进而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而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必定会更加得心应手。与此同时,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绿色建筑,这些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以传统文化作为指导,以现代建筑作为载体,一定可以设计出一个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秀建筑。
参考文献
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范文5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对建筑的影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当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正处在建筑的时期,到处是工地,只要抬头就可以看到塔吊,但是,我们虽然重技术,重开发,但我们缺少文化,记得曾经有人告诉我,建筑问题本质上还是文化的问题。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内涵,有着较多的文化建筑,既是在现在,也不能丢弃这个传统,因为,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建筑不仅仅是盖几栋楼,也不仅仅是让人居住,它融合了文化的内涵。文化最早是由泰勒提出,主要是指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具有一定符合的社会现象。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具体而言,文化应该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
文化表现在建筑中就是建筑不仅是技术性的作品,更是艺术性的作品,在建筑中,体现了当时的思想、理念、甚至融合了当时的审美等。因此,从建筑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理念,当时的审美情趣,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福禄寿喜”四个字作为装饰图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如此,建筑就是一部历史,通过建筑这种独特的存在可以感知这个城市的历史,看到城市的发展变迁。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建筑的文化内涵,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挖掘,将建筑文化薪火相传。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
1.建筑设计的理念。
中国人崇尚自然,自然的魅力使人们欲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儒家思想中,讲究天人合一。其中,“天”就是自然,“合一”就是统一,“天人合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例如,古代的园林建筑就是最好的典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犹如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庭院与山石草木交相辉映,人居住的地方与自然相映成趣,和谐如一,这虽是文学作品中的建筑,但是也是这种建筑设计思想的体现。
同时,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儒家的思想核心就是等级秩序,这种思想也融入了建筑当中。例如,中国的“四合院”就是极为典型的建筑布局,这种布局所表现的就是等级秩序,在“四合院”中,强调正房,或称上房,居于整个院子的中心位置,是这个院子的枢纽,两边则是偏房,又称厢房、耳房等。根据人的等级地位决定你居住那个屋子。《红楼梦》中的建筑更是体现了这种等级思想,例如,《红楼梦》中“门”是一个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的意象,主要有正门,大门,二门,三门,仪门,垂花门,角门,边门,后门,腰门,钻山门,月洞门等。门在《红楼梦》中如此讲究,它不仅是防卫安全,更是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森严的封建等级,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另外,绿色低碳的思想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思想。建筑是人为了自身生存而与自然相抗争的结果。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扩张性发展和非扩张性发展,所谓扩张性发展就是一味追求城市的建设,不注重城市内涵和品味的提升。所谓非扩张性发展就是城市在追求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内涵和品味的提升。为了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都必须灌入绿色低碳的理念,必须按照非扩张性发展进行建设。例如:遵循保护自然的设计策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开发引起的污染和浪费。
2.建筑的布局安排。
建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艺术品,从它的设计到布局都具有审美的功能,从个体到整体都表现出审美意识。比如,中国的建筑强调中轴对称,尊者居中,不管是现实中的“四合院”建筑,还是在文学作品中《红楼梦》中的建筑,都体现了对称美。即使在现代建筑中也有很多建筑是以对称为美的。
同时,中国建筑还体现出含蓄曲折美,这也是和我们这个民族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含蓄曲折就是不显露,也就是“隐”,能不凸显的就不凸显,即使凸显出来的也要用一些东西遮挡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屏风、插屏等,在“四合院”中就有,从门口不至于看到里面,这种“隐”的建筑给主人留有自己的空间。
总之,建筑是时展的产物,在每个时代具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它的双重性特点就决定了它既是技术的,也是精神的,既有实用作用,也有审美功能。而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与品味一定超越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挖掘它们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符号。
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文化符号;建筑设计;应用;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符号学与建筑的关系
1.1建筑的符号理论意义
任何简单的建筑符号,一旦和社会文化内涵结合,所表达的意义就会丰富得多。象征关系的存在,更使建筑符号同时可以表达多种含义。当然,建筑符号的象征意义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是由符号和其所表达的内容的结构相似性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形成的。当这种象征意义一经约定俗成,以后人们只要一看到与这种符号形象相似的实体,便会自然联想到其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此时该符号的涵义已从实用层面扩大到象征层面,符号本身的价值也由一般的符号转变成象征符号,如同凯旋门象征胜利,“十字架”象征基督教。
1.2建筑符号的变化性
北京师范大学某教授认为,“之所以被称为某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符号’、‘元素’,那么首先应该是这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东西,具有一种普遍性的价值,深入到文化的内核之中,随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和样式表现出来,展现这个民族文化的特点。”,如一提及“旗袍”,那就必定认为是中国的。在建筑中,有些具体的符号也具有鲜明的传统意味和象征性。在建筑外观所传达的视觉刺激中,符号意义一般存在于其原始意义即外延意义,如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柱造、台基和游廊等。其内涵意义一般来自于其色彩、大小、地域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如厚重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皇家的高贵;而粉墙黛瓦则描绘着一副江南风情。
2建筑符号的变异性
2.1建筑符号的外延与内涵
在建筑中,建筑符号所传达的第一功能和第二功能往往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在一些建筑上,其第一功能即初始使用功能已经消失,然而其第二功能即它的象征内涵仍然保持。比如故宫这样的皇家宫殿建筑,其作为帝王勤政、居住等初始功能已经消失,但其作为国家象征的第二功能仍旧保持。所以,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要保护其使用价值更是为了保留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其所作为一个图像形式所产生的符号学象征意义。抽离使用功能,提取象征内涵也是现代建筑运用古典文化符号的一般手段。在现代建筑中所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已不同程度的符号化和象征化,其曾经所具有的功能性只部分使用。
2.2建筑中的实例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设计之中,中国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在航站楼的设计中,设计师福斯特提取了中传统文化符号中充满中国韵味的红色来表现独特的中国风格。在室外出挑巨大的屋檐之下,可以见到巨大的立柱支撑,其柱身比例、收分、颜色等都与在古建筑中使用的“梭柱”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航站楼室外挑檐支撑中所使用的柱造显然是应用了建筑符中柱形符号,而该应用不仅是形式上的沿袭更发挥了其自身的功能――承重。由此可见,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展楼的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不仅仅是只提取其图像化的象征意义,还保留了部分符号的第一功能即功能性的使用意义。
当代建筑设计中也有的将所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第一功能完全放弃。晋国博物馆建筑的平面轮廓线由晋国地图演化而来,裂开的缝隙又表明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建筑内部空间遵循墓穴的方向,突出了遗址的平面形象,使墓制、形制等历史信息得到充分展示,而整体依然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其中运用的晋国地图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特殊的字画符号,不同于书法、美术作品是作为纯精神层次的欣赏品,地图还具有指示方向划定范围等使用功能。在现在的晋国博物馆的设计中,古晋国地图的指示方向、标示地名、界定范围等等第一功能已经完全不再使用,而是只应用其属于古代晋国的代表意义。并且赋予建筑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和环境的新的时代内涵。
还有一种现象在我们的时代很典型,有些东西其初始功能还都保持着,但其二次功能已消失,某些亚代码已经取代了原来的代码。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初期时建筑界所推崇的带型长窗、素色混凝土墙面、纯几何造型主体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曾经所具有的“现代”、“时髦”、“先锋”等等象征内涵已经不复存在,它们只作为初始使用功能而存在。甚至由于审美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普及化,部分现代符号的二次功能已被某些亚代码所取代,如“廉价”、“高效”、“平民”等等。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其风格形式在几十年后仍被后人所效仿,如济南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改造于1995年。改造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摒弃济南曾经被帝国主义国家欺压的历史印记,树立济南现代、开放的新形象。建筑完全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形体采用纯几何式,建筑材料大量使用有色玻璃和白色瓷砖等等。特别是位于车站东翼的铁道大厦,采用简洁的片式墙面横向全部开长窗,色彩为白绿两色,除顶部钟塔部分外整体几乎无装饰。这些元素在兴建之初都是极为现代的建筑符号,在当时代表了济南创新、进取的精神面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再看济南火车站,显然它已不再贴合当代的审美需求,现在的济南站已不能再展现济南的省会风貌。当初被认为单纯、现代的几何式造型已显乏味,不能很好的表现济南的地域性特色。其单一的带型开窗、玻璃幕墙、瓷砖饰面等建筑做法在近十年内在国内大量普及,已成为一种常规的、简便的传统做法。其身影出现在各大中小城市的市区、城乡结合部、乡村之中,几乎已成为不发达建筑模式的代名词。
可见,随着时间的变迁某些建筑符号的二次功能逐渐消失或被某些亚代码所取代。在历史的浪潮中,外来的建筑符号在设计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被争议,而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则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不得不说这与建筑的符号性密切相关。它紧紧依托于时代环境,价值观念,生产技术等等背景因素,随之微妙地演变着。
在建筑的符号语言体系中,组成设计的组织是变化的,思想的组织在变化,使用它们的方式在变化,而在人类活动的广阔文脉中对它们的形式的看法也在变化。建筑的形式在不断的死亡与再生,符号意义也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迭。在这个过程之中,有的形式被淘汰;有的设计手法被更新以适应变化的思想方式。在设计手法的创新过程中,建筑的符号语言也在不断再生从而使文脉得以延续。
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世博会中国馆对传统符号元素进行了继承性的全新诠释。色彩上,首创了“中国红”,形体上,大胆运用夸张的斗拱造型。中国馆无论在建筑的显性还是隐形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表达方式,强化了“中国印象”。同时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可标识性,由此成为园区中的标志性建筑,在园区中发挥指引和标识的作用。整体的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蕴含着丰富的符号语言,可以提供给观赏者充足的品味空间。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在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中国的大国自信方面,十分出色,所使用的建筑符号语言,能够给观赏者带来十足的视觉震撼和心灵冲击。
4结语
建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从属于艺术设计的一个门类,同时建筑作为一种实用的空间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对于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中的应用应该充分注重实际,尊重地域文化,使用恰当的文化符号。应深入的理解建筑的功能性质,以及建筑的内涵,从而把握使用符号的方向。在选择文化符号时,应全面了解符号的自身内涵和属性,避免符号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运用的时候注意与现代审美意象的结合,推动符号语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瑞琳,李华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