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指导范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随机选取 60 例骨折术后的患者,均行四肢骨折术后一段时间切口拆线两天后,并分为采用中药熏蒸护理治疗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的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的 30 例患者中,男 14 例,女 16 例;年龄为 19~89 岁,平均年龄为 (49.49.8) 岁,身高 (1605)cm,体质量 (608.4)kg。观察组的 30 例老年患者中男 14 例,女 16 例;年龄为66~97 岁,平均年龄为 (81.29.5) 岁;身高 (1595)cm,体质量(589.7)kg。两组骨折术后的患者在拆线前后均有红肿、局部皮肤发热等临床症状,两组骨折术后患者的身高、年龄等不存在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骨折术后的患者在拆线两天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嘱咐下只做常规治疗护理活动;而试验组的骨折术后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的手段进行护理治疗,根据临床中药熏蒸的要求,注意观察在利用熏蒸治疗机时要防止烫伤,熏蒸结束后按照相关要求给患者进行敷药治疗。
1.3 护理方法
两组骨折术后的患者在拆线两天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治疗手段,对照组利用常规治疗护理手段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分别对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心理和中药药物护理。在利用中药熏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不断鼓励患者,时常进行治疗心理沟通等;而中药熏蒸的护理更要根据娴熟的技术和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在给患者中药熏蒸时,要注意嘱咐患者在治疗前要去排便等,按照要求给患者敷药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 统计软件,利用 t 检验方法对两组的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治疗疗效实行检测。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术后护理治疗的效果
两组骨折术后的患者在拆线 2 d 后采用不同的护理康复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观察并对比其治疗疗效和临床总有效率。具体见表 1。
表 1 两组骨折术后的护理治疗效果
2.2 两组骨折后患者在护理治疗前后的情况对比
对照组骨折术后的患者在常规康复指导下进行一般的活动治疗,一段时间后,相对治疗前患者感觉疼痛、红肿有明显的改善,关节能做简单的活动;试验组骨折术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的护理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后,发现相对治疗前患者的疼痛的感觉和红肿的情况有明显的变化,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较佳;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骨折术后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恢复情况较佳。见表 2。
表 2 两组骨折后患者在护理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情况对比
3 讨论
骨折是外科骨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可由外伤引起,多见于骨骼不发达的儿童和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中青年少见。骨折可有单发骨折和多发骨折两种,目前在外科骨科中多以单发骨折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发展,楼房的增高,导致交通事故和高处跌伤等引起骨折的事件越来越多,特别是四肢的骨折,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指导范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30例肱骨骨折术后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大小不等,平均年龄50岁。
1.2护理方法
按照精心设计好的精细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护理,三个月后查看患者的具体康复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康复护理
(1)在术前同患者交谈,介绍肱骨骨折手术的一般情况和康复效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避免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
(2)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康复护理的常识。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的方法和细节,让患者清楚注意事项,以便在之后的术后康复护理中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1.2.2术后康复护理
(1)在患者的术后1-10天,派医护人员随时关注患者状况,安置好患者,将床头抬高,将患臂用枕头垫起,放置好肘关节和肩关节的位置,具体标准为:肩关节置于前屈外展位,肘关节屈90度。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术后麻醉消失,患部异常疼痛的现象,对有此现象的患者使用止痛剂,缓解疼痛感。对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患者起身应当帮忙扶起,患者如厕应当给予帮助。在患者身体有知觉之后,应对患者患部手臂进行手指和手心的按摩活动,保证患者手臂其他位置血液畅通。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臂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运动、腕关节和肘关节的运动,就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臂侧手握拳,伸指及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减轻手部水肿,握拳以8s左右为一次,10次为一组,每天坚持20组左右,情况好转,可增加练习量。
(2)在术后10-25天,开始练习肩部活动,如肩部前后屈伸活动。具体操作方法为: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身后,一手固定患者肩部,一手托住肘关节,以一定幅度轻微活动,重复5-10次为一组,每天坚持5-8组。在这一过程中,禁止患者患臂外展,以造成二度骨折。也可以教患者健臂扶住床架,身体下弯进行自我锻炼,以辅助治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
(3)术后25-50天,在没有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全面关节练习。如身体向前弯曲,使患臂在重力作用下下垂;患臂前后摆动后左右摆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阶段,患者运动量仍不宜过大,以每次50-80下即可,运动的幅度以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以无不适感为佳。在这一阶段后期,患者可以用健全的手臂托住患臂,放松肩关节,还可进行缓慢的下蹲运动,让肩部跟随身体运动而得到活动。在无不适感之后,可由健全的手臂将患臂向外推送,以达到矫正之目的。此阶段是患者恢复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会有患者担心动作过大导致再次骨折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和动作的纠正,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4)术后50-90天,在第三阶段活动顺利完成之后,可让患者进行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训练。
1.2.3出院指导
(1)运动指导
鉴于患者的住院时间不长,患臂并没有完全康复,不宜进行负荷较大的运动,在出院后,患者应坚持康复训练,巩固治疗效果。
(2)饮食指导
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相关营养元素的摄入,在骨头愈合期,需要大量钙质,适时补充钙元素。不宜饮酒、抽烟等。
(3)生活指导
注意休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2.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本次治疗30例患者中,肩部、肘部关节能正常活动的有28人,恢复了正常的身体机能。康复率达到95%。
3.讨论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指导范文3
关键词:早期康复;膝关节功能;膝部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0-01骨折是指由于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骨骼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遭到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骨折附近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或者出现肿胀以及瘀斑等,进而导致肢体功能的丧失等严重后果[1]。几乎所有的膝部骨折患者均经过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膝部骨折患者的术后早期的功能康复护理治疗是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膝部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取60例膝部骨折的患者,并随机分为采用在膝部骨折术后的第一天开始康复护理治疗的观察组和在膝部骨折手术后外固定拆除后才进行康复护理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女各有40、20例,平均年龄为(31.2±1.4)岁,根据患者膝部骨折的部位,60例患者出现了6例股骨髁上骨折,10例股骨髁骨折,25例胫骨平台骨折以及19例髌骨骨折。
1.2 术后治疗方法: 对照组膝部骨折患者在术后没有立即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治疗,经过一个月的外固定的固定治疗后,再采用影像学X线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对位正确、骨折线已模糊,还有骨痂形成后拆除外固定后才开始康复护理治疗。
而观察组膝部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立即开始膝关节活动功能锻炼,其具体的方法如下:采用CPM机被动的功能锻炼:术后采用CPM机功能锻炼以不同为原则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在一开始使用机器时采用的角度较小(20-30度),运行的速度较慢,此后根据每个患者恢复的情况其运行的速度可以适当地增加,在患者不出现明显疼痛的前提下,其运转速度通常为30s往返一周,一天运转1-2个小时。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刚开始时进行一天10次,每次5分钟的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和足趾、踝关节的伸屈活动,在术后的第三天通常可以进行适当的膝关节的伸屈活动,随着病情的好转其锻炼的程度可以逐渐加大。
1.3 功能恢复的评价标准: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标准参照Judet疗效评定法共分为4级,其中优为膝关节活动度大于100度;良为膝关节活动度为80-100度;可为膝关节活动度为50-80度;差为膝关节活动度为0-50度。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分析过程中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了 SPSS19 统计软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两组膝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实行检测。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两组膝部骨折康复效果存在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膝部骨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情况
组别 例数 差 可 良 优 观察组 30 0 2 4 24 对照组 30 2 6 12 103 讨论
骨折尤其是膝部骨折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对于促进骨折的愈合以及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是很关键的。膝部骨折后,由于膝关节的牵动可以引起关节的黏连,从而导致膝关节内软骨失去营养,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避免由于膝关节制动而引起的关节粘连等不良后果。应力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骨骼肌的收缩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因此在膝部骨折术后早期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应力和压力刺激,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术后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
目前膝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最常用的锻炼机器CPM机主要通过增加膝关节软骨的营养以及代谢,从而促进膝关节软骨的修复,刺激成骨细胞向软骨细胞的转化,进而促进新的软骨的生成,此外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膝关节的粘连和术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骨折端的血液循环,消除骨折部位局部的肿胀。 综上所述,在膝部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指导范文4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康复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5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肱骨干骨折患者149例,男95例,女54例;年龄10~79 岁,平均31岁;上段骨折29例,中断骨折79例,下段骨折41例。89例肱骨干骨折均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组无1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60例肱骨干骨折采用了切开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28例、陈旧性骨折16例、手法复位失败9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7例。
术前护理:术前向病人介绍肱骨干骨折相关知识、外固定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固定后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固定后和手术后功能康复锻炼及护理知识。使病人消除对疾病及手术和预后的顾虑,让病人的身体及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来接受手术[1]。
术后护理:①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患肢末端血液循环及肿胀等情况,特别在骨折复位固定1~3 天内,更应注意肢端的温度、颜色、手指的主动活动、动脉搏动及肿胀是否加剧等。如发现手部肿胀及疼痛严重,手指麻木,皮肤颜色发紫、苍白、皮温低等情况时,应立即将横带放松后观察1小时,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如血运仍不好转,应赶快拆除小夹板并给予重新包扎,以免产生压疮、缺血性肌挛缩,甚至肢体坏死等不良后果。②注意有无固定的疼痛点,尤其在骨骼隆起部位及压力垫下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除小夹板绷带进行检查,以防产生压迫性溃疡。③小夹板固定3~5天,肢体肿胀消退,容易造成骨折再次移位,所以要适当调整夹板松紧,加快骨折愈合。④切开复位者应注意观察患肢的末梢血循环情况及伤口渗血情况,有无压迫神经和血管现象,手部是否肿胀等。术后伤口疼痛,可适当给予止痛药。⑤小夹板固定指导:小夹板固定后,很多病人都不愿意住院而要回家休息,那就更应仔细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尤其在伤后3天内。注意事项包括:小夹松不可任意移动位置;注意患肢手指的血液循环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来院就诊检查;小夹板固定5~6周后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小夹板,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对老年患者更应嘱咐尽早开始肩肘关节锻炼,以免发生关节粘连、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预约定期门诊复查。
康复锻炼: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有效手段莫过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折愈合。①在骨折复位和夹板固定后,可立即作手指及肩、肘、腕关节的伸屈活动,以免发生关节僵硬。并作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练习,以加强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禁止做上臂旋转活动。②在固定的2周内逐渐加大活动量,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由轻至重,由少至多,逐渐加大活动量。2~3周后练习肩、肘关节活动。伸屈肩、肘关节:健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肘后伸上臂,肩关节环转及双臂上举活动。③固定解除后,骨折断端愈合稳定,此时进行全面锻炼,可增加锻炼的次数和活动范围,直至骨折愈合。应经常对肩关节、肘关节进行活动训练,活动度从小到大,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不可过急,以防再度损伤。④帮助病人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早、中期严禁作上臂旋转活动,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结 果
肱骨干骨折固定后康复知识的了解情况,见表1。
讨 论
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前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和功能锻炼方法,有助于病情恢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患者骨折后易出现焦虑与恐惧的心情,护士应主动地关心病人,与患者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日康复[2]。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术后对病人全身及局部的护理保障了手术效果。国外许多学者认为护理人员对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可明显减少此并发症的危害程度[3]。护理人员能及时主动地了解骨折复位的情况,根据病情进行护理以防因夹板固定位置不当而造成骨折再次移位。①夹板固定后,不可任意拆除或剪断夹板。②夹板固定后,要随时观察夹板的松紧度,应保持横带在夹板上可以不费力地上下移动1cm 为适宜,如过紧容易造成肢体胀肿、血管压迫,出现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莫过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折愈合。所以,我们认为康复护理能使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原则是必须尽早付诸实施,同时要自始至终地给予病人帮助。
参考文献
1 杜静.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35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32-33.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指导范文5
[中?D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a)-0166-04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reven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emur fractures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WU Lingling1 CHEN Jin1 ZHANG Muchun1 CHEN Fang2 DENG Eryi3 CHEN Yuting1 LI Xiaoyan4
1.The Third Department of Bone Surgery,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01, China; 2.Bone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01, China; 3.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Bone Surgery,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01, China; 4.Operating Room,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reventing the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femoral fracture operation. Methods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90 cases with femoral fracture treated in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were selected. All the patient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o routine nursing on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o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one month. The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rat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hospital expenses,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FIM)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rate,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FIM scores of two groups at 2 weeks, 1, 3 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and the increase of above index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remarkabl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 < 0.05). Conclusion The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femoral fractures operation, and can shorten the healing time,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promot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emoral fractures; Deep vein thrombosis
深静脉血栓作为骨科患者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好发股骨骨折术后,若未能及时有效对深静脉血栓进行处理,易合并出现严重的肺栓塞、脑栓塞甚至是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加强对股骨骨折术后的预防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常规护理仅能满足股骨骨折术后的基本需求,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效果较差[2]。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全方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将促进疾病康复作为重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均在我院行X线或CT检查后确诊,术前查B超无血栓,术后1周左右复查,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能够与医护人员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哺乳期及妊娠期者、智力低下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47.2±2.5)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为29~68岁,平均(49.3±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试验通过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保持室内外卫生、监测与记录生命体征及指标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如下:①在护理前对护理人员进行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培训,查缺补漏,对存在缺陷的护理对策给予改进,定期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考核[3]。②针对股骨骨折患者制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性化护理对策,并向患者及家属提前介绍,共同商讨并做出合理的修改。③护理人员于术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给予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包括股骨骨折相关知识,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可通过使用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手册给予指导,并与患者家属取得沟通,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4]。④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1周内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肌肉的舒缩运动,定期改变,同时指导患者做踝关节背伸跖曲运动,每日20~30 min,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的收缩放松练习等。2周内指导患者练习坐位以及屈膝练习,根据骨折的情况控制屈膝的角度,不应超过90度。3~4周内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利用助行器站立,逐渐训练行走。住院期间,根据患者需求给予使用下肢静脉泵以及足底静脉泵,每日2次,每次30 min[5]。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强调有效止痛以及多模式止痛的概念,向患者讲解与指导缓解疼痛的方法,并给予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及视频转移注意力,减少病房内不必要人员的走动,必要时给予止痛药或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g、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①采用彩色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评价。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6],方法为在一张纸上划上10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1分,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疼痛做标记,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项目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体感舒适度等,得分在80分以上评为非常满意,60~80分作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④采用FIM[7]对患者术后2周,术后1、3个月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两个方面,运动功能包括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走,认知功能包括交流、社会认知,满分为126分,运动功能评分91分,认知功能评分35分,得分越高说明独立性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术后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手术前后FIM评分对比
两组术前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FIM评分均升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股骨骨折多由于直接且强大的暴力伤所致,较为常见的诱发原因包括汽车撞击、重物砸伤、机械损伤以及高处坠落等,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股骨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下肢活动受限情况,同时伴有骨折部位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等症状,甚至还可出现扭曲或成角畸形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股骨为人体全身最大的骨头,在发生骨折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大出血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目前临床工作中多选择手术作为治疗股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且在采取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给予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另外,加之骨折本身会伴随机械性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脉血栓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管中的凝结情况,加之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对肢体的活动进行限制,使血流减慢,从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不论是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术后护理工作中均需要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通过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从而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骨折术后一类最为常见的且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血栓脱落即可造成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有重要的意义[8]。以往临床工作实施的常规护理仅可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9]。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理念,将患者以及早期康复作为关注重点,是未来护理学发展方向之一。由于骨折本身为患者带来心理变化,包括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术后的康复,快速康复护理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帮助沟通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患者面对疾病恢复及治愈的信心[10]。通过加强对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定时的更换,促进静脉回流,期间适当的进行多种运动,促进增强肌肉强度,避免对肺功能以及组织的氧化能力造成损伤,有利于血液循环[11-12]。另外,疼痛作为骨折术后不可避免的一类问题,不仅对下肢肌肉的恢复造成影响,同时可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加强疼痛护理,减轻患者身体方面的不适感,提高康复质量[13-14]。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指导范文6
关键词 肩关节骨折 外展位 外固定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23
既往肩关节周围骨折,常规复位后,多采取患肢自然悬吊固定法,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肩关节功能受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5年来收治的68例此类患者,采用外展位固定肩关节,配合后期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20~68岁,平均44岁,其中锁骨骨折8例(11.76%),肩胛骨骨折21例(30.88%),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9例(57.35%)伤后至住院时间0~8天。
护理措施:给患者舒适卧位。一般半坐卧位,患肢下垫软枕与躯干平行,避免前屈和后伸,这样以保持患者的肢体功能位放置。患者从床上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因起床活动不当而引起患肢疼痛。
使用外展支架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肢端的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还要经常检查固定带松紧度,及时调整,过紧影响肢体循环;过松固定架下沉,影响疗效。
注意腋窝周围等受压部位,及时垫棉垫,防止外展支架对患肢的皮肤磨破。屈曲处加棉垫,外展架与皮肤紧密接触,以防外展角度减小,影响治疗效果。
患者患肢外展固定后,在医护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行患肢功能锻炼。初期作握拳、腕、肘关节伸屈运动,作肌肉收缩活动,此时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鼓励患者忍受一定的疼痛坚持锻炼,每天不少于100次。2周后,作前臂屈伸运动为主的肘关节活动,开始肩关节前屈,后伸肩运动,以无痛为限,适当增加运动范围[1]。4~6周后骨折达临床愈合后可去外固定架,指导患者作旋肩、前屈、后伸,各关节伸屈运动,以疼痛能忍受为限,并不断加强循序渐进,力求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
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应给予适合不同个体的需要进行心理护理,由于肩关节周围骨折病人心理脆弱,常担心肢体活动疼痛故不能坚持,因此,重视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对肩关节周围的功能锻炼有重要意义。护士观察患者情绪及心理变化,多给予支持和安慰,并说明外展固定的重要性。护士的主动关心帮助患者,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能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正确的早期活动,争取早日的康复。
结 果
59例患者在解除外展架后,1个月内肩关节活动达完全正常范围,其余9例均在2个月内基本达正常。
讨 论
肩关节周围骨折用悬吊位固定于身旁过久,容易导致肩关节囊紧缩,关节囊下皱褶互相粘连而消失。引起关节囊严重挛缩,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2]。我们采用先复位,后用外展支架固定,肩关节囊周围肌肉减轻挛缩,有利于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临床上除肱骨外科颈内外型骨折用外展位固定外,像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一般都未考虑将肩关节固定于外展位。因此,待骨折愈合后始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肩关节外展运动从“0”开始,此时,将挛缩的肌肉及关节囊功能锻炼至正常范围比较困难,且需要的时间也较长。特别是中老年病人,缺乏主观能动性,给康复期的护理、功能恢复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有一部分患者骨折虽然愈合了,但肩关节始终不能作上举运动。我们采用外展支架固定治疗肩关节周围骨折配合康复护理,功能锻炼,能够在骨折愈合后,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处于较松弛状态,减轻了关节囊及肌肉的挛缩,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起始点从“90”开始,有利于肩关节上举运动,为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外展支架固定治疗肩关节周围骨折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配合功能锻炼,能够迅速使肩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减少中老年肩周炎和创伤性肩周炎的发生,从而使肩关节周围骨折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