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研究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研究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研究与管理

能源研究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能源型;财务管理;轻资产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国企轻资产运营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不少国企积极探索与实践。而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相对滞后,虽然对轻资产运营的内容做出了大量描述,但是在概念上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认为轻资产运营是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杠杆手段,扩大可利用的外界资源,以较少的资金投入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企业的轻资产占用资金较少,显得轻便灵活,财务上通常指无形资产,包括企业品牌、管理经验、治理制度、客户关系、企业文化等。相反,企业的重资产占用资金较多,显得沉重固化,财务上通常指固定资产,包括厂房、设备、资源储备等。不同行业涉足轻资产运营的程度不同,能源行业不属于轻资产行业,但能源型国企仍然可以开展轻资产运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一、财务风险防范要求轻资产运营

能源型国企大多属于周期性重工业,在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很多问题即使出现了,也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在行业低速调整时期,企业经营难度加大,长久积累的问题急需解决,财务风险防范变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重资产运营既是造成财务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信用评级下调的重要因素。相应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轻资产运营的程度,以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一)重资产运营是造成财务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重资产运营模式下,能源型国企在建设厂矿和购买设备时,需要投入巨额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投入的资金成本只能在后期漫长的生产经营中逐步回收。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大,人员配置多,运营支出多,现金流动慢,所以企业的财务负担很重。一旦在宏观经济层面或者微观企业层面出现不利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出现亏损,亏损侵蚀资产基础,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很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能源型国企要做到提质增效,离不开去产能,减少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增加轻资产的比例。轻资产投入主要涉及研发成本、推广成本等,不需要企业在前期集中投入大额资金,企业可以在后期生产经营中逐步投入,减轻企业财务负担。而且,企业可以随市场变化调节资金投入额度,增强财务管理的适应性。

(二)重资产运营是引发信用评级下调的重要因素

考察2015―2016年的企业债券市场可以发现,企业债券违约事件接连发生,违约范围不断扩大,发债主体从民营企业扩大到国有企业,债券类型涉及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多种类型。虽然从市场整体来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周期性重工业受到的冲击较大,部分企业债券违约属于正常现象,一定的优胜劣汰将推动市场进入良性循环,但是对于处于风口浪尖的周期性重工业来说,正在经历着市场的严峻考验。

债券市场评级机构由于担心一些能源型国企的债券违约,可能提前下调企业的债券评级。而一旦企业的某一只债券评级被下调,市场投资者为了规避信用风险,会尽量远离该企业发行的各个品种、各个期限的债券。该企业的债券在市场中被快速抛售,企业融资环境在短期内严重恶化,陷入恶性循环。在遭遇债务到期高峰或者整体流动性收紧等不利情况时,个别企业只能选择破产或被兼并重组,破产又将给整个周期性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引发连锁反应。

二、经营业绩考核要求轻资产运营

国资委对国企负责人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向国企负责人发出了清晰的信号。国企按照考核目标制订经营计划,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确保完成考核目标。目前,对央企负责人考核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地方国企考核也基本上参照此办法,根据地方的特色制定考核细则。在办法的现行版本中,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是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英文简称EVA),这两个指标对国企的经营目标和行为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一)利润总额指标

按照办法的考核计分细则,利润总额是指经核定的企业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指标计分以基准值为基础,基准值根据上年实际完成值和前三年实际完成值平均值的较低值确定。而利润总额目标值可能高于基准值,也可能低于基准值,这会直接影响考核指标的最后得分。由于利润总额指标以企业盈利为考核目标,简单、直观、明确,是国企负责人在经营决策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利润总额指标便于企业集团组织和细化分解任务。一般情况下,企业年度预算按照“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对口审核、统一协调”的程序进行编制。集团将预算目标分解后下达各子分公司,子分公司按照预算编制依据,详细分析行业市场形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实际,合理编制预算草案并上报集团。集团审议后再将平衡后的预算目标下达各子分公司,子分公司编制正式预算方案并上报集团。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为了实现预算目标,将充分考虑投入产出关系,放弃占用资金多而盈利能力弱的重资产项目投资。

(二)经济增加值指标

按照办法的考核计分细则,EVA是指经核定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EVA指标计分以基准值为基础,基准值根据上年实际完成值和前三年实际完成值平均值的较低值确定。而EVA目标值可能高于基准值,也可能低于基准值,这会直接影响考核指标的最后得分。由于EVA指标考察了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成本,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是国企负责人在经营决策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另一个因素。

能源型国企过去在强大的银行信贷支持下,不断扩大重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债务融资规模,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资本利用效率下降。EVA指标考核国企负责人是否在最大化维护股东的利益,使股东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能够抑制一些企业的投资冲动。企业在编制投资预算时突出EVA的价值导向作用,坚持资本效率优先原则,推动资源投向核心战略领域和盈利能力强的业务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交易成本理论对轻资产运营的启发

交易成本理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对企业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表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Coase)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前者开创了理论,后者则提升了理论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两位学者提出的概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能源型国企开展轻资产运营的一些具体操作方式,如业务外包和融资租赁等。

(一)交易成本概念思想启发

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认为企业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两种方式具有替代关系。在企业内部配置资源时产生组织成本,在外部市场配置资源时产生交易成本,资源到底应该在企业内部配置还是在外部市场配置取决于对两种成本的比较。当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低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时,适合在企业内部配置资源,企业趋向封闭,边界变得清晰;而当企业内部组织成本高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时,适合在外部市场配置资源,企业趋向开放,边界变得模糊。

能源型国企的下属公司多为生产企业,大型生产设备在购买、保养和维修时都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额资金。把企业资金变成了固定资产,就减少了流动资金,当企业需要更新换代设备时会面临融资压力。能源型国企应该广泛开展设备类固定资产的融资租赁,以租赁方式解决财务上的资金短缺问题,应对生产中的设备技术升级问题。能源型国企不但可以在国内市场上租入常规生产设备,而且可以到国际市场上租入代表最新技术的生产设备,尽早获得国际先进生产能力,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资产专用性概念思想启发

威廉姆森为了使交易成本分析更具操作性,提出了“资产专用性”概念,认为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同。一些资产的专用性很强,企业需要和对方建立一种稳定、长久的契约关系,以保证企业能够正常、持续的生产经营。如高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企业如果重新培养人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费用,企业应该把高技术人才留在内部。而另一些资产的专用性不强,却在市场中的通用性较强,企业只需要和对方建立一种灵活、短期的契约关系。如对于一般操作性劳动力,企业应该主要在市场中配置。

能源型国企的下属公司需要大量劳动用工,人工成本支出很大。为了节约人工成本,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特点,选择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外部市场配置用工。在主营业务必需的、关键的、重要的岗位上,企业需要培养技术方面和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企业适合采用劳动合同制用工,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在一些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辅助岗位、服务岗位上,企业适合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或者进行业务外包,企业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或者企业对外签订业务外包协议。

四、社会网络理论对轻资产运营的启发

社会网络理论开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布迪厄(Bourdieu)、科尔曼(Coleman)以及博特(Burt)。格兰诺维特最初对理论做出贡献,后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发展了理论。我们通过对后三位学者提出的概念分析,从中发现能源型国企开展轻资产运营的更多操作方式,如战略联盟和“互联网+”模式等。

(一)社会资本概念思想启发

布迪厄和科尔曼将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看作是一种资本,称为“社会资本”。当企业与外部发生联系,具有某种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上就会形成社会网络,网络能够促进企业之间合作,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资源。这种情形可以不断复制,当企业认识到社会网络的资本价值,企业会按照已经形成的网络特征,继续搜寻找到符合这种特征的合作者,从而增加企业的社会资本。企业与外界联系得越多,具有的社会关系越多,形成的社会网络越多,则企业获取资源的渠道越多,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就越多。

能源型国企过去偏重于重资产运营、轻资产运营的程度较低。一个快速提升企业能力的方法是对外建立战略联盟,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利用更多的社会网络来获取资源,企业以较少的资本投入来完成战略目标任务。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可以多种多样,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属于关系松散型战略联盟,而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属于关系紧密型战略联盟。合作中重要的是,双方需要建立起信任关系,减少不确定性,使战略联盟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

(二)结构洞概念思想启发

博特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概念,认为在社会网络中存在结构洞现象,如有些企业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而有些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从网络整体来看,没有直接联系的地方好像网络中出现了一个个空洞。这时在网络中必然有企业处于搭桥的地位,那些没有直接联系的企业通过搭桥建立起间接联系,企业之间的信息和资源都通过搭桥传递。占据搭桥地位的企业具有获取信息的优势,信息优势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现机会,以及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威胁。企业若要保持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及时掌握更多的信息。

能源型国企的轻资产运营需要掌握信息优势,提高在合作中对资源的控制力,“互联网+”模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帮助企业提升轻资产运营水平。企业在产品设计、物资采购、生产组织、商品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业务流程改造,模糊企业内外部边界,高效快捷地整合内外部资源,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同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适应“互联网+”的新形势,开发以互联网资源为基础的财务管理工具,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联合其他部门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对企业业务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控。

五、结语

从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风格看,轻资产运营企业越来越受到市场投资者欢迎,市场中已经出现了聚焦轻资产运营公司的主题投资基金。原先投向能源行业、加工制造业的大量资本,正在快速转向信息服务业、体育传媒业等轻资产行业。能源行业要吸引市场资金,需要更新商业模式。能源行业不属于轻资产行业,但能源型国企利用业务外包、融资租赁、战略联盟和“互联网+”模式等各种方式,完全可以逐步开展轻资产运营,减少对重资产的投入依赖,降低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能源型国企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从能源型国企的财务管理实践出发,根据财务风险防范需要,以及对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政策要求,论证了能源型国企开展轻资产运营的重要性。在战略实施上,本文依据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式。在深化国企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能源型国企面临重资产运营带来的诸多问题,轻资产运营是一种解题思路,国企应该在重资产上做减法,在轻资产上做加法,提高轻资产运营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郭青.能源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并购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4):52-54.

[2] 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27.

能源研究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计量管理;节约型富蕴

0.引言

本文基于节能减排视角下对富蕴县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在能源管理和耗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排查企业用能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出关键因素和可行的技改方案,对相关计量设备进行周期检定,利用合格计量器具进行能源监测,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作为主管计量工作的行政部门,通过计量专业技术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对用能企业的设备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建立效能评价体系和能源监控系统,帮助企业配备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能源计量的良好氛围[2]。

1.富蕴县能源计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富蕴县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表3-1)

资料来源:富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

1.2富蕴县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的情况

资料来源:富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

1.3富蕴县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3.1重点用能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富蕴县的重点用能企业,由于能源计量技术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等因素,使用能企业在能源计量设备投入、计量器具检测率、能源制度建立及人员配置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且需要在短期内进行整改与强化。

1.3.2行政部门在能源计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管理部门和计量主管部门没有按照职责分工开展能源计量监管工作。一方面国家未建全对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考核评价体系,对企业实施能源计量考核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另一方面能源计量监管人员和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监管和服务意识不足,对新的法规和计量专业技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3]。

2.强化能源计量管理和监督工作

2.1强化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层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提升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认识,才能科学地制定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长远规划与实施细则。积极落实企业能源计量工作中对计量器具的配备率,便于计量管理人员技术性工作的开展和单位节能减排的量化分析。而在日常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中,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保证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体系建立和持续推进的根本保障,将促进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使企业自身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4]。而能源计量器具要采用正规的生产企业制造,同时应对设备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合格后的计量器具方可使用。在日常管理中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节能监测仪表和能源计量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确保能源计量检测设备检测水平和数据的准确性。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用能单位以各自能源计量数据、能源计量体系日常监测情况为能源计量管理考核依据,才能有效提升能源计量工作水平,最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真正实施。

2.2加强行政部门能源计量监管工作

对于能源计量监管这项工作,必须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政府职能部门为指导、以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为重心、以节能减排为目得的一项长效性工程。首先实现对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网络动态监管,通过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详细了解富蕴县重点企业年耗能状况、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计量器具配备、检定率等信息,实现重点能耗单位数据的网上动态管理;其次进一步加大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监管力度,年耗能1000吨以上标煤(或年用电300万千瓦时)重点用能企业新建或技改项目,须同时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第三重点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对《节约能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节能降耗强制性标准规范的培训宣贯,增强其节能减排主体责任意识,切实提升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第四加大能源计量的行政引导、技术服务和宣传,引导企业在人员培训、仪器检定、制度建立、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企业改进工艺和技术流程,提升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形式多样的能源计量宣传活动[5]。

今后富蕴县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投入改善和提高企业生产工艺、节省能源消费、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真正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富蕴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忠.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状况及其节能降耗对策[J].工业计量,2007,(1):36-38.

[2]祁卫玺.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是企业节能的基础[J].知识经济.2009,(4):27-29.

[3]张笑薇.王昆.能源计量管理维系全局[J].计量天地,2008,(6):168-169.

能源研究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热管技术;太阳能;研究

中图分类号:TK5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可再生能源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一种能源,当前,由于对矿产资源的无限量开采,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上这项技术代替传统能源给人类未来的生存带来希望,为人类服务的任务就显得很重要。而这采用何种技术,对于技术本身,我们看重的是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主要是其成本与效率。现在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尤为重要。我国在热管技术工业上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同时拥有各类热管制造生产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是解决高效生物质气化炉、高温太阳能接收器、永冻土地基等当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关键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加快新技术开发应用、力争与发达国家同步,是我国能源工作者迫切的任务。

一、热管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热管的基本组成

热管主要是由主体、内部空腔和毛细结构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是封闭式的一段金属管,可以承受相当大压力的全封闭结构,其一般由碳钢、不锈钢等金属制品制成的。存在着少量的液态或者气态的工作液在其内部空腔里面以及毛细结构 ,不能包括在内的有金属管内的杂物和空气。热管本身就是抽成真空的封闭系统。

2、热管技术的技术特点

(1)良好的导热性。主要靠热管内部的工作液体气体与液体相互转变而传热,热阻力很小,因此,具有良好的传热效率。

(2)等温性良好。热管内腔的蒸汽是处于饱和状态,饱和温度是由饱和蒸汽的压力决定,饱和蒸汽所产生的压降很小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根据热力学中的Clausuis-Clapeyron方程式可知,具有很小的温降,因此热管等温性是非常良好的。

(3)热二级管与热开关性能。热开关则是当热源温度高于某一温度时,热管开始工作,当热源温度低于这一温度时,热管就不传热;热管可以做成热二级管或热开关,所谓热二级管就是只允许热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允许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热二极管原理在太阳能及永冻工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4)热流方向的可逆性。由于一根水平放置的有芯热管,毛细力是其内部循环动力,因此作为蒸发段任意一端受热都可以,而另一端向外散热就成为冷凝段。此特点可用于在空间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温度展平,也可用于后吸热先放热的化学反应器及其他装置。

(5)热流密度可变性。热管可以独立冷却段或改变蒸发段的加热面积,即热管可以较大的传热面积输入热量,而以较小的冷却面积输出热量,或者加热热量以较小的面积输入,而热量冷却以较大的面积输出,热流密度这样就可以被改变,解决一些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的传热难题。

(6)恒温特性(可控热管)。普通热管的基本上各部分热阻不随加热量的变化而变,因此当加热量变化时,热管各部分的温度亦随之变化。但人们发展了另一种热管——可变导热管,使得冷凝的热阻随加热量的减少而增加,随加热量的增加而降低,这样可使热管在加热量大幅度变化的前提下,实现温度的控制,因为蒸汽温度变化极小。

(7)环境的适应性。热管的形状可随冷源和热源的条件而变化,热管可做成燃气轮机的叶片、电机的转轴、手术刀、钻头等,以适应冷凝流体不能混合或长距离情况下的热管也可做成分离式的换热;热管即可用于空间(无重力场),也可以用于地面(重力场)。

二、热管技术在太阳能开发中的应用

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

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热管非常简单,将一根金属管两端封口,管内装入一定的低沸点液体(如酒精),并且将管抽成真空(负压)。这样,管内液体的沸点很低(例如,可以由较低的负压而使得酒精的沸点降为摄氏30 度左右)。这样,当管下部温度高于30度时,酒精将沸腾并升到管的顶部,使管的顶部温度升高。而管的顶部插入水箱中,由热传导的方式将水加热。

2、性能分析

热管的外表面涂有一层黑色吸热层,当光照射到热管的外表面时,温度升高,通过金属管壁以热传导的方式将热能传入管内,使管内液体沸腾,并快速升到顶部,将水箱中的水加热。(为加快散热,可以在热管的顶部加装散热片)。然后,管内经过热交换后冷却的气体冷凝后又流回底部,被重新加热后再升到顶部,如此循环,热管底部液体基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沸腾温度。所以,热管内、外壁的温差基本恒定且较大,故热效率高(理论计算与实验检测均表明,热管的热效率比真空管高5%左右)。并且,也不会因为冬季的低温而导致冻结,同时管内无水,对水箱中的水质无影响。因此,热管太阳能热水器比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有着明显的优势,是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个更新换代的发展方向。直接将型号适宜的热管插入热水器水箱中。考虑管本身的散热问题,可制作一个矩形箱,将热管封于箱内,箱的上表面为玻璃板,箱的内层底面再铺(或涂)上黑色吸热材料,这样,由于热管与外界空气隔离,散热将大大减少,且矩形箱内底为黑色,吸热面积大大增强,使箱内温度很高。这使得热管除直接接受光加热外,还能同时受到箱内高温气体加热,使热能增加,热管传导的热量也增加,故加热温度更高。在成本上,每根热管比真空管价格低。因此,用节约的钱作一个封闭箱,成本基本持平,但获得的水温比真空式太阳能热水器的要高,理论计算及实验均表明,同样天气里,经过一天的加热,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要比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高5℃左右。

太阳能热管正向着高温方向发展。它通过聚焦装置能获得很高的温度,不仅可以将热管技术用于太阳能电站,也可以采用热管技术制作太阳灶。为了解决高温太阳能接收器的热点问题,在太阳能热发电中利用热管的优良的均温性能、高效传热性能,发电系统和提高接收器的安全性能和效率;为了解决高温太阳能热发电中的蓄能问题,由单向传热结构、特性可异型性能来解决,从而解决太阳能热发电连续性问题。热管技术应用于高温太阳能接收器中,既解决了太阳能高温热发电中的难题,又拓展了热管技术的应用领域,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最后,热管由于传热速度很快,热损耗小,故可以改进为太阳能热水器上的集热管,并且比真空管有较明显的优势。适当推广,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减少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应该有良好

的应用前景。

三、热管技术在地热能开发中的应用

地层深处是一个巨大的蓄热库,热管在利用地热资源方面有其特殊的便利,并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应用实例。

1、地面积,及防冻系统

如图所示,将热管群埋入地下3到18米处,收集到的地热由热管输送到地面,防止积雪和冰冻,由于是无需人工管理和维护,所以特别适合偏僻地区的重要场所的路面融雪防冻,如高速公路、停车场等场所。

已知在地下深达7米的土壤温度在一年内基本变化不大,在7~20米深处,全年的土壤平均温度几乎不变,这就给地热的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2、温泉废水及辅助锅炉的融雪及路面防冻

寒冷地带温泉休假区的路面,停车场的冬季积雪清除及路面防冻,利用温泉废水的余热是一种比较方便和经济的方法。

在无温泉地区也可以燃油辅助锅炉加热U型热管,达到路面融雪及防冻的目的。

结语

热管技术自1964年问世以来,其独特的高效传热技术在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余热回收方面已取得了重大成果,有效地缓解了我国能源日益短缺的紧张局面。当前,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能源作为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几大可再生清洁能源正逐步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利用热管技术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参考文献

[1]孙荟晶,孙世梅. 热管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研究与探索[J]. 现代化工,2007,S2:517-520.

能源研究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职能;原则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10-02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职能

1.知识获取职能。所谓知识获取,就是从各种信息源中发现、提取和挖掘知识的过程。它可分为人工获取、机器辅助的人工获取、机器自动获取三种类型。

2.知识中介职能。图书馆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实现文献使用部分的内容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户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为文献信息价值的开发与转换提供渠道。

3.知识转化职能。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个人知识与集体知识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相互转化。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分为个人隐性知识与集体隐性知识两部分。个人隐形知识与个人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包括具体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个人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判断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经验、生活阅历、思维模式、人际关系、兴趣特长,人的喜怒哀乐、直觉、偏好和激情,以及信仰、价值和奋斗目标等。

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按照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观点,这种知识转化可以概念化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不同层次转化的螺旋上升过程。(1)社会化是指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员工之间、员工与用户之间主要通过仔细观察、面对面的交流、传授等方式分享各人的经历、经验、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寻求个人知识共享的过程。(2)外在化是指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对隐性知识概念化,将其转化为他人易于理解的显性知识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员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撰写专著或研究报告、进行演讲等方式展现出来,达到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用户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明晰化和显性化,使图书馆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他们的需求。(3)组合化是指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图书馆员通过各种方法对许多原始信息进行整理、编码、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提炼出用户所需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如图书馆员所做的文献资料汇编、知识组织与分类等。(4)内在化是指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图书馆员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取新的知识,在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内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基于内部化,可以重新开始新一轮知识转化,由此形成一种知识螺旋。因此,知识转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另一种职能。

4.知识共享职能。知识共享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所有者向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使个人知识变成集体显性知识;二是个人从集体知识或知识库中发现并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图书馆正是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知识的交流、传递与应用,来履行知识共享的职能,这些职能包括两种。(1)编码化策略。它是指通过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机制和沟通渠道,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编码化的工作流程、数据库或知识库中的内容。编码化的工作流程是将知识嵌入到图书馆的业务流、信息流或知识流,将工作流程编码化、规范化甚至标准化。数据库或知识库是组织知识的有效方式,知识通过编码进入数据库或知识库后,就可以方便地被其他馆员。(2)个人化策略。它是指将没有掌握某种知识的人和掌握该知识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5.交流职能。交流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为了解用户的潜在与现实需求,开展与推广新的服务方式与内容,扩大对外合作与提高图书馆的国内外形象,图书馆都必须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另一方面只有在图书馆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才能使知识交流者得到启发和提高。

6.创新职能。创新既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最新的信息,是推动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种内在功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是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包括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流程创新等,这是图书馆自我改变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图书馆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再造的过程。

7.学习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总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用户需求在变、科学技术在变、竞争对手的状况在变、信息市场在变、人们的观念和社会文化在变、用户与员工的知识结构在变、管理思想在变等,所有这些变化对现代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挑战,图书馆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再造,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学习成为图书馆的竞争要素和生存方式。

8.教育职能。图书馆从诞生到那一刻起就担负着社会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知识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竞争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适应新环境的挑战。这样,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就成为全社会的潮流。图书馆是能够提供大量知识信息的公益组织,必然成为人们进行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图书馆通过举办多种方式的培训班、讲座或学历学位教育来加强用户教育,培养用户鉴别、检索、选择和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原则

1.开放原则。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以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它要求建立一个开放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让所有的成员能把自己的知识,包括具体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共享到知识管理平台上去。同时此平台也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以丰富图书馆知识库。

2.创新原则。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灵魂,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也是图书馆管理者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体现。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想要在信息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尤其需要以创新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手段,摒弃保存、封闭和僵化的思想,突出变化、开放和灵活性。其创新内容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对象、管理职能、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工作和管理文化等。

3.共享原则。由于知识的使用和消费不会使知识减少,反而通过知识交互,人的知识会不断地得到更新和丰富。知识不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反而体现出要素边际收益递增性。此外,知识的不可独占性和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使得知识的社会效益通常要高于知识产品给生产者个人带来的利益。

4.协作原则。基于知识的共享性,图书馆团队间的协作活动(包括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发和组织学习等活动)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团队协作才能真正将知识资本挖掘出来并加以形式化和资本化。只有在知识得到共享之后,知识才与知识的拥有者个人相对独立,才能说明图书馆对知识有了更大的所有权,知识才不会因员工的离开而流失。

5.人本原则。图书馆知识管理要体现人本原则,也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这里所指的“人”,不仅包括读者(用户),也包括图书馆员工。

6.激励原则。图书馆必须建立知识管理激励机制,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

7.层次原则。图书馆知识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息管理,即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查找和利用的过程。二是对知识的管理,即包括对客户、供应商和图书馆内部员工的知识加以识别、获取、分解、储存、传递、共享、创造、价值评判和保护,并使这些知识资本化和产品化的过程。三是对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也就是对图书馆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的管理。图书馆只有分析、认识管理的不同层次,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知识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游星雅.关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 谢咏芬.论中国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的演化[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 常雁红.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3).

[4] 沈金凤.信息化时代深化中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探讨[J].南方论刊,2009,(6).

[5] 陈明仁.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能源研究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为本

[作者简介]谢群(1972-),女,四川绵阳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广告艺术设计。(河南郑州45005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60-02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工业化建设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短缺成了突出的矛盾之一。1980年初,经济发展迅速的无锡市及东南沿海的一些中心城市提出要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我国首批13所职业大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由于社会供求因素的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人才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结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缺陷。

一、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分析

“人口够,但人才不够”是最近来自河南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河南可谓是代表了当前人才供需的情况: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学生急需就业,但找不到“婆家”,此类现象不能不让人深思。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从总体上看就业率偏低,且就业质量不高,在地区与行业之间也不平衡。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截止到2007年9月1日,2007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76.1%。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体,因此这些数据应能代表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但这些数据并非说明社会不需要高职教育,恰恰相反,大量信息显示:应用型人才非常紧缺。原因在于高职本应承担的社会紧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职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这说明高职教育的内部结构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多元的,但“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好的就业才能有好的发展。如果学生一毕业便失业,那么发展从何谈起?尤其在当前情况下,就业形势严峻,高职教育的确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即它的主要功能。如果高职教育的这一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它也就丧失了发展的根基。而就业本身就是发展的内容之一,同时就业也是发展的基础、目的与结果状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普高教育分离出来的,教学一直沿袭普高教育的教学体系,重“学”轻“术”的倾向比较严重,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纸上谈兵”的人才。

二、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引入与接受过程

能力本位(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萌芽于美国,80年代初传入加拿大等欧美国家,英国于80年代初、澳大利亚于80年代后期积极引进并予以推行。9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以能力为本教育”,得到了有力推介并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改革方面。“以能力为本与其说是一种课程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从职业能力要求入手,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所以与就业的要求容易取得一致,有利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职业人才的培养。

自能力本位思想传入我国之初,在是否要接受以及如何接受这一思想上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在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而争论的实质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问题。“针对性”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适应性”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一种观点认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其直接目标是一系列技能的获得和掌握,重在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事实上,在2~3年时间里,让基础较差的高职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人才,无疑是很困难的,而且有些人文素养需要生活体验和长时间的积累,而仅仅开几门课是不够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能把“能力”功利化,不能急功近利,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如周明星认为,以岗位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一旦因社会分工出现变化与波动时,便只能失业了。围绕着狭义的职业岗位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将成为必然。这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应当首先是“育人”,然后是培养“技能”,两者是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

2004年教育部发出《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31号),进一步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 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些文件规定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回答了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国高职教育现阶段的重要指导思 想,就是确立能力本位教学理念。

西方英、美等国所倡导的新职业能力观认为,职业能力在内涵与外延上具有广泛的概念,它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新职业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新职业能力观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它把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这些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核心能力。目前,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技能部以及资格与课程署共同认可了六种核心技能:交流(Conmnuni? cation)、数字运用(Application of Number)、信息技术(Informa? tion Technology)、与人合作(Working with others)、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Improving Ow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 Solving)。其中前三种能力属于“主要的”或“硬的”核心能力,它们通常强制性地应用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中。后三种属于“更广泛的”或“软的”核心能力,它们几乎包含在所有的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培训计划中。美国将一般能力称为“基本技能”。美国劳工部在其发表的《获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报告》SCANS(Secretary’S Co.hission for Achieving Necessary SkiIi)中提出了一个人进入劳动市场所必备的五方面基本技能:一是分配时间、制定目标和突出重点目标的能力以及分配经费和准备预算的能力;二是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并设法获得数据、处理和保存数据的能力;三是作为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四是了解社会、组织和技术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并懂得如何操纵它们:五是选择技术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应用技术的能力。综上所述,综合职业能力,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要素的整合,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相联系的一种广义的概念,既有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有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能将技术、知识转换成运用的能力,具体包括组织、计划和创新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与同事及客户相处的能力。

三、能力本位教育观在我国的创新发展

英国32家企业认定大学生必须具备承诺、胜任能力、信心、创造力、奉献、热情等15种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越来越趋近外国雇主。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

我国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被普遍认可的是三个方面:通用能力、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

第一,通用能力。就是通常所称的一般能力,它是所有职业活动中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不管是从事职业活动还是参加其他活动,都需要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

第二,行业能力。也可以称为专业基础能力,是为适应某一职业领域或岗位群的工作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行业能力具有行业基础性、通用性特征,行业内迁移性比较强。

第三,岗位能力。就是胜任某种岗位所需的能力。高职院校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这些专业所要培养的就是符合生产、技术、管理或服务所需要的一线人员,因而岗位能力可称为专业能力。岗位能力是由具体职业岗位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的特点所决定的,通常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岗位不同,能力要求也不同,在某一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中,岗位能力是学生贴近职场、直接适应企业需要的优势所在。

高职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培养“通才”,也不是培养“专而深”的科学研究人员,而是培养处于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需要有手脑并重的综合能力,更不能仅以知识量为准;既要重视认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态度”和非专业能力的养成教育,特别是“做人”的教育。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实际能力的增强相辅相成,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对非专业能力,也就是通用能力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外乎这么几条:信息交流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和工作中的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基本上能涵盖通用能力的要求。可见,中国的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模式已经在逐步和国际接轨。

“与国际隔离,与社会脱离,与生活脱节”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这也一直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问题。办职业教育要帮助学习者人人成才,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开发。因此要走出传统教育方式培养职业人才的误区。首先做到“有教无类”,满足人们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其次是“有教有类”,要用“智能多元”观点看待高职教育对象,按照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确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实现“能力本位”的教学观,把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需要从教学方式和专业课程设置上,建立实习场地和模拟真实环境配备一系列设备设施上,以及建立校企联合上,共同锻炼教师和培训学生等方面进行探索,实现学生全面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市场提供紧缺所需的实用合格人才;学生在岗位上能独立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并能为将来职业发展做好素质上的准备,这些无疑都是高职教育尚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安.美式教育成功之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2](美)乔伊斯,卡尔·霍恩.教学模式[M].赵健,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能源研究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清洁能源;能源效率;消费弹性;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一、引言

中国的崛起,日本、韩国的振兴,俄罗斯的复苏,使东北亚地区成为了目前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11年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GDP总排名中,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分别位列第二、第三、第九和第十五,占世界总GDP的22.7% ;能源消耗总量则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八,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2.4%。能源需求速度的快速上升,已逐渐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东北亚各国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轻能源供应不足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显得极为迫切。清洁能源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分布广、低污染等优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仅能够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有助于防范国际能源价格波动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强本国的能源安全。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韩国和日本的化石能源储量极度短缺,两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早,在能源多元化、能源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俄罗斯大致呈互补关系。有鉴于此,通过对东北亚各国的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各国发展清洁能源的经验和不足,无疑可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术界对能源与清洁能源的研究颇为广泛,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此时的研究主要围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展开。KraftJ和 KraftA(1978) [1] (401-403),Akarca 和Long(1980)[2] (326-331),Yu 和Hwang(1984)[3] (168-190), Yu和Choi(1985)[4] (249-272)分别以不同的国家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确实产生了影响。90年代初期,随着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能源消费强度和效率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Birol和Keppler(2000)[5] (457-479)证实提高能源价格对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具有积极作用。Chien和Hu (2007)[6] (3606-6315)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发现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提高经济的技术效率。Sari et al. (2008)[7] (2302-2313)利用美国数据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的学者开始对能源区域合作问题进行探索。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清洁能源问题,国内如佟新华(2009)[8] (74-78)基于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清洁能源的合作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开发高效的技能技术和利用碳基金降低潜在风险的对策。徐海燕、鲍建军(2011)[9] (81-87)从合作意义的层面分析了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重要性。景跃军、杜鹏(2011)[10] (35-40)以中日两国为例研究发现在低碳技术领域里中日两国的合作空间巨大。

目前针对东北亚能源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对该区域清洁能源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是从单个国家出发,缺乏可比性,对各国不同时期的差异性研究不足。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拓展:首先对东北亚各国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区域内各国清洁能源利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卡尔曼滤波结果作为时期划分依据,研究不同时期各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规律,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二、东北亚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及清洁能源利用比较分析

(一)单位GDP能耗的比较

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能源自然禀赋具有很大差异。受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推进、国际原油价格攀升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国能源瓶颈的制约效应不断增强,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的重要手段。单位GDP能耗是衡量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反映能源消费水平与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通常以该指标作为评价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依据。表1为各国单位GDP能耗统计,可看出相比于日本、韩国,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较低,下降幅度不明显,单位GDP能耗的居高不下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很大关联。相比韩国和日本的0.182和0.123(2008年),我国能源效率为0.278,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清洁能源的潜力巨大。

(二)能源消费构成比较

能源消费构成是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对各国能源消费构成进行分析,试图探明影响我国能源效率的主要障碍,为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表2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较大比重,分别为40.25%和41.41%;而我国则更多地依赖煤炭。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其消费比例高达53.94%。煤炭的热能值较低,燃烧不充分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同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还会污染大气。煤炭资源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国能源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石油资源能量大、热值高,因此以消费石油为主的日本和韩国能够保持较低的GDP能耗。虽然天然气为俄罗斯的主要供能资源,但由于它的天然气资源过于丰富,会造成节能意识薄弱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加之科研投入不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俄罗斯GDP能耗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两倍之多。

各国的单位GDP能耗与本国清洁能源的使用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效应。日本、韩国拥有世界先进的核能技术,核能消费比例保持了较高水平;中国的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为其利用水能提供了便利条件;俄罗斯核能和水电占比例相当,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清洁能源的消费并没有带来较低的单位GDP能耗,国际能源署在《2011世界能源展望》中更明确建议俄罗斯节约能源以提高能效。

(三)清洁能源利用比较

气候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在经济发展合力的承受范围内,各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费,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虽然各国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不同,但大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1)。不过,我国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和增长幅度均为最低,因此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完善能源消费结果更为紧迫和必要。

三、东北亚四国清洁能源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比较分析

(一)状态空间模型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通常是以反映过去经济活动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或者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特定参数进行估计和分析,这决定了研究变量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因此某些不可观测的经济变量(状态变量)也就无法利用此模型进行估计。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建立可观测变量与系统内部状态之间的关联,利用强有效的递归算法—卡尔曼滤波完成对非观测变量的估计,可以更好地反映系统的真实状态。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国家能源结构,不仅能更好地解读能源结构的动态变化,还能对能源之间的动态替代关系进行模拟。模型通常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量测方程,反映可观测变量与不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状态方程,用来描述动态的状态变量。

为研究清洁能源对能源结构的影响作用,本文将状态空间模型的量测方程和状态定义为:

其中i为国家类别,因此gdpi、coali、oili、gasi、cleani分别对应为第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原煤消耗量、原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清洁能源消耗量 。c(1)为常数项,[var = exp(c(i)]为残差。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初始值进行设定。能源消费弹性是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消耗量的变动敏感程度的指标,能够反映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量测方程中sv1、sc2、sv3、sv4代表不同国家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通过比较sv1、sc2、sv3、sv4的变动规律,可以研究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或协同效应。

(二)变量设定及来源

本文以1990-2010年中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历年的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的消耗量为自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进行状态空间估计。其中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以百亿美元表示;能源数据取自《2011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为保证序列的可比性同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6.0。

(三)数据处理与计算

1.平稳性检验

状态空间模型要求各变量必须是平稳协整的,因此在进行模型估计前,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检验分别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结果,除GDP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存在的原假设外,皆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即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5%的临界值水平不存在协整假设被拒绝,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因此,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的估计是有效的。

2.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参数估计

将数据代入到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中,使用eviews6.0软件进行操作,并通过卡尔曼滤波一期向前预测法完成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趋势的估计。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即各弹性系数值普遍偏小,过多的能源消耗并没有迅速转变成经济效益,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除俄罗斯外,韩国、中国和日本的清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为正数,表明清洁能源的消耗确实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韩国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最高,中国其次,表明随着一次能源开发空间的逐步缩小,政府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分阶段性能源消费弹性

为更好地描述不同能源之间的动态替代关系,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一期向前预测法测算出SV1、SV2、SV3和SV4的各期期参数值。通过对结果汇总,以2000年为分界点,对不同阶段能源替代关系进行研究。详细结果如表5所示:

(1)1990-1999年:这一阶段各国能源驱动力更多地呈现出资源导向型特征,即能源消费弹性受本国自身能源储备的影响效果显著。中俄两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煤炭资源提升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日本煤炭、石油资源匮乏,较多地以天然气作为支撑;韩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对本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这与1988年政府出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发展长远计划》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最低,说明中国在清洁能源利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政府自九十年代初逐步加大了对水电、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但由于清洁能源的建设进入到商业化成熟期之前,周期长、成本高,无法与化石能源相抗衡,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

(2)2000-2010年: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下,东北亚各国的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较大:原煤的经济推动作用下降,原油的替代效应开始凸显,对中国经济的支撑效果开始加强。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和能源供求不对称的瓶颈效应,使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增大,清洁能源消费弹性提升明显。俄罗斯作为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天然气的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53.9%。以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原煤、原油和清洁能源的消费逐渐减少。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原煤、原油和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日本与韩国的能源消费弹性变化情形大致相似,原油的消费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与日本相比,韩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弹性不降反升,表明韩国为降低本国对石油需求的过分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使用的做法开始奏效。由于日本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约占50%,也使短期内能源弹性改变成效并不显著。

四、东北亚四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周期变化分析

(一)东北亚国家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比较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卡尔曼滤波结果中各国清洁能源消费弹性加以分离,进而研究其周期性变化及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如图2和图3所示)。东北亚地区能源结构存在较大不同,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也不尽相同(图2)。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国和俄罗斯的高消耗、低产出的消费模式使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日本、韩国更为集约的发展模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替代效应开始加强。2000年之后,替代效应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日本、韩国的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趋于稳定,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也基本保持不变,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导下,更加重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替代效应开始表现出上升趋势;俄罗斯过分依赖天然气的状况则没有改善,清洁能源的替代效应不增反降。

(二)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周期变化分析

从中国的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弹性变化趋势来看(图4),清洁能源与原油的消费对原煤呈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随着199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的颁布,新能源的利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原煤的消费弹性开始逐步下降,同时清洁能源与原油的消费弹性开始上升,一定程度降低了对原煤的依赖;天然气消费常年保持较低水平,阻碍了其对原煤的替代效应。这说明政府的节能减排措施起到了积极效果,但对于天然气这种优质能源的利用仍待加强,天然气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小结

清洁能源的利用对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后(表6),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资源禀赋的不同对于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本国能源效率的高低。相比于日本、韩国,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需改进,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继续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2.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本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同样重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降低能源的利用效率。应该借鉴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国能源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

3.除俄罗斯外,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均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在全球低碳背景下,各国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

4.中国原油和清洁能源对原煤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但由于我国石油缺口较大,仍需大量依靠进口,为降低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风险而加大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就更具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Kraft, J. and Kraft,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24,No.3, 1978.

[2] Akarca, A.T. and Lo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42,No.5, 1980.

[3] Yu, E.S.H. and Hwang, B.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Future Results ,Energy Economics, Vol.33,No.6, 1984.

[4] Yu, E.S.H. and Choi, J.Y.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ity and GNP: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72,No.10, 1985.

[5] Birol, F. and Keppler J. H. Pric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rebound effect, Energy Policy, Vol.52,No.28, 2000.

[6] Chien, T. and Hu, J.-L. Renewable energy and macroeconomic efficiency of OECD and non-OECD economies, Energy Policy, Vol.32,No. 8, 2007.

[7] Sari, R. and Ewing, B.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ggregat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ARDL approach ,Energy Economics, Vol.30,No. 5, 2008.

[8] 佟新华.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东北亚环境合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