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言文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言文学常识范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研究
因为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汉语言文学课时,通常会要求学生将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积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这些韩汉语言文学常识,但是这只是汉语言教学应该达到的一个目标,还有另一个目标被完全的忽视,即文学素养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尤其是在教学方式上,很多学校的很多教师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非常累,同时学生对语言文学课越来越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
1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语文科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但是因为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往往变得功利化,而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存在的附加价值。对于中学生来讲,这一阶段,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成型的时期,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再加之,处于叛逆时期,引导不当很容易误入歧途,而汉语言文学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端正其生活态度,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学素养的人。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现如今的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功利性太过明显,知识单纯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常识,致使学生越来越不喜欢汉语言文学课,而久而久之,汉语言文学课也失去了它应用的价值,尽管在中学时代,设置汉语言文学课的主要目标是能够让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汉语言文学知识,但是学校或者教师不应该将全部的重点都放在此,而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比如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
现阶段我国中学的课改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包括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课改中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常识记住,并且要向学生灌输中国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逐渐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汉语言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具有文化内涵。
优秀的汉语言教学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独唱,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学与学生之间利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以此营造出更具文化气息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能够有足够的交流,因此对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拘谨,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力,而学生却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有些教师过度依赖先进的教学手段,而没有认真备课,只是上网下载相关课件,完全失去了先进设备的教学价值,因此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提高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举措
2.1 明确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基础,因此要想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突破困境,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广大教职员工依次为标准进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正确教学理念应该包含一下几点内容:首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次,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再次,体现出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合作式教学方法或者是探究式教学等;最后,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环境。上述这四点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但是不能脱离主体。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得以实施。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教师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获得了好的效果。作为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时刻以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为原则,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2.2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语言深层的语言规律。例如,互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体会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并在师生共同学习解疑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3 教师一定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涵盖文字、文章、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如传统式的诵读、现代化的多媒体欣赏等。何种教学手段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教学手段。我们不应一味地批评传统教学手段,只要应用得当,还是很有用处的。具体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他们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仅仅以考试或分数论成败。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来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及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
2.4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文素养转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所以,大部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还是知识讲授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一方面会造成教师备课累、上课累;另一方面学生听课累,记笔记累,降低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大学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涉及很多文言文知识,教师往往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上,而这对于语言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注重语言素养的教学,渗透文学,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切实做到从思想上塑造学生,发挥文学教学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当前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因为现阶段我国的中学语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问题亟待解决,设置汉语言文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钱旭.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浅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7).
[2]杨建祥.浅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6).
汉语言文学常识范文2
关键词:学科融合;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从汉语言文学学科角度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域”,艺术设计是“域”殊的语言,我们可以把每一个艺术作品看做一个文体,这个文体可以是绘画、舞蹈、音乐、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当中承载了符号、精神、情感、价值等。我国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对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具备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功底。在当前学科融合育人大格局下,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其专业氛围影响校园文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孕育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回归教育本质,这是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今后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
一.艺术设计类高校人文素质问题
(一)欠缺人文底蕴我们要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概念。人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涵盖了: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历史等。而“人文教育”,则是选取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对人们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进行规范指导,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涵养人文精神。在当前构建学科融合、思政育人的大格局下,愈来愈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性。这种教育理念打破了“分数”掌握大局、技术左右职业的束缚,在盲目追求“育才”忽视“育人”的时代,重拾教育的“人文性”成为目前教育界亟需普及的重要任务。艺术设计类高校致力于培养从事艺术创作、文化创作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职业性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大多数艺术设计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没有文史哲等人文课程的引导熏陶;二是专业技能教育优先,人文教育简化、敷衍;三是负责人文教育的师资薄弱,缺少完善的教学系统。如此一来,艺术设计类高校最突出的实际问题就是人文底蕴的缺失。
(二)生源素质不高高校艺术生自身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大多数老师对艺术生的普遍印象为:文化基础薄弱、组织纪律不强、特立独行。受“艺术自由”理念的影响,艺术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容易忽视客观实际。总而言之,艺术生思维虽然发散,但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热爱专业,却不关心时事政治;重视技能训练,却轻视文化素质、理论学习。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敏感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辨能力较差,集体观念薄弱,缺乏人文精神,对专业狭隘的热情极易导致为了“艺术”而艺术。所以,这个群体较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轨的现象。面对生源素质问题,艺术类高校必须教育、管理“双管齐下”。不管是教育还是管理,都离不开人文思想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艺术类高校想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必然是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
二.汉语言文学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一)学科融合是必要的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方方面面,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展现的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对设计者思想道德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艺术设计类高校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领域,必然成为培养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所以,作为艺术设计类高校不仅要盯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实操能力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最能体现人文教育的专业学科,是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从“做人、做事”教起,可以帮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熟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本精神,是培养艺术界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从知识到智识目前,教育界多提倡“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部分课程传授给学生的不是专门的学科知识,而是人文常识。这些人文常识在“课程思政”育人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对语言文字的理论学习,可以增强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文学历史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理智判断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一个倾重于人文熏陶,一个倾重于实践操作,学科间恰当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智识能力。依智不依识,惟以智慧为归依,才是真正要掌握的知识。这也说明了,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要脱离“死记硬背”的育人模式。
(三)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华民族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国人素质、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刚刚开始。现如今,你会发现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样必需品时,已不仅仅只注重它的卓越技艺,更多注重的是它们被赋予的生命、内涵,及在设计中融入的巧思、灵魂。想象力和审美品位也成为了一种创造力。这都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和对生命更高层次的认知。于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人才理应具有更高的工艺审美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恰好打破专业壁垒,将人文和设计恰当融为一体,正符合当今中国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这种育人理念指导下培养出的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秉承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学科融合指导下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与特色发展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学科融合视域下,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从事艺术设计、文化创作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可行之路,艺术设计类高校应当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学校发展特色。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专业能力”主要融合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在学科融合理念指导下,艺术设计类高校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的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经典的传统专业,向来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注重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但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向社会输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方向必须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为满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辩的能力入手,针对学生就业方向,如:教师、编辑、记者、文秘、政府职员等,乃至近几年出现的新兴职业,如:文案设计、新媒体策划、会展策划等,分模块、分方向明确培养方案。
(二)凸显文化育人功能何谓“人才”,德才兼备有某种特长的人。“德”与“才”被摆在首位。众所周知,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解读,这包括对所设计对象背景文化、人文知识、地理、历史的了解。在学科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类高校首要任务是培养有较高人文理论基础的学生,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艺术设计类高校培养出的人,不但要是一位艺术工作者,还要是一位有思想的人,更要是一位将人文知识融于艺术设计的行动者。立德树人,德艺双馨。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多元融合课程设置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多元化”课程设置的问题。在我国“术业有专攻”观念影响下,教师可以在入校时就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就业意愿,分方向、分模块设置课程,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培养。其次,在“学科融合”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类高校的专业优势,除了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之外,还可以将艺术类、设计类理论性、实操性课程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开设专业能力课和能力拓展课,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整理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系统,做到“多元融合”,凸显艺术设计类高校发展特色。
汉语言文学常识范文3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同时运动诸系统;空间
文学社团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基地与平台。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相结合的新的育人模式。
一、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及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结合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深化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培养不仅仅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育人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新的实践育人模式与实践教学的方式。在高校校园里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与基地,是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学社团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各种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文学常识竞赛、开展有意义的读书交流会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修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与自身气质。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的发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同学们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让学校更多的人了解与认识这个专业,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名度。同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的建设发展有机结合,将社团实践活动作为汉语言文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好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在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辩题,积极准备,不断锻炼的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思维方式。用自己所学的文学知识去感染、影响周围的同学,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
2.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结合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具有陶冶情操、砥砺品质的作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美的散文诗、经典的文学作品、小说都使人深思,启发大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其所思所想用自己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实践中,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教材中的知识点。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对于优美文章的品读,也是老师直接进行讲解。在就业、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考察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字功底,处理问题的思路等方面的要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路径探析建设与文学社团的发展有机融合,是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是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同时,聘请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作为文学社团的指导教师,定期对于社团的活动予以指导,有利于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与水平,举办更具特色的文学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的路径
1.健全文学社团纳新机制,招聘多种专业人才
在文学社团的组建过程中,不仅仅要吸纳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加入进来,更要吸引新闻、法学、经济、建筑、数学等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团。根据组织活动职能的需要,将其设立为不同的部门与委员会,各位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不同的部门。将文学社团发展成为学校特色鲜明,精品活动较多的学生组织。同时,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社团建设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另一方面有利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扎实的文字功底与写作能力,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是新时期人才招聘对于文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仅仅是考察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具有较强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如今社会发展、企业进行人才招聘与选拔的首要选择。
2.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构建科学的文学交流平台
高校设立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学社团,将其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首先,文学社团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提前征集阅读量较多的优秀图书,征集主讲嘉宾与主要发言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团网站、宣传海报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师生进行讨论与交流,交流过程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对于经典的思想与发言进行整理、汇总,作为后期交流、学习的材料。其次。创立文学社团专门的期刊刊物,为全校爱好文学,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表达场所与平台。定期征集优秀的散文、诗歌、小说、随笔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所征集、出版的优秀作品予以奖励,鼓励其继续创作优秀作品,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进行投稿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QQ交流群、微信互动平台、博客等新媒体,为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实效性与及时性。
3.将汉语言实践性教学融入到文学社团的建设过程中
充分利用文学社团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将其与汉语言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完善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同时,为文学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科以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文学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可贵的教学资源,文学有天然的社会联系,而一旦将其纳入专业建设,就推动了专业建设向社会全面扩展,利用丰富的社会人文和文学资源,使文学社团建设以至专业建设都有一个生动的、全方位的、永不枯竭的教学资源。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课程选择和组合,例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志向,开设小说创作与批评、新诗写作与鉴赏、散文写作与审美、影视创作与比较文学研究、新闻写作的美学价值探索、应用写作的美学意义与实践等课程。这有利于“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及“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局面的形成。实现实践性教学模式与文学社团建设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杨祖一.丛明,李睿.高校文学类社团建设的点滴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3)。
[2]原昊,邓福舜,张荣东.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1)。
[3]郭昭第.大众教育背景下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构想与实践[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4)。
汉语言文学常识范文4
就业竞争的压力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社会的急速发展,对语文教师、公司文秘的要求越发严格,就业单位设立的就业门槛也随之越来越高。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加之毕业生多将目光聚集在主要城市和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使得中小范围的人才竞争已出现白热化的趋势,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只招“拿来就能用”的员工,这使得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因技能不强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五,各单位用人理念变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WTO的加入,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各单位在用人理念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更多地区汉语言文学人才市场的重点由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转向各类企业。企业对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要求趋于多元化,合资企业招聘中文专业学生时采用面试谈话、提问交流来考察判断应聘者的悟性,还会设置一些模拟情境和具体案例,让应聘者给出解决方案,考察应聘文员的动手能力及发展潜能。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技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社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根据专业需要调整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体系和培养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每一个学习的历史阶段,各有侧重,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实训手段,围绕一个方面重点培养。其中实践技能的训练应该放在首要地位,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切有利锻炼其实践能力的机会和途径。具体做法为构建模块实训模式,即以实践技能训练为核心内容,以第一、二课堂讲授———技能实训训练———师生研讨总结为核心进程,以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训练为载体,以汉语言文学大二、大三学生为主体,以课题组指导教师为主导,重点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探索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理念。结合学校“师范办精,应用办特,错位发展,重心下移”的指导方针,摸索出适合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理念,组织学生在大二年级初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摸索中产生的学生培养理念反馈学校,使教师在第一课堂中渗透,在第二课堂中强化,在各级考试、比赛、招聘中检验。更新师生教学理念。使教师在学术研究之外,建立并扎根于实践技能教学和指导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我设计思路,建立自我问题解决方法,以此增强未来就业市场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素养。第二,探索就业市场所需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将这两者归结为考察点,渗透到第一、第二课堂教学中,并编制和整合适应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设置注重社会科学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课堂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实际,设置“三单一综”实训模式。“三单”即三个单项模块部分,包括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与出版模块和社区文化管理模块。“一综”为综合实训,即教师技能和文秘技能的综合实训。在模块实训模式下,使教学真正以实践教学为主。第三,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需专业技能及训练模式。
在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优化技能训练课的训练模式,把所有的训练任务都置于更有效地巩固第一课堂知识,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在技能训练中,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及所学理论,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力主于将其培养成为独立的学习者。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有其一般性和特殊性,认清现状,结合学校及专业定位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技能培养对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才能不断满足信息时代对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专业的发展要求。
作者:原昊 邓福舜 张荣东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常识范文5
关键词:汉语言;市场;人才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如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各所高校建设的出发点。作为一门传统的老专业,汉语言文学若想在这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唯有不断与时俱进,对自身的专业特点进行重新审视,然后突破学科的体制限制。同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和相关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出汉语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切合点,将专业特点融合新时代元素,进而创造出汉语言文学独特的人文与工具相结合的专业特性。本文以河北某高校为例提出几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措施。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之后,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其在课程的设置体系上应该是将传统的稳定结构(即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和深化课相结合的结构)进行有效突破。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一直是这种稳定性结构,因此使其缺乏应有的活力,与当前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脱轨,无法很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实施上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如何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就业成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的改革中,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是其中的一项必然措施。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本文以河北某高校为例提出几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措施,对该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
1.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作为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教师是关键的环节,同时也能推动专业的有效改革。从市场导向考虑,根据当前的新形势对汉语言文学进行课程设置,首先对教师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研究学校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性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改造的一个瓶颈与短板。因此,研究学校致力于培养双师型,双师型的人才是当前高校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关键。因此,需要转变高校教师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专业改造的紧迫性,进而用专业化的改造队伍来实现专业的有效改造。
2.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能够具备得体的言说、沟通、写作和持续学习能力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因此,该研究高校在教学方面都是围绕这一专业核心能力来展开的,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核心课程进行理论精髓提炼来提高学生的收养。同时,还对专业的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突破,增强学生的文学内涵,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不但如此,该研究高校在讲课方式上学校一改以前的“一言堂”,更加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如撰写小论文、自读、专题讨论等来让学生积极加入,在不断的探究中充实自己,进而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仿真性和真性实习基地建设
所谓的仿真性便是进行岗位模拟,真性就是岗位介入。作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仿真性和真性的实习基地建设刻不容缓。在岗位模拟上,要建立相关的实验室,如我校的文科综合实验室。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实验室,该研究高校开展网络编辑、电子政务、秘书实务等多种课程。在岗位介入方面,该研究高校建立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然而这方面会面临很多困难,如第一,囿于工作性质、工作场所的限制,许多单位不愿接受毕业生的实习。第二,学校本身受限于教学统一安排,学生众多等因素,也很难集中安排实习。但是,该研究高校充分利用各方社会资源,如政府、教育、企业等,聘请实践教师,和当地单位建立友好的长期产学研关系,从而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拓展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的最终需求,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该研究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习之上进行专业方向拓展,通过寻找与市场的契合点来实现该专业的应用性转化,进而在不断的竞争中谋求发展。以专业的教学规律为基础,在做到对基础课程保证学习的同时,对专业方向进行不断拓展,如开通文秘、语文教育等。如此,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为社会更好的培养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作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基础性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稳定性发展结构,使得其在特色和实用技能方面存在欠缺,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的发展所需,因此如何培养这种多元化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河北某高校为例提出几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措施。旨为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汉语言文学常识范文6
关键词:应用能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在谈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时指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个规划为本阶段的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教学改革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其中提到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应用能力。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各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关注,并且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2015年随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的出台,不仅地方本科院校,部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向应用型教育转型。这说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已在众多高校中达成共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专业,它以语言、文化和教育为学科中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特征,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倾向于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具有文化课的特征,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开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能素养和讲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中国文化与文学,进而承担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因此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不同。
一、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明确规定: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这说明基于基础性、应用型、国际化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语言素养方面的要求远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文学类课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内容上,不管是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都应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1917到当下的文学史和作家作品,非常繁杂,时间跨度也非常大。从学时上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当代文学的学时一般都少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以百色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设置为文学史和系列作品赏析课,其中文学史为基础必修课,作品赏析为选修课。现当代文学史的学习时间为48学时,作品赏析分为现代和当代两部分,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别设置36至16不同的学时,这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开课情况,明显是弱化了文学史,而加重了作品赏析。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开设现当代文学史48学时,没有系列作品赏析课。面对有限的学时和庞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按基础性和实用性原则进行筛选和调整。如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众多的文学社团和文学现象,不可能全部讲解,只能精选精讲,即在整体梳理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弱化文学史知识,将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中国文化的介绍和作家作品的阅读与讲析上,而一般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论争和作家作品这些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般介绍或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和归纳。在作品选择方面,也应坚持名家名篇原则,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等作家的重要代表作品,而像老舍的《茶馆》、莫言的《红高粱》、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 《马桥词典》、阿城的《棋王》、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贾平凹的《秦腔》等这样的当代文学作品也应该在入选之列。因为这些作品比较贴近当代生活,文化底蕴丰富,语言鲜活、实用,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不管是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在保证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语言和文化元素的融入,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二、加强文本细读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教学方式和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态度。从字面上看,文本细读就是仔细地、认真地、深入地阅读文本,真切地感知和理解文本。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只有深入细读,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体味其魅力。正如霍松林所说:“文艺作品只有通过品鉴,才能使读者沉浸于艺术享受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精神境界,文学作品潜在的智育、德育、美育作用,才能得到实现和发挥”(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然而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部分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功利化,他们宁愿把大把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刷朋友圈、兼职和考证上,而不肯花心思在作品阅读上,在他们看来,与其花两个小时阅读,还不如做两个小时的兼职来得实惠。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尽管其内容与当下社会生活最贴近,但真正对本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作品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技能明显薄弱。
从教材与教学上看,开设中现当代文学课程的院系使用的教材大多为文学史和作品选相配套。但在实际教学中,由此学时的限制,教师们在讲授时往往偏重于有关文学史常识的讲解,作品常常只是用来印证文学史的某个观点而简单地提及或泛读。这就造成了文学史与具体作品的相互脱离,学生因缺乏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和品鉴,也就体会不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时候也只是抽象的条条框框,难以转化为能力。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现当代文学教学,其他如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等课程教学中也较为常见。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文学史的阐释是建立在具体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之上的,离开对具体文学作品的细读、研读,而专注于对文学史知识的讲授,无异于舍本逐末。所以,在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作品阅读,并在保证作品阅读量的基础上加强文本细读引导,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作品的魅力吸引学生,这是任何文学课程教学中都不可忽视的。
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看,细读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如果说写作技能的提高有所谓秘诀的话,这个秘诀无非就是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除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外,可以尝试着进行各种文体的模拟写作练习,以写作带动阅读,x写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作品的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阅读状态。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作品阅读情况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当中,以考核促进阅读。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不能少的,如列出具体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有方向、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和笔记。对于学生在阅读和研讨中碰到的难题,教师要给予及时帮助和解答,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网站推荐、资料查询渠道、工具书等,做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引导者。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其本质就是一种应用能力。在现当代文学学习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供真实可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基本上是采用作家介绍+作品评述的讲授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大多为作家生平与创作,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或特色), 教学程序简单僵化,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学习被动,缺乏思考和活力,在经历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等流程后,对所学课程知识的记忆不多,甚至有的学生考完试后连自己是否上过这门课都说不上来,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然,讲授法作为既传统又现代的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对于较难的知识,教师不讲授是不可能的,不管是文学史,还是作品赏析,教师必要的讲解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但是教师讲得太多,甚至从课程开始到结束,从课堂的第1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是满堂灌,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的发挥。为改变这种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根据这个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是国内外都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也是辩证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有效方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也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研讨。如讲《妻妾成群》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认为颂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是真疯还是假疯?小说中是如何描写陈佐千这个形象的?他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讲《红高粱》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戴凤莲和余占鳌的爱情?红高粱这个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讲《雷雨》可以提出问题:繁漪到底有没有病?引导学生阅读与讨论。 讲《棋王》,可以让学生想象并描述王一生在九局连环车轮大战中的场面。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深入阅读和思考作品,并在不断思考中体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而且通过讨论发言,也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知识和建构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各类课程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具体作品或文学原典,以一个文学接受者的身份置身于阅读活动之中,才能感受和体会文学的情感和美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学习《茶馆》,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自主阅读作品,小组研讨,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并根据作品绘制一张茶馆场景图。由于此剧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学生要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绘制茶馆场景图,必须细读作品,发挥想象。课堂上,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比对,大家互评;课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剧中片断进行阅读和揣摩,然后角色表演。教学《妻妾成群》可以让学生探究小说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不同;讲《金锁记》,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关于该作品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这样的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促进。
(三)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仅靠课内时间就可以实现的,必须由课内到课外加强学习,现当代文学更是如此。为提高学生学习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如举行现当代文学读书笔记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现当代经典诗文背诵与朗诵,现当代经典诗文书法展,现当代文学专题辩论赛,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现当代文学影视改编作品鉴赏,话剧排演,小说改编,微电影创作与演出,这样的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现当代文学作品编写流行歌词,写广告语,激发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教案写作和教学演练,模仿经典作品写作各种应用文、美文、学术文等,使学生将现当代文学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
以上教学改革是笔者在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粗浅尝试。常言道“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在课程教学中,不管是作何改革,以何种方法施教,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