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区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1
四区一县”对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重视水平高,总的来看。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并结合各自实际,谋划实施了一批投资数额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希望“四区一县”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牢牢抓住重点项目建设不放松,为加快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一、要增强加快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
对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和发展,中心乡村是一定区域内行政、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对于促进沿海强市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进一步明确中心乡村发展的职能定位。乡村是什么?辞源》对城市的解释是筑城以卫君,第一。日中而为市。意思是说,古代乡村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军事防御功能,一个是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经济功能。现在乡村的军事防御功能已基本没有了最主要的发展经济的功能,现代乡村已经成为以经济功能为主导,兼备服务、管理、文化建设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因此,中心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进一步强化中心乡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就一个区域来说,第二。中心城区就是本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中心乡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比方,美国的纽约、波士顿、费城,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过去是以香港为核心,现在以香港、广州、深圳等几个主要中心乡村为核心,进而带动了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宁波、无锡、苏州等一批区域中心乡村为骨干,形成了经济高度活跃、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区。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心乡村是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聚集的平台,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没有中心城区经济的繁荣与强大,就没有全市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希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心城区经济发展,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布置上来,把支持和促进中心城区经济快速发展摆上日程,拿出举措,紧紧抓住不放。
进一步坚定发展壮大中心乡村经济的信心。中心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第三。衡量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活力、潜力、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市总人口已达730万,而中心城区只有60万,仅占全市总人口的8.2%。包括县在内,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也仅占全市的20.4%和22.2%当前,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等等,都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因此,无论是增加财政收入特别是一般预算收入,还是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沿海开放乡村,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都需要加快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中心城区经济,发明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解决宜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为人民群众打造优美、舒适、宜居的乡村环境。加快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肯定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坚定不移地抓好中心城区经济发展。
二、突出重点,要理清思路。力促中心城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前。也处在乡村发展的跃升期。而且,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三大国家级战略都与州直接相关。第一,市沿海临港,环渤海区域重要的沿海乡村之一。第二,市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京高速公路通车后,州到北京仅需一个多小时,京沪高铁通车后,北京只需50分钟。特别是首都第二机场即将启动,将来州到首都第二机场也仅有一个小时车程。第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地区开放,特别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将获得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随着黄骅港综合港区的建成通航,渤海新区大规模开放,州正在成为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投资者高度关注的热点地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需强化机遇意识、赶超意识,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坚持一手抓工业发展,一手抓服务业发展,齐心协力地推动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上台阶、上水平。
着力发展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区、区、东工业区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一)要以三个区为平台。要在完善功能、创优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好、服务功能全、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强的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加快生产要素聚集,尽快谋划建设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壮大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打造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领头羊”
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服务业的发展上。项目建设、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服务,而有些服务功能是县一级所不具备的比方,行政服务、会计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必需到市区才干解决。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企业发展对服务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中心城区就应当担负起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责任。因此,要坚持生产业、生活业、公共服务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一是要大力发展金融平安业,打造全市金融服务中心。目前,市已有12家商业银行,1个股权交易中心,今年要确保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在州设立支行、分行,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规模。同时,要充分发挥天交所渤海股权交易中心的上市融资功能,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同时,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推动更多企业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融资。二是要着力提高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全市商贸服务业中心。要着眼引进名品名店,积极发展高档商贸服务业,尽快形成商品齐全、物美价廉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格局,吸引周边县(市)群众来州消费购物,打造全市商贸服务中心。三是要发挥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功能,打造全市物流配送中心。目前,市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备,交通十分便当,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要发挥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功能,大力发展物流、仓储、配送产业,为各类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便当高效和低成本服务,打造全市物流配送中心。四是要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打造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心。加快中心城区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中心发展,提高一个地区经济竞争能力,促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企业不时发展壮大,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殊途同归。要依托教育科研单位、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型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功能,加快科技效果转化,打造科研技术服务高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五是要健全会计、律师、专利、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机构,打造全市社会中心。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社会机构,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社会服务功能,满足企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六是要大力发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业,打造全市消费服务中心。良好的消费服务环境也是招商引资的名片。要着力提高中心城区餐饮、休闲、娱乐消费档次和水平,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洽谈合作提供一流服务,吸引更多客商关注州、投资州。七是要加快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社会事业,打造全市公共服务中心。加快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既是人民群众改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需要,要努力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把州建设成全市的公共服务中心。
发展总部经济。随着渤海新区的崛起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要大力引进企业总部。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到中心城区投资兴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把总部设在中心城区,既可以及时地得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支持,又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营销,促进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要抓住这一机遇,营造优势、发挥优势,强化服务环境建设,为域内外企业总部落户市区发明良好的环境,促进总部经济蓬勃发展。
不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当前,四)要创新方式方法。市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战略投资者的关注,特别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各部委也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秦唐沿海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十二五”规划、产业政策,寻找契机,争取把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要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资金、项目落户州。要坚持外资、内资一齐抓,吸引央企、民企、外企到州发展,为加快壮大中心城区经济实力构筑优势产业支撑。
三、狠抓工作落实,明确目标责任
四区一县”主体,发展中心城区经济。市直各部门也是主体,必需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中心城区 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城市各城区之间的发展日趋平衡,城区逐渐失去发展优势,加之城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要求中心城区在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上做出必要的调整。而现有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关注点重在城市层面,对于城区尤其是中心城区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中心城区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其他中心城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心城区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述。所谓中心城区是指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多种综合中心。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等比较集中发达的城区都可以称作中心城区。所谓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指处在城市中心的城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本文试图由此对具有一定发展特色的、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区的发展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区域发展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区域经济研究方面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二)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一是现代服务业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利用原有产业聚集带,政府科学规划,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的区域,代表城区是上海卢湾区。二是都市工业园区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政府规划、引导、服务,院校科技支撑,企业市场化运作,代表城区是南京鼓楼区。南京鼓楼区结合所在城区功能定位,主城区工业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转移,并通过分离生产、设计、销售等环节的产业化、社会化,促使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应运而生;同时,放大科技园品牌效益,大力建设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三是楼宇经济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在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借助大企业影响力,充分发挥区域内楼宇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顺应周边制造业快速崛起,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的趋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楼宇经济。四是区域金融中心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完善金融组织、市场和服务三大体系,全面建成区域金融中心。
二、各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上述四城区的发展既是经历了外部条件压迫到自觉主动突破的思想觉醒过程,也是从模仿借鉴到选择优势、重点突破的实践发展过程。四城区先后提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路,但由于初期认识不清及规划起点不高,导致发展损耗了土地使用率,激化了自然资源和发展空间的矛盾,使四城区在其后的发展调整中走出不同的道路。
(一)模式的同一性。一是高度重视规划的连续性。二是注重发展产业的高端化;通过抓住价值链的高端、技术性和高附加值环节,提高城区经济地位,把周边县市的产业串联起来形成区域较为完整的生产链条,形成产业的聚积效应。三是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力;培植和壮大了自己的科技基础,推动科研成果的本土化,加强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强化自主创新核心,推动本土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技资本。四是大力推进服务的精细化;把安商、留商、乐商作为环境服务高端进行全力打造,坚持低准入、严规范的管理方式,坚持解决问题、良性运转、自主创新的发展规则,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平稳、有序地发展。
(二)模式的差异性。四种发展模式虽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发展背景和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路径的差异;四个城区在研究发展路径选择时注重本区域的资源禀赋,聚焦强势行业,促进区域产业聚集。二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判断和决策,而且也被作为一种经济要素参与到经济活动,同样影响着各地的发展思路、产业选择等方面。三是优势选择的差异;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四城区形成各自不同的产业基础和自然优势。这些优势作为要素已经深深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并且成为城区在进行产业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模式的局限性。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看,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创意等产业技术水准和环境要求较高,这使中心城区优势明显。但在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很多潜在隐忧逐渐明朗化,优势后续发展不足的问题逐渐出现,使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
三、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四种城区模式发展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心城区应发挥自身优势,着眼于实施整体提升的发展思路,从城市集聚力增强中获得“势能效应”,从城市综合实力壮大中获得“溢出效应”,从城市聚集经济效益提高中获得成果分享的“倍增效应”。
(一)整合资源,以组合发展促进功能性区域形成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项目的选址等,需要超越地域的界限进行配置和组合。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从“区属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跳出城区之间各自为政、平面化推进的套路,走组团式发展道路,形成一个功能界限明显的功能性区域。
(二)突出功能,以凸显差别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要突出中心城区的多功能性。通过丰富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条件,引导、搭建相似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功能的丰富和完善,逐步建立、完善平面和立体的功能平台。二是挖掘自身的决策中心、管理中心、商贸中心及科技创新基地等特色功能。三是把自身放置到国内甚至国际发展潮流中,注重前瞻,树立功能经营理念,提高城区综合功能。
(三)转变职能,以政府高端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中心城区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中心与周边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商务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成熟、要素市场比较发达、企业比较集中的优势,凸显“利润高地”优势。
参考文献:
[1]段德罡,黄博燕.中心城区概念辨析[J].现在城市研究,2008(10).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 楼宇经济 区域经济 老城区
所谓楼宇经济,是一种以商务商贸商用楼宇为载体的经济形态,其通过开发、出租楼宇,招商引资,引进各类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对发展楼宇经济都非常重视。前不久,笔者有幸参与了苏州市沧浪区胥江街道办组织的胥江地区楼宇经济调研活动并负责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在调研资料的整理过程当中,笔者发现胥江地区的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在老城区楼宇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把这次调研结果总结如下,以期能对国内其他城市老城区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一、老城区楼宇经济所处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以下图表显示的是公司选择入住写字楼时,相关因素对其的决策影响程度大小:
商业气氛:(指周围商圈的繁荣度);交通情况:(指道路状况和公共交通等);历史文化氛围:(指写字楼周围的高校、文化场所、名胜古迹等分布情况);成本因素:(指租用或购买写字楼的费用水平);商业便利(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等);周围环境状况:(主要指绿化,空气质量等自然环境);硬件层面装备(如:电梯、空调、配电、供水、车位、装修等);软件层面装备(如:保安、保洁、网络等物业管理情况);建筑设计(指写字楼的楼高、建筑风格以及与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协调等)。
从上图可看出客户对于选择市区写字楼的最主要关注在:商业气氛(占22%)、交通状况(占20%)、历史文化氛围(占17%)、成本因素(13%)。老城区写字楼大多位于市中心主干道,交通堵塞停滞度低,公交站台及路线分布较为密集,频率高,出行方便。这一带的商业气息和人文气息也很浓厚。而成本方面,从对物业及客户的调研中了解到所有调研的楼宇平均租金基本上都维持在30~40平米每元,与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价租金相比,老地区写字楼在成本上无疑占有巨大优势。
2.劣势。(1)目前的城区布局和90年代的旧建筑风格形式制约了辖区内楼宇发展的潜力,导致楼宇规模偏小,引进企业规模亦偏小。(2)物业性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制约了楼宇发展整体规划的可行性,我们调研的十幢楼宇中主要存在这么几种物业性质:①私人(单位)买断再出租;②由开发商委托物业公司管理;③由开发商直接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措施来规范物业管理。(3)楼宇周边自然及商业环境较差,主要表现在空气及噪音污染严重,楼宇周边绿化覆盖率低,餐饮、休闲、购物等服务欠缺。(4)楼宇软硬件层面装备落后。主要表现在建筑内外装修陈旧,电梯使用紧张、候梯时间长,物业智能化程度低,停车泊位紧张等方面。
二、老城区如何扬长避短发展楼宇经济
1.培育特色楼宇。广泛开展同行业间的业务交流,根据各个楼宇的特点,有意识地将一个楼宇安排给同一类型的企业入驻,或同一国别的商人入驻(这主要针对A级写字楼),这样在服务上就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群聚效应加快楼宇的招商引资,巩固客户群。
2.整改问题楼宇。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各楼宇现存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有:车位紧张、大厦商务设施缺乏、大楼外表陈旧、卫生工作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不赶快进行整改,对大楼的长远发展明显不利。而整改涉及到的资金,政府要从“楼宇经济”的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补贴给楼宇企业,以激励其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
3.设立专门的“楼宇经济”办公室。设立专门的“楼宇经济”办公室,长期、系统的研究“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为此,可建立楼宇联络员制度,辖区内每幢楼宇都设一名联络员,及时与区街道经济办公室进行联系和沟通情况。
4.对业主和物业公司设置奖励措施。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各幢楼宇都存在不少皮包公司,而皮包公司的入驻一方面会对写字楼的商业口碑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会严重影响楼宇所在区域的政府税收,浪费楼宇资源的同时遏制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目前楼宇的房屋产权处于两种态势:一种房屋产权属于各个业主,由业主来决定房屋的买卖或租赁对象。这些业主只要能按时收租金,不会考虑租赁方是否皮包公司以及行业形态。另一种房屋产权属于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但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物业公司缺乏积极的心态,满足于现状,对楼宇的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俗话说“居安思危”,苏州各区楼宇经济的迅速发展必将对胥江的楼宇带来一定的危协。怎样留住优质客户,发展有潜力的新客户,是每座楼宇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发展楼宇经济,仅仅政府单方面有积极性,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房屋产权属于多个私人业主的情况,建议可否由政府牵头在写字楼建立业主委员会,由政府出钱开展业主联谊,通过对业主大力宣传并采取奖励措施,让业主认识到和政府合作的好处,以减少皮包、无证、异地企业入驻。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4
城市经济就是以城市作依托形成的经济形式,涵盖一、二、三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一产在城市经济建设中起提供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休闲服务等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组成城市经济的重要元素——社区经济的发展必将为推动城市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加快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全处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下面结合实际的调研,谈一谈发展我处社区经济的想法和建议。一、我处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_、我处属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辖区有“三多”,即老企业多,下岗职工多,贫困人口多。办事处财政十分困难,财政刚性支出只够开_-_个月的工资,财政对社区的支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现行财政体制及经济原因所致,对社区工作者的保障能力有限。目前每个社区工作者的月工资为___元,每个社区的办公经费每年仅____元。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社区经济来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_、基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社区运行模式较为落后,社区经济发展停滞。由于近些年来城区的规模、功能和各种新问题都大大增加,城市管理的工作量、任务量在成倍增长,而原来的层层负责的行政性、直接性管理方式尚未改变,街道、社区基层组织承担的上级安排的任务太多,实际上已经无法承担和落实。据统计,直接由社区担负的工作涉及党建工作、民政工作、经济工作、计生工作、城建工作五个方面、八个大类、__多项。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一是无职权。社区内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由谁管”、“怎么管”、“哪些问题归口管”,政府没有规范性文件,社区居委会想管也管不好、管不了。二是无地位,什么单位什么工作都可往社区“装”。职能部门布置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或是上级领导的指示,其任务就交给社区了。仅今年来,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种调查摸底任务就有_次。三是无资金,有些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如离退休人员、企业置换身份的党员现交由社区管理,但社区既没有活动场地,又没有活动经费,对其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更不要说发展社区经济的资金投入。据了解,我处__个社区居委会,有半数以上每年经费“入不敷出”。四是无精力,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对社区流动人口追踪摸底、应付上级一年多次的大型普查,有社区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抓经济工作都是“偷偷摸摸”,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故我处社区经济发展仍处于停滞状态,个别好的社区,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_、整个社会对社区观念没有转变。现在,提起居委会,很多人还停留在“带着红袖章的老大妈”的印象里,许多人对居委会究竟能做什么表示怀疑。在招商引资方面,许多商家愿意将资金投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不愿意投资在刚起步的社区经济上。
以上是我处众多社区普遍存在的情况,这同时也更说明了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
二、对我处社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_、在每个社区成立专门的“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将重点工作转移上来。
成立“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以此来提高社区干部的重视程度,我认为是当前我处社区经济管理上的一种尝试。作为一项措施,它势必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是社区工作中凸现出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在社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项工作的宣传栏、进度表等,唯独没有经济方面的,通过建立“社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并通过其制定切实、符合社区情况的中短期可行性计划,将社区现在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先搞起来,为社区经济发展先做好基础性工作,并组织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会有效地改变群众对社区工作传统的旧观念,从而了解社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参与到社区经济的建设上来。
_、办事处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减轻社区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齐抓社区经济建设。
作为办事处机关,应想方设法减轻社区的事务性工作,以便于其将精力放在社区经济发展上来。对这一点,我们经办室就做了一些尝试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从今年年初,我们便尝试了一种“三+_”的工作机制,针对办公室有些同志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安排部署多、指导帮助少,工作抓而不实等问题,制定一周之中三天时间处理机关事务性工作,_天深入基层进行协助、督导、调研工作,并于周五办公室例会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及发现问题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在区统计局安排的两次小规模普查工作,我们就充分发挥了办公室人员业务熟练的优势,仅通过社区进行了必要的协调工作,其余普查工作均由办公室人员进行,大大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的质量。
“三 _”工作制实施以来,有效地明确 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目标,加大了对工作的落实力度,既有发现问题的时间,又有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对工作做到了细致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认为这种工作机制是值得我处推广的,同时这种工作机制也从侧面减轻了社区事务性工作,支持了社区经济工作的开展。
_、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进一步发挥社区自身的对辖区情况熟悉的优势,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为社区经济服务。府前南社区关于社区中介服务的尝试,就是很好的举措。他们通过对辖区居民的入户走访,将获得的第一手关于居民需求的信息通过社区中介形式向社会公开,逐步产生了社会效应,到社区联系需求的人已络绎不绝。我认为下一步应逐步将这种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也就是说,要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区分开,同时向相关同行业进行学习业务技能,还要将我们的人性化服务融入工作中,探索出体现我们自身特点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从而打出我们的“品牌”。
_、挖掘特色产业,重视品牌效应。
社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发挥自身的特色,结合自身情况,才能做到合理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对其的宣传和品牌的保护。我处社区中并不乏特色和有品牌的产业,象白牌烧鸡、霍师傅裁衣店、千里香混沌等都是远近驰名的品牌,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展,而我们的社区就是要有效地整合这些品牌产业,在做大、做强上同他们一想办法、下功夫,比如说针对他们近年来缺乏宣传力度,影响面窄的情况,我们社区,甚至于办事处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一下系统的宣传,将他们置于整个辖区经济发展宣传的前列,置于招商引资的前列,从而有效地带动其进一步发展,树立起社区的品牌,做到社区与品牌互相促进、相互宣传。
_、培养和吸纳经济人才,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经济区域;辐射优势;后发优势;宿迁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29-08
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1]。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域称为综合经济区,其按空间尺度进一步分为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和基层经济区。带状经济区称为经济带,是一新型地域组织现象[2]。国外研究起源于1927年美国学者斯坦因・德吉尔(S.Degeer)在“工业四边形”概念基础上提出“制造业带”的概念,即依据主要工业中心的相互联系强调其工业生产活动的连续性。许多学者对经济带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3~4],如法国学者J.戈特曼(Jean Gottmann)对美国东部沿海地带跟踪研究,把沿主要交通干线的城市、产业密集区域作为规范的空间地理单元来看待并命名为大都市连绵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F.佩罗克斯(F.Perroux)提出增长极理论,初步奠定产业―经济带形成机理的基本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沃纳・松巴特(Werner Sombart)提出了“生长轴”理论;CFJ卫贝尔进一步提出了与产业―经济带相关的城市系统走廊理论;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沙利文(Edward C.Sullivan)对城市交通走廊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经济开发作为整体统一规划的思想。
国内学者对经济带的研究始于陆大道院士1984年提出的“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 [5],费洪平(1992)从企业空间行为角度研究了胶济沿线产业带变化的内在机制问题[6];张国伍(1993)在国内首次创立了“交通经济带”的概念,并主张将交通建设与沿线经济开发相结合;武伟(1995)以京九铁路为例,研究铁路沿线交通经济带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开发模式[7];张文尝(1996)对有关交通经济带问题的较系统、较全面的总结和创新[8];另外,韩增林等对交通经济―产业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模式做了较多的探讨[9]。张可远等分析了江苏省主要经济带产业与空间结构的现状与发展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大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0]。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成演化机制、评价理论与方法、层次结构模型和开发模式研究等方面[11~14],对多经济带、经济区域共同辐射影响的城市发展研究相对较少,江苏省宿迁市正处于多经济区域和经济带的边缘或辐射范围内,对于类似宿迁市的城市发展研究几乎无人涉及。为此,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研究单元,从多经济区域辐射和落后地区后发优势等方面出发,探讨其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趋势与对策。
一、处于多经济区域辐射范围
(一)两大经济区共同覆盖
1.长江三角洲经济圈。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一市”全境。2010年3月底合肥市,马鞍山市等六个城市正式加盟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圈,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全国第一,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把长三角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群”作为发展定位。
2.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亳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中心城市为徐州。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公里。淮海经济区处在长三角、环渤海两大发达地区以及新亚欧大陆桥与沿海地带的接合部,在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区内铁路干线成网型框架,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拥有连云港、日照港等天然深水良港,京杭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便利条件;区域内的矿产、生物、海洋、煤炭等资源比较丰富,组合较好;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好的人才基础。
(二)“四沿”经济带辐射叠加
1.东陇海经济带。从1990年8月的“积极建设东陇海沿线”,到1994年12月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又提出加快“徐连产业带”建设的区域发展战略,再到2003年7月,江苏省省委十届五次全会进一步做出了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决策,东陇海沿线一直成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建设的产业带之一。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在中国的起点,东陇海线在江苏境内全长223公里,自西向东依次穿越徐州市区、铜山、邳州、新沂、东海和连云港市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以下简称东陇海产业带)在经济总量规模、均量水平、财政收入、投资建设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经成为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隆起地带,逐步形成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的产业带。
2.沿海经济带。加快江苏沿海开发意义重大,事关江苏全省协调发展大局,对于苏北沿海的经济区位由传统的苏北板块融入和转为北上海经济区板块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海上”建设战略,实施百万亩滩涂大开发计划。沿海地区是指江苏沿海的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包括三市市区以及5个县级市,9个县,共17个地区。其中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分别地处长江与沿海、沿海与东陇海的交汇处,所以南通市既属于“沿江”又属于“沿海”,连云港市既属于“沿海”又属于“东陇海”。沿海地区的国土和耕地面积占全省一半以上,人口密度低于“沿江”,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却很低,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是江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农业比较发达,是江苏省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初具规模,纺织、机械、汽车、化工等已成为主导产业;建筑业较为发达,旅游业特色鲜明,海洋产业在部分领域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3.沿沪宁线经济带。沿沪宁线经济带是以长江沿岸河港航道、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为轴线,沿线城镇稠密而且分布均匀,它东起上海,西止南京,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等五个地级市区及其所辖的丹阳、句容和昆山三个县级市,其经济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已经成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带。
4.沿江经济带。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为呼应上海浦东开发,加快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出了沿江产业带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其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东西并进,南北辐射,把生产力布局重心由沪宁线向北推进至长江沿岸,形成江苏中部崛起的格局。沿江产业带战略的实施及其带动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扩展江苏发展空间和提升全省综合竞争能力,并将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省南北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沿江产业带包括南京市区、镇江市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扬州市区、仪征市、江都市、常州市区、泰州市区、靖江市、泰兴市、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南通市区、启东市、如皋市、通州市和海门市等21个县市区,是一个以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带。
二、宿迁市建市以来经济发展过程特征分析
宿迁市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和宿城区、宿迁经济开发区、湖滨新城开发区,总面积8 555平方公里,共111个乡(镇)、4个街道,1 418个行政村,2009年末总人口531.53万,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由于建市较晚,加上历史基础薄弱、改革开放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虽处在长三角经济圈和淮海经济区内,但宿迁的经济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沿沪宁线“四沿”战略,宿迁均未纳入其中,而江苏省其余地市均有所涉及,且处于苏北洼地中央,与其相邻地市均为经济水平一般的发展中地区,接受相邻辐射所产生的经济带动作用微弱,特别是缺少全国性增长极的强劲辐射,从而导致宿迁经济区位边缘化趋势越来越凸显,宿迁外在环境(政策)和内在发展性资源亟待进一步改善。
1.经济规模迅猛扩张,在苏北和全省经济地位不断提升。1996年宿迁建市以来,其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96年的124.8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26亿元,绝对量增加了701.12亿元,增长6.61倍,占苏北比重也不断提高,从1996年的9.14%提升到2009年的11.48%(见图1和表1),增加了2.34个百分点,表明宿迁在苏北中的地位有了较大提升。
但占全省比重经历了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在1996―1999年建市初期,GDP占全省比重由2.08%提升到2.36%,达到建市以来的最大值;但从2000年起,省委省政府从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后提出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和“苏北大发展”战略,尽管宿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GDP占全省比重仍呈现不断下降态势,到2005年已降至2.04%,为宿迁建市以来的最低值;进入“十一五”以来,宿迁GDP占全省比重开始逐步回升,到2009年达到了2.38%,比1996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为建市以来的最大值,进一步表明宿迁在全省中的经济地位在不断提升。
2.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与苏北和全省相对差距逐渐缩小。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宿迁人均GDP也在大幅度提高。在1996―2009年间,宿迁人均GDP由2 597元增加到15 451元。其中,2006年宿迁人均GDP为8 578元,按当时汇率计算,首次突破1 000美元。但与同期的苏北和全省相比,1996―2009年宿迁人均GDP均低于同期苏北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但差距不断缩小,与苏北人均GDP相比,由1996年的只占苏北人均GDP平均水平的57.98%,提高到2009年的71.49%,上升了13.51个百分点;与全省人均GDP平均水平相比,由1996的只占全省人均GDP平均水平的30.66%,提高到2009年的33.03%,上升了2.37个百分点(见图2和下页表2)。
3.经济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快于全国和全省发展速度。运用几何平均法(即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以1997―2009年GDP代表经济发展速度,分别计算出宿迁、江苏省和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见下页图3和下页表3)。在1997―2009年间,宿迁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3.35%,均快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9.68%)和江苏省平均发展速度(12.54%),其中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3.67和0.82个百分点。而且,宿迁的GDP增长速度均快于同期的全国平均发展速度,除2002―2004年外,宿迁的GDP增长速度也快于同期的江苏省平均发展速度,且从2006年开始呈现越来越快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的趋势。除1999―2001年外,宿迁GDP增速的变化趋势与全省和全国基本一致。
4.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工业“突破”与“强市”战略效果显著。从产业结构来看,建市以来宿迁市的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1996―2001年的以农业为主导,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阶段。200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3.3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6.1∶35.9∶28,为传统的“一二三”结构类型,二、三产业比重比1996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由36.08亿元增加到61.71亿元,但其占GDP的比重由28.89%下降到27.39%。(2)2002―2003年的工业为主导,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到200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47.03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4∶37.3∶28.3,第二产业上升为首位,二、三产业比重比重1996年上升了13.2个百分点,表现为“二一三”型结构特征,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9.1%。(3)2004年至今:工业为主导,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到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7∶42.2∶29.1,转变为“二三一”型结构,与全省保持同构。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30.5%,高于一产比重1.8个百分点,实现了三产超过一产、工业超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到了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调整为20.4∶46.6∶33,其中的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81,超过一产16.4个百分点,标志着宿迁的经济发展已从建市初的农业主导型转变为工业主导型、工农业经济为主体转变为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升了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
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宿迁先后实施“工业突破”和“工业强市”战略的结果,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宿迁连年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工业经济总量有了明显增加,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5.66亿元激增到2009年的197.74亿元(见表4),大了7.71倍,年均增长率为19.47%,高于GDP增速(13.15%) 6.32个百分点;一大批工业企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09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 046户,比2000年增长568.33%。
三、宿迁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1.自然资源的保障程度。(1)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宿迁市国土总面积8 55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2 36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 188平方公里,耕地659万亩,人均2.22亩(按乡村人口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2.02亩)。宿迁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降水丰沛,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4.2度,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 291.6小时。农业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是著名的“杨树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2)水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水产之乡”。水域面积350余万亩,辖区内河网密布,1、2级水功能区划河流(湖、库)19个,3级水功能区划河流(湖、库)58个,县乡级河流多达1 170条,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境内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四河(京杭大运河、淮河、沂河、沭河),其中两湖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盛产银鱼、青虾、螃蟹等50多种水产品,“两河两湖水乡”是宿迁最形象的地域特色,其中,泗洪县被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3)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非金属矿藏储量较大。目前宿迁已发现、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石英砂、蓝晶石、硅石、水晶、磷矿石以及陶土、黄沙等。其中,石英砂、陶土储量5亿吨以上,蓝晶石、黄沙储量居全国省辖市之首。有待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利用的矿种有云母、金刚石、铜、铁、石油、钾矿石等。这些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发展矿产品加工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可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为宿迁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极好的基础。
2.区位优劣的转化可能。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苏、鲁、皖三省之通衢,区位独特。宿迁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的新兴城市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东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沿沪宁线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宿迁境内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京沪、宁宿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徐高速横穿东西,三条高速公路与宿新、宿沭一级公路构起环城60平方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圈,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205国道、305省道、新长铁路穿越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内河通航里程达897公里,宿迁西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60公里,北离连云港白塔埠机场100公里,空港优势非常明显。然而,宿迁在苏北处于特殊的区位,既不能像盐城、连云港凭借沿海优势,受惠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又不具备徐州和淮安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优势,但是,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进大出需要,宿迁可依托交通发展提升区位优势,把加快交通建设作为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全面接轨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要积极融入长三角,就一定能够实现优劣势转换,推动宿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3.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1)劳动力资源数量充足。2008年在宿迁市534.58万人口中,18~60岁人口为346.91万。其中,20~45岁的青壮年约有100万,常年在外务工88万人,可供输出的剩余劳动力近20万人,全市拥有纺织、服装、电子、机械等各类培训学校255所,每年可培训15万人。宿迁市可供劳动力数量较大,可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保障。(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文化层次较低,在宿迁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3.1%,初中文化程度占59.5%,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5.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9%;因此,整体来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了82.6%,说明宿迁市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为低下,这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势头以及企业对工人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另一方面,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2008年宿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72万,占总人口比重为2.38%,中级职称以上人才 3.09万人,占总人口的0.58 %,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对于宿迁市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企业是个挑战。
4.政策扶持的促进作用。开放的宿迁,政策优惠,机制灵活。建市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宿迁作为特殊区域给予重点扶持,是江苏唯一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也是全省金融改革试点市,江苏省允许宿迁市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和改革措施。特别在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重点加大对宿迁的扶持,下更大力气帮助宿迁实现突破”,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重点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2009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支持宿迁实现更快发展”。宿迁在充分利用其政策优势,全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大力开展“亿元大项目推进年”活动,不断深化南北挂钩合作,全面推进共建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及时兑现工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促进高效农业发展。加大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力度,引导各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办理时限,市级行政权力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积极营造规范、透明、公正的经济运行环境。因此,政策的扶持与优惠仍将是宿迁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特殊的“工具性”资源,本身就包含着特定的“先发权”,特别是国家和省政府的直接投入,将极大地促进宿迁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5.产业体系的不断升级。在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市以来的宿迁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企业,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2009年共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96个,其中61个通过省级鉴定,35个通过市级鉴定。宿迁市首先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新材料、生物技术、环保节能等5个专项,编制30个总投资2.3亿元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其次培育和认定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试点企业26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2家,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带动,宿迁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最后深入推动产学研联合,搭建企业与院校挂靠平台。共有38个企业与26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挂靠联合,实施产学研示范项目45项,有40个项目达到了省级以上水平,项目技术水平、投资额较去年有较大提高。
6.对外开放的拓展空间。建市以来,宿迁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扩大对外出口。2009年宿迁市完成进出口6.23亿美元,增长30.98%,进出口、出口增幅连续12个月保持全省第一。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5家,实际到账外资1.51亿美元,增长35.26%。累计外派劳务1 876人,同比增长18%;完成外经营业额6 007万美元,同比增长21%。新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12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但宿迁的对外开放度、经济外向度仍然较低,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3 922.6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251.2亿美元,宿迁分别为4.76亿美元和0.95亿美元,仅占全省的0.12 %和0.38 %,其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不够。东面沿海各市外向度低,距海虽近,长期未接受海外辐射,在宿迁东侧形成天然的屏障;而传统接受由南向北的产业辐射,由于距离较远,外资产业梯次转移至宿迁已成强弩之末。
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全部区域”,宿迁也成为更广范围内的长三角城市。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正式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宿迁适时提出“东向战略”,更加主动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对接沿海大开发,实现宿迁向南向东的双向拓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外向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7.地方文化的内生推力。宿迁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崇文尚武,淳朴重义,济世致用,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已经发展成为西楚文化的精神要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宿迁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追求着历史、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两千多年的西楚雄风,在渐进发展中不断融入时展的内涵,演化为“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新时期宿迁精神,成就了宿迁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如今,勤劳勇敢的宿迁人民正在加快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业文化,大力塑造“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城市名片,不断赋予西楚文化新的内涵和生命。西楚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到了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继承和发扬,融入了宿迁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西楚文化是宿迁的神韵所在,凝聚着宿迁人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西楚文化博大丰厚的历史底蕴,不断满足着宿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努力拼搏、创造佳绩。
四、对策和措施
和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宿迁市经济发展必须正视其资本存量不足、缺乏增量资本、人力资源稀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等严峻现实,必须通过积极培育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否则,宿迁市的后发优势仅仅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它为宿迁市后发赶超、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或可能,要使它成为现实,不仅取决于众多条件的支持,还取决于它与各种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而且,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并非自发性地实现后者向前者转化,作为江苏境内欠发达区域中的最不发达地区,宿迁应积极主动地创造有利条件、创新发展机制、积极融入周边经济区域来培育并充分发挥自身后发优势。
1.东向突破。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机遇,依托承东启西的交接区位条件,立足土地相连、河湖相通和人文相亲的地域优势,充分发挥海陆联动的关键节点作用,主动对接江苏沿海开发,积极寻求产业、政策、人才等方面突破,不断拓展东向发展空间,将宿迁切实打造成江苏沿海开发联系最紧的策应带、最近的带动点、最强的辐射地和最具活力的“东西承转”门户,实现与沿海大开发紧密策应,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共同发展。
2.南向融入。紧随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深挖宿迁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科学利用产业梯度推移规律,积极承接上海、苏南、浙江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引进、集聚,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力度与质量,加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合力推进宿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全力打造长三角北部的新兴工商城市、创业创新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实现全面融入长三角,促进宿迁跨越发展。
3.北向对接。根据地域分工与合作,立足现有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增强区域认同感,弱化行政区制约,深化合作共赢意识,进一步扩大与东陇海产业带对接程度和淮海经济区合作深度与广度,实现错位竞争、互补发展,不断提升宿迁在东陇海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中的经济中心地位。
4.西向拓展。随着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入,通过规划建设中泗许高速(宿迁、宿州、淮北、亳州和许昌)、航道水运(新汴河航道整治、淮河水系航道)和宿(州)宿(迁)淮(安)铁路与安徽北部、河南部分地区进行西向拓展,在为中部地区寻求最近出海通道的同时,为宿迁各种产品谋求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未来实现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发展的空间,也为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拓展更为宽广的内陆腹地。
5.点轴结合。“点”主要为“一主三副”,即宿迁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下辖三个县城为副中心,积极带动周边城镇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的增长极发展模式。“轴”主要为“四纵四横”产业带(廊),即大力建设沿京沪高速、京杭大运河、宁宿徐高速、新长铁路等四条纵贯南北的产业带和沿宿宿宿淮铁路、淮盐高速、宿沭一级公路以及泗洪、泗阳、沭阳一级公路等四条横跨东西的产业走廊,尽快形成以重点城市(镇)为增长节点、以交通干线为联系纽带“点―轴”互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6.分区指导。根据“点―轴”互动发展战略,结合主体功能分区规划对不同空间开发类型区域提出相应的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等要求,即对优先开发区、适度开发区、控制开发区、适度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区指导、空间互动,形成良好的空间开发秩序。优先开发区域是宿迁市经济和社会基础最为优越、经济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该区域适合发展第三产业和工业,以迅速成长为市域经济的增长核心;适度开发区相比于市域其他乡镇较为富庶,地区区位条件突出,交通便利,能源较为丰富,适合发展工业;控制开发区的乡镇生态敏感性都不高,但经济开发价值也往往很低;因此,在经济开发价值较高的镇区可以进行强度开发,而经济开发价值较低的地区近期则不宜开发;适度保护区无论生态价值高还是经济开发价值低,都不宜进行强度开发,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做适当开发;禁止开发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价值高,生态敏感性强,禁止开发生产、建设性项目,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6-214.
[2] 杨荫凯,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J].人文地理,1999,(2):1-5.
[3] 关伟.产业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教育,2007,(6):4-5.
[4] 杨荫凯,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J].人文地理,1999,(2):1-5.
[5]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联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33-71.
[6] 费洪平.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J].地理学报,1994,(3):223.
[7] 武伟,宋迎昌.论铁路干线对沿线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J].经济地理,1997,(1):92-96.
[8] 张文尝.工业波沿交通经济带扩散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4):335-362.
[9] 韩增林,杨荫凯,张文尝,等.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4):295-300.
[10] 张可远,欧向军,沈正平.江苏省主要经济带产业转换与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7,(5).
[11] 尤飞,韩增林.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形成演化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0,(5):99-103.
[12] 巫东浩.高速公路产业带评价理论与方法[J].中国软科学,1997,(1):108-110.
[13] 刘舒燕.高速公路产业带层次结构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29-232.
[14] 吴慈生,汪敏.高速公路经济带吸引区域与开发模式研究[J].系统工程,2000,(2):17-21.
[15]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0.
The Urban Development Under the Advantages Overlay of Multi-economicRegion Radiation
――A Case Study of Suqian City,Jiangsu Province
YANG Heng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成都经济发展;大气污染;协调发展
引言:成都市是成渝经济圈中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具备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近年来,成都市经济发展提高了地区实力,竞争力人和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大气污染的问题也成了人们所面临的的重大挑战,在强大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诱惑面前,过对的关注了GDP的增长和经济的提高,我们弱化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以对大气的污染尤为严重,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由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大气污染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问题,关系到成都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成都市需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大气污染严重的现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相协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气污染做出实质性贡献,真正的做到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协调发展。
一.实地调研结果
(一)、经济发展状况
成都经济发展迅猛,制造业,建筑行业,文化产业等正在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中,并成效显著。
(二)、大气污染状况:
雾霾现象现在仍然有时出现,以城区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阴天时雾霾天气较为严重,能见度低,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
(三)高污企业状况
中石化在彭州动工建设年产80万吨聚乙烯和冶炼1000万吨石油原油/年的化工厂,还有攀枝花成都钢铁集团,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污企业也落户在成都地区。
(四)机动车保有量状况
急剧增加的机动车使得城区的道路十分拥堵,噪声和尾气排放都相当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第一污染源。(见表-1)
(五)、成都地理特点
由于四川盆地地形特殊,成都地区年均风速小,大气水平输送能力很弱,加之湿度大、静风频率高且出现逆温层结构频率较高,颗粒物为空气中水份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造成成都市云、雾较多,对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造成抑制。
(六)、基础建设状况
成都市二三环、开发区正在进行大量的房屋、道路和地铁的修建,现在正处于基础建设的高峰期,建设所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大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二、现状趋势
成都经济总量名列副省级城市第三(仅仅次于广州、深圳),城市GDP中国大陆第八位,近几年GDP总量和人均GDP均以每年十几个百分点增长,(见表-2)作为西南地区集科技、商贸、金融、交通等枢纽中心,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福布斯》杂志将成都评为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不少的和自然的矛盾和问题显现了出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以雾霾天气的具体体现,尤其以今年一、二月雾霾天气相当严重。成都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为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空气污染特征表现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
三、关系理解
成都地区经济自国家西部大开发开始迅速发展,大气污染的情势也逐年变得更加严峻。经济发展必定造成大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化发展更会加深大气污染的程度。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清洁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有密切的关系。
(一)、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排放造成了大气污染
1、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成都市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车辆增速很快,但是随之而来其气体的排放量也快速上升,并有接近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的趋势,而且还在进步一增加。
2、据官方数据显示,成都市在2009年的时候其二氧化氮超过了二氧化硫,成为次要污染物,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跟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有关。
(二)、城市能源消耗造成大量大气污染
1、在近十年中,成都市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其能源消耗量也在持续上升,特别是在05-09年期间,增长趋势特别明显,成直线上升。
2、官方数据显示,成都市在09年的能源消耗中,电力是305.28亿千瓦时,天然气是38.61亿立方米,成品油是358.25万吨,煤炭是1325.78万吨,占总的比例分别是46.26%、14.83%、11.31%、27.6%。这也看出,成都市在能源消耗中结构非常不合理。
四.发展目标
成都致力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计划把成都建设为一座拥有“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通过建设一批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建成带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功能强大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坚持“平等互利、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充分合作”的原则,积极推进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建设,以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市场开放化为重点,积极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结论
成都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上付出了一些代价,在成都的工业方面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产业结构,一次能源利用率,污染物排放量等。要实现成都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都市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引擎就必须走节能低耗和大气污染治理相结合的道路。(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胜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