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范文1
一、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
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知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觉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教学,首先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二、要注意学生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
一个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也会产生差异性。黑格尔曾形象地表述这种情况:“正像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隐含的内容和全部力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各自差异性,有的放矢,做好阅读教学的指导工作。要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搞好阅读,提高效率,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三、明确目的,提出要求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布鲁纳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分层级的,可测量的。较高一个层级的能力,涵盖着它以下的一个或几个层级的能力。对于课外延伸阅读和理解的不同目的和要求,由深入浅,大致可分为复述性理解(只着眼于读物的表层信息、把握读物提供的内容)、解释性理解(把读物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评价性理解(对所读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创造性理解(超越材料本身,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产生对正探索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途径)等四个层级,在课外延伸阅读中,必须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相应要求,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叶老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又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为,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进行课堂延伸阅读,教师要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有序、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达到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
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152-02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杜甫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者余秋雨也指出:"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每一个有时代感、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然而知识的海洋何其辽阔,单凭一个学期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它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他们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下面是我几年来对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
1.养兴趣,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1.1 兴趣之源。对学生适时地表扬、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阅读产生好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乐趣。如我在教《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就鼓励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读课文,并组织成表演小组,表现其中的故事情节,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教师真诚的鼓励给予他们极大的肯定。
1.2 兴趣之土。对学生鼓励肯定,让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是阅读的第一步,但有书读、有大量的文学文本能够阅读才是兴趣的土壤。由于小学生接触文学故事的范围较狭窄,自己的甄别鉴赏能力较弱,教师就要适时地加以引导,给兴趣添材加薪,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持续热情。如建立班级读书讨论小组、"今天我来推荐一本书"活动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设小学课外阅读环境
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尽可能多拥有可阅读的书籍。充分利用好以时文和文学作品为主而又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自读课本";尽可能地改善校图书馆、阅览室的条件;组办班"图书室、期刊角",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二、三本书在班里和同学们定期汇总交流;随着家庭收入逐年提高,鼓励家长尽可能增加家庭藏书等办法…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藏书、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社会的图书行等多种渠道的作用,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充足的书源。
3.给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书
3.1 精心挑选读物。叶圣陶指出:"一要'及时',二要'精选'。"要选择那些"内容比课本丰富些,写法比课本生动些",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再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
3.2 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中外名著的一些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教师可将要求放宽,只作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即可;(2)吸收性阅读。针对知识性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又不能观其大略,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3)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通过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3.3 学会做读书笔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提纲型――把读物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体会型――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4.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如在阅读《安徒生童话》后,我们开展了讲童话故事比赛,那一个个安徒生童话就被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搬上了讲台。看着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比赛,心中感慨万千:当孩子们内心阅读的渴望被点亮的时候,阅读就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再如,针对低年级的孩子表演欲强,让学生根据课外阅读讲故事、排练小剧本、诵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边读边演,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5.构建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对小学生的阅读项目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小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读书笔记,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要充分利用墙报、展示栏、校园网等有效平台,为小学生搭建作品的展示平台,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能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与他人分享的喜悦,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终级目标。优秀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开拓小学生视野,丰富小学生知识,还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把课外阅读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在提倡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展工具之羽翼,沐人文之芬芳,实实在在地让学生爱上阅读,引领他们走向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 陈立兴.浅谈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课外阅读[J].学周刊.2011.
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范文3
关键词: 中高年级学生 儿童文学 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综上所述,学生的阅读能力随年龄和学习阶段而逐步提高,不论从国教标要求来看,还是从教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家长的愿望或是社会发展需要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扩展都不能依赖课堂上点滴地汲取,而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提供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成长的平台,这里讲的不单满足于课堂上的课本阅读更是课堂上阅读的延伸,即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教与学的过程,大多先易后难,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应从阅读简单的儿童文学开始培养。
二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延伸阅读面,就必先从儿童文学的作品启蒙形式分类来做区分。儿童文学作品从阅读形式上说:有图多字音少、图文并茂含拼音、图文并茂不含拼音、由单纯的文字组成等。《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五大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三之二关于阅读指导意见中所述,中高年级阅读目标(3、4年级)节选(阅读)要求第5,能叙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10,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而(5、6)年级节选阅读要求目标第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第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在交流中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所以中高年级的学生在选择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外阅读作品时,应该以图文并茂不含拼音或由单纯的文字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为首选。但聚焦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在如何科学有序地组织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活动,优化阅读环境,丰富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内容和提高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质量等方面还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其课外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而言,当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在读物的推荐,阅读目的的确定,阅读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而根据课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巩固语文课堂知识,强化语文基础训练服务的课堂教学延伸。
三
既然不论是课标要求还是现实要求,其主要性都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们在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能力延伸的这一课。如何做到有效指导?
(一)作品的选择
由于学生知识阅历少,生活实践经验贫乏,对市面上的儿童文学作品难分良莠,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在相应的各年级中开设课外儿童文学作品选择学习辅导课,向学生讲述我国及世界上杰出人物故事,以他们为榜样,组织学生列出家中所有有关儿童文学的作品名录,并请家长协助完成。教师将学校图书馆所有涉及的相关作品名录公布并张贴班学习栏中,鼓励学生选择目录中的作品加以学习。尤其是名著,教师要加以甄别与注释或简介内容,提高学生将其选为阅读对象的兴趣。
(二)有效的吸收途径
良好的氛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持续参与、有效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养成有良好阅读学习习惯,主动参与课外阅读学习。
1.积极参与。从学校到家庭到书店(关于电视、电影、网络等我们无能为力加以甄别的不在此内)等都做好宣传引导,尤其学校宣传与班级引导工作要细化,深入学生的心灵。家庭要积极配合参与,购买学生感兴趣的并适合当下学习的书籍,满足其课堂外的求知欲。
2.持续参与。学生的持续参与学习和学校、家庭的持续配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学校在开展和宣传此活动时在做法上应制订三五年的校园内学生儿童文学作品课外阅读这一专题活动计划。班级也要做个一两年的计划(现在班级教师大多是跟班上,这是推行此计划的有保证)。学校或班级难持续参与的关键在于不能在书籍方面及时投入和更新,或者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他们解决,不能做好学生读书笔记的评注跟踪工作,学生先积极参与后来不能持之有效地做下去。
3.有效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在分析所谓如何培养时,不如多想一想,如何让他们多有机会参与进来,多些机会让他们选择喜欢与不喜欢的东西;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做到力所能及做的事和他们有关的活动:如要求他们在家里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书籍收藏架;给自己做一个书籍收藏章、阅读章、心得评注册、做好影像资料收集等有利于锻炼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的工作,并且拿到班上进行评比和推广或者建议学生们互相到家中进行访问观摩学习。班级里组织学生贡献智慧创建实体图书角,由专人负责,轮流到校图书馆甄借好书以供班里同学分享;一来提高学生选择阅读书籍能力和开阔阅读视野,二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三来综合考虑各个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的情况。教师每天应安排固定时间,有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学习摘抄、评注的时间。学校应长期不懈地宣传和举办一些书画比赛,名词名句摘抄比赛,话剧表演等有效的举措,让读书(尤其课外阅读活动)深入人心。学校应鼓励学生到镇图书馆吸收更多,更好的各类文学作品的养分,并在相关方面上提供方便帮助。
(三)指导的方式
学生是具有独立性和持续学习性的特有生命体。在他们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世界里,有不尽相同的思维和逻辑概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尊重他们在富有个性的认知和情感驱使下选择的单纯行为方式,也教育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在提高课外儿童文学的阅读的能力时,必须慎重而为,不能过度地把“管、卡、压”作为立足点和基本手段,否则会使学生觉得处处压抑,不能自由学习,心理上甚为苦恼,就必与我们的方针背道而驰,事与愿违,成效甚微。
我们提倡的模式在于“指”和“导”二字。“指”在于教师提供自己的从小到大的在这方面的学习经验或者让学生家长也参与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不一定长篇大论,寥寥数语也甚是珍贵。如果教师、家长能率先示范或率先平等与学生交流各自心得,学生就必认为有趣,可模仿习之。“指”在于学生的互动,毕竟学生学习的环境多与同学在一起,他们之间多成为朋友、好同学,甚至好知己,他们的说话分量有时甚至超过教师、家长或其他长辈,如果让他们之间互相指正,就更能提高。“导”必须尊重他们在富有个性的认知和情感驱使下选择单纯的行为方式,也教育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实社会中良莠难分,成年人也难免选择错误,我们不能因此因噎废食。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喜欢读的书,看的杂志,大胆发表自己的心得,站在他们认知的基础上来看,任何过失的心得、言论均无对错之分,只有教师在这种情况见缝插针积极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如发现有的学生因个人能力的差异而选择有暴力倾向的书籍或有阴暗面的书籍,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而要镇定下来,多与他沟通,多分析其家庭背景,从而从思想上,行为上引导他们逐渐弃去不良的思想。
有效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儿童文学阅读的研究,其根源不能偏离教学大纲要求,不能偏离学生学习知识成长的规律,教师在指导中不能偏离处处有学问的原则,而应围绕合乎目前学生年龄成长、心理成长、学识增长,视野逐渐开阔的规律进行辅导、指导学生。
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范文4
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些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文言文,一是让学生直观感知传统文学的形式,二是使学生领悟文言文的语言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将来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如果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不当,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未来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我采取“悦读激趣—点拨探学—拓展延伸—实践尝试”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为学生打开了学习文言文的绿色通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悦读激趣
文言文以其陌生的语言形式与学生拉开了距离,制造了接受上的难度,特别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无疑,“悦读激趣”是打开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绿色通道。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阅读文本,熟悉晦涩难懂的文言句式。于是,“之乎者也”这些本来晦涩的铅字符号,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犹如优美的旋律,在学生的唇上跳动。慢慢地,在学生的眼里,文言文不再那样生涩难懂了,它们语句简洁、朗朗上口、韵律优美、充满情趣。接着,我精心构思,巧妙布局,让学生在“一读初感知,二读晓其意,三读重感悟,四读品情趣”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设问对读、配乐练读、美文赏读、表演乐读等“悦读”形式,开展灵活生动的文言文吟咏唱诵,让学生在愉悦中读出情趣,品出味道,悟出感受,受到熏陶,从而品味出文言文的语言美、构思美、情景美,增强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力。
二、点拨探学
目前,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改革的一个暗角,不少教师依旧采取“教读—释词—串讲—翻译”的传统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让本来充满无穷魅力的文言文在学生眼里变成了一个个僵化的语言符号,让学生成了被动记笔记和背诵的工具。其实,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教师的讲授固然重要,然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兴趣、感知、探索、反思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教学中,我秉承“点拨探学”之法,淡化讲解过程,摒弃繁琐分析,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他们反复吟咏,悉心理解字、词、句的要义,用心感悟语句之美,体会文言的意蕴情趣。在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模糊点、滞涩处适时点拨,“授之以渔”,促进其进一步质疑问难,循序渐进地把学生的思考、发现、智慧引向更深处,引导学生自己打开文言知识之门,初步习得文言学习之法,主动学习文言文。
三、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学习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方面。因此,小学文言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向课外生活不断延伸,这既是“大语文学习”的重要观点,也是语文学习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环节。
实践中,我在指导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开辟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二课堂。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我经常选一些与课文学习有关联的、深浅程度相当的文言文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广取博览,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信心和热情。如学完《学奕》《杨氏之子》后,引导学生自我阅读《刻舟求剑》《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等寓言类文言文;学完《两小儿辩日》后,引导学生自我阅读《论语》。由于有了前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读这些文言文时并不感觉陌生和繁难,相反,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不仅愿意接触,而且还饶有兴趣地主动寻找其他阅读素材。其间,我还定期开展文言文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讲述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分享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学有目标,读有成效,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实践尝试
有了以上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佶屈聱牙、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此时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质的变化,他们会爱读、爱背、爱谈论。但是,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点成功,还要重视学以致用这一原则,鼓励学生把精美生动的文言语句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净化语言环境,感受精练简洁的语言魅力,提升语言使用素养。起始阶段可从恰当运用一些字、词、句开始,渐渐地熟悉并应用更多的词句,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句、段、篇的创作。如我的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些语句:
转贴于
赵君虽欠文采,但心地善良,为人热情,大家甚爱之。(《我的同学》)
时间飞逝,比赛结果揭晓——我班高居榜首!大家难抑激动之情,欢呼声、笑语声,充满校园。(《难忘的广播操比赛》)
晨,群鸭随母游街,憨态可掬惹人怜。前行途中,偶遇一井无盖,子鸭大意失足,哀声呼救,其母心急如焚。当此之时,须心静,慌无用。母调心态,观四方求助。少时,警将其子救起。路人观其行,赞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想象作文)
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范文5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组;字词;朗读;检测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25-02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涉及方方面面,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具体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指导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文言书籍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下面我以《口技》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
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适当的条件
首先是要针对班上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有开展自主学习的氛围。目前很多学校都推行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所以对于分组这一步是比较好做的。但是有不少教师怕麻烦一概用班主任所分的小组。这其实很不科学,因为班主任在分组时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于分科教学则不一定合适,所以我觉得我们科任教师最好依据学生在这一具体学科的情况来进行分组才是科学的。第二,我们要想获得较好的自学效果还应指导学生准备适当的资料,仅凭一本教材进行自学就如建空中楼阁一般很不靠谱。自学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是《古代汉语词典》这一类的工具书。现在严禁教师强迫学生乱定教辅资料,我想只要我们教师是坦坦荡荡的给学生一些合理的购书建议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们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帮学生提出的购书建议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让家长与学生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购书必然会导致不少的家长或学生所购之书不适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在组织学生自学前根据班上的情况将四个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在分组的时候我不仅考虑了各个同学的语文总体成绩,也注意了学生们的性格差异,尽量做到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同时我还调查了学生们所具有的学习参考资料,比如《古代汉语词典》,虽然不能达到人手一本,但一定要做到每个学习小组都具有,这样也提高了学习资料的利用效率。
二、指导学生破解文言字词关是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能力的基础
文言文中的字词理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难点,学生学会攻破这一难点就基本上能够自学文言文了。在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起步阶段,教师最好将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虚词板书出来以便学生有的放矢。《口技》入选教材后作了适当修改,但里面仍涉及不少文言实虚词需要辨析理解。我当时将这些文言实虚词板书出来,要求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敲、查阅资料以及同学讨论来准确掌握文中词义有“善、会、乳、是、妙、少、而、稍稍、虽、指、名、绝、奋、少顷、既而、未几、俄而”。教师通过抽检在学生基本正确掌握词义后,就要指导学生梳理辨析归纳文言词义与用法以此逐步形成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常见的项目有:通假字,本课有“坐”通“座”。一词多义,本课较多如“坐、乳、妙、指、绝”等。古今异义如“会、但、中间、股、走、是、虽”等。词类活用如“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宴”名词活用为动词,“妙”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名词活用为动词等数量也是比较多的。本课有一系列表时间的词汇如“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需要提出让学生探讨归纳。不同的篇目所涉及的文言文词语运用项目不同,有些篇目可能某一类运用较多也应该是那一课的词语重点,也有不少篇目的词语运用不涉及一些词类用法,我们也不必过分求全。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攻破当篇课文所涵盖的类别,并掌握分析这一类别的方法。
三、精彩的朗读是提高学生自学兴趣的法宝之一
新课标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我想要使学生乐于读书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读的乐趣。《口技》中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我们教师就应考虑如何通过朗读的声音来展现其精彩。朗读课文不是简单地念字,而要读出其中的味道。余映潮先生的朗读可谓是出神入化了,他读《卖油翁》用声音出神地表现出了陈尧咨善射自矜,愤责油翁,笑遣油翁,以及卖油翁的淡定高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进入角色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哪怕教师的朗读技能很蹩足也要勇往直前,因为教师的参与是刺激学生的最好催化剂。因为我在分学习小组的时候就考虑了朗读问题,所以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有朗读的积极分子带动小组成员互相朗读比拼。要把《口技》朗读精彩,关键就在于把握口技表演内容的起伏,要读出表演一家人夜晚由睡到醒时声音由远到近,由低到高,由少到多,又由醒到睡时声音由高到低,由多到少,以及失火救火的。当时,我班的学生在参与朗读的环节有些羞涩腼腆,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但我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很做作的状态给学生范读了一段,学生果然活跃起来了,你争我抢地起来演读。
四、合理的检测是提高学生自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现在教师们最为担忧的就是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其学习效果能否得到保证。其实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应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初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无所事事或调皮开小差等现象。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呢?我觉得合理的检测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方向有事可做从而提高自学的效率。对于文言文来说,检测的重点应该是文学常识、字词理解与翻译等基础知识。我在组织学生自学《口技》的过程中,就合理地介入了检测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自学的中期我将文中的重点词语以及难度较大的句子罗列出来抽考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从而判断学生的整体自学掌握情况。在检测中,我让上等水平的学生做裁判,教师恰当给予纠错与方法指导。自学中期检测,及时起到了纠错与查漏补缺的作用。学生自学完成后,进行检测验收学生的最终自学情况,教师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还需要强化某些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为之不断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范文6
一、快乐识字,让语文教学更有趣
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整个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置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但从形体的变化,还到文字意义的认知,都给学生一个详细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可以从会意字、形声字造字的意义着手。
例如教学“看”字时,我告诉学生:上面是手,下面是“目”,表示用手放在眼睛上面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另外,教师还可以科学地把书法、国画等国学文化进入班级授教,尤其是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有着重大的责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每天的语文课堂中必须安排十分钟写字,规范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
二、唐诗宋词,让语文教学更丰盈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历经岁月洗涤,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精华,让学生记诗词中的经典语句,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我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阅读积累相结合的方式,让阅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我在教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第4自然段时,教学实录如下:
生读书: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师:这句话中写出了榛树叶子颜色,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生:作者把榛树叶子比作了火,突出了榛树叶子的红。
师:你能读出榛树叶子的吗?自己练一练,同桌互相读一读。(师指名读)
师:榛树叶子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读着读着,你会想到什么诗句?
生:老师,我们在第3课《古诗两首》的《山行》中学过这样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生齐背《山行》),诗句中描写的是枫树叶子,课文中描写的是榛树叶子,它们有没有共同特点?
师:我们读书就要学会联系,学会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材料适时有机拓展相关联的诗词佳句,这样可以帮学生理解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实现阅读教学的丰盈和高效。
三、文言文,让语文教学更经典
文言文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境美和时代塑造的含蓄、幽深的内涵,学习文言文既能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又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性人格,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经典。
如教学《螳螂捕蝉》一课,在课末总结升华情感时,我趁热打铁,创设了想象说话练习。
师:此时此刻,吴王听了少年的回答,会怎样做怎样说呢?你能学着古人的样子说说吗?
生:能说会道,真乃聪明少年也!(竖起大拇指)
生:此少年甚聪惠也!(边夸张地晃着头边做捋胡须的样子)
生:哈哈,名不虚传,妙哉!妙哉!
生:了不得,了不得,此少年甚幽默也!
十足的“古”味,实在是妙趣横生,令人诧异。课堂中,学生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创造了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样的课,又怎能不为学生以后学文言文埋下很好的伏笔呢?
四、经典故事,让语文教学更轻松
语文课堂,更应注重与课文相联系的国学经典故事的适时引入和补充,为学生学习注入源头活水。如学习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一文时,在学习到三姐妹如何刻苦学写小说那一部分时,相机引导学生说出了解的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学生能说出许多故事,如《囊萤映雪》《闻鸡
舞》《临池学书》《凿壁借光》等,我相机挑选一个经典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布置学生回家搜集阅读其他几个故事,这样学生的收获就大了,既加深了读课文三姐妹刻苦精神的理解,又拓展阅读了不少内容,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