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服务市场前景

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文1

我国在20世界90年代末开始引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模式,随后产生了一些节能服务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各个领域,服务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照明节能、变频器改造升级、废热回收利用。近几年,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逐渐从设备设备节能方向向全方位节能管理方向发展,服务范围扩展到热电系统、空调系统、蓄能系统等工程。通过能源方案的设计,可以降低用户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充分利用可再利用的能源,真正达到节能减排。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今天在北京的2012年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及研究报告显示,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等百强企业数量占全部节能服务公司数量的2.86%,年度节能量占该行业节能总量的17.51%。这凸显了节能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据悉,从2010年到2012年的3年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从502家猛增到3500家,节能服务项目投资额从195.32亿元增加到412.13亿元。EMC节能服务模式引入我过已经多年了,经过了政府、企业家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探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的来说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速发展的趋势还没有形成,在推进EMC模式过程中,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种主要障碍:1.融资困难。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很难通过券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为EMC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首先,我国EMC刚刚起步,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都是规模较小的公司,现金流不足,无法保证其能按规定时间偿还贷款。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从前期投入到产出周期较长,大型项目大概需要几年时间才有回报,后续的资金投入面临很大压力,由于缺乏资金,后期大量的项目无法开工。很难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制约了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其次,银行等相关机构缺少对这种新机制的了解,这也增加了节能服务公司融资的难度。2.节能公司缺乏专业性。我国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缺乏专业性,营运能力不强。现阶段,EMC机制对节能服务公司在正在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监测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方面的不足,降低了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3]。

2.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前景

2.1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缔造了一个经济发展的“神话”。但是,在经济飞速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大量资源。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期间,我国能源每年耗费量迅速增长。这无论从经济还是环保方面,都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不符合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实施节能减排已迫在眉睫。

2.2政策激励1.“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出炉。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存在广阔发展前景。《规划》中还提出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保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至2015年,该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规划》还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包括装备产业化与重大节能技术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等[4]。2.税收优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为节能服务产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意见》将EMC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的投资和节能环保产业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相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有关规定的,给予资金补助和奖励;免征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对节能服务公司转到让给客户企业的相关资产,免征增值税[5]。因此,从国家出台的政策上看,对于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减排的态度,国家是明确的,积极扶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减轻节能服务公司的负担。

2.3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前景。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0个百分点。从单位产品耗能看,有部分行业的主要产品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近40%,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节能市场方面有极大的需求空间。1.建筑业。我国现价段95%的建筑是高耗能建筑,其中,大型公共楼宇能耗最严重。据相关机构调查,一般公共建平均能耗为20-60kwh,是城镇普通住宅的两倍;大型公共楼宇的平均耗能为70-300kwh,是城镇普通住宅的10-20倍。因此,如果这些高耗能的大型公共楼宇能实施节能改造,一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减少用户单位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支持,从而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6]。2.工业。据统计,我国工业能源耗费量占全国总量的71%,发达国家工业能源耗费只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工业方面节能改造方面,我们存在大量市场空间。有研究表明,我国在2000-2020年期间,如果通过节能改造等节能措施,可实现的节能潜力达3.1亿-3.9亿吨标准煤,建材工业节能潜力为13%-22%,有色金属节能潜力为4%-10%,石化工业节能潜力为10%-24%[7]。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丰富经验。2.工业和建筑也领域,进行节能改造的潜力相当大。3.随着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采取EMC模式的节能服务企业将会从中受益,这些企业不仅有充足的现金流,而且还可以带动节能设备的需求。4.虽然EMC模式在我国前途一片光明,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虽然市场上有大量节能服务公司,但大多承接的项目规模较小,而且技术水平难以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在对信用、技术要求极高的EMC模式下,必然会淘汰大批的竞争者。最终,那些在管理、资金、风险控制和技术方面都具有实力的企业才可能发展起来。

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文2

洁净室行业属于跨行业跨专业多技术的行业,为保证洁净室使用功能指标和数字化及节能需求,公司研发中心和天津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的专家共同进行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以便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服务于医疗卫生、电子、生物制药、生物实验、精密仪器制造、精细化工、航天航空、食品、科研教学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龙川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愿凭借专业的技术、规范的工程管理、优质的服务,为客户营造一流的洁净空间!

龙川公司非常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和技术人才的引进、使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成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建立了设施先进齐全的技术实验室和按照各种标准洁净室1:1配置的工程及产品应用实验室,致力于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取得了几十项专利,产品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天津市自主创新产品”。企业还参与了“洁净室与相关受控环境”及部分洁净室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奠定了在行业竞争中的技术领先优势。此外,企业还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认证,这也是政府、同行及客户等对龙川公司综合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

走进龙川, 宽敞明亮的办公区窗明几净,现代的办公设备,彰显着公司的实力,“以人为本”的办公设计理念让员工能从繁忙的工作中得以舒缓、放松和休憩,让员工快乐地工作着。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一种优越感和安全感,在工作环境方面公司确保员工的健康,即使在较大压力下也能保持工作与健康的平衡。通过对外交流不断的学习和吸纳国际、国内的新技术、新经营理念来驱动企业不断发展。

龙川公司自成立十几年以来,一直专注于洁净室的设计和承建,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由公司成立以来的制药、电子、实验室为主的市场转向医疗行业的手术室,并先后承接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山西省汉中市中医医院,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职工总医院,天津市塘沽区中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河北保定医院,长春市第二医院等医院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工程。

如今,国家卫生部及建设部早已制定了详尽的洁净手术室建设标准,“龙川人”更是紧把市场发展脉搏,不但向医院提供专业化设计、装饰施工、器具配置等服务,还可根据客户需求,逐步增加产品和部品部件的设计与生产、系统运维等增值服务,形成了目前的“设计+施工+产品+服务”式的全方位服务,实现医院科室建设的“交钥匙”工程,服务范围由医院手术部扩展至ICU、化验室、医用气体工程等医疗专业工程,成为全国范围内少数几家“全能型”企业,所承接的医院采用“一站式”服务减少医院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低成本高技术化也将公司与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双赢的业务系统。从而为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奠定了基础。

随着国家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相继出台,以及受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响,洁净手术室受到了医院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建和改扩建高标准洁净手术室已成为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点之一。

在《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到,3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 (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这就促使了各地政府对医院新建工作的加速。数据显示,2008年新建手术室中洁净手术室大约7214间,比例约为70%,2009年为8192间,这一比例达到了75%,而两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0.3亿元和36.86亿元,市场增长率为21.65%。

而随着我国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洁净手术室的逐步普及,未来5年内,我国新建洁净手术室将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长速度。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则我国新建洁净手术室的市场空间今年预计为53.08亿元,而到了2014年,预计上升至91.72亿元。

在改造洁净手术室方面,目前我国有超过80%的医院建设于2000年及以前。早期建成相关手术室存在布局不合理、所用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手术室内的细菌含量较高、控制系统落后、清洁时间长等弊病,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求。而更新方面,由于受到了手术室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设备的先进性等要求推动,洁净手术室平均每10年需要更新一次。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及医学的发展趋势判断,洁净手术室在未来10年将逐步取代现有普通手术室,而手术室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10年,则2009年底我国各类医院现有的11万间手术室将在未来10年间至少进行一次改建或更新,每间手术室改建或更新的费用约为60万元,未来10年间现有手术室改建及更新的规模达660亿元。

除了上述市场外,其他医疗专业工程和乡镇卫生院医疗专业工程的市场前景也不可小觑。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ICU服务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占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医用气体工程主要用于维系危重病人生命,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院的手术室、ICU、病房等科室;化验室是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主要用于临床医学检验。根据我国医院建设的相关标准以及发行人多年的运营经验,上述各种医疗专业工程每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元,且随着医院建设的发展,该市场规模在未来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而根据 《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拥有38475家乡镇卫生院,拥有93.34万张床位。根据国务院2009年3月18日下发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的通知要求,我国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2009年开始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已经逐步开始进行洁净手术室及ICU等医疗专业工程建设。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央财政不断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倾斜,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专业工程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文3

关键词FDI环保产业

1引言

我国的环保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突出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环保业进入较快发展。至今,我国环保业已初具规模。但是,从整体上看“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刚过去的“十五”计划中环保任务未完成。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33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在产值上,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仅占GDP的2%,而发达国家为5%左右。在投资渠道上,政府为主体,民间和外资资本进入少。在技术发展上,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基于国情的重大生态环境和关键技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和环保成套设备不足。另外,缺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环保产品开发及环境技术认证制度,环境咨询服务体系落后,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FDI(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3我国位居世界引进FDI东道国的第一位。在FDI的投资重点上,明显倾向于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而且部分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迁移到中国生产。随着我国加入WTO,FDI也面临着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倾向于吸引FDI向西部地区,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利用FDI推动环保产业的市场化的动因分析

2.1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型产业,政府的高投资引起的财政负担和产业低效率,即资金和技术的压力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保产业的预计投资需求为1.4万亿元,并且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谁污染、谁付费”的制度约束会促使企业的环保需求增强。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面临技术改进成本过高等困难,因此,呼唤具有规模效益和技术优势的环保服务部门进入。

2.2FDI进入环保产业的有利因素

从FDI自身的进入意愿来看,环保产业的高盈利性正吸引着更多FDI进入。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将逐步将现有的环保产品关税税率从13.4%调低到2008年的6.9%,大大激起了外资投资中国环保市场的热情。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环保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引进FDI的重要领域,我国在《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已经把其作为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仍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环保领域的发展差距来看,为FDI进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达国家在绿色电力、绿色化工废物处理、环保汽车、绿色建材、生态农业、“3S”农业、卫星遥感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无土栽培等国内不能生产的污染治理设备都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已经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发挥作用。

从环保产业的国际性分析,由于世界环境的不可割裂性,环保产业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产业。中国已与27个国家签订了20多项环境合作协定或备忘录。在国际上,有关治理污染和生态建设的贷款很多。发达国家的优惠贷款、技术援助资金、无偿援助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援助等都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3利用FDI进行环保产业市场化的效应分析

3.1从技术转移和利用角度分析

从技术溢出角度看,引进FDI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标是通过FDI进入的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发展本地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形成市场化的良性运转。一方面,FDI能够对本地企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学习效应。通过FDI与本地企业的合资、合作,可以有效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本地企业的吸收技术能力将影响环保产业的最终发展,按照FDI的技术转移理论,当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比较高时,FDI进入能产生比较大的溢出效应,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形成本地技术进步——FDI引进——本地技术提高的良性循环。

环保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技术是其最重要的市场要素,技术要素的市场流动是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应当积极建立环保技术的买方和卖方市场,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发展环保营销。另外,一个健全的市场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环保服务、咨询等中介机构是健全环保市场的重要媒介。中小企业污染占我国工业污染的80%,但是由于环保治理技术不高和成本过高而往往存在侥幸心理逃避环保任务,大企业也存在治理成本高、达标率低而对委托有需求。环保服务企业的规模效益,使企业与环保服务型企业形成污染治理的“委托——”需求。环保服务市场包括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环境投资风险评估服务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服务、环境信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服务等。我国的环保服务市场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存在着很大的技术转移空间,2000年我国环保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比例为年收入的38%,环保产业年收入为211亿美元;而1996年美国环保服务业年收入为1811亿美元,环保服务业为889亿美元,占环保产业的49%,美国在1994~1999年环境服务产值占了环保产业的半壁江山。

3.2从利用国际贷款角度分析

据统计,目前环保产业的70%资金由政府投入,资金的短缺和单一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指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外资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我国的FDI总量大,应发挥产业导向作用引导资金向环保产业等高科技化产业发展。

外国政府贷款作为对华援助的一种形式,以其贷款额度大、利率低、还贷期长而具有巨大吸引力,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组织有着天然的联系,国际金融组织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金融服务。在操作上,可以利用FDI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天然联系和FDI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管理经验,更好地利用国际贷款为本地环境建设服务。如采取FDI、国际贷款组织和本地企业三方联合的方式,FDI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的管理,本土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吸收、模仿外来技术,并负责FDI合作企业与本地的联合,满足FDI经营当地化的要求。3.3从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其他要素分析

在环保意识方面,割裂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的一致性是导致企业环保意识差的重要原因。只讲生产成本、不讲环境资源代价,生产技术落后是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很多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注重企业的绿色形象和绿色品牌,以市场绿色为目标而自觉改进技术,减少污染。如宝洁公司、福特汽车、壳牌公司等优秀FDI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后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和新能源开发上帮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方面可以为本地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从从业资质角度,环保产业的从业资质即职业资格,在发达国家中对企业从事环保产业有明确系统的资质考核和监测,而我国环保产业资质管理混乱和市场无秩。目前我国环保涉及的资质有工程咨询资质、专项工程设计资质、施工资质、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设施运营资质,存在着多部门分权管理,部分省市各自为政的问题。在引进FDI后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熟悉“绿色壁垒”,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和其他国际环保指标的优势,加强我国环保产业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

4政策建议

4.1市场化的制度建设

我国环保产业应该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引进FDI良好的制度环境。比起优惠的税收条件,FDI更看重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过去由于我国相应的环保市场规则不健全,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跨国企业对预期收益率及风险指数的担忧使其望而却步。

制度环境建设主要以下几方面:从环境税费方面,主要是许可证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和相关法规如环境标志、押金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从技术专利的保护方面,应明确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和向本土企业转移的技术所有权;从企业资质管理上,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方法》规范环保服务市场,环保公司根据所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应具备国家办法的相应专业资质,如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资质、环保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资质等和相应的从业规范;从产品价格支持上,规范环保技术的有偿服务,在研究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物的社会平均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收费标准、收费渠道,并且对部分外部性强的环保产品提供国家统一收购价,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其产品。

4.2产业导向

如果东道国技术和跨国公司相差太大,有可能抑制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上,应从以下两方面定位,一是加强引进FDI进入环保产业力度,给予国民待遇同时享受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特殊优惠,如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关税调节、税收优惠等,并鼓励FDI以独资、合资、贷款等多种合作形式,以资金、环保技术、环保知识产权、环保设备等出资方式投资于环保产业。二是对以本地企业为核心的环保产业的培育,从技术、资金、资质等方面,通过技术配套环境建设和产学联合培养本地企业的环保创新能力,并加大企业内部R&D投入,对这部分投入国家可给予部分贴息贷款。

4.3把FDI与国际环保贷款结合起来

外资贷款的担保问题,外国政府援助贷款要向国家财政部提供政府担保,如果环保项目自身缺乏还款能力,地方政府将承担还款责任,巨大的还款风险使地方政府裹足不前。另外,环境保护利用外资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有寻租机会。

在引进FDI进入环保项目后,可以通过非股权安排实行贷款方、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三方联合,解决国外贷款地方政府的还款风险和寻租问题。非股权交易形式多样、应用灵活、风险较小,适用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政策处于变动中的环保产业新的国际合作方式。而许可证交易、合同安排或技术咨询的非股权安排符合投资方和东道国双方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军平.环保企业发展瓶颈因素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3(2)

2梁利辉.企业自主开展环保工作的动因及方法探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4(1)

3郑小兰,王素君.实施“十一五”环保目标的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07(1)

4楼佳.外资环保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2004(6)

5庄芮.FDI流入的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国家视角[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杨丹辉.全球竞争:FDI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伍海华,朴明根.外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文4

安全攻击防不胜防。既然如此,不如转守为攻,变被动的安全防御为主动、智能的侦测。大数据为这种安全策略的转变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你以为大数据安全只是纸上谈兵吗?不,已经成立两年的HanSight瀚思正推动大数据安全在中国快速落地。

刚刚完成A轮融资的HanSight瀚思希望大数据安全能够成为引发中国安全市场变革的引擎和助推器。“剑走偏锋”的大数据安全,能否成为未来信息安全领域的中流砥柱?HanSight瀚思能否借此成为百亿元量级的中国安全领导厂商?HanSight瀚思把这当成了中长期的目标,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UBA市场何时才能爆发?

现在一提起大数据,总感觉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其实,从存储与计算分离的那一天起,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只不过因为技术和需求所限,人们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及现在。如今,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不断丰富,让人们有了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将数据分析与各种不同的应用深度结合的强烈愿望,于是才有了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的风险管控等。

大数据除了在金融、电信、能源、医疗、制造等垂直行业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以外,在横向的一些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安全方面,也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用户与实体行为分析(UBA/UEBA)就是大数据安全的一个新的爆发点。Gartner的《用户与实体行为分析指南》中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机构和单位对用户行为分析功能的需求上涨了近10倍,2017年全球UEBA市场营收将达到两亿美元。

UBA是大数据安全领域的新宠。Gartner认为,UBA将是未来全球信息安全领域支柱性、方向性的技术,它利用机器学习、用户画像等技术可以对用户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

在欧美市场,UBA颇受各方资本的青睐。全球第一个上市的大数据企业Splunk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安全初创企业Caspida。Caspida是一家提供实时网络安全与威胁检测的初创企业,它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对企业内外各种环境下的隐藏威胁进行检测和防护,具备未知威胁的识别与防护能力。

微软收购了云安全公司Adallom。在全面布局公有云市场的同时,微软急需增强云的安全性,而Aldallom的定位是企业的身份管理,能够监控用户在多个SaaS云服务上的行为,并对异常行为发出警报。这些正是微软所需要的。

据HanSight瀚思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高瀚昭介绍,HanSight瀚思潜心研究推出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HanSight UBA)可以媲美国外先进的UBA产品,提供基于实际安全场景的多维度异常检测功能,并可通过其独特的“仪表盘”功能,将机器学习和算法产生的各种数值结果翻译成用户能够理解的安全场景。

UBA是极度耗费计算资源的。因此,HanSight UBA进行了深度优化和整合,采用专门的GPU、通信加速器。HanSight瀚思公布的实测结果显示,在普通的服务器上,HanSight UBA利用GPU优化的高速算法,一分钟内即可完成大部分企业业务场景下的行为数据分析工作。“我们曾经利用HanSight UBA帮一个客户从70万条账号登录信息中发现了7万个异常账户,其中包含几百个高危账户。我们的侦测成功率超过99%。”HanSight瀚思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万晓川介绍说。HanSight UBA解决方案不仅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让潜在威胁浮出水面,而且在威胁发现速度和准确率方面远高于传统的网络威胁发现解决方案。

“确定哪些用户行为是异常的,与确定哪些用户行为是正常的一样困难,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万晓川举例说,“HanSight UBA解决方案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比对,然后再将从不同维度获得的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用户的异常。在开发HanSight UBA的过程中,我们曾仔细研究了国外20多个UBA产品。国外做UBA产品的厂商大多是从大数据分析的角度切入,而我们是从安全的角度切入。”

HanSight瀚思在宣布完成A轮投资的同时,还与亚信安全、汉柏科技、先进数通、清华大数据联合会、华为等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协议。HanSight瀚思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建立大数据安全生态系统。“我们希望HanSight UBA这一基于用户异常行为的安全分析引擎,能够帮助中国最顶尖的互联网公司、政府、电信运营商、银行等找到以前最难发现的内部威胁和外部威胁。”高瀚昭表示。

数据驱动安全

大数据安全是万能的吗?它能一劳永逸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吗?HanSight瀚思主做安全的预测和侦测,而其他的安全防御工作还可以依靠原有的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对于企业的整体安全防护来说,大数据安全是锦上添花,它不是取代传统的安全防御工具,比如防火墙等,而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正如高瀚昭经常所举的例子,传统的安全防御手段就像是门、窗、锁,而大数据安全则像是摄像头,只有上述这些安全措施齐备,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安全。

最新推出的HanSight瀚思安全威胁情报(HanSight TI)有别于传统的安全分析系统,它是通过对网络数据、主机数据、登录认证数据和威胁情报数据的联动分析,将这些用户环境中的所有行为足迹统一处理,最终将威胁情报和解决办法交付给用户。HanSight TI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从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中抽取安全事件,并汇总成为威胁情报,还能与HanSight UBA等HanSight瀚思的其他产品集成。

“HanSight UBA和HanSight TI与瀚思大数据安全分析平台HanSight Enterprise高度集成,为客户打造一套完整的海量数据安全解决方案。”HanSight瀚思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董昕介绍说,“我们致力于打造行业大数据安全体系。针对不同行业威胁情报类型的特点,HanSight TI并非将原始粗糙的威胁情报显示给用户,而是将信息加工处理后,并结合用户的行业应用场景,确定威胁的可信性和关联性,再将威胁情报推送给用户。”

“两年前,我们和用户谈到大数据安全时,很多人还一头雾水。但是现在,很多客户已经意识到,大数据分析平台是必需的。金融、电信、政府等数据量比较大的客户对大数据安全的需求比较迫切,通常会借鉴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应用经验,有的已在生产系统中使用大数据安全工具。”HanSight瀚思联合创始人兼销售副总裁沈海辉告诉记者。

IDC指出,由大数据和威胁情况驱动的大数据安全分析市场是未来信息安全领域最重要的细分市场。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可以解决IT安全、业务安全、物联网安全等问题,基于安全的复杂分析、模型和预测都可以由大数据来完成。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用户才有上马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的动力。

SaaS安全服务一鸣惊人

Infonetics Research的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SaaS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8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3%。SaaS安全服务市场前景广阔。不过,当前SaaS安全服务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在中国,最常见的SaaS安全服务可能就是在线杀毒,而能够提供全面安全保障的真正意义上的SaaS安全服务在中国几乎是空白。

现在,这种“一穷二白”的状况有望得到改观。HanSight瀚思在国内正式推出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安全易”SaaS安全服务。

高瀚昭表示,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采购资金和专业的安全网管人员,他们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严重。而采取主动的安全分析和实时态势感知技术,借助大数据存储与分析的方法,可以实现针对安全大数据的长期有效存储与实时分析决策的结合。这不仅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且也是中小企业最迫切的需求。

以前,SaaS安全服务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快速崛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用户对于云服务还有顾虑,不敢轻易将数据放到云中。但是现在,随着人们对公有云服务的认同度和接受度不断提升,SaaS安全服务有了适合其发展的土壤。Infonetics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已经有25%的企业采用SaaS模式进行电子邮件和Web保护。在欧洲,这一比例更高。

HanSight瀚思对“安全易”SaaS安全服务信心十足,因为它部署更便捷,管理更方便。“安全易”是一个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安全分析平台,可以帮助中小型企业在海量日志和安全事件中迅速发现威胁,并在发生安全事件后的第一时间告警,还可通过可视化的功能发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同时采用智能算法识别安全隐患,利用威胁情报分析更及时、准确地发现危险的存在。用户只需接入数据源(包括日志、流量、设备数据等),便可快速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还可获得建议和处理办法。

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文5

关键词:生产业;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一. 陕西生产业与产业结构现状

    目前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尚不合理。经济增长仍依赖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仍旧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尚不发达。就国民经济核算,2009年陕西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比为9.7%,第二产业占比51.8%,第三产业占比38.5%。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本地区的碳排放。据统计陕西现有产业投资结构情况为:2010年15月,第一产业投资68.26亿元,比重为2.8%,同比增长32%,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932.6亿元,比重为37.7%,同比增长24.4%,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475.45亿元,比重为59.5%,同比增长35.7%,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虽然三大产业占全省投资比重呈现第二产业占比回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提升的较好态势,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引进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在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高。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产业,IT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产业,就是典型的低碳产业,生产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它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独立的服务,而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而形成的服务业,是随着分工细化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要素密集性、地理聚集性、价值增值性、产业关联与融合性的特征。主要涵盖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房地产、科技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和中介服务等。

二.发展生产业,促进陕西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体制改革,使制度建设跟上创新步伐.

    促进生产业发展的行政事业管理体制、市场作用机制和行业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导致生产业自身发展较为缓慢。目前,有不少生产服务机构脱胎于相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些生产服务机构表面上已经改制,与原单位也已脱钩,但暗地里与有关职能部门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机构实际上就是这些部门的附属单位。垄断和限制使生产业发展动力明显不足,更难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是垄断导致服务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作用难以发挥。问卷调查显示,40%的企业认为生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有关生产业领域国家垄断体制改革的滞后。目前,我国银行、移动通信、铁路等主要生产行业基本上由国有资本垄断经营。尽管从商务服务中的中介机构收费定价标准看,目前只对检验、鉴证、公证等少数具有行业和技术垄断的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服务部门特别是具有垄断性的生产机构并没有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要价偏高且不确定,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三是监管法规不健全、多头审批、交叉执法的行业管理体系严重制约着生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新兴生产业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有些行业的监管主要依赖于部门法;另一方面,生产业发展缺乏一个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多头管理、监管不力、处罚不严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二)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

    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围绕外资制造业,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三)推进生产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鼓励生产业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广泛普及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电子化、自动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对品牌创立、管理与延伸进行战略规划,由传统的接单经营转向品牌经营。鼓励生产企业以商标、专利等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引导中小企业灵活采用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贴牌与创牌并行等方式,使自身的劳动力成本、营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与知名品牌有机结合,借知名品牌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实力。

(四)加快构建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和法规.

    生产业在许多发这国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应根据现阶段生产业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加强对生产业在发展方向、规范运作、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价格管理、纠纷仲裁和社会监督等方面的法制建设,以及各生产业相关的专业性法律的建设,逐步形成配套的、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生产业赖以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制订有关配套政策,包括贷款、财政、税收、人才等政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生产业规范化发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 生产的加快发展.

   服务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竞争力不强,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一方面,要加大对生产业的税费优惠、用地保障、要素价格和财政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指导目录和有关规划,使扶持政策向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倾斜,使有限的政策资源发挥更大的政策效应。参照制造业的优惠政策,对具有传统优势或业态先进的生产业企业的提升改造,给予贴息补助。要与高新技术产业一视同仁(如税收优惠、投资和用电用水价格政策等),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生产企业实施税费减免优惠,此外对其在技术创新、培训教育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融资担保机构提供信贷担保,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集资、引进外资、政府贴息等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高层次的全社会服务投入体系。同时政府还应设立引导资金,重点投入关键性领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每年确定一批生产业重点项目,给予财政扶持。参照工业企业的奖励办法,表彰生产业中的先进企业,重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三.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陕西产业结构调整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尽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 生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当前时机,科学规划并统筹布局现代生产业的发展,继续深化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才能进一步保障陕西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仕权.生产业的分类、特点及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8):5-7.

[3]刘重.现代生产业与经济增长[J].天津社会科学,2006,(2):90-92.

能源服务市场前景范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责任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指导、协调、推进了全区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建设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二是加强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区2020年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的实施方案》,着力开展企业开办提速、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减税清费降成本、加强产权保护、治理环保“一刀切”等20项重点工作,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确保了各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同时制定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分级调度、明察暗访、公开曝光、投诉处理等工作制度,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是强化考核评价。制定印发了《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考核办法》,每季度对各乡镇、责任部门进行评价,并组织市场主体对考核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四是开展社会问卷调查。向企业、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发放社会调查问卷150份,汇总政务窗口服务、土地和安全执法检查等问题12项,并向相关部门下达问题自查整改通知书,确保问题快解决,环境快优化。五是开展专项督查会诊。不定期对行政审批局、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重点窗口单位加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六是建立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代表为我区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对政务服务、执法检查、行政审批等形成威慑力,提优营商环境。七是公开举报途径。在政府网站、微播等媒体公开举报电话、邮箱等,多方收集营商环境问题,力促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八是造浓工作氛围。全力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各部门营商环境相关宣传报道50余篇,切实造浓了营商环境氛围。

二、承担的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在构建优质高效服务市场主体的政务环境方面。一是企业开办一日办结。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8个工作小时)内办结。推广应用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个体工商户“云窗办照”等网络系统,全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提供企业档案“容e查”服务,坚持“非禁即许”原则,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已完成)。二是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实行施工许可证全程网上办和并联审批,园区项目备案审批已压缩至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事项压缩至20日,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已经不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已完成)。三是全力推广“网上国网”APP,实现线上办电。目前大中型企业客户平均接电时间为26.64天,小微企业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10天以内。四是压减用水用气办理环节。供水、燃气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供水新增、改装扩容的报装时间分别不超过20个、15个工作日,燃气报装时间不超过16个工作日。加大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已完成324个村庄,15.4万户的入户排查,并全部完成隐患整改。五是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已建成,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全部压缩至3天以内,企业买卖房屋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时限压缩至1天(已完成)。六是打造电子税务局,制定“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清单,推行发票“网上申领+专业配送”,实现了365天24小时不间断领用发票,纳税人年度纳税时间已压缩至130小时内。七是目前所有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均已实现电子化招标,政府采购业务网上可办率达到98%。12月4日我区首个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完成(已完成)。八是实行招投标无纸化在线电子交易和电子监管,已取消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事前备案(已完成)。九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区各单位在政务服务网网上认领维护事项1457项,网上可办率达100%,17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初步建立了市、区、乡、村贯通的政务服务管理体系(已完成)。

(二)在构建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一是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欠薪线索115件,全部办结。落实养老保险费单位部分费率由20%降为16%。截止目前已为11家企业5385名职工申请了稳岗返还补贴136万元,1037家单位享受社保费减免4275.1万元,为已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进行了退费127.8万元(已完成)。二是减轻企业信贷成本,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1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299.8亿元,较年初增长约34.5亿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信贷规模20.4亿元。三是全面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今年以来共组织6次联合抽查,内部开展抽查12次,抽查结果全部录入“省双随机监管工作平台”进行了公示。四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已办理两宗弹性年期出让土地,用地性质均为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积极开展组卷报批工作。目前,已将建设用地第23批次、第34批次、第83批次,工矿废弃地第3批次,增减挂第1批次、第2批次、第3批次共七个批次上报省厅。五是推进双创示范基地高质量建设。1-11月份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6家,总量66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总量43家,均提前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已完成)。

(三)在构建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方面。一是压缩企业破产案件审理程序和周期,对争议不大的加大调解力度,今年以来,审理涉及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案件85件,已全部审结(已完成)。二是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对于非严重涉案企业,减少使用“查封”、“扣押”、“冻结”保全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截至目前,共作出86份企业财产保全裁定,保全标的额合计过亿元(已完成)。三是加大中小投资者保护。建立“警企”联系工作机制,针对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属地管辖、一企一策,定期对重点项目工地进行排查,2020年以来,共组织安全检查4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四是建立完善防止“一刀切”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实施生态环境领域正面清单,按照企业分类(A、B、C类)实施不同的限产措施,在重污染管控期间列入正面清单的企业不采取停产措施,对主城区范围内,未取得正面清单的企业实施停产。

三、取得的成效

(一)构建优质高效服务市场主体的政务环境方面。一是企业开办提速明显,全部环节可在网上完成,企业开办4个小时办结,企业开办全部环节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网上全流程服务,区某公司在“政银”合作社网点领取了全市第一张自助打印的营业执照,实现了从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全过程“零见面”审批。二是积极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版证书发放,全面实现了施工许可证网上申报、受理、审批。9月22日,我区签发了首张电子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是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已实现“一厅通办”服务。四是大力推广“智税”、“税务”等电子税务局,实现“一键报税”。五是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因地制宜增设社会事业中心、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中心等机构,使乡镇的组织架构更加科学。

(二)构建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一是组织评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企业,并向社会公布。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实施失信联合惩戒,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二是加大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力度,年度调解成功率达60%以上。

(三)构建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方面。一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有力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二是建立了民营企业案件汇报制度,严格把握保全裁定书中裁定内容的主文表述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三是开设法制教育培训班、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法律手册等形式,向企业宣讲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员工学法、知法、懂法,增强广大员工自觉守法的意识。定期对重点项目工地进行排查,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周边、出租房屋、重要街巷等巡逻防范,有效遏制和预防了“涉重”违法案件发生。

四、创新做法及典型经验

(一)网上审批“零见面”,企业开办1日结。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网上全流程服务,区某公司在“政银”合作社网点领取了全市第一张自助打印的营业执照,实现了从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全过程“零见面”审批。对企业开办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将营业执照登记注册、发票申领、公章刻制等企业开办环节全部纳入服务专区,不用企业重复递交申请资料,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部门即时互通共享,推出刻制公章后置缴费,税票自助领取等创新举措,企业登记压缩到4个小时内办结,使企业开办全部环节均可在服务专区完成1日办结,为企业开办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二)纸质证照“零申领”,项目审批再优化。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市首批颁发电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实现了施工许可证网上申报、受理、审批,签发了首张电子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新突破。

(三)政务服务“全网通”,服务群众标准化。全面梳理核对“四级四同”事项目录,动态调整“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持续保持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5%以上。率先在全市推出了“公众号+指尖办事”的新模式。大力推行政务服务网“网办优先、网办更快、网办无忧”的网办模式,努力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行政审批“三分离”,权力运行更透明。实行审批服务“受理、审查、勘验”三分离,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统一受理窗口,开展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实现统一受理、一次收件,进行一次录入、自动分发、并行办理。审查和勘验同步进行,使各审批阶段既相对分离,又相互衔接,办事群众和审批人员实现“两不见面”,不仅实现审批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升,还很大程度降低了廉政风险。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审批事项相对分散。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程度不够高,没有做到“应划必划、应进必进”。建议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应划必划、应进必进”的原则以及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职能、事项、人员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确保实现“一门、一窗、一次”办理。

(二)便利化措施仍需改善。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落地,电子证件的互认,容缺办理、自助办理的功能建设等服务的便利化措施上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市场主体需要。

(三)监督管理仍需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全覆盖、常态化、连续性的监管模式还需要不断强化。建议各责任部门细化完善监管措施,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有机结合,加快归集共享各类监管数据,加强监管对象信用分类,逐步构建与“互联网+”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杜绝“庸”“懒”“散”“慢”“拖”等不良风气。定期组织窗口单位、关键岗位、重点人员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政策运用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执行“不打折”、落实“不走样”。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幕、微信二维码等方式,积极宣传惠企政策,公开办事流程、申请材料等内容,提高企业和办事群众对审批工作的知晓度以及申请材料的规范化,让企业和办事群众真正看得懂、听得明白。

(二)持续压减业务流程,强化部门协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办事事项。进一步推动部门数据共享、线上线下融合,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压缩各类申报资料和流程,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强的政策法规,及时在我区主流媒体上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宣传和解读,打通政策落地渠道,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三)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畅通企业发展血脉。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特点开展信用评级、授信机制等各方面的创新,研发针对中小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无还本续贷机制,对暂遇困难但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和限贷。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用和增加担保额度,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助力企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