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

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文1

关键词: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指的是在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风俗、传统、代表人物,及由这个民族进行的一切活动。民族文化可以体现在思想文化中,而思想文化对动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中国动画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哲学,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把艺术家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结合起来,提倡“文以载道”,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美学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促成了中国动画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独特美学风格。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之中。

儒家文化以春秋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文以载道”,这些对于中国动画的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儒家文化中的“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调和与折中、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孔子“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准则的典范。体现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就是讲究动画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讲究“文以载道”,一切以“和”为美,这一点正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又代表着中国风格。

2.儒家文化中的“忠恕”

儒家之道是人们必须遵循,并且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准则与规范,其最高境界是“至诚”。“诚”指真实无妄。从道德意义而言,人的本性诚实就会与人、物、天三者之性相互通融、互相影响。“忠恕”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动画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优秀动画作品,都是教人从善,通过人的“诚”感动天地而打动观众。

3.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

孔子以“仁义”作为理解分析美与艺术的根本。儒家美学的主导思想是:肯定个体需求的必要性、合理性;强调把这种需求的满足导向伦理规范。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导向伦理,个体需求必须与社会的伦理规范达到统一,这样,和谐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中国动画艺术家们不断地将这一儒家精髓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使作品中蕴含发人深省的内涵,它最终表现为动画作品中生动的教化作用,让各阶层的观众从中获得教益。

三、中国动画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道家文化的最本质特点是“无为”,也是老子的主要思想;“无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美的奥妙就在其中。“无为”要求人与道合一,与天地自然合一,与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对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墨动画片的代表作《山水情》中,通过对人与山水间的依恋关系的刻画渲染师生之情,“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通过水墨淋漓的画面和优雅的音乐体现出来。

1.道家文化“虚无”的宇宙观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家文化中的虚无空灵、含蓄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点。它的形成来源于道家的“虚无”宇宙观。老子的这种“虚无”宇宙观对中国动画崇尚空灵美影响极大。空灵美的特点一在空,二在灵,因空而灵,这恰恰是中国动画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少中见多,小中见大,虚中见实,意味深远,亲和人性。

2.道家文化的基本思想:无为

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以有为而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种无为实指一种趣味,我们可以用“恬淡”来解释。恬淡既是“道”的重要特征,也是后世的文人艺术家崇尚淡泊的思想境界。中国动画恰恰可以体现出这种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正因为具有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而被认可。

3.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释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对当今社会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维护生态平衡有独特的价值。“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是从纯粹哲学意义上来讲,但对于美学也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后世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即美是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未经雕琢的。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不失为中国动画发展的指路灯。

四、中国动画中的佛教文化

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是宗教。”自古以来,宗教与艺术的发展都是相互渗透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民族文化及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绘画、陶瓷、建筑、文学无不受到佛教文化的浸润。一向被视为动画创作颈瓶的意境、神韵的表达,可以用禅宗精神影响下的诗风画意来解决。佛教文化的“空灵、余韵”和动画的虚拟性、假想性的特征不谋而合,中国动画从中汲取精华,如《大闹天宫》就是代表作。它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神话故事基础上结合了动画自身的特点,又保持了原著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进行了精炼和美化。中国动画崇尚以形写神,讲究气韵生动。《大闹天宫》着重韵律和意境,无论是从影片画面还是内容设计上,都追求意境和美的神韵,这是对中国佛教文化做过深入研究才有的深刻体会。

结语

综上可见,中国民族文化应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极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它们自成特点,将长期影响着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和风格,这样,中国动画才能独具自己的特点,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苏国荣.戏曲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李泽厚,刘纲纪.中华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卷.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陈望衡.龙腾凤霭[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文2

跆拳道在训练、比赛的开始和结束时,都有严格的礼仪要求。练习者在开始进场的时候,首先要对老师鞠躬以示尊敬,还要对国旗行礼,以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接着,在跆拳道练习或者正式的比赛即将开始之前,双方对手要相互行礼,用来表示自己友好的态度和对对方的尊敬,如果在比赛时,有违反比赛规范的行为发生,裁判对犯规者实施处罚时,被罚的一方要对裁判行鞠躬礼,表示自己服从裁判的判定;比赛结束之后,双方对手要再次互相行礼,表示谦让,接着对裁判敬礼,说明自己对裁判的尊重和感谢。

练习者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以礼贯穿练习的始终。不仅仅要遵循基本的跆拳道礼仪,还要遵守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跆拳道除了教授练习者武技,更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坚毅的个性和绅士的比赛风度。跆拳道不仅要求习武者在练习跆拳道和比赛时遵守礼仪要求,在生活中也要一直将跆拳道的礼仪风度保持下去。

跆拳道练习者要首先做到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对自己的长辈要尊敬,对晚辈要谦让,在生活中养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优秀修养。练习者在这种浓厚的礼仪氛围中会不自觉的受到礼仪的熏陶,将跆拳道的礼仪形式真正的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修养。跆拳道礼仪还着重讲究团结一致,即练习者是一个大的集体,这个集体是坚不可摧的,每个练习者对他人都要主动帮助,主动与对手配合,对手之间不是充满戾气,而是形成一种互助的竞争氛围,增强练习者的集体意识。

2 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中的体现和应用

跆拳道虽然起源于朝鲜,但中国与朝鲜在地域上是相连的,因而,彼此的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跆拳道中的礼仪有很多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比如,儒家重视礼仪,道家追求虚静,这些在跆拳道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此证明,跆拳道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跆拳道传入中国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其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证明。

2.1 儒家思想与跆拳道中的重礼

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以礼待人,礼在儒家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管是国家间的外交,还是个人在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儒家都要求个人时时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而跆拳道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崇尚礼仪,跆拳道要求习武者除了要认真的学习武技,更要将礼作为时刻约束自己的核心思想,不管是比赛或者练习,不管是在习武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以礼对待任何人,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跆拳道的礼仪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具有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武技和极强的身体素质,更要具备优秀的个人素养,即时刻以礼作为自己对事对人的标准。

2.2 道家思想与跆拳道中的忍耐精神

道家虽与儒家崇尚的思想内容不一样,但道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家思想强调虚怀若谷、谦虚宽容,它提倡以柔克刚,反对人与人之间为利益争名夺利、互相残杀,这些就是道家追求的虚静的人生境界。跆拳道教学中就对道家这一思想进行了大量的应用,跆拳道在武技的训练过程中,要求练习者完成旋转、跳跃等技术性极强的武术动作,做这些动作,就要求练习者的心态保持平和,尤其是在真正比赛的时候,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与对手竞技时,更需要保持平常的心态,而道家所提倡的虚静便可以帮助练习者调整比赛的心情和心态,让他们抛却一切的杂念,进入无我的境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礼仪是跆拳道中的基本思想,除了礼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还都要求义,义被作为中国道德的行为准则,而跆拳道练习同样要求练习者要明辨是非,不能因为一己之欲就损害对手的利益。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礼仪精神都要求练习者对自己严格要求,去私欲,多为他人着想不贪求,对别人可以做到无私。综上所述,跆拳道不仅融合了朝鲜的特色,也渗透进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使得跆拳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高超武技的途径,也是一种对优秀文化进行传扬的有效方式。

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文3

【关键词】木雕艺术;传统文化;思想

所谓的木雕也就是以木质构件为基本的载体,将许多客观事物的艺术特点雕刻在其中,使其艺术内涵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从而起到一个借物言志的效果,使得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美感得到一定的体现。而我们在第木雕艺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对其艺术性特点进行分析,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来对木雕艺术作品的价值和特性进行分析,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木雕工艺得到长远的发展,而且将木雕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相结合,还有利于我国儒家文化的传播。下面我们就对木雕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中国传统文化―“孝”的思想

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对其儒家思想进行相关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自古以来,都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并且以仁义、礼仪以及诚信等方面为基本法则,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人们在儒家思想研究的过程中。“孝”的思想作为其基本思想,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实行仁德的根本,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中重要的一部分。

自汉代以来,社会统治经济都一直提倡以孝治国的方针,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还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从而使得孝悌观念的当时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为各个社会阶层的人所接受。而在木雕工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孝”为题材,就爱那个相关的文化和实践通过木雕艺术作品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样不但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给人们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心理。

“孝道”还体现在“续香火”上,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作为家具的点缀,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和合二仙”的故事(和合二仙主持着人世间的婚姻),来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终身大事的美好愿望。

二、体现“忠”、“义”思想

以忠、义为题材,也是木雕艺术的主要内容。在以君主为主宰的社会里,君主是臣子的衣食父母,为臣必须全心全意地维护君主的利益,“尽忠”成为人臣必须完成的人生使命,忠君自然而然地成为臣子们至高无上的人格追求。忠、孝、节、义也常被联系起来表述同一种伦理原则,“孝者必贵于忠”、“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报国尽忠、奉献尽孝两者是一致的。徽州木雕中表现“忠”、“义”这一伦理范畴的作品非常之多,常见的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赵子龙救孤》、《桃园三结义》等。

在男人为主体的封建社会中,妇女一直处在从属和受支配的地位。程朱理学教化社会的核心观念是“天理”的确立和“人欲”的否定。妇女作为宗法社会的成员之一(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也理所当然地为维护封建礼教尽犬马之劳。“妇德”是“家之隆替,国之废兴”的大事,“三从四德”是每一位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妇女婚前的童贞和婚后的节操被渲染成比生命更重要――“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格守“妇德”、“相夫教子”成为妇女整个生命历程的全部,自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完全寄托在丈夫和儿子的身上。在理学渊源之地的徽州,对节烈的提倡更是不遗余力。据橄人赵吉士评论:“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徽州妇女耳濡目染,铭刻于心,失去丈夫者“动以身殉,……数数见焉,或称未亡人而代养,而抚孤婆居数十终”(徐卓《休宁碎语》)。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的歇县“孝贞节烈坊”,便集中表彰了“徽州府属孝贞节烈六万五千零七十人口”。贞节牌坊为不幸的妇女带来了“无尚光荣”,更让千千万万的妇女甘愿受礼教的束缚。因此,恪守“妇德”、“相夫教子”等内容也必然成为徽州木雕中表现的重要题材,如《乳姑不怠》、《闺训女儿经》、《送郎赶考》、《母子图》等。

三、体现 “学”、 “仕”的思想

自从儒学创始人孔子开始宣扬儒家文化以来,儒家便极为重视读书以及从政做官这两个方面。一直以来,学而优则仕就是儒家文化之中所存在的最佳人生理想。而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读书和及第等场面和寓意也就成为了木雕艺术之中所存在的一个常用选题。例如《十八学士》、《三进士》、《五子登科》等著名的木雕作品,便充分的体现出了封建文人生活过程中的理想人生发展愿景。

此外,读书从来都不是一件极为轻松的事情,尤其是生存在科举制度之下的儒生,皓首穷经,终身都投入到古籍、名典之中,但是真正能够获得金榜题名的书生确实少之又少。所以,木雕之中也时常会反映出古人在苦读诗书的场面,例如《买臣负薪》,便是从《汉书?朱买臣传》之中脱胎而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直至年岁50,才拜为会稽太守。而《车撒囊萤》这一出自《晋书 车胤传》的名典,也同样是反映出了这一现象。徽州人之所以将业儒当作是高于服贾的存在,其主要原因便是由于“非儒术无以亢吾宗”,即便是富坍王侯,也无法彻底的光宗耀祖,只有业儒之人仕,才能够达到荣宗显祖的效果。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要子弟业儒还是要雅好诗书,其都是过于看重官本位以及儒家重本轻末的思想观念。所以,这些方面的因素直接使得入仕、业儒等方面的主题成为了当前徽州木雕极为热衷的一个重要话题,而这其中较为著名的木雕作品有:《状元及第》、《皓首穷经》、《蟾宫折桂》、《五子登科》等等。

四、体现“中和”的思想

中和在我国古代的哲学文化之中,是一个有形而上的高度,例如在儒家著名的《中庸》之中便详细的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中”是各个矛盾方双方都应当进行一定是程度发展的,这其中不存在着过度或者不及等方面的缺陷,只有中才能够使得矛盾直接处在一个完全平稳的状态之下;“和”则主要是形容与对立因素之间的交融,也就是多样性的一个统一。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和中这两者之间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艺术上所存在的中和之美,便主要是形容在感情、内容、形式、风格等各个方面的适度,促使结构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和谐。

我国的木雕艺术是一门极为传统的古代传承艺术,其木雕工艺自身不但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还呈现出了赏心悦目的山水诗画灵气。木雕艺术可以说是我国文化艺术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身从古以来就遵循着完全相同的价值体系挂念,而我们在对木雕艺术进行品味的过程中,就应当以木雕作品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我国的艺术文化精髓。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并且融入了大量现代化的审美和价值体系,但是这远远不够,除了要对木雕工艺的装饰题材各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借鉴、整理以外,还要像其他主流艺术一样,大量的吸收外族的文化精髓、艺术造诣,来融入到我国的传统木雕艺术中,促使木雕艺术能够持续的改变、提升、创新。在其自身所拥有的木雕艺术文化基础之上,来使得木雕的饰纹能够更加现代化,并且对以往传统的装饰题材进行充实、丰富,不仅体现出现代化的艺术造诣,还能够充分的宣扬、传承我国民族的思想意识和文化。

五、结语

由此可见,在对木雕工艺艺术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在其中,不仅有利于人们对中国木雕工艺的发展历程有着一定的了解,还使得中国木雕艺术内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带木雕艺术当中,还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从而使得木雕艺术的装饰提成更加的丰富,进而为我国传统木雕工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抗生.民间木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文4

关键词:古代教育;诗教理论;影响

一、诗教的概念论述

要论述诗教理论及其影响,首先要明确“诗教”这一定义。“诗教”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文化活动,以诗为教;二是指文化原则,即诗教理论,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原则。

作为文化活动的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上溯到尧舜时代。据《尚书・舜典》记载,帝舜曾命人以诗乐舞教育贵族弟子:“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西周时,“《诗》三百”用于对贵族子弟的教育,也用来对乐工职业训练。于是:“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作为文化原则的诗教是儒家文化思想的成熟理论,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条件下得以确立。孔子将《诗》作为一种文化典籍来传播并论述了《诗》的教育功能:“兴、观、群、怨”的审美功能、“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伦理教化功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智育功能。孟子提出“知人论事”“以意逆志”“知言养气”的方法论。他认为讲诗不能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诗句,不能因诗句而妨碍对作者本意的理解,应该用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用意,这样才能得到诗的本质。荀子最早提出“《诗》言志”“诗教应以讽诵”为主的观点。孟子、荀子等诸儒是对孔子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一脉相承。他们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在群雄逐鹿、崇尚功利的战国时代,以师徒传授的方式,使不绝如缕的诗教传统在历经秦代的文化浩劫后,仍能再度复兴,并从此遗泽百世。

处于两种不同范畴的诗教观,在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文学意义上的“诗教”观念脱胎于教育范畴的“诗教”思想,是经学教育在汉代的发展及经学教育的章句训诂,成就了“诗教”这一文学创作的纲领。另一方面,儒家诗教观的发展对诗教的文学特色与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教理论”。传统语文教育中的诗教理论应该是包含这两个范畴的。

二、诗教理论的影响

1.德育居首位

历代对诗教理论作用的认识褒贬不一,但都是一脉相承了

“温柔敦厚”这一主旨精神。主张培养学生的“君子儒”品格,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了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孝悌忠信”的教育,把个人道德的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看成治国安邦的基本思想。可见德育在传统教育中处于突出的位置。

2.重视审美教育,诗乐交融

孔子在美育教育中从“兴于诗”着手,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提高艺术鉴赏力。同时又着重从诗句中领会道德和政教的原则。可见孔子的审美教育是和德育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仁德修养的提高,道德才越来越高尚,成为君子,以至于圣贤。这种理想的模式,有赖于美育的培养。

3.政教合一

儒家最初并未将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来考察,而是将诗作为歌咏王道政治的载体,作为一种历史文献来对待。孟子明确指出《诗经》是对西周王道政治的记录,西周王道熄灭,《诗经》就再也写不出来了,于是《诗》亡然后《春秋》作。儒家把诗、乐、礼与王道政治融合在一起,诗是政治的反应和记录,礼乐征伐是王道的王权的标志。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太伯)对于文艺而言这算是一种消极的影响,道德的政治化是为封建王权服务的。

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将德育寓于美育之中

当代学校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德育量化的情况普遍,课堂上讲授的德育理论空旷并且离生活遥远,形式化的口号比比皆是。20世纪初先生曾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渐沮也。盖以美为普遍性,绝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其中。”审美具有无利害性,因此,美育才能够取代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引领人超越现实功利目的,从而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

2.重和谐,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诗教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托尔斯泰说:“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能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知和情,知是用理性的逻辑方式把握世界,情是用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缺少创造,缺少想象力的人。”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孔子诗学研究.齐鲁书社,2006.

[2]孔颖达.尚书正义・舜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文5

一、西方法律思想下法律与道德的基本理念

西方法学家们对法律与道德关系进行思辨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理解,从而西方法学家们也被划分成了不同的法学派别。其中观点争议最为对立激烈的当属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一)自然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回答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渐变过程。自然法学派始终强调自然万物按自然规律发展的理性法则,即自然法,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其实质也就是道德法则,是永恒普遍的道德原则。自然法是实在法制定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实在法必须始终追求并符合自然法的基本价值。因此,人们所创制的实在法,即法律,并非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必要的统治形式,法律只是实现自然法所倡导遵循的崇高道德法则的一种手段工具。因此,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不是孤立没有联系的,道德所倡导的正义就是法律所要实现的,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始终如一地遵守法律、服从法律,才能使道德标准能够实现,才能体现出正义性。”[1]柏拉图认为“立法者制定法律时,应当以整体道德为目的”。亚里士多德给予法治的含义是大家服从的法律应该是良法即符合道德原则的法,“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体人民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2]古罗马的西塞罗认为,“‘共和政府’是依照‘正义’和自然法则组织起来的,在这样的国家中,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以服从法律为美德”。[3]二战后,自然法学再度兴起,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虽然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的理论内涵有所差异,但都强调法律始终以一定的道德原则为其理想目标,“绵延几千年的自然法无不包含了人类最美好的道德关怀”。[4]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分析法学派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观点同样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从完全排斥自然法到逐渐耦合。早期的分析实证法学派一贯坚持观点是法律与道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对于道德要求的标准来说是恶的规定,只要一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那就得必须为全体所遵守。早期分析实证法学派不回答法律是否具有道德性这一问题,也不对法的价值问题进行探讨,即使法律与道德存在某些偶然的联系,但是内容方面没有必然概念之间的联系。新分析法学派逐渐松动了这种与自然法学派观点“势不两立”的态度,在一定条件下承认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法律规则与道德规则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因素。“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具有某种显著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足以表明道德与法律使用共同词汇并非偶然”,承认并总结最低限度自然法的内容。“这些以有关人类、他们的自然环境和目的的基本事实为基础的、普遍认可的行为原则,可被认为是自然法的最低限度的内容”。[5]

二、中国法律文化下法律与道德的基本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一般道理是“以德服人”,国家统治方面遵循的基本价值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等。在先秦百家时期,君主须“以德治国”方能平天下这一由儒家文化所积极倡导的治国理念,已经从理论设想阶段发展到君主治国的实践之中,其他各家,如道家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墨家墨子所提倡的“兼爱、非攻”等思想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对君主治理国家的道德要求。到了西汉时期,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统治思想,“德”的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成为法律制定、执行的指导思想。当然,在德治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时期,法制思想,即刑治并不是完全被忽视。统治者往往将刑罚作为辅佐德治天下的一种统治工具,维护道德所提倡的社会秩序,与道德相辅相成。因此,形成了以德为主的德、礼、刑三位一体的治国基本思想。[6]

而法家所主张的以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的思想,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时期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秦朝昙花一现的迅速灭亡昭示着仅凭一套严酷苛刻的法律制度规则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的,在适用刑罚的同时,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作为核心价值理念的追求。而且当时法家主张的“以法治国”只是将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并没有将统治者本身规范到这种严刑峻法之中,统治者凌驾于法之上,使得法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

三、中西方法律思想中法律与道德关系对比

通过以上对西方法律思想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阐述,我们可以从这二者对法律和道德的评价中得出如下结论:

(一)西方法律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有交汇之处

西方自然法从人性为出发点,主张保护人的尊严和自由,强调从最高的“善”的要求出发反映人的本性,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统一。自然法是实在法的制定依据和基础,是一种天然的理性价值观,也是主导一切存在物的最高自然法则,是一种和谐有序的自然状态。强调法律是实现道德所期望达到的和谐秩序的工具。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人性本善”思想,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类共有之理性,是人所固有的,主张刑罚须辅助道德适用,这都同西方自然法学派的理性观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对道德关注的侧重不同

西方法律思想中主要是针对法律是否具有道德的属性而展开论战,自然法强调法律是实现道德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而分析实证法学派强调法律与道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中主要强调的人自身的道德性,尤其是对统治者自身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要求不同

由于西方社会从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相对自由宽松的言论环境,各个学派学者可以充分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探究和阐述,由此形成了以法律为核心,盛行法治主义的至今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而古代中国总体上以道德为核心,盛行德治主义,法制思想只是在春秋战国一段时期被统治者适用,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小分支,法家思想并未完全充分发展起来,法律只是被作为在道德调整某些社会秩序不能时才被适用,法律只是道德的辅助工具。

四、中国现代化法治程序正义的理性选择

鉴于中国几千年以道德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准则的传统文化思想的主导,一个成熟法制社会的构建对于我国现今的法治发展状况来说,并非一日之功。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中人们一般追求的是“合情”的实证正义,因此,在中国社会中,使得人们对道德公正和法律程序正义公正的追求不尽相同。[7]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开放或者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网络的普及与迅猛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一种监督司法机关办案的重要力量,有时,法官基于案件社会效果的考虑,可能会对案件的审判造成一定的影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认可的评价体系;反过来说,如果不考虑社会道德的公正标准,一味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适用,强调法官的中立,无论是程序适用还是法官独立,法律对公众而言就意味着一种僵硬和无情。民众希望程序可以根据社会道德的诉求及时审结,而程序正义却要求严格依照程序进行审理。这些方面对公正认识的差别不可避免地导致双方的冲突。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冲突,必须对舆论监督程序正义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依据程序正义理论,设置的正义程序就规限了权力主体应遵守的程序性义务,因此程序正义不只是正义的一种衡量尺度,也有利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是一种利用正当程序规则对权力加以制约的有效机制。从舆论监督的范畴看,通过强化程序正义规则和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可从程序层面对舆论监督的主体形成约束和规范,防止舆论监督权的泛化和滥用,保证这一话语权在法制和道德的轨道上合理运行,由此达到更好的监督效力、效能;遵从正当程序,有利于为舆论监督创造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依据法定程序合理合法开展舆论监督,对于更好地发挥监督效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兆兴.法律与道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2](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陈允,应时.罗马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4]吕世伦,张学超.西方自然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1).

[5]英哈特(著),张文显(译).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范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企文化 融合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我国民企的生命周期平均不到6年,许多快速发展的民企昙花一现,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所有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本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成长中一只“无形的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组成要素中所有者(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因而,它能够把企业内各利益主体的需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各方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减少相互间因矛盾而形成的内耗现象;(二)、提高企业绩效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社会、企业、员工之间均衡的利益分配,员工履行职责时有明确的需求导向,同时,强调尊重、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因而,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三)、增强企业协调力的功能。优秀企业文化使企业在物质利益分配、价值观培养、管理决策、战略决策等方面的认识都趋于一致,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各利益主体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也相对平等和透明,因而相互间的信任感大大增强,矛盾、误解、隔阂等容易消除,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约束企业内各方行为的功能。企业文化中对价值观、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对所有者(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各方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五)、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在管理上向大众展示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崇高的企业家精神,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积累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我国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与生俱来的,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深刻反思。经过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随即,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一股企业文化热潮。

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成熟企业,尤其是许多民营企业,基本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史仅20余年,基本还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他们认为在企业创业初期,主要精力应放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运作上,企业文化建设是进入成熟期后才需考虑的问题,是大企业的专利,民营企业没能力也没必要进行文化建设。还有的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要花钱,把企业文化看作一种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其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和作用。

2.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片面化。许多民营企业片面地理解为整几份材料,提几条口号,搞一两次文体活动,邀请培训机构老师作一场讲座,给员工一次外出旅游活动,出几期黑板报等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其实,这是对企业文化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理解,上述的一些活动,仅仅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或称之为“文化活动”,如果企业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没有形成契合时代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在经营过程中渗入到每个员工和所有者(股东)的内心,最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观、服务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共同的理念,所谓的文化建设只能是流于形式。

3.把广告宣传当成企业文化。许多民营企业认为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及企业形象套上一、两句时髦的广告用语,在电视上播放,就是企业文化。

4.家族色彩浓厚,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特点是往往将其成员分为“自己人”和“外来人”,浓厚的以血缘和裙带关系为主的管理模式易淡化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形成各自利益共同体,弱化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不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团队优势无从发挥。

5.盲目效仿西方企业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及企业文化的研究和管理领先于我国,许多民企认为只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就可解决问题,甚至有人专门拿西文的企业文化与国内传统企业文化相比较,从中指出传统文化的缺点和弊端,进而对其进行否定和抛弃。事实上,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任何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不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它就会水土不服,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如何融合

1.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地理环境、历史成因、民族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应地,不同国家和地区或民族,其企业文化也就不同。

西方企业文化是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大背景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把企业和个人看成一个纯粹的“经济人”,“经济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此,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可能会损害社会其他主体的利益,因而强调规则,所有“经济人”应在统一规则下实现自身的目标,注重制度、规则或契约是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二个特点;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竞争,竞争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保证,竞争导致优胜劣汰,是没有人情的,而所谓的人情是其他范畴的事情。因此,西方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即是利益文化、制度(规则或契约)文化、竞争文化。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一种“和”的文化,有时被认为是一种“中庸”文化,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体现在思想的差异上,西方文化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天经地义的,而中国文化则强调要“重义轻利”。西方文化强调以“制度为本”,一切要服从制度,以制度约束人,而中国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讲究人情。西方文化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中国文化则认为要“仁爱”治人,以“和”对待竞争对手。体现在行为方式上,西方文化在经济往来中直面利益,不同主体间主要以利益为纽带而结合,而中国文化除讲利益关系外,很大程度上渗入情感的结合,讲究人际圈;西方文化处理利益矛盾时往往对事不对人,更多依靠合约或诉讼解决争议,中国文化则更多“看人处事”,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到万不得已是羞于在法庭上见的。西方文化勇于面对竞争,竞争中的成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中国人,尤其是有一定成就的人士,一旦在竞争中失败,则认为是很丢脸面的事情。

既然中西方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作为成长在中国土壤的民营企业,可否完全照搬当前盛行的西方企业文化呢?答案是否定的。橘在淮南为橘,到了淮北则为枳,口味坏得不可入口。有证据表明,现在全球合资企业是最难经营的企业,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差异和文化冲突,如中法合资的广州标志汽车公司因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合资不过几年就宣告解散。美国许多著名的咨询公司在中国国内吃不开,弄坏了好几个案例,并不是人家的东西“不好”,而是不适合中国企业的缘故。

2.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儒家反复告诫人们要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老子强调“无为而治”,等。这些思想表面上看,与当代西方主流企业文化是相冲突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矛盾的。实则不然,企业构成要素中除了资本、技术等物质的东西外,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根本是人,资本的运作靠人,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在人,生产要素的配置取决于人。我国传统思想中“和”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精神,不仅契合了世间万物发展的要求,也是所有社会活动必须遵从的最终法则,通过“和”,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超越任何西方文化的人类最高思想境界。德治、仁爱、礼让等思想,并没有否定个人利益、社会竞争和社会法则,而是对以“功利”为导向,以“契约”管理为手段,以“竞争”促发展文化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环境危机不断加剧,“9.11事件”的爆发等,说明西方原有的唯我发展观、唯物质观、唯制度观已存在许多与社会趋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传统思想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日本不少企业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方针。被尊为“日本工业之父” 的涩泽荣在其所著的《实践论语》一书中坦言:“我的经营中虽饱含着辛苦和惨淡,但是由于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了成功”。松下公司在其商业干部学校中,把儒家经典作为商业道德课的教材。韩国学者安炳周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说:“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 。美国学者彼得?伯格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法国巴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目前,西方对东方文化非常器重,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那么,中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当代民企业文化结合呢?这在国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下面以我国厦门经济特区一家民营建筑企业――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为例,论证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民企文化的成功融合。

厦门建安集团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1974年的小型乡镇建筑企业,到1994年时,这家仅有临时四级资质的小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陷入内无资金和技术,外无市场的困境,企业多次被主管部门停业整顿,员工半年发不上一分钱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上级领导希望公司现任董事长孙吉龙接手担当活企增效的重任。经过孙吉龙的努力,企业当年扭亏。1998年按上级政府要求实行民营改制,2000年公司组建为厦门建安集团,成为厦门市第一家晋升国家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民营企业,2005年成为厦门市第一家获省级著名商标的建筑企业。如今,公司已成为以建筑工程施工为主,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实业投资并举的现代化企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晋升福建民营建筑20强、厦门企业100强、厦门市重点民营企业和当地纳税大户行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居福建省行业领先水平。

为什么建安集团能在10余年的时间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厦门市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呢?董事长孙吉龙说:“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秉承中华传统思想的优秀企业文化”。

四、建安集团企业文化整合

建安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其基本思想是以“创建安品牌,做百年企业”为目标,倡导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三者的统一,构建以“和谐”为本的企业文化。

1.树立正确的利润观,强调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

孔子要求“君子义以为上”,要求个人的作为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其实企业利益的实现也是不能违背社会道义的,恰恰是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违背社会道义的企业终将被公众、市场所抛弃,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统一的。那么,创办和经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通过对世界500家大公司的调查,发现百年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惟一追求目标。建安集团很早就树立了企业利润必须服从社会目标的思想,强调企业必须有“利”,但“利”必须取之有“道”,企业若仅顾己利,而损社会之大利,则必不长久。为了表达对社会大利的责任,公司1996年就提出了“创建安品牌,做百年企业”的远大目标。当时在办理企业变更注册登记时,公司向当地工商局提出申请注册经营期限为100年,当时经办人从未遇到这样的先例,感到十分惊诧,经过请示后准许经营期限为50年。这件事说明了管理者要把企业当作一项长远事业来经营的精神。

为实现百年企业的目标,建安集团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先奉献,后索取”、“做事讲信用,做人讲良心”等准则贯穿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企业行为上:建安集团强调决不为短期利益做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十几年始终保持竣工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工程合同履约率达100%;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建安集团非常注重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建设,十几年安全生产达标率始终保持100%;在与客户的经济往来中,坚守不骗、不瞒、互利共赢的原则,连续12年被评为厦门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讲质量、重安全、守信誉,成为企业赢得客户的最大源泉。

2.以人为本,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企业的发展要靠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因此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功和谐的统一起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考察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建安集团始终把员工作为企业的第一财富,形成了完善的员工分配、激励、培训、提升机制。甚至对农民工的管理,公司也是无微不至。建筑行业是农民工最集中的行业,又是最艰苦的行业,公司董事长孙吉龙常说:“欠建筑工人的血汗钱,天理难容”。十几年来,公司从未拖欠过农民工一分钱的工资,这在业界是非常少见的。遇建设方工程款拨付不及时,公司都无条件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如,1998年春节临近时,公司承建的某房地产项目因业主资金困难无法按时拨付工程款,而公司本身资金又很紧张,面对焦急等待领钱回家过年的一大批农民工,公司董事长孙吉龙果断决定,向银行贷款50万元用来发放工资。“以人为本”的文化凝聚了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赤诚之心。近年来,许多企业面临的“用工荒”问题,而建安集团却从未遇到过。

3.树立尽孝报恩理念,强调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君子施恩不图报,知恩不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他日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

建安集团把感恩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董事长孙吉龙常说“没有父母,哪有我们,没有师长,我们就不懂‘礼义’和‘道理’,没有祖国,我们就没有和平安定的环境,没有人民,我们的衣食住行从哪来?所以,我们要懂得报恩,报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祖国之恩、人民之恩”。企业发展了,个人富裕了,但孙吉龙从不忘却“俭”、“朴”之风,上班走路,出门坐班车,永远只抽三、四元的牡丹烟。但其个人和公司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却从不吝啬,每年公司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费用都在企业利润的10%以上,累计捐款已达一千多万元,还在全国各地资助贫困学生近500人。为了把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不定期、不定项的日常捐助行为,提升为一项专门事业,2007年公司还专门设立了福建省建设系统和厦门市第一家由企业发起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慈善机构――厦门建安慈善基金会。在公司感恩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员工自觉地形成了“我为公司服务,公司为社会服务,我们都在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和自豪感。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用通知,不用发动,5月13日公司总部大门口就自觉地排起了为灾区同胞献爱心的捐款长龙,跟着前来捐款的还有许多员工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尚未成年的小孩,5月23日公司组建援建灾区小分队时,因报名人数太多而只好采取抽签的方式。文化把一颗颗感恩的心凝在了一起。

厦门建安集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一个企业只有突出自身特色,建设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文化,才能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参考文献:

[1]张一青孙春晓:民营企业文化与竞争力[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3]张运芳:最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用手册[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4]王元珑:如何再造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J].当代经济,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