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文1

关键词:工作流;办公自动化;Petri;UML;业务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2-0000-02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Study Based on Workflow Technology

Wang Guangqiang,Su Che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and two kinds of models,namely the Petri net workflow model and UML model,then with a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s the background,

analyses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OA system and workflow technology in business process application.

Keywords:Workflow;Office automation;Petri;UML;Business process

一、引言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自动化办公系统越来越受到公司领导层的重视。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改变了过去低效单一的手工办公方式,以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协同高效的工作,并且能够辅助管理层决策等方面的极大优势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因为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工作流技术

(一)工作流简介

在国外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最早是应用在FIleNET和ViewStar等公司的工作流产品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工作流技术开始应用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和业务逻辑处理中。当前研究者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集成到工作流管理技术中心,使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更大的发展。

工作流技术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并且又良好发展潜力的技术,工作流技术是从生产和办公自动化利于总结出来的,源于计算机软件的一种商业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月管理学忠的多种原则、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库、软件工程、文档管理、组织与资源管理等。

WFMC(Workflow Manangement Coalition,工作流管理联盟)是工作流技术的国际性标准组织,该组织主要负责制定一些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相关术语、体系结构和接口等方面的一些国际标准,以解决不同工作流产品的相互之间的兼容。

WFMC关于工作流的定义为: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他根据一些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者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相互传递、执行。

(二)工作流模型

工作流模式是对业务流程的一种抽象性描述。利用这种抽象的模型,人们可以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业务进行抽象、分析、然后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完成业务流程从现实世界中到计算机虚拟世界中的转化。

常见的工作流模型有: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基于UML(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的工作流模型。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Petri网是一种图形化的建模工具、能够很直观的描述业务流程。Petri网是一种形式化的基于数学基础的工作流模型,因此可以对被建模的业务流程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描述和分析。Petri网由库所和变迁组成,可以用圆圈来表示库所,用矩形来表示变迁,如图所示:

一个简单的请假流程用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表示

基于UML的工作流模型:

UML是一种通用的可视化的、一种规范定义的构造和文档化的建模语言。在企业建模、业务工程、流程分析和系统配置等方面UML建模使问题更加容易理解、设计和维护。

UML中各个元素和概念没有十分明显的划分,为方便理解在UML模型顶层,视图被划分成结构分类、动态行为、物理布局和模型管理四类。其中:

•结构分类领域:结构分类描述系统中的结构成员机器相互关系。

•动态行为领域:描述系统及其他类元随时间变化的行为。

•物理布局领域:描述系统中的计算资源及其部署在其之上的系统组件。

•模块管理领域:用来描述模型自身的分层组织结构。

因UML的动态行为领域的各种视图的目的相同,所以UML在描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建模、执行、管理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以一个水产品加工公司为背景,分析工作流技术在特定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常见的加工型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有以下8个功能:

(一)个人办公:主要包括通讯录、邮件管理、日程安排和工作日志、工作报告等。

(二)文件管理:主要对公司收发文件的整个流程进行模拟,详细记录各个文件的状态。

(三)档案管理:主要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及实体档案进行管理。

(四)人事管理:主要实现部门的增删改查和拆分等和员工的入职、离职、辞退等人事管理。

(五)人员调度管理:主要管理和调度各个部门的人员。

(六)项目管理:管理公司业务,规定公司业务的规范。

(七)仓库管理:主要实现各个仓库存储产品的查询、调度等操作。

(八)系统管理:实现整个OA管理系统的用户及其权限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等。

仓库管理和文件管理是加工型企业办公自动系统的重要功能,仓库管理主要实现的是各个仓库存放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查询、入库、出库的操作。文件管理主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处理公文、商业合同,以方便快速的对相应文档的操作(如查阅、审核、班里、归档等)。

仓库管理的入库流程如下:企业各个车间将需求的物资报到采购部,采购部将所有的物资汇总,然后给各个采购员下采购任务单。采购员接受采购任务单后,要制定具体的采购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联系供应商,之后是采购业务的核心步骤,即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然后采购员根据采购合同督办货物运输及进货控制,到货后,采购员督促质检员进行货物的验收,联合仓管员入库,确保货物的数量和质量。检查完货物后按照合同给供应商支付货款,最后做一个采购报告,报上级主管领导审批和采购部备案。

文件管理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常用到的一个功能,在不同行业的办公自动化中也比较常见,文件管理的内容也很多,本文以简单的请病假为例简述其流程。公司规定员工请假一天以内的可以由车间主管批准,一天以上三天以内需要车间主任批准,三天以上五天以内需要生产部长批准,五天以上需要公司副总批准,请假需要办公室备案,其流程图为:

流程执行步骤:

1.请假一天以内走流程1―>2―>6流程。

2.请假一天到三天走流程1―>2―>3―>6流程。

3.请假三天到五天走流程1―>2―>3―>4―>6流程。

4.请假五天以上走流程1―>2―>3―>4―>5―>6流程。

四、总结

在加工制造型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工作流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上下级文件的传递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可以实现不同部门的流程化协同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志松等.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发实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文2

【关键词】流动性覆盖率 风险控制 金融稳定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00-02

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时,资本充足率11.9%,亚洲金融危机时,倒闭的银行中多数有10%以上的资本充足率;2008年英国北岩银行倒闭,资本充足率16%。在银行资本充足率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如果流动性风险爆发,一些融资渠道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新指标,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以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对于正在融入金融全球化的中国而言,确保我国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活力,增强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是今后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银监会提出商业银行最迟于2013年年底流动性覆盖率达到监管标准不低于100%;2016年底要达到净稳定融资比率监管标准。2010年以来,由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资金链紧张,银行流动性日益紧张。随着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发生变化,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突出。本文站在流动性覆盖率的角度,分析这个指标对商业银行流动风险控制的影响力。

一、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计算公式及其意义

流动性覆盖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100%。

这个公式是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些资产可以通过变现满足30天期限的流动性需求。一般认为,30天的时间足够管理层和监管当局采取适当的行动,避免银行倒闭关门。

二、分析

(一)严重压力情景指七种情形:

1、银行的公共信用评级下调3个档次;

2、一定比例的零售存款流失;

3、无担保批发融资能力下降,并且定期有担保融资的潜在来源减少;

4、用优质流动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做担保的短期融资交易减少;

5、市场的波动性增加,影响抵押物或者衍生品头寸潜在远期暴露的风险,需要对抵押品做出更高比例的折扣或者要求追加担保;

6、机构已对外承诺但尚未被提取的信用及流动性便利均被在未通知的情况下被提走;7、为了降低银行因为履行非契约性债务所带来的有损声誉的风险而寻求融资。

七种情景是将当前金融危机中所经历的众多冲击合并为一个严重的压力情景,这个隋景要求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能够保持30天。

分析:这七种情形在我国的商业银行都有可能发生,为了应对这些严重的压力,顺利渡过难关,商业银行有必要引进流动性覆盖率指标。

(二)分子分析

流动性覆盖率分子: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是指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变现的资产。

优质资产必需具备四个基本特征:

1、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低

风险较低的资产往往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从发行人考查,如果信誉高,从属性级次低,则流动性强;从市场风险考查,波动性低、通胀风险低,以可兑换货币计价,汇率风险低,则资产的流动性比较强。

2、易于定价

如果市场上的参与者都认可某项资产的估值,那么资产的流动性就高高。某项流动性资产的定价公式一定要容易计算计算,并且不能依赖很强的假设,代入定价公式的数值也必须是公开数据,这种资产的流动性也会比较强。在实践中,可以把一些奇异产品排除在流动性强的资产之外。

3、与高风险资产的关联性低

如果必需承担对手方错向风险,那么这种资产就不属于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因为在银行体系承受流动性压力时,由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往往更容易丧失流动性,会受到市场的无情抛弃。

4、在普遍认可的发达交易所市场挂牌交易

挂牌交易可以增加资产的透明度,更容易受到市场参与者的认可,接受程度高,资产的流动性也就会比较强。

根据这四个基本特征,同时还要结合资产的市场表现综合考察,才能准确判断出是否属于优质资产。

优质资产还必须具备四个市场特征:

1、活跃于有一定规模的市场

某项资产应当拥有随时可以变现和回购的市场,这种市场意味着有众多的参与者和高成交量,有着良好的市场广度和市场深度。增加广度可以通过增加资产的种类,增加发行主体而实现,流动性强价格变动大的资产有良好的市场广度;增加深度可以通过增加主体的发行量而实现,如果资产价格的变动会严重影响到成交数量的多寡,那么市场的深度就比较理想。

2、存在负责任的专业做市商

无论买、卖资产,总有报价,做市商活跃,实力强,经验丰富,敢于操作,专业性强,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3、低市场集中度

资产市场交易集中度越低说明企业在市场上支配势力越小竞争程度也越高,交易市场上存在众多不同的买卖方,可以增加其流动性的可信度,被利益集团利用的可能性低,价格也不会受控于人。

4、向安全投资转移

在金融市场存在系统危机的情况下,资金被转移到最安全的项目,这种流动性资产比较优质。

根据四个基本特征和四个市场特征,检验资产是否具有“优质流动性”,主要看其是否可以变现或用于抵押借款,即使在严重的机构特定压力和市场压力下,它们产生流动性的能力依然完好无损。实际上,这些资产反而在压力条件下受益于“安全投资转移”。理想状态下,高流动性资产应当具备向央行抵押融资的可接受性,这样在严重压力情况下,中央银行将向银行体系提供进一步的流动性支持。由于银行持有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在严重压力下可用于向央行抵押融资,这种资金安排可以为市场注入信心,而金融体系不会受到大的损害,提升了公众对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安全稳健性的信心。

通过分析,下列资产可以作为银行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

第一,现金

第二,在压力情况下可以提取的在央行准备金

第三,国家和地区、央行、非中央政府所有的公共部门实体、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委员会、政府所有的公共部门企业、多边开发银行等发行或担保发行的在市场上可交易的证券。

第四,公司债券、担保债券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使用一定的折扣率,也可当做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

分析:如果扩大分子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流动性覆盖率就可以提高,既符合央行要求,也大大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但是流动性和营利性成反比,占用流动性资产,肯定会影响银行的营利,所以分子也不可能无限制扩大。

随着巴III的实施,要求提高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少银行在资金面上已经“捉襟见肘”,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经营。流动性覆盖率要求达到100%水平难度相当大,目前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因执行巴III标准后,资金面变得紧张,已经增发公告,上市银行能够在股票市场上再融资,其它非上市公司只能另辟蹊径。

(三)分母分析

流动性覆盖率分母:

未来30日内的净现金流出=现金流出-min(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的75%)

未来30日现金流出量=∑各类负债金额×流失率+∑表外承诺等或有项目余额×流失率,

未来30日现金流入=∑除优质流动性资产外的各类资产金额×流入率+∑表外或有资金余额×流入率。

流动性覆盖率分母覆盖全部表内外业务,对于存、贷款的处理更加细致,考虑了客户类别、性质以及期限,包含给定的未来短期和中长期的压力情景,偏重于未来短期资产的负债结构,考虑到存款的类别、性质,考虑了存、贷款的期限(30天)。

1、现金流出量的具体计量如下:

第一,一个月以内到期存款100%计入现金流出项。

第二,零售与小企业一个月以上到期的存款,按余额的75%计入现金流出项;大中小企业根据合同情况计入(合同明确约定不可提前支取且到期日大于30天,不计入;否则全部计入)。

第三,零售与小企业存款的流失率为10%;大中小企业存款的流失率按有无业务性质分为25%和75%。

第四,一个月内到期贷款的50%计入现金流入项。

2、现金流入量的具体计量如下:

第一,抵押品是一级资产的逆回购,折扣率0%;抵押品是二级资产的逆回购,折扣率15%;抵押品是其它资产的逆回购,折扣率100%,也就是不计入现金流出量。

第二,银行出于自身目的拥有的在其他机构的信用便利、流动性便利和其他或有融资便利产生的现金流入适用0%的折算率。

第三,来自金融机构的契约性批发资金流入,折扣率100%;来自零售和小企业客户贷款和非金融机构的契约性批发资金流入,折扣率50%;专门用于清算、托管、现金管理等业务目的,存放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折扣率0%。

第四,其他项目流入,比如衍生产品交易净额结算产生的应收款项对应的现金流入折算率为100%;非金融业务收入产生的现金流入不计人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中。

举例:假定银行同时新增100元存款及100元贷款,按照存款及贷款的期限、性质及来源考查对流动性覆盖率分母的影响。

在存款新增100元的情况下,对于流动性覆盖率分母而言,最有利的影响为:资金来源为不可提前支取的、余期在一个月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存款,不计入资金流出,流出量为0元。最不利的影响为:资金来源为可提前支取的、无业务关系的大中型企业存款额,其中,75元要计入资金流出。

在贷款新增100元的情况下,对流动性覆盖率分母最有利的影响为:资金投向为一个月内到期贷款,其中,50元要计人资金流入。最不利的影响为:资金投向为一个月以上到期的贷款,不带来任何资金流入,资金流入量为0元。

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分母策略可有以下几种:

1、增加一个月以上到期的存款,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存款,且合同明确约定不可提前支取的。

2、增加零售与小企业存款。

3、合理安排贷款结构,缩短贷款期限。

4、延长存款期限至一年以上,缩短贷款期限至一个月以内

分析:达到监管要求,就必须想法降低分母,即是减少流出量,增加流人量。这表明,流动性覆盖率的实施也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争夺存款,银行也会追逐某些期限和类别的存款或贷款,比如期限较长的存款、零售与中小企业存款、大中型企业的短期贷款或是住房按揭贷款等,这会造成市场新的冲动和扭曲行为,而且,与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也可能出现偏差。

三、总结

流动性覆盖率的实施,会促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压缩中长期贷款。在新增信贷方面,会更加注重匹配一部分资产应对流动性管理的要求。由于国内银行仍坚持传统的业务模式,存款和贷款占总负债和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在引入流动性覆盖率新的监管标准的同时,要保留和优化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融资集中度等流动性监管指标,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控和监测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文3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归纳了资产负债表的分类和排列方法,并分析了重构目前资产负债表的必要性;接着基于公司的流动性分析,考虑到营运资本在筹资管理和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管理资产负债表的重构;最后给出了分析重构资产负债表的一些方法和财务指标。

关键词:流动性 资产负债表 重构

资产负债表重构的必要性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而为了财务报表分析的需要,通常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和排列。按照流动性分类,可以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通常是指能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这种分类方法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资产根据其流动性程度的高低,其排列顺序一般是流动性大的项目排列在前,流动性小的排列在后;而负债根据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其排列顺序是流动负债即短期负债排列在前,非流动负债即长期负债排列在后。这样将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影响大小以及受关注程度排序,便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好地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以及风险等等,有助于其决策。除了按照流动性分类,资产负债表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虽然目前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性分类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做法,而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的计算也是以这种分类方法为基础,然而这种基于流动性的资产负债表分类方法实际上也并非尽善尽美,有时还会造成财务指标的扭曲。例如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反映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障,普遍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流动资产越高,流动负债越低,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然而当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持有数量越多时,企业的流动性真的越好吗?一般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会尽快出售存货和收回应收账款,来加快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企业的风险,这与前面所述的思路存在矛盾。原因在于资产负债表基于流动性的分类项目不尽合理,所以本文拟提出基于公司流动性分析重构资产负债表。

基于流动性的资产负债表重构

按照流动性对资产负债项目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企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和债权人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然而实际中债权人在实施信贷决策时很少用到资产负债表中的分类项目,而主要是参考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现金流量,并将其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其次是参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企业负债中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结构来衡量企业的债务风险,对于流动比率等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则很少运用,原因之一在于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属于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其金额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另外如上所述,流动比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管理中一个主要内容是营运资本筹集政策。此时流动资产进一步分为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受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流动资产,如季节性存货、销售和经营旺季的应收账款;永久性流动资产则是指那些即使企业处于经营低谷也仍然需要保留的,用于满足企业长期稳定需要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也进一步划分为临时性负债和自发性负债。临时性负债指为了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资金需要所发生的负债,如商业零售企业春节前为了满足节日销售需要,超量购入货物而举借债务;自发性负债是指直接产生于企业持续经营中的负债,如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等。营运资本筹集政策一般可以分为配合型、激进型和稳健型三种。配合型筹资政策中临时性流动资产和临时性负债相配比,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则由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相配比。激进型营运资本政策中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此时企业的资本成本较低,但是短期负债利率的变动会增加企业的风险。而稳健型筹资政策下临时性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则由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作为资金来源,此时企业的资本成本较高,但是风险相对较低。

营运资本的运用不仅仅是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内部管理会计的重要方面。管理资产负债表是在标准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将资产负债表右边的非利息性负债全部调到左边,只留下利息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将标准资产负债表左边扣除现金的流动资产加总减去右边调整过来的非利息性负债,增加“营运资本需求”项目(见表1)。

从以上标准资产负债表和管理资产负债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二者主要不同的方面在于管理资产负债表引入了营运资本的概念,将标准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用营运资本需求来代替,它代表公司经营活动的净投资,其计算公式为:营运资本需求=(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计费用)。此外,在管理资产负债表中营运资本需求和长期资本有着如下关系:

现金+营运资本需求+固定资产净值=短期借款+长期资本来源

现金+营运资产-营运负债+固定资产净值=短期借款+长期资本来源

再结合标准资产负债表中的等式关系: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负债+长期融资

不难看出,管理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在于将标准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分拆为现金和营运资产,流动负债分拆为短期借款和营运负债,将其中的营运资产和营运负债的差定义为营运资金需求来重点考察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为什么现金和短期借款项目被管理资产负债表项目剔除出来呢?原因在于我国大多数企业中这两个项目与流动性的关系甚微,现金并不是越多越好,而短期借款也往往被用作长期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将这两个项目放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中来衡量企业的流动性,势必会影响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资源配置战略。

管理资产负债表从公司投入资本的角度,扣除非利息性负债对公司资金来源的影响,消除了企业通过业务往来虚增或降低企业资产的影响,清晰地反映了公司有代价资本的来源以及占用情况。正因为它消除了非利息性负债对公司资产的影响,所以更准确地反映了债权人和权益人投入资本的投资效率,一般使用投入资本回报率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营业获利能力,其公式为:投入资本回报率=税息前利润/投入资本(或占用资本),其中投入资本(或占用资本)=短期借款+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国外研究一般使用营运资本需求(WCR)和营运资本管理效率(NTC)这两个指标对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进行衡量,其计算公式为:WCR=(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部分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部分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NTC=(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365/销售收入。王治安、吴娜(2007)通过对2003-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1050家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NTC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营运资本需求与企业价值也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负债比率与企业价值的负相关关系,企业真正的收益的增加是来源于营运资本需求和NTC的减少而不是应付账款的增加。因此将NTC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最小值是增加企业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引入营运资本的概念,基于公司流动性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重构是有意义的,这样的重构能影响管理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从而影响公司价值。

重构后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管理资产负债表进行重构后,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标准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作为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将无法应用。重构后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投入资本回报率,它可以科学地反映公司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息税前利润除以投入资本(占用资本),它消除了非利息性负债对公司资产的影响,能准确反映公司权益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使用效率。根据财务管理理论,投资报酬率的数值应该至少高于资本成本,即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它包含了投资者的机会成本;第二是易变现率,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短期偿还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资本来源+固定资产净值)/营运资本需求,易变现率越高,表明长期资本来源中用于营运资本需求的部分越多,公司的流动性越强,易变现率指标对公司资产流动性的衡量更具可靠性;第三是销售营运资本占用率,它可以客观反映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营运资本除以销售收入,由于营运资本需求是扣除现金后的流动资产和非利息性负债之和,是对公司营运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从而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指标,能够充分反映公司为实现销售和利润所占用的资金。

参考文献:

1.斯科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文4

流动性偏好即“一个人以货币形式加以保存资产价值的偏好”(凯恩斯,1936),流动性所指的就是货币,也正是受此影响,尽管各个经济学家对流动性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均将流动性视为和“货币特性”具备等同的经济含义,一般从两个角度定义流动性:

(1)用资产到期曲线来界定流动性。主要通过资产的变现所需要时间的长短及交易费用的高低进行衡量,流动性能力与剩余期限成反比。国外较早的是从动态视角阐述了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买卖价差是如何产生的,并提出了基于交易即时性和买卖报价差(Bid-ask Spread))的流动性概念,开创了以金融产品的市场流动性为核心的微观结构研究之先河(Demsetz,1968)。国内学者有认为流动性是资产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速度(钱小安,2007),也有将流动性定义为资产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完成市场交易的能力(黄峰,2007),也有学者认为从期限结构来理解流动性更为准确,并以此解释了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下资产价格上涨与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两个典型现象(彭兴韵,2007)。

(2)从总量的角度定义流动性。为货币余额与产出的比率,该比率反映货币对产出的效率,在产出值固定的情况下,越高的比率意味着货币的生产力效率越低(G. Kaminsky,1999),国内部分学者将流动性理解为货币总量(卢万青,2008;谈正达,2012),他们具体的差别只在于采取的口径不同,这一定义的主要问题在于将流动性过剩等同于货币的超额供给,但单纯的从量的角度对流动性进行的界定容易忽略深层次的金融特征。在我国事实上存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学术界对流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层面,属于“量”的研究,其主要从短期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社会福利损失都只是表面征象,流动性过剩背后的问题是中国国民财富积累的渠道缺失,大量的财富被占用在低效率的资产之上。在金融创新的深化与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部分,在外围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将进入一个持续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体系改革的再平衡时期,在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研究时,需从传统的货币与商品市场二元视角转向货币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的三元平衡问题,这也要求我们要从期限结构考虑流动性的“结构”与从资产选择与收益率的角度考虑流动性的“金融力”,即从流动性的第三个含义对其进行探讨与研究。已有文献的流动性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货币的供给角度,本文从货币的需求入手,先对货币需求进行论述,将货币的需求与资产的供给联系在一起,结合资产短缺对流动性问题进行分类探讨,探讨流动性过剩在资产短缺情况下解决路径是否有其他选择。

二、 从货币需求与资产选择角度考察流动性过剩

随着经济发展与金融结构的不断深化,对金融资产的需求结构出现了货币支付类为主金融资产向价值储藏类金融资产和资本投资类金融资产的演变,主要表现为相对于存款需求而言,更具“金融力”的金融资产需求规模日益增大,借助于瓦尔拉斯一希克斯一帕廷金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作用,证明了货币的职能重心正由交易媒介功能向价值储藏功能转变(范从来,2007)。据《中国金融年鉴》统计,现金占总家庭金融资产比例从1978年的44.61%降低到2012年7.05%;存款总量稳定增长,2008年后储蓄存款占家庭金融资产之比有明显的上升,2012年为57.75%;股票从无到有,2012年占比15.45%;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占6.52%。我国历年数据表明更具“金融力”的金融资产需求规模正在变大,在金融资产需求结构演变和货币职能重心转变的同时,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机理是否发生变化?基于上文三大资产分类,进一步分层次梳理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和类型,为以更好地探析流动性过剩的机理,本文尝试将流动性过剩划分为“摩擦型流动性过剩”“结构型流动过剩”“短缺型流动性过剩”三个层次,其中摩擦型流动过剩对应着运营资产,结构性流动过剩对应着储备资产,本文重点对短缺型流动过剩对应着的金融资产加以分析,最后周期型流动过剩则是作为一种资产短缺经济中容易发生的危机形势加以分析。

(1)摩擦型流动性过剩。摩擦型流动性过剩是一种初级形态下的流动性能力过剩的状况,主要对应货币需求的三个分类中的第一类“运营资产”,是基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两部门经济结构而产生的过剩,在货币供给与经济实际产出所共同决定的货币需求的背离时,表现在现有物价水平没有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具有一定持续性的货币存量相对于商品的过剩。摩擦型流动性过剩主要的存在于货币层面,并不必然会引起物价上涨吸纳过剩的流动性,传统的流动性分析采用的M2/GDP衡量的即摩擦型流动性过剩状况,是基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失衡的角度的分析。

(2)结构型流动性过剩。从定量资金的的不同投资领域角度来研究流动性过剩问题,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型流动过剩”,这一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在初始阶段主要滞留在金融领域,并且主要以存款的形式存在,从货币需求的“储备资产”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说摩擦型流动性过剩是基于商品与货币二市场的模型的分析,则结构型流动性过剩则是基于商品、货币、资本三市场的模型分析,并且以处于货币市场的主体银行为切入点的研究。

我国目前结构型流动性过剩主要反应为两个层面,在金融领域与投资领域分布失衡。首先就金融领域内部而言,不同的金融领域分布失衡,银行间市场相对于债券、股票市场有着更充裕的资金,四大国有银行相对于广大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有着更充裕的资金。其次是城乡与产业间存在结构失衡,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农村及中西部地区流动性过剩。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也存在流动性分配的不均衡情况,大企业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中小企业流动性不足,截止2011年底,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 企业已经成为俄中国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创造了GDP总量60%的最终产品价值与服务价值,纳税占总税收50%以上,并完成了65%以上的发明专利与80%以上的新产品的研究。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仍主要依赖自己的资金积累,外部金融提供的支持力度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有50%以上来源于业主自身的固有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在1%以内。

(3)资产短缺型流动性过剩。“资产短缺”假说是进行短缺型流动性过剩分析的理论基础,其主要从宏观视角对金融资产供求进行均衡分析,其基本架构是金融资产需求由价值贮藏需求与抵押需求共同构成,金融资产的价值贮藏需求由储蓄水平决定,金融资产的抵押需求由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决定。金融资产的价值等于资产的基础价值和泡沫价值的加总,基础价值部分取决于其未来净收益流的累计贴现额。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由于普遍存在金融资产短缺,才导致实际利率的内生性下降与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联动关系的扭曲(Caballero,2006)。

为测量我国资产短缺现状,对金融资产的供求差异角度构建资产短缺“C-I指数”(陈嘉千,2011)进行修正:

AS=1-■

其中,AS为本国的资产短缺指数;S为本国的国内国民储蓄;B为本国的债券发行规模;E为本国的股票发行规模;L为本国的贷款发放规模;?驻S.D.为本国的短期存款变化量。将样本期间拟定为1978年~2010年间,对我国C-I资产短缺指数进行计算,其中国内的名义GDP、名义的最终消费、名义的存货增加额以及名义的净出口年度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如图2所示。

1978年~1993年间中国交替出现过资产短缺及其过剩现象,此后中国的资产短缺现象一直存在。2003年起,随加入WTO中国国民财富水平迅速上升,资产短缺程度也日趋严重,2007年达24%。结合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特点,在现代经济的金融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流动性已经不仅仅是货币的同义语,它还囊括了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类金融企业、政府、居民等所有经济主体持有金融资产的状况。在事实上存在资产短缺的背景之下,无论是从摩擦型流动性过剩角度以M2/GDP为论据提出的控制货币投放总量,还是从结构型流动性过剩角度以存贷比为论据提出的在既定总量之下优化资金投放渠道,均对发展中国家市场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非均衡等问题缺乏深入认识,中国现存的摩擦性流动性过剩与结构性流动性过剩都是资产短缺经济下必然会发生的情况。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从要素禀赋结构上而言也属于资本稀缺型,中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这一经济现象中必然蕴含着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关的经济学逻辑,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资产稀缺是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首先以银行体系内积聚大量财富为特征的摩擦性流动性过剩问题,关键原因正于资产短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财富创造过程产生的优质金融资产的需求远远超出由实体经济运行而产生的优质金融资产供应量,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财富缺乏投资的渠道,本质是快速增长的高额国民储蓄与资产供给相对不足所产生的矛盾,一方面会助长经济的泡沫化风险,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给居民带来的财富增值效应,削弱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与福利。其次无论是区域间还是产业间的结构性流动性失衡状态的改善,均离不开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因为金融市场发展与优质资产的供给增加不仅提高货币流动速度,还能实现货币在区域、产业、时间上更有效率的配置,这也契合我国当前提出的“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的政策导向。

三、 我国流动性过剩危机的防范与治理机制

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体在面临资产短缺时为了安置流动性,往往存在利率管制,在现金流不变时,低的折现率可以增加资产的基础价值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存在资产泡沫的倾向,通过资产价格的上涨吸纳流动性,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之下,衍生产品也会远远超出基础金融资产的供给量来满足市场对资产的需求。无论是利率管制、资产泡沫还是衍生品脱离基础资产供给量,都是在资产短缺的驱动下产生的,这种为解决流动性过剩而存脆弱的金融体制反过来又加剧了流动性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与危害性。在资产短缺的背景之下一旦经济基本面与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或者在宏观政策调节下,强行刺穿资本市场泡沫回归最初的平衡,流动性过剩瞬间向流动性紧缩的方向发展,这种流动性的反转变化势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这种资产短缺型流动性危机的爆发路径是我国需要密切关注并积极预防的,这也是前文将流动性过剩划分为摩擦型、结构型、短缺型三个不同形态的意义所在。

根据上文对流动性过剩不同层次的研究与流动性危机爆发的分析,无论是货币总量层面的摩擦型流动性过剩,还是产业地区间的结构型流动性过剩,或是为了满足对资产的超额需求,通过泡沫化与利率扭曲等方式而导致的周期性泡沫崩塌所形成的流动性危机,根源都在于我国资产供给不足与资产交易能力的缺失。对待我国当前存在的“资产短缺型流动性过剩”宜“梳”不宜“堵”,中国的流动性管理方式需要做出一定转型,要从被动的总量控制与表层结构调整转向供给激励,政策重点也应从抑制流动性转向如何有效利用过剩的流动性上来,这样才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金融结构调整,在供给激励下的增加资产供给的实现路径转变。

因此,要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关键还是要依靠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资产短缺问题,从外汇与本币、贷款与存款等机制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将过剩流动性的金融力与财富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有效的发挥利率在引导流动性方面的机制作用,以高效率的金融机构来弱化现存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通过金融市场发展来提供更多的优质金融产品,引导流动性的合理分配并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期中政府债务证券化是值得注意的增加资产供给的途径,财政赤字可作为政府债务的证券化的来源,同时政府债务的债券化还可以作为其他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的 供给与创造的定价基准。我国目前的债务证券化主要来自由中央的财政赤字,而地方债券的证券化率则较低,当前的债权市场无法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在创造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多样化的基准定价与风险收益需求。最近开展的全国政府债务审计,暂估的地方债规模在12.1亿元~20亿元之间,对其中有优质现金流的债务进行资产证券化处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文5

论文关键词:资产流动性,资本结构

一:引言

资本结构是公司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公司的资本成本、收益分配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对其的研究也是相当广泛。但正如Myers在其1984年发表的著名论文《TheCapitalStructurePuzzle》中所指出的:“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我们还是不知道。”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最优资本结构,是因为能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是特别多的。在这些因素之中资产流动性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最早对资产流动性与资本结构进行研究的是Keynes,之后又有许多相关的研究。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研究能够为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找到部分原因,也能为资本结构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鉴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自身特点(如拥有大量的非流动资产、自身盈利能力较差等),通过研究其资产流动性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优化其资本结构,提高其财务行为的合理性有着更加现实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回顾

Keynes(1930)最早开始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关系的研究,认为公司的融资成本过高或

者因为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企业发行的债券容易被低估时,管理层会选择持有更多的现金或高流动性资产。

Myers&Majluf(1984)运用优序融资理论对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解释,认为现金或高流动性资产只是企业债务的负数,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有足够的资源投资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时,管理层会选择偿还到期债务,积累流动资产,因此当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流动资产时,这也就意味着其资产负债率较低。

Williamson(1988)针对企业资产流动性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指出,由于更具流动性或更有重新调配性的资产抵押功能更强,外部融资成本更低,因此,资产流动性越高,债务融资数量越大,从而提高了公司资产负债率。

Harris&Raviv(1990)指出,债务提供关于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投资者就会利用此种信息来观察公司在不同资产负债率区间的契约支付能力,从而对公司经营政策的变动做出相应的反应,且此时投资者会权衡预期的违约成本和公司经营政策的潜在改善。因此,随着资产流动性的增加,预期的违约成本降低,投资者越愿意使用债务来获得公司经营政策的相关信息,进而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

DeAngelo&Wruck(2001)认为,管理层往往能够通过变卖公司高流动性的资产来偿付暂时的债务利息,这也为其在发生财务危机时赢得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公司的经营策略而不受债权人的干预。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债权人往往会通过缩短债务契约期限,如要求公司偿还所有的主要债务而不仅是利息;或增加偿债基金或强制债务条款来避免管理层逃避债务压力,从而使得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

(二)国内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对于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徐冬和冼国明(2002)考察了破产对公司产品市场行为的效应,发现无形资产较多的公司会进行更多的债务融资。余哲等(2005)从资产结构的角度探讨了资产流动性对财务危机重组的影响,建立了一个考虑资产流动性的财务危机重组模型,研究表明债权人会容忍某些程度的投资无效率以避免无谓的资产流动性损失。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结合我国特有制度背景和制造业上市公司特征,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较之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不成熟性以及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性,现提出研究假设: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资产流动性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

(二)样本数据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650家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所用分析工具为Eviews以及Excel电子表格。

(三)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根据资本结构的定义,可以采用资产负债率来代表公司的资本结构,并作为被解释变量。之前研究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指标广泛使用的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但这些指标仅判断了资产在某个时点上转换为现金的能力,没有考虑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因此本文引入“动态现金产生速度”这一指标来作为资产流动性的变量,并作为解释变量,这也是本文较之前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文研究的是资本结构与公司资产流动性的关系,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因此,为了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控制变量对以上因素进行控制。于是引入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实际税率、固定资产比例作为控制变量。具体的指标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

指标符号

指标定义

资本结构

zcfzl

总负债/总资产

动态现金产生速度

dtzb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365

盈利能力

zcjll

税前利润/总资产

公司规模

gsgm

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股权集中度

qsm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

实际税率

sdsl

所得税费用/年末总资产

固定资产比例

gdzcje

固定资产净额/总资产

表2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净额约占整个总资产的30%左右。并且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当低,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5%,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占整个总资产比率的均值则达到了1%左右。表2还显示出了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平均共占有了整个上市公司股权的54%左右,这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有关。

(二)相关性分析

表3

预测符号

回归系数

标准误

T值

P值

dtzb

-

-89.3722

17.5227

-5.10037

0.0000

zcjll

-

-0.30362

0.040629

-7.47303

0.0000

gsgm

+

0.05775

0.003384

17.06582

0.0000

qsm

-

-0.00046

0.000256

-1.80555

0.0711

sdsl

+

-1.42834

0.298319

-4.78796

0.0000

gdzcje

-

0.006759

0.024122

0.280185

0.7794

C

?

-0.68552

0.071237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范文6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股市;中小企业;通货膨胀;次贷危机

一、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

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成本,成本越低流动性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变现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存货比例、存贷变动率、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都是可以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而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规定主要有:存贷比不得超过75%,流动性资产比不得低于25%。据统计,1999~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从99.7%下降为56.7%,流动性资产比从2001年开始上升,至2005年超过25%。

二、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对过剩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对过剩的原因,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归其根本原因于我国当前结售汇制度,认为我国外汇占款的迅猛增加导致了流动性的大量投放。二是商业银行作用的货币乘数的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推动因素。综合以上说法,即是商业银行内部资产的优化以及经济大环境的推动共同促进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三、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对过剩的几点思考

首先,中国股市在近两年创造的“奇迹”使大量的资本在瞬间蒸发,在股市火的时候银行连连提高利率,以此回笼货币,效果甚微,此时中国商业银行还能处于流动性过剩的一个状态。笔者认为,主要是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政策及中国各大商业银行上市的作用,再贴现、再贷款及黄金和外汇的政策促使商业银行的表内形势大好,而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先后上市,创下发行记录,也可以看出一个道理,股市的钱回不来我们也要去“圈”回来。

中国历来有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贷款多又快的风气,商业银行既要完成一定的贷款任务,也要承担不能按时收回款项的风险,因此贷款给国有大型企业便是双向的保障。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经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性,使得银行在处于对自身利益考虑的情况下审核严、发放贷款谨慎。因此,笔者认为无论在哪种流动性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贷款都是相对较难的。为此,国家也出台相应的政策专门扶持该类型企业的贷款及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声称我们的通货膨胀是轻微的,是正常范围的。现在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在中国政府的监控下确实是可控的。但不可否认,近两年来中国一直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股市市值、物价等问题都是了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总结到一个现象就是通货膨胀,看起来中国的一切东西都更值钱了,甚至是人民币,但是人民币国内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笔者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和通货膨胀的切合点就是货币。中国各商业银行遵循着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就是针对货币的控制。

再者,笔者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信用问题,基层的贷款者无法还款,信用是金融事业的基石,基石出了问题,那各个环节都会震动,那么资产证券化涉及的环节越多牵连就越广,在聪明的资本家转嫁风险的时候自己就进入了危机的一环,只要起初在这里拿过好处的,势必谁也逃不过。因此,美国各个商业银行迅速地出现流动性过剩甚至危机的转换是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性质的。在现今的中国,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种类并不多,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仍然比较传统,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还没有机会面对这种瞬时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杨学莱.流动性过剩、中长期贷款与银行稳定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