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 素描 色彩 色彩构成 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 “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 “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 译 世界图书出版司 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 三联书店 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2006.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设疑艺术;适“度”、适时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其原因何在呢?其实还是对设疑的艺术性、技巧性把握得不到位。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设疑的艺术性,把握设疑的“度”和时机,充分发挥课堂设疑的效能,让课堂设疑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路的综合性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艺术的体会。
一、把握设疑的“度”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如果问题全在知识范围内,只是大脑皮层的简单探索,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若问题过高,大脑皮层模糊一片,就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兴趣点。只有把问题创设在最近发展区,才能引起兴奋点。”在提问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已知区、未知区和“最近发展区”有充分了解,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知识水平,设计难度适合的问题,使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这样,学生就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摘到果子”的同时,获得了跳一跳的能力和摘果子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信息的下载与管理”一节时,我首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下载的概念比较抽象,信息的管理是教学的难点,都属于未知区,而信息的查找、复制、保存则属于学生的已知区。于是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找什么―到哪找―找到后如何保存―存放在哪里―如何管理。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我探究下载的过程。
在学生探究体验之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文件的来源和去向―从网上到磁盘,再联系学生已知的概念―查找、复制和保存,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下载的概念。
在下载过程中,学生习惯将下载的信息保存在默认的路径中,要用的时候就到处找,因为不清楚默认的路径,所以经常找不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呢?我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让学生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就行了,而是借用生活中常见的衣服整理的例子来做类比设疑:大家想想看,如果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而没有分类的标准,找起来是不是很不方便?假如让你当妈妈的助手,帮忙整理家里的衣柜,你会怎样去做?有同学说按季节来归类,有同学说按衣服的主人来归类,有同学说按衣服类别归类。由此从衣服的分类整理过渡到文件的分类管理,强调文件夹的建立要有一定的条理和规范,文件也不能随意放置,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疑,在两个区域之间搭建桥梁,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
二、把握设疑的时机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因此,课堂设疑,教师要选准时机,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反之,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启迪学生思维,影响课堂效果。
1.课前设疑导入,唤起注意,激发兴趣
一般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要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
例如,“信息的甄别”一节是纯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于是课前我先播放“三只小猪”的动画,让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为什么三只小猪都通过网络获取了关于狼的信息而最后的境遇却完全不同?学生在动画创设的形象、有趣、搞笑的情境中,找寻问题的答案,经过思考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因为在信息的甄别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大相径庭。从而引入信息甄别的概念及重要性,相信学生对概念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课中设疑过渡,穿针引线,启迪思维
在研究探讨新知的时候,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巧妙设疑过渡,穿针引线,串起知识脉络,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例如,在学习“WPS表格”中的公式与函数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
(1)让学生计算同一位同学三门课的总成绩,用三种方法做试验:
①直接输入三门课的成绩相加,如:93+96+81
②输入等于号再将三门课的成绩相加,如:=93+96+81
③输入等于号再将三门课成绩的单元格地址相加,如:=D2+E2+F2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果,第一种方法输入完成后原样不变,显示的是一个字符串表达式,第二种和三种方法输入完成后均显示具体求和结果270。教师引入要点:公式要以“=”开头。
(2)如果将三门课成绩中的“96”改成“86”,哪种方法中的结果会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发现:第三种方法的结果变化了,而第二种方法的结果没变。教师强调单元格地址引用的优势:会随源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3)刚刚计算的是一位同学三门课的总成绩,如果要计算一个班级同学的成绩,有快捷的方法吗?由于人数多,不可能一个个计算,从而过渡到填充柄的使用,用单元格地址构造好公式后,用公式的填充快速完成。
(4)如果要计算整个班级某门课的平均分,用公式可以吗?有快捷的方法吗?
由于数据项较多,构造公式速度很慢,从而引入函数的概念。
这样,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疑,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将整个知识体系串联起来,同时又将重点、难点贯穿其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既突出了重点,又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3.课后设疑结语,承上启下,拓展思路
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容易产生学习的自我满足感。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承上启下,拓展学生的思路,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究。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3
由于艺术设计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创造性的培养。艺术类院校的绘画基础课程、课时较多,这导致学生的美术基础与写实能力远远超出国外艺术设计院校学生,但是设计的创意和效果却远远落后。艺术设计课程方向的设计应强调思维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创造性的由表及内、由此及彼的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我们迫切需要拓展对专业与知识的认识,努力拆除“专业”之间的界限,打破小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强调学科交叉、知识交叉。在“淡化专业,突出课程”的原则下,开设综合设计课程,把多个设计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以设计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课题进行探讨研究,以若干基础课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构成课程循环,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强化综合的创造性训练的内容。以课题带动课程,这种系列化设计课题面向设计的程序及方法论,强调相关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以及交叉学科教学与专业教学目的相统一,从思维方式上、工艺方法上解决了多门课程教学要求。这充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要重视通过隐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类,所谓显性课程,如造型、色彩、图形等课程教学,它们是能够纳入教学课表进行教学的课程。而隐性课程,如思维方法、设计师的气质和创造意识等,它们是长期专业教育和艺术熏陶的结果,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包豪斯的瑞士画家和设计教学家伊顿曾说过:“首先应解放和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注重技术的自由发挥”。同时,伊顿认为“提高和促进学生的表现能力”是“教师最艰难的工作”。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作方法。它包括任课教师授课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教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意识与观念,而非具体过程与结果。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都应形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尤其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方法来实施教学。要提倡“互动性”交流法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在课程中打破讲台的局限,提倡师生对话式授课。运用提问式、启发式、反问式教学,着重启发和诱导,通过“质疑”引起兴趣,由问题导入设计,采用“头脑风暴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等课堂教学形式,鼓励探索学习,从不同设计方向和不同定位的角度,快速进行大量的创意练习。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进行多向交流,相互评定,相互启发,这种交流式学习,使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自然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全方位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占有主体性地位,教师应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潜能。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艺术设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
摄影作为一门历史悠久、散发独特光辉的艺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如,电脑、手机上都装有摄像头,大街上随处可见海报和广告,杂志报纸上刊登有照片,等等,都说明了摄影的无处不在。摄影课程作为培养摄影技能的重要途径,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它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结合体。要想让学生学好摄影课程,提高摄影水平,教师必须针对摄影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自身条件,不断改革摄影课程教学,完善摄影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一、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的现状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都为艺术生,因而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有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缺陷。摄影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涉及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状况制约了其进一步学习摄影课程。当前,摄影课程的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方法,对于摄影的概念、摄影的技术、摄影的器材与摄影艺术欣赏等课程内容都是以“灌输式”讲解为主,而学生往往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麻木,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同时,摄影课程的教学以课本内容的讲解为主,缺少对真实案例的分析,理论讲解与摄影实践也缺乏联系,导致摄影课程教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其一,明确摄影课程特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基于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的特质,教师需要把设计的知识和理念注入教学过程,同时要明晰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意设计,摄影作品是艺术设计作品的组成部分,需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因而在进行摄影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摄影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明确摄影作品需要展现艺术设计的创意,需要注意摄影中的构图、色彩和取景等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其二,关注摄影发展趋势,运用现代摄影技术。现代数码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了摄影,作为新型的摄影技术,数码技术成为摄影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即使在传统摄影胶片技术慢慢被边缘化的今天,摄影教学也应吸收传统摄影的成像模式和拍摄效果,这样才能辩证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引入虚拟化、数字化演示新型的摄影技术,将传统摄影技术与现代摄影技术结合起来,比较分析二者的不同点,充分发挥传统摄影技术和现代摄影技术各自的优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摄影技术。其三,培养摄影艺术情操,改革摄影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与摄影充分结合,通过运用动画演示的形式进行讲解,让摄影技术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播放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摄影作品,这不仅是对摄影技术的讲解,还是开阔学生摄影视野、激发学生摄影兴趣的重要渠道。当然,教师还可以邀请新闻媒体、广告公司等一些行业、企业的摄影记者来到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摄影故事和经验,让他们与学生沟通、交流摄影技术知识,这种面对面地与学生的交流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工作。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现代学生而言,摄影课程的教学必须借助互联网平台,摄影论坛、摄影贴吧、摄影群都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从而了解和熟悉摄影。学生也可以将平常的摄影作品拿到网上,让大家评点,拓宽自己的摄影视野和摄影思路,认识自身在摄影方面的不足。其四,鼓励参与摄影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课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摄影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通过摄影发现美的活动。如,通过举办摄影作品展、设置摄影栏等方式进行优秀摄影作品的展示,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感受摄影家镜头下的记录以及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同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程教学来讲,对学生的考核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如,可以规定每位学生创作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并附上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样多元化、多方面的考查更能体现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程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摄影实践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改革,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完善,还是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和对摄影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地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摄影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内的摄影人才,发展摄影事业。
参考文献:
[1]李稳.浅议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改革.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8).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技术教育;文化体验;动手能力;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17-02
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设计行业在功能上不断细化,在应用领域上不断扩展,对设计教育形成巨大的挑战。就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而言,首先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研究教学规律,强调设计实践与技术能力。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出现以来,“技术”与“艺术”都是设计教育关注的焦点,而在信息社会中,技术的内涵发生了更多的变化,我们正面对一个文化渐渐被技术取代的社会。就设计教育者而言,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关注技术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下一代人文化体验不足与动手能力弱化的现象。
在高职教育中,我们强调技术教育,是为了实现高职高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高技能?二是如何培养高技能?在重视学科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应如何拓宽思路,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呢?首先,在艺术设计领域没有“熟练工”的概念,不存在“技术工人”阶层,原因在于艺术设计的特性,艺术设计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体现了创新性、个性化,是非批量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视觉判断力和创造力,所以,艺术设计学科的“高技能”必须建立在对审美“通识”的基础上。西方教育家认为创造力是不可培养的,属于天性。而视觉判断力的培养要有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通识教育”尤为重要。其次,就技术而言,我们要认清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否电脑技术发达了就不需要手工劳动了,技术教育与软件教学的关系是怎样的,信息技术“缺乏场所的完整性”是否可以使我们减少对材料技术的关注。要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只有立足于艺术的特性与技术的实质,关注现实,才能使我们的专业教学更富于前瞻性。
技术与艺术是设计教育史中永恒的主题
纵观设计教育史,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对技术的理性思考,一直贯穿于教学理念的变革中,无论是1907年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 Muthesius)德意志创作联盟的“工程技术的精神与艺术融为一体”理想状态,还是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实践,都是围绕着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展开的。包豪斯在专业课程领域任用工厂技师和艺术家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双轨”制,至今仍然启迪着我们的设计教学。而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乌尔姆造型学院,更是强调理性、科学性和现代性,其课程的一半是关于新的科学知识、方法包括人文学科内容的,“这不只是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造型工作者,也是为了发展出批判性的社会与文化意识”。①
从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开始,设计教育就抛弃了传统造型学院的艺术教育目标,也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漫无目的和自我表现。设计教育一步步迈向了理性。“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最初是一种尝试,它企图把艺术家、工艺家和设计家的培养建立在一种理性基础上,一方面,使他们从毫无生气的学院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使他们从当时毫无节制的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思潮中解放出来。”②今天的设计教育则更关注教学体系的结构性。对于正在走向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模式依然是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典型案例,高职高专的设计教育只有在理性、开放性、科学性的前提下,正确对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重视学科教学规律,才能一步步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
技术的变迁与多元化使
设计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
技术的概念因为时代的变革一次次地被改写。艺术设计学科的“技术”是包豪斯设计体系所提及的以真实材料为媒介的手工和机器制造技术,还是当代语境下的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信息技术?显然,我们不能回归到手工时代,也不能停留在工业化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技术”一词更加多元化。“技术”不仅仅是材料技术、成型技术等概念,也不是将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实现设计的技术,更多意义上是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界面交互设计技术。
当信息技术成为技术主流,设计中的“技术”呈现多元化趋势时,技术的发展对高职设计教育就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设计学科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使传统设计学科得以拓展 由于计算机的介入,图形设计由传统的手绘设计向数码设计、由二维平面向多维空间扩展,并因此产生了新的审美观。数码图形和三维图形已成为图形设计的一部分,并且也将成为图形设计的发展方向,技术的更新也是对高职教育教学硬件与师资的挑战。
新兴设计学科、设计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兴起是计算机技术与设计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如动画与三维软件结合产生了三维动画设计,平面与网页结合产生了网页艺术设计,平面与新媒介结合产生了多媒体艺术设计等等。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产生的网页设计、界面设计、动画设计、数码图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新兴学科逐步成为设计教育的主流课程,这些设计学科的发展都是计算机新技术、新媒介应用的产物。边缘学科的特点是综合两门或多门以上跨专业领域的学科,必然要在对各个学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构建学科体系,也就是既要有对“美”的通识教育,又要掌握多门软件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体现“一专”的专业性,即学科性,在技术课程和专业课程上又要渗透到不同的领域,体现“广度”与“多能”,这所谓“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指出了专业建设的思路。但事实上,在有限的三年里很难做到合理的侧重与分配,这是对专业教学结构和课时安排的挑战。
技术教育是高职艺术
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设计教育史上,我们看到了西方社会对理性和技术的强调。而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很晚,一直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从师资结构到学生素质,长期以来“重艺轻技”,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是导致我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那种封闭在象牙塔中“高、精、尖”地培养技术精英的路子注定是走不通的。因为这个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社会需求快速演变,狭隘地传授固定不变的专业技术,只会使学生在毕业后面对社会不知所措。相反,在专业上强调发展学生带有一定专业性的创意能力,在“多能”的基础上形成“一专”,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变能力就会增强。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技术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手工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以往长时间内,很多人会质疑:当大工厂代替手工业作坊后,我们还需要传统工艺吗?随着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对传统工艺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会使我们的文明成就得以延续。手工劳动的现实意义在于:(1)可以养成条理、整齐、正确、清洁的好习惯;(2)可以促进对有关形态的观察和感觉训练,发展手的灵巧性和触觉感;(3)可以养成重视深度、勤勉和忍耐的习惯;(4)可以进行正确的工作;(5)可以了解本土文化的特色;(6)可以体会本民族的审美趣味;(7)可以感受区域人类历史的风俗民情。前四点是基于工作态度的培养,后三点是基于文化体验的通识教育的角度,这对每一位艺术设计者和劳动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我们不能抛弃手工劳动和材料技术。
技术教育不能等同于软件教学,理应包括材料技术及工作方法 没有系统的方法论基础(对形式美的感受与判断)和对材料的实践,单单强调软件的操作,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技术教育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软件教学上,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中的分析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就要使用信息采集的方法对有效信息进行分类与甄别,以此作为完成和改进设计的依据。视觉最终是否能有效转达及转达效果的强弱,不仅由视觉形态设计的高低决定,还会受到各种动因制约,如对传播媒介形式的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从技术中最大的收益是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地判断,并选择更好的途径实现我们的设计。软件教学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必须与具体的专业课程结合。在有设计理念和设计构思、有理性分析的前提下,用软件去实现设计。否则,教设计不谈设计理念,不谈市场变化,高职教育就等同于培训班。具体做法可以采用“双轨制”教学:一门课程由软件教师和设计教师交叉授课,或以“一主一辅”的形式进行项目教学。
信息技术的特性要求技术教育必须与真实的文化体验相结合 信息技术具有“缺乏场所的完整性、当下性”③的特点。以往人们通过真实体验完成工作过程和生产过程,而今在虚拟世界里,我们通过鼠标、显示器感受世界,接触世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设计师具备更多的文化体验,从更多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设计,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创意人才的生命活力,需要在创意文化环境中滋生与激发,没有丰富的艺术生活刺激想象力,没有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活不断启发创意,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只会趋向机械刻板而变得毫无生气。”④――文化体验是创意产生的前提。设计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视觉进行发现、整理、重新呈现,没有对视觉形式的敏感度,创意就无从谈起。
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
在对企业和对毕业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的最大顾虑不是技术层面上的,而是来自学生的通用能力及视觉判断力。事实上,高职学生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缺乏文化体验,在创造力和审美判断力上先天不足。我们在打造“技术能力”的同时,最大的困境恰恰源于高职生源文化体验的缺失与动手能力的弱化。
通识教育的弱与强决定教学质量。“就艺术设计而言,设计构思和设计表现是两个关键环节,设计构思必须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涉及人文、历史、社会需求、市场等多种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理论教学来完成,其结果是解决设计的‘概念’层面;如何把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现实设计,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材料技术、成型技术等。”⑤――对人文、历史、社会需求、市场、美学的通识构成了通识教育。显然,在设计构思阶段对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很高的,在设计实现阶段对技术层面的认知也要立足于通识教育。
有人说:“现代复合型高等应用技术人才已经不是专科层次所能全部培养的,尤其是现代高等职业设计人才和许多高新技术应用人才。”⑥这话不无道理。事实上,目前的生源状况很难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对技术教育中的软件教学的过分看重,未免是舍本逐末之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一定要“齐头并进”式地加以推进。
综上所述,要迎接时代的挑战,必须尊重学科规律,在专业教学上要有预见性、前瞻性。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应并重,坚持技术教育的多样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关注现实,与时俱进――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李砚祖:《乌尔姆:包豪斯的继承与批判》,《装饰》,2003年第六期
②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279页
③张幼云:《论高等美术教育对形成创意社会应有的功能》,《清华美术》,2006年第三卷
④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⑤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装饰》,2003年第4期
⑥彭亮:《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转引自设计在线网
参考文献:
[1]杨联.浅论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J].教育与职业,2007,(2).
艺术课教学设计范文6
(一)当代艺术设计与设计师的素质
杰出艺术设计师应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素养,即知识的素养和创意的能力。知识的素养包括设计专业的知识、视觉艺术的素养,还有科技、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创意的能力是指具有敏锐地把握当下流行的元素,并将各种信息加以艺术综合和创造的能力。艺术设计是一种创意活动,其不同于工程领域中的设计之处就在于创意性。创意性首先体现的是设计者的个人观念,其次是在艺术设计产品中彰显出设计者独特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飞利浦(中国香港)设计公司创意总监肖恩•休斯曾说过,其设计哲学就是,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消费者、商业本身和工业科技这三大市场支柱,就不能生产出有意义的新产品。而对着三大支柱的综合考虑,如果不能增强产品结构的创新性,就会阻碍它的创新性。为了设计出有意义而又实用的产品,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去理解并应对这些分散因素所带来的挑战。
要应对挑战,就必须进行创新,即对设计者所面对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创造出不同于其他产品结构的作品。因此当代杰出艺术设计师,仅仅具有纯粹的艺术设计专业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应具有谙熟当代艺术设计语境的素质以及综合创造的能力。当今是信息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是互融、交互的时代。艺术如此,艺术设计同样如此。正如新媒体艺术家阿斯科特所认为的那样,我们正在走向融合的艺术,其反映和建设在现实中的融合的文化。融合思想的应用具有独特和积极的影响。它加速了技术智力的进化、消灭正统思想、挑战代表性、打破教条、直面唯物主义、要求参与、杂交身份、舒缓社会交往并重新排列时间和空间的秩序。杰出的当代艺术设计师应适应当下融合时代的要求,将综合各种信息,并且能够加以重组,进而进一步创意,是为综合创意的能力,这就是当代艺术设计师所具有的素质。如何应对培养和提高未来艺术设计师素质的挑战,是每个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者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围绕着当代艺术设计特点,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设计的基本素养,着眼于培养对信息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或可以认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产生设计大师的必由之路。
(二)以“作”为行为方式的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模式
开设不同课程,给学生建立了学习和掌握不同知识信息的平台。就美术欣赏课程而言,它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艺术形式、观念、艺术思潮、社会、美学等方面的信息,这些知识信息是艺术设计师具有的基本素养。美术作品本身就是多种信息的组合体,这些信息包含着艺术家的观念、审美以及创作定式,同时还打上艺术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烙印。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注重对美术作品的信息解读,尤其强调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强调个人性情的陶冶,即便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欣赏课程(包括近期出版的一些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欣赏的教材)也强调美术欣赏最后的共鸣,教学方法是着力于知识的把握、作品内容和意义的解读、形式和技巧及表现性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知识传授,是一种“述”的表达模式,是一种由作品到作品的解说方式,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充其量只是达到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当前这个强调艺术创新的时代远不能满足艺术设计师对于艺术设计基本素养和创新的要求。
对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构建不同于传统讲述式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以“作”为行为方式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所谓“作”,即做、创造,即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重组信息、如何建立再创造的观念和方法。在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再创造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将美术作品中所含的各种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并将自己的认识融入到美术作品中,进行再创造,从而赋予美术作品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不同于这件美术作品的全新的艺术信息,即新的形式和评价,这种新的形式与评价是能与艺术设计建构起某种关联关系。学生能通过这种关联,将这个新的艺术形式和评价应用于自己的艺术设计中。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不是停留于“述”的层面上,不是仅仅对美术作品的解读,而是在“作”的层面上,这种“作”的方式就是重组与再创造,即对信息的重组和再创造,这种教学模式是思想行为的方式,其教学方式是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树立独立分析、解构的行为观念,养成重新组合艺术、观念、社会等信息的行为方式。
二、行为观点和方式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
艺术设计的主要要素是图像形式和媒材,这也是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要素。如果说纯艺术强调个体的主观表现,那么艺术设计更强调实用的原则。以“作”为行为方式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观点是强调行为的观念,即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自我创造的观念,具体到课程教学设计上应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将重组的艺术的信息,并由学生独立思考或团队合作来解决如何将思考合议的结果,应用到他们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一)解构、比较、综合艺术的信息
艺术“很大程度上是自由发展的思想,以及创造包含着它们的形式与结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首先是解构,即对不同作品中点、线、面、结构进行分析、理解,找出其中的各种关系;其次是比较,将作品包含的艺术信息进行对比研究,探究艺术信息的关联性与延伸性,寻找反映这些信息的目的性。例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以通过解构和比较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图像的形式和观念,理解艺术大师是如何综合艺术的信息。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曾研究过塞尚等大师的绘画,通过解构毕加索的作品,以及对比其他大师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到毕加索修长人物的造型受到了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影响。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对现代艺术的贡献,不仅是改变人们艺术观察与艺术思维的方式,而且用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诠释艺术。毕加索几何化表现方法,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毕加索同样也吸收了黑人艺术的元素,他的艺术是在分析解构他人艺术信息的基础上,激发了创作的灵感,进行了重组与再创造。美术欣赏教学中将各名家作品中所涵盖的信息加以比较,正如在欣赏毕加索的艺术时,可以将他与格列柯、塞尚等大师的作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找到艺术大师分析、综合信息的方法,为下一步进行重构艺术信息做好准备。
(二)重新建构艺术的信息,结合现代艺术观念,激发设计的灵感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首先是引导学生解构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空间等关系,其次是联想与重组。当一幅作品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作为美术作品的观众需要融入其中,了解作品的建构,究其原因,延伸艺术作品的意义,从中寻找出可能激发学生设计创意的灵感,将零散的、不规整的元素重新组合起来。将现代艺术的形式、观念引入到艺术设计中的方法是现代艺术设计大师的主要手段,无论是西摩•切瓦斯特、冈特•兰堡还是福田繁雄,无不是将艺术信息、现代艺术观念加以综合与创造,进而成就自己的设计风格。艺术贵在创新,而创新贵在对信息的综合与创造。现代艺术无论是观念还是形式上都给予人们许多启发,激发其他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现代艺术大师波洛克通过描绘漩涡、循环、联系,以及色彩和线条的融合来模仿连接性,也为现代绘画带来了更高吸引力的网络世界中的形象。
波洛克是第一个将牢牢固定在画框中的画从艺术馆的墙上摘下来的人,他开始关注的是大地艺术,为行动和交互提供场所,为全面的观察方式、想象和构筑奠定基础,并形成全新的艺术美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我们这些数字空间中的主要继承人和受益人。现代主义艺术思想对艺术设计思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现代平面设计为例,立体主义的形式、未来主义的思想观念、达达主义的版面编排、超现实主义对插图和版面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或是在意识形态上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营养,或是在形式上提供了改革的借鉴。时代已经打破了唯艺术至上的神秘光环,人人皆是艺术家,生活为艺术提供了所有的一切,艺术与设计、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互为启发是当代艺术的特征之一。分析艺术现象、艺术观念的形成发展,可以清晰地显现出艺术作品与艺术设计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分析综合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对当代艺术观念有深层的认识,能够启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从而激发艺术设计的灵感。
(三)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建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模式应围绕创造力的培养而设置。这种创造力是能创造出新的图像形式、观念的能力,对学生在设计专业实践中起到引导作用。这种创造力的培养是在“作”为行为方式的美术教学模式下,进过分析、综合、重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如塞尚,他之所以成为现代艺术之父,就在于他对以鲁本斯、德拉克罗瓦,以及威尼斯画派、巴洛克风格绘画,还有印象派的绘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挥其色彩的敏锐感,将分散于各派的形式、用色这些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延伸其中的艺术意义,构成了其独具个性的结构形式。这是一种创意的行为,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
日本设计师谷口广树谈到自己的艺术设计学习过程时说:“大学时,我选择了造型设计的研究室,而不是可以直接学习平面设计的研究室。我们学过漆艺和型染,也学书法、铜版书和网板书(绢印)等课程。当时学习的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成了我拓展表现领域的杀手锏。此外也受教于当时的新锐画家有元利夫先生,通过云繝彩色习得日本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有元利夫作品的方法论,而我在感受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因果关系的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创意的灵感来自主客观的契合,这些契合是在艺术设计方面为有意识和有行为的人准备的。有了创意的灵感,即可为创造打下基础,培养和提高创造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