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

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文1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具有气流受限制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经常的咳嗽、咯痰和呼吸困难,能引发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等,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生命健康。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到2015年>60岁人口将>2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而我国<50岁的人群COPD患病率高达15%。据WHO的统计,COPD的致死率高居第4位,占据呼吸系统疾病总致死率的20%左右。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吸氧、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和控制感染等。虽然上述治疗原则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但是要取得最好的疗效还必须有正确而合理的护理。2011年2~12月收治老年COPD患者48例,对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老年COPD患者48例,经诊断全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准相符合。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60~90岁,平均72.2岁。患者的一般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取吸氧、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和控制感染等常规的治疗,同时进行合理和正确的护理

结 果

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好转而出院47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7.9%。

护 理

营养护理:老年COPD患者大多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其原因主要有:①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因长期的低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动脉高压引发右心功能不全,胃肠道瘀血导致消化功能出现紊乱;②患者因在咀嚼、呼吸和吞咽等方面的困难造成患者进食量减少。③老年COPD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要比正常人多消耗10%~20%的能量,而且基础的代谢率也增多30%,从而导致总的消耗量增加[1,2]。所以要正确指导和改善COPD患者的饮食结构,提高能量的摄入,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功能良好。根据总热量需求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物质热量合理安排比例。通常老年COPD患者供能比例为蛋白质15%~50%、脂肪30%~35%、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的维持量1.2~1.9g/kg体重。同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3,4]。

心理护理:由于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症状痛苦,很多老年患者因为病情反复,久治不愈,体质逐渐虚弱,加上担心病情加重产生的经济负担,常出现焦虑、恐惧、易激动、失落感、罪恶感、自卑情绪等不良情绪[5]。护士要经常与患者沟通,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患者提出问题要耐心地解答,减轻其心理负担,介绍疾病的相关,使患者对本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好家人及亲友工作,鼓励他们要及时给予患者精神安慰,以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戒烟:在我国COPD约有70%~80%是因吸烟导致的。吸烟会造成呼吸道出现慢性的炎症,降低了局部的免疫力,使痰液潴留等病理产物很难咳出,进而引起呼吸道出现反复的急性感染,最终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对有吸烟习惯的老年患者,要向他们讲解吸烟的害处。同时要让亲属监督,提高老年患者的戒烟率,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氧疗:老年COPD患者通常表现为低氧血症。长期氧疗能稳定甚至逆转肺动脉高压的发展,纠正低氧血症而又不引起高碳酸血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COPD患者长期吸氧,要特别注意用氧安全,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一般主张患者采取持续低流量吸氧1.0~2.0L/分,氧浓度25%~29%,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使PaO2>60mmHg,和(或)使SaO2升至90%,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积极排痰: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方法,使患者处于舒适卧位,在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时,引导其先深吸气,后保持口张开,再通过连续地咳嗽,把痰排到咽部,最后将痰用力排出。COPD加重期,痰液较黏稠,不易咳出,可应用祛痰药及支气管舒张药,以利痰液咳出。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将痰抽出,吸痰的正确顺序:先将气管内附着的分泌物吸出,然后再把鼻腔与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出,要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每次吸痰的时间通常≤15秒,连续吸痰的次数要<3次。要经常给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身,并检查其皮肤的状况,防止出现压疮。协助患者每隔1~2小时进行1次翻身,因拍背不但有助于咳出痰液,还能减轻患者呼吸肌的氧耗,所以每天需拍背3~5次。并要求房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且整。

呼吸训练:通过训练患者呼吸可改善其肺部的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主要包括慢而深的缩唇呼气和腹式呼吸性训练。①缩唇呼吸训练:患者闭嘴,经鼻腔吸气,呼气时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秒,一般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例1:2或1:3。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②腹式呼吸锻炼:保持患者立位,而长期卧床患者可取坐位,使其上半身肌肉充分的放松,做深呼吸时,要将两手放于胸前和腹部,挺腹吸气,也可通过手给腹部加压,呼气时腹部凹陷,将气用力呼出,通常吸气2秒,呼气4秒。两者的时间比约1:2或1:3。要求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同时要求做到深吸缓呼,保持呼吸频率7~8次/分,开始时2次/日,每次10~20分钟,熟练后可提高频率和时间,并逐渐锻炼成自然的呼吸习惯。

讨 论

由于COPD的病程较长,病情复杂,

加之老年患者体弱,抵抗力低,并发症多,护理困难。通过对48例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到为了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精心的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强调营养、心理、戒烟、合理氧疗、协助排痰、呼吸锻炼等有利于COPD 患者的尽快康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玉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营养支持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4(17):70-71.

2 蔡映云,徐京,柳启沛,等.饮食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103.

3 Rochester DF.Nutrition nepletion[J].Sem Respir ned,1992,13(1):44.

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文2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病;突发性肠梗阻;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20-02

老年人因为病理?生理以及解剖学等特点,若在原有的各种慢性病基础之上突发各种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多?进展快以及多并发症等?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其病情变化特点以及生理特征进行深刻系统的认识,根据实际表现来对护理措施进行制定和完善?[1]选择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分布在71到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岁?基础性疾病包括脑梗塞?糖尿病?便秘?腹部手术后?老年痴呆等?

1.2?临床特点

老年患者因为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肠梗阻等并发症很容易被掩盖,由于各个器官功能出现程度不同的退行性变,一旦出现急性肠梗阻时,也容易诱发其他不同的器官疾病,从而导致其病情受到延误?70例患者中有2例因为食欲差?主诉腹胀,存在冠心病,心功能诊断为4级,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其心功能得到改善?[2]

老年患者发病相对较急?进展较快?有着较多的并发症,老年患者体质相对较差,一旦处在应激阶段时,其病情恶化较为迅速,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现象?+[3]患者敏感性相对较差?体征以及症状与病理改变严重不符,老年患者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其记忆功能以及感觉都出现逐年减退,糖尿病患者表现较为显著?

2?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70例患者中未出现任何显著的护理并发症,68例患者都实现了痊愈出院,其余2例因为多脏器功能出现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3.1?护理措施

老年患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本组70例患者都是在慢性病基础之上产生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进展较为迅速,胃肠减压以及肠梗阻会让患者受到严重的刺激,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患者以及家属难以理解疾病的发展以及发生,很担心治疗的实际效果以及预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家属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表示同情或者理解,并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各种感受,给予一定的帮助?[4]护理人员在实施任何操作之前,需要对操作的必要性进行介绍,操作动作需要轻柔,尽可能减少其可能存在的恐惧感,不断增加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信心?还要取得患者以及家属的理解哈额支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从而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其接受治疗?

胃肠减压和禁食也是肠梗阻治疗的一个主要措施,在前期的1到2天之内,胃肠检验器保持在相对持续的负压吸引状态,对实际吸出物的量?色以及性质进行观察,还要清楚胃肠减压器内部存在的液体以及气体,对于胃管进行妥善固定,避免胃管出现扭曲?受压以及脱出?[5]护理人员需要细致?耐心地对患者以及家属讲解运用保留管观察的实际目的,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等到其临床症状得以消失?排气以及排便功能恢复以后,先实施胃肠减压,保留1到2d胃管,观察患者的病情不出现反复之后进行拔除?

3.2?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在出现肠梗阻时,需要对其饮食进行严格控制,等到胃肠减压工具停止使用之后,先给予100mL的白开水,嘱托患者进行缓慢饮用,若其在1h之内未出现明显不适,嘱托食用较为清淡的半量流质,逐年加量处理,严禁其饮用产气的牛奶以及甜食等?老年患者还要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腹泻和便秘时,需要告知患者服用一定的缓泻剂,保持大便能够通畅?

老年患者因为脏器出现显著的生理性老化,出现急性肠梗阻之后,可能与成年人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老年患者因为代谢功能较为低下,在各种慢性病的基础之上出现突发性急性肠梗阻时,体症以及症状不够典型,可能与病理改变出现不相符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能够对患者进行严格准确的评估,对其病情变化进行观察?[6]老年患者因为机体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在多种慢性病的影响下,一旦出现急性肠梗阻时,很容易产生肺?心以及肾器官的衰竭?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能够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其各种临床症状进行科学的处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仔细认真的动态观察,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并综合运用各类药物以及合理输液,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不断提升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菊. 老年慢性病患者合并急性假性肠梗阻观察与护理[J]. 云南医药,2011,01:104-105.

[2] 门肖霞. 刍议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J]. 新西部(理论版),2013,13:196+200.

[3] 邓友松,赵福英. 62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诊治[J]. 重庆医学,2013,29:3556-3557.

[4] 童志敏. 老年肠梗阻患者276例的综合治疗与细化护理[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03:286-289.

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文3

[关键词]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c)-0178-04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s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YU Miao LUO Ping LUO Jun-biao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Red Cross Hospital of Huangpu in Guangzhou Province,Guangzhou 5107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Methods Altogether 120 cases of COPD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number,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nursing;whil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opt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The changes of lung fun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Post-intervention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FVC,FEV1,FVC/FEV1,PEFand MMEF of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nursing;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function;Quality of lif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因老年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其他心肺并发症,且临床研究认为COPD仍然无法治愈[1-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会因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肺功能损害,因此对该疾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气道炎症,以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患者呼吸功能[4-5]。综合性、康复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重点验证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2007年修订版)相关标准[6],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胸片检查确诊,排除严重肺动脉高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结核或肿瘤、肺纤维化、精神疾病、语言沟通障碍、认知能力障碍、长期卧床或不配合治疗者等。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取得其签署的治疗协议。资料显示患者年龄63~82岁;病程2~18年;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12例,脑血管疾病18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8例,初中和高中61例,大专及以上31例。根据入院时间编号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即给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纠正酸碱失衡、祛痰等药物治疗,结合一般护理和定期复诊;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危害性及正确防治、急救措施,必要时可采取面对面技巧指导;促使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戒烟,以降低外界刺激对疾病的影响。②心理干预:COPD患者长期忍受疾病折磨,易对临床治疗失去信心,而出现不良心理状态,针对上述情况应进行一对一交流,认真解答患者疑虑,为其提供所需信息,以满足心理需求,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分享成功案例,以改善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促进医患之间的配合。③坚持氧疗:研究认为,长期低流量氧疗(氧流量1~2 L/min,每日>15 h)能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延长其生存期,降低死亡率,临床应给予重视。④用药指导:使患者认识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合理用药,不可擅自更改或停用治疗药物。⑤运动疗法: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并结合其病情选用慢跑、间歇跑、太极拳等训练方法,以提高患者运动耐力,10~30 min/次即可,1次/d。但要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确保训练安全。⑥饮食指导:针对患者不同生活习惯,指导其合理搭配饮食,多食鱼、蛋、奶类以保证蛋白质摄入,忌食生冷、油腻、过咸食物,避免高热量、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水果、蔬菜以预防便秘,遵循少食多餐原则。⑦呼吸功能训练:训练患者有效呼吸方式,使其熟练掌握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膈肌呼吸,每次重复5~8次,2~3次/d;学习全身性呼吸体操,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动作;进行咳嗽训练,取坐位或立位,缓慢深呼吸后摒气3~5 s,张口咳嗽3声,同时可按压上腹或收缩腹肌以利于咳嗽,之后打开声门,使痰液咳出。⑧家庭支持:鼓励家属探视,取得患者家属合作,通过健康宣传,强化其家庭支持,并使其了解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的意义,能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1.3 评价指标

6 min步行距离(6 MWT)测定:患者休息15 min后尽力快速步行,记录6 min内步行距离,用以评价患者运动耐力。

肺功能检测:使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值(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VC/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

生活质量评定采用St.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SGRO),共包括3个分量表,即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共3个维度,预计值为0~100分,其中0分为对生活完全无影响,100分为对生活极度影响,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FEV1及PEF、MMEF,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WT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6 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GRO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GRO问卷调查中呼吸症状、

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等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

少(P

3讨论

COPD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疾病,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因其呼吸困难导致运动能力有限,影响其正常生活,长期下去不仅会产生经济压力,还会导致心理障碍,而国内对其管理甚为堪忧,治疗效果多不理想[7]。COPD患者会因反复急性发作而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以活动能力受损为主要表现,其次为产生的社会能力减退及心理障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社会生活[8]。而急性发作后临床症状会明显缓解,但肺功能损害依然存在,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相对低下,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且会不断加重,因此临床治疗关键和护理重点为改善其肺功能,降低疾病恶化风险[9-10]。

COPD患者除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还要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措施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通过健康宣传和心理干预,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消除抵触情绪,调动社会支持力量,提高其自我照顾的能力,同时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身体状况,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进展,减少外界刺激引起的意外风险,改善呼吸肌耐力,稳定或逆转病情,优化功能状态[11-12]。

本研究重点验证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得出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FEV1及PEF、MMEF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且患者干预后6 MWT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各项指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实施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另外,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组患者干预后SGRO问卷调查中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等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且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加用康复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分析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管理能力,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13];饮食指导有利于满足患者营养需求,以保证机体代谢、维持器官功能、调控免疫功能、参与组织修复,减轻呼吸负荷,改善呼吸功能[14];心理疏导可促进情绪发泄,强化心理支持,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用药干预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15];长期氧疗能纠正患者低氧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能增强呼吸肌,重建呼吸模式,改善憋气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根据老年人特点,同时考虑合理性、安全性,应选择舒缓运动。

综上所术,老年COPD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改善其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极重要意义,在临床应用中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建萍,丁淑芳,周志庆,等.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2):1657-1661.

[2]高静.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6,32(14):2013-2015.

[3]李玉明,刘若琳,高磊,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7):737-740.

[4]漆璐,雷春璞.舒m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25-27.

[5]刘海棠,谢丽娟.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0):737-742.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30(1):8-17.

[7]田银君,刘前桂,赵黎黎,等.呼吸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3):978-983.

[8]王亚勤,郑彩娥.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5-27.

[9]白植琴,费静静,华锋.综合康复教育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97-99.

[10]季惠娟,陈巧兰,汤冬香.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40-41.

[11]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12]乔红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47-948.

[13]刘慧英,周小玲.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40-41.

[14]龙芙蓉,欧璐,苏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 31(13):1160-1162.

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文4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3-0122-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呼吸内科中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环境污染加重、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和我国人口老年化到来,COP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重症呼吸衰竭为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围绕患者疾病进行,忽视患者生理、心理变化,难以提高疗效和护理质量。无创通气为近年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现将我院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84例COPD合并症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奇偶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42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61~83岁,平均(67.8±5.3)岁;病程2~26年,平均(9.8±3.4)年。常规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67.6±4.6)岁;病程2~24年,平均(9.7±3.6)年。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分组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在医师、护士告知下了解疾病、治疗和研究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入组标准

①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实验室等相关辅助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明确诊断为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②排除合并有其他呼吸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如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1.3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呼吸兴奋剂、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遵照医嘱进行药物和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治疗,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摆放好舒适后戴上面罩,连接输氧管后调节氧气流量2~5 L/min,同时调节呼吸机压力为6~20cmH2O,注意呼吸管道发生漏气。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舒适度护理: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遵照患者舒适进行,在协助患者摆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头颈肩不在同一线上,同时应保持鼻腔、口腔通畅。②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在面对重症疾病时可产生过分紧张、恐惧、担忧心理,从而可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患者心理、生理平衡,影响疗效。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方法和可能获得疗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识度,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中,提高依从性。同时充分了解患者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家庭及社会背景,针对性疏导患者可能存在不良心理,帮助患者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③无创呼吸护理:根据患者面部大小选择最适宜面罩,面罩和面部间松动容纳一指为最适宜,同时应防止松动或漏气。对于无牙齿患者可选择鼻罩,脸型较胖着可选择口鼻面罩,脸型较小可选择较小尺寸面罩。佩戴面罩过程中向患者详解解释面罩工作原理和佩戴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面罩佩戴过分紧张情绪。佩戴完成后应定期检查面罩是否有松动、漏气等。

1.4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定:治疗24 h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呼吸功能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评定。显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相关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和呼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相关临床表现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和呼吸功能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相关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和呼吸功能无好转或加重。②统计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③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评定,包括护理方法、护理质量、护理技术等7项护理相关内容,100分满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包分析,表示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并用t检验,率表示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用X2检验,P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62%)高于常规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6.2±1.5)d vs.(8.8±1.6)d,(8.9±1.6)d vs.(12.5±1.9)d,P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5.24%vs.71.43%,P

3讨论

COPD为老年患者病死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病情发生、发展,COPD老年患者肺功能越高越差,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如呼吸衰竭。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通气功能,进而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破坏患者正常生理平衡,严重危及生命。常规治疗基础上无创正压通气为提高患者通气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最有效治疗方法。多项研究表明,无创通气较低氧流量持续通气和机械通气均有优势,其通气效果和治疗效果均更为显著。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了解程度不够,或存在片面、错误了解,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性和依从性不高,仅为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在面对疾病过程中对疾病产生担忧、紧张、恐惧心理,进而可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临床表明,不良情绪可导致患者神经兴奋调节异常,从而破坏患者生理平衡,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进而促进疾病发展,影响治疗效果。

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文5

【关键词】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04-02

【Abstract】Objective:To examine the therapeutic value and nursing effect of 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ventilation COPD patients with 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RF).Methods:90 cases of COPD patients with RF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 group,BiPAP group and intubation group.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re and after 3 days treatment and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were mad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There were 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aO2,PaCO2and pH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blood gas ysis showed that three of blood gas indices(PaO2,PaCO2,pH)were greatly improved in BiPAP group and intubation p(P

【Key words】NOn-invasive ventilation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 respiratory failure

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们通过不同方法对90例COPD合并II型呼衰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发现 Bipap通气能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90例,均符合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气促明显,发绀并有不同程度的困倦或嗜睡或精神错乱等神经精神症状。分为:A组对照组、BiPAP组和气管插管组,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61.7岁,男 18人,女 12人;B组BiPAP组平均年龄63.7岁,男 19人,女 11人;C组气管插管组平均年龄 62.9岁,男 12人,女18人。

1.2 方法:三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以x±s表示,各组间测定指标的数据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法,证实方差齐(P>0.05),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治疗前后两组间用t检验。P

2 护理

2.1 治疗因素实施前护理:对患者或家属做好详尽的治疗前的解释,消除其恐惧心理,详细说明气促、呼吸困难原因, 通气不足导致肺泡气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需要使辅助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解释原理:肺内气体交换,氧气被输送至动脉血(氧合),而CO2从中清除。肺内气体交换障碍通常导致低氧血症,因为CO2的弥散能力远大于O2,并且局部低通气(肺泡通气不足)导致的CO2 清除力降低导致呼吸衰竭。

2.2 治疗因素实施时护理:对照组实施时即单纯鼻部安放氧气管;BiPAP组:四头带的松紧度以不漏气为好,选择大小合适的硅胶面膜式面罩。对于口腔不能闭合者,选择面罩通气,防止造成漏气过多而影响治疗效果。固定时应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松紧下不漏气为好;气管插管组:预防感染,防止喉头水肿。

2. 3 运动康复性护理:被动使病人活动受限,失去自由。因长时间处于同一不能翻身时,可导致身体某部位的疼痛与不适,如枕部骶尾部疼痛等,甚至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给予病人床头抬高30°~35°,2 h~3 h协助更换,并于叩背促进排痰。每天指导协助病人活动四肢2次,每次15 min~20 min。起床是最有效的引流,同时使病人增强了体力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每天按摩腹部2次或3次,每次15 min~20 min,促进排便。

2.4 加强与患者交流:由于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患者需戴上面罩,因而影响语言交流。故应教会患者与医务人员交流的方法,如击掌、打手势、眨眼、点头、摇头或传呼器呼唤医务人员来描述不适或需要,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

2.5 营养支持: 正压通气患者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等,应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以避免产生较多的CO2,加重CO2潴留,必要时静脉输入营养药,以保证治疗期间的营养需求。

2.6 呼吸机的维护:呼吸机由于长期运转,注意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监听运转声音,及时发现异常,防止发生意外,内套管每天消毒2次同时对空气过滤网除尘清洗,湿化液每日更换,冷凝水收集瓶置于管路最低位,及时倾倒,防止逆流。

3 结果

见表1。

治疗前三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差异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呼吸肌疲劳、痰液引流不畅是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COPD急性加重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液分泌增加、黏膜水肿等原因,使气道阻力增高;外周小气道提前闭陷使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升高,两者均使吸气功能消耗增加,容易产生呼吸肌疲劳。

BiPAP无创通气是在压力支持通气的基础上给予吸气相和呼气相不同压力水平的通气支持,吸气时给予较高的正压通气,克服气道阻力,增加潮气量,改善通气/血流(V/Q)比例;呼气末提供较低水平的气道内正压,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闭陷和肺泡塌陷,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1]。从而降低患者自主呼吸做功和氧耗,减缓和防止呼吸肌疲劳的产生;增加有效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CO2潴留[2,3]。本组观察结果显示, 通过以上的积极护理,BiPAP组病人较之于常规治疗组能迅速提高血氧浓度,有效降低动脉血CO2,从而改善机体酸中毒状态,其疗效确切;在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方面虽不如气管插管组明显,但Bi-PAP组呼吸机同步性能好、无创,具自动漏气补偿功能,有较好的湿化效果。但对于一些及危重病人,仍然需要气管切开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因此,通过合理的治疗因素的实施,各方面的积极护理,应用Bipap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

参考文献

[1] 梁宗安,等.经鼻罩正压通气对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实用肺科杂志,1997,4(3):25

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8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气道阻塞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它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由于发病与吸咽,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有关,近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导致患者经常住院,费用较高,如不规范治疗和护理,会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身心健康,甚致会使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为此,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进行一些护理干预并实行跟踪和随访,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154例中,男80例,女74例,年龄59-88岁,平均年龄71岁,均经对症、抗感染,疗氧等治疗。出院时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81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4例;对照组73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1例。2组之间性别、年龄及出院时血气分析、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由专职护士在出院前二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综合健康教育。方式为:①卡片辅助的交互式护理干预,即用卡片指导;②单个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③多个患者进行小组指导。内容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常见诱因,加重的先兆和自我急救措施等。2介绍家庭氧疗有关知识及汪意事项。3会同主管医生对患者新用药进行个别的详细指导,以减少不良反应。4指导营养,说明继续营养支持、合理调节饮食等的重要性。5多种呼吸功能锻炼,如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唱歌等。6指导做呼吸保健操,如摩鼻、按腹。7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气功、散步、打太极拳等。出院后分别1、3、5、8周进行3次随访指导,内容以出院时综合健康教育为基础,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采用电话指导,上门指导或患者来院指导等方式。

1.3 评价指标2组患者于出院90天进行随访总结,统计复发入院、2次再复发入院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运用SAS8.2分析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资料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观察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本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出院后90天内的再入院率(33.33%)、2次以上复发再入院率(12.34%)皆明显低于对照组(47.94%、23.28%),提示采用卡片辅助的交互式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提问题,讲感受,从而达到双向互动沟通的氛围,增加护患感情,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在此过程中辅以文字介绍和简图表达的各项健康宣教卡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和常见诱因,加重的先兆和自我急救措施、有效咳嗽、深呼吸方法,氧疗、呼吸功能锻炼和呼吸保健操的步骤,适应患者记忆力差、思维缓慢的特点,从而提高了指导效果。

在个别批导时,我们针对该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个人生活习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在观察组中合并慢性病的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11例,专职护士除要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教育,还要特别指导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饮食、监测尿糖和血糖、血压等相关知识。小组指导则根据患者反映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集中现场指导,如针对大部分吸烟患者有多年吸烟史而戒烟难的特点,会同医生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后的益处,与患者一起制订一个成功戒烟的计划,并在讨论指导时让成功戒烟患者介绍自已的体会。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实施氧疗可使肺血流动力学和低氧血症得到改善,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家庭常用氧疗法要掌握应用方法(如鼻导管法、鼻法塞、氧气枕法)、氧气流量、疗程、注意事项、并要监测其疗效,如应用不当,不仅不能改善症状,反可使病情恶化。因此, 我们在出院时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会自行观察口唇、甲床、鼻尖、颊部皮肤粘膜及肢端的颜色和氧流量的调节,以保证家庭氧疗的正常进行,并定期来院复查。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紧张、疲劳感、呼吸困难等影响进食,加之治疗用药也引起食欲减退,从而引起摄入不足,难以满足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因而,大部分患者伴有营养失调。而营养失调可使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损害通气驱动功能,由于同时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病情。因此我们在出院指导中重视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对每例患者饮食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安排。如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干果、坚果食物)和易产气食物(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等)以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茶碱类药物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应避免饮用咖啡、茶和可乐等饮料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这也是观察组患者复发再入院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根据病情帮助其制订有效的运动计划和方式,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如早晨起床作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打太极拳运动、散步等,上下午训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及呼吸保健操各一次,每次10分-20分钟,可增加活动耐力,增大膈肌运动幅度,使气道气流的压力缓慢下降,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避免过多的气体滞留在肺里[2],从而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

综上所述,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复发的护理干预体现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进行系统全面护理的理念,把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的护理指导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患者随时可获得医护帮助,从而达到扩大整体护理内涵,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入院率,降低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邓海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家庭护理[J].全科护理 2009,9(7):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