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体系范文1

关键词:合同 合同法 市场经济 作用

一、合同、合同法的概念、适应范围和基本原则

明确合同及合同法的概念有利于深度了解它们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1.合同的基本概念

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明确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合同具有一定的法律特征,这些法律特征也就构成了合同法。下面简要说明合同所具有的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主要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3)合同是表示一致的民事行为。

2.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它是一部法律,用来调整和谐平等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关系的一部法律,它主要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有效和无效及合同的履行、解除、变更、保全、违反合同的责任义务进行规范约束。

3.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1)合同法适用于两个或多个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义务关系的相互协议;(2)合同法适合使用的合同是各类民事主体订立的民事合同,这类合同要求民事主体在平等自愿的条件下签署,如果在被动强迫下订立则无效。(3)合同法适用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等协议、从这里可以看出合同法不适用于那些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所签订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4.不能用合同法来规范约束的关系

(1)政府部门依法执行维护经济秩序的管理类活动,就不属于民事关系,它属于行政管理关系,要用于政府部门有关的行政管理法律来调整;(2)法人或者组织内部的相互管理关系,因为其属于公司、企业内部的矛盾,不属于合同法应有的范围,所以不适用合同法;(3)属于家庭内部的婚姻、收养、监护等身份关系的协议,也不适合用合同法来调整,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中有特殊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调整。

5.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才能够更好、更灵活的运用合同法,避免因错误的理解而造成法律上的纠纷。以下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的原则。《合同法》第3条明确指出:“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2)以公平、公正、诚实为原则。可以根据《合同法》的5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力义务。”来了解。(3)还应当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一基本原则可以从《合同法》第7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中得出。(4)依据法律而拟定、签署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有法律的约束力。《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合同法最基本的概念、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从而对探讨合同法在当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更加有利。

二、中国当代的经济形势

据笔者多年研究调查和分析,据说当代很多人不看好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甚至有一定的误解和误区。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经济市场中的泡沫太多,前期的发展太快,而后期的经济增长过于平缓,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认为中国的经济开始走向衰退的道路,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的人民收入相差较大,不符合人民心目中的期望而不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的人甚至还产生了消极的想法。在下面的研究讨论中,笔者会分析目前中国的形势及对误区的纠正。

1.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投资建设带动,在沿海地带的外汇及内地的房地产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由于世界经济的缓慢和外贸出口率的降低对世界各大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中国的资本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同步增加的,所以对中国所产生的创伤较其他国家较小。3.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就进入了衰退期,而是,国家对目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一定的调衡,这种调整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使中国的经济平稳的发展,减小城乡差距,真正达到共同富裕的阶段。4.加大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就业保持稳定的增长,工人是企业发展最大的支柱,有足够的工人,才有足够的产品和利益。

由于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现在经济体系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矛盾和困难,发展过快,经济基础得不到时间稳固,给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这个是经济改革中势必会产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可避免,中国经济要改革成功就一定要跨过这个坎。

三、合同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合同法是我国调整当代市场经济基本的法则之一,关联着我国市场经济提的形成。在人类很早以前的发展中,奴隶制度国家的出现,对原始习惯提出法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打破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隔阂,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和交易的成功率,使交易越来越普通、平凡。研究历史轨迹,通过法律和文化经济的交错发展可以看出法律与市场、经济、商业都是交织相错的,它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一方面的进步势必会造成另一方面的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变得越来越大,各种事物都将可能变成商品,范围越来越大企业由于生意的拓展而需要签订的合同也变得多了起来,其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对合同条款的要求和格式也越来越高,签约的程序和手段也变的规范得多,这都需要法律程序的约束和法律的保护。根据笔者的研究调查,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合同法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1.平衡协调作用是对经济法的有效运用,从全局出发,平和协调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各行业育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因素。对我国的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给予保护。并且市场主体进行了规范,给个行业个主体进行了规定,这有助于对市场的有效运转的提高,也可以保证市场的良性运转。给整个经济体系起掌控全局的作用,它为整个经济体系提供给了一种指引,给在经济体系中产生的活动提供了一种必要的保护。合同法以合同的形势在经济体系中出现,经济体系中活动的建立都是以合同的形势来表现的,民事当事人根据合同确定自己履行的义务以及享有的权利。2.合同法为民事当事人提供了法律保障,减少法律的纠纷,当个体产生合同的纠纷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给民事当事人一种经济财产的安全保障,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经常会产生法律的纠纷,大多数是因为合同而产生的,大部分当事人由于不了解合同法适用的范围或者细节而签订了错误的合同,有的甚至不签订纸质合同仅仅是定的口头协议,这就会在工程完工以后产生利益上的纠纷,合同可以给法律提供一种证据,保证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企业的做大做强起到了促进作用。3.合同法最终会使经济趋向于统一化,世界在进步,人类也在进步,合同法也在若干年以后逐渐的更加完善、更加完美,适用性更加广泛,漏洞及缺陷也会越来越少,完善的合同法就促使了经济体系的统一化,统一的世界经济化体系把世界各地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进步。

四、结语

合同法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合同法调整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市场经济也补充着合同法,合同是两者间的枢纽。合同法明确提出了它的适用范围,从而节省了人们在草拟合约、交易谈判、组织经营、改革制度、维护治安、诉讼纠纷等方面所花费的成本。合同法也给予了一种人权保障,不论年龄,不论性别,在合同法的面前都是人人平等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给大家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合同法是保障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法律,熟悉了解合同法,可以减少经济利益上的纠纷。

参考文献:

[1]张建武,高松茂.《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2期

[2]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邱友锋.新劳动合同法与企业用人决策、员工人力资本投资[D].复旦大学,2011

市场经济体系范文2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推动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和法规、道德、监管三大体系互促共进,大力建设诚信贵州。因此,完善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的基本保证

政府信用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贵州而言。政府信用建设事关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事关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事关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关贵州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政府已经将政府诚信建设作为“必修课”来抓,因此获,导了世界各地金融界、企业界客商的青睐,也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普遍赞许,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企业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繁荣的必要保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构成,企业信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实已经证明,企业信用的发展与发达程度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程度。由此可见,企业信用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贵州经济基础薄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融资难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问题。尽管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呼吁,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实际上,信用认同是融资成功的关键,因为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一个诚信缺失或是无法了解其诚信记录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获得银行或投资人的资金的。

因此,加快贵州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是解决贵州企业融资难的前提,是推动贵州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个人信用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个人信用体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个人建立一个信用档案,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经济身份证,从而提高个人之间或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合作效率,减少违约、失信、欺诈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中央银行的具体推动下,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目前上海、深圳、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构建诚信贵州

从2003年11月5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开始,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各职能部门从各自分管领域展开了企业原始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企业诚信意识有所提高;个人征信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的大力推动下也取得积极进展。

但总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仍然存在有关政府部门及领导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感认识不够,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征集信用信息范围不宽和信息质量不高,信用信息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不足,政府信用体系有待建立,群众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不够,信用专业机构参与程度较低,专业信用产品缺乏等等问题。

上述情况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差距较大,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与建设贵州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不相适应,直接影响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和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高度重视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应对该项工作给予进一步地重视和支持,把它作为影响贵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挂帅、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组织制定《贵州信用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相关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和解决制约工作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推动信用法规体系建设,使得信用工作有法可依。人大立法机构应该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和研究,积极学习和借鉴目前国内先进省区的建设经验,结合贵州地方实际,尽快推出一整套适宜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用法规体系。

建立信用信息的收集、沟通、共享机制。要整合党委、政府、党派、社团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各种资源,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信用信息收集渠道,解除部门信息垄断,提高信息整合效率,降低协调成本,实现信用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共享。

加快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要努力打造“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诚实服务型政府。参考上海、浙江等地做法,从服务、决策、执行、监督、信息五大方面人手,建立起政府服务信用、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信用和信用信息五大机制,建立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公务员信用档案,形成高效、廉洁、诚信的行为规范,较好地垂范于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远发展规划框架,明确以企业信用自律为基础、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导向、以信用评级为激励惩戒标准,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省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突破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信用信息壁垒,实行信用信息互连互通、信息交换,充分调动专业中介机构参与征信、评级、咨询服务和深入研究等,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工作基础,使“诚信品牌”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推动企业信用产品在政府行政运作中的广泛使用。对于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无偿、无息或低息专项资金,或是涉及政府采购项目和政府出面招商的项目。以及各项企业资质认定审批和评级评优工作等,应该做出相关规定,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提供信用状况报告,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报告作为企业是否获得政府相关工作认可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诚信意识的建立,而且也有利于政府部门进一步规避运作风险。

推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和有效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人行系统对个人征信工作的开展,扩大信息收集的渠道和范围,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公民诚信意识。此外,借鉴湖南、上海等地做法,推动个人信用报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比如在招聘、借贷、婚介、扶贫等方面广泛引入运用。

大力支持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由于信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我们应该借鉴上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培育中介绍织的经验,在市场发育的初期,加大对信用征集、咨询、评级、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允许合格中介机构向政府部门采集相关信用信息,参与技术性工作。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性政策,落实试点范围,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从而调动企业和有关方面参与和配合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市场经济体系范文3

(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政府,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信用始终是一项内在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市场经济越是发达,就越是需要诚实守信。为了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并以此来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本文立足于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240-01

前言

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且不完善,导致经济生活当中的信用缺失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极为低下,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有必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当前信用缺失现象的影响

1.1国家经济建设蒙受损失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要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并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实现良性发展。但是,在现实条件之下,我国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考评缺乏科学的体系以及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这就是使得政府当中的失信行为屡见不鲜,最终严重影响到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影响,使得国家经济蒙受损失。

1.2市场混乱,代价沉重

目前,我国存在一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的环节当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信问题,这也终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阻碍。有的企业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谋取较高的利益,生产劣质产品,使得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严重受损,尤其是食品类企业,一旦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就极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出现丧命的情况,前几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导致婴儿死亡,其造成的后果令人触目惊心。如果企业不能够约束好自己,那么众多企业的作用之下必然会导致市场混乱,在给企业的名誉带来巨大的损害的同时,也会使其受到惨重的代价。

1.3影响人与人的交往,纠纷迭起

人与人的交往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有了信用,人类之间才能够实现良性的交往,如果在社会当中,信用程度普遍低下,那么每个人心中都会封闭起来,相互防范,不能够真心相待。那么,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主体之间的交流会使得成本急剧增加,并使得办事效率不断低下。有的时候,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就会做出危害他人的事情,最终导致纠纷迭起,阻碍企业和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2、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1强化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公平竞争的经济,也是一种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发展的阶段,在有些环节依旧存在没有可靠的法律保障的情况,譬如说,对于违背信用的商家,我们没有相应的惩戒机制来进行约束,甚至还有很多失信者逍遥法外,屡次触犯道德底线。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制建设经验来看,惩戒机制的建立是极其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国情而言,只有当违法成本升至大于预期收益的时候,才能够强有力地予以失信者一定的打击,使得失信行为降到最低程度,维护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只有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够让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够强有力的认识到社会信用的重要性以及失信所带来的破坏性,从而能够将市场竞争引导一个良性的平台上来。

2.2转变政府职能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信用始终在社会信用建设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不仅影响着到经济的秩序和社会的稳定,还会影响到政治的安定。我们应当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使得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都能够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来,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应当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让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都能够在阳光下进行,从而保证政府职能的履行。长此以往,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财政负担,减轻贪污腐化的现象不断滋生,使得社会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配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2.3培育信用精神,加强道德建设

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信用道德教育,目的就在与让我们的公民具有诚实守信的意识,并且将信用视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可丢失的财富。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当中,如果没有信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寸步难行,甚至会身败名裂。为了能够维护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为了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们要尽快培养人们的现代信用意识,用这种意识带动各个领域的进步。

3、结语

总的来说,社会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当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充分意识到社会信用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用现代的信用制度催生崭新的信用理念。

参考文献:

[1] 高煦照.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诚信问题[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市场经济体系范文4

关键字: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比较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之父,他的"国富论"被视为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次系统阐发。经济学说史的研究表明,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还是现代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学说,都可以说直接渊源于亚当・斯密。然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对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辩证批判。而英国现代经济学之魁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名著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下称《通论》)一书中,基于现代西方经济的现实及其发展要求,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缺陷与运行流程的弊端作了鲜明的批判、扬弃和补充,从而构架起了具有经典意义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

多年来,学术界一般认为亚当・斯密是市场经济万能论者,马克思则是市场经济的彻底否定论者, 凯恩斯的混合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而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的区分三位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的观点,从特定的时代和历史视角出发,认真探讨三位经典作家对市场经济所持的基本态度,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理解,从而大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为了考察亚当・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市场经济所持的基本态度,有必要扼要地陈述他们在此问题上阐发的基本观点。

一.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

斯密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就不仅在于揭示了具体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而更在于他确立了一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想或信念。这种理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

(一)自然秩序论--为自由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

"自然秩序"就是用来保证竞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得以充分开展并且贯彻下去,使价值规律的各方面作用得以充分施展出来的秩序。[1]这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而人为的秩序是以各种干涉性措施和通过建立只对某一小部分生产者有利的特殊制度。

(二) 经济人--为自由市场经济奠定了微观基础

让个人广为追求自己的利益,可以最有效地将分散在社会的知识整合起来,结合成一个共同的资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单个人的非理性和无知对他人的伤害。

(三)"看不见的手"揭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

探索市场经济的运行就是使自然秩序在市场经济领域内的运行规律具体化,使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序上有意识地去遵循这种内在运行机制。他运用"看不见的手"的比喻来揭示这种内在运行或自然趋势。

二.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对亚当.斯密阐述的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谐、万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其基本观点是: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之上的,以等价交换为内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对公开强制掠夺性的宗法经济的第一次否定,但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市场运行的最终结果,使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这是对等价交换原则的破坏。[2]

(二)以追逐私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大的盲目性。私人企业生产行为与目的同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行为与目的的背离,将导致尖锐的市场"实现"问题。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盲目导向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必然导致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盲目性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受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驱使,以私人占有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使其生产目的与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相统一。马克思看来,以资本主义财产私人占有制度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行具有极大盲目性和破坏性,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是无法克服的。

三.凯恩斯的市场经济理论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总结了古典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既继承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理论的优点,又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其缺点,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把私人经济与政府经济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市场机制调节的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公平,是一种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理论。正是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凯恩斯认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不仅有私有产权的私人经济,而且还有政府经济以及私人经济与政府经济相混合的经济。[3]

(二)政府干预

凯恩斯革命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调节经济生活。《通论》一书,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四.造成三个理论不同的原因

比较一下三位经典作家的上述观点,不难看出,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持极端肯定和颂扬的态度,而马克思则是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凯恩斯既继承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理论的优点,又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其缺点,形成一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何以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态度?我以为有必要从三位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所持的历史观和所代表的阶段利益去考察:

(一)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是封建宗法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渡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利益,确立其统治地位就要求摆脱封建宗法式生产关系的束缚,借以解放生产力。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普遍确立的时期。凯恩斯所处的时代是1929 年经济危机,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二)不同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导致对社会经济形态存在方式上的两种不同态度

亚当.斯密所持只看到市场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断言市场经济形态是人类经济形态的唯一存在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经济形态是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 ,市场经济只能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一种过渡形式。凯恩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研究,顺应时代的需要对传统资本主义提出了批判与改变。

(三)三位经典作家代表各自阶级的经济利益,导致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分歧

在亚当・斯密那里,市场经济原则是唯一和谐、公正、合理的原则,是所有经济主体平等的基础。而在马克思看来,以等价交换为内容的市场经济活动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财产占有的不平等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之一。凯恩斯作为"修理资本主义的工程师"认为,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可以通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加以克服。

以上分析说明,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之所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所处的时代、所持的历史观和所代表的阶段利益不同。既然实践已经表明,市场经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既然单纯的计划经济既不能解决有限资源的合理和高效率的配置问题,那么,对市场经济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这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5,3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6 卷Ⅰ)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8.

市场经济体系范文5

一、 关于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若其它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例1 (2011年上海卷)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 )

A. 40元 32元 B. 40元 50元

C. 30元 50元 D. 45元 32元

【解析】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商品的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百分比),其中“提高”为“+”,“降低”为“-”。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28元÷(1-30%)=40元。通货膨胀率反映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现在价格-原来价格)÷原来价格,通胀后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通胀率)。通货膨胀率为25%,商品的价格=40元×(1+25%)=50元。

参考答案 B

例2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

【解析】 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总产量为10×(1+20%)=11万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32÷(1+20%)=110元,则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单位商品价值量×总产量=110×11=1210万元。

参考答案 C

二、 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例3 (2012年海南卷)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

A. 0.5次/年 B. 1次/年

C. 2次/年 D. 3次/年

【解析】 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说明币值不变,原来一元还是一元,依据公式得30÷15=2次。

参考答案 C

三、 关于企业利润计算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就是利润。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投入少,产出高,利润增加,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例4 (2011年大纲版全国卷)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与资产之比)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

A. 6% B. 10%

C. 12% D. 15%

【解析】 首先算出去年的利润率2÷20=10%;今年的所有资产(包括借的资金10万元)是20+10=30万元,因为利润率和去年的一样,今年的利润是:毛利润30万元×10%=3万元,还要扣掉利率10万×6%=6000元;今年的纯利润应该是2.4万元。那么今年甲自有资金利润率为2.4万÷20万=12%。

参考答案 C

四、 关于税收的计算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例5 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850元,增值税金144.5元(850元乘以17%的税率)。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500元。服装厂应缴的增值税金是( )

A. 110.5元 B. 255元

C. 85.9元 D. 144.5元

【解析】 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服装厂应缴的增值税金是1500元×17%-144.5元=110.5元。

参考答案 A

五、 关于利率的计算

存款利息是银行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水平。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例6 (2012年福建卷)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30.00,美元存款年利率为3%,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为2.5%,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7%。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

A. 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

B. 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

C. 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

D. 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

【解析】 10000元人民币存款1年获得的收益是10000×2.5%=250元,购买一年期国债获得的收益是10000×3.7%=370元,兑换成美元,存款一年获得的收益是(10000÷630)×3%×630=300元。

参考答案 B

例7 (2010年浙江卷)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

A. 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 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 甲乙两国资金呈现等量流动

D. 甲乙两国之间结束资金流动

【解析】 假如投100单位,一年后在甲国获得的本息为101;假如在乙国投资本息为103,贬值2%意味着现在100单位相当于以前98单位,则本息为100×(1-2%)=100.94,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参考答案 A

六、 关于汇率变化的计算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例8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依照中国—东盟自在商业协定,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假如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施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履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 80,84 B. 84,80

C. 84,64 D. 84,100

【解析】 计算分两步实现:(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价值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2)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参考答案 C

七、 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例9 (2011年上海卷)下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

A. 27% B. 42%

C. 38% D. 32%

市场经济体系范文6

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剧变,给经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失败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如何才能有效实施?中国从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失败中能得到何种启示?等等。

关于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受挫的原因,大多数人从经济制度、体制关系和宏观政策等偏重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此不同,斯蒂格利茨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原因——过度集权、产品质量、激励机制、选择问题、会计核算与价格体系、竞争的缺乏、创新与适应性等具有微观经济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标准原因的序列中,没能提供有效的激励被排在显著的位置上。也许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激励……但是这种激励并没有直接作用于提高经济效率。”[1](p.230-231)本文将之定义为“斯蒂格利茨命题”。

“斯蒂格利茨命题”的主要思想包括四个方面:(1)激励的实质是一个信息问题。如果一个组织或集权的机关具有某些信息来了解每个人此时正在做什么,或判断每个人应该做什么,而使产量最大化,那么就不存在激励问题了。(2)激励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率。直接作用于提高经济效率的激励结构被称为有效激励结构。(3)社会主义激励匮乏是指缺乏有效激励结构,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经济对平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阻碍了有效激励结构的建立;政党体系不仅提供了一种报酬机制,而且也提供了一种控制机制;政治体制充当经济激励机制的部分替代物,使激励的导向发生扭曲,即经济尺度衡量的晋升与业绩的相关程度要比政治标准差一些。(4)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其他原因都与激励相关。这些失败原因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激励匮乏的基础,包括过度集权、会计核算与价格体系不完备、竞争的缺乏等;另一类是激励匮乏的结果,包括产品质量低劣、缺乏创新与适应性等。因此,激励匮乏被排在社会主义经济失败标准原因序列中的显著位置上。

根据“斯蒂格利茨命题”的观点,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主要路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结构,以改变激励匮乏的结果。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结构?斯蒂格利茨认为,“激励问题与分配问题是紧密相关的”[1](p.55),建立有效激励结构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激励结构方向,其中,“激励结构的一个基本方向在于报酬必须按照绩效(必须可以衡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p.232),只有这样,才会使劳动者勤奋地工作,使决策者作出提高产品质量的选择,使技术、管理等创新者和创新使用者对创新有内在的动力和需求。田国强也认为,一种经济制度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检验一种经济机制或规则是否运行良好的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够提供内在激励使人们努力工作并做出高质量的工作,激励决策者作出有利于他主管的经济组织的好决策,激励企业尽可能有效益地生产。[2](p.9)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面临着经济运行中的激励匮乏问题。为激活社会主义经济,两者都是从激励匮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即实行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型。但是,两者转型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迥然不同: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差别?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国的改革选择了渐进式的道路,这一道路是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成功道路,它最接近于“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有利于保持改革过程中速度和稳定这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相反的改革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磨擦成本和社会动荡。[3](p.20-36)中国在激励匮乏基础上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还在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中起过积极作用;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初始条件,加上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宪法制度通过改革在更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宪法制度和利益结构保持了相对均衡,作为改革领导者和发动者的党和政府能在稳定和发展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转型。[4](p.183-184)

无论是进行纵向比较,还是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应该说,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成功的。但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我国在成功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因为,我们还没有创造出比这些国家更高的经济效率。正如列宁所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5](p.16)

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这是因为,我国的激励制度很不健全,而且已有的激励制度也没有完全作用于效率的提高,即尚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结构。例如,尽管我们一直强调按劳分配,但现实中平均主义分配的色彩还比较浓厚;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一般劳动力大量过剩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资本短缺与大量民间游资的存在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人们都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率、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但我们却始终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或技术创新与技术使用者之间渠道不畅的难题;企业家是现代企业的驾驭者,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先行资本”之一,[6](p.231)也是我国目前最稀缺的生产要素,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企业家成长机制。

这表明,如何建立有效激励结构,仍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认为,除了人们一直在研究的如何克服平均主义,坚持并实现按劳分配的这一传统课题外,目前重点要研究的是以下两个重大问题:一是科学认识按劳分配的效率区间和非效率区间,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这一制度在某些领域的非效率性问题;二是如何有效实现按要素分配,重点是建立按人力资本分配的机制;三是注重分配制度与个人行动的协调,使个人行动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运行。

二、按劳分配的效率区间分析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按劳分配的效率问题讨论颇多,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论强调市场因素,但忽视了非市场因素作用,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原则。按劳分配论,特别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论,强调非市场因素,但忽视了市场因素作用,遵循的是公平优先原则。”[7]甚至有人还认为按劳分配“导致效率低下,利益受损”[8],似乎按劳分配只讲公平而不体现效率。本文分析认为,按劳分配既体现了公平原则,也体现了效率原则。但是,与经典按劳分配理论相比较,在现实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面对按劳分配发挥作用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效率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者说存在一个效率边界。我们既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在现实经济中的效率性,也不能将这一分配制度的效率无限夸大。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理论的论述,是对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所作的带有预见性的一般描述,或者说指出了按劳分配的基本规定性。但是,经典按劳分配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的,包括存在着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劳动是人们获得个人消费品的惟一手段;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因而不仅按劳分配采取直接的实现方式,而且不存在价值实现问题,只要付出劳动,都将得到相应的回报;劳动力由社会根据需要直接配置,而不需要通过市场等途径分配;劳动力充分就业,不存在失业状况及由此对按劳分配实现程度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经典按劳分配模型运行的经济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按劳分配的实现范围、实现过程、实现形式及其效率区间等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1)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发挥效率的分配制度,而现实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不仅如此,而且公有制经济也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因此,无论是从全社会还是从公有制经济内部甚至从公有制企业内部来看,按劳分配必将与按生产要素并存,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按劳分配起主导作用。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典按劳分配模型在实现形式上面临着一系列转型,即由“直接型”转变为“间接型”的实现方式,包括把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通过市场这一曲折的途径转化为社会劳动,分配的中心环节由社会或国家转向企业,实行两个层次的按劳分配,分配尺度在形式上变换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企业平均劳动时间,分配的媒体采取货币这一劳动证书或劳动券的转化形式。这样,不仅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会发生变化,而且由于劳动力性质也呈现二重性,所以,劳动不仅作为按劳分配的尺度参与对“V”的分配,而且,内在地派生出按劳动价值分配并参与“M”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中劳动力的二重性也内在地派生出按劳动价值分配并使劳动参与“M”的分配。这既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低工资”问题的需要,而且也符合国有经济工资改革的方向,即不仅企业的成果要经过市场评价,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劳动计量和实现过程还要与市场机制联系起来。更为主要的是,工资的形成、工资水平和工资管理也要逐步与市场接轨。

(3)从现实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经典按劳分配只是一种消费品的分配方式。而现实中的分配是收入分配。对于个人来说,收入中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所以,收入分配超出了消费品分配的范围,为动员居民储蓄并转化为投资,需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包括劳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劳动效率体现为同量投入获得较大产出,或同量产出所需投入较小,或以最小投入获最大产出。资源配置效率体现为资源的有效利用,且同量资源由于合理配置而获得较大产出。一方面,生产活动是多种要素的结合,是一种联合生产,劳动只是其中的一种要素,而按劳分配是一种劳动者主导型的分配方式,它虽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但单靠这一分配制度不可能动员劳动者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向生产过程投入资源。要解决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短缺的问题,有赖于按要素分配制度。另一方面,按劳分配事实上是以资源充分供给为前提的,其基本要求是劳动者所得与劳动投入成比例。这能够促使劳动者注重劳动效率的提高,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忽视资源利用效率,导致在追求劳动成果量的扩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4)与经典按劳分配模型的假设前提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者是通过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进入企业的,而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普通劳动力市场和高素质劳动力市场这一双元结构,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简单)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从总体情况看,在国有企业中,无论是高素质劳动者还是普通劳动者,他们通过按劳分配所获得的收入都低于其对应的劳动力市场价格,面临市场的挑战,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适应市场的要求进行调适。

为解决目前高素质劳动者的收入低于市场劳动力价格这一突出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劳动力价格状况,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结合的现实要求就是:在同等条件下,通过按劳分配所得到的收入水平必须与高素质劳动力的市场价值相一致。为实现这一要求,可以选择多种途径。例如,把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以“劳动股份”形式分配给劳动者,或将企业部分资产以股份方式分配与劳动者出资入股相结合,使劳动者成为企业资产所有者之一;对于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成果转让的分成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对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家,除了承认其劳动报酬、经营风险收入外,通过期权激励等方式进行收入分配。

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首先要争取的是劳动的机会,然后才是公平的分配。也就是说,就业与分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方面,需要通过政府制定开放性即流动性的分工和就业政策,制定连接市场的分工和就业的政策,以及大力引导和鼓励寻找空档的分工和就业等手段解决普通劳动者“劳”的问题。同时,政府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法规,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5)经典按劳分配理论考虑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无论是从思想、道德、精神等方面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这一因素,但经典分配理论只是把这一因素当作按劳分配的存在具有必要性的理由,而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存在对按劳分配实现的影响。劳动者存在的“搭便车”等机会主义倾向,也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下,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并充分发挥按劳分配制度的效率性,另一方面要正视按劳分配发挥作用的客观经济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科学界定按劳分配制度的效率边界,并在按劳分配制度效率界区外探寻其他有效的分配制度,即通过按要素分配制度解决按劳分配制度的非效率性问题。

三、建立按人力资本分配的激励体系

我国学术界在要素分配也即功能分配方面的研究是相当滞后的。众所周知,分配关系的研究有三个角度,即个人或家庭角度的规模收入分配、社会角度的国民收入分配和要素投入角度的功能性分配。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国民收入分配是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日益突出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使规模收入分配研究成为经济学热点问题之一。而对于功能性收入分配,人们通常认为:在公有制经济中,主要生产要素由社会或国家占有,功能分配表现为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它并不直接影响规模收入分配,这就决定了在讨论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时,不可能重点分析功能收入分配。[9](p.16)这显然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符合。

研究功能分配,重点是要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激励体系。按照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人力资产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0](p.190),其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购买人力资产的价值之所以成为资本,不仅是因为他所购买的人力资产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或为其带来剩余,而且更主要的是这一剩余归自己所有。也就是说,人力资产在劳动者手中只是他的资产或商品,而不是他的资本,只有在资本家手中才能成为资本。人力资产是资本家的人力资本,因为他通过劳动者把手中的消极货币变成了资本,并获得了人力资本带来的剩余。与此不同,舒尔茨和贝克尔等现代经济学家们认为,一项资产只要能够创造和带来超出自身价值以外的价值和收益(即带来剩余收入)就是资本,而无论其创造的剩余归谁所有。他们通过长期研究认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人力资产是一种资本。

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角度分

析,存在着技术专家人力资本、管理者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和劳动者人力资本等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本。前两类人力资本属于特质型人力资本,劳动者人力资本又可以细分为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和特质劳动者人力资本。对于人力资本的层次性,尤其是其中的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存在性,国内学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例如,周其仁等学者认为一般劳务也是人力资本,[11]而魏杰等学者认为一般职工不拥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真正意义是指技术创新者和经营管理者。[12]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不同,就会带来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问题上的认识不同。要科学认识人力资本的层次及其与剩余分配的关系,必须从历史的、动态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作为蕴涵在劳动者体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的总和,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后才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劳动者的劳动总体上表现为个人劳动,这一劳动主要表现为体力消耗,因此,人力的内涵主要是体力或劳力,而脑力消耗极小,这样也就不会存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可能性。

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使劳动者的个人生产力表现为社会生产力,而且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分工,人力内涵中的脑力含量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取得了独立形式,而且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从而调动了劳动者增加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劳动力商品转化为人力资本。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人力资本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拓展,逐步形成现代人力资本体系。从发展过程看,人力资本经历了三次演进。

(1)技术专家人力资本的独立。在资本主义产生开始到18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家族式管理”为特点的古典企业与合伙制企业形式,生产形式主要是作坊式的单件生产形式,即一个作坊主带领一到数个雇工进行生产。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一方面,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同时又兼任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家,即资本家集管理者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于一身。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逐渐提高,熟练工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回报,也愿意对部分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这样,一部分技术熟练的工人从一般工人中分离出来成为技术专家。劳动者人力资本中一部分也就分化为技术专家人力资本。

(2)管理者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生。从18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理革命”,使古典企业形式完成了向现代企业形式的过渡,经理式的公司已经成为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形式。[13](p.936)在这一企业中,股东拥有对自己财务资本的完全产权和控制权,他们通过股票的买卖行使其产权;经理拥有对自己管理知识的完全产权和支配权,他们在高级劳务市场上买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时,管理者已经完全从传统的企业家概念中走了出来,并形成了加尔布雷斯所谓的“技术结构阶层”。同样,管理者人力资本从一般人力资本中走了出来,而且径直走向大企业的舞台中心。相对应的,原来掌权的资本家们变成“正在消失的形象”[14](p.236)。

(3)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分离。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革命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整个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信息与土地、资本、劳动以及管理等一样成为生产要素,社会对知识型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从原有的科层制向扁平化、团队化变化,决策越来越多地由基层员工作出。据美国企业调查统计,近30年来工人在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已从33%降到了17%,到2020年将不到2%,到2025年普通工人将会全部退出。在美国近些年来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者中,知识工人占90%,他们是最大的职工群体。企业中创新者成为知识型企业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者,他承担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方向。[15]

人力资本作为广义的资本概念的组成部分,其产生之初就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但在其不同的演进阶段,具有不同的剩余索取权分配形式。[15]

(1)在技术专家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时,也就是在古典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时期,由于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难以计量性尚不明显,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质量可以通过契约后的劳动成果的测量确定,因此劳动者无须进入企业,也就不能拥有剩余索取权;而拥有特殊技术的工人由于其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提高,成为其退出某企业的障碍,他们必须进入企业契约,作为留在企业中的回报,因而获得了超过其他工人的报酬,也就是说他们获得了部分剩余索取权;而剩下的大部分企业剩余索取权仍被集管理者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于一身的资本家占有。

(2)在管理者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时,也就是在现代企业阶段,管理者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群体性日益增强,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他们获得了大部分的剩余索取权,而其余的剩余索取权被物质资本所有者和技术专家人力资本所有者瓜分,劳动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仍旧未获得剩余索取权。

(3)在劳动者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时,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同时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功能逐渐退化成为企业的债权人,只获得利息。此时,企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了剩余索取权,虽然在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如何分配尚无依据,但其趋势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劳动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要是特质型人力资本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索取权。这表现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逐渐兴起的“员工持股制度”和“购股权计划”上。

激励的匮乏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从体制角度解决激励匮乏的基础(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结构改变激励匮乏的结果。

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激励体系,需要重点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两重关系:第一重关系是作为生产函数的企业其内部的劳动力、企业家才能、技术、生产资料等要素的组合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这不仅决定着企业的性质,而且决定着激励的性质与方式。如果劳动力与公有生产资料相结合,则激励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的其他分配方式相并存的结构;若劳动力与非公有生产资料相结合,则激励制度应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要素所有者凭借所有权索取要素报酬。

第二重关系,是作为人格化装置的企业内部各活动主体自身的组合关系。在现代企业中,经济活动者组合在由“出资者—企业家—管理者—劳动者(包括技术人员)”构成的委托链中。在这一运行链上,“出资者—企业家”、“企业家—管理者”、“企业家—劳动者”以及“管理者—劳动者”等每一链节上都存在着激励与被激励的关系。在这一激励体系中,存在下列关系:(1)企业家激励是激励结构的核心,是决定企业运行效率的关键。因为,企业家是一个不但能感觉到机会而且能捕捉机会创造利润的“经纪人”,是一个能够改革和革新生产方式的创新者,是一个擅长于对稀缺资源协调利用并做出明智决策的人。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企业家是最为短缺的资源,经济激励匮乏主要是企业家激励的匮乏。(2)管理者激励是企业家意图得到有效贯彻并最终实现企业效率的传导机制。管理者不是企业家,但具有企业家的性质。这也就是说,管理者一方面是企业家意图的贯彻者。在此,管理者是监督者,监督是激励的替代品,管理者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者监督的效率,降低其他激励的成本。另一方面,与企业家相类似,管理者具有一定创新性。在此,管理者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管理者的创造性。(3)劳动者激励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在公有制关系中,劳动者激励是为实现公有制度的本质要求,即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一目的服务的。但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说,劳动者激励是一种手段,它是用来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特别是克服工人的偷懒、“搭便车”等倾向的机制。如实行效率工资,就是在企业不可能完全监督工人行为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工人偷懒被发现从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从而达到提高劳动效率的一种常用的手段。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功能分配与激励,必须从以上两种组合关系的角度研究要素所有权的经济实现。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影响个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劳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但是,个人的行为并不完全受分配制度的影响,个人行动与集体行动之间存在着矛盾。某种收入分配制度要达到提高劳动效率或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还需要研究收入分配制度与个人行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事实上,收入分配不只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而且对生产能起到其他机制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发挥收入分配制度的调节作用,协调个人行动与集体行动的矛盾,使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目标的同时促成集体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田国强.激励、信息与经济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1994。

[4]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7]蔡思复.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要义[J].经济学动态,1998,(5):22-26。

[8]陈仕中,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研讨[J].经济学动态,1998,(6):39-40。

[9]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21-26。

[12]王刚.人力资本层次性、剩余索取权分配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1,(2):40-46。

[13]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