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教育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教育的内涵范文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bout to pass to point the way with from the macroscopic level on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trying to broaden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ducation ideas, advocated a perfect design talents of knowledge system and training of practical skills for design talents ba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talents' learn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humanistic training and effective judgment current social practical need for constructing the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design education system center, and stressed th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mode that design talents can truly understand, in the current society, thus designed accord with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good work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ducat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从概念上讲,环境有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分。郝卫国先生在《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将环境划分为四个层次:1、原生环境;2、次生环境;3、人工环境;4、社会环境。在这四个层次里面,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可以直接影响到的是人工环境,间接的也与其他三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郝卫国 编著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第8页]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在营造人工环境和改善自然环境。可人工环境的营造和自然环境的改善必然影响到其他层面的环境,其他层面的环境也影响着人工环境的营造和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其内涵与外延也具有综合性,这一点常为人所忽略。
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事实上,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是由其内涵为出发点的理解,它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作为人工环境中数量最多,比重最大的的因素,建筑成为人们高质量居住条件的最明显的标志。从建筑的内部空间到建筑物主体的空间,都属于环境设计艺术的范畴。于是,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对自身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条件的理解上,因此在提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很多人都指向狭小的内部生活空间,甚至把“居家装饰”“装修”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代名词,这是非常狭隘的理解。人们的起居环境只是人类生活环境中很小的一部分,是单个个体,与之相关联的周围建筑群、街道、绿化以及公共雕塑、公共娱乐设施,甚至还包括由人的交往方式,休闲娱乐方式,消费方式等构成的文化环境是大环境,是宏观上的整体。
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即“Landscape”,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各方面的综合的设计与营造,它拓展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观念,强调了环境设计艺术概念的外延。因而它是一门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与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生态学、人类工程学以及社会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的联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既边缘又综合的学科,它设计的范围极广,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社会学等都是可以涉及的。”[李砚祖 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第2页]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提供最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设计,但作为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人类离不开自然环境,离不开社会环境。因此必须重视从宏观上把握环境艺术设计外延,全面的理解环境艺术设计。
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时代性,我们要用多元化的视角,用不断发展的观点看待环境设计艺术的这门学科。首先,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是基础,外延是在内涵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次,内涵与外延之间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两者互为联系,互为补充;第三,内涵是静态的,外延是动态的,随时代不断扩展,两者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从五十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确立室内装饰系开始,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经历了五十余年的发展。但是作为专门的二级学科才不过十多年的事情,从最初的室内设计系到环境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不能只是简单的从名称上更新,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涉及范围进一步扩大,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应当不断深化。“世界环境艺术设计已经逐渐从室内空间设计的装饰,家具陈设等方面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建筑景观,庭园小景,公共设施,街道广场环境等。”[李砚祖 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第3页
]对于当代环境艺术教育来讲,更应当看到这门学科的多元性与发展性。
二、当代设计教育现状
尽管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却随着设计艺术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可同时也出现了不和音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在认识环境艺术设计内涵与外延上缺乏联系和整体观念,造成学校教育的产出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多元学科,不仅涉及艺术与技术两大方面,还与社会学、美学、人类工程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有关,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共同构成了外延广阔,内涵丰富,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环境艺术。但是,当代设计教育体制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节拍,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设置片面化,教学中缺乏各门相关学科的联系与交叉,缺乏系统性。诚然,整体性并非要将学科统一在一起,而是说缺乏最起码的学科之间的沟通。如果不能从联系的、整体的角度去培养人才,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势必会出现更多的设计败笔,或者缺乏文化内涵,或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或者缺乏实用价值,或者流于形式。现代人们对于设计艺术的审美有了很大提高,高品质的设计需要具有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据有关数据显示:
① 、在2006年上海人才招聘会上,参加招聘会的300多名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与甲方达成协议的仅有37%,许多公司因求不到高水平的设计师而苦恼。
②、我国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从业人员850万,2006年达到1000万,仅设计师就需要10万人的增量,而目前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从业人员的1.3%。很多企业因在国内寻不到合适的设计师,而向国外延伸求贤。”
分析以上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是学校在对学生培养方面,过于注重课堂教育,而忽视了实践,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没有磨合期,而甲方则需要是上班即能胜任本职工作,为本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过于追风也是导致学生和社会需求错位的原因。同时由于盲目的扩招,求量不求质,学生毕业后一些简单的工作都无法胜任。
(二)对学科外延的认识不足,设计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外延不断扩大。我们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念更新慢。当一系列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职业在社会上出现,我们的学科建设却往往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当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园林规划师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之时,在众多的艺术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质上还是室内装饰、装潢的代名词,课程教材有的还用着多年前的,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由于环境设计观念的落后很难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以景观设计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上海建筑及房地产行业对各类职位人才的需求中,专业技术职位人才需求量最大,占到总需求量的61%;而在房地产行业紧缺人才中,建筑师和规划设计人员最缺,占了各类紧缺人才的37%,而其中尤以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师最为稀缺。
这种问题的出现,除了国内景观设计起步晚的原因以外,与设计教育观念的落后也是有很大关系,在出现市场需求时,设计教育不能及时的转换教育机制。比如,目前,国内还很少有高校设置环艺景观设计专业,一般只有园林设计专业。其根本原因对于环境艺术外延的前瞻性和预见力不足。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实践锻炼,这是当代设计教育最为突出的薄弱点。
为进一步了解设计艺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参与社会实习实践情况,笔者对某大学环境艺术专业40名本科学生的就业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方式是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就业情况如下:
①毕业后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占68%
②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占12%
③改行做其他的占11%
④考研究生的占9%
工作情况如下:
①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感到吃力的占82%
②在公司无法胜任本职岗位的占8%
③能基本胜任工作的占10%
参与社会实践情况:
在校期间参于社会实践的学生仅占36%。
通过调查,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程度比较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并且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这决定了设计师必须注重实践,通过切实的实践检验、巩固、补充理论,并及时地了解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也是不断更新的。当学校的环境艺术教育还停留在包豪斯式的现代主义的时候,社会上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已经粉墨登场。材料是环境艺术创作的载体,设计师对于材料的把握不能只流于视觉的和理论的把握,而必须通过触觉、视觉等多方面的感官掌握材料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这要求设计师必须站在时尚的前沿,通过实践把握环境艺术风格的变化、材料的更新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惟有如此,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其作品也才具有现实性。
三、对于设计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我们通过它可以窥见设计艺术教育存在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下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设计艺术教育应当完善学科机制,促进相关学科的沟通。
设计艺术教学需要开阔的视野,克兰布鲁艺术学院、旧金山艺术学院等国际知名艺术学院,学科建设不仅完善,而且划分很细,学科的多样性并没有增加学科的界限,相反促进了各学科的融合。在国内,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从1986年就开始文理生源的招生,首创了“艺工结合”的教学,要求学生有美学知识、美术技能之外,还要涉猎理工知识。这就使学生可以广泛的涉猎到各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人文涵养的积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全局意识、宏观的把握处理设计的能力,提高了设计的水平。当前,设计教育中自然需要通过合理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好设计作品的各种要素。
(二)设计艺术教育应当拓宽教学思路,适当设置相关人文学科。
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满足人们生活、消费、休闲等需求的活动。设计教育应当创新观念,走在时代的前沿,审视社会的需求,随时弥补在专业学科设置上的不足。教师应当以身作责,观念的领先要通过优秀的师资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来表现。作为学校,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责任。科学合理的设置培养课程,拓宽课程体系,扩大选修科目范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局观念,吃苦意识。注重手绘基本功、动手与实践以及构造与技艺的培养。引入社会设计精英进课堂,担任实践教学指导,使教学与社会交流。提倡学生在校期间,精一技,学二技,会三技(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相关人文学科可以促进设计师对生活作艺术化的理解与阐释。因而,相关人文学科实际上可以使得设计师的理念更具艺术性,从而营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居住的艺术化的空间。
(三)设计艺术教育应当增强实践性,实行产、学、研并举。
当前,设计院校的设计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能够及时地了解行业的动态及社会需求,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有条件的院校要联合企业办学, 让学生成为地方发展的第一任美容师,设计师,规划师。学生参与环境设计,即可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和市场需求,又可以节约政府、企业的设计成本。
艺术教育的内涵范文2
美学的标准从来就不是永恒的,美学的位置是投射而非反射的、复杂有力的而非简单静止的。美和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学研究的核心,而人类对美学的认知是基于感知和情感的。传统美学关注事物的表象,新媒体艺术由形式引感从而产生交互,通过艺术中互动与回馈所提供的美感经验,将受众心智与环境的隔阂消除,提供新的美感、经验与观点。新媒体艺术家通过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萃取传统人文艺术的文化元素,利用新技术整合互动数字艺术的内涵和想象力,破除传统媒体的疆域,瓦解线性叙事结构的框架,运用可复制、可更改、未完成的交互形式,提升艺术创意表现与文化深度,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多向度的感性体验。新的美学逻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与审美标准,呈现出由“物境”向“情境”转变的审美观念。
一、情感为美学的根源
审美是人的情感由自然状态进入自觉状态的重要路径,情感为美学的根源。情感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辉煌的精神世界,在创造明晰的理性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混沌的感性世界。追溯美学起源,西方较早,如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有相关美学的理论,但多是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而推演出关于美学的原理。[1]关于美与情感的讨论始于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2]。将美学有别于理性科学而提出了感性之学,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3] ;美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不仅只是直觉认知,其实是借由感官意识再经由理性思维所产生的情绪表征;哲学家康德的“物自体”的观点,提出物体学说和灵魂学说,物体学说研究的是物理的自然世界,灵魂学说研究的是思维的精神世界。认为美感经验是一种品味判断,表述的其实是个人主观臆断,称之为主观的普遍性;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是从存有学的观点提出有关于艺术与美感的看法,指出美感经验并不是人在主观上对事物的好坏感觉,而是真理来临,油然而生之情,认为“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真理临现,美感经验得以凸显。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情感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为美学的核心,是情感世界的表达与反射,通过艺术审美理清情感世界。艺术家总是在寻找抒感的精彩瞬间和情感表现的最佳介质与形式,把艺术凝结为情感通道、情感媒介和情感导火索,构成人类精神的外化景观。由意识和情感构成的精神世界,是艺术世界的本体界,其中情感是艺术世界的基础和根源。
(一)情感美学下的新媒体交互艺术
新媒体交互艺术是由速度、时间、空间和互动而建构的,却因沉浸式的关系而产生回馈变化,其美学是以互动为研究核心的美,通过身体的知觉体验经验凝结,进而建立系统性和整体性,再进一步反观和反省这些系统性和整体性中的共同一致的部分,然后发展出准则和规则。新科技的多样性瓦解了美学领域的灵光,让艺术变成功能性的,瓦解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迷思”或“着迷”的观点,并因此将世界转换成可被人类使用与掌控的事物。美学不再是传统所强调的灵光,渐渐地被当成一个不断衍生的过程,不断地将某些元素从它们先前的脉络中解放出来,并重新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4]
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应该是完全开放的,艺术家抛弃自言自语的个人观点,邀请受众进入艺术中,享受具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交互过程。强调艺术表现必须具有连接性与互动性,传达艺术的非同一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美学观,跳脱传统形式美学的框架,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方式,消弭了受众与艺术的隔阂,达到传统艺术所不能达到的境界。[5]新媒体交互艺术用“物质”来形构“媒介”,通过情感传达时空信息,提供互动的可能性,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意境、气氛及情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鸣,并于此产生交互,充分调动受众在艺术审美时进行再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的移情作用
艺术中的审美是受众感知与需求、艺术状态与反应、受众内在的情感体验,而移情是引起审美的中介,是促使知觉表现与情感融合的过程。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常常会发生内心情感与艺术交流互动,这种审美经验可以归纳为审美的移情。表现在将自己的情感、感觉、意志和情绪等映射到艺术中,使艺术也同时具有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的概念最初由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视觉的形式感》(1873年)中提出,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认为审美感受的发生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感觉和情感的共鸣。[6] 王世德把移情解释为,“审美感受过程中的移情,是指审美主体在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对象时,把人的生命和情感倾注到对象里去,使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对象,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其表达的象征和内涵,触动受众内心,引起联想、感知和情感波澜,再由美感经验造成感官错觉,在交互中把自己的情感映射到艺术中,赋予艺术新的思想和内涵,最后产生共鸣。[7]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
受众在欣赏艺术时的美感经验,是建立在艺术表达的形式和内涵上所引发的美感想象。由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经验并非由独立形式所 能完成,必须通过与受众的理解来显现它的意涵价值,因此“理解”是新媒体交互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核心问题,理解的条件与限制是其艺术内涵意义所能显现的范围。若审美主体缺乏文化素?B和审美能力,就不能通过其艺术表层形式去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味,仅仅是从表象到直觉的层次,而没有上升到理解、想象和情感等知觉环节。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理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审美感受是融合情绪与情感因素的自我理解所获得的,受众本身的素质如知识、经验、偏好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决定了审美活动的内涵、方向和结果。
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如图1所示,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作品时,通过审美与经验对艺术进行自我理解,而受众的心境与情绪是影响对艺术理解的因素,通过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融合,达到艺术呈现物我同一的美学关系。其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由三个构面层组成:状态层、角色层和因素层。在状态层上,因为受众理解的目的和情境不同,对于理解的内容就会不一样;在角色层上,因为受众自身的素质、新媒体交互艺术表现的形式不同,使得与艺术在互动时相互的作用力也会不同;在因素层上, 欣赏艺术时的心境、情绪不同,其审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同。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内涵
新媒?w交互艺术的美是非理性的、不可预测的美,颠覆传统艺术静态之美,提供人类亲身体验如梦似幻的虚拟场景或游戏般忘情投入,以达到身心的触动,通过非理性、弃传统,达到心灵的愉悦和传达情感。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范畴包含感官、生理与心灵三个层次。感官层次强调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的多向度美感经验;生理层次着重于媒介的功能性、操作的流畅性与使用的简易性;心灵层次旨在传达艺术作品的内涵,提升受众的满足感和体验性。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来自于艺术能带来操作的愉悦性与互动乐趣,产生不同层次的愉悦情感,通过欢乐引起好奇的欲望,好奇中引起探索的欲望,美感存在于乐趣和愉悦之中。其传达的情感美学内涵包括跨领域概念、去疆域化、情境体验、互动模拟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观。
(一)跨领域概念
新媒体交互艺术的表现源于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同领域的合作,艺术形式脱离既定的陈规限制。在艺术内容中大胆使用不同形式的媒体及结合艺术学以外的知识,如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在创作中呈现复合性多元的艺术特质,形成多领域融合的艺术形态,创作需要各种学科类型专业人才,如生物学家、程序设计员、音乐家、视觉艺术家等,这种合作结盟的关系使他们因创作而关系更加密切,体现交互主体性的美学样态。
(二)去疆域化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将艺术、科学和哲学作为沉思的三种形态并赋予它们不同的任务,艺术创造了感觉,科学创造了函数,哲学创造了概念。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异质同体的,相互交织产生动态的流变与异质体的结合,既产生科学性的实验,也创造了新的美学观。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多种媒介来捕获力量,破除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以更快速、放射的连接、跳跃的姿态,解放和瓦解了传统线性时间结构的框架,从最初的静态平面到3D、4D 甚至到5D 的表现形态,从一种空间跳跃到另一种空间,去疆域化的局限,以串联作有机碰撞产生新的艺术创作。
(三)情境体验
艺术家放弃预知、决定的逻辑,将艺术的观念与内涵传达给受众体验,引发专注、刺激和满足感等。通过观摩互动的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与对话,感受艺术家创作的用意,无形中进入了艺术家所预先设定好的氛围中,其艺术呈现将随着受众的行为而产生情境变化,艺术家、作品、受众三者的关系完整连接,艺术表达逐渐趋于完整。艺术的创意趣味产生在受众和作品的互动关系中,当将自身融入艺术以及个人意识产生变化时,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带来新的发现或出奇不意的回馈,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不可预知成为其美学的关键。[8]
(四)互动模拟
艺术家通过创作素材和媒介,表达自我情感或叙述思想,通过输入或输出载体,将欲传达的信息用模拟的方式转移到目标事物上。用装置或软件表现与控制,迅速传递信息,放大感官优势与功能,发挥及时互动的功能,达到人机交互的状态。通过强大的类比性语言模式与网络功能,迅速且可靠地回馈和交换信息,互动模拟揣摹人类熟悉的经验与认知,触动情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与情绪表达,从而弥补沟通上的缺点。
(五)自下而上
艺术本应是自由意识的产物,“自由”为新媒体交互艺术新的美学价值[9],就是将艺术的控制权还于受众,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美学观,通过参与和艺术家一起完成作品。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时间在互动过程中是不被强制安排的,而是在非特定的互动形式中,每一次的回馈会因为受众个体的差异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结果。艺术中的时间是非线性的,通过互动可以随意调整时间序列,任意切割、前进与倒退,在不同时间与空间耦合中发现艺术的新意。打破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受众成为艺术的一部分,通过互动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媒介以不受限的、跨疆域或集体创作等方式呈现,体现自由变化的内涵。
四、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营建
受众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的时候,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都会有情感反应。情感是主导决策的过程,控制注意力的过程,强化与淡化某些记忆的过程。人们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并非是仔细权衡利弊后才慎重作出的决定,而通常是根据自己的感受,非理性地作出决定,再理性地评判这些决定,并触发行为;情感索求注意力,影响记忆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决定了哪些感受会真正进入意识,哪些不会。[10]在情感事件发生之前、期间和之后,记忆的强度和清晰度与情感体验强度有着一定的联系,情感就能够进入人们的记忆,令人产生共鸣,愿意采取行动。艺术基于人的潜意识和心理联想,通过艺术形式激感和个性,以吸引受众关注,创造令人满意式惊奇的回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结合审美体验,萃取其美学脉络,营建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模式,分为情境营造阶段和情感唤醒阶段,其中情境营造阶段包括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感唤醒阶段包括交互设计和受众的互动过程,如图2所示。
(一)情境营造阶段
情境氛围的渲染是情感美学表达的关键,是在情境中获得的情感审美体验,这一阶段对于情感审美体验起到了引导性的暗示作用。情境营造阶段包含了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境设计是由主题、角色、情节和声、色、味等环境氛围的营造。主题上选择能引起受众共鸣和产生兴趣的主题,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科普宣传等涉及当代人生活的题材或热点话题;角色的代入要能够增强受众体验,引发思考;情节设计要能起到很好的情感引导效果,在作品中加入过渡、转折、反转等情节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变化,激起情感化的审美体验,一些反常的情节设计, 能带来惊奇、恐惧或是幽默的感觉,不可预见的情节往往能够起到另类的审美体验效果;通过声音、色彩和气味能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吸引注意,并引导与其产生交互。美感,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受众对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体验首先是通过视觉传达,然后才是其他感官体验。美感设计包含了造型、材质和媒介等,艺术中的造型、形态或者抽象的符号,体现人们长期的生活经历或美感经验。创作更具沉浸感的艺术,需要逼真的图像设计和更具虚拟现实效果的媒介,通过视觉美感的设计引发注意,释怀其情感。
(二)情感唤醒阶段
情感唤醒阶段中主要是通过感官介入和艺术介质连结,充分调动受众的“六欲”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欲,将艺术中的情感通过互动形式回馈到知觉层面。自然的互动行为和情感流露更能够在互动中激发审美情感,经过情感需求分析、交互形式?O计和反馈行为处理三个过程,再通过“六欲”感官,结合实时交互技术,如人体运动捕获技术、眼动跟踪技术、手势识别技术、三维实境技术、红外探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通常是通过遥控器、触摸屏、数字摄像头、传感器等多种采集工具将受众的语言、视线、姿势等进行扫描、跟踪和捕获,再经过数据的运算、处理,转变为传播媒介符号来完成与新媒体交互艺术之间的互动交流。交互过程是以最自然的方式触感,使观赏与互动连为一体,自然而然融入到艺术的情境之中,触动知觉促使其发生动作并收到反馈,最后将受众的认知与情感移情到新媒交互艺术中,赋予其艺术表达新的内涵。
艺术教育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舞蹈艺术内涵;舞蹈欣赏;舞蹈教学;舞蹈创作;舞蹈保护
舞蹈发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以及社会交往,舞蹈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表现,自古以来,舞蹈就承担着传承社会民族文化以及丰富人们精神需求的作用,舞蹈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要想在新时期实现舞蹈的长远发展,就需要加强对舞蹈这一艺术内涵的认识,通过对舞蹈的欣赏、教学、创作以及保护等方面研究,对于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舞蹈艺术内涵的价值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一种产物,舞蹈艺术能够利用舞蹈将人们的精神以及思想内容反映出来。自古以来,舞蹈的发展就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在意,能够使用肢体语言将情感表达出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舞蹈艺术内涵的核心就在于舞蹈,而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舞蹈作品,舞蹈艺术内涵与舞蹈作品是共体而生,失去艺术内涵的舞蹈作品就如同“行尸走肉”缺乏情感,而若没有舞蹈作品,艺术内涵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舞蹈艺术内涵的存在使得舞蹈有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文化的传递出现断层,影响舞蹈艺术的长远发展。一般来说,舞蹈艺术内涵主要是从舞蹈的欣赏、教学、创作以及保护等多个层面进行实现的。[1]
2 舞蹈欣赏
所谓的舞蹈欣赏主要指的是,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欣赏者能够充分融入舞蹈情感的表现中,领悟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着的魅力,从而逐渐形成与艺术形象相互对应的审美心理结构,进而把握好舞蹈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蕴。一般来说,利用舞蹈欣赏去加深对舞蹈艺术内涵认识的能力是后天逐渐养成的。从舞蹈欣赏的角度对舞蹈艺术内涵进行研究之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透过舞蹈肢体领悟舞蹈艺术内涵美。在欣赏舞蹈的过程当中,欣赏者首要的就是观察舞蹈表演者的肢体,跟随着表演者的肢体去对舞蹈的艺术情感进行感悟,而肢体所传达出来的美感不仅仅有一部分常人难以做到的高难度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对肢体美的解读。例如,在张继刚所创作的舞蹈《千手观音》当中,表演者利用肢体表演将一种唯美的意境充分表现出来,在作品当中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些肢体动作,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唯美意境,而这种意境正是舞蹈艺术内涵的展现;其二,民族舞蹈所展现的多元化艺术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也发展出了属于自身民族特色的舞蹈,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蹈艺术,这些舞蹈中不仅仅具有强烈的区域性色彩,还有浓郁的风土人情,如藏族舞蹈《母亲》中,就塑造了一位典型的老阿妈形象,虽然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是每当她回头时都会露出慈祥的微笑,充分将母爱的主题表现出来;[2]其三,中国式舞蹈艺术的核心――现代舞。现代舞是自19世纪八十年展起来,直到今日,中国现代舞已经成为中国式舞蹈艺术的核心所在,现代舞与当前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将人们内心的情感直观地表现出来,具有创新性,同时,现代舞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抽象的,不同舞者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舞蹈欣赏的角度而言,我国舞蹈艺术的内涵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的,但根本上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3 舞蹈教学
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普及教育以及专业教学,因此,对于舞蹈艺术内涵的研究也需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舞蹈普及教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艺术愈加的重视,加强了对幼儿以及青少年舞蹈基础的训练,就目前来看,舞蹈普及教育重点集中在舞蹈动作中,处于一种初学的状态。其中,在对幼儿以及青少年进行舞蹈普及教育之时,主要是以情绪性的舞蹈为主,辅助以叙事性的作品,这主要是由于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动性,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成长需求,在教学中舞蹈艺术内涵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以及简洁两方面,能够使得他们融入舞蹈学习中;另一方面,舞蹈专业教育。舞蹈的专业教育分为中专、大专及本科以及专业研究生等三个阶段。[3]其中中专阶段重视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古典舞、民族舞涉及较多,强调动作以及风格的准确性。而大专及本科阶段,主要是从表演以及创作的角度深入地了解舞蹈艺术内涵知识,一般来说,本科之后大多数人都从事的是舞蹈教学工作,在这一阶段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对于准确把握舞蹈文化内涵十分重要。舞蹈专业研究生学习阶段主要从事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重视细节的学习。通过舞蹈专业教育能够让学生明白舞蹈的渊源以及风格形成的原因,更深层的理解舞蹈艺术内涵。[4]
4 舞蹈创作
舞蹈艺术要想发展,就离不开舞蹈的创作,舞蹈创作是舞蹈文化内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当中,创编人员需要从立足于社会实践,深入到生活当中,从生活中寻找舞蹈创作的灵感,感悟舞蹈艺术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创作的兴趣。同时,由于舞蹈属于一种大众传播,不同观众对于同一作品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创作者需要加强与观众的交流,为舞蹈的创作培养灵感。此外,创编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文化内涵的积累,通过阅读、观看作品等形式,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舞蹈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舞蹈能够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5]
5 舞蹈保护
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离不开保护,舞蹈艺术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知识产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正是由于认识的提高,使得舞蹈侵权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提升,这些侵权案件的发生主要是在没有得到原著作权人的许可就大肆修改作品,使得舞蹈文化的内涵被破坏,影响了舞蹈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舞蹈艺术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有利于提升创编人员舞蹈创作的积极性,也能够维护舞蹈产业的平稳运行,使得舞蹈文化繁荣发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文化方面的立法工作,对于侵权行为严肃整治,防止侵权事件的发生,保护艺术家的创作成果,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
6 结语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当前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舞蹈艺术的内涵,为舞蹈文化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舞蹈的欣赏、教育、创作以及保护等方面着手,使得舞蹈从业人员都能够深入了解舞蹈的艺术内涵,并且加强对舞蹈艺术家创作成果的保护,为实现舞蹈行业的繁荣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橐.舞蹈艺术内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 吕洋.舞蹈欣赏之我见[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5):108.
[3] 李建捷.浅析民族院校舞蹈教学中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5):108-110.
艺术教育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江西;古建筑装饰;美术;师范教育
一、背景及理由
随着社会进步,美术类师范生的就业要求越来越高,美术专业的师范生相对较为固定的就业去向和专门的就业要求,决定了他们需要加强装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由于全国高校均在向综合性大学迈进,少有学校能静下心来致力于师范类教育教学的研究,也就更谈不上开展专门针对美术类师范生装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了。美术教育专业极强的应用性、时效性,要求我们把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并且这种能力还要与社会要求紧密接轨方才具有实际意义。由于历史原因,江西古建筑风格秉承徽派建筑遗韵,建筑装饰形式与特征又自成一体。而国内专门针对江西古建筑装饰特色的研究、分析相对较少,更不用说将之与本省高校装饰艺术教育相联系了。作为江西本省的省属专职师范本科高校,南昌师范学院地处省会南昌,依傍南昌豫章书院、安义古村落,毗邻九江白鹿洞书院、永修汪山土库、上饶鹅湖书院、吉安白鹭洲书院,婺源明清古建筑群、景德镇瑶理古建筑群、吉安市青源区的渼陂镇古建筑群环绕周围,这些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及其附属装饰,使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及便利的研究条件,同时也让我们肩头担当着一份赣文化的传承责任。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认为:对美术类师范生装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应当立足于江西本地有地域代表性的装饰艺术门类展开实践探索与研究,而通过对江西古建筑装饰的研究,必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本省特色的美术师范教育专有道路。中国的古代建筑具有讲求人文性、象征性的特点,追求师法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为最终目的。在历史不断演变进程中,建筑已并非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建筑体”,它实际已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门派相互融合,成为反映古代先民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依存于江西古建筑上的装饰构件及其艺术手法正是中国古代民间装饰艺术的体现,蕴含的是由无名工匠创造、凝结着集体文化意识的文化传统,是非个人化或精英化的艺术。建筑装饰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文化的积累过程,其内容既承袭了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又与特殊地域的文化、经济、政治特征相联系,还受到个人品位、爱好、价值观、艺术情趣、思想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地区所产生的特有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美学观念与艺术规律等,都会在当时当地的装饰艺术作品身上留存、体现。
二、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所谓古建筑一般指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的古代民用与公共建筑物的总称。由于文章研究的是江西地区留存较好且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故笔者将之限定为江西境内明清时期为主的赣文化风格特征显著的建筑及建筑群落。而建筑装饰本意是指“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我们在此主要讲的是古建筑群落的布局以及建筑自身之上的装饰构件的外形特征、花纹图样、处理手段、艺术规律等。顾名思义,美术师范教育是指专职培养美术类师资的专业教育,其更注重对美术教师入职前的培养过程。由于专业特征及行业特点的限定,美术师范教育在帮助学生建立较高的审美、鉴赏、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把对当地民间建筑上的装饰元素研究与美术类师范生课堂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直接到生活中、到民间艺术里汲取营养,继承民族与民俗传统,进而学习真知,为我所用,恰恰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新模式。江西古建筑装饰自身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象征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江西地区的地域文化、社会背景、自然特点和手工技艺,探讨江西古建筑装饰艺术特色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对具体建筑装饰构件的形制功能、外形特征和装饰纹样的表现手法、艺术规律作大体的归纳与总结。从而探寻江西古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对其映射出的民俗文化内涵、精神价值追求以及对江西古建筑装饰文化内涵的总体审美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江西古建筑装饰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反映出的鲜明的艺术特征,探讨其对当今师范美术特色教育的作用。继承和发扬江西古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立足于现代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技术、设计手法、审美倾向,并且不断地拓展其应用方式和应用范围。同时将传统装饰语言融入现代师范类美术专业的装饰教学实践,并使它们成为有机整体,以满足现代设计生活和新时期师范教育教学的需要应当成为我们的着眼点。任何建筑装饰艺术均可承载特殊的文化意义,并在中华民族这个环境中演绎成特殊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又可以被设计师转化为视觉符号,加以规范、运用。建筑装饰艺术符号的产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被赋予各种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彼此交融、相互沟通而形成的格局:人们从中寻找美好的理想,对它们加以理解、变化来表现自身的心灵品性。建筑装饰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形象本身,更是美化和再造后的个性,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更加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江西古建筑装饰的外形特征和内在文化内涵、表现手法、艺术规律作大体的归纳与总结,同时结合江西古建筑装饰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反映出的鲜明艺术特征,探讨其在当今美术类师范生培养装饰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让高校师范类美术专业的学生了解并学会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文化中汲取精华,方可能建立具有中国当代本土特色的装饰艺术认知。
三、意义与价值
艺术教育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综述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逐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笔者以“高校公共艺术”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434条,其中1999年到2006年期间,高校公共艺术文献共有44篇。2006年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高校掀起一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公共艺术教育。2012年数量达到顶峰,共96篇。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表的论文的期刊来源,笔者搜集核心期刊和cssci共35篇,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研究
硕士生们分别从概念的组成或意义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孙媛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将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一种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综合教育[1]。徐亚娟(2010)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属于“特称判断”的名称[2]。丁倩倩认为可以理解为从公共艺术+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教育是名称的核心词[3]。笔者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以大众性、公开性、平等性、和创新性为特征,以提升其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为目的,普及艺术知识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艺术和科学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王长喜、陈磊(2007)从教育本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三个层面阐明高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4]。陈晓艳(2010)认为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已有所契合。此外,如何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建设艺术团体和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等实践环节也须和通识教育达成共识[5]。韩继华(2011)从探讨加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出发,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和运用艺术教育载体三方面关于探索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6]。
三、高校行业类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属于公共性的高等教育范畴。对于不同类型的非艺术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须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开展特色教育。贺春华(2003)建议理工科和综合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构建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和管理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并设置学校的艺术系科,可以遴选甄别出艺术特长生,优化师资队伍和编写艺术教育门类的特色专业教材[7]。陆挺等(2010)通过对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和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依据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即“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8]。李亮等(2012)认为农林院校学生缺乏艺术素养是由他们的成长环境、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自身心理特征、校园环境及先天艺术素养等五方面造成的[9]。
四、公共艺术学科实践的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某一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实践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崔中梅等(2010)通过对声乐鉴赏课的实践案例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声乐鉴赏课须加强领导重视程度、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10]。黄武(2012)针对美术欣赏课的实践案例,认为美术欣赏课须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同时也对教材的编写和配套,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要求[11]。张梅(2008)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设置一些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科学、合理的音乐类课程,建立教学与评价制度,并将公共音乐课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的改革构想[12]。
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规范建设内容。刘玲(2007)提出从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设置与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13]。张振华(2005)以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为例,探索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复旦大学加强了对艺术课程的定性分析和管理,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三大类,分别是审美鉴赏类、艺术理论类、技能实践类。针对三类课程的特色,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14]。呼宇(2010)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卷调查,针对问题,提出拓宽课程领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艺术课程咨询指导等对策[15]。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陆沁凝(2013)通过与校公共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与计算机的比较,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专业性、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框架[16]。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编写,要注意处理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融入体现民族精神和地方风格的教材内容[17]。为了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频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
学者们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身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管理机构、教学经费不足等宏观问题,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等微观问题。朱英萍(2010)认为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和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精神实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的组织管理与保障不到位、艺术类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等问题[18]。葛春先(2013)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经费不足及教学设备缺乏等问题[19]。杨孜孜等(2011)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公共艺术的开展情况进行问卷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学生参与度小、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层次不齐等问题[20]。
硕士生群体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艺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的。90年代初,国家、社会和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但因其自身内涵不够丰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部分教师因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艺术功底不深,理论匮乏,影响整体教学团队整体质量。学校领导节约教育成本,没有独立设置艺术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不利于艺术教育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缺乏用心的去关注和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造成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不配套,使得学生们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教育的美。
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
多数学者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探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学者们从艺术教育的内涵建设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余德华等(2008)建议建立高效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21]。郑继兵等(2005)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建议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艺术课程教学覆盖面;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信息素养[22]。于立军等(2006)以天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探索为例,针对理工科院校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指出工科学校的艺术教育须和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相结合,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开辟建立艺术必选课的试验田和开设艺术实践课[23]。吉钰梅(2012)通过对江苏省5所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调查,提出要深化对艺术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抓好艺术教育的源头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补课力度和优化高校艺术通识类课程设置等对策建议[24]。
八、建议与对策
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大家更清晰的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为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在分析原因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或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单一学科进行分析,较少运用多学科交叉视角进行探究。(2)研究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自身内涵建设研究居多,公共艺术教育关于“人”和“文化”的层面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以欣赏课、鉴赏课为主,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激发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参与度,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也能对文化传承起一定促进作用。正如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25]”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缺乏关注和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须提高大学生文化内涵和素养,使其参与艺术教育,关注艺术背后的时代思想。因此,如何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成长规律与时代思想和文化内涵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的有效教育,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居多,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者运用SPSS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缺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此外,在样本的选取上,基本是对某省几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跨省采取样本的较少,若能拓宽样本的范围,数据则更具有代表性,分析问题会更全面、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孙媛,我国理工科太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丁倩倩,前提与基础: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2-845.
[5]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70-71.
[6]韩继华,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作用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109.
[7]贺春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3(2):106-110.
[8]陆挺,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44-47.
[9]李亮,张琪,郑颖,农林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6):94-95,8.
[10]崔中梅,陈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声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3):154-155.
[11]黄武,加强教学研究,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2(8):430-432.
[12]张梅,新疆六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8(6):525-528.
[13]刘玲,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建设研讨[J],艺术百家,2007(2):194-195.
[14]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15]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6]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7):188-189.
[17]董红普,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104-105.
[18]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2-63.
[19]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20]杨孜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03-205.[21]余德华,王淑莲,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1-63.
[22]郑继兵,杨增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33-34.
[23]于立军,梁春早,任宝平,史庆伟,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1):79-80.
艺术教育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美术教育问题
*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艺术都是各族人民对其从事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进行的总结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精神内涵及民族感情,也是本民族经验积累和知识传承的重要途径。
因此,进行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当代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领悟,也是弘扬我国少数民族璀璨文明的主要手段。
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此项教育无法有效展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问题进行探析,并且提出个人的见解和看法,以期推动此项教育的发展。
* 当前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缺少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当前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在于缺少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在近年来兴起,以至于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较少,师资力量出现断层,而新培养的教师还未成熟,无法进行专业的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教师往往是传统的教师。这些教师只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也拥有一定的见解和经验,却谈不上专业。
这些没有真正研究过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教师,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教学,并且这种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无法达到此项教育的最终目的。
* 学生缺少热情和兴趣
另一方面,当前的学生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缺少兴趣,因而学生的热情不高,没有足够的激情来投入到学习兴趣当中。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学生的见识更加广泛,通过网络平台,学生更加追求流行和潮流。加上社会上风气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学生忽视了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主观的认为这些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是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
因此,学生更宁愿学习西方的、流行的艺术,不愿意学习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
* 教学方法和模式相对落后
最后,在缺少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相对落后,无法支持此项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
传统的艺术教学,更多的是教育学生的艺术技巧。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下,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内涵,无法领悟少数民族在艺术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因此,学生在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停留在表面,在学生的作品中,往往只有"形",而没有"神",并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这就背离了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初衷,既没有让学生领悟和了解少数民的艺术形式和内涵,也无法达到弘扬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特色、传承少数民族风俗精神的目的。
* 发展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策略
* 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要发展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两点进行。第一,积极从外部引进,这几年我国部分高校中已经建立的相应的专业,培养出了专业化的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美术教育的教师。院校应该招收这些人才,让其发挥自身的高专业能力。
第二,培训现有的艺术类教师。这些教师已经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各个学校所要做的,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培训,让这些教师真正的理解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标,并以此作为其教学目标。
在内外结合的情况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快速高效的建立,加快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发展。
* 让学生领悟少数民族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要促进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的发展,就需要得到学生的配合,也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领悟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领悟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和其中的内涵。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鼓励学生到少数民族聚集地进行旅游,在实际的环境下,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情,并以此成为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动力和兴趣。
此外,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除了基本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要应该针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精神、风俗和文化展开教学,设置专门的教学科目。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少数民族。这一点除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有利于学生赋予艺术作品的神韵。
* 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
最后,应该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各个学校应该针对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的特点来设置课程,教师应该以此来安排教学计划和任务,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上文已经提到,当前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只学会了少数民族艺术的表面形式,无法在作品中渗透情感和思想,达不到少数民族艺术的表达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多组织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在大的环境下洗涤心灵,获得艺术感悟,使其在创作中渗透对少数民族的理解,表达出各族的文化风俗和精神内涵。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小组交流学习。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进行引导以及传授基本的艺术技巧。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和升华,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艺术技巧,创作出具有神韵的优秀作品。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艺术及其特色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师资力量的缺少、教育方法的落后以及学生的不配合。针对于此,本文已经提出了些许看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