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文1

煤制天然气是指煤经过气化产生合成气,再经过甲烷化处理,生产代用天然气(SNG)。煤制天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较高,技术已基本成熟,是生产石油替代产品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加强环保等政策的实施,国内天然气消费市场将持续扩张。多渠道、多方式地扩大天然气资源供给,完善气源结构成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煤制天然气作为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替代和补充,既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的新途径,优化了煤炭深加工产业结构,又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符合国内外煤炭加工利用的发展方向,对于缓解国内天然气短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天然气消费量的大幅增长,我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煤化工领域投资热点。20xx年,神华集团鄂尔多斯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奠基,大唐集团阜新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通过了环保部的环评,中海油同煤集团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启动,新汶矿业集团伊犁能源年产10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一批投资数额巨大的煤制气项目陆续上马,我国煤制天然气领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目录】

第一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20号 ;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xx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

8. 企业投资决议;

9. ……;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20xx年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20xx年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

第二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背景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煤制天然气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煤制天然气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98年,20xx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煤制天然气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煤制天然气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多元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基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带动力量;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改制企业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步伐加快。重点调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多元化支柱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六)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煤制天然气、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节能方案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xx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四、煤制天然气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煤制天然气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培训”实施人员培训,所谓“标准化培训”指的是定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训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门技术骨干统一按照规定执行,力求使得员工熟悉公司业务和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经过标准化培训后,公司根据各人表现确定岗位,然后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针对岗位特有业务进行学徒式指导和培训。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员工定岗的准确性,也缩短了员工定岗后成为合格员工的时间,这对于节约人员培训成本和缩短培训时间都具有极好的效果。

第八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图-4 财务评价基本思路

一、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煤制天然气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2.《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审核批准施行。

6.项目必须遵守的国内外其他工商税务法律文件。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第十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十一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如果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财务上可行。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

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三)投资回收期Pt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动态回收期为例:

(1)计算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2)评价准则

1)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是可行的;

2)Pt>Pc时,则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四)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ROI≥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或基准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五)项目投资利税率

项目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或基准投资利税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六)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NP)与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七)项目测算核心指标汇总表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二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关风险及防控措施

第十三部分 煤制天然气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二、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需要的市场预测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引进外资的名类协议文件

11.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他

三、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设有等高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设有标高)

3.工艺流程图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文2

这是个朝阳行业,名字鲜亮,底气十足,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根据国际能源理事会预测,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的比重接近60%,而生物质成型燃料则占生物质能利用的60%。

炼狱三部曲

石书田说,若要投身这个行业还得三思,因为必须要经历炼狱般的“激荡三部曲”。

第一个阶段,激情澎湃。一年光秸秆的产量就有7亿吨,把它们全转成固体成型燃料,那价值简直就是再造一个农业啊!

第二个阶段,任劳任怨。真要进来具体操作,那是相当难。“农业进人,工业出去”。上午可能还西装革履做研发和汇报,下午就得在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一起商谈合作,以及进行设备调试,晚上或许对着空旷无比的乡村,整理一天的工作总结,半夜起来上厕所都让人出一身冷汗。学校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就是“文不对题”,是否适应环境、让思维习惯贴近农村实际才是制胜法宝。

第三个阶段,渐入佳境。新成立的行业往往各方面都不规范,挑战很多,机会也很多。这就要求从业者自身要有学习能力,同时具备创新精神。

谈及在绿色行业创业,石书田说:“不能光看着名字新奇好听,就蜂拥而至。没有激情,就不会走得长远;没有真正的热爱,就不会切身地将自己的发展前途与行业的前途结合起来。要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基地建设人才最缺乏

因为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战略大后方在农村,所以非常需要“上得厅堂,入得田庄”的基地建设人才。基地建设人员一定要有耐心,有毅力,有一定的基础,还要耐得住寂寞。

其次,生产型管理人员、运营管理人员也很缺乏。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除了要有涉农方面的经验,还要有涉工方面的能力。从2013年开始,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会增加,要求他们不光做技术更新换代的研发,还要掌握新技术的产业化。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入行门槛不是很高。首先把知识基础打好,其次要对行业信息有所了解,并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而不管具体岗位是什么,都要对这个行业有激情。”周冬颖还强调,在这个行业一定要有敏锐度,捕捉信息的能力要强,“比如煤价、油价、天然气价格增高了,你就要马上联想到,公司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向企业供应生物质燃料呀!”

奥科瑞丰的择才标准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液体无水氨;合成氨;生成氨;油含量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食品安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03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2.014

一些大型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生产合成氨技术工艺相当成熟,工业液体无水氨有两种生产工艺:一种是合成氨;另一种是生成氨。合成氨是利用天然气、石油、焦炭、煤等原料生成合成气CO、H2,CO再通过变换生成H2,合成氨的原料气H2再和空气分离的N2经过高温压缩直接催化反应制得合成氨,合成氨工业已经成为很大的行业,液氨是基础化工原料;生成氨是煤或石油、木材、生物在干馏焦化或发酵过程中,含氮有机物以NH3的形式释放出来,NH3经过水吸收、精馏和压缩等工艺处理成为生成氨。由于生成氨也采用液体无水氨的标准,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和分析方法测定液氨的残留物含量,知道液氨中含有无机物水、铁等杂质和有机物油等。油含量为液氨质量的关键指标,笔者发现液氨中有机物油中含有脂肪烃、芳香烃、醇、醚、酚、酮、

醛等。

对于产品液体无水氨产品的油含量质量检验方法目前为GB/T 8750.6-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采用《油含量 重量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虽然GB 536-1988质量标准已经使用27年没有更新,测定的5项关键指标中的油含量测定只是用重量法和光度法,对残留物中的杂质油单质含量的成分没有定性和定量。本文解决的是测定液氨中的油含量,并且对油含量定性定量分析后,国标GB/T 8750.6-2010的分析标准和GB 536-1988质量标准定义的油含量术语都应该改变。此方法可以鉴别液氨原料为合成氨还是生成氨,对市场流通的氨制品也能定性定量分析其中含有的杂质含量。

1 液体无水氨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

1.1 液体无水氨的分析标准

液体无水氨的分析标准按《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GB/T 8570)分为七个部分:第1部分:实验室样品的采取;第2部分:氨含量;第3部分:残留物含量 重量法;第4部分:残留物含量 容量法;第5部分:水分 卡尔・费休法;第6部分:油含量 重量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第7部分:铁含量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1.2 液体无水氨的质量标准

液体无水氨质量技术指标有5项:氨含量、残留物含量、水分、油含量、铁含量,根据指标不同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1.2.1 外观:无色液体。

1.2.2 液氨应符合表1要求:

以上5项控制指标中,油含量测定有重量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两种分析方法原理:在室温下,将液氨蒸发后,用四氯化碳萃取残留物中的油,加热除去四氯化碳后,称量留下的残渣的质量,求得油含量;在固定波长约3.42μm处,测定有机物的吸光度(略)。

1.2.3 试剂:四氯化碳(CCl4):AR;盐酸溶液:10%;甲基红指示剂:1g/L乙醇溶液。

1.2.4 仪器:恒温水浴:可恒温80℃~90℃;恒温干燥箱:可控温110℃;李森科承受器:500mL。

1.2.5 操作步骤(重量法):取样500mL于李森科承受器中,置于通风柜内,上盖以带孔橡皮塞,待液氨自然蒸发至气体逸出后,用10mL CCl4将承受器内附在壁上的油洗入已在110℃烘干恒重的烧杯中,再用20mL CCl4分两次洗涤承受器,洗涤液并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80℃~90℃水浴上加热蒸干,然后放入110℃干燥箱中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重复操作至烧杯恒重,称准至0.0002g。

1.2.6 结果的计算:油含量CX(mg/kg)以下式计算:

CX(mg/kg)=

式中:m1为空烧杯质量,g;m2为烧杯和油的质量,g;V0为样品体积,mL;0.682为液氨在沸点(-33.5℃)时的密度,g/mL。

1.2.7 允差: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分析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5mg/kg。

2 液体无水氨的分析标准GB/T 8570的缺点和改进

第一,重量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定量为混合物,对液氨蒸发后的残留物油的成分没有单质定性定量。

第二,在萃取和蒸发时,单质含量有损失。

改进方法的目的和原理是对液氨蒸发后的残留物进行分析,对液氨的残留物的物质混合物进行单质分离分析,确定无机物杂质,有机物杂质。残留物用20mL酒精多次清洗,取清洗液0.1μL用GC-MS进行样品单质分离和定性定量,达到对有机物的测定,无机物杂质可以把清洗液过滤、烘干、称量达到定量。

3 现代分析方法的改进

3.1 分析原理

改进的分析方法原理:在室温下,将液氨蒸发后,用无水酒精20mL清洗李森科瓶,根据残留物含量确定洗涤次数,用0.1μL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进行GC-MS进行样品单质分离和定性定量,确定有机物含量,水分用微量水分测定仪,无机颗粒物用离心试管或滤液滤纸过滤洗涤液,无机物经烘干、称量恒重,称准至0.0002g。

3.2 试剂

载气N2 99.999%,H2 99.999%,仪表空气。无水酒精溶液AR,苯或二异丙基醚溶剂AR。

3.3 仪器

3.3.1 GC:型号SC-6000B,检测器1FID、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口酚类色谱柱1毛细管色谱柱KB-1;100%二甲基聚硅氧烷φ0.25×50m,膜厚0.5μm;检测器2,ECD烃类、醚类、醇类、酮类、醛类色谱柱2专用不锈钢柱/山梨醇柱,六通阀进样器/自动进样器。

3.3.2 GC-MS型号:SC8100川仪。

3.3.3 李森科承受器:500mL;0.1μL注射器;离心机:型号80-1常州翔天3400转/分;天平:CPA225D0.0001g;电热恒温干燥箱型号:WGL-125天津泰斯特。

3.4 操作步骤

色谱仪操作条件:柱温为130℃,汽化室温度为150℃,检测室温度为150℃,载气流速为30mL/min,取样500mL于李森科承受器中,置于通风柜内,上盖以带孔橡皮塞,待液氨自然蒸发至气体逸出后,用10mL无水酒精将承受器内附在壁上的杂质洗入已在110℃烘干冷却恒重的带刻度的离心管中,再用20mL无水酒精分两次洗涤承受器,洗涤液并入离心管用0.1μL注射器取样进行有机物GC-MS分析,其他滤液进行离心,将试管放在80℃~90℃水浴上加热蒸干,滤液过滤后把滤纸和试管放入110℃干燥箱中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重复操作至烧杯恒重,称准至0.0002g。

3.5 结果的计算

有机物含量计算:MS定性,GC外标法或内标法定量(略):CX=AX(HX)/A标(H标)×C标×100%。式中:AX为样品的峰面积;HX为样品的峰高;A标为标样的峰面积;H标为标样的峰高;C标为标样的浓度。

3.6 允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分析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5mg/kg。

3.7 生成氨谱图(酚类)分析报告(其他略)

2015年12月30日,笔者对生成氨/合成氨的残留物进行FID检测器1色谱柱1溶剂乙醇的残留物谱图分析如下,保留时间3.535min为乙醇溶剂峰,6.148为苯酚,9.123为二甲酚(含量为0.0039mg/kg),6.973为压缩机油(含量29mg/kg),生成氨有16个识别峰,而合成氨仅有3个识别峰(6.148为定性添加物苯酚)。

3.8 合成氨谱图(天然气合成氨)

通过谱图知道,合成氨的杂质成分少于生成氨,液氨中的杂质油主要为压缩机油(含量0.054mg/kg)。谱图衰减信号提高10倍。

4 改进后的方法的优点

(1)GC-GS进行样品单质分离定量和定性命名;(2)液氨取样方便;(3)液氨蒸发经典;(4)残留物用酒精、清洗转移,保证低沸点的有机物不损失,高沸点有机物转移完全,保证溶解性杂质或不溶性杂质(有机物、无机物)分离完全;(5)GC对有机物的分离定量,色谱柱的选择,温度、压力、流量调节方便;(6)液体无水氨国标GB 536-1988术语油含量和推荐性国标油含量改名

称谓,重新修改国标条款或制定新版生成氨国家标准。

5 结语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油气集输公司;业务预算;内部控制

一、公司简介

某油气集输公司是一支从事油气集输生产的专业化队伍,主要承担油田原油储运,天然气开发、外供及经营管理,石油伴生气加工、外输的生产任务。原油储运系统主要担负着9个采油厂的原油储运任务。管理着总长210千米的输油管道。有3座大型原油储备库,4座集输泵站。原油设计储备能力72万立方米,年输送能力4000万吨。天然气开发系统主要担负着8个油气田的开发管理任务,管理着气井421口(其中生产井234口),1座天然气预处理站,28座集配气站,2座压气站;有2套日处理总气量100万立方米的轻烃回收装置;管理着φ219以上的工业输气管道290余千米。

二、业务预算与内部控制结合的必要性

业务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各部门的成本费用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它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目标体系,是整合公司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必要经营机制。内部控制就是通过信息流来控制实物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流的过程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旨在确保和监督预算的有效执行,因此需要使内控体系嵌入到业务预算的编制、分解、执行、调整及考核各个环节,使业务预算管理成为公司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过程控制的有机整体,彼此很好地融合,从而减少冲突,增加效率。这样的体系才能更好更大限度的发挥业务预算及内部控制的作用,更加有效的为决策服务。

目前,公司在业务预算的控制中仍然存在不少控制难题。一方面,公司当前在成本预算中实施的“水平法”,主要是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成本水平分解目标和确定预算,而没有将预算控制深入到各个系统和环节中,不能从根本上找到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和控制点;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历史遗留问题因素的存在,加之某些定额制定不合理,更新速度缓慢,另外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复杂多样,以及相关部门责任履行未能到位等因素的存在,投资支出发生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状况时有发生。另外,公司对各三级单位及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力度不大,原因是目前指标的预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考核上较难把握,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到承包人的利益。这种预算激励约束机制也不能很好的调动各责任人的积极性,不能起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业务预算与内部控制结合运用的思路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业务预算管理体系

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一直以来,公司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正确的内控理念为指导,在建立健全预算规章制度的同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预算管理,已经建立了具有集输特色的精细化全面预算体系,这为精细化业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内部控制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建立必要的风险评估机制,突出业务预算管理的重点

对于预算管理而言,风险评估机制就是为了突出预算管理的重点而建立。按照业务预算的要求,重点突出对某些容易超出预算或较大金额的业务的控制,如对电费、水费、油料等能源消耗的控制,对作业费、安全支出、维修费等生产费用的控制,对投资支出和其他大额支出的控制,并对重点费用专题分析,对变动异常的费用跟踪分析,发现问题,促进业务预算管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三)进行良好的控制活动,构建预算执行监督体制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针对预算的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业务预算控制点而制定的,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套可行而健全的针对业务预算的全面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

(四)构建稳固的信息及沟通渠道,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首先,构建良好的信息系统要明确组织层级关系,确保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其次,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不仅要有向下的沟通管道,还应有向上的、横向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管道,对已建立的信息和沟通渠道进行动态监控。公司深化ERP管理,应用ERP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实时反映、实时分析、实时监控,保证管理决策科学性。

(五)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加强精细化业务预算的控制

各业务项目组或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业务预算控制体系,包括业务预算申报审批制度、业务预算执行报告制度、业务预警报告制度等,及时跟踪、审批、分析业务预算工作量执行情况,真实反映生产经营实际完成情况,杜绝漏报、虚报、不报业务工作量。

四、构建对业务预算实行全过程监控体系

根据全面预算中的内部控制原则,凡能分解下达到下级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全部下沉,实行责任单位、部门全口径预算。预算的编制、下达、调整、执行、考核要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在业务预算中,也应实现预算的编制、分解、执行及调控的内部控制。

(一)预算编制的控制

公司为加强成本的过程预算编制的控制,精细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于每年11月份开始下一年预算的编制工作。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按照各业务部门所负责的费用进行分工,各业务部门根据“以零基预算为主的多种预算管理办法相结合”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进行预算编制。各业务部门上报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时必须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一方面确保预算真实、全面、科学的反映,另一方面加强了预算编制的过程控制。于每年年初向各科室部门下达部门控制预算及经费预算任务书,在任务书中明确规定各科室成本费用的业务预算指标,以此作为执行控制及考核的依据。

(二)预算分解的控制

按照公司量化管理的要求,预算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准确掌握生产成本的基础信息资料,掌握各基层单位费用发生的驱动因素,并按照公司资金预算委员会的要求将预算指标进行了全面分解,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确保预算指标完成的考核办法和具体措施。尤其是在维修项目的预算分解方面,年初公司资金全面预算委员会深入基层进行两次全面调研活动,取得了基层单位修理费支出的建议。调研结束后有关业务科室及基层单位经反复讨论研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维修项目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在确保生产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预算执行的控制

(1)月度计划的事前控制。月度计划是指,每月月初,财务部门根据月度、年度预算和预算执行进度给各部门下达业务预算指标,各业务部门制定本月业务计划。月度计划不是总预算在各月份间的简单分配,而是根据月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总预算的进度,以及实际情况的变化重新做出的更符合实际的安排。

(2)财务审核的事中控制。财务审核是指各级财务部门根据下达的财务指标对各级业务部门的日常业务进行监督和审核,保障预算目标的实现。

(3)分析报告的事后控制。分析报告是控制流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报告管理层可以获得预算执行进度、指标完成情况及分析建议,能够对今后的生产经营有所预见与指导。

公司在预算执行中,需要强调和关注责任会计的思想。预算执行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预算执行的责任中心和责任人,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个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各责任中心和责任人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及时纠正执行中的重大偏差,努力完成既定目标。通过控制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协调公司公司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从而提供决策信息和考核依据。

(四)预算调控的控制

预算调控是指预算协调职能以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日常控制职能,它包括预算协调、预算调整、及预算监控等。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预算个别申请调整的内容,需要按规定审批程序控制调整的范围和幅度,以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公司严格执行业务预算调整有关规定:

(1)业务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但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重大生产经营条件或不可抗力影响,导致(下转第99页)(上接第95页)生产实际投入严重偏离当期实际预算,可以进行业务预算调整,具体流程:

a.当月(季)预算执行过程中,分项业务工作量出现超预算时,由二级单位提出,经分公司业务部门审核确认后,在本单位月度总额各分项范围或季度预算单项范围内进行调整,并由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下达;

b.当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分项业务工作量出现超预算时,由二级单位提出,经分公司业务部门审核确认后,首先在本单位年度预算总额中进行平衡,无法平衡的,提交分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批复后下达到二级单位。

(2)严禁任何单位、部门违反业务预算调整程序,擅自安排、调整业务工作量。对超业务预算,又未经分公司业务部门、预委会申报审批安排的工作量,供应部门停止导入预留、采购或发料,财务部门停止释放预算和资金支付。

(五)预算考核的控制

为了确保各控制点业务预算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考核。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从严考核,奖惩分明,从而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成本控制的细化考核主要通过成本预算量化管理控制率考核:

a、预算指标覆盖率的考核。预算指标覆盖率达到100%,奖励1000元;覆盖率每降低1%,扣罚1000元。

b、重点费用要素预算符合率考核。重点费用要素预算符合率达到95%,奖励1000元;符合率每降低1%,扣罚1000元。

c、完全成本要素预算符合率考核。完全成本要素预算符合率95%,奖励1000元;符合率每降低1%,扣罚1000元。

d、动态预算监控考核。通过预算监控、财务稽查、审计监督、现场稽查等方式,动态预算监控覆盖率达到100%,奖励1000元;控制率每降低1%,扣罚1000元。

e、分析调整考核。分析覆盖率达到100%,奖励1000元,每降低1%,扣罚1000元。预算调整率每降低(上升)1%,奖励(扣罚)1000元。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文5

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负担。央行和监管部门将综合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窗口指导、以及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指令性措施来控制信贷规模。央行07年的持续加息和今年不断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企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对企业的经营和盈利都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财务负担日益加重。

人民币升值加快,出口企业度日如年。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至2008年6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7.1%,2007年全年升值幅度为6.08%,2008年1-6月份升值幅度为4.51%,预计2008年下半年,央行仍有加息及扩大汇率变动幅度可能,人民币在下半年仍将持续较大幅度升值,预计2008年全年升值幅度为10%,达到6.5。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大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国际油价由年初的100美元涨至最高的145美元,6个月涨幅高达45%,大大加大的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

企业盈利预期持续下降

受此影响,企业整体盈利预测不断下降。根据今日投资对国内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位研究员盈利预测数据的最新统计,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和沪深300成份股08年的整体盈利预测持续调低。有分析师给出盈利预测值的上市公司08年对07年的整体盈利预测增长率为27.80%,较5月调低4.57个百分点,这些上市公司07年较06年的增长率为44.86%。并且,沪深300成份股08年盈利预测增长率为24.91%,较5月调低3.29个百分点,持续第三个月调低,这些上市公司07年较06年实现的增长率为41.42%。

根据今日投资的盈利预测报告显示,08年预测增长率排名后三位行业分别为证券经纪、电力、石油与天然气,预计08年增长率分别为-18%、-11%和-8%。从上期开始,证券经纪的预期增长率转负,本期付增长预期行业增加到3个。其他增长率较低的行业还有纺织品与服饰、工业品贸易与销售、汽车制造、运输基础设施、食品药品销售、计算机硬件与设备、公路与铁路运输。其中证券经纪盈利预测为负增长10.63%。08年业绩增长率较07年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是证券经纪、制药、工业品贸易与销售,下降幅度分别达503%、111%和108%(绝对值)。其它增速下降的行业有纺织品与服饰、汽车制造、水运、汽车零配件、计算机硬件与设备、食品药品销售、家庭耐用消费品。

对此也有市场人士指出,投资者盈利预期下降也不足为奇,因为今天上半年是宏观调控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段,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明显的下降,首先是外贸顺差和贷款总量均双双下降,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密集的行业诸如房地产、银行均出现经营不佳的信号。资金面收紧不光是影响企业的运行情况,而且阻断了整个中国股市的资产重估过程。所以企业盈利预期下降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业绩增长显著放缓,中报行情暗淡。对于企业的中报成绩单,联合证券分析师也持悲观的看法。通过选取33类工业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总数为945家上市公司。考虑到观察的连续性和可比较性,进一步剔除近两年来首发上市的相关公司,最终得到分析样本为794家工业类上市公司。分析样本从2005年至2008年一季度的净利润数据后联合证券分析师可以发现,样本在2008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增幅已然成了负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一季报上市公司整体能够维持30%左右的净利润增长,更多的是依靠金融地产行业的高增长以及新股发行后的外延式扩张。

利润增幅可以分解为净资产收益率增幅以及净资产的增幅来分别考察,样本2008年一季度净资产同比增幅为22.16%,而ROE则大幅下挫了21.91%,这两者的合力效果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7%。毛利率持续快速下滑再加上综合税费率下降步伐的放缓直接导致了净资产收益率的大幅跳水,而毛利率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原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能源品的购进成本大幅攀升所致。进一步考虑到油、电等价格补贴的难以为继,倘若下半年各种价格体制改革真的启动,以上样本中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类企业利润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联合证券分析师保守估计全部934家工业类上市公司1-6月份净利润同比下降10%左右。更进一步,根据行业研究员的基本判断可以粗略的估算房地产、银行、保险这三大主要板块的业绩增长情况,再参照2007年各行业的净利润占比情况作为权重,初步预测2008年中期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为17.36%。

相对2007年出现盈利增速下降,2008年将是降低预期的一年,当股指在2008年前五个月出现大幅回落后,市场兴起了更加悲观的预期,开始逐步下调2008~2009年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在一季度,分析师对于上市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增长预期下降达到了20~24%。实际上,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为27.7%,并不低于预期。摆脱了对一季度企业盈利增速放缓的担忧后,市场又开始担心二季度经济和企业盈利开始出现问题。但是有市场人士就此指出,企业盈利下降又被放大的嫌疑。虽然说经济形势整体上不令人满意,但是也没有想象的悲观。任何经济形势的的变化都具有两面性,例如人民币升值,虽然对一些出口企业不利,但是对进口企业是有利的。

来自中信建投分析报告或许更能说明这一问题。上市公司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的缩影,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情况也从宏观上反映出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利润10944 亿元,同比增长20.9%。

在39 个工业大类中,有33 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6 个行业出现利润下降或亏损。按照利润规模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54.3%,煤炭行业增长97.8%,黑色金属加工(主要是钢铁)行业增长25.89%,化工行业增长25.5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6.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8.5%,电力行业利润下降75.8%,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7.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 亿元转为净亏损443 亿元。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中游制造业中出口导向型行业利润受到大幅挤压,受到价格管制的行业如水和电力行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

增长仍是“主旋律”业绩预增有亮点

中报业绩悲观情绪被放大。东方证券分析师指出,造成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数据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石化行业盈利增速明显放缓,而政府相关补贴政策的出台将使石化行业的盈利回归真实。但是按国家的最新规定,国家将按月给予石化企业炼油补贴,返还比例将达75%,这将大大减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炼油环节的亏损。如果按100美元/桶原油价格计算,中国石化每月收到的补贴60亿左右,中国石油10亿左右。这将使得二季度石化行业净利润环比出现大幅的增长。

上市公司2007年四季度盈利相比较三季度环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是市场调低上市公司2008年盈利预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市场担心这一盈利增长趋势会得以延续。而实际上,2008年一季度,ETF50可比上市公司净利润环比增长超过30%,上市公司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并且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还受到2月份雪灾因素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环比盈利增长将形成趋势性的反转,二季度的业绩并不悲观。

业绩快报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但历来都是风向标。目前,已有超过500家公司公布了2008年中期业绩快报,已公布业绩快报的上市公司表现出几大特征:一、亏损的上市公司占比较小,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趋势明显。二、大部分上市公司2008年中期业绩仍将实现高增长。其中,预期净利润增长超过100%的上市公司占20%,净利润增长在50%~100%之间的占20%。所以,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企业的盈利水平明显好于预期 。

在近期业绩预告的600多家公司中,“增长”仍然是主旋律。其中六成的公司业绩预增,四成的公司业绩大幅上升,预喜公司(即预增及扭亏)比例仍高达66%,预忧公司数占比34%,说明上市公司的整体增长依然可期。但相对去年中报,预增的公司比例下降了12%,说明今年中报整体业绩增长速度在下滑。

从行业看,高油价、高通胀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主导着个股业绩的分化。在高油价及高通胀的大背景下,处于上游的采掘业,煤炭以及矿产等拥有资源的个股大面积预增;农林牧渔等上游(主要是种殖业及养殖业)行业景气也随物价走势水涨船高。但值得关注的是,农林牧渔等中下游行业并没有市场想象的好,中报出现了不少预亏及预降;抗通胀的银行等金融服务业依然保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医药行业的景气度比去年中期有所回升。

行业增长仍有亮点。当前的经济形势虽然对一部分企业不利,但是还是有一些行业和企业保持了很强的盈利能力。根据今日投资法的盈利预测报告显示,08年增长率较07年增长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是自来水、信息技术与服务、航天与国防,分别上升84%、81%和79%(绝对值)。其它进入前十的还有:餐饮住宿与娱乐、食品生产与加工、媒体、煤炭、建筑原材料、金属与采矿和化工品。

来自天相投顾的分析报告也显示,虽然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但是公司中报业绩中也不乏亮点,部分行业的盈利增长水平还是保持了相对强劲的增长态势。

家电:行业回暖,板块净利润增速超70%。家电板块2008年中期业绩预计净利润达48.6亿元,同比增长76.3%。家电板块龙头个股优势明显,二三线品牌仍存在大面积盈利下降或亏损。

房地产:中报保持50%以上的业绩增长可能性较大。由于房地产公司利润实现和销售之间的滞后性,综合考虑到存量预收帐款对应的毛利率较高以及市场变化导致上市公司平滑利润的可能,天相投顾分析师认为房地产行业08年中报保持50%以上的业绩增长可能性较大。但如果下半年楼市仍不能有效回暖、成交持续萎缩或者价格大下跌的话,整个行业09年的业绩将会趋于黯淡。虽然房地产行业仍然处于调整中,但仍有部分公司将依赖于自身的竞争优势和07年丰厚预收帐款打下的坚实基础实现08年的稳健快速增长公司的业绩增长确定性也很强,值得期待。

软件:净利润增速将达40%。预测软件板块08年1-6月净利润将同比增长40%,剔除东软集团整体上市后的业绩突增因素,预计软件板块08年中期业绩增幅为28%,与预测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08年业绩增幅相近,因此仍然维持软件板块“中性”的投资评级。同时天相投顾分析师看好在细分领域占有优势地位、下游行业软件投资需求大幅增长的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商。

通信:若剔除中国联通,预计同比增长30%左右。在预增的14家公司中,收入的增长以及产能的扩张是主要驱动力。根据行业数据,08年1-5月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5.2%。在上市公司中,若考虑中国联通中期业绩保持平稳,预计通信板块43家上市公司的08年中报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0%左右,若剔除中国联通,预计同比增长30%左右。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范文6

一、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增长预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303家,实现主营收入约12.0万亿元,同比增长9.0%,占全国规模主营收入的13.0%;利润总额7761.4亿元,增长9.0%,占同期全国规模利润总额的14.6%;上缴税金8122.2亿元,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万亿元,增长19.0%,占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1.2%;资产总计9.91万亿元,增幅12.2%。前11个月,实现进出口总额58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6%,其中出口1634.3亿美元,增长3.9%,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2%。1~11月,全国石油天然气总产量(油当量)同比增长3.9%;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幅约5.8%。

预计2013年主营收入约13.3万亿元,同比增长9.2%;利润总额约8900亿元,增长8.8%;出口总额1805.6亿美元,增长4.0%。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1~11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模以上企业277家,实现主营收入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3585.2亿元,下降6.8%;上缴税金2124.3亿元,下降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9.6亿元,增长27.6%;行业资产总计2.08万亿元,增长6.1%。前11月,全国原油产量1.90亿吨,同比增长1.6%;天然气产量1020.2亿立方米,增长8.9%。

原油加工业 1~11月,原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320家,实现主营收入3.15万亿元,同比增长3.8%;利润总额343.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9.8亿元;上缴税金3764.0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0.1亿元,同比增长27.4%;资产总计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前11个月,全国原油加工量4.36亿吨,同比增长3.6%;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2.70亿吨,增长4.7%。

化学工业 1~11月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5321家,实现主营收入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总额3598.5亿元,增长12.1%;上缴税金2131.7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资产总计6.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进出口总额30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出口1323.6亿美元,增长4.3%。前11月,全国乙烯产量1475.4万吨,同比增长8.4%;烧碱产量2603.3万吨,增长5.9%;化肥产量6926.2万吨,增长5.5%;合成树脂产量5306.5万吨,增长10.9%;轮胎外胎产量8.79亿条,增长7.5%。

预计全年主营收入约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利润总额约4270亿元,同比增长1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1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85家,实现主营收入3447.8亿元,同比增长14.4%;利润总额234.3亿元,同比增长21.5%;上缴税金102.3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9.9亿元,同比增长33.1%;资产总计3399.1亿元,同比增长14.7%。前11月,生产石油钻井设备41.9万台(套),同比增长18.2%;炼化专用设备190.4万吨,下降2.8%。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实现了平稳增长。前11月,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化工行业增幅12.2%。从运行走势上看,上半年行业经济有较明显波动,下半年转入平稳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上半年为9.1%,其间最低月累计增幅为8.8%;1~7月上升至9.4%,此后一直稳定在这一增长幅度。预计全年增幅9.4%,高于去年约1.1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增长12.2%,与上年持平。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基本平稳。一季度全行业收入增幅最高,同比达9.5%,上半年为9.3%,前三季度为9.0%,1~11月为9.3%,预计全年增长9.2%,较上年回落约1.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前11月主营收入增幅12.6%,全年预计为12.5%,增幅与上年持平。

(二)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

2013年,行业继续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13年1~11月,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0%,基本符合预期。三大投资领域中,对化学工业的投资明显减缓。前11月,油气开采、炼油业投资增幅分别达27.6%和27.4%,均较上年大幅加快;而化学工业增速只有15.4%,为历史最低增幅之一,也是近些年来首次低于油气开采和炼油业增长。

从化工各行业看,有机化学原料、涂(颜)料制造等精细化学品和合成材料投资增长较快。1~11月,上述三个子行业投资增幅分别达到30.1%、25.9%和19.2%,大大高于化工行业平均增速;占该行业投资比重分别为19.7%、6.0%和13.0%,均较上年上升,投资继续向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倾斜。同时,一些过剩行业投资持续回落。前11月,无机酸行业投资增幅只有1.7%,无机碱则是下降3.2%,磷肥行业投资降幅更是超过32%。

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数据显示,产业链长、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在行业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从上游能源生产领域看,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非常规油气产量大幅增长,所占比重持续攀升。2013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比达到32.6%的历史新高,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炼油领域,成品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汽、煤油在生产和消费中的占比持续增加,2013年的产量比重分别达到33.2%和8.5%,比上年提高1.3和1个百分点。在下游化工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型煤化工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3年,合成材料产量增幅达到9%,在主要化工产品中占比超过21%,同比分别提高2和1个百分点;有机化学品增幅7%,占主要化工产品的比重近12%,同比提高1.2和0.6个百分点。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代表新型煤化工的标志性产品――甲醇,在“甲醇汽车”、甲醇制烯烃技术推动下,近年来飞速增长。2010年以来,平均增幅超过21%,2013年在统计局公布的主要有机原料产量中占比达到51%,比2010年提高逾10个百分点。此外,轮胎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继续加快,引领橡胶制品业结构升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子午胎产量增速达到18%,占比较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三是技术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类产品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技术类产品保持上升的趋势。2013年,无机化学原料、化肥等传统化工产品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持续下降,有机原料、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呈上升趋势。2013年,无机化学原料和化肥行业主营收入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较上年下降了0.5和0.8个百分点;而有机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则上升了2和0.6个百分点。

一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在传统行业技术升级加快,如化肥行业的煤气化技术装备的发展,染料生产工艺的突破与创新;在页岩气的开发也取得技术和产量的突破;在化工装备领域,国产化装备取代了国外进口设备等等。其中,最值得一提出的是现代煤化工技术取得新的进展。

2013年,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稳步前行,煤化工技术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煤气化技术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以航天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炉技术正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与国外引进技术“水土不服”的情况相比,国产气化炉更加“接地气”。另外,在工艺路线方面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如煤制芳烃和煤-油混炼新技术的首次尝试,煤制乙二醇全流程打通并生产合格产品,以及焦油加氢煤炭分质利用新工艺等,这些工艺路线的尝试和探索,都为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技术和工艺路线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对现代煤化工产品的开发也收获了新的果实。甲醇蛋白的生产不仅开拓了现代煤化工下游产品,还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掌握此项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甲醇蛋白的开发,为解决饲料供应和提高农畜养殖率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和收入基本实现同步增长,而上年利润则为负增长。同时,企业亏损状况也有显著好转,盈利能力稳中回升,行业整体效益明显改善。

利润同步增长,炼油业贡献最大。2013年1~11月,全行业利润增幅9.0%,与收入增幅持平,预计全年增长8.8%,利润总额约8900亿元。其中,炼油业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利润总额约400亿元,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70%;化工行业贡献率次之,超过60%;由于利润下降,占比最大的油气开采业利润贡献率为负值。利润增长的结构正在改善。

化工行业中,农药、橡胶制品、涂(颜)料和专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利润增速较高。1~11月,农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幅35.2%,位居化工各大子行业增幅之首;橡胶制品业利润增幅22.2%,居第二;涂(颜)料和专用化学品利润增速分别为17.1和16.9%,排名第三和第四位。从对化工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看,专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主要为有机原料)和橡胶制品占前三位,分别达到38.2%、27.3%和25.5%;占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8.6%、21.2%和15.2%。

亏损企业亏损状况持续好转。前11月,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4.5%,亏损面由年初的21.3%缩小至13.7%。其中,油气开采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8%,亏损面为21.7%;炼油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3.4%,亏损面为18.3%;化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9.4%,亏损面为13.5%。

盈利能力回升。1~11月,全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6.47%,同比持平,比1~6月提高0.21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4.94%,同比持平,比1~6月上升0.42个百分点。进入下半年后,行业毛利率也出现明显企稳回升趋势。前11月为16.25%,比前三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毛利率12.44%,比前三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四)行业出口逆势增长

2013年,面对世界贸易增长放缓,贸易壁垒和摩擦加剧等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行业出口实现逆势增长。海关数据显示,1~11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58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1634.3亿美元,增长3.9%,比上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2%。预计全年出口增长4.0%,2008年以来,出口增长首次超越进口。

橡胶制品出口一枝独秀。1~11月,橡胶制品出口金额430.9亿美元,同比增长8.9%,增幅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6.4%,是行业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在其它主要出口产品中,农药和成品油出口额大幅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2.1%和33.4%,分别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2.1%和9.2%,均较上年明显上升。前11月化肥出口1758.5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2.0%,出口总额57.2亿美元,下降10.5%。

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相对较快。1~11月,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514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365.5亿美元,增幅3.8%;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284.3亿美元,下降10.1%,其中出口146.1亿美元,增长4.4%;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456.5亿美元,增长1.6%,其中出口122.7亿美元,增幅4.1%。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持续加快,占出口比重也有上升的趋势。

贸易国进一步拓展,区域结构继续改善。近年来,石油和化工行业对外出口地不断扩展,2013年,上升至230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又增加5个,遍布全球各地。在贸易面拓展的同时,区域贸易结构也得到改善。传统出口最大目的地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占比继续下降,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占比持续上升。数据显示,2013年对美出口额占比为14.5%,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对香港地区出口额占比7.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对日出口额占比降至5.9%,降幅最大,达0.8%。对金砖国家出口占比保持稳中上升趋势,2013年占比首次超过11%,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13年出口增量主要来自其它地区和发展中国家。

(五)区域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东中西部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西部的原材料产业和东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13年,东部地区纯苯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70%,子午胎占比超过82%,合成纤维单体超过92%,产品加快向中高端、精细化发展;中部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化肥、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其中,尿素占全国总产量的39%,化学试剂占29%,农药占31%;西部地区天然气产业、煤化工等发展迅速。2013年,西部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比重达82%,电石产量达88%,甲醇占比近50%。各区域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显露。

西部地区投资增速继续领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重点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前11月,西部地区投资增幅达24.5%,东部和中部地区投资增幅分别为20.7%和12.9%,西部地区增速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投资额占全行业比重保持在51%以上,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平衡。1~11月,东部11省市主营收入7.92万亿元,增长9.6%;中部8省主营收入2.10万亿元,增长8.4%;西部12省市区主营收入1.97万亿元,增幅7.2%。在区域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宏观经济形势艰难的背景下,地区收入增长保持了基本同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行业中的占比保持稳中上升趋势,地区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平衡。

三、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今年以来,部分行业产能扩张仍在继续,装置开工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长期低位徘徊。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尿素产量装置平均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即便如此,由于产能释放过大,供需失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持续走低。监测显示,尿素市场年均价只有1920元/吨,三年来最低,同比跌幅达13.4%;受此影响,氮肥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利润同比降幅达65%。无机盐、无机碱行业市场竞争更为残酷,价格连连下挫。全年烧碱装置平均利用率在75%左右,纯碱装置平均利用率80%上下;烧碱(片碱)市场年均价为2650元/吨,同比下跌18.4%,液碱(32%离子膜)均价706元/吨,跌幅23.3%;纯碱(重灰)市场年均价1440元/吨,同比下跌7.1%,轻灰均价为1340元/吨,跌幅8.7%。1~11月,无机碱行业利润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再度下降4%,无机盐行业降幅为5%。数据还显示,2013年聚氯乙烯装置利用率不足65%,甲醇更低,不足60%,聚氯乙烯和甲醇价格长期低位徘徊,行业处于亏损边沿。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全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风险。

二是成本管理差距较大。这一问题在化工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尽管化工行业自身进步明显,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成本管理差距较大。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化工行业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7.56元,同比增加0.61元,高出全国规模工业100元主营收入成本近2元,差距很大。盈利能力也明显低于全国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前11月,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94%,全国规模工业为5.77%,低了0.83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近年来,行业的创新能力虽然稳步提高,但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面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难以应对,一些畅销产品,很快变得过时、过剩,又不得不大量进口。海关数据显示,1~11月,我国净进口有机化学品达2420万吨,同比增长10.5%;净进口合成树脂2428万吨,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3%,但却是同期国内合成树脂总产量的45.7%。两者之和接近5000万吨,如此巨大市场,我们却长期徘徊在。从进口来源地看,主要来自中东地区的伊朗、沙特,以及周边的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我产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品种、档次上与上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有机化学原料领域,质量和技术差距近年来有扩大的趋势。关键在于国内不少企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差,这种现况应引起行业内的高度重视与反思。

四是安全环保形势严峻。2013年,有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环境责任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仅下半年来较大事故就多达15起,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日前,工信部又了对《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 2012 年下降 18%,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全行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 8%、8%、10%和 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 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100%。为达成上述目标,《意见》还提出,2015年底前要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380 万吨电石落后生产能力;控制氮肥、磷肥、“三酸两碱”、电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础化学品的总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产能和装置,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和环保门槛。短期内,安全环保将会大幅提高行业的运营成本,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但长远看,对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意义深远。

四、2014年主要市场和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展望2014年,尽管宏观经济运行还存在下行风险,但是,促进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仍大于不利因素。党的十三中全会描绘了我国社会经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发展蓝图。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环保产业的崛起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都将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提供新的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内需将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行业经济运行趋势,预计2014年石油和化工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行业价格总水平较今年持平或有所反弹;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国际原油市场

2013年,世界原油价格总水平虽较上年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100美元/桶上方,自2011年突破100美元后,连续第三年保持高位。主要市场中,WTI原油年均价(普氏现货,下同)为97.8美元/桶,同比涨幅3.6%;布伦特原油年均价108.6美元/桶,同比跌幅2.7%;大庆原油均价104.1美元/桶,同比跌幅8.4%。三地原油平均价格为103.5美元/桶,同比下跌2.9%,是2009年以来的第二次下跌。

全球原油消费保持低速增长。BP能源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原油消费量41.31亿吨,增幅1.2%。根据全球经济增长和原油消费情况,预计2013年世界原油消费量在41.71亿吨上下,增幅1.0%;2014年世界原油消费增幅约为1.2%,略有加快。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进入一个相对较缓、相对平稳的时期。

2014年国际油价将保持大体稳定。目前,国际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相对宽松,热点地区局势总体趋向缓和,美国能源自给率快速上升,这些为未来国际油价保持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及油价运行走势,预计2014,国际原油现货价格总水平与上年大致持平。其中,WTI原油均价在95美元~100美元/桶上下;布伦特原油均价在105美元~110美元/桶左右;大庆原油均价大约在100美元~105美元/桶之间。

(二)国内油品市场

截至2013年末,我国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逾7亿吨/年,已显现出过剩的迹象。2006~2012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幅为6.8%。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国内油品的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将成为长期趋势。根据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变化情况,预计2013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约4.89亿吨,同比增长约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645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2.87亿吨,增长3.5%,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约1.70亿吨,与上年大致持平。2014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1亿吨,同比增长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880亿立方米,增幅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02亿吨,增幅4.5%。

201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根据对2014年国际油价的基本判断,以及近10年来成品油价格运行特征,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总水平大致与2013年持平。其中,0#柴油年均价在8510元/吨上下,同比持平;93#汽油均价约9950元/吨,涨幅0.2%。

(三)农用化学品市场

2013年,受天候、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等综合因素影响,化肥市场消费增速较上年显著回落,预计全年化肥表观消费量约为7370万吨(折纯,下同),增幅为4%,其中尿素表观消费量约2850万吨,增长5%。2014年,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强,农业对化肥的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化肥表观消费量约7700万吨,增幅4.5%左右,基本接近常年平均增长水平。

2014年在消费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化肥的市场价格主要取决于成本(煤炭、天然气价格)、产能释放程度、出口增长情况等三大因素。当前,化肥市场供需总体上严重失衡,市场跟踪显示,化肥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越高(超过85%),市场竞争就越激烈,价格也越低。分析认为,化肥行业产能的释放程度将是决定2014年市场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行业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0%以内,将会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在此条件下,预计尿素年均市场价格将重返2000元/吨上方,涨幅4%左右;磷酸二铵年均价在3100元/吨上下,涨幅约3.5%;国产氯化钾均价在2700元/吨左右,涨幅约8%。化肥行业的整体效益也将会好于上年。

(四)基础化学原料市场

2013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增长总体上较上年略有加快。其中,无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7%,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预计主要基础化学原料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785万吨,增长9.5%;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300万吨,增长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690万吨,增幅6%。2014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总体上将会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无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为6%,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机化学原料增幅约8.5%,较上年有所加快。其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945万吨,增长9%;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550万吨,增长7.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850万吨,增幅6%。

2014年,根据目前市场走势判断,我国无机化学原料市场受成本支撑会有所反弹,由于上年深度下跌,所以显得反弹力度稍有大些,但在产能过剩重压之下,市场竞争激烈,整体上仍将是相对低迷的局面;有机原料市场总体将继续稳中趋升的格局,价格主要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而波动。预计烧碱(片碱)的市场年均价格在2800元/吨上下,涨幅5.5%;纯碱(重灰)年均价在1550元/吨左右,涨幅7.5%;电石均价约3100元/吨,涨幅6%;丙烯市场均价约为10400元/吨,微涨0.6%;纯苯(石油级)年均价约为9500元/吨,与上年大致持平;甲醇(一级,净水)年均价约2900元/吨,涨幅4%。基础原料市场总体上可能好于2013年。

(五)合成材料市场

2013年,我国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1亿吨,增幅3%,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需求增长减缓。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8500万吨,增长6.5%;合成纤维单(聚合)表观消费量约5100万吨,降幅2%。预计2014年,我国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7亿吨,增幅4.5%,虽较上年有所加快,但仍是历史的较低增幅之一。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9100万吨,增幅7.5%。

2014年我国合成材料市场进口依存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目前,合成树脂进口依存度超过30%,合成纤维单体达到35%左右,合成橡胶超过24%。我国通用合成材料市场面临周边和中东地区的严峻挑战,竞争异常激烈。展开差异化竞争,巩固通用料市场,重点争夺中高端市场,是我国合成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战略取向。根据目前市场走势和未来原油价格的判断,预计2014年合成材料市场价格总体或稳中趋升。其中,聚氯乙烯(LS-100)年均价在7200元/吨左右,涨幅约3%;高密度聚乙烯(5000s)均价在11600元/吨上下,涨幅约0.5%;聚丙烯(F401)均价约为11400元/吨,涨幅约2.5%;己内酰胺均价可能回升至19000元/吨,涨幅约3.5%;丙烯腈回升幅度稍大,约为7%,均价达14000元/吨左右;丁苯橡胶(1500)均价可能反弹至14500元/吨上下,涨幅5%;顺丁橡胶均价约为15000元/吨,升幅6%。

(六)2014年主要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初步预测,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约14.56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化学工业主营收入约为8.91万亿元,增长10.5%,

2014年,预计全行业利润总额约9800亿元,增幅约10%。其中,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约4800亿元,增幅约12%;

2014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1亿吨,同比增长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880亿立方米,增幅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02亿吨,增幅4.5%。预计主要化工产品表观消费总量增幅约5%。其中,化肥表观消费量约7700万吨,增幅4.5%;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945万吨,增长9%;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550万吨,增长7.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850万吨,增幅6%;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7亿吨,增幅4.5%,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9100万吨,增幅7.5%。

五、2014年行业重点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抓住调结构、转方式这根主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一)切实做好农用化学品市场的保障服务工作

2013年,我国农业粮食生产连续实现了“十连增”,农用化学品的保障功不可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2014年工作第一要务。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维护我国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做好农用化学品的保障工作,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首要任务。

一要坚决保证国内市场化肥、农药、农膜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充裕供应,促进供需平衡,稳定市场价格。2014年国内化肥、农药的产能还会增加,结构性过剩仍将存在,而且运价、水价、人工等成本上升,气价上涨,供应季节性短缺等,都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国家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生产企业的压力也会继续增加。从需求看,2014年,国内化肥农药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农化品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复苏。不久前,国家降低了2014年化肥产品的出口关税,预计化肥农药的出口将继续加快。因此,明年国内农化产品企业需认真组织安排好生产经营,合理调节出口比重。联合会将积极引导企业生产销售,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协助解决生产、销售中的矛盾和问题;做好国内市场供需监测和协调工作,力求资源总体平衡,价格基本稳定。

二要加快推进化肥农药产品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引导、鼓励企业发展增值肥料、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料、高效低毒农药以及测土配方技术等,积极向农业部等主管部门建议,将尿素硝酸铵溶液等的推广、使用纳入水肥一体化工程中,在施肥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必要扶持,降低或免征新型生态高效化肥、农药的增值税。支持鼓励生产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重视现有生产工艺、装备等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的优化和提升。

三要继续加大打假力度,净化市场,保护好农民利益。农资打假不仅关乎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关乎食品安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全局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农资供应质量可靠,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加快推进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产能过剩是影响当前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013年,我们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年初成立了由各专业协会、相关研究机构、企业组成的专题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与企业深入交流,对行业进行把脉会诊,完成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专题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将炼油、氮肥、磷铵、氯碱、纯碱、电石、甲醇、氟硅等八个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上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抄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这八行业目前在整个石化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是未来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重点。

应当看到,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在过去长期快速发展中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因此,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方针,努力化解产能过剩。一要积极配合政府加强产业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修订,提高准入门槛,完善产业政策。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二要利用产能过剩契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三要强化对过剩行业产能情况的监测预警,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突破,产品的脱胎换骨,竞争力的全面升华。

(三)全面提升安全环保工作水平

2014年我们要把安全环保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抓出新成效。一是要严格安全环保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重大安全生产和环保事故,努力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责任关怀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责任关怀与SHE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集中力量开展责任关怀与绿色石油化工的宣传活动,引导企业深入实施责任关怀,把安全环保工作从围墙内扩展到围墙外。三是继续推进和完善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增加一批产品企业行业的能效“领跑者”,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培养一批企业责任关怀典型,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绿色园区”。

(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石油和化工行业中的传统产业和产品需求出现放缓趋势,特别是一些大宗类的石油和化工产品,收入增速降低,效益明显下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行业整体增速。培育新的增长点,成为行业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紧跟需求结构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时期,处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兴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要由大变强,必须抓住这个机遇,赢得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端化、差异化和专用性化学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环保、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计算机、电子产品等领域急需的特种、高端化学品供给严重不足。我们的结构调整,要紧紧盯住市场发展的前沿,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配套需求,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二是加快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三是配套发展新能源产业,四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替代传统工艺。

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业,特别是能够为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提供技术支撑的服务业,如科研创新、工艺优化、设备升级、能源合同管理服务等。现阶段及今后时期,行业对这些方面的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鼓励企业加强投入,自主创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培育市场力量,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战略合作联盟等平台,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性的生产服务组织和机构,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好地支撑行业由大变强。

(五)创新经济运行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