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城市夜景亮化;城市光污染;环保与节能;夜景亮化设计与控制
城市夜景亮化是商贸兴旺,旅游发达,文化繁荣,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总而言之,这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体现。通过一个城市的夜景照明,可透视该城市的经济繁荣,人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水平。城市夜景亮化是运用各种发光器件,结合电气、电子和微电脑技术,根据科学和艺术的用光设计和色彩构成原理,创意城市夜幕中具有观赏价值的灯光艺术景观,以美化城市夜环境的艺术氛围。因此,艺术性应该是城市夜景亮化一个首要的评价原则。在常规的照明设计中,如车间、厂房、教室等室内照明设计和体育场、码头、道路等室外照明设计,主要追求满意的照度指标、照度均匀性、合理的显色性以及合格的眩光指数等。而在城市夜景亮化的设计中,主要是对城市的景观进行灯光的艺术创意。
由于城市整体夜景照明发展迅速,受到技术、产品、经济、管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如何装点城市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景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使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然、清新、美好的环境中,在城市亮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应该说,对一个城市亮化工作首先应考虑总体规划,即在充分了解城市的地位、历史、人文、建筑等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特色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由于城市亮化受到所在城市的能源和财力的制约,现在一般大中城市的夜景照明往往是各主要建筑物物业单位自行作主,各建筑物间的照明缺乏整体协调性,看上去整个城市夜景分散零乱,没有主次和特点,所以要想搞好一个城市的夜景照明,在电力与资金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得设计出一个夜景照明的总体方案和规划,形成该城市的夜景照明风格,然后再按照夜景照明的基本规范和标准,确定不同场合的照度和亮度水平,以及色调匹配和照明方式等。以下分不同照明场合介绍有关亮化工程的一般规范方法和提供一些建议。
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路灯总数大约为250万盏,其中钠灯约占40,我们认为:1)在道路照明设计中应首选高压钠灯,提高高压钠灯的普及率;2)继续提高城市主干道的照明水平,逐步向国际大城市照明水平靠拢;3)充分注意眩光问题,特别是居民区的道路照明;4)加强对照明时间的控制和管理,采用新型节能控制器。
2.城市商业区照明设计
商业照明设计中主要考虑一般照明和重点照明。一般照明包括商业区的道路照明和景观环境照明,现大多采用庭园灯、步道灯、草地灯、彩色喷泉等衬托整个商业区的气氛。按CIE有关标准,商业区道路的照度标准为5 1m-25 lm,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中城市的主要商业区道路的照明基本上与国际标准接近,不过也有个别地区道路照明低于该标准现在新型商厦的照明照度一般在300 lm以上,采用光源的直管型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为多。我们建议在对商业区建筑进行照明设计时要考虑:1)商业建设内部照明形式的多样化,大型商厦不同的销售区域或各种专卖店有其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商品和商品不同的展示方式所要求的照度水平和分布,以及对色调、颜色、明暗分布都有不同的要求。2)商业街景的照明是要进一步渲染和突出商业建筑的个性特色,体现建筑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追求一种格调高雅的享受空间。3)实现照明设计的节能化,商业建筑照明是城市照明用电的大户,目前节能型照明光源和器具的产品也日见成熟,所以商业建筑的照明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照度要求,合理选用高效的照明器具。在购物空间内,提倡减弱背景照度,实现光源的低位布置。
3.街道景观建筑立面照明设计
建筑物夜间照明设计应考虑诸多因素:1)全面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轮廓,周围环境,表面材料,业主的设想;2)对建筑物选定照明的主位,确定表现手法,选择合理的照度,合适的光源、灯具,进行艺术创作。一般现代建筑物的景观照明采取的方法有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和特种照明。
夜景环境照明的配电设计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的。而设计人员很大一部分不是专业设计人员,灯虽然亮了,但照明配电却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和配电控制的不合理现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整定与线路负载不匹配。整定值过大导线截面过小,起不到保护线路和照明器具的作用,事故发生时不能有效跳闸。2)照明器具没有保护接地的安全措施。3)线路敷设不执行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4)控制方式单调,有的甚至连接触器也不设,采用手动合断路器的方式操作不方便也不安全。5)室外配电箱没有采用防雨防腐及安全措施。6)高层大楼的照明器具和线路未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照明控制是夜景照明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照明控制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从过去的手动控制发展到今天的智能控制。
照明设计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一个完美的设计,必须由专业灯光设计人员和专业电气设计人员很好的配合,才能做出优秀的照明工程。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固定资产 精细化管理
一、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指将建成的一条地铁线路作为一项大型的整体固定资产,按其组成部分的用途、专业、形态等分解为多项分类资产,并按分类进行精细核算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地铁建设形成阶段就开始跟踪,对其进行全过程、全寿命的管理,将地铁资产进行细化、分解、整合,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挖掘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的利用潜力,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的价值,提高其使用效能,以满足企业扩大投资及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全国有35个城市正在建造轨道交通,线路长达2500公里,其中约有12个城市已步入运营。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约为40%,为缓解交通拥挤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应。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大、投资大的特点,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对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控制成本,降低亏损。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五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这为地铁行业将一条地铁线路资产分解为多项分类资产核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
由于一条地铁线路作为一项大型的整体固定资产,其各个构成部分的使用年限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轨道客车的使用年限一般为25年,线路钢轨的使用年限一般为30年,各种仪器、工具、设备等的使用年限从8年至18年不等,另外生产用厂房、仓库、地铁隧道等的使用年限在30年至40年之间。为此,我们将一条地铁线路资产按照用途、专业、形态等特征分解为树状结构的多项分类资产,以实现根据各类资产的特征、使用年限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动态管理。
三、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1、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以昆明轨道交通为例,目前正处于建设与运营交接准备期,公司成立初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资产管理的需要。2012年昆明轨道交通向各城市轨道行业学习,并主要参照上海申通集团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制订了符合行业特点的资产管理手册。新的资产管理手册不仅涵盖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所涉及的新增、折旧、报废等环节,还包括了固定资产编码规则、移交接管理办法、铭牌管理办法等章节,并细化分解了资产的树状分类及代码约1000项,各类资产分类编码均为开放式可扩展编码,能满足企业发展及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2、建立信息化系统
地铁行业作为资产密集型行业,无论从财务管理角度还是生产管理角度,都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把大型固定资产分解成若干分项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全面的资产数据库,全过程记录资产信息,及时更新资产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尤其是大多城市的地铁公司不仅负责建设,还承担着运营、维修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保证资产信息的有效共享。实现全面的资产信息化系统,主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资产拆分可将原始的固定资产信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拆分,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反映拆分前、拆分后的资产信息,这样就解决了固定资产初始分类太粗犷的问题;某项资产修理后,变更使用地点或者作为备用件都是时常发生的,这就要求及时记录该项资产的变动信息;另外地铁车辆检修包括多种形式,如日检、双周检、月检、定修、均衡修、临修、架修、大修等,修理记录的信息化也是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日常修理外的故障修理及五年一次的架修、十年一次的大修。
(2)固定资产报表及分析体系。同型号的地铁车辆,在不同线路跑行,可能由于线路长短不同,发车频率不同,客流量不同,会产生超负荷运行和低负荷运行的情况,这样通过有效的资产信息统计报表,可以对相关资产进行统一调配,以达到资产的充分合理使用,并减少危险源。此外,地铁车辆一般以使用年限或跑行里程来评价其报废与否,因此可利用信息化管理在其使用年限内合理安排每车每年的跑行里程,使其达到最佳使用状态。同时,可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对资产的可使用信息进行预先设置,以实现系统对超寿命、超负荷固定资产的强制检修。
3、对资产进行分类及编码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3
1 “全员全过程精细化合同管理”内涵
全员,是指企业及其全体员工参与,强化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员合同知识素养、营造全员合同信用文化,将与员工职务行为有关的合同风险预防与控制变成为员工自觉行为。
全过程,是指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它既包括合同形式的确定、主体资信审查、合同谈判、审核会签、合同履行、合同变更、立卷归档、合同评价等过程,还包含着公司对于各式各样合同的整体梳理和规范以及不同部门和员工的分工和职责。
精细化,是指在合同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力争在管理的每一个执行细节上都可以做到数据化、精确化,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并且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2 “全员全过程精细化合同管理”主要做法
(1)通过对合同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监控,全面认识面临的合同风险。对公司涉及到的各种类型的合同进行梳理,逐项分析各环节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等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提出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持续不断的监督和改进。
(2)加强对潜在签约人资格的审查。合同主体问题决定着合同的成立和效力问题,主要看潜在签约人是否具有主体资格、是否依法成立、有无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否已年检,合同签署人的资格是否具备等。特别注意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重要工业产品要有生产许可证制度,压力容器、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实行特别许可。
(3)加强潜在签约人履约能力的调查。主要对财产状况、生产能力、经营能力等内容进行调查,而且对确需与分公司签订合同时,还就分公司的上级公司(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履约能力)的情况进行审查,因为在分支机构无力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其上级公司还应承担补充责任。
(4)建立符合公司特点合同系列范本。合同条款是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具体体现、合同履行的依据、合同管理的核心。在参考国家示范文本的基础上制定了合同系列示范文本,做到合同内容明确,条款准确清楚。示范文本涵盖了目前公司涉及的合同类型,业务部门签订合同时,以该示范文本为基础,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大大减少了合同签定过程中的随意性,对减少合同纠纷,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提高合同审查效率,降低签约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实施合同审核会签,把风险堵在源头。将合同的审核会签作为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和主要环节,,从合同初稿的拟定到最终合同的签订,形成以合同承办部门和财务、审计、合同、法律部门以及公司领导三级合同审核会签网络。审核会签人依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对合同的可行性、经济性、技术性、严密性等进行把关,凡是对合同条款存在异议的情况都会及时沟通,集中评审,或重新修改,把风险堵在源头。当各方在合同评审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时,公司会召集相关人员对合同条款和业务风险进行梳理分析,掌控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并制定流程控制措施,要求各层面人员在执行过程中落实
(6)实施重要合同交底制度,实现全员参与。对于重要的合同,在合同正式生效后,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合同交底,使合同相关人熟悉合同的全部内容,并对合同条款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权利的界限和义务的范围、工作的程序和法律后果,摆正自己在合同中的地位,有效防止由于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清引起的内部职责争议和外部合同责任争议的发生,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7)加强合同动态监控,掌握合同履行情况。我们在实际管理中,进一步规范存档合同台帐,对合同编号、名称、对方单位名称、金额、签订时间、承办人和履行情况进行登记。加强合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合同进行清理,要求合同承办部门要向合同综合管理部门通报合同履行情况,对合同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掌握履行情况,使得能够及时发现影响合同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对于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制作履约报告书归档,形成管理闭环。
3 取得的效果
“全员全过程精细化合同管理”在公司的应用,破解了合同管理的难题,不但减少了合同纠纷,降低企业运营和交易成本,实现公司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强化全员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全员合同信用文化,增强了全员依法维权的意识,提高了公司正确认识、判断和化解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能力以及企业应对法律纠纷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3.1 构筑起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合同风险防范体系
对合同管理实现了全过程动态监控,形成了合同综合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管理、承办部门各负其责、相关职能部门分别把关的闭环管理的体系。
3.2 提高了合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化解了合同纠纷的发生
在合同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在管理的每一个执行细节上都可以做到数据化、精确化,堵塞了管理漏洞,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并且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有效化解了合同纠纷的发生。
3.3 全员合同素养和风险防范的意识逐步提高
全员的合同风险防范意识逐步提高,自觉遵守合同的约束,按照合同要求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依照企业内部制度办事、诚实守信的契约意识,依合同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均得到了加强。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4
刚才听了大家的汇报,感到各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上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崔市长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各部门认识得这么深、行动跟得这么快,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广礼的讲话我非常赞成。实实在在讲,今年一年的工作,市政府是讲究“弹钢琴”、讲究主次矛盾、讲究工作摆布的。因此虽然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我们突出了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这三项重点工作。对于精细化管理,今年市政府没有提出更高的具体要求,但各部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工作能做到这种程度,我认为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听取各部门汇报后,我确实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大家都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再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可以看出大家认识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所在。由于我对精细化管理工作也是在逐渐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思考,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现在我们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当进一步深刻理解。有人讲: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能不能说明白,而是看他能不能干明白。对这句话,我个人是持有异议的。对任何事情,说不明白,那就是认识不到位;只有把事物认识清楚,才能说明白,也才能更好地将其转化成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实践。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崔市长把它引入到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到具体工作中,我们确实还有一个提高认识、深化理解的过程。这方面,我看广礼讲得很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精细化和服务的质量会随着劳动分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细化不仅是精密细致的问题,更应该看到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行为。在这样一个新的要求下,我们能够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一种行为,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操作,应该说还有一个认识和研究的过程。我认为在实践中,至少要从以下三点来认识和理解:
一是政府职能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府角度来说,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职能的定位。崔市长说过,要把如何抓好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最高施政准则。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目前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公众对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代表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强,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具体事要有人管,有人负责,这体现了政府的本职要求。说到底,也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履行政府的职责。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十七大报告中将“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变成“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增长是相对总量上的一种改变,而发展方式是全方位的。从全国来看,目前的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但报告中没有提到“总量”的问题。而*不是这种情况,尽管我们发展很快,但总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过多,目前又正处于这些问题的爆发期,所以我们要进行“双向革命”:一方面是进行工业化革命,在工业化中期要咬定工业不放松,没有工业基础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现代化的革命,在目前竞相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我们既要做发达城市、发达地区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做的事,也要做发达城市现在正在做的事。促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要跟上时代步伐,那就是抓好民生。所以我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工作中最实际的落实,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三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我们平时讲的执行不到位,其实就是管理不到位、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对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人事局提出过要搞绩效考评。我兼任过三年机关工委书记,对责任制考核中存在的难量化的问题比较清楚。目前,机关责任不容易量化,有些社会化工作也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考评手段和方式。崔市长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我们目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一个具体推动和具体的操作。所以,要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在行政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二、要选准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
前段时间,我到日本*公司考察时了解到,他们用一个很小的流程改革,促进了整个*公司的大发展。通常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车型,但*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三到四种车型。他们就是通过在流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改革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以什么角度切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要提出“政府成本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政府行政有时候是不讲成本的,从政府角度看了也很着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入手,科学利用我们政府可掌控的各种资源,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率最大化。因此在行政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
二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建好城市,把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市奉献给社会和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群众对政府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亮点。崔市长提出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民生无小事”等原则,是我们抓好民生工作的指导原则。因此,民生工作也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把百姓关心的煤、水、电、气、热等问题落实到每个家庭,是我们工作中的大事。如果我们真正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那么精细化管理工作就应该把关系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
三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目的就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加温暖。我们每个部门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工作做好,做到人人有管理、事事有管理,每个角度都有管理,那就做到精细化了。如果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按这个要求去做,整个精细化管理也就会上台阶、上水平。同时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强调协调配合,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开展下步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蓄力量。传统的方法还是典型引路,我认为今天做交流发言的几个部门都可以作为典型。希望大家再进一步挖掘深化,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其他部门中推广。按照崔市长要求,我们明年要继续开展“查找改”活动。因此我们要把精细化管理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一个成果,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延伸和深化,进而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查找改”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如果说“查找改”活动是阶段性的,那么精细化管理就要全过程、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注意与政务公开、政务管理结合起来,与“查找改”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作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细化管理这个平台作为强化政府职能一条主线抓实抓好。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防止认识上的偏颇和行动上的偏差。精细化管理绝对不是搞“繁琐哲学”,也绝不能因细废大,更不能因推行精细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精细不是“小器”,应该是一种深度、一种行为,是培养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成一种人的内在气质和工作习惯。我们要树立一种精神,把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长期工作中,经过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逐渐把精细化管理变为*市政府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内涵。
二是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政府各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时展的要求,又是我们脚踏实地、培养良好工作作风的要求,同时也是树立工作效率意识、树立长远责任意识的要求。因此,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动真的、来实的,力戒形式主义和“花拳绣脚”。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应用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城市商业银行为了开拓市场,加强对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人们就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对其内部管理模式进行规范,进而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目前,精细化管理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应用得十分的广泛,它不仅统揽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还贯彻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理念,实现了银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本管理精细化
在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过程中,对其成本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有效的提高银行运营成本的利用率,还对其内部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目前,我们在对银行运营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以这两个方面进行管理控制。其一,分散成本管理责任,让每个员工都树立好相应的成本意识;其二,对成本运行管理项目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其各个环节都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1、成本管理精细化融入到经营中去
将成本管理精细化应用到银行经营当中,主要是以成本预测分析为基础,通过定量、定性的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并且通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行动方案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城市商业银行运营成本的利用率,解决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公平合理的资金内部转移价格体系
在建立资金内部转移价格体系前,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利息的支出和收入进行定量的分析,采用金融杠杆的原理,将其无偿使用变成有偿使用,从而充分的发挥出各个部门的效益,提高员工的利润分配和工作业绩。
3、建立成本认定制度,制度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
建立健全的成本认定制度,必须要对成本认定对象进行细分,将成本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个银行部们和运营环节当中,并且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对其费用进行分摊。
二、风险管理精细化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在运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何规避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分析,也成为目前相关人士关注的焦点。目前,在城市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人们为了降低风险给银行带来的影响,就采用相关的行动方案对其进行控制管理,但是由于其管理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大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存在着习惯性管理,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对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分析进行控制管理;第二,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客户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去探究客户的实质,只根据报表上的相关数据信息就对其进行确定;第三,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往往和大多数企业都有着相关的合作关系,这就导致在对其进行控制处理的时候,容易出现“感情用事”的现象。由此可见,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对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根据当前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银行内部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对一些优势业务进行很好的把握,从而对风险管理组合进行合理的优化,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银行的经济收益,降低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实现风险集中管理体制
目前,人们已经将“垂直管理”和银行业务运行的方式相结合,将风险管理人员加入当前的业务经营模式当中,使其和业务部门共同承担风险责任,进而实现风险集中管理,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信用风险是当前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对是进行管理政策和流程进行适当的规范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在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对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确定和分析,在对客户信息、交易流程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以后,工作人员就要严格按照银行相关的标准对其进行控制处理,然后通过信用风险的日常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定量控制。
三、客户与营销管理精细化
1、提高客户信息管理水平
在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其新商品的开发作为其主要的发展手段,这就需要对已有客户和目标型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由此可见,对客户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银行经济的发展。
2.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
金融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客户信息为基础,在通过不同的营销体制的改革,对其企业内部结构的营销资源进行有效的挑战,从而提高金融企业对客户信息和营销功能的控制管理,而在城市商业银行业发展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因此银行在对客户和营销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时候,我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银行营销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高银行行业和各个产业之间的吻合度;第二,建立一个健全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在客户信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1、梳理内部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复杂,既包括薪酬发放、人动、职称评定等常规性工作,也需要根据银行发展要求和新的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和确定相关管理制度。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工作内容和定位,分别针对岗位和项目制定标准化程序理顺工作,使之系统化、流程化。
2、细化人力资源规划
结合银行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核心人才规划,准确预测规划期内人员需求和供给情况。同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岗位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实施一揽子的人才评价技术,为人员培养、考核、选拔、晋升、职业规划等提供专业标准和客观依据,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精确性。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城市商业银行运营的过程中,对其银行内部结构进行有效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中也存着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下,若想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银行管理人员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控制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对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中心)
参考文献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油田企业;精细化管理
一、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加强精细化管理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和石油石化市场波动的现实需要。目前,世界金融形势总体企稳,探底的过程基本结束,但经济危机尚未结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石油石化市场的频繁波动,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力求所有的业务都重精细、讲精细、做精细,以精细化管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加强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为油田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迫切而现实的就是要狠抓管理,尤其是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
(3)加强精细化管理是推进管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对于带动企业管理升级,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油田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油田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应突出勘探、开发和市场创效三个重点,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一是精细油气勘探,形成有效资源接替。要紧紧围绕大港探区,立足富油气凹陷,加强重点领域的研究与评价,加强目标井位的论证与优化,加强钻井施工的组织与实施,精查细找、精雕细刻、精勘细探,确保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取得实效。
二是精细开发管理,提高油田开发效益。要把精细化管理贯穿到油田开发的全过程,以“开发管理基础年”活动为载体,以稳定和提高单井产量为重点,在产能建设滞后的困难条件下依靠精细化管理深入挖潜,不断改善各项开发指标,打牢持续稳产上产的基础。
三是精细市场增收创效,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按照油田企业的产业发展定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积极寻求发展领域的有效拓展。一是着力巩固油区市场。二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三是积极培育国际市场。四是做大做强天然气业务。五是大力推动未上市业务解困扭亏。
三、油田企业实现基础管理精细化的具体要求
一是狠抓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规章制度管理归口部门,完善制度管理机构。进一步规范制度的制订和修订,清理现有企业规章制度,并将企业所有制度的制订和修订都列入计划,制定明确两级机关文件会签审核把关程序,将管理性制度文件纳入体系文件。进一步抓好体现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各类规章、标准、流程等制度文件的健全完善。
二是狠抓基层建设。扎实开展争先创优、基层“红旗单位”和建设优秀班组活动等基层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班组教育培训、基础管理、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示范队站、标杆队站。落实基层建设管理体系,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明晰岗位工作标准,规范基层工作流程,精简规范基层基础资料管理,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三是狠抓队伍建设。依托内部培训资源,不断强化全员教育培训,及时启动国际人才培训,积极开展全员素质教育,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要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和两级机关人员配置,协调一二线人员比例,逐步缓解企业结构性缺员矛盾。要完善用工身份动态转换机制、技术和技能专家评聘考核机制、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形成“身份能进能退、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增能减”的动态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队伍战斗力。
四是狠抓质量管理。要提高自产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原油、天然气、液化气、轻烃等自产产品的质量标准,严格产、储、运、销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提供合格优质能源。要提高采购产品质量。强化采购产品质量检验,改善检测手段,加快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和供应商评价机制建设,加大不合格产品供应商的处理力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现场。要提高施工作业质量。严格执行石油工程专业施工作业规范,严格遵循施工工序、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关键工序、重点部位的质量监督检查,从严控制入井工具和井控设备质量,为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要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整顿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及时清除不合格工程承包商,坚决查处各种违规操作,严肃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努力建设优质工程。同时要抓好以“面向油气生产、技术指标先进、施工质量上乘、甲方单位满意”为追求的工程技术服务质量和以“矿区功能齐全、物业管理规范、小区环境整洁、文体活动丰富、油区居民满意”为目标的矿区服务质量。
四、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是健全投资管理制度,规范投资管理行为。全面清理相关投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和管理办法,明确各专业部门在投资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杜绝缺位误事和越位办事的现象,实现投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二是抓好方案优化,从源头控制投资。要着力抓好钻井、物探等石油工程项目,以及地面系统建设项目方案的审查,对井位、钻井、录井、测试、试油、地面系统等各个环节不断进行优化、比选,从源头上控制投资。
三是精细项目优选,抓好项目前期论证。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项目储备库为依托,坚持效益、安全、环保原则,精细优选项目,进一步完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设计变更审批办法,建立由建设单位、研究单位、监理单位、机关业务部门、外聘专家组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审查专家库,实行专家负责制,提高审查质量。
四是强化项目过程监控,确保项目高效运行。要加强项目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抓好招投标运作过程控制和重大项目的履行监督,避免不规范行为,提高项目运行效果。要加强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充分发挥规模化优势,提高规模采购效益。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跟踪监管,及时分析和解决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建设项目投资受控运行。
五是把好工程结算关,有效控制投资。重点加强施工变更较多、变更较大项目的精细分析和核算,切实抓好项目质量和责任评估,有效控制投资。
六是加强建设项目后评价,提高投资效益。认真落实企业评价管理实施纲要,优选重点评价项目,深入剖析项目建设的成败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和最终效益。继续推行“投资包干、节余留用”的投资控制奖惩机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以制度和标准为指引,以效率最优、效益最佳为目标,以“细化管理单元、量化考核指标、管理主体责权利相统一”为重点,以“全方位整体优化、全要素经济评价、全过程系统控制”为手段,推动企业沿着内涵式、集约化的道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