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强调商业银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必要性。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影响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特别是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应付能力有限、预警机制缺乏等方面,强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提高,应注重内外环境的有效构建,并逐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优化储备资产结构,推动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

1.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流动性风险的危机感缺乏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流动性风险管理强调以银行为主体条件之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开展。而从实际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领域,尚处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初级阶段。这样一来,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内部切实有效性的管理机制欠缺;另一方面,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方面,过于强调流动性指标的监管,而忽视了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构建。信息不对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缺乏了解。一边是银行以政府信用为支撑;另一边是信息不对称,即使银行出现亏损等问题,也不会出现“挤兑”情况的发生。在这种金融环境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上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良好的流动性风险危机感。

2.流动性风险隐患多样化,银行风险应付能力有限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块:一是负债;二是所有者权益。从实际来看,总资产中有70%以上为贷款资产,而在金融债券方面,比重相对不足。因此,在现阶段,流动性风险隐患多样化,商业银行无法依托国债的持有,实现对流动性需求的有效调节,而更多地是依靠央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以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是,基于自身利益,以及准备金利率过低等因素的考虑,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存款是极少的。这样一来,银行在应付流动性风险上,显然表现出“捉襟见肘”的尴尬情境,无法实现有效管理。

3.动态监控落实不到位,缺乏预警机制的建立

在流动性风险的监控过程中,过于强调静态指标值的监控,而缺乏动态监控的有效落实。对于存贷款比例、流动性比例等的监控指标,均为静态指标,动态的管理手段比较欠缺。从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构建了更加多元化的金融环境,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强化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监控,是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并且,在预警机制的建立方面,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重视,预警机制尚处于建立的初级阶段,在对风险的识别、消除等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三、强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1.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科学合理地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应审视互联网金融时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要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作为风险管理主体的银行,应主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预防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其次,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风险的识别、计量及控制等能力,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再次,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如建模技术、统计技术等,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量化管理;转变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转而以现代化的专业管理模式,强化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控制。

2.逐步优化储备资产结构,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隐患

在一定层面而言,实现对资产流动性的保持和增强,是实现对流动性风险有效控制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且资产结构单一、贷款比重过高,这些都强调优化资产结构配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首先,逐步扩大二级准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电子化程度逐步提高,这对于银行而言,有助于提高资金运作及清算等能力。一方面,应逐步降低现金等的占用,扩大债券等二级储备金;另一方面,依托货币金融市场,强化资金交易力度,在不降低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之上,强化银行对资金运作的效率;其次,为更好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建立流动性风险防范体系,应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准备,分散流动性风险,实现资产结构的多样化构建。

3.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在多元化的金融环境之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发展。(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逐步转变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对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分析。通过对风险警情的预测,再到险情的确定与查询,一系列的有效预警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优化与调整的内部需求,也是推动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强化过程中,应注重内外环境的营造,以及机制与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笑悦.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流动性不足;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13-04

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而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近二三十年来,银行系统内不断出现的流动性问题,一直引起学者和有关当局的高度关注,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管理策略也经过了多次的改进和调整,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演变。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动频率加快和波动幅度加大,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转换可能是转瞬之间,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流动性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演进的相关文献,并介绍了当今从宏观角度讨论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寻找方向。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在利率市场化、合约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中,银行被看作是为资金需求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从而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的规避来提出银行的定价决策。因此,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的。一家具有流动性的银行在需要资金时,或是拥有适当数量的可支用现金,或是通过借款或售出债券,都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对流动性问题的产生,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于仁智各有见地,归纳起来不外乎商业银行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从内部来看,一是由商业银行服务的本质所决定。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的转换。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业务,例如贷款是缺乏流动性的;而负债方业务,例如存款则相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作为中介,商业银行的职能就在于这一流动性的转换,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债务,在这一转换中,商业银行具有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最高效率。但这也从根本上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二是流动性风险源于资产负债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王文华,2000)。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负债流动性约束;贷款和投资的流动性差,其风险增加了它们的不确定性,即资产的流动性约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牛兴元,2004)。三是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以及试图保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都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首先,流动性风险根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主要有超负荷经营、期限搭配失当、资产质量恶化、信誉不佳导致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对客户的需求估计和准备不足等(乔海曙,熊正德,2000)。存贷款期限不匹配、信贷资产质量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使流动性风险问题凸显。不良资产增加、经营管理不善、资产种类单一及筹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沉积。其次,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认识和实践不足、自身规模限制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内部因素。

从外部来看,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渐加深,国际金融环境更趋复杂,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分析不能再局限于封闭环境,需要将其纳入到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汇率制度、资本流入、债务和赤字等都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一是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不发达、负债市场的约束等,都是产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矛盾、资本市场不发达、利率未市场化等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重要影响。三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影响流动性的风险主要包括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和交易风险。如果这些风险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它们最终会破坏银行的流动性。

总而言之,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由商业银行的服务本质所决定的,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其流动性现状会有不同。尽管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外部因素的探讨已非常广泛,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演进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商业银行业务的逐渐发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不断改进,并且日益完善和成熟。相应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也在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一)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流动性策略是早期流动性管理策略,就是将一部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流动性资产。从商业银行产生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听强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而进行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一部分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会资产,后来逐渐演化成除保存一部分现金资产即一线准备外,还持有一部分既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流动性,又能满足一定盈利的短期国库券、同业拆放资金、向其他银行存入往来存款等二线准备金。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适宜稳健型经营的小银行。资产流动性策略相应地产生了资产管理理论。它强调资产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业务以及以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该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负债流动性管理战略

负债流动性战略就是靠借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新的筹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美国花旗银行首创的大面额可转让存单问世,为商业银行主动吸收新的资金来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银行开始通过货币市场借款及购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大银行甚至靠短期借款满足全部流动性需求。这些变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威胁和冲击。与传统的资产

流动性战略相比,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取流动性,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筹资。传统的运用储存的流动性来满足贷款需求只不过改变了资产的构成,而用这类新的金融工具筹资。银行的资产将会增加。这样,银行不用储存大量的流动性,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他中、长期投资项目上,收益就能得到增加,但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负债管理方法主要有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两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如同业拆借资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旧购协议等。由此,负债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它强调银行不能单纯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而需要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向外借款。负债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和“购买理论”等。

(三)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负债管理方式的成熟、利率的更为多变及金融风险的加大,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方法大行其道,这种思路也反映在流动性管理战略中。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和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滚动性需求做出预测,通过能滚动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具体来说,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各个项目偿还期限的对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负债项目的成本、创利水平及各资产项目的利润、收益水平。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少投入、多创利的日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较多,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累计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管理。

对应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了。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能发挥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管理,不偏重某一方,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持流动性供给能力。

(四)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货币当局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趋势日渐形成与发展。这种背景造成了大量工商企业介入金融业,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受到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同时世界经济相对稳定发展,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银行业以存贷利差为主的实际收益也逐渐下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使得银行的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针对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开始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采取了存贷款差额管理策略、资产证券化、远期市场套期保值、存贷款定价策略等方法对银行的负债和资产进行科学控制,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和控制风险。金融创新衍生产品和更加富有流动性的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积极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成为可能,信贷风险可以通过对冲或购买保险以及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等一系列方式得以消除。尤为重要的是,在经营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开始把营销心从公司客户向个人客户转变。以此为基础,这些银行从公司银行向消费者银行转变,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到20世纪90年代,对消费者的服务收益已经超过了企业贷款所获得的收益。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也反映出消费者账户存款从储蓄和信贷机构向商业银行转移的趋势。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缺口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更高了。

与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从形式上看是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向表外扩展,但实质上极大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日趋复杂。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同时也是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因此,一切与金融服务、信息有关的领域,商业银行都可以介入。商业银行拥有很优越的条件,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外双向转换,如贷款的出售和担保等业务构成的或有负债等,从而大大扩展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范围,增强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该理论也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这种转售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账,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商业银行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因此,商业银行除了经营资产和负债业务之外,还应当经营多样化的表外业务。存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虽然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贷处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但是该理论也强调表外业务管理应建立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与统一。《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的稳定;二是要求银行为保证充足的流动性而管理其资产、负债和表外合同,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表外风险的管理。

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资产转移到负债,又从负债转变为对资产与负债的综合管理。而在金融创新相当活跃的今天,仅仅考虑对资产负债表

的管理已经显得不够,因为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大增,有的甚至已超过传统业务量的比例,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形成了相应的策略。很难说理论与实践谁是发展的原动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必然指导实践中银行策略的运用,而来自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经验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也会不断改进。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着力点。

三、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从商业银行个体看,由内部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有:(1)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适当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除一般历史趋势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季节影响因素、周期影响因素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3)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及时获取资金的负债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不良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实质是分析和确定一定时期内存款和贷款的流动性需求,据此通过资产和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调度资金提供流动性供给,最终实现两者平衡的一系列方法和思路。(4)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制定流动性策略时要从内外两方面把握:在管理技术上,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在划分资产和负债期限与测算资金供需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预估外部市场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因为外部市场变化是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5)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积极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或大面额可交易存单,并将其作为实现资产负债期限配比的重要手段。(6)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流动性。如积极发展零售批发业务,拓展中小企业信货业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的边际效益。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较高,近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动,银行剥离了大部分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讨论也有所减少。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目前总体上存在着流动性过利,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银行内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成熟才是关键。即使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流动性短期来看可能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充裕”。如果受到经济环境中某一事件的触发,则流动性的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在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不足之间转换,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流动性危机,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仍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二)商业银行角度的流动性过剩研究

近两年来,伴随着宏观环境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也愈加明显,不少学者开始将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的反思提高宏观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作用的货币乘数的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三是央行大额支付体系开始运转,各银行资金清算效率明显提高,为满足清算需求需保持的最低超额储备规模明显下降。四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资产扩张的冲动和创造信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对所持超额储备比例的要求逐渐下降。以上四种因素共同促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储备比例,提高货币乘数,必然推动货币供应的增多。即使基础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由于放慢的速度比不上货币乘数相应提高的速度,仍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促进了流动性的创造。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很难通过自主调整存款利率的手段来控制储户的储蓄冲动,更不拒绝储户的储蓄要求,只能放任资金的不断增加。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诚信体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企业贷款违约屡见不鲜,银行惜贷现象突出,信贷规模的控制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佳抑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现象愈加明显。这种内部流动性过剩使银行存差持续扩大,存贷比上升,形成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表现为总体流动性过剩。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银行自身面临着多种挤压的盈利困境以及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又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由于持有大量央行票据,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央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央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2007)。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巨大压力,表现在当中央银行需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而当中央银行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冯学敏、何雁明,2007)。也有学者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使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一通货紧缩”的压力,冲击了货币政策(陆磊,2007)。

为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商业银行应当转变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李志刚,2007)。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主动负债管理,培育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贸易融资三个市场,并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流被动负债,减轻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从而减轻宏观流动性过剩(葛兆强,2007)。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因素的联系,虽然近一年多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数研究的关注面比较集中,有关的分析研究还有待于深化。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环境联系起来时,由于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其影响变量大大增加,作用机制也更趋复杂,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一旦对它们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取得发展与突破,则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增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

四、结论

1、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已有非常广泛的研究,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经济危机银行监管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新监管指标影响

一、引言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各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监管制度不尽相同,国际上也不存在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与标准,但这些监管制度都具有统一的基础,即支持和保护其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以往流动性监管的漏洞得到凸显,深刻披露了流动性监管规则的设定、应急融资计划的实施、资产流动性的评估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新的金融市场环境要求流动性监管有新的主张。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国际框架以后,大多数国家都开始采用了流动性监管的新指标,以此将银行的流动性定量化。

巴塞尔委员会在足够反思以及总结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条件下,确定了流动性监管的紧急性,并且不断下发有关流动性监管的指引文件,为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在实施上做好了准备,同时这也为引入国际一致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巴塞尔协议Ⅲ下新监管指标的内容

流动性监管的两个新指标是巴塞尔委员会在2010年4 月正式公布的《流动性风险测量的国际框架、标准和监测》(以下简称《框架》)中引入的,这两个指标为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及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

(一)流动性覆盖比率

流动性覆盖比率表示为优质流动资产储备与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的比值。

1.优质流动资产

巴塞尔委员会从两个层次来定义优质流动资产,包括狭义的流动资产以及二级流动资产,并赋予狭义流动资产的转换系数为100%。转换系数与信用等级密切相关,如果信用评级越高,转换系数则越高,反之转换系数越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是指以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容易而且迅速地转换为现金的资产。这类资产的基本特征有:较低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价值容易稳定;与风险资产的相关性较弱;在发达的和公认的交易所交易。银行持有的以及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数量没有限制,持有二级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不能超过高质量流动资产总额的40%。

2.净现金流出

净现金流出是指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差额。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现金流出时,确定流失比例很重要,流失比例一般按照存款的来源进行确定,各国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上调整流失比例。除此之外,巴塞尔委员会还规定,在压力条件下银行预测一个月内的现金流入时,只能预测那些运转正常、没有任何预期风险的现金流流入,所谓的运营正常、没有预期风险的现金流流入总的来说是指那些零售、回购、对公、授信等产生的现金流入。

流动性覆盖率主要描述银行在某种具体压力情境下,一个月内所拥有的没有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资产数量,体现了银行短期内应对资金缺失的能力。该指标既可以反映出机构的个别情况,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反映整个金融系统的情况。

(二)净稳定资金比率

将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的比值定义为净稳定资金比率。

1.可用的稳定资金(ASF)

可用的稳定资金主要包括机构的资本、有效期限不小于一年的优先股、有限期限不小于一年的负债以及压力情景下有效期小于一年但比较稳定的非到期存款;当出现特殊压力事件时,预计将会保留在银行的部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机构融资。将银行的权益资本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乘以与之相对应的ASF因子并将其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出可用稳定资金数量。

2.所需的稳定资金(RSF)

所需的稳定资金数量的测量需要一连串的设定,它是监管者根据该机构资产、表外资产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下的流动性风险的整体情况得出的。将机构所持有的或融资所得的资产价值乘以与之相对应的ASF因子并将其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即可得出所需的稳定资金数量。

通过净稳定资金比率可以测量出银行中长期的流动性,银行至少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其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该标准要求机构至少应该具备应对一年内的资产和表外的流动性暴露的稳定融资能力。另外,该比率可以限制金融机构对批发融资的过度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机构更加精确地评估其表内和表外的流动性风险。

表1 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项目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资金比例

公式

监管目标 短期流动性风险的检测 调整期限错配,稳定资金来源

作用 保障银行基本的流动性 促进银行使用更长期的结构性资金来源以支持资产负债表内、表外风险暴露和资本市场业务活动

目的 通过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源来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让银行运用更加稳定、持久和结构化的融资渠道来提高其在较长时期内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

分析基础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对应的

压力场景 1、机构公众信用评级显著下降;2、储蓄的部分损失;3、无担保的批发资金的损失;4、担保资金头寸的显著增加;5、对衍生品交易提出追加抵押品的要求;6、对契约型与非契约型的表外风险暴露提出高额提款要求 1、信用等级被调低;2、因风险造成的清偿或盈利能力下降;3、突发事件造成银行的声誉损失或者社会信任度下降

(三)流动性监管的辅助检测工具

1.合同期限错配

此工具反映了金融机构在特定时间内合同约定的现金流入、流出的期限差距。从一定程度上说,该工具显示了在指定时间内银行需要补充的流动性总量。这个度量工具提供了一个初步的,简单的检测方法,有利于比较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并在可能出现潜在的流动性时引起银行和监管当局的重视。

2.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

它是指那些可以被银行用来在二级市场进行抵押融资以及可以作为借款担保品的、没有变现障碍的资产。监管当局要求银行对可用无变现障碍资产的数量、种类及位置进行汇报。

3.融资集中度

衡量融资集中度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交易对手的重要性、交易的金融工具以及交易币种。重要性主要在单一的交易对手、金融工具及币种分别占相应资产比重的1%以上三个方面得以体现。监管当局通过融资集中度可以识别出重要的批发融资渠道及交易对手,这反映了监管当局对监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大额风险的重视。

4.以市场为基础的检测工具

与市场有关的数据可以视为对上述定量方法的重要补充。与市场有关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市场整体数据、金融行业数据信息和单一银行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对银行业、单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提出早期预警。

表2流动性监管的辅检测工具

监测工具 作用

合同到期期限评估 基线评估,以了解银行最基本的流动性需求

资金集中度 对已知和潜在的交易对手、货币、市场和交易工具类别的批发融资集中程度进行分析,反映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大型资产风险暴露分析结果

可用的未抵押资产 评估银行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抵押或通过中央银行的常设信贷,在短期内筹得流动资金的资产水平

市场监测工具 鼓励监管机构定期收集市场数据,补充上述的其他三种监控工具,如大额存单展期、股价变动、各种波动度指标以及个别机构的信息

三、流动性新监管指标实施产生的影响

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整个金融体系的格局不同,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对整个国际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

上述两个监管指标对银行业影响的时间跨度不同,这主要归因于两个主要指标衡量的侧重点不同,流动性覆盖率侧重衡量短期流动性,而净稳定资金比率侧重衡量中长期流动性风险,所以后者对银行业的影响更加长远。

1.提高银行资金构成转变的成本

金融危机之后市场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银行为满足稳定资金比例的要求可能导致资金成本的更加。据IMF估计全球银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有大量的负债需要替换,这种趋势可能会使得银行业的借款成本上升,随着借款成本的增加,长期债券的发行成本会更高。

2.改变银行筹资方式和提高发行成本

银行的债券发行的风险溢价在新的更为严格的监管框架以及严格的资本要求下呈下降趋势。但是负债成本可能会随着债券持有者的损失负担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提高。如果最终监管影响到高级债券持有人,银行必须支付更高的利息给投资者以确保债券的顺利发行。

3.影响银行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

金融部门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可能会因为新的监管要求而受到影响,首先由于银行现在的交易必须要考虑到交易对手方的风险,所以银行需要更多资本金来支持交易;其次,长期贷款的周期性的风险需要一定的或有资本金来应对,这种要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资本结构,资本的分配,同时遏制了银行自营的交易规模以及通过参控股向影子银行系统渗透的趋势,最终使得银行资产表外化的趋势发生了逆转,这些均将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4.监管当局可能借此实施短期套利

因为流动性新监管指标对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有差异,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实施各个指标的时间点不一样,监管的差异性以及实施跨期性可能导致对于国际监管框架的短期套利。

(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新的监管指标会使得金融机构的利润降低。尽管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监管的其积极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很多银行很难达到净稳定资金比例。银行为了达到净稳定资金比例必须改变资产负债表,增持高质量的资产,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这样会降低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2.对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对合格流动性资产的数量的确定,以及由此延伸的对长期资金的要求,可能会影响市场结构。由流动性覆盖比率以及净稳定资金比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银行短期内增加对于长期资金的需求,会增加资金的成本,降低银行的利润,也可能增加客户的贷款成本以及降低银行存款的稳定性。

3.对市场监管者的影响

新监管指标增加了各个市场监管者的监管执行压力。监管指标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系统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这两个新监管指标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两个看似独立但具有互补作用的目标。首先,通过实施流动性覆盖比率的监管可以使得金融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的流动性资源以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其次,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银行融资渠道稳定、持久,以此增强银行应对长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将会因为这两个指标的实施而发生重大改变。

2.导致银行负债融资结构发生变化

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要求明确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计量,同时也强调了改变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银行业负债融资结构必将因为这两个新指标的实施而发生变化。国外的商业银行主要融资模式是市场批发融资,因为在压力情景下,如果爆发金融危机,银行从同业取得稳定可持续的融资显得非常困难,此时最有保证的来源是稳定存款。然而,我国的定期存款由于不存在“提前支取的罚金”,因此监管当局将定期存款都视作到期日小于30天的存款。获取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较大。因此,流动性管理理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银行对负债稳定性的重视,克服银行自身期限错配问题,从而可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

3.降低我国银行业杠杆率以及增加资本补充压力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从2011年开始实施两个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并且2015年年底达标。由此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的完成时间比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时间提前数年。新协议可能使得我国银行业的杠杆率出现进一步下降的势头,从而导致资本补充压力的上升。

参考文献

[1]钟伟,谢婷.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进展及影响初探[J].2011.

[2]陆静,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J].2011.

[3]谢平,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和影响 [J].2011.

[4]陈颖,甘煜.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J].2011.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对策建议

一、引言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提供足额资金来应付资产增加需求,或履行到期债务的相关风险。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有直接影响。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第一项原则即要求银行应具备评估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所有实质性风险的程序和能力,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也提出监管当局应为银行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此次金融危机更是表明市场流动性状况可以短期内逆转并维持相当长时间,再次凸显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对于金融市场运行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

1.存贷款期限不匹配导致流动性缺口。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期限不匹配会给流动性风险埋下隐患,目前存在的现象是人民币存款期限短期化,而贷款期限长期化,这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隐患。

2.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导致流动性风险。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和数量不匹配,流动性需求很强的存款被运用到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上,负债流动性高于资产流动性。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集中于中长期贷款,而流动性较强的短期贷款和国库券所占的比重较小,整体流动性差;负债则主要是居民的储蓄存款,流动性需求高,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导致储户集体性取款,而银行不能及时满足,就会发生挤兑风险。

3.其他相关风险导致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其他风险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其他各类风险的长期积聚会最终导致流动性风险。因此,不能孤立地看流动性风险管理,而是要将其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日常管理中要时刻关注其与其他风险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和转化,并在内部组织架构、协调配合的制度设计中加以体现。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分析

综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贷资产质量低,带来流动性压力。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国有商业银行

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已成为其流动性风险的最主要方面。这反映出不良贷款的结构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原因在于:一是随着当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由于诸多关系尚未理顺,企业借“转制”和“破产”之名,采用各种手段,有意逃废银行债务,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损失不断增加,尤其是地方政府推动的企业不规范破产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更是惊人。二是由于近年来国有企业经营不景气、效益滑坡、亏损严重,致使银行收息难度加大,为了完成收息任务,实现利润计划,有的银行机构不惜以贷收息,这种做法无疑加大了不良贷款生成的隐患。

2.存贷差逐年拉大,存贷比居高不下。2010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而截至2009年12月末,四大国有银行之外的其他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比已高达74.74%,逼近75%的监管红线。

3. 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速过猛,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大规模放贷,粗放经营,正是流动性风险源头。年末,央行频频出台举措回收流动性,2009年11月1日起,我国所有商业银行开始执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在现有的75%存贷比、25%流动性的监管线基础上,银监会下发的《指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更加详细、严格的要求,并规定商业银行最迟应于2010年底前达到本指引要求。

四、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对策建议

为了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要抓紧建立和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整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的冲击,要始终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水平,合理安排贷款期限结构。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管理。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信贷量过度增长,会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带来潜在的危机。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信贷增速,避免因商业银行大规模放贷而导致流动性恶化的结果出现。对此,中央银行已经做出了收紧信贷的举措,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各大商业银行信贷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过多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

2.积极努力地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一是应当加强资产质量管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二是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增加定期存款的比重,提高商业银行存款的稳定性。存款是银行经营的基础,要努力开发出新的存款品种,大力吸收存款。三是努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划分短期,中期,长期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各个期限的流动性需求,从而进行分阶段流动性风险管理。

3.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根据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结合对利率未来走势的判断,识别并采用多种方法计量各种来源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强调从整体收益或经济价值两个角度计量并分析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建立以利率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利率的变化,及时调整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目前商业银行根据利率移动情况下收益的变化来估算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是一种传统做法,这种方法不能完全体现利率变化对银行的中长期影响。银行账户经济价值的计算是通过预测银行账户未来的净现金流,然后用市场利率来折现而得到的,所以经济价值比收益更能体现利率移动所带来的风险。

4.定期做好流动性压力测试。商业银行要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并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情况。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经营战略、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定自身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压力情景要能量化反映出经济周期下滑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通过压力测试发现机构流动性风险脆弱性的具体指向,并在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预案,提前做好安排和计划 。

5.建立科学,高效的资金调拨反馈机制。在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恶化的状况时,仅靠系统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化解和消除的。因此,如何尽全系统之力抵御局部风险,如何高效,快速地寻求外部资金支持至关重要。要建立高效、科学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管理行及时根据各分支机构资金头寸情况,进行有效的资金调剂,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葛兆强: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济南金融 2007,(7)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6

一、财务公司评价关键指标选择与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的战略指标,需要设定相应的参考值以引导和衡量相应指标的建设和达成情况,又如Kaplan所提到的:无法衡量的,就无法管理。在财务、客户、流程、学习和成长,内部控制风险等方面找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公司总体经营状况。

其一,学习与成长性指标。依照平衡记分卡的思想,认为对企业最核心的发展能力就是其公司的成长性和员工的学习创新能力。从成长性指标来看,可以关注企业过去五年的资产和利润的平均符合增长率,以显示其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能力。

五年平均资产增长率=(当年总资产余额-五年前资产余额)/(5×五年前资产余额)

五年平均利润增长率=(当年利润总额-五年前利润总额)/(5×五年前利润总额)

平均增长率的指标并不能充分反映出财务公司的快速发展,对此指标进行修订,采用五年复合增长率

五年资产复合增长率=(当年总资产余额/五年前资产余额)/5-1

五年利润复合增长率=(当年利润总额/五年前利润总额)/5-1

通常来看,如果一个公司能够每年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则说明其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对于处在朝阳行业的公司来说,这一速度可能会变得更高。

公司快速的增长,其根本还是依靠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投入度。非常多的国际知名企业都认为其人力资本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处在金融行业内的财务公司更是如此。从员工状态来看,年培训时间和员工薪酬安排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

年培训时间=全体员工全年参加培训的时间/员工数

从我国金融整体发展的状态来看,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法规、制度、经营手法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从业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金融行业发展的脚步,员工平均年培训时间能比较好的反映公司员工的学习、创新的能力。据美世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培训时间平均在92.5小时左右。据此,对于财务公司这一处于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说,其年培训时间标准应提高到100小时左右。另外员工薪酬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薪酬安排能对员工的工作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薪酬体系往往是公司在进行公司建设的时候所要重点考虑的环节,从咨询行业里人力资源咨询所占据的比重就能看出其重要性。

其二,内部流程指标。在内部运营流程层面,业务创新、信息化建设和公司运营状况是较主要的三个方面。从最基本的运营状况角度来看,业务运行效率和运营质量是基本要求,公司在所经营的业务中要对相应的业务运营思路、规章、流程等非常了解,并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完成。这种高效率的工作往往需要较高的信息化建设来达到,如ERP系统,网上支付结算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平台等方面的建设。从目前各主要金融企业的部门安排来看,信息技术部是非常重要的部门,通过资助研发或软件外包等形式来对公司的信息化设备进行升级,以使业务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出错概率的发生。有很多公司就是因为信息化的建设没有跟上而限制了其业务的快速发展。

对于公司日常的营运管理效率,可参考营业支出占比这一参考指标,从目前行业的运行数据来看,各财务公司此项指标的运行区间在63%到87%之间,因此可将此项指标的满意值设定为60%以内。

财务公司在做好基础业务的同时,要扩大经营业务种类以为集团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同时也能使自己的经营业务风险进行分散,如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可以尝试结算业务、票据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债券承销业务、结汇业务等银监会所规定的财务公司能从事的14类业务。并且在新业务的资格获得批准后要确实加强在此方面的业务。从经验来看,创新类业务的开通多是由于企业集团有此方面的大量业务需要,如票据、融资租赁等,在业务资格获批后能得到快速的业务增长,为财务公司带来较大利润。对于此项创新类业务的开通运营,财务公司具有先天的集团背景优势,因此,创新类业务的增长速度应处在较高水平,根据波士顿矩阵对快速增长业务的评价标准,本文对此业务的增速满意值设定为20%。

其三,客户运营类指标。在客户覆盖率这一指标上,最好财务公司能将其集团内的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全部包含进去,即覆盖率满意值为100%。

在财务公司与客户最主要的业务往来中,存贷款是最主要的业务,即财务公司最初始的资金池的概念,汇聚个子公司的闲置资金,带给资金稀缺的公司,调剂余缺;其次是统一结算业务,使集团各子公司之间的资金运营更加高效。因此,存贷款和结算这两项业务的增长率反映了财务公司在与客户业务联系中的关系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存在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存贷款业务增长率=(当年存贷款余额―前年存贷款余额)/前年存贷款余额×100%

结算业务增长率=(当年结算款总额―前年结算款总额)/前年结算款总额×100%

对于这两项指标均属于业务运营范畴,在拥有集团化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大业务运营在集团内的规模和范围是财务公司应做到的基本业务,因此,根据行业协会对此类业务的增长率期望值设定为10%。

其四,财务指标。传统财务层面,由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和设立初衷来看,财务公司更加注重集团的资金服务业务上,来增加集团资金的营运效率和周转水平。因此,从财务角度来看,最主要的衡量指标是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和备付金比例等。

流动资产占比=流动性资产/总资产×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各项现金+存放央行存款)的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以上3个指标最直接的反映财务公司短期的资产流动能力,尤其是备付金比例,该指标反映财务公司的即时支付能力,是财务公司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由于财务公司担负着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运营和周转的功能,对其流动性水平要求就更为严格,因为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出现的时候会影响整个集团的资金支付能力和周转状况。因此对于这些指标的要求要比其他行业更高,对于流动资产占比应大于30%,这是比较满意的情况,其不允许值为小于15%;对于流动比率则其满意值为大于1,即流动资产的余额要大于流动负债的数量,尽量不出现流动性风险敞口,对于备付金比率则要求大于15%,以满足集团各公司的资金周转需求。

在满足流动性的水平之上,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其盈利能力也是必须要提高的,否则不足以支付其大额的公司运营成本和税收额度,但其重要性相比流动性来说不是很明显,在此体系下主要考虑两个盈利指标即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增长率,对此两项指标的满意值均为大于10%,因为我国财务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增长势头和增长潜力都足以支持其盈利水平的增长。

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净利润―净资产年初余额)/净资产年初余额×100%

利润增长率=(当年利润总额―前年利润总额)/前年利润总额×100%

其五,内部控制类指标。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合理,是否设置法规部、内审部以及风控等部门,公司章程等内控文件是否得到较好的执行等。同时,还有一点要考察的就是财务公司在经营运作中是否有违反监管部门约定的事项发生,如有违规事项,则此项指标得分将会较低。

从财务风险角度来看,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是银监会对其所管辖的金融机构最为关注的风险指标,对于财务公司这种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来讲,由于其涉及到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运作,且其没有银行那样的短期融资能力,因此对其资本充足率要求较高,为20%。

二、财务公司指标体系建立与分析

综合以上对财务公司各层面的分析,对其所需考核的主要指标予以整理,并对其指标的参考值予以设定,这涉及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在评价时应分别予以考量,对于监管要求、行业状况、自身目的等多方面对指标进行分析:财务角度主要以监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为参考值,而其它方面则多以公司和行业的角度设立参考值。

按照央行、银监会的要求和财务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并参照商业银行风险监测的方法,在财务、客户、内部运营流程、内控和风险以及学习和成长这5个方面来对财务公司的总体运营状况进行评价,依照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对这5个方面进行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划分,在二级指标上列示更为详尽、具体的指标,并对二级指标设定相应的评价参考值,这些参考值的设定主要参考监管机构的要求、行业规定和公司自身的发展要求,其详细指标列示如表1所示。

以上指标中,既有定量指标也由定性指标,应对不同的指标予以分别计量。其中对于定量指标而言,有具体的行业或监管机构所颁布的指导值,其满意值和不允许值是较确定的数据。在评价打分时可按照具体的实际运营数据给与0~4分的评价,若达到满意值的范围则此项指标可以得到满分4分,若处在不允许值范围内不得分,即零分,中间范围按照实际运营指标与满分参考值作对比,按比例得1~3分。

对于业务运营质量、客户满意度等定性指标的评价主要根据相关公司领导、监管部门以及客户反馈数据来判断。定性指标评价参考标准通常来说具有行业普遍性和一般性,以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等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管理经验,按照重要性原则具体制定。

如果有相关资料与数据,则参考相关资料,如果没有,则以专家的专业判断以及中介调查咨询机构的调查结论为评价的依据。如客户满意度这项指标,可以通过向集团内部合作企业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来获得,集团支持度这一指标可以通过集团对公司的注资额度和集团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来进行分析,可通过主观打分法对当今数据和以往数据对比,按优(4)、良(3)、中(2)、低(1)、差(0)五个等级对指标进行打分,汇总后得到相应指标值。具体什么样水平为优,什么样的为良,由专家根据调查结论、现场观察、座谈会以及对行业总体水平的了解,进行独立判断。管理绩效定性评价计分由专家组根据企业管理绩效相关因素的实际情况,参考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来确定其评价级别。

参考文献:

[1]李黎旭:《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定位:专业化产业金融机构》,《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2]程继川、佘元冠:《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