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腔医学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腔医学防治范文1
关键词:高职 口腔预防医学 实践教学
课 题:本文系江苏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基金项目(基金号MS201502)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示,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目前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培养的大量口腔医学人才特别是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大多流向大城市和大医院,导致医疗资源不均衡,加重我国口腔医疗负担。高职口腔医学教育培养的专科人才大多面向社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教育特点为注重实践教学。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为面向社区及大众医疗提供相关知识体系。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高职口腔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旨在寻求合适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和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全体学生。
二、实践教学形式
1.社区实践教学
作为苏州市姑苏区实事项目――儿童口腔健康幸福五年(2012―2016年)计划的参与和指导单位,苏州华夏口腔医院(即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每年都会为4000~6000名8周岁左右的小学二年级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治疗和复查。该项目会在每年4~6月之间进行,这和二年级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时间相吻合。14级和15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主动参与其中。学生们主要负责口腔健康登记表的填写、录入和汇总以及窝沟封闭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助理、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汇总和回执单的填写等工作。学生们对社区实践积极性很高,一方面相比枯燥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更生动具体;另一方面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更加形象具体,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临床实践教学
苏州华夏口腔医院每年都会在“9.20爱牙日”举行一系列义诊咨询活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会和医院各科室医生一起参与咨询和简单的义诊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转化。同时活动开展前,学校会邀请学生制作活动相关的展板、海报以及其他形式的宣传材料。这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增加了他们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调查参与活动的学生,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
3.实验室实践教学
实验室教学包括学生仿真头模实训室教学和诊室内的临床实践教学两种形式。在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仿真头模实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制诊室就诊状况,但是这种复制还并不能百分百还原诊室操作过程,在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洁治术的教学过程中,还增加了诊室内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在自愿的前提下,教师邀请部分学生扮演患者的角色,由带教老师示教,演示刷牙的方法、其他口腔清洁工具的使用以及龈上洁治术的操作要点,然后由扮演医生的学生为扮演患者的学生进行相关的临床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把课本文字的描述体现到操作上还相当困难。通过诊室实践教学,学生除了对于最常规的椅位调节、患者就诊有了直观的了解外,对于口腔卫生清洁方法、方式和龈上洁治术的细节也都有了大致了解。
4.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
一是参与临床诊室卫生宣教。口腔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华夏口腔医院牙周科诊室向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方式、牙周疾病的病因和治疗等知识的宣教。二是口腔科普论文的书写。科普论文的书写是专科医生必备的一项技能。科普论文内容选择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自己、身边的人或者患者最常提出或者遇到的问题为题材,自由发挥。教师在理论课上挑选比较好的科普论文,请学生现场演讲,这种实践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参与热情比较高,完成的论文质量比较好。
三、实践教学评估
1.问卷调查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口腔预防保健课程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践课程的评价。问卷主要内容如下:学生是否参与过与口腔预防保健相关的实践,如窝沟封闭、9.20义诊 、临床实践或者其他;在所参加的这些社会实践中是喜欢(自愿报名参加)还是喜欢(不太自愿参加,但是参加后渐渐喜欢),或者不喜欢(非自愿参加);请评价这些社会实践形式的新颖程度,以及社会实践课程对于口腔专科生来说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请指出理论实践和社会实践哪个更重要;认为社会实践对于未来工作是否有帮助;请表达对于口腔预防保健课程的建议和想法,或者还可以增加哪些形式的实践课程。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学生参与了一项实践活动,有80%的学生参与了两项实践活动,有62%的学生参与了三项实践活动,学生对于实践活动普遍认可度较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非自愿参加的,可能是老师要求参加或者其他原因参加,但是参加后渐渐发现社会实践相对理论学习比较有趣,不枯燥,可以增加临床经验。对于社会实践的新颖程度和必要性,学生普遍认可度高。在社会实践和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比较中,大家观点不一,这和现在公认的教学理念还是相一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2.教师评价
2009―2016年,笔者连续8年参加口腔预防保健所有课程的教学。笔者发现从2012学院课程改革以来,口腔预防保健课程在保持理论教学的同时改革实践教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逐步增强,在学校实验课中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对于实验的内容和要求的理解、掌握程度明显好于未参与的学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学院教学研讨会上,笔者与口腔系其他教师分享和探讨实践教学经验,同行认可度较高。
3.社会评价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和医生的配合程度、对于患者的耐心度、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都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
四、讨论
目前我国口腔医疗人才资源匮乏,结构层次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未来口腔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和社区。大量的口腔医学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3年制专科口腔医学生是口腔基层医疗力量的有力补充。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了优质教育。
医学教育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类,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已不需要再一一阐述,实践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实践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学生对医学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陌生感,缺乏感观和参与的经验,在日后的工作中理论知识很难被转化成操作,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医疗行业的特点不允许在工作中通过失败不断进取,要求毕业生在学校就要掌握相关的操作。面对这一特点,医学院校教学体系需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延伸,理论的再认识促进实践教学,实践也促进理论升华。
本次研究通过呈现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寻求合适教学模式,为高职口腔医学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依托附属口腔医院资源,如诊室医疗、实验室场所、医院常规活动项目和医院合作项目以及政府长期实施项目,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持。本次调查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方对教学形式评价较高,收效见好。
但目前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待完善,目前实践主要依靠附属口腔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相关实践教学可以实现,但是其他教学内容如特殊人群的口腔维护,建议可以增加参观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实践形式。膳食营养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参观医院和学校的食堂。二是实践教学课时相对不足。目前课程设置仍沿用“理论是教学的核心,实践是教学辅助”观念,建议可以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三是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实践合作教学包括政府实事项目、医院活动宣传等,内容、场地和时间相对不固定,这为教师安排教学活动带来困难。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和校外单位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项目,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四是学生对实践教学反应不一。目前社会存在“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对高职学生认可度不高,存在学生就业困难等现象,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自我肯定度不高,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这要求高职教育把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内涵建设和素质教育,强化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卓,邓颖,尹伟.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口腔卫生工作现状调查[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2).
[2]张晴,冯希平.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0(1).
[3]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
[4]李娜,贾方,杨瀚宇.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5(1).
[5]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6]余超.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2).
口腔医学防治范文2
【摘 要】针对口腔实训室仿头模塑料牙在口腔实训中的不足,自行研制了一套与仿头模配套使用的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应用于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1~4班学生的实训,探讨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实验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45-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基层岗位能力导向的口腔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编号:604)、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制作与运用”(编号:586)、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改课题“口腔内科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0JG05)的科研成果。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口腔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将购买的成品塑料牙模型或自制离体牙石膏模型(将拔除后的牙齿按照牙位放入阴模用石膏灌制成的模型)固定于仿真头模上进行牙体技能训练,虽能较好地模拟患者的口腔环境,缩短学生的实训操作与临床操作的差距,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现有牙体模型在口腔实训中的不足
我国大多数口腔院校正在使用的成品塑料牙模型,牙齿多为实心的树脂牙,无髓腔和根管,在模型上只能进行如牙体预备、龋洞预备等简单的操作,且与真实牙齿的硬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对操作力度的把握不准;也不利于学生模拟临床用涡轮机进行牙体开髓、拔髓、扩管等根管内操作,严重局限了学生的技能训练项目;且模型不可重复利用,价格昂贵,增加了实验操作的成本,一般普通院校承担不起,不能推广使用。对于教学经费有限的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室虽然配有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但是很少使用,仍然喜欢采用传统的离体牙石膏模型进行各种训练。虽然离牙体是真实的,可以进行龋病预备、牙体修复预备及根管内的各种操作,但石膏缺乏弹性,不透明,不能模拟临床操作过程照X牙片,且每副石膏牙模型只能使用一次,一旦离体牙使用完毕,需要重新灌制离体牙模型,灵活性较差。
二、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湖南医药学院口腔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成品塑料牙模型和离体牙石膏模型的优点,自制了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并用于口腔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大大节约了实验操作成本,也提高了口腔实践教学效果。
1.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
(1)材料准备。硅橡胶阴模灌制模型、石膏、烧杯、玻璃棒、调拌刀、橡皮碗、振荡器、压榨器、分离剂等;制作于牙龈及牙槽骨的PX-511透明软橡胶,制作底座的透明亚克力树脂等。
(2)离体牙模型制作。①离体牙处理。选择结构完整、形态典型的离体牙,以稀释5倍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每次5d,重复4次,再放入3%双氧水中浸泡2d后用流水冲洗,晾干,按牙位分类、备用;②将离体牙倒植入硅胶阴模。将备用的阴模、离体牙涂好分离剂,按照牙的解剖形态和牙位倒植入硅胶阴模,每副模型插入28个离体牙,其中前牙12颗,前磨牙8颗,磨牙8颗;③牙龈及牙槽骨制备。将PX-511透明软橡胶A液和B液按照10:7的比例放入真空机中约3分钟,真空后,不时搅拌A液使之脱泡5~10分钟。然后将B液导入A液中并搅拌30秒,迅速将混合液浇入插好离体牙的硅胶阴模中,在70°C下加热30分钟后,将模型从阴模中取出,获得离体牙模型;④模型底座制作。按照已做好的离体牙模型大小, 将红色蜡片烤热围在离体牙模型的外周制作底座初步模型, 并将其装入型盒中,采用装盒的方法,调拌石膏将其包埋,用石膏压榨器加压待干,30分钟后石膏凝固,然后加热型盒,开盒取出融化的塑料,即得到了底座阴模。然后将分离剂均匀涂在底座阴模上,待分离剂干后,将亚克力树脂材料按说明书上的比例调制并用玻璃板充分搅均匀,60°C水浴加热30分钟,沿玻璃棒缓慢注入底座阴模内,插入与口腔实验室仿头模配套的螺帽。最后关闭型盒,注意要用力均匀,放置在石膏压榨器上加压, 60°C下加热1小时后冷却,待亚克力树脂完全硬化后开盒,取出透明底座;⑤磨光修整离体牙模型和底座的锐利部分,完成整个离体牙模型和底座的制作。
2.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的实践应用。
(1)实验对象。将湖南医药学院2012级口腔专业1~4班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种模型进行实践练习。实验组将自制可摘离体牙透明模型安装在仿头模上进行操作练习,对照组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离体牙石膏模型固定于仿头模上进行操作练习,对照组二将成品塑料牙模型安装在仿头模上进行操作练习。
(2)实践练习内容和方法。三组实验项目相同,按照基层岗位能力导向的高职口腔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将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操作循序连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实训模块,设计成3个综合实验:① 以前牙外伤为主的疾病:按顺序依次完成上颌右中切牙 Ⅳ类洞型制备、树脂充填,然后进行根管治疗,最后进行烤瓷桩核冠的牙体预备、修复;②以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炎为主的疾病, 如先完成左下第一前磨牙 I或II类洞的制备充填 ,然后进行根管治疗,最后进行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③ 以牙周病为主的疾病,在整副模型上进行牙周夹板固定。
(3)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评价(即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主要由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现场问答三部分构成,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见表1)。学生自我评价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口腔临床技能操作和素质的培养三个大的项目和10个小项目(见表2)。
(4)讨论。在本研究中,将湖南医药学院2012级口腔专业1~4班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在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上进行操作,对照组一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离体牙石膏模型上进行操作,对照组二在成品塑料牙模型上进行操作练习,三组开展相同的三个综合项目:以前牙外伤为主的综合实验、以磨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炎为主的综合实验和以牙周病为主的综合实验。通过教师对学生评价,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 模拟临床情景程度、 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程度、医患意识的培养 、综合能力培养、现场回答方面的积极性方面,实验组学生优于传统对照组一和塑料牙操作对照组二的学生(p<0.05);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在操作原理掌握程度、 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模拟临床情景程度、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程度、医患意识的培养、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好于传统模型教学和成品塑料牙教学(p<0.05)。由于自制离体牙透明模型采用软而透明的牙龈材料、完全模拟了临床牙龈的质地和颜色, 在牙体预备和牙周夹板固定等实验中,可增强学生的医患意识、大大地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自制牙龈材料透明有弹性,且对X光不阻射,学生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和牙体预备实验的临床操作,随时进行X照射,及时了解根充的程度和效果,给学生增加了自我评价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牙体预备效果的机会,促使学生针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实验的步骤、规范性、注意事项并加以改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自制可摘式离体牙透明模型中的离体牙在使用时可插入牙槽窝,用完后从牙槽窝中拔除,下次实验时又可重新插入新的离体牙,这样由于底座可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实验操作的成本。
总之,自制离体牙透明模型具有很多优点,运用它进行教学,其效果优于传统模型和成品塑料牙模型教学,但也有一些缺点,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将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乃玲,等.仿真(塑钢)牙和离体牙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10).
[2]罗化冰,王树阳.仿头模口腔修复实验教学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4).
[3]周学东,等.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5).
口腔医学防治范文3
【关键词】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结合
口腔健康教育是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李刚[1]等认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创作是口腔医学生的基本功之一,是医生对人群促进口腔健康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在基层从事口腔卫生保健的医务工作者,注重口腔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我们对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作以下的探索,以寻求更适合预防口腔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课程改革
我院《口腔预防医学》在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属于考查科目,由于在专升本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少,师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早期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课教学为主,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较低。而基层口腔医务工作者应具备较强的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具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措施的能力[2]。纯理论教学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也很难适应岗位需要。自2010年起,我们对口腔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增加实训学时,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能力。由原来的理论课30学时,实验实训6学时改变为理论30学时,实验实训24学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8学时的实验实训课时用于社会实践。
2 理论教学
口腔预防医学这门课程内包含了大量的纯理论、政策性内容,还有部分较抽象的提纲性知识。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较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目前的研究证实,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自2010年起,我们在部分章节如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口腔健康调查及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等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余内容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在学期刚开始时,根据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制定提纲,收集信息,分组交流,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教师提问、点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师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了解社会实际,积极寻找和发现切实可行的教学资源。通过研究性学习的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锻炼了自学能力,能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
3 实验实训课
由于我国口腔疾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不仅口腔疾病防治机构不足,人才缺乏,而且人民群众缺乏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成功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在执业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我们在实验实训课的开设中以口腔健康能力培养为中心,将实验实训项目分课堂实训项目和社会实践两部分。课堂实训以口腔预防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社会实践侧重于锻炼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1 课堂实训项目主要是口腔健康调查及标准一致性检验、菌斑控制、窝沟封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腔疾病预防方法,为口腔健康教育做必需的准备。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核要求掌握的内容。我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实训教学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侧重于基本技能的训练。
3.2 将口腔健康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等作为口腔预防医学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的内容包括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咨询、口腔健康教育等。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已学的专业知识,并用于临床实践;口腔健康咨询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特别是基层对口腔健康的需要,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口腔健康教育增强了他们的专业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病人”,在相对轻松的情景下锻炼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有助于公共卫生能力的提高。通过几年的连续口腔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我院附属小学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有明显的提高。
3.3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的训练。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平等享有基本口腔卫生保健、实现我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措施。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的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腔健康活动能力,我们自2010年起,在附属小学及其他专业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在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实训课中,我们让同学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对象进行分组讨论,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内容。如指导小学生正确刷牙,龋齿预防;帮助大学生认识智齿,口腔卫生知识竞赛等;在附属医院孕妇学校指导妊娠期及婴幼儿口腔保健等。通过这些口腔健康教育的实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人群口腔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塑造医生形象,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我们通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调动同学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人人享有基本口腔卫生保健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刚.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口腔医学生的基本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志,1994,4(2):106-107.
口腔医学防治范文4
徐韬院长有着敏锐的国际视野、宏观的公益意识,积极、自信、勇于担当的力量。正因如此,徐韬拥有广泛的国际人脉关系,深受同行的爱戴与尊重。国外同行说:“我们跟有些人交往,发出邮件后毫无音信,而他无论结果如何,24小时之内必有回复。”
2011年,经北京大学推荐,徐韬入选国家第六批“”后的首批大学生
徐韬是“”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84年,他作为北大口腔医学院的第一位自费留学生,前往美国深造,获得了美国波士顿大学口腔生物学博士和牙医学博士学位;荣获国际牙科研究学会唾液研究学科“终生会员”荣誉称号,之后在波士顿大学做博士后工作。1990年受聘为助理教授,在中国大陆口腔专业人士中,徐韬是较早获得美国牙医学院校聘用的教师之一。1992年,徐韬获得了国际牙科研究学会颁发的William J.Gies奖。该奖是为奖励在牙科研究领域发表的年度最佳学术论文而设立的。他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大陆人。1995年,徐韬晋升为副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唾液蛋白化学和宿主自主防御机制”。
在美期间,他通过了美国东北和中部共30个州牙科执业资格考试,拥有了美国东部多个州的开业执照。
由于拥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的双重身份,以及不凡的业绩,徐韬被美国高露洁――棕榄公司聘请为资深技术总监,在此期间,他建立了公司在全球第一个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临床检测方法相结合的临床研究基地,搭建起国际化合作的平台。他本人申请到10多项专利,和文摘100余篇,更新、发明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方法和相关器械,并成功地将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与传统的临床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其作用机制解释临床疗效,由此将口腔临床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切为徐韬教授和他家人的生活创造了优厚的物质条件。
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友,中国人,徐韬教授的作为恰体现了“士”的本质。他始终关注着中国及母校在口腔医学事业上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遭遇“非典”和汶川地震期间,在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他踊跃捐款,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
医疗工作与人才培养
任职以来,徐韬院长以“传承优良传统,创新发展”为管理理念,采取了多种措施,着意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长处,确立了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制定实施了全方位人才的培养计划,以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医院于2010年荣获了“百家2010改革创新医院”荣誉称号。
徐院长常说:“每个学科都是学院和医院发展前进的动车组。”他将学科建设看作口腔医学院发展中的根本性战略任务,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及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徐韬任职后,主张建立“大学科”品牌,打造一流水准的正畸学科。正畸科与院内各分支机构在有关医、教、研方面进行了学术商讨,确立了口腔正畸学科的“大品牌”结构。完成了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种植3个专业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编写工作;2010年,医院全部开展了6个病种的试点工作。
国际行业竞争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才。在当今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的趋势下,人力资本对事业竞争力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竞争的战略之一,就是智力资源的培植与引进。一个医院,既要有属于他们的名医、名牌、名誉、名声,还要有有力的宣传措施,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先进的经营理念。
在徐韬院长看来,医院管理人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人才战略已成为医院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举。他认为,管理工作是一项专门的学问,体现着管理者的责任心、能力和才情,各级管理人员并不依附于专业技术人员而生存。因而他个人践行的是,做好管理工作,需全身心投入其中。
2011年,医院制定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办法,探索建立了导师制,以培养有潜力的学科。已有10余人获批采用医院人才培养基金资助方式出国学习。送护士外出参加培训,开阔视野,以提高专业技术的总体水平。
2011年,医院收获基金项目共47个,总经费5344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42篇,其中英文论文65篇(SCI收录、医院为第一作者54篇),中文论文277篇。出版著作17部,其中专著2部。
教学推广与预防工作
徐韬院长强调教学工作要顺应医院的发展规划,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其国际交流能力并加大了教学方面的投入。
2010年,医院完成了8年制学搏连读、5年制海外班、口腔修复工艺大专班共278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任务。
2010年,医院第二届8年制毕业生毕业。经过多方努力,就业率为100%。
预防工作是口腔医学院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2010年,地段医疗工作主要涉及10余所幼儿园,为此,医院配备了两套移动口腔诊疗设备。医生们深入到幼儿园进行口腔保健综合干预项目,开展了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健康检查、涂氟、窝沟封闭及治疗工作。
由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WHOCC)主办,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协办,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支持的“口腔公共卫生政策与策略高级研讨班”于2010年在京举办。来自全国39个单位的口腔预防科主任和基层预防医生参加了会议。
国际交流
每年接待来访外宾,举办各级各类外国专家讲学,公派出访人员短期研修,开展校际交流活动,进行海外调研交流活动,是徐韬院长管理医院和推动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010年,应泰国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邀请,徐韬教授一行3人赴泰国参加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建院70周年庆典,签署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泰国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和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齿学部《三校学术合作联合体备忘录》,旨在为中青年医师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培养平台。2011年,根据备忘录的精神,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牙学院和泰国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联合发起的“三校联合学术年会”于泰国曼谷举行了第一届会议。会议由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主办,来自3校的领导及师生共70余人参加会议。徐韬院长带领青年医生、学生共lO余人赴泰参会。
2011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美海外校友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成立。前往参加成立大会的校友80余人。徐韬院长发表了热情的讲演,并向与会者介绍了北大口腔医学院在医、教、研、防、国际合作方面的长期发展规划。
口腔医学防治范文5
1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
社会经济水平在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提升,治医疗工作的重点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于老人和儿童的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尤其是儿童的健康问题,正在逐渐由以往的治为主想着预防为主转变。尤其是在儿童口腔医学方面,以往的治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儿童的需要,要想使儿童口腔医学的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更高的满足儿童口腔健康的需要,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以时展的要求为基础,加强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1]。例如:在教学中,针对与儿童口腔医学关系不大教学内容,只需要学生适当的了解,可以适当减少相关课程的学时,而在"儿童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正畸医学""儿童口腔急诊医学"等方面,则需要适当增加学时,确保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真正讲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更好地满足儿童口腔治疗的需要。除此之外,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还需要加大对于周边学科的重视程度,包括医学信息检索、医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研究显示,儿童在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近几年家长对于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患龋齿的儿童数量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30.5%,而进行牙齿正畸的儿童同比上升了20.6%,说明儿童对口腔治疗的需求正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中,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十分有必要。
2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
医学属于经验科学的一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记忆大量的医学知识,但是如果一味地进行记忆的话,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做到"以问题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根据需要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科之间知识内容重复的问题。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教学"儿童常见口腔疾病防治"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真实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研究显示,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期末的教学满意度调查中,表示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非常满意的学生同比增长了20.12%,表示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不满意的学生大幅度下降,说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3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改革
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高校课程改革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之后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与科研有关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启发性,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思考,不仅要做到"学会",还要做到"会学",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到重点突出,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口腔医学防治范文6
【关键词】 龋齿;牙,乳;口腔保健;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19-02
龋病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疾病, 了解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对于龋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报道显示,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与80年代相比均有所上升, 而90年代至本世纪初又有所下降[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习惯的改变,口腔预防保健的促进,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解上海市近年来幼儿患龋状况的变化趋势,笔者对上海市某幼儿园10年幼儿患龋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幼儿园2~5岁儿童,其中1995年438名,2000年340名及2005年331名,总受检人数为1 109名。受检儿童的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1.2 方法 每名儿童均由同济大学儿童口腔医学研究所儿童口腔专科医师采用口镜、5号探针进行口腔检查。参加检查的医师均已从事儿童口腔专业临床工作8年以上,实施前再次统一标准,每个年份检查者的Kappa值均>0.8。
1.3 资料整理及统计 资料整理后统计1995年、2000年、2005年总体和各年龄组的患龋率、受检者龋均(dft)及龋蚀指数(CSI)[1]。CSI计分标准 :无龋为0分,因龋充填为0.5分,继发龋、牙釉质龋、牙本质浅龋为1分,牙本质深龋或露髓、残冠、残根为2分。若1颗牙有多个牙面同时患龋,则以牙面中最高分为准,计算公式为:
CSI=龋齿计分总和/牙数×2×100
应用SAS 6.12,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幼儿乳牙患龋状况比较 该幼儿园受检儿童患龋率1995年为61.3%, 2000年为59.4%,2005年为46.5%,1995年、2000年受检儿童患龋率与200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11.18,P值均<0.01), 1995年与2000年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
受检儿童的dft 1995年为(3.11±3.79),2000年为(2.49±3.07),2005年为(2.12±3.18)。dft在2000年和200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P>0.05),1995年、2000年、2005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P<0.01)。
受检儿童CSI 1995年为(7.92±10.93), 2000年为(6.94±9.63),2005为(6.63±10.80),统计显示,3个年份CS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2,P>0.05)。见表2。
2.2 同年龄儿童3次检查患龋情况比较 除4岁组儿童2000年与2005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χ2=5.07,P<0.05),其余同年龄组3次检查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岁组1995年与2000年(t=3.22,P<0.05)、2005年(t=2.23,P<0.05)之间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年龄组3次检查d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组儿童3次检查S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份各年龄组患龋情况比较 1995,2000,2005年受检学生患龋率在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46,46.44,66.44,P值均<0.01)。
1995年学生各年龄组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9,P<0.01);2000年学生各年龄组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6,P<0.01),3岁、4岁及5岁组间d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P>0.05)。 2005年学生各年龄组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2,P<0.01),3岁组与4岁组d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
1995,2000,2005年受检学生CSI在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03,8.52,10.88,P值均
3 讨论
龋病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全球2000年口腔健康目标之一是5~6岁儿童的患龋率低于50%[2]。我国口腔保健规划目标规定,2010年5岁城市儿童乳牙无龋率应达到40 %[3]。本研究显示,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状况仍然很严峻, 要达到上述指标,龋病预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上海市区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在20世纪80-90年代均有所上升,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有所下降[2]。我国其他地区儿童龋病亦有相似的流行特点[3]。发达国家儿童的龋病发展也有类似的趋势[4]。本研究显示,从1995年到2005年该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幼儿患龋状况在逐渐好转。这可能与幼儿园龋病预防保健工作的加强、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开展、幼儿及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提高以及儿童牙科医师数量增多等因素有关。
2005年与1995年相比,该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及龋均都有明显下降, 但CSI却没有下降,这可能与2005年受检儿童中有一部分龋坏程度很严重而没有得到治疗有关。研究结果提示,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状况似有“两极化”的趋势。 对儿童龋病流行的这一现象国内曾有学者作了报道[5],国外学者亦有相似报道[6-7]。这可能与一部分儿童龋蚀活跃性高,易患龋,而家长龋病防治意识薄弱、儿童得不到及时治疗有关。提示在做好整体龋病防治工作的同时,更需要对容易罹患严重性龋坏的儿童做好重点防治工作。
本次研究的受检儿童患龋率、dft和CSI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表明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状况在牙齿萌出不久的2岁时已达到一定程度,3~4岁明显恶化,5岁时达严重程度。这与以往报道儿童龋病随年龄增加而加剧的趋势[2]一致。乳牙龋病可影响儿童颌面部、全身的生长发育,严重龋坏还可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心理,需要加以重视。
4 参考文献
[1] 冯靳秋,石四箴.儿童唾液富组蛋白含量与患龋状况的分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6):800-803.
[2] 石四箴,主编.儿童口腔病学.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0-83.
[3] 胡德渝,万呼春,李雪,等.成都市儿童龋病患病趋势的改变(1982-1998).口腔医学,2001,21(1):44-45.
[4] TRUIN GJ, FRENCKEN JE, MULDER J, et al. Prevalence of caries and dental erosion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The Hague from 1996-2005. Ned Tijdschr Tandheelkd, 2007, 114(8): 335-342.
[5] 张晓芳,许学斌,程睿波,等.沈阳市2~5岁儿童乳牙龋病两极化情况的调查报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3):258-259.
[6] NARVAI PC, FRAZ OP, RONCALLI AG, et al. Dental caries in Brazil: decline, polarization, inequality and social exclusion. Rev Panam Salud Publica,2006, 19(6): 38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