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的构成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的构成要素范文1
关键词:零售企业;网络零售;商业模式;扎根理论;苏宁
中图分类号:F7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6?0041?07
一、引言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也在渗透和改变着商业活动。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改变了每个行业的竞争环境及生存模式,尤其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零售业,其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正伴随着新涌现技术的改变而改变。零售企业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不断更新和调整,归根结底是商业模式的改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展网络业务,以“实体+网络”的新形式创新其商业模式。近十年来,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快速成长,诞生了淘宝、当当等新型网络零售企业,同时传统零售企业如国美、苏宁等零售巨头纷纷建立了网上零售平台。在此背景下,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正如Johnson认为的那样,零售企业要想实现变革性增长,依靠的往往不是产品或技术创新,而是商业模式创新[1];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 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2]。
商业模式从本质上讲是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3]。这一逻辑涉及企业战略、价值链、资源及整合能力、相关利益群体等。由于其范围较宽泛,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McGrath RG等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运营结构,认为商业模式的重点在于说明企业通过何种内部流程和基本构造设计来创造价值[4]。从企业价值创造角度,高金余、陈翔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它基于一种体系结构来进行商业运作,其目的是通过给客户提供价值增加的产品而获取利润,在企业规划与运作中起到连接企业战略和其实施的作用[5]。基于系统的观点,王晓明等人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角度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和演进展开分析,指出商业模式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以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实现)为目标,围绕企业的商业活动(业务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的设计、安排或选 择[6]。从要素组合角度出发,一些学者则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组合,此核心界面包括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其中所涉及的顾客价值是指企业以一定的方式探寻并参与到顾客的活动过程中,且能够为其带来利益或满足感,能够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忠诚度的价值所在。企业对顾客价值的考察可以从潜在顾客价值、知觉价值、实际实现的顾客价值等层面进行。
总体看来,零售企业商业模式是在企业特定的战略环境下,通过整合企业现有资源,以实现顾客价值及满足企业自身价值实现的过程。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在理论上尚不统一。Osterwalde在综合各种概念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要素的商业模式模型,即包括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这是一个较为细致完整的划分[7]。但是,企业商业模式
构成要素可能会因其所属行业、类型等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针对零售企业尤其是基于实体和网络零售协同经营下的零售企业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将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
根据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归纳,本文把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划分为三个层面:① 企业资源能力。指配置企业资源的能力,包括企业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为有效实现价值并实现其商业化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等[8]。企业资源能力除了其整合各项人力、物力、财力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企业关注市场动态的能力,包括能否根据市场的风云变化及时调整企业范围内的各项活动等等;② 客户主张。是指市场细分、顾客价值确定、客户沟通等一系列与客户界面有关的活动。对于实体和网络零售协同发展的企业,客户主张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③ 价值创造。包括价值主张、成本结构、收入模式等。价值创造是企业明确运营目的的一个过程,只有与市场有效结合,才能在企业拥有强大的资源能力的同时,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带来企业盈利。
二、研究方法和企业选择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实体和网络零售协同下的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较完善的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分析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构建理论[9]。研究主要采用Strauss的阶段分析法[10],具体步骤:① 以收集的资料为基础,通过迭代式开放性编码对目标企业商业模式的各子模式进行概念化和类属化;② 依据主轴编码将各个类属按因果关系划分出不同层次,将同类属性的控件聚类,而后逐步建立各类属直接的内在逻辑关系;③ 构件类别形成后,不断进行理论抽样和比较分析,通过螺旋式比较精细类属间的关系;④ 进行选择性编码,通过故事线将所有变量联系在一起构建出目标企业商业模式体系,再提炼概括出商业模式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协同演进的动态模式,提炼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构建相关理论。运用扎根理论对目标企业进行分析,不仅能提高所得结论的说服力,同时能深度构建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大大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选取苏宁电器为研究的目标企业。原因有二:第一,作为中国商业的领先者、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除了容易获取其大量资料外,苏宁的商业模式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其它企业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第二,自2004年7月,苏宁云商(苏宁电器(002024))在深交所上市,苏宁打造出国内第一的电子商务网购平台――苏宁易购,开创了实体和网络零售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此后,苏宁入选了《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成为全球2 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业第一,品牌价值高达815.68亿元,这些成功都源于其独有的商业模式。本文主要分析苏宁电器发展自2009年起至2013年之间的资料,该期间正是苏宁电器进行科技转型,拓展线上业务的阶段。
资料来源主要包括苏宁官方网站的新闻动态和基本介绍;关于苏宁的论文、报道评论,包括企业网络电子宣传册、报刊;关于零售电商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和文件以及对顾客群体的访谈调查等。
三、苏宁电器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一) 开放性译码
开发性译码阶段是一个逐字逐句分解、碎裂资料数据并且重新定义现象的阶段,本文运用因果联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等逻辑联系将苏宁电器的资料进行了分解,将原句打破后重新定义,给重新定义后的现象赋予概念化的标签,将相关的概念聚类在一起,提炼并形成范畴。具体步骤为:概念化―范畴化―挖掘范畴的性质和维度―界定。开放性译码多是按因果指令进行的,指令关键词包括“为此”“目的”“使”“导致”等。按此步骤分析资料,本文发掘出54概念和16个范畴,概念分别是:战略变革、成功转型、企业洞察力、企业领先、成长速度、规模效应、企业重塑、逐步扩张、企业形象、企业定位、企业文化、品牌优势、店面扩张、经营方针、产品类型、市场渠道拓展、创新经营组织、业务拓展、营销策略、促销方式、营业额、需求增加、价格优势、价值创造、客户调查、细分市场、客户沟通、市场反应、供应商关系、分工明确、供应网络、联系动态、顾客价值、定制服务、用户体验、资源整合能力、组织能力、业态创新、网络零售、物流配送、运营系统、柔性管理、售后管理、协同效应、共享资源、仓储、平台运营、数据运维、电子商务人才孵化。范畴是:战略变革、企业文化、经营方针、营销策略、组织管理、战略资产、体验平台、供应网络、顾客价值、核心能力、成本结构、营业额、创新、柔性管理、产品收入模式、组织转型(见表1)。
表1 苏宁资料概念一览表
编号 概念 概念性质 标签 资料语句
A1 战略变革 企业战略的变革与革新 C2R14 跻身世界级的企业是苏宁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苏宁从连锁发展、营销变革、管理转型等方面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
A2 成功转型 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整体性的转变 R2R5R8R14
A3 企业洞察力 企业对市场变化等现象的前瞻力、透视力
A4 企业领先 企业通过多种手段保持
行业领先水平 R3R8R11R14R15 随着第四季度二十周年庆典促销力度的加大,销售和品牌形象将会进一步提升
A5 成长速度 企业规模、发展速度 R4 市场的爆发加强了……网购的成长速度和实体店比较起来是成倍的增速
A6 规模效应 生产要素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价值大于投入增加价值的情况 R5 网购的成长速度和实体店比较起来是成倍的增速
A7 企业重塑 企业重新塑造包括企业形象、
品牌效益等活动 R6 提升苏宁服务消费者的能力,为其2012年双渠道、双品牌作战,领跑中国零售市场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A8 逐步扩张 企业逐步拓宽其业务范围、
市场渠道等活动 R7R15R16R23 苏宁易购的推出,为苏宁提供了去电器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先行载体
A9 企业形象 人们通过对企业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 R7 是一个通过互联物联技术,依托高效的全品类供应链、……覆盖全国的物流网和服务网,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生活平台
A10 企业定位 企业通过其产品、品牌,塑造其在消费者心中独特的个性、
文化形象 R8 建立面向商品供应商、内容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物流供应商的在线开放、智能协同的生态体系
A11 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指导思想:企业形象 R9 有效增强了苏宁服务能力,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A12 品牌优势 客户品牌忠诚度 R10 苏宁易购具有苏宁品牌优势、上千亿元的采购规模优势……
AA13 店面扩张 门店连锁经营的扩散 C11 苏宁电器针对20周年庆典期间启动大规模促销活动并加快连锁发展速度,一方面……另一方面…………
AA14 经营方针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实现
经营目标而提出的指导方针 C12 公司正通过……在经营管理效率,毛利率提升上也具有很强的后劲。
AA15 产品类型 产品种类 C4C5 进一步全面渗透网上销售的用品、图书等品类的综合销售上……快速延伸至应用软件、游戏点卡、机票、充值等增值业务
AA16 市场渠道拓展 向消费者销售的流通渠道 C14 新的经营范围和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是苏宁“有区别”的生存保障。
…… …… …… …… ……
(二) 主轴译码
主轴译码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将概念化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主要目的是剔除不能与其他概念聚拢成范畴的概念,调整出现频次较少的范畴,延伸范畴的性质与层面,使范畴严谨化。重新阅读与范畴有关的资料,保证其客观、严密。例如:原因句定义为C1:“电子商务企业的终极目的还是要盈利,苏宁易购2011年开始的发展是要建立在自身有合理的盈利空间的基础上的。”结果句R1“我们将逐步切割实体门店与易购的销售。”经过开放性译码阶段,将C1概念化为盈利模式、价值实现类别,R1则为分工明确、经营方针类别。连接二者的是“要…,为此…”。初看是为达到C1这一目的,采取了R1这一策略,而实质的商业模式结构中应为采取R1导致C1,为更清晰明了阐述二者在企业商业模式中的因果关系,就要重置其因果顺序,这就是主轴译码的意义,即重置为:R1导致C1,提取的范畴分别为:组织管理和价值实现。
通过处理,继续提炼出核心范畴:战略变革、组织管理、顾客价值、价值实现。与网络零售相关的主范畴为:战略变革、经营方针、营销策略、组织管理、体验平台、供应网络、顾客价值、柔性管理、产品收入模式、组织转型市场反应、顾客价值、业态创新、数据运维。
(三) 选择性译码
根据第一二阶段的处理,再次分析资料,借助发展好的若干个主要范畴间的“故事线”将发掘的核心范畴联系起来,找出有关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有关的主要范畴和次要范畴,用以铺陈整个关于苏宁的资料集。与此同时,构建出因果关系脉络,并将苏宁资料集重新审读应用,检验所构建的脉络图与“故事线”:
苏宁电器在发现网络零售的新趋势后,提出了“未来10年,苏宁将实施虚实结合的战略”。在这一宏观战略的指导下,苏宁拉开了重塑商业模式的序幕。2011年苏宁制定了“以‘科技苏宁、智慧苏宁’为主线,开始一系列创新”这样的计划。由此,苏宁易购隆重上市,苏宁电器线上销售渠道被开通。
易购网站的特点在于整体设计很简洁,没有其他的悬浮广告窗口之类的出现。在首页顶部的左侧边有产品的详细分类,同时采用楼层式的方式展示各个分类下的部分产品,在每一层都有特价商品展示。在网页右侧还有品牌旗舰店推荐,这些店的商品质量一般都比较好,且信誉度高。在最右边有四个快捷方式,其中有一个问卷调查,这个主要是针对用户在购物过程的相关体验调查,用以提升用户在网购过程中的体验。消费者有什么意见也都可以在其中提出。可见,苏宁网络业务的开展经过了深思熟虑。所以,易购在拥有了苏宁的品牌效应、采购规模优势以及辐射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服务优势的基础上,更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运营机制,即自主采购、独立销售和共享物流服务的态势。依托于实体,并超越实体的理念使易购和实体形成了共享资源的模式,二者共享遍及全国30多个省1 000个配送点、1 300家产品自提门店、3 00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的服务网络,还同时共享着苏宁得天独厚的口碑,一方面节源开流,一方面又保障了对顾客的服务。然而,提到盈利模式,易购与苏宁连锁则是分而治之,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又形成了内部竞争的态势。借鉴于门店20年的运营服务经验,苏宁易购将消费者消费习惯、产品喜好、购物体验的研究融入至网站日常运营和体验中,并结合网络成本用户的行为特点,创立了有别于纯电子商务平台的独有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在整体供应链的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能力方面具备了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不可比拟的优势[11]。与此同时,苏宁易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采购产品,依托自主采购的便捷灵活性,实现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与扩充,从传统家电、3C类产品,进一步拓展到服装百货、书籍、体育用品、化妆品等种类,充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产品需求。而基于网店的快捷服务,消费者不出门就能了解到所选用商品的规格参数、价格,甚至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评价、口碑,再到实体店去体验时,有目标有分类,提高了购买效率,拉动了门店的服务效率与质量。可以说,易购的出现拉动了实体的经营,它不是补充品,而是催化剂,一方面它拉动了实体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门店而言,易购的存在是一个极强的内部竞争对手。
当然,伴随着易购出现,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展露出来,除了易购分割实体店的营业额、顾客源外,由于网站设置的不健全还出现了品牌效应下滑、用户需求处理的不及时等问题,这也给实体门店的运营带来了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一难题,苏宁不仅拓宽了市场渠道,更在“为顾客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了业态创新,包括:增加产品类型和范围,重新定义苏宁的客户群体,提供更高效的网络服务,打造一流的仓储和物流配备系统等内容,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服务。另外,为缓和争夺客户源的矛盾,苏宁还特意推出超级店expo,使消费者在实体店享受购物、体验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其线上购物的低廉价格,这是在电商企业热捧BtoC过程中一次具有意义的尝试,意味着线上线下的零售业务开始趋于协同并进。
苏宁电器在逐步完善本企业的商业模式结构,在不断地探索、发展、改进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苏宁特色的商业模式要素组合。
四、苏宁实体与网络零售协同商业
模式要素组合结构模型
通过分析,本文将苏宁电器这一阶段的商业模式要素进行归类,得出:
1. 企业资源整合层
产品类型、资源整合能力、店面扩张、组织能力、业态创新、网络零售、物流配送、运营系统、柔性管理、市场渠道拓展、售后管理、共享资源、仓储、平台运营、数据运维、电子商务人才孵化。
2. 顾客价值实现层
客户调查、细分市场、客户沟通、市场反应、供应网络、联系动态、定制服务、用户体验。
3. 企业价值实现层
企业文化、企业定位、战略变革、品牌优势、经营方针、创新经营组织、业务拓展、营销策略、成本优势、促销方式、营业额、需求增加、价格优势、价值创造。
根据以上层次细分得到苏宁电器商业模式要素组合图(如图1)和实体与网络零售协同路径图(如图2)。
图1是苏宁电器商业模式运营总括图:苏宁的一切活动以企业战略为起点,通过对企业文化的深度解读和准确的定位制定出适时、适度的战略,为企业指明方向。在此基础上,苏宁分别按业务流程、时段、部门制定了经营方针、营销策略和组织管理的形态,以保证后续工作有章可循,与此同时,企业的文化理
图1 苏宁电器商业模式要素组合图
图2 苏宁电器实体与网络零售协同演进商业模式要素构成图
念也渗透在价值实现模块中,加固了战略在企业商业模式中的地位。此部分定义了构建商业模式的目的和价值实现方向,是整套商业模式体系的中枢神经。
经营方针、营销策略的实施需要体现在产品和收入模式上来,而中枢系统指令的传达需要各部门资源的整合。供应网络、战略资产本就是苏宁作为电商企业的强项。在强大的物流仓储等设施的支持下,苏宁又推出独特的体验平台,极大地拉动了顾客价值,促使企业核心能力逐步从强大的硬件系统转向柔性的服务能力上来;二者相互配合,一方面达到了节源开流、成本领先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促使产品收入模式不断改善。产品收入模式的改善带来了营业额的提升,组织因资产的丰厚可以开展更多的业务范围,尝试更多的变革。而在此过程中,线上线下业务由于争抢市场份额出现冲突,协同发展就是要解决二者间的冲突,依托不断创新实现发展,而后实现组织转型,企业文化重塑,更深层次改变企业整套商业模式系统,形成商业模式创新的良性循环,此时模式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形成独有的核心能力奠定了基础[12]。
图1还不能清晰地体现出实体和网络零售的业务整合。为了进一步细化说明实体和网络零售协同演进的动态演进,在图1的基础上,更深层挖掘出实体与网络的协同路径图(图2)。
实体与网络零售业务协同发展的基础是二者在战略上的一致,因此战略一致是该路径图的起点。苏宁电器拥有全国最大的仓储系统,最便捷的供应网络,网络零售在保有其独特优势的同时,与实体店共享企业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大大节省了成本,并获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图2上半部分反映实体店的连锁经营,下半部分则为网络运营平台,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体店的特点体现在其规模效应,顾客购买服务体验上,连锁、方便、安全、保障是其相对于网络零售的优势;网络零售主题鲜明,为顾客提供便捷服务,不仅体现在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更体现于价格优势、顾客评价对比分析,成本优势成为吸引顾客的最大特色。虽然存在差距,但实体与网络零售的产品收入模式基本一致,产品定价、收入份额基本一致,单价差距浮动在100~500元之间。二者相互竞争、相互拉动,使企业为适应新变化提供新的服务,如培育电子商务人员,网站维护和管理等,最终促使协同发展[13]。
由于实体与零售的竞争中易出现争抢营业额、顾客的冲突,就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转型以缓解矛盾,苏宁推出expo超级店就是协同实体与网络零售的创新,在多样的矛盾中寻求创新寻求出路,激发了潜在营业利润,苏宁获得了更多的顾客信赖,从而实现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实体与网络零售的商业模式组合构建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五、结论
第一,企业商业模式、流程的创新归根结底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处理好实体和网络零售的共用资源和差别资源才能完善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实体与网络的协同发展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而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冲突也需要通过创新解决。零售企业商业模式要素组合是由企业资源能力、顾客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企业资源能力层包括资源整合能力、组织能力、业态创新、物流仓储、运营系统、售后管理、资源共享、平台运营、数据运维等。价值实现层包括战略变革、企业文化、战略变革、品牌优势等。而客户调查沟通、市场反应、联系动态、定制服务、用户体验则属于顾客价值实现层。零售企业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每一层面要素组合的创新。
第二,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的协同发展实质上是整个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各要素的协同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联系方式、节点与节点、路径与路径的选择都会对整个机体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当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实现共享企业战略资源,将能提高企业效率,强化竞争优势,而二者并存也可能导致顾客价值导向紊乱,内部非良性竞争等问题。因此,无论企业是在起步阶段还是发展阶段,协同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各要素的连接与耦合,实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实现系统良性循环的过程。
第三,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组合创新是推动和保持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本源,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规模经济选取不同的路径优化其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诸要素的组合形态是怎样的?网络零售在企业中应处于什么地位?如何选择过渡路径?这都是商业模式所涉及的问题。苏宁电器的商业模式要素组合是以流程化为基础,多样化、多部门、多功能配合影响,实体与网络平分天下的模式呈现的,这种独特的创新带来了苏宁的发展。同时,苏宁电器的发展路径是电商中较为普遍的选择,即由实体连锁门店规模效益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步开展网络业务,这也是基于苏宁的品牌效应、上千亿元的采购规模优势和辐射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服务等优势,才保证了易购能够迅速抢占市场,在实体店的基础上超越实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与实体门店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势。这样的商业模式,对于苏宁电器来说意义非凡,对于零售业界来说,更是解决矛盾、拓展创新的有益尝试,对想要创新商业模式的零售企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福音。
参考文献:
Johnson M W, et al.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9): 51?59.
Drucker P F. 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4(5): 95?104.
Dubosson-Torbay M, Osterwalder A, Pigneur Y. E-business model desig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s [J]. Thunder 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2, 44(1): 5?23.
McGrath R G, MacMillan. The Entrepreneurial Mindset. Strategies for Continuously Creating Opportunity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M]. 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高金余, 陈翔. 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概念和定位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08(2): 152?154.
王晓明, 谭杨, 李仕明, 等.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企业商业模式研究[J]. 管理学报, 2010, 7(7): 976?981.
Osterwalder A. The business model ontology ―A proposition in a design science approach [R]. Switzerland: Université de Lausanne, 2004.
李艳华.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7?12.
Strauss A L.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Strauss A, Corbin J, 著. 徐宗国, 译. 质性研究概论[M]. 北京: 巨流图书公司, 1997.
吴蔚诗, 王婧妮. 苏宁国美死磕京东: 从线下吃到线上[J]. 市场风云, 2012: 72?74.
刘勇. 品牌延伸的决策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21: 74?78.
Ming-Hone Tsai, Yu-De Lin, Yea-Huey Su. A grounded the theory study on the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of GOOGL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 9(3): 231?242.
A Study on the Elements of Business Model Based on
Coordination of Physical & Internet Retail
WANG Guoshun, CHEN Yiran
(School of Business,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Physical & Internet Retail Coordin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retail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endency, more and more retail enterprise are transforming their business model by means of optimizing elements combinati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rising in this proc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mplement Grounded Theory to analyze SuNing, the typical Physical & Internet Retail,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Thereb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business model patterns and coordination effect to the enterprise. Additionally, it provides new ideas for other retail about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ordination evolution .In this way, the article provides a foundation upon which other researchers may further develop novel theoretical concepts, as well as a set of guidelines for enhancing retail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Retailer; Internet retail; Business model; Grounded Theory; Su-ning
收稿日期:2013?06?10;修回日期:2013?11?24
网络的构成要素范文2
[关键词] 校园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
一、传统图书馆
(1)传统图书馆的定义
所谓传统图书馆,是指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集收集、整理、保存、传递文献信息为一体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它的操作方式主要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向读者提供馆内的藏书,方便读者的阅览、外借、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活动。在这个操作中,它主要以纸张文献和图书为媒介,向读者传达所需的信息。
(2)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及逆势
优势:传统图书馆长期以来形成的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已深入人心,具有经济性、公益性、服务性和权威性。
逆势: 传统服务的局限性及封闭性的管理模式一直制约着读者利用图书馆。如:
1.时间当图书馆开放时间与读者的利用时间发生冲突,就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
2.空间校园图书馆面积一定,可容纳的人数远小于在校师生。
3.图书数量每种类图书数量是一定的,当在某些特定时期(如考试月),借阅的人数超出图书的数量,对读者利用图书馆具有一定的影响。
4.服务手段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读者要借阅文献通常是从检索做起,然后进库索书,整个过程消耗大量的时间,结果也经常不如人意。
5.服务内容以提供一次文献为主,影响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广泛撷取。
二、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能对信息进行搜集、转换、描述,并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以智能、有效的信息检索方式为用户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的知识中心机构。
校园图书馆的数字化体现在电子资料上,对读者而言,查阅更为方便、共享、快捷、随身、无限、免费。
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电子资料的维护,服务器、软件管理,数据库的更新,病毒防护还是对账号密码的管理,传统的图书管理员已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同时具有计算机技术、软件专业技术和图书管理知识的复合人员,才是校园图书馆要求的工作人员。
三、复合图书馆
(1)复合图书馆的定义
复合图书馆是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并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管理与利用的图书馆形态,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两种不同形态图书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
(2)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的综合。
传统图书馆是一个独立的物理实体,由藏书、建筑设备、读者、工作人员、查阅方法及管理等要素构成。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是个虚拟的信息空间,它的构成要素包括数字化信息载体、数字化信息资源、计算机设备、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工作人员、联网通道、网络用户等。而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则是以上二者的综合,它主要有:印刷型书刊和电子文献等信息资源; 读者及网络用户;掌握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操作模式的工作人员;传统建筑设备及计算机设备;信息检索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及传统技术;联网通道;管理呈现多方面,包括传统图书馆及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等。复合图书馆从它特有的构成要素、性质和功能上可以看出,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延伸与扩展,但与其不同的是将数字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与传统图书馆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四、校园图书馆发展策略
加快校园图书馆的发展,首要是要全面的培养复合型图书馆的管理人才,建立复合型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复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传统图书馆运作方式等理论知识,还要熟练的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做到熟练操作,随心应手,以提高工作的办事效率。第二,加强对复合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优化建筑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并加强对纸质文献的妥善保管和系统管理,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广与使用。第三,增强理论研究。注意解决好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及封闭性的问题,同时吸收借鉴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扬长避顿,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快校园复合图书馆的建设已刻不容缓,以此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两者之间相互相成而必然的产物,复合图书馆的产生见证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总而言之,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向复合图书馆转变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网络的构成要素范文3
随着互联网经济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商业模式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提出,并迅速在新兴市场中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移到商业模式竞争,大量实证研究证明,选择正确合理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然而,从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商业模式发展滞后导致新兴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推向市场,企业不断做大产业生产制造规模,但却无法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甚至导致产能过剩,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我国目前在某些高端产业不乏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汽车锂电池、LED、风力涡轮机、超级计算机、干细胞研究和3D打印钛合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技术创新与突破,甚至在局部环节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商业模式的滞后,这些企业缺乏将新技术推向市场的渠道,技术创新无法转化为经济价值,直接导致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和产学研脱节等问题。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创新路径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破解新兴产业发展困局的可行途径。
二、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从商业模式的概念来看,Linder和cantrell指出,学者们尽管都采用了“商业模式”这一概念,但所研究的问题并不相同。当前关于商业模式的界定主要有盈利模式、价值创造模式和系统整合模式三种。随着对商业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化,学者们大多倾向于支持后两种模式的界定方式,Itami和Nishino指出,盈利模式仅仅是商业模式的一个构成要素,从盈利模式视角界定商业模式会导致企业片面追求收入和利润,忽略了企业间价值传递与合作等重要因素,模糊了商业模式的本质和作用机理。而价值创造模式明确了商业模式的诉求,系统整合模式明确了商业模式系统运行的本质,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在内在逻辑上存在互补之处。因此,Teece、王晓明等以及张敬伟和王迎军。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价值模式和系统模式相结合的界定方式,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以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整体性、结构性和功能性的设计、安排和选择。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视角。静态视角的研究更关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在其构成要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某个或某些构成要素的更改实现的商业模式创新。Baden-Fuller和Morgan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指构成要素的创新,还应包含各要素之间的规则及作用关系。由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剧烈变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变化,学者们逐渐开始从动态视角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如Linder和Cantrell、Mahadevan以及Osterwalder等提出的基于核心逻辑改变程度的创新,Knecht和Bronner-Fraser等提出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对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战略规划式创新,Morris等提出的在原有商业模式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的递进升级式创新等。随着网络理论的引入,学者们开始从网络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扩展的价值重构式创新以及Weill和Vitale以及原磊提出的价值模块化创新等。
1 价值重构式创新
价值网络理论主要起源于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即将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的价值活动。价值链理论不仅揭示了价值创造的过程,同时强调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存在。随着企业间合作行为的日益普遍化,在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传统的价值链理论进行扩展,提出价值星系、价值矩阵、价值流和价值网络等理论,价值结构日益复杂化,逐渐从传统的点结构演化为线结构和面结构,最终形成价值网络结构。价值网络理论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媒体通讯技术,将合作成员连接在一起的价值创造模式。与传统的价值链理论相比,价值网络理论既注重客户需求,又强调合作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将关注重心从企业利益转向价值网络的整体利益。
价值链理论与价值网络理论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的重构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价值链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如Timmers、Magretta以及高闯和关鑫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企业可通过价值链的分解和重构实施商业模式创新。Rappa提出商业模式明确了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企业可通过其位置和上下游伙伴的选取等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随着价值网络理论的提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也随之扩充,Dieng和Corby提出商业模式创新的V3价值模型,并指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就是自身价值模型重构的过程,王琴和纪慧生等从价值网络重构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分析。
网络的构成要素范文4
【关键词】视觉传达;网页设计;构成元素;视觉流程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时尚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其显著的信息传达性及有效性被人们所重视。网页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兴产物,以因特网为媒介,以网页为其载体,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其基础,依照设计目的、遵循艺术设计规律,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创造和视觉传达活动。
1.网络艺术设计的概述
1972年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上通过了由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和罗伯特・卡汉(Robert Kahn)开发的传输控制协议和Internnet协议(TCP/IP),为Internnet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网络艺术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形成的新媒体艺术形式,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作为一种新的大众媒介,具有交互性,广泛性,传播快等优点,为视觉传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制约,如何更好的将网页设计中的视觉信息传达给大众并且符合大众的阅读与审美需求,成为当今设计者考虑的一个课题。
2.网络艺术设计的要素分析
网页所涉及的元素种类繁多,如何将这些多元素更清楚更美观的罗列给浏览者,是设计者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网络艺术设计的要素主要分为两种,可以概括为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
2.1 形态要素的分析
网络艺术设计的形态要素是指网页浏览器本身或在插件支持下能够运行、显示或收听的各类造型元素。主要的形态设计如下:文字设计,其包括Logo设计、正文文字、按钮文字;图标设计,其具体包括按钮、Logo、矢量图标、像素图标;导航设计,其具体包括导航条、站点地图;音频设计,其具体包括背景音乐、动画音乐;视频设计,其具体包含网络广告、网络视频;动画设计,其具体包含网络广告、GIF动画、FLASH动画;图形、图像设计,其具体包含广告条、矢量图形、像素图案;VR设计,其具体包含三维广告、虚拟现实。
由于网络艺术设计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特点,网页设计者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现有的各种网络技术规律,注重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满足浏览者对网页信息的高质量需求。由于网页艺术设计所设计的繁多元素,为了更好的便于设计者和浏览者获得信息,我们将这些具体形态要素概括为视听元素和版式设计两种。
2.1.1 视听元素的分析
从人的五感来说,观感和听感的结合是获得信息要素最为直接和可视化的方式。在网页艺术设计中,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的合理运用,以及流畅的视觉导向,可以直接影响到传播者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所以能够根据网页的主题合理安排各视听元素的设计、组织和应用,是网页设计师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视听元素的构成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交互元素等组成。这些元素在艺术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有些视听元素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2.1.1.1 文字
文字我们大体可以分为文本文字和图形文字。所谓文本文字,是指在网页编辑软件中可以编辑和更改内容的字符,它具有字体、字号、色彩等的基本属性。而使用CSS注具有三个主要优点:A.丰富了文本的表现形式;B.简化了文本的控制方式;C.兼容性强。而图形文字是指内容不可编辑,已经图形化了的各种文字。
2.1.1.2 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的运动可以大幅度的平衡文字的枯燥,并且更为直观的为文字对象服务。而网络中常用的图形图像格式主要有GIF图像格式、JPEG图像格式、PNG图像格式以及SWF图像格式。
在进行网络在进行网页图形图像设计时,要根据网页的特点注意以下要点:A.96dpi是网页图像的最佳分辨率;B.控制图像文件的大小;C.根据不同目的,选择适当图像文件格式;D.调整好网页图片的位置、面积、多少、主次、色调,对于形成网页的整体视觉印象非常重要。
同目的,选择适当图像文件格式。
2.1.1.3 网络动画
网页动画的生成原理有三种动画方式:逐帧动画、补间动画、控件动画。网页动画的种类也可以分为三类:FLASH动画、GIF动画和控件动画。旗帜广告又称条幅广告,是网页中重要的宣传形式。
2.1.1.4 视频音频
网络音频和视频是指网络中应用的各种声音和影片形式。网络音频和视频可应用于网络多媒体演示、网络动画、网络广告、互动点播、远程交流、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
2.1.1.5 交互式视觉元素
互动是网页的显著特征,网页的互动功能是通过各种交互式视觉元素实现的。除通过为文字、图像、动画添加超链接可以实现页面间的跳转和人机互动外,网页中用于互动的视觉元素还有按钮、表单、导航条、虚拟现实等,它们是网页设计中实现人机交流的主要手段。
2.2 构成要素的分析
网页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是指将形态要素组合的形式法则及艺术规律。它既包括一般艺术规律的应用,也有其具自身特点的艺术语言。这些艺术规律和语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版设设计、导航设计、色彩设计。
2.2.1 版设设计
所谓网页的版式设计,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它将设计师的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听传达方式。
2.2.2 导航设计
如果说网页的版式设计侧重于单个页面的组织构成,类似于平面的设计,那么网页的导航设计的重点则在于多个页面的整合,是一种空间的设计,也是一种技术的设计。
2.2.3 色彩设计
网页的色彩设计既蕴含于网页的版式设计和导航设计中,又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色彩的冷暖使用可以给浏览者产生最直接的情感反应,同时也是使浏览者产生第一印象感官的重要因素。
3.小结
网页设计虽然还有很多局限性,但综述来说,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表现形式,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网页设计者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现有的各种网络技术规律,注重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穷尽技术之长,实现艺术想象,满足浏览者对网页信息的高质量需求。
参考文献:
网络的构成要素范文5
关键词 商业模式 构成要素 路径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63
Abstract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model and value creati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o by practitioners, strategist and scholars' attention. Through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business model, elements, and on this basis to build commercial pattern generation path, to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usiness model and helps promote business model from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the chang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business model; elements; path
0 引言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般用来描述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生存运营状态以及其进行商业活动的行为逻辑,①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驱动力。②自1988年Timmers③首次界定商业模式概念以来,与商业模式相关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多。然而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层面往往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研究成果,因此,不同研究成果很难相互支撑相互佐证。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厘清学者们在运用“商业模式”概念时所涉及的真正含义,并深入探讨其生成路径即商业模式实际构建问题,以促进企业实体正确应用商业模式理论,推动管理实践。
1 商业模式的内涵
商业模式一般指的是企业在向客户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复杂过程的简化描述,这种描述涵盖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价值创造以及利益相关者交互两大部分。由于研究者们对商业模式理解维度与侧重不同,因此在理解商业模式内涵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观点。
经济角度。该观点认为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利润,因此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的成本结构、收益来源以及为获得超额利润所应采取的措施战略。例如,Afuah等(2000)④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的商品来战胜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利润的方法。Stewart等(2000)⑤指出商业模式是为实现企业持续收益流的内在逻辑。
运营角度。该观点认为企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层级结构与内部流程尤为重要,企业间关于价值创造过程以及价值链的传递过程是不同的,商业模式是对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交易、企业如何运转的归纳总结,聚焦于企业内部结构与设计。例如Chesbrough等(2002)⑥强调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运营秩序的描述。
战略角度。该观点指出,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中所展开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消费者需求研究、市场产品定位、营销渠道分析、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等都属于战略层面,因而商业模式是对企业战略定位的宏观归纳,是企业实践的指导蓝图。
由此看来,商业模式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涵盖企业经济实质、发展战略与运营过程的每个方面,以孤立视角看待商业模式是不科学且缺乏可靠性的。商业模式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制定的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应包含组织战略、内部结构、价值传递等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
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从框架上规定了其构成要素。例如,从经济角度来看,成本结构、盈利模式是构成商业模式的重要成分;从运营角度来看,资源配置、合作网络更为关键。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模型主要为Osterwalder(2005)⑦提出的九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认为商业模式主要围绕四大模块构建:产品服务、客户界面、管理结构以及财务结果。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应该详细描述其产品服务的价值主张、创造获得这种价值的企业资源、支撑这些价值活动的企业结构以及将这种价值传递给目标客户的渠道,获得利润的成本结构等。具体来说,商业模式由价值主张、目标客户、分销渠道、客户关系、资源配置、核心能力、合作网络、成本结构以及盈利模型九大模块构成。它能解释所有实体商业模式,为商业模式的设计和描述勾画了一个框架。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差异和特色体现在各要素内容的差异、要素重视程度的偏差以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差异中。例如戴尔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以无中间商的直销渠道为特色的典型代表。
这个分析框架以系统观的视角涵盖了运营、利益、战略等多个方面,比较完整的概括了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实践性较强。因此,在设计、描述某企业的商业模式时,要考虑企业的产品价值、管理结构、客户界面以及财务支持等多方面因素。
3 商业模式的生成路径
不难发现,商业模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杂系统,因此在研究其生成路径时要考虑各种要素。白宏(2012)⑧认为在设计商业模式时应运用一套科学完整的思路和逻辑,他强调商业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原则上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应该也是价值的形成过程。由此他提出实际商业模式生成二维模型(图2所示),即依据商业模式物质基础和价值运动逻辑两个维度进行商业模式的构建。具体来讲商业模式中的物质基础为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目标客户,合作网络,主体企业以及股东。价值运动逻辑则是围绕价值发现、价值聚集、价值交易、价值实现这一系列活动产生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相互交易和结合的规则制度(例如竞争模式、营销模式),它决定了商业模式内在要素的结构和关系。由于不同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偏重点不尽相同,因此该模型能解释各类行业、各种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并能指出各个构成要素的角色定位。
商业模式作为涵盖价值逻辑和利益相关者交互界面的系统框架,其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企业各要素之间保持内外的一致性从而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实际商业模式构建过程中还要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影响企业价值形成、创造、分配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4 研究启示及意义
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本文从经济、运营、战略等多角度对商业模式内涵进行了探究,在现有商业模式构建模块的基础上,沿用价值运动逻辑对商业模式的生成路径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因此,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过程中,首先应确立其独特价值链,即异于竞争对手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分配方式,立足于利益相关者交互界面,确立符合企业自身价值逻辑的基本要素。换言之,企业首先确立目标客户及价值主张的独特配套的支撑结构,然后进行资源配置,运用核心资源和能力创造产品和服务,再确定相匹配的营销渠道将价值传递给目标客户。当然,独特的成本结构与关系网络也起到关键性支持作用。
注释
① Pateli A G,Giaglis G M.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eBusiness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13(4):302-314.
② 孙永波,陈柳钦.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选择[J].发展研究,2011(11):78-85.
③ Timmers P.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Electronic markets,1998.8(2):3-8.
④ Afuah A, Tucci C L.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Text and cases[M].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⑤ 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and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2):287-296.
⑥ Chesbrough H, Rosenbloom R S.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3):529-555.
网络的构成要素范文6
关键词: 网页与平面设计 色彩 心理学
1 网页的平面设计
每个网站都是由诸多网页构成,故网页是构成互联网的基本元素。我国这两年的网络发展非常快,网站数量也以倍率增长,然而网页的设计却不容乐观。除了一些大的专业网站在版面的编排上比较讲究之外,其他很少见到界面设计考究、美术创意优秀的中文网站,这是因为没有和平面设计紧密结合。网页本身就是无数个“页面”的平面,平面设计规则也适用网页设计,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是对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美学的一种继承和延伸。两者的表现形式和目的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把传统平面设计中美的形式规律同现代的网页设计的具体问题相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符合审美规则的网页。故设计者应该巧妙利用平面设计的设计规则,结合网络媒体的特点,认识网络,了解平面的特征,才能使网页更加适合于网络上的传播。
平面设计中如变化和统一、条理与反复、对比和调和、均齐与平衡等,对网页中文字、图形、色彩的设计都是十分有效的视觉规律。首先,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必须统一和具有秩序,形式表现必须服从内容要求,网页上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视觉流程,能自然而有序地达到信息诉求的重点位置。在我们把大量的信息塞到网页上去的时候,考虑怎样把它们以合理的统一的方式来排布,使整体感强的同时又要有变化,怎样使它们脉络清楚又富有清晰的视觉效果等等。例如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网页设计之欢迎界面,在黄色的背景衬托下,各种线条贯穿其中,运用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设计加以修饰,增加网页设计的美感和大众的视觉审美需求。符合设计学院的设计的理念,又有学术机构的沉稳。内容与形式的表现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其次,突出主题要素,必须在众多构成要素中突出一个清楚的主体,它应尽可能地成为阅读时视线流动的起点。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网页设计之主页设计作为设计的主体,如果没有这个主体要素,浏览者的视线将会无所适从,或者导致视线流动偏离设计的初衷。主页设计中各构成要素在组合时,要注意其结构的轻重大小、虚实、多少等对比因素,加强视觉力度,以强化页面的整体吸引力。再次,网页版式的新意,网页的版式设计同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版式设计有很多共同之处,它在网页的艺术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网页的版式设计,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听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网页设计的版式设计赋予了很多心意,版面运用欢快轻盈的风格进行设计,打破常理设计规范,有鲜明的节奏感,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版面中的文字和图片利用线条隔开,主题突出,追求某种富于活力的图文编排与设计。
2 网页视觉设计中色彩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