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1

关键词:商务人才培养;“3+X”模式;商务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071-02

(一) 实践体系的单一性

科学合理的实践体系建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在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为突出实践为主体的主导思想,许多应用型高校纷纷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但在校内实训基地中,软件平台的案例和情境部分偏少,平台缺乏灵活性,很难还原真实的商务场景。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数量少,且实习内容单一,与学生所学知识和市场结构严重脱节,与学生的就业方向不能紧密切合,无法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无法培养企业青睐的商务人才。

(二)培养模式的滞后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市场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我国高校在探讨和设计复合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时,一直试图追赶市场脚步,然而,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们在商务人才培养上总是呈现出滞后效应,培养的商务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看,只有理清培养模式中的定量和变量关系,才能进一步缓解这一矛盾。在商务人才培养机制中,语言技能和全面学习能力是一个“定量”,是商务人才把握市场的关键,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与此相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变量”,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在培养模式上,我们应着眼于“定量”的稳定性,注重商务人才的语言功底、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超越市场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三)教师专业知识的脱节性

近几年来,地方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快发展,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然而,目前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存在“三多”现象: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多、年轻教师多、毕业于外语院校的教师多。他们大多缺乏教学经验,欠缺商务背景,缺少在工作岗位上应用外语的经验。毋庸置疑,其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商务语言技能,但师资建设中的非专业化现象使得他们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无法更好诠释商务英语的精髓,在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素质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更谈不上超前培养即将出现的新行业所需的商务人才。

(一) 语言为本,以全英语为抓手

戴炜栋教授(1999)指出,复合型商务人才要“以语言能力为核心,外语能力和语言研究等是基本功,是基础研究,这个不能丢,要巩固,要提高” 。李敏(2011)也认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专业结合和学科结合打造学生的外语优势。通过语言教学,让商务人才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良好的人文素质,以语言为工具获取其他学科知识,掌握一定的本领。因此,在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时,语言学习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加强。”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层次商务人才培养需要,各高校应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特色”为指导原则,实行“一年打基础、二年学专业、三年练技能、四年养素质”的四级阶梯式标准,突出时代性和实践性,充分反映学科的交叉性。在这一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中,由于就业压力,不少地方高校追求“短频快”,压缩学生语言学习时间,过早开设商贸经济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专业优势。因此,在商业人才的培养上,应大力提倡全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商务精英文化,学会有效地将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策略能力有机融合。只有严把语言关,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功底,磨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国际商贸活动中游刃有余。

(二) 加强宏观调控,将实践课程落到实处

商务人才培养应注重锻炼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在教学环节上一定要与上岗实践相结合。尽管地方高校在商务课程设置中均有社会实践这一环节,但其时间点的设置存在诸多弊端,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协调沟通,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给出政策,企业给出机会并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学校予以配合并在实习时间上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实习中受益良多,我国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从单科“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

(三) 对接市场,完善实训资源库

实践课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的上岗实习。在校内,学生主要是通过实训软件进行平台式操作,因此该平台所提供的情境教学软件应具有资源丰富、灵活度高、评估科学合理等特点。商务英语资源库的完善将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对接”,更好把握市场脉搏。在资源库内容筛选上,应侧重案例教学模式,建立案例教学库,使学生可以尽快进入角色,熟悉企业的产品和运营模式。案例试题库的建立和共享提高了学生国际贸易操作技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将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企业青睐的人才。

(四) 多管齐下,打造一流师资

高素质的商务人才培养离不开两只队伍,一是造诣精深的专家、教授,他们可以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融入到教学中,对高层次商务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二是行政队伍,他们负责学生管理,为教学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为培养优秀的一线师资,各级教育部门应积极协调,配合校方多管齐下建立多渠道、多手段的师资培训窗口。鼓励骨干教师产学研一条龙,协调脱产与函授、专业与在职的关系,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提高机会,如利用寒暑假去国外短期研修;也可定期请国外名师或资深专家进行商务知识的培训。教师视野的开拓和知识点的更新必将促进商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培训师资的同时,教材建设也应跟上。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引进国内外最新权威商务系列教材,并结合我国国情,以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为导向,以贴合真实情景的商务操作为支点,提升学生的商务兴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蔡芸.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4):33-35.

[2] 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1-3.

[3] 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 2001,(1):9-13.

[4] 李敏.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2):33-34.

[5] 胡春洞,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6] 石云龙.多维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3,(5):106-107.

[7] 孙玉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5):38-39.

[8] 汪家树.21 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11.

[9] 张媛媛,韩高军.创新教育与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武汉大学学报,2011,(6):180-183.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考试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

高等教育经过规模发展后,必然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是大势所趋。地方高校还用老思路、老模式、老办法肯定不行,应认真考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主动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许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考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环节,构建科学的考试模式,对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

一、传统考试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目前高等学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对人才培养必将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一,考试目标模糊。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学生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分数,由于学校把考试结果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学习所追求和关心的不是对知识的掌握了理解,而是能否通过考试,主要精力集中在一张试卷上。第二,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多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过于注重期末考试成绩,造成学生不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这种单纯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考试内容不全面,考试内容局限于上课笔记和教材内容,客观试题多,综合分析题少。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去死记硬背,而毫无主动学习能力和兴趣,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第四,考试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机械记忆,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性,在考试中不惜挺而走险,利用各种手段谋求作弊,造成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考核模式的单一、制度的弊端,以及考试目的不明确,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综合能力的下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地方高校面临振兴地方经济、服务社会的任务和使命,积极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些学校正在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因此考试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也是迫在眉捷事宜,只有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其业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也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发展甚至比研究型大学机会更多,发展潜力更大。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必要: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赋予高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使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经过了规模发展,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与此相对应,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与观念、目标、任务、结构运行方式等都应作出适应性的调整。面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面对高等教育多层次化的教育体系结构,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新方法,打造教学质量精品工程,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二,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才的供求偏差,高校人才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看到,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另一类是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并带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型,塔尖是少量的研究型人才,社会发展与进步需要这些人去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而塔基是大量的从事与实际问题相关的应用型人才。第三,地方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技术的孵化基地,与社会需求更是紧密相连,应该具有超前性。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用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来指导地方高校的教育,必须从精英教育的思想中解放出来,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即可以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又可以促进为人才资源大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中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新途径。第一,更新思想观念。更新观念首先应走出思想的误区,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衡量学校层次的概括,不是重实践轻理论的学术分开的个体职业技能培养。同时要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要重视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有求真务实精神,又能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在当今时代,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不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第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顶层设计,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科知识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按专业大类设置打通的必修模块、限选课模块、任选课模块、实践模块等。整合课程设置,建立不同性质的课程相对独立、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三,更新教学方式。高校要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和双语教学。提倡开放交互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内容、方法以及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结合起来。第四,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在适度增加实验、实践课比例的同时,探究新的实验教学方式,打破按课程开设实验的格局,增设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及科研创新性实验。同时开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在实践环节中检验理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模式的构建

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的检验环节——考试,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同步改革。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

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院校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树立科学的考试观。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转变观念:首先,考试方法由单一性向多样化改变,逐步改变一张试卷定结果的局面,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性质,采取不同形式的考试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半开卷、实践操作、论文撰写、课程设计、专题讨论等多种考核方法,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二,考试内容应理论和能力并重,死记硬背的再现型知识比例应降低,重点考核解决问题能力,题型设计灵活新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注重过程考核。应该加强教与学过程当中的阶段性考查,做到师生彼此了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设计合理的考试模式

结合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考试模式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目前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设计出的分层次、多样化的考试模式比较科学。我校课程设置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普通教育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实践类、创新课等模块。根据各个模块开设课程的性质、特点的不同,按大类形成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半开卷、实践操作、论文撰写、课程设计、专题讨论等)。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形成以下几种的模式:第一,全程动态考试模式,这是强调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全过程、多形式、立体式的考核,这种成绩评价方法,强化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督导作用,强化考试的反馈作用,是符合课程教学实际考核模式。“两课”、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考试模式就可以采用“平时+笔试”模块,平时主要包括到课率、上课抽查提问、小论文作业等方面,笔试主要采用学校相关部门建立的随机试题库,考试时实行教考分离,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试,最后的考试成绩按平时部分和笔试部分所占的比例进行换算得出。第二,半开卷式考试模式。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在这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这张纸上写些什么内容,考生根据个人对课程的理解组织内容,但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张纸连同考卷一同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纪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避免考试作弊现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三,理论和实验并重的考试模式,专业基础课中含有大量的实验学时,此类课程考试模式可以采用“实践操作+笔试”模式。提高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答辩式的考核模式。实践类课程、成果展示类课程考核适合应用此模式,考试模式宜采用“实践操作、课程设计+口试”,此类课程重点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考和总结能力,其中口试所占比重应适度增加,重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提炼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考试保障

随着考试新模式的建立,考试形式多样化为学生主动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将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和不适应的现象,学校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考务管理制度和办法。比如建立教考分离管理办法,考试材料存档及评审办法,过程考核科学记录法,实践课考核等。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些地方高校的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系统工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紧密配合,课程考核工作至关重要,应根据培养目标、规格的调整而不断革新。

参考文献

[1]何海林等.关于高校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

[2]金祖庆,赵雷洪.学分制模式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夏风林,等浅议高校“一页开卷”考试形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3

关键词 环境设计 人才培养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rominent Industry Background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Build

"Environmental Design" Personnel Training New Model

XU Jingfei, LIU Gangtian

(School of Art & Desig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social economy,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personal creativity is the key design disciplines currently be focusing on. In this paper,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industry background and the current school characteristics, starting from th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ode, teaching staff, etc., made with market demand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re fitting environment for design professionals talents new model.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design; personnel training; new model

1 “环境设计专业”的行业背景

1.1 “环境设计专业”的认识与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科下的专业门类之一,它是人类追求自身周围环境美的产物,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以及建筑周围环境设计等有关人类生存和生活空间的艺术性再创造,是一种实用的艺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起初只是针对室内环境的设计,1988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将室内设计专业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标志着环境设计的内容开始从单纯的室内环境扩展到室外环境,当时城市正处于加速建设的阶段,对室内外设计的人才需求量大,各个高校开始纷纷开设这一专业。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审美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作为艺术设计学科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设计门类一样推崇创新,在如今的人居环境领域中可以带动一些新兴的理念和思潮。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大生产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再加上人们“继承”意识的逐渐提高,对环境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这类词汇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环境设计如今不仅只是美化人们的生存空间,更多的是在美化的同时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并且能够保留前人对环境的理解,在创新的同时保留城市环境特有的历史风貌。这些环境问题、人类意识、审美情趣以及时代经济在不断地对市场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就决定着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更新,随时代而变、随需求而变。

1.2 时展对人才的要求

进入21世纪,环境设计有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大环境中,城市建设、环境改善、旅游开发等需求日益突出,环境类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正召唤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环境设计人才的加入。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就业单位有设计院、建筑公司和装饰公司等,这些企业、公司对人才的选择有着一定的标准:第一,要拥有良好的美术功底,能够具有较好的手绘表达能力(素描、色彩、速写、手绘效果图)和审美能力;第二,要具有良好的电脑操作能力,特别是环境设计专业所经常运用到的AUTOCAD、3DMAX、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第三,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且可以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第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第五,知识面广,熟悉相关学科;第六,有一定工程施工经验;第七,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由此可见,环境设计对应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如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就必须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始着手,转变传统的培养思路,创新培养方案,以新时期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专业型、贴合型设计人才。

2 我国目前针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4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而为被培养者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伴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这一时期,对人才结构的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我国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对现在教学中那些已经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旧的培养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拓宽专业口径、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完成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创造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对于独立学院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于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首先应适应生产一线的需要,以达到上手快、能力强的目的,不断适应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各方面的需求。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由单独重视知识传授向同时加强能力、提高素质转变。知识是基础,是外层,是载体;能力是提高,是里层,是重点;素质是核心,是升华,是本质。“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的统一,要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专业教育阶段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专业理论知识以课堂传授为主,介绍本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动态。同时,加强各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中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部分,可到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改革以往一成不变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模式,启发学生自主设计题目,进行正确的引导,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学为辅的设计新模式。逐步过渡到开发新产品的领域,最终形成学生设计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使产学研真正结合起来。

二、课内与课外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运行的教学计划中,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予以体现,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得以实现。把课内教学环节同培养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掌握牢固的科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科学技能;既具有处理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又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课内教学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在相应的课程内规定一定数量的现场教学时数。采用演示与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好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在课堂上解决验证性实验,为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并自己去完成实验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提倡实物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以工程带教学,加强学生对工程技术领域的了解和培养,对工程实践一方面的兴趣。改革以往的考试制度,命题和考核方法可多种多样。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考试应注重考学生的能力。重点建设好试卷库和试题库,规范考试制度和考核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对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大力开展学生的课外活动,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实验不定时间。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建设创新实验室和工程操作实践基地,进行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加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外活动。定期举办以学生为主的科技学术报告会,小科技成果展示会等。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科技活动、数学建模、应用软件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外培养。在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四小”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竞赛,同时利用好校内外工程实践场地、计算机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室,使得学生发明创造有实施实践基地,并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一定的经费。

三、政治辅导员与专业导师相结合,创建新的学生管理模式

学院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班主任为主,班主任的工作量比较大,类似于中学的管理模式,牵扯教师比较大的精力。应该在专业年级配备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发展、班级干部的建制、奖学金评定等相关事宜。在大三开始配备专业导师,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兴趣爱好,紧密结合专业导师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课题,由专业导师制定指导培养计划,由学生来执行。每名专业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能超过10名,一般可以指导两个团队组,一个团队组四名学生,专业导师按照培养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执行情况,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专业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学术报告会。学生的专业社会团体也可以聘请专业导师担任顾问,定期参与学生社会团体的活动。

在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组织发展工作中,专业导师的意见可作为主要参考意见。政治辅导员和专业导师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分析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培养过程的规章制度。

四、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

知识主要包括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学生为提高素质而学习的其他知识。

能力包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有自我学习、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对新环境、新事物、新挑战的适应能力;有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与别人合作共事、善于进行交流的能力,更应富有创新能力。

五、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现行的学生知识方面的考核还是原来的考核方式,按照培养计划,定期开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从现在看还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但考试方式和评价办法可以进行改革,主要还是要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和力度。

能力方面的考核主要由专业导师来进行,按照专业导师的培养计划来进行,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考核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等。

素质方面的考核实际上是知识考核占了绝大部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考核可以规定一定数量的必修学分,可以逐渐加大学分的比重,使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科学轻文化、得书本轻实践的思维想法得以逐渐转变。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5

目前,我国的现代学徒制,既有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也有自下而上的学校个体实践,但不管形式有何不同,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如何提高人才质量,首先需要变革职业教育思想,进而推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笔者认为,应该从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评价体系多元、教师角色重塑四个方面着手,四位一体构建以质量为先导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一、培养模式重构

校企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大家津津乐道时,殊不知,说者易行则难。因为在现实中,学校和企业作为两种异质的主体,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制约在所难免。

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就是校企协同育人。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的积极作用。校企应该从培养标准到课程设置、从教学组织到师资培训、从理论学习到实习实训、从行业认证到考评考核等环节协同合作,从招生招工一体化选拔机制上协同合作,从德育教育、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上协同合作。

二、课程体系重组

中职学校必须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能力本位

美国学者爱德华兹说过,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其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这句名言道出了职业教育的真谛,“训练”和“能力”,正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元素。学生只有具备“知识和技能”,才能生成与现实世界对话的本领与智慧。因而,职业教育一刻也离不开作为技术技能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应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反思,按照以“实践先导、技能主导、就业引导”的理念来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基于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的模块化、双证书制课程体系。

2.校企合作,重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载体,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度如何,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学校应反思以存储和传递为特点的封闭性教材,转向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生成,开发有助于学生能力建构的开放式校本教材。校企之间应根据企业职业标准和人才需求,共同开发课程,真正使教材和岗位之间实现“零距离”。

3.开发职业素养课程,赋予学生立命之本

成才应先立德。校企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道德情操、职业精神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课程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一走出校门就是合格的现代人、社会人、企业人。

三、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应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考核应更加多维、生动、全面。校企要着力构建目标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双考核机制,将产品合格率、职业资格证书、薪资表、师傅评价、职业素养等纳入考核领域。学生评价实行学段式评价和毕业综合考评相结合,突出技能、素养因素。

四、教师角色重塑

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人求真,还要教做真人。因此,职校教师应从职业、社会需求出发,融合个性教育需求去培养学生。

1.“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共识。然而,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应从校企合作的实际出发,与企业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师培养平台,通过通识教育、企业培训、企业生产实践“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建设一支“学校教师、技能技师、企业讲师”的“三师型”教师队伍,来引领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

2.“精英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就是师带徒,然而学校专业教师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不足。因此,学校应依赖校企深度融合优势,聘请企业技师,成立“大师工作室”,打造教练型教师团队。学校教师将专业理论教会学生,企业师傅将岗位实操要点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及时在生产线上随堂练习,变单向师资培养为校企双导师培养,实现师资培养互通互融。只有具备一定的产业制作经验的教师,才能在上课时帮助学生认识并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直接把行业要求的从业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此标准进行学习。这样校企师资互为补充,使理实教学融为一体。

3.德育教师团队建设

立德树人,乃教者之功。中职生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学生普遍缺乏信心,因而,中职教师不仅要教会其技能,更要矫正其思想。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6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一、构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为培养高职类型的通信企业移动技术类岗位蓝领人力资源。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材”的最佳选择。

        职业教育需要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专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目的是使工作系统与学习领域相结合,在适合的机制体制创新模式下完成纽带联结(如图1所示),最终实现变工学割裂为工学结合、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压迫式教学为任务式教学、变传授知识教学为学生行为导向后总结知识点的教学、变理实分离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变学科体系知识课程为工学结合的课程、变教不适材为因材施教。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论,需要具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去承载和体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也遵循这种基本规律。

        二、基于职业岗位和技能需求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要基于职业导向或是职业中的典型任务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寻找专业自身定位和培养规格。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调查,以行业需求和现实条件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紧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抓好到移动运营商和服务商的调研与实践,抓好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调查:一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到一线部门座谈交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设置情况及对岗位技能、素质、知识的要求;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学习业务、维护、管理等一线岗位技能;三是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学生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信息;四是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召开座谈会,或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到学院参加培训学习以及企业到校招聘毕业生期间组织座谈会,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意见。

        通过调研,确立和调整移动通信专业服务岗位群。立足服务区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3g建设优化、三网融合需要,面向区域内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移动通信服务商,对接培养移动通信规划、施工、维护、网优和售前售后技术服务支持的岗位群;建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职业目标,主要岗位包括移动通信机务员(包括基站机务)、天线线务员、移动通信或无线网络工程师;明确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移动代维公司等企业,从事移动通信施工、维护和优化等工作,如移动机房值守、基站维护安装作业、移动工程、无线规划和优化、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用户服务工程师和运维部技术员等岗位。

        分析专业服务岗位群,建构和调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技能模块或典型工作任务,主要专业技能如图2所示。完成工作任务与行动领域的对应,转换为学习领域;按照教育认知规律递进,完成本专业人才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确定学习范畴,包括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三、基于培养规格确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路径问题,不同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实现。在实践中,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我们试行了深化“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素质培养和知识培养贯穿始终”、以校内“仿真+全真”实训和“暑期+顶岗” 实习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培养三个工具基础、三个核心能力,并在培养过程中贯穿“知识、素质、能力”三条主线,能够培养移动通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图3所示。“仿真+全真”实训:通过建立基本原理实验室、仿真软件实训室、单个技能模块实训室、全真2g/3g实训室和联网的实训室,完善学生在校期间实验、实习、实训三个环节。“暑期+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的第4学期暑假,安排暑期企业实习,锻炼学生,让学生了解岗位、让企业了解学生;暑假实习返校后,在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实训后,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建立“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通过两学期的基础课学习,熟练计算机应用,掌握英语和数学基础,提升人文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再通过3学期的专业课程和校内实训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操作维护技能;最后1学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完整的工学结合专业教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或者说具体要做三件事: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按照移动通信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完成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核心就是要找准职业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工作领域,和完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开发,方法就是按工作过程完整的工作顺序,以完成职业活动为目的来组织课程结构,按工作过程整合课程。典型任务分析为基础,横向任务(可以是几个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建专业课,纵向(按照课程共性)提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与专业教师合作,描绘基础知识点。

        根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典型岗位分析技能任务,主要的典型任务如前面图2所示,以这些典型任务建立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可以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如:完成移动基站电源装维任务的《通信电源》,完成移动传输建、调、维任务的《传输系统管理与维护》,完成无线规划建维的移动通信各系统技术课程(gsm技术、cdma2000技术、wcdma技术等),完成无线网络优化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类课程。

        五、基于行动导向实施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

        工学结合课程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有具体的任务训练载体,能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学生能经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学习的课程。

        仅有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适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它是工学结合的微观层次。行动导向教学不再简单把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能动寻找获得知识的途径,从而培养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从纯科学的知识传授满堂灌教学,转变为基于情境学生经历任务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着重要克服的就是“符合学生思维习惯,注重训练载体,注重任务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良好能力与习惯”。

        六、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化和宽带化”日益成为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朝气勃勃,形成了三个全业务通信运营企业,通信服务和移动代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需要大批掌握移动新技术、能适应全业务运营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移动通信高职教育亟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姚寿广 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