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分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资源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资源分类

信息资源分类范文1

关键词:信息产权 信息资源 信息确权 信息确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 D9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089-091 信息产权的科学内涵

信息产权的英文表达是Information property right,字面意思是信息的财产权利,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可能会产生不全面或者是片面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已故研究员郑成思教授认为“信息产权”指的是知识产权的扩展。这一概念突出了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本质[1-2]。

博秀兰[3]认为信息产权是指基于信息财产而产生的各种权利的总和。信息产权的最大特点是将信息作为重要的产品加以保护,这种产品不仅包括具有创新内容的一次信息,也包括通过生产者对繁杂、分散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组织等深加工后所形成的二次信息。张振亮[4]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信息产权是信息所有人或其他信息权利人对相关信息在采集、使用、转让、存储、修改等活动中所享有的人身权与财产权。作为信息时代新型权利形态,信息产权与传统物权及知识产权存在密切联系,又有清晰的界限。我国信息产权制度的逐步确立、充实与完善,将有效地避免、化解信息社会中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建立起信息社会基本的利益关系格局。

杨宏玲,黄瑞华[5]则指出:信息产权概念中产权一词应在如下意义上使用:一是权利的性质是财产权;二是确认财产的初始权利,解决归属问题。因此,信息产权是解决信息作为一种财产的归属问题,包括对信息财产性质的确认、信息产权权利人的确认和信息产权具体内容的确认。在实践中,以信息为对象(客体)的权利主要有知识产权、隐私权、知情权等等。

金雪梅[6]认为信息产权是信息产品法律化的表现。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可以定义为:人们对于他们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即信息所有者基于其信息产品享有的特定性质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它包括知识产权及其相关信息权利,以及其它非知识性信息权利。认识和保护信息产权的目的与知识产权是一致的,即通过在一定的范围内赋予所有者以具有排他性的权利,来鼓励和促使权利人推广利用其智力成果,从而既能鼓励人们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创新,又能广泛传播智力成果,促进社会和技术的进步。

综上观点,信息产权的科学内涵需要从如下6个方面来把握:(1)信息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上位概念,知识产权是信息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信息产权是知识产权的延伸和扩展,知识产权是定义信息产权的概念基础;(3)信息产权既包括了知识产权所定义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且还包括了其他的信息权利,如隐私权、知情权、共享权、信息获取权、信息传播自由权、信息环境权和信息安全权等;(4)信息产权概念的重心在于信息的产权,需要明确信息的权利人、权利类型、权利内容及其权利的归属等问题;(5)信息产权既是个经济范畴又是个法律范畴,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一定的法律和制度约束来达到维护信息生产、传播、搜集、存储、开发、利用的市场秩序的目的,并激发人们创造信息、创新信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6)信息产权的科学价值在于准确揭示信息产权人对信息的私有权利与其公共权利的界限范围,为寻找维护信息产权人个人利益与促进信息传播、信息共享和推动社会进步之间的平衡点提供理论依据。

2 基于信息产权的信息资源分类

从不同角度出发,信息资源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按照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工深度可将其分为:一次信息资源(原始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和三次信息资源;按照信息保密程度,可以分为公开信息资源、半公开信息资源和非公开信息资源等等。在此,我们要讨论的是基于信息产权的信息资源分类方法。

信息资源分类范文2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目录 元数据仓储

[分类号]TP315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金融、电信等行业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它们已成为我国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目前国内企业信息资源的现状有以下特点:①信息资源类型多样。信息资源包含结构化数据,如关系型的数据、早期的网状和层次数据库中的数据;非结构化文本信息,如网页、电子邮件等;还有多媒体类信息资源等。②信息资源环境异构。不同的信息系统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有些企业目前仍使用层次数据库管理其核心业务,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则是关系型的。即使同是关系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SQL SERVER、DB2之间也都存在差异。③信息资源格式不同。即使同是音频信息,也可能有mp3、wav或者rm格式。

因此,上述信息资源现状决定了已有信息资源普遍存在标准缺乏、冗余严重、数据质量较差等问题,而人们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又普遍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任务。当前几乎所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基本依靠手工整理,并按某种既定标准著录元数据,存在效率低、工作量大、人为遗漏多、信息保密性差等问题。为此,结合当前国内企业信息资源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元数据仓储与信息资源目录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同时设计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2 相关研究工作

虽然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但一般认为信息资源是有使用价值的信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不断重组并加工信息资源的内容,并扩展联系、挖掘内核、转换思路,进而产生和运用新的信息,使信息内容本身释放潜能,为用户的各类活动服务。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国内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的战略研究与策略方面,而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方法却较少,因此,研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方法很必要。

由于信息资源存在于各个信息孤岛之中,给用户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不便。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美国政府基于信息检索与交换标准Z39.50从1977年起就开始创建了政府信息定位服务体系,用户通过GILS可方便查找和访问政府提供的所有资源、服务和文件,但其仅是基于电子政务的一个分类体系,所以对其他行业用户具体业务需求的灵活性支持不足。

众所周知,元数据为各种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提供了规范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也为分布、多种数字化资源构成的信息体系提供了整合工具与纽带,因此,利用元数据管理信息资源是实现其检索、交换、共享、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根据对元数据的不同定义和描述,信息资源元数据主要分为四类。

由于整个信息供应链中都会产生元数据,所以数据仓库设计者日益认识到元数据对数据整合以及信息利用的重要性。随着商业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出现了公共仓储元模型,它是OMG组织颁布的元数据管理标准,主要目的是在异构环境下,帮助不同数据仓库工具、平台和元数据知识库进行元数据交换。尽管它有利于元数据管理,但仍未能解决数据冗余以及用户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动态性、专业性和多样性要求。

因此,基于信息资源目录与元数据仓储技术,在一个实际的信息资源开发项目中,笔者提出了一种信息资源管理方法。首先,借鉴图书分类目录管理的方法对信息资源分类,建立用户信息资源目录,该目录构建了科学、合理、实用的用户全局信息体系架构;然后利用元数据仓储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对信息资源目录的创建、检索、更新以及权限管理。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支持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 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流程

3.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由5部分组成,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3.1.1 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功能主要是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目录主要实现两个不同领域的抽象:一方面从根目录开始,按照大类、小类逐步延伸到元数据(如图2中由左至右的箭头所示),把信息从业务管理逻辑向数据和技术逻辑逐步抽象后映射到元数据;另一方面是反过来,信息资源目录又将元数据向业务管理方向抽象(如图2中由右至左的箭头所示)。通过这种抽象,底层数据就变为业务人员熟悉的知识,从而帮助他们迅速定位所需信息。尽管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比较熟悉业务和管理领域,但他们一般不了解元数据,因此,当业务人员与管理人员想解决一些问题时,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比较困难,而目录分类则有效填补了他们与元数据之间的鸿沟。目录管理器一般应具备以下五种功能:①根据信息资源目录,自动生成信息分类树,同时将对应元数据包含在相应子节点中,用户从而通过分类树找到所需信息;②满足不同目录视图的构建,例如,针对各种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有的用户关注货币供应信息,有的用户关注汇率信息,因此,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支持设计并生成适合不同用户视角的目录视图;③实现对元数据仓储中元数据的检索,帮助用户发现相关数据的信息(元数据);④显示与被检索的元数据相关字段以及对应数据,支持图形显示功能,⑤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用户使用模式。

除上述功能外,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还需要实现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3.1.2 元数据仓储 根据公共仓储元模型(即关于模型的模型),实现对元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查询与更新)。当目录管理器提出查询请求时,元数据仓储检索其存储的元数据,并返回结果。

元数据仓储中的元数据是标准化的,能有效支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信息构成:①标识信息。对元数据进行标识,包括标识名、别名等。②类型信息。不同信息资源有不同的类型信息,例如,数据库中的属性,其类型信息包括字段长度、数据类型等;对视频资源,其类型信息包括媒体格式、大小等。③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关于元数据管理、保护和存储的信息,包括密级、生产者、管理者、创建日期、有效时间等信息。④业务信息。通过业务信息字段内容,实现元数据逻辑分类,支持树形结构目录,从而进行高效检索,包括主题、关键词、分类类别等。

信息资源目录按照业务和管理逻辑对信息资源分类,而信息资源元数据也有自己的分类体系,通过对元数据分类便

于制定元数据标准和设计公共仓储元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以支持高效的元数据的管理。在一个实际信息资源管理项目中,通过对某一企业信息资源分析,建立了其信息资源元数据分类体系,如图3所示。

3.1.3 元数据著录 工具人工著录元数据仓储中的元数据,工作量大且易产生错误,所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需要自动化的元数据著录工具,其主要完成以下任务:①根据业务需求目标自动抽取结构化数据的元数据,并进行映射与转换以及规范化元数据。②自动生成标识信息显示给用户,并允许用户进行修正。③利用信息资源目录树选择元数据所属节点,确定其业务管理类别,允许用户添加关键字、划分主题等。

3.1.4 数据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可有效降低数据交换代价,因为基于数据交换平台,m个相互交换数据的系统只需要m个适配器,否则,需要定制m(m-1)/2个双向抽取程序才能实现这些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平台利用用户给定的元数据,通过适配器从对应系统中获得数据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然后返回给目标系统(管理分析系统或目录管理器)。 3.1.5 信息资源利用模块 信息资源利用模块主要参考信息资源目录对信息资源重组,并将其应用到新领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①将满足条件的重要的、高质量的数据导入管理分析系统,利用OLAP、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分析,辅助进行科学决策,②将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集成后导入新的业务系统,提高开发新系统的数据质量,从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③实现数据的逻辑集中,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体系结构和全局信息视图,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

3.2 工作流程

借助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用户可方便管理和利用其拥有的信息资源。针对一项信息查询任务,本文所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整个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3.3 实际项目验证

在一个实际的信息资源分析项目中,笔者利用该方法设计了用户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项目中,首先对该企业21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调研分析各个业务管理部门的需求,建立该企业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该目录体系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分为两大类(基础信息资源与非基础信息资源),而两大类在第二层次又涉及五大业务主题,每个业务主题下又有若干子目录,从而使管理和业务人员的信息需求与企业的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同时,结合企业信息资源现状,制定其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并设计元数据仓储模型。基于此方法,该企业实现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管理企业信息资源。

4 结论与展望

信息资源分类范文3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方式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80-03

网络信息资源就是依据互联网传播,它是由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对网络上产生和传播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使之从无序到有序,便于用户访问和使用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网络上的信息量成几何倍数在增加。我们知道网络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产生的速度已经达到令人惊诧的地步,知道互联网和正在利用互联网的人都在成倍数地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不足和缺点也越来越突出,就是由于局部的有序性和整体的无序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版权等问题,许多信息用户需要信息,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么在网络上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者不能够找全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改进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提高信息的可利用率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

(一)分类组织法

分类组织法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揭示信息的内涵,方便用户的查询和使用,其优势是首先可以限定检索范围,提高检准率。其次其等级结构可以提供检索词的上下文,可以方便分类浏览。另外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内容特征难以用文字表达,分类组织法的聚类功能及号码标识为之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新特点,分类法也在进一步的调整,增加新的类目,修订类名,增加新的术语作为索引词,控制类目的深度等。传统文献分类法如DDC、LCC、UDC,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被直接采用。自编分类系统也相继出现,其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等级式主题分类系统,如雅虎中国就是采用该方法建立其检索系统;二是分面组配分类系统,如中文搜索引擎“中华网目”;三是学科分类系统,如“网络指南针”等。

(二)主题分类法

主题标引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另一种主要模式。它是一种利用自然语言或规范语言对信息内容进行标引的方法。主题法组织网络信息资源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使用关键词法组织网络信息,关键词法就是将信息原来所用的、能描述其主题概念的那些具有关键性的词抽出来,不加规范或只作极少的规范化处理,按字顺排列,以提供检索途径的方法。作为一种自然语言,关键词能够直观揭示信息中所包含的知识,并且不必查表选词,不必依赖专业标引人员,因而在网络信息组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大多采用了此种方法;(2)使用叙词法组织网络信息。其主要是采用受控语言作为标识,来表达信息所论及的事物的主题,并将全部标识按字顺排列,且都有完善的参照系统来显示主题概念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其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编排,往往有些滞后,成本也高;(3)使用关键词法与叙词法相结合组织网络信息。这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两者的优点,准确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和组织。

(三)元数据组织

元数据的一般定义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about data)。元数据包括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两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著录项目已提出的有Dublin Core,VRA Core Categoriesfor Visual Resource,CDWA等。著录格式有HTML和XML两种[2]。元数据可以描述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而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定位,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根据元数据所提供的描述信息,参照相应的评估标准,结合使用环境,用户便能够做出对信息对象取舍的决定,选择适合用户使用的资源。

(四)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组织

XML是由W3C于1998年2月的一种描述任意文本结构的标准。XML的目的是标示网络数据以供机器辨识跟处理,并且去除了多余的烦琐的代码。 XML的新特点是将数据的内容与显示格式分开,程序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标记,对信息进行确切描述,并使用文档类型定义(Document Type Definition,DTD)或XMLSchema来约束这些标签的结构。

其利用RDF实现信息之间的语义关联,RDF是一种描述和使用数据的方法,它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通过属性(Property)和值(Value)来描述资源以及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系。RDF的实质是一种二元表达关系,因为任何复杂的关系都可以转换成多个简单的二元关系来表示,所以RDF可以用简单的二元关系模型来表达复杂的关系模型。同时,RDF还提供了一种基于XML语法的RDF图[3]。如某单位A是资源A的创建者,具体表示(见下图):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一)文件方式

以文件方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简单方便,由于计算机所处理的最终结果都是以文件方式保留在磁盘里,所以它可以存储图形、图像、图表、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可以方便地利用文件系统来管理。技术简单,非常容易实现,但是由于网络的普及和信息量的增多,信息结构较为复杂,这种方式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

(二)数据库方式

该方式指将所有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字查询,就可以找到所需信息线索,然后就可以链接相关的数据库,查获相关的信息资源。利用数据库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数据库技术利用严谨的数据模型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关系代数理论进行信息查询的优化,提高了效率。其次,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字段,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地改变查询结果集的大小,从而大大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载[4]。数据库组织方法是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普遍使用方法,特别是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

(三)搜索引擎方式

搜索引擎是一种以查询为目的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它通过网络蜘蛛等爬行程序,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或者是与某一个课题相关的站点收录到自己的数据库中,抽取关键词并进行索引,并提供检索入口,将用户输入的词语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相匹配,按照相关性高低将检索结果输出,呈现给用户的一种程序。其特点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缺点是缺乏统一的规范,有时检索的结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主题指南方式

主题指南方式综合使用主题组织法与分类组织法,利用网络的超链接技术将众多的网络信息资源以节点为基本单位组成检索体系,其类目用主题词标识,Yahoo就是一种代表性的主题指南。用户检索时从较大的类目开始,通过超链的指引,逐层点击浏览,直到所需信息。该方式的优点是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充性,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族性检索要求,检准率高,特别适合建立专业性或专题性的网络信息体系[5]。缺点是很难确定一个全面的范畴体系作基础,来涵盖所有的网络信息资源。另外用户为了快速地查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还需要对相应的体系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五)超媒体组织方式

它是指以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而组织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方式,它是将文字、表格、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使人们可以通过高度链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自由航行,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6]。这种方式可组织各类媒体的信息,方便地描述和建立各媒体信息之间的语义联系,并且其节点中的内容可多可少,结构可以任意伸缩,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充性。由于超媒体的诸多优点,使它成为了Internet上占主流地位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的方式。

三、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发展趋势

(一)实现信息资源组织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和存读的开放性,使得信息资源组织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很大的难度。标准化主要包括编制和使用标准化的网络分类表,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标引规则,从而使不同的标引机构对网络信息的揭示和表达趋于一致[7]。目前,国际和国内已先后颁布了多种相关标准,如《分类表编制指南:方法示例》(ISOlR919)、《多语种分类表的版面设计》(ISO/R.1149)、《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IS05693)等。

(二)探索发展新的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发明也给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都还不是很成熟,都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1)数据挖掘技术。它使用复杂的统计分析和模型技术从大量的数据或信息中抽取或识别出用户需要的深层次信息。它既能挖掘数据又可挖掘文本。(2)自动标引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加,利用人工对海量数据进行标引已经成为不可能,因此自动标引技术的实现尤为重要。计算机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动标引时,或应用网络搜索软件如Web spider(蜘蛛)、crawler(爬虫)等来实现自动标引,或应用人机结合标引的方式进行标引。(3)信息推送技术。信息推送是网络公司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从网上的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获取信息,通过学习固定的频道向用户发送信息的新型的信息传播系统。它能深刻地改变互联网络的传播方式,并对信息采集、加工、利用和控制产生重大影响。(4)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是利用图像/视频内容的特征进行特征检索。除了根据内容的特征来进行特征检索的同时还提供了许多其他检索手段,如可通过提供样本图像进行相似性检索,通过人机交互进行浏览检索等,这种技术融合了图像理解技术,拓宽了检索的途径,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

(三)分类、主题一体化

分类法的族性检索与主题法的特性检索都是在检索体系中所不可少的,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中应该将二者组织在一起使用,Yahoo等搜索引擎均较好地将分类与主题检索系统综合在一起。分类、主题一体化是对分类法和叙词表的术语、标识、参照、索引等实施统一的控制,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叙词表采用完整的参照系统、编制范畴表和词族表,两者有机地结合,可以相互补充。走分类主题一体化道路,克服分类检索语言单纯以学科聚类,主题语言单纯以事物聚类的局限性。如可以在搜索引擎输出关键词检索结果的同时,列出相应的分类途径和相似上位类的站点或者资源,也可以选择在搜索结果中二次检索,这种方法既可以用关键词进行检索,也保留了分类法的等级分类体系,较好地克服了了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各自的缺点。

(四)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结合

网络检索工具都采用自然语言标引和检索,这样的结果是词间的相互关系得不到揭示,同义词和近义词得不到控制,后控词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它既有规范语言的特点,也十分地接近自然语言。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多样性,决定了自然语言更适合计算机网络检索。为此改进的措施是自然语言和受控制语言一体化。自然语言以其成本低、方便用户利用、处理时差短、检索效率高等优势已将成为检索的主流。然而人工语言的优点也是自然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促进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应成为检索语言的研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毕静.略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J].晋图学刊,2006,(2):5-7.

[2] 臧国全,柯平,郭少友.虚拟图书馆中元数据研究[J].图书馆,2001,(1):23-25.

[3] 刘瑛,黄奇.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J].信息系统,2006,(1):112-114.

[4] 施雁冰.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82-83.

[5] 邓惠心,陈书华.论网络信息资源组织[J].图书馆,2007,(5):78-80.

[6] 徐险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与方法[J].图书馆学刊,2006,(4):100-102.

[7] 马宏惠,路一.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J].情报探索,2007,(8):54-56.

Organization Methods in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WANG Miao

(Nanyang Library,Nanyang 473000,China)

信息资源分类范文4

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奥廷格在“信息资源政策项目”报告中,提出了信息资源的概念。后来的研究者认为信息资源的定义有两种: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本身构成的有序化信息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还包括与信息本身有关的各种资源。企业信息资源也有狭义和广义信息资源之分,本文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定义的狭义企业信息资源,它包括企业内在结构状态信息、客户群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三大类共60项信息类型。

有效信息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是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一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分为内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两大类。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包括管理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等内部结构状态信息和生产信息、供应信息、营销信息、研发信息等内部生产经营信息;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包括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微观信息有市场信息、项目信息、技术信息等,宏观信息有政策信息、科学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等。一个好的信息资源分类目录要求检索迅速、共享方便、信息完整,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设计的依据。

由于企业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是一项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以企业门户为例,EIP软件设计要求以部门职能作为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每个部门设立信息联络员来提出需求和提供信息。这样,如财务部门,可以有一个本部门的功能模块来管理和财务信息。

信息资源按照内在关系又可以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和表信息资源。元信息资源就是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未经筛选和处理的各种信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元信息资源,使之成为企业拥有的本信息资源,再通过企业内的知识活动转化成表达清晰、便于管理者使用的表信息资源。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成五个方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1、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通过信息的筛选、采集、加工和分类等,使元信息资源成为表信息资源。以企业内部网站的信息管理为例,分布于公司各部门的信息员负责筛选、采集有用信息,由信息技术人员按适当的格式加工,并分类到网站的不同栏目上。

信息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要及时、准确、完整、经济地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信息。

2、存储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存储管理要确保这笔财富被安全、完整地保存。

这需要分三个层次来考虑:一是软件系统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MS SQL Server 2000)、信息系统等;二是存储技术的选择,存储局域网络(SAN)、磁盘冗余阵列(RAID)都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存储策略的选择,包括存储位置(分布式存储、集中存储、服务器托管等),备份策略(备份间隔期、备份内容、备份介质、保存时间、版本控制),访问策略等。其中,存储策略的选择是关键,一个好的存储策略要做到访问方便、信息安全、完整可恢复就要规划好存储策略。在笔者的公司就发生过因为备份版本与软件版本不一致而丢失信息资源的情况。

3、功能管理。功能管理是对信息系统服务功能的管理、导向和控制。功能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企业内网中,功能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的部门职能和分工。信息系统根据部门职能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并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比如,财务部和人事部,它们都需要文字信息、表格下载,财务部希望能保密查询业务数据,人事部希望得到并公开员工业绩资料,所以要为它们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并赋予差异化的访问控制。通过设计合理的功能模块,各部门还可以共享信息资源。

4、信息化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管理包括网络建设、设备维护、软件应用、安全防毒等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中最耗时、最基础的保障工作。由于信息资源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具体技术,技术管理往往被忽视。但是,要流畅、安全、高效地使用信息资源,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就现在的网络使用情况来看,反病毒、反黑客技术正成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5、信息化战略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人们对信息价值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的结果就是进行信息化战略管理。信息化战略管理要求识别企业关键信息资源需求,制订适合企业实际的目标和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使命和地位;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形成信息化治理的组织结构;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行动规范和技术标准。它是关于企业信息系统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

信息资源分类范文5

信息资源科学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信息组织,这是对所采集的信息资源实施序化的过程。作为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就其范围及性质而言,可以划分为过程管理、网络管理和宏观调控管理三个层次。由于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对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资源网络化使信息服务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精品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层次化趋势、个性化趋势。网上信息的无序化呼唤着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虚拟图书馆通常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这两种方式来组织信息。主题树方式就是将虚拟图书馆所选定学科领域的所有已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逐层地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进而通过信息线索直接找到相应的网络资源。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屏蔽了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对用户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基于树型测览方式的浏览界面;信息检索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逐次查看,因而对于用户而言,目的性强,查准率高。其缺点在于:体系结构不能过于复杂,每一类目录下细分的主题不宜过多,这无疑限制了其所能容纳的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数量。因而,这种组织方式对于小型的虚拟图书馆而言是可行的,但如果虚拟图书馆包括大量某一领域的因持网信息资源,这时就需要采用数据库方式来组织信息。

数据方式就是将虚拟图书馆所包含的这一学科或领域的所有已获得的因特网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并提供一些检索入口,用户通过检索入口,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进而通过信息线索直接链接到相应的网站。这种组织方式利用数据模型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关系代数理论进行数据查询的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操作的灵活性,因而成为广泛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2.目录检索工具的统一

关于网络搜索引擎的出现,书目数据库的检索工具逐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分类索引的检索,另一类是按关键词索引的检索,但这两类工具由于各有优缺点,已渐渐地相互补充。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关于搜索引擎及其分类体系问题;(2)关于建立相对统一的搜索引擎的分类体系问题;(3)关于依据文献分类地建立 的网络检索系统问题。将文献分类系统应用于网络资源组织,同时也是对传统分类体系的一个挑战。与原有文献分类检索系统相比,处理对象上,网络系统涉及到各种网络资源类型,数量大、种类多、动态性强,对类目系统的要求更高;使用要求上,网络系统面对的是广大终端用户,检索需求千差万别,并要求系统有更强的易用性;如何根据网络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对分类体系加以完善,改进使用方法等,是建设网络分类系统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前,一些图书馆数据库采用Z39.50接口进行联机联网编目、书目信息的检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共享效果,而另外一些文献管理机构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长期封闭本单位数据库。这使得一般用户无法享用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信息检索的社会效益。但从技术上说,使得联机检索效益降低的原因,是书目数据库的联机目前还局限在某一台或几台主机上的特定数据库。而网络信息检索大大增加,它可以检索所有在网络上的资源。

3.加强虚拟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书目数据库文献管理的另一方面的工作是要重视对文献编目过程的系统管理,即加强对虚拟信息服务体系的资源建设。作为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化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化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图书馆藏书、数字化文献库、Web网站等;并有逐步以数字化资源为主导的趋势;(2)分布式信息资源,而且资源提供者可能与服务提供者分离,资源提供者包括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检索服务商、学术研究机构或其他图书馆,服务提供者主要是图书馆或图书馆组成的联合系统;(3)服务提供者对资源的使用提供保障;(4)每个服务提供者都面向一个分布的由多类用户组成的用户群;(5)多个服务提供者组成联合系统合作购买数字化资源和提供信息服务。这种体系逐渐成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和服务机制的重组与创新。

虚拟信息服务系统资源建设供应管理基本理念是:将信息资源提供给使用者的全过程,是基于用户和使用的资源建设。供应管理的生存取决于资源供应的经济性,即如何在保障对用户的资源供给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资源建设成本。面临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供应管理可能逐渐主导信息系统的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分类范文6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方法;服务模式

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文献、档案电子论坛、档案网络数据库等各类档案信息的总称。

1 知识组织的基本原理

知识组织方法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久,而专门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在知识组织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对档案信息资源展开研究,讨论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方法对于知识组织的发展是有利的,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发展的需要。

1.1 知识组织。知识组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知识组织的定义说法不一,经作者认真比较分析,认为知识组织是指:为促进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相互转化,综合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整理、加工、引导、提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从而促进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的过程。

目前,档案界对知识组织管理问题的讨论,往往以档案的分类、标引、编目等范畴的研究为主。这种以档案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组织理论,称之为狭义的知识组织理论。本文将从知识组织与服务的视角探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1.2 知识组织的方法。就当前的研究状况而言,知识组织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方法也在变化。相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而言,依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内容,可以将知识组织方法概括为以下几种:知识表示、知识重组、知识聚类、知识编辑和元数据方法等。

1.2.1 知识表示。所谓知识表示,是指知识主体通过分析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之间的关系,并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表示出来,方便人们识别和理解知识。有主观知识的表示和客观知识的表示之分。

(1)主观知识的表示。主观知识存贮于人脑中,对它的表示表现为复杂的人脑神经生理与心理过程。

(2)客观知识的表示。客观知识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文献之中,具有确定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结构。

1.2.2 知识重组。知识重组是对相关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进行结构上的重新组合,形成另一种形式的知识产品的过程。它又包括知识因子的重组和知识关联的重组。

(1)知识因子的重组。它是指将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抽出,并对其进行形式上的归纳、选择、整理或整合,从而形成知识客体的检索指南系统的过程。

(2)知识关联的重组。它是指在相关知识领域中提取大量知识因子,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综合,形成新的知识关联,从而生产出更高层次上的综合的知识产品的过程。

1.2.3 知识聚类。知识聚类组织法,是指将知识按一定的聚类标准分门别类地加以类集和序化的过程。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集中在一起,与属性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1.2.4 知识编辑。知识编辑是指对知识客体进行的搜集、整理、加工制作等编辑活动。知识编辑的过程,一般表现为先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加工制作成特定形式的知识产品。

1.2.5 元数据。元数据,可以理解为“关于数据的数据,或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它包含用于描述数据对象的内容和位置(联系)的数据元素集。

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对知识组织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的资源,研究自身特点的同时应采取不同的知识组织方法。

2 档案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方法

由于档案信息资源知识组织的对象是各类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加上自身的特点即有利于提高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可以创造财富的信息资源,因而有其独特性。本文认为主要有分类主题法、主题地图方法和元数据方法等三种类型。

2.1 分类主题法。分类主题方法包括分类法和主题法。分类法以学科或体系分类为基础,按等级体系划分概念,反映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主题法是一种以字顺序列组织与揭示文献的方式,它是以揭示事物对象及其特征为出发点的。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对于不同的学科,分类法可以对其进行专业领域内的信息资源检索,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系统性。如档案信息资源以主题为中心或按学科相结合,按照从总体到局部,逐层划分的方式展开其类目体系,按照这种方式,资源的易用性、直接性、实时性和动态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全方位满足档案用户查找需求。

2.2 主题地图方法。主题地图主要采用元数据格式,用于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是一定资源集合主题内容的结构化表现。将该种方法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定位档案信息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优化知识浏览、知识检索模式,其信息资源内容的表示方式将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2.3 元数据方法。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集,是一种数据结构标准,用来组织处理数字化信息,同时它也是机器可识别、可理解的信息。元数据方法借鉴了图书馆员情报人员处理图书资料的方法,通过在现有的网页上利用meta标记的方法来描述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者、关键词等基本信息。

通过以上的知识组织方法介绍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是传统档案信息载体的知识组织方法的进一步深化,更符合档案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更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和研究。

3 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服务模式

知识服务是指根据用户知识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为用户选取并提供有用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除了对显性知识的整理,还要对主体的隐性知识加以筛选、分类、整合以从中挖掘和获取有意义有价值的资源。本文所涉及的档案信息资源知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分层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专职顾问服务模式、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追踪服务模式和自助服务模式等五种类型。

3.1 分层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咨询台给用户提供咨询的服务模式,其可为档案信息用户解释说明有关档案信息资源中的常见问题,并向用户介绍档案信息资源常识性知识服务。此外,可根据档案馆的大小,存储信息资源量的多少以及用户的需求,优化档案部门机构配置,各在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最大限度地有效组织知识,利用档案知识,以提高服务效率。

3.2 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该服务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而设计的。由于档案信息用户的类型多种多样,因而其信息获取技能水平不同,知识信息需求也是各有不同,因此,针对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将各类型档案信息资源和学科的专业化服务提供给相关用户,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3.3 追踪服务模式。追踪服务是指专业、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是一种基于专业化、个性化、创造性的综合服务,从而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信息需求。通过追踪信息服务,将隐藏在信息资源中的数据转换为针对用户的特定需要,并协助用户通过相关分析和处理,将这些信息内容转换成知识。通过这种途径,使得档案人员更注重对档案信息资源内容的深入了解,面临各种问题可进行详细解答,提高特殊事件处理能力。因此,追踪服务模式重点在于针对档案用户潜在的和深层次的知识需求,采取主动性、交互性的沟通方式,为档案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高技术和创造性的服务。

3.4 自助服务模式。自助服务模式主要是将用户需求分类,按照其需求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分别进行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向用户提供所需服务。对于难度较低的,可借助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给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和解决方案,并由用户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满足其需求。对于难度较大的,可组成专家小组,制订出一套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方案,构建具有知识推理能力、知识检索能力的自助式知识服务技术平台,使得档案用户可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助服务。自主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期更好满足用户对档案的知识需求。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