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的哲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情绪的哲学

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mood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Method:56 patients underwent cerebral angiograph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2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negative emotion (SAS and SDS score)and blood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operation,the blood pressure level,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during the operation,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sycho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Whole brain angiography; Negative emotion; Blood pres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zhou 510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33.023

?R床采用的全脑血管造影(DSA)是一种通过皮股动脉穿刺的血管造影成像,可有效应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性质、严重程度[1-4]。DSA虽然创伤小,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存在一定风险,患者对其产生排斥等心理,加上缺乏对手术的认识,可发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导致患者血压升高,从而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5-7]。因此,及时有效的消除负性心理,可减少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1~68岁,平均(57.24±3.18)岁;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9例,急性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眩晕综合征3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9~70岁,平均(58.60±4.25)岁;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7例,急性脑梗死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眩晕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实施局麻,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置入5F股动脉鞘,将导管头端送至主动脉弓,对左右颈总动脉及椎动脉选择性进入,并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快速减影,以获得清晰血管图像,完成后拔除血管鞘,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 对照组 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术前:患者因缺乏对全脑血管造影术相关知识的详细了解而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抵触等情绪,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DSA的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及介入室的环境、仪器设备,让其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有最基本的了解:全脑血管造影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手术,它只是一种在局麻下微创的检查方法;同时让同病房已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对陌生环境及手术方式带来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从而全面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手术的信心。(2)术中:手术过程中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告知患者在注入造影剂后其大脑出现发热、发胀等为正常现象,鼓励患者积极自我表达,并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放松锻炼来减轻因生理因素而产生恐惧心理。(3)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术后需要保持患侧肢体制动6 h,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如腰腿疼痛等不良现象,可通过其他肢体可适当活动,按摩腰背部来缓解因患肢制动带来身体的不适感,同时告知患肢制动对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意义,避免引起穿刺口出血和血肿;指导患者通过腹式呼吸锻炼,以缓解焦虑情绪;通过指导家属给予患肢定期按摩和进行双足背屈动作,同时关注患者的患肢侧远端的血运情况,避免由于制动而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每半个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等体征。

1.2.3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主要方法如下:(1)心理干预。①由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②术前干预:手术前3 d,由护理人员一对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方法,通过平板电脑放映DSA操作视频和介入室环境的相关图片,为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DSA的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及介入室的环境、仪器设备,并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提前让患者模拟手术当日的情景,锻炼患者床上排便、患侧肢体固定制动等;并于手术当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述内容进行回顾,让患者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消除因对未知事件的恐惧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③术后干预:在患者保持制动的前提下取最舒适的,当患者出?F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情绪时,通过播放音乐让患者放松身心,并嘱咐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分享一些有趣经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理人员通过列举经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2)行为干预:当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或出血时,予以弹力绷带包扎,延长压迫及制动时间,关注患者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若发生栓子脱落形成血管内栓塞,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查看患者意识障碍有无加重,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患者出现血管内感染时,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告知患者家属需保持右下肢穿刺部位干燥,定时更换敷料,避免穿刺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于护理干预前及术后第3天,由课题组同一名护理人员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其监督下由患者独立完成相关量表评估。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8],各20条目,根据不同情绪发生频率进行评分,没有或很少时间发生为1分,小部分时间为2分,相当多时间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为4分;SAS、SDS临界值分别为50、5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2)比较患者术前的血压变化情况,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测量患者血压水平,第一次测量完成后至少等1 min,再进行第二次测量,取两次的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可发生因缺乏手术和疾病知识而出现的焦虑、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促使血压上升并对手术产生抵抗心理,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采用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从而调节患者的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并有效抑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9-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后,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负性情绪,说明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给予应对应激心理的心理行为干预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易引起机体血压变化,而主要原因为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促进收缩血管物质的释放,以致患者血压升高,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手术顺利进行[15-17]。针对上述因素,通过语言沟通、情绪疏导、心理暗示等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坚定性,促进患者康复,获得较好预后结局。

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2

关键词:体验;认知;情绪;行为;身体经验;生理唤醒

中图分类号:B8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6-0489-05

1引言

概念是构成理论的最基本元素。概念研究是理论研究的起始环节。长期以来,众多心理学家特别是情绪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体验(experience)是情绪的核心成份之一(Bindra,1970;Izard,1978;斯托曼,1986;卢家楣,2009)。但何谓体验,心理学界却一直鲜有研究。一定程度上,这不仅束缚了情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凸显了心理学领域对某些基本概念研究的不足。为弥补当前情绪心理学研究的缺失,更为了进一步完善心理学中基本概念—体验—的研究,该文首先从散见于相关学科对体验概念的零星论述中,提炼出建构体验概念所需的思想质料与方法。随后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分析,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相关概念辨析的方法揭示出心理学意义上体验的内涵。

第32卷第6期张鹏程等体验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心理学探新2012年2不同视域中体验概念的理解

“体验”,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仅在俄罗斯语言中就有近5000~6000个词来表达人的各种主观体验(彼得罗夫斯基,1981)。由于体验概念起源于哲学,随后进入心理学领域,当前体验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因此,该文主要从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领域考察体验概念的界定情况。

2.1哲学视域中体验概念的诠释

尽管体验的思想可以上溯到柏拉图的迷狂,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席勒的游戏说等等,但是,体验一词在西方语境中的真正出场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根据考证,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最早把体验引入哲学领域并赋予概念,认为生命的进程是不断延伸的、不断推进的“现在”,但“过去”会作为某种力量仍然对现在发生作用而并不丧失意义,因而具有统一性的生命的意义在“现在”所形成的一个单位,就是最小的单位,即“体验”(李红宇,2001)。狄尔泰重在提倡身心统一的“整体性”体验观,反对认识论中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认为体验活动下的实在是“为我之物”,而非“自在之物”。

后来,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980)在其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批判了西方哲学中基于主客二元对立的客观主义,并提出了体验主义(Experientialism)。随后,这两位学者(1999)又进一步提出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由于著者用来表示体验的词虽有experience,但更多的是embodiment,因此,体验的概念研究此时已出现新的趋势,即体验的具身研究。与之相似,解释学家伽达默尔(1994)从身体经验出发,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了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从中不难发现,伽达默尔的体验观除了强调体验的发生与个体的身体经验直接相关外,还指出了引发体验的对象必需对个体有意义。

相比之下,现象学家胡塞尔和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则将体验的概念研究推进到认知领域,认为体验具有意识的特征或认知特征。如胡塞尔(2007)认为像感知、想象意识、图象意识、概念思维的行为、猜测与怀疑、快乐与痛苦、希望与忧虑、愿望与要求,如此等等,只要他们在我们的意识中发生,便都是“体验”或“意识内容”;海德格尔(1999)认为体验“是贯透在世的所有本质环节来领会掌握在世的整个展开状态”,是一种 “非规定性的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现代认知科学哲学将体验的具身性和认知性相结合,又提出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来理解个体的主观体验。

总之,最初,体验哲学仅仅是一种反对主客二分法的哲学思潮,后来随着体验主义的诞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进入理论心理学的视野。如今,现代认知科学领域,具身认知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经由认知科学哲学和理论心理学而逐步进入了实验领域(叶浩生,2011a),与之相伴,体验哲学思想也逐渐进入实验心理学视域,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2.2心理学视域中体验概念的内涵

心理学中对体验概念的探讨主要分为三种:(1)从情绪理论出发,卢家楣教授(2009)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上分析主观体验,即强度、度和复杂度;乔建中教授(2003)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是脑的感受状态,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享乐色调的知觉和意识;孟昭兰教授(2000)认为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内在体验是情绪的原始和社会适应的凭借和依据,是反映人与外界对人的利害关系,从而驱动人行动的根源。(2)从心理活动论出发,前苏联心理学家瓦西留克(1989)认为体验是指人在渡过这样或那样(通常是艰难的)生活事件、情况时,恢复失去的精神平衡,一句话,应付有威胁情境时的一种特殊的内部活动、内部工作。(3)从存在论出发,马斯洛(1987)认为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

2.3教育学视域中体验概念的理解

尽管目前国内教育工作者对体验下的定义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以下几种:(1)从词源学角度,即体验(experience),从“经历”或“经验”一词发展而来,它是个体对某种事物的实际经历,意指体验的产生离不开个体的经验;(2)从认识论角度,有学者(闫守轩,2004)认为体验是人把握自身与世界的一种思维图式,一种试图突破主客二分而实现主客融合的整体性思维方式;(3)从价值论角度,有学者(张华,1999)认为体验是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的生成,是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4)从本体论角度,有学者(辛继湘,2003)认为体验是和生命共生的,和生命有着一种共生性。换言之,体验是和生命不可分离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体验着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在体验着生命。

3当前体验概念研究存在的问题

上述研究中对体验概念的界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是研究视角的单一性,二是功能和特性相混淆,三是忽视体验的生理特征。

所谓研究视角的单一性,主要是指目前研究仅侧重于体验的某一种特征(或经验或认知或情绪等等)进行论述。而这种单一的视角对体验概念进行研究,必然会使其丢失某些意义。例如,从经验的角度界定体验,容易使人简单地认为体验的产生就是靠亲身实践活动,这充分反映在很多学者认为体验教育就是强调“做中学”的观点中。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与反思中体验的理念是否相悖?同样,如果仅从认识论的角度界定体验,似乎意味体验仅具有认知的特征,这与有学者指出“体验是情绪心理实体”的矛盾如何解决?

所谓功能和特性相混淆,主要是指通过对体验功能的论述来代替对体验特性的界定。显然,概念的特性是其功能的基础,这种对体验概念的置换式界定,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其产生某种误解。例如,如果“体验”是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那么体验本身又从何而来?同样,从存在论或本体论意义上突出体验的生命性,这种看法本身并没有错。但仅从生命性角度给体验下功能式的概念,势必因缺乏可操作性而影响其应用。事实上,对体验存在论或本体论的强调,其实质是突出体验与人的身体密切相关。

另外,虽然目前对体验概念从词源学、认识论、价值论以及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看起来似乎很全面,但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是人脑的感受状态,任何体验都有其生理基础,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生理激起水平上。这与上述谈及的体验具有经历性、认知性、情绪性或具身性等特征又有何种关联?

4体验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从当前体验概念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中不难看出,若想客观地界定体验,必须从整体上对与体验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即厘清体验与认知、情绪、行为、身体经验,以及生理唤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系统,更准确地揭示主观体验的本真状态,使其如其所是。

4.1体验与认知的关系

体验与认知(cognition)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区别在于:从发生上看,体验活动不同于认识活动,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之间的意义的反映。凡是与人有意义的事物,必然使人对其产生相应色调的体验;从思维方式上看,认知所表现出的思维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是主观对客观间接的、概括的反应。而体验所体现出的思维是建立在主客融合的基础上,是主观对客观直接的、整体的反应;从目的上看,认知的本质在于追求持久性的满足,而体验的本质则是在于不断的生成与发展。

二者联系在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认知具有体验性,认知中的语言和思维都具有体验特征(Lakoff,2002;Lakoff & Johnson,1980)。从具身认知的角度看(叶浩生,2011a),身体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认知过程的进行;“心灵”是一个突显的过程,从来就离不开身体,情绪和思维过程等仅仅是有机体与环境互动中的一系列身体活动的体验(叶浩生,2011b)。这表明,无论是人类认识的产生、认识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还是借以认识的工具(如语言),以及认识的结果(如各种思想理论),都深深地打上了个体体验的烙印。随着具身认知研究成为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股汹涌澎湃的实证研究思潮,这无疑为体验的认知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认知不仅是体验得以产生的工具,也是体验的外化(Externalization)形式之一。体验并不能凭空产生,体验的产生总是有其特定的对象。由于对象既有客观对象,又有主观对象。其中客观对象可以通过外部行为获得,而对于主观对象则主要是通过认识来提供,并且它又以个体的思维活动为主。从种系发生上看,体验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心理特征。人比动物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将其合理的外化,诸如外化中有一部分是以语言符号为核心的认知方式。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动物依然没有逃出非语言的窠臼,只能用简单的情绪和粗暴的行为来外化体验。正缘于此,人成了理性的动物,从而认知方式也构成了人类最重要的外显体验。

4.2体验与情绪的关系

与认知一样,体验与情绪(emotion)之间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区别在于:从范畴看,所谓情绪,它(情绪)包含生物学基础,外显行为模式和内在体验状态三方面复合的心理现象(Izard,1978)。这里容易发生的逻辑错误是,认为情绪由生理、行为和主观体验三种因素构成,就想当然地认为主观体验是情绪的子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情绪唤醒是整个生理唤醒殊的唤醒状态一样,即任何情绪都有其生理基础,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生理激起水平上。与之类似,情绪是体验特殊的存在形式。从生理学角度看,尽管情绪和体验的发生都伴随着一定生理唤醒,但与情绪相伴而生的生理唤醒,往往是情绪层面上情绪体验的生理唤醒,与认知相伴而生的生理唤醒,则是认知层面上认知体验的生理唤醒。因此,并不能将体验的生理唤醒,笼统地称为情绪体验的生理特征。

二者联系在于:从特征上看,首先,体验和情绪的发生都伴随一定的生理唤醒;其次,尽管体验具有认知等特征,但体验更多的是与情绪相伴而生,情绪性是体验的基本特征之一;另外,体验是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体验,则无所谓情绪。从功能上看,情绪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情绪体验的效价或强度得以实现。正缘于此,许多学者(Hosotani et al.,2011;Shallcross et al.,2010;Tso et al.,2010)对情绪的研究,往往以情绪体验的面目出现。

4.3体验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behavior)不仅是体验得以产生的工具,也是体验的外化形式之一。从广义上讲,行为不仅包括外在的动作行为,也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其本质又都属于身体行为的范畴。由于在体验与认知的关系中对思维活动与体验的关系已有所叙述,因此,这里主要论述外在的动作行为也是体验得以产生的工具和体验的外化形式。事实上,通过体验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已经知道:体验赖以产生的对象分为客观对象和主观对象。其中主观对象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获得,而客观对象则可以通过外部行为获得。因此,行为是体验得以产生的工具之一。

另外,在体验活动中,人的面部、四肢和躯干的动作、姿态会发生明显的模式性变化,如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咬牙切齿和手舞足蹈等,这些变化可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往往成为体验活动的表面特征。有心理学家(孟昭兰,2000)发现,人类表情这种特殊的行为,“与体验具有先天的一致性”;“表情是肌肉运动,是感情体验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信号……”。也正因为体验与表情行为有这种特殊的关系,所以有人主张通过表情来诱导体验,即表情诱导体验感受(Tomkins,1970)。

4.4体验与身体经验的关系

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其本质上都是身体经验。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将体验与身体经验关系的论述分解为两个方面,即一方面论述体验与身体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论述体验与经验的关系。

身体(body)是体验赖以存在的场所。身体是体验中的身体;身体决不是一个由肌肉、血液和骨骼组成的“客体”,而是一个产生各种生活体验的“主体”(叶浩生,2011b)。体验具有具身性,是强调个体从身体纬度出发,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梅洛·庞蒂(2001)曾言:“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其实,这种强调从身体角度,通过个体的“行”来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注重“知”的哲学的话,那么与之迥异,中国古代哲学则是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注重“行”的哲学,是一种强调“体验”,以“体”悟“道”的哲学。事实上,犹如理性活动通过大脑需要嵌入身体一样(Nemirovsky & Ferrara,2009),没有身体的介入,体验将失去存在的载体。因此,具身性(embodiment)是体验的基本特征。

体验(experience),是从“经历”或“经验”一词发展而来,意指体验的产生离不开个体的经验。诚如唐力权先生在其《蕴缴论》中所说:“所谓‘体验’,就是根身经验、意识之灵明觉慧来证验本身”。因而,体验具有经验性或亲历性的特点。无论将亲历性分为“亲身经历和亲心经历”,还是“实践层面的经历和心理层面的经历”,其实都殊途同归,即亲历性既可以指主体通过实际行动直接亲历外部事件,参与外部的行为操作,突出东方文化中“行”的特征;也可以指主体通过想象在心理上亲历,对内部进行心智操作,突出西方文化中“思”的特征。体验亲历性特征具有“行和思”两个层面的含义,其缘于体验对象的特殊性,即既可以是客观对象,也可以是主观对象。客观对象,即自然界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获得,更倾向于“行”的参与,而主观对象,即精神世界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更倾向于“思”的参与;关于特殊的客观对象,即观念化产物的世界,不仅具有主观因素,同时还具有客观因素,因此对其的参与方式,往往是先“思”而后“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验性或亲历性作为体验得以产生的工具功能,其实质是反映体验的产生需要“行或思”的工具性特征。

4.5体验与生理唤醒的关系

体验的生理(physiology)激起包括在体验活动中产生的所有生理变化。任何体验都有其生理基础,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生理激起水平上。不同心理层面或不同类型的体验,往往伴随不同的生理唤醒,诸如情绪层面上的体验,引发的往往是情绪体验的生理特征;认知层面上的体验,引发的则是认知体验的生理特征等等。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激活为体验的发生和活动提供能量;从延髓到脑干部位的网状上行系统向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脑皮层传递的弥散性冲动,支持着脑的一般激活和体验;网状结构的下行纤维又把信息输送回来,协调着脑的激活水平和体验状态。例如,有研究者(Vicente et al.,2011)指出,主观的情绪体验依附于大量的皮层和皮层下神经网络结构。

另外,有机体的内脏器官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并突出地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新陈代谢过程的自然节律等活动的改变上,这些生理变化不仅支持和维持着体验,而且影响着体验的强度和维持时间。此外,其变化的梯度还揭示着各种具体体验之间的性质差异。由于目前对体验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体验的特征进行研究亟待加强。

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生;抑郁情绪;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142-02

心理学指出,抑郁是人的气质类型的反映,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和心理亚健康状态。抑郁造成人的思维和动作反应慢、不灵活,常常表现为行为孤僻,郁郁寡欢,思想自闭,反应迟顿,情感脆弱,易激动,也易消沉,多愁善感,多心好疑。抑郁情绪常常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抑郁也严重影响着其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高职学生的抑郁情绪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端正认识、调整心态、自我调适,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抑郁情绪的识别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通常情况是当人们受到各种心理打击产生抑郁情绪后,人们会自觉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够自行恢复心理平衡。由这些挫折和不如意引起的抑郁,是正常和短暂的,应对抑郁情绪的过程也正是个体自我成长和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但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恶化。因此,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应到专门的精神科门诊及时诊断和治疗。抑郁情绪的产生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和人的遗传素质、个人性格、家庭成长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突发重大意外事件等有关。

高职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心理特点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识别主要依据本人的表述、心理老师的观察和一些心理测试的结果。在做心理疏导工作之前,必须首先鉴别学生是属于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对有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的学生必须遵守心理咨询工作原则,建议其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做正规的鉴别与系统的治疗;对有一般的抑郁情绪的学生,则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二、高职学生抑郁情绪表现

1.高考失利的挫败感引发抑郁

升入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挫败感,他们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同学比较,自觉有明显的劣势。高考失利的失败感,导致自我评价过低,经常用负面的语言描述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有什么用呢?”“我从来没体会过成功。”“我非常失败,没有哪一点让我自己感到满意。”高中时期,高考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虽然学习辛苦,但辛苦中也使生活充实快乐。但新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却没有及时建立新的生活目标。理想的缺失让生活失去了方向感,慢慢地也就找不到自我的价值感,从而产生了抑郁情绪。

2.人际关系敏感引发的抑郁

人际关系敏感主要表现是不能正确处理和他人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和别人相处时常常心怀戒备、怀疑和嫉妒,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着种种困惑,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孤僻、好嫉妒等个性品质是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重要心理因素。高职院校的人际关系比高中时期更为复杂,往往是当事人产生抑郁情绪的直接原因。孤僻的性格特征也会使沟通交流产生障碍,由此引发人际交往的困难。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恶劣的人际关系常常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3.过高的就业期望导致的抑郁

就业期望指理想的职位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过高的就业期望可能会带来情绪问题。一些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在求职面试等过程中,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从一些职位不高、薪酬微薄的初级岗位做起,好高骛远,希望一就业就获得财富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求职屡次受挫,又不能及时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容易陷入恶劣情绪的困扰;长期处于不良心境,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三、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疏导策略

1.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正是过低的自我评价,才引发了抑郁的情绪。针对高考失利带来的挫败感而引发抑郁情绪的学生,心理疏导的主要方法是从认知上调整其对自我过低的评价,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首先通过心理老师的疏导,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对自我的评价,并学习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如对自己说:“我很快乐,我无须看别人脸色。”“我很勇敢,我有足够的力量对付我所遭遇的困难。”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

其次,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让当事人明确对自我评价不合理而导致抑郁情绪的认知过程。当事人非常在意自己的高考失利的意义,认为高考的失败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这是一个以偏概全,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也是产生自卑心理、引发抑郁情绪的根源。心理教师引导要当事人明确成功与否,其实并不完全由客观环境的优劣来决定,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高考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高考的失利已经是过去,只有放下过去,重新寻找生活的目标,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生活。高职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很强,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生活的目标,可以为自己制订一个具体的人生规划。生活有了意义,抑郁情绪自然会得到缓解。

再次,重新建立对自己的客观的认识,重建自信心,摆脱抑郁情绪。要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寻找自己的价值。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就不会过分地顾及别人,过分地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逐渐地就会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任何挫折。要教育学生改变认知,树立信心,寻找自己的价值。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重建自信,就会慢慢走出抑郁情绪的阴霾。

2.实施行为训练

针对人际关系敏感引发抑郁情绪的高职学生,可以采用行为训练的方法使其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行为训练是减轻或改善不良行为的心理疏导技术。心理教师在对当事人的人际交往行为进行分析后,应帮助当事人制定行为目标。要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要指导当事人了解行为训练的基本原理。应当引导当事人不要过度纠缠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应具体描述分析目标行为,指导当事人实施行为训练的方案。主要步骤有以下两点:

一是面对人际关系敏感带来的抑郁情绪,先学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放松。放松技术是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导致整个身心放松,以对抗由于人际关系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而消除紧张的行为的心理训练技术。可以用稳定的缓慢吸气、呼气的方法,达到松弛的目的。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让身体处于肌肉松弛的状态。这样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会使学生体会到人际交往中身心松弛的乐趣。

二是根据当事人的人际交往问题布置相应的行为训练的作业。在行为训练中,要求当事人明确完成这些行为目标的目的是缓解人际敏感带来的抑郁情绪,体会人际交往中带来的乐趣。具体行为训练的内容有:

首先,养成和朋友们保持联络的习惯。学会向朋友倾述内心的烦恼,不要把烦恼深藏在内心,可以经常给老朋友写信。朋友的倾听和鼓励是抵御抑郁的一剂良药。其次,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抑郁情绪的侵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可以分享助人的快乐;关爱别人,自己也会从中收获快乐,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能够有效地增强自身的价值感,这是应对抑郁情绪的一种好方法。再次,用行动来代替思虑。制订规律的生活计划,多到户外运动、散步,多晒晒太阳,呼吸些新鲜空气,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抑郁情绪的蔓延。

3.进行健康择业教育

针对由于过高的就业期望导致抑郁的高职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是结合学校的就业教育,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择业教育,摆脱抑郁情绪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侵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开设健康择业心理课程。通过开设健康择业心理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心理分析。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就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心理疏导。根据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自觉抑御抵御情绪的侵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心理教育活动。在就业心理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宣传栏、广播站、举行心理讲座、心理美文大赛、心理游戏、心理沙龙、心理电影等方式开展活动。在心理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挖掘自己的潜质,发现自我的价值,使学生都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择业。要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找准定位,摆脱抑郁,快乐成长。

三是通过心理协会等渠道引导学生开展就业自我教育。就业期望过高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影响,而同龄学生的交流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收到心理互助的效果。心理协会可以对因就业期望过高带来的抑郁情绪的危害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识别和应对抑郁情绪的能力。心理协会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学生社团组织,心理社团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社团成员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因高考失利带来的自卑心理、人际关系敏感、过高的就业期望容易导致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调整对自我过低的评价,提高自我评价水平,采用应对人际交往困难的行为训练的方式和开设健康择业心理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心理教育活动、心理协会成员互助等方法可以有效解除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困扰,达到理想的心理疏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孝红. 关于大学新生抑郁心理的调查分析[J]. 西华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李志. 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培养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 究,2004(1).

[3]邱炳武,王极盛. 抑郁研究中的素质——压力理论述评[J]. 心 理科学,2000(3).

[4]汪向东,王希林,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K]. 北京: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1999.

[5]王玉兰.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 中国科技信 息,2010(2).

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4

关键词 唯心主义影响及其克服 巴甫洛夫学说 形体动作法方法 意识与下意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我国传播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迷惑不解、质疑甚至反对的声浪。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斯氏体系的确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早期发展过程中。虽然其基本美学观点主要是俄国革命民主派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所奉行的“美即生活,生活即美”、“面向人民”等美学原则的传承,但在一些方面也受到了唯心主义哲学尤其是心理学的影响。

20世纪初期,心理学的状况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这一领域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心理学从其总体说来是脱离客观环境和社会实践的一门学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哲学和心理学问题上不很在行,但他又想利用当时的科学成就来给自己的体系打下基础,所以受到了迷惑和影响。有一些问题,往往被某些人用来作为断定斯氏体系是“唯心主义体系”的一些主要依据。这就是“激情记忆”:“放光”与“受光”;“心理生活三动力”:下意识,超意识。我们可以探讨这些问题的性质及其在体系中的演变发展过程。

激情记忆是从法国实验心理学家里波的著作中借用来的一个术语。在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斯氏过高地估计了激情记忆在演员创作中的作用,他当时认为这是演员创作的基础,情感的主要“诱饵”:从这里他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演员在舞台上的全部体验必定都带有重复的性质。这是受到了里波学说的影响一把机械的记忆和情绪的记忆对立起来。直接去追求情绪记忆或激情记忆。

我们戏剧界有些人把这一点固定化了,好像斯氏始终停留在这样的看法上,甚至把“情绪记忆”的提法叫做“情绪留住论”。

其实,后来斯氏已经把里波的学说加以改造了。他把对生活中所体验过的情感的记忆叫做情绪记忆:与视觉的、听觉的和别的记忆不同,他所记录的不是事实和环境本身,而是内心情感和伴随着这些情感的形体感觉。他认为,借助于情绪记忆,演员会在自己心里激起按剧情发展过程为他所需要的、某个时候曾在相应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过的体验。这样的手法会促使演员在探索他为创造舞台形象所需要的材料时始终求助于生活,求助于自己的体验,在其中寻找他所熟悉的与剧中人物的体验相类似的情感。因此。他要求演员在创造角色的工作中“从生活中出发”,而不是从舞台程式出发。在《情绪记忆》一章中,他号召演员要广泛地、多方面地接触生活和极其仔细而不是无所用心地观察生活。为自己的情绪记忆储备创作材料。这跟里波只强调抓取一时的印象。只强调这些印象对自己情感的强烈影响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在重新唤起记忆方面。他后来跟里波所采取的途径也有很大的不同。他避免直接追求情绪,并没有企图用直接的方法在自己的记忆中唤起它,而是用间接的方法去影响情绪记忆。即把演员带到角色的行为逻辑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以前所体验过的情绪的回忆。便会在创作过程中心理和形体方面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反射式地产生出来。

“放光”和“受光”。这是从里波的著作《注意的心理过程》里借用来的。这在体系发展早期。对于加强对手彼此之间的注意是有过一定作用的。但是,在教学工作中,采用这种没有具体动作,直接“深入对手的心灵”的练习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结果。然而《交流》这一章里还是以很大篇幅推荐了这一练习方法,甚至提出什么“放光的潜流”这个名词。主张用“眼睛无形的触角”去捉摸别人的心灵,还有所谓“自我交流”,就是要让大脑跟“靠近心脏的太阳神经丛”发生联系,这当然是比较“玄”的了,是不可能从现代唯物主义生理学那里得到科学论证的。在斯氏晚年,这种工作方法已经完全不采用了,但在书里还是留下了里波学说影响的痕迹。

“心理生活三动力”。这是由法国内省心理学家冯德首先提出来的。在冯德那里,智慧(理智)、意志、情感这三者是分立的,斯氏则认为这三种动力是分不开的“三位一体”;“说起其中的第一个,无意中就会牵涉到第二个和第三个……”(《全集》第2卷。第366页)

后来他又把智慧分为概念和判断,这揭示了思想过程的两个步骤:对对象产生一种多少是概括性的概念(这是艺术思维的特点):对概念进行判断,从而决定对思维对象的明确态度。

顺便说一句,过去有人认为瓦赫坦戈夫注意舞台态度,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好像是不注意舞台态度的。这完全是种误解。对形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正是为了形成对对象的态度。

与此同时。斯氏通过实践发现意志与情感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现代心理学对此已作了证明:“……情绪表达着要求的积极方面,既然是这样,情绪就必然包含着对那种能吸引情感的东西的意向、意愿,而愿望正如意愿一样,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情绪……”(鲁宾斯坦《一般心理学基础》)

冯德的唯心主义的论点,斯氏根据现代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成就加以改造之后,实际上就只保持了用语,内容已经完全不同了。

关于“超意识”与瑜伽学派影响问题。

“下意识”、“无意识”,这是与“意识”、“有意识”相对而言。心理学上的说法是“随意的”和“不随意的”(即受不受意识的指挥)。

“超意识”,这是斯氏从唯心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中不加批判地袭用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来源是瑜伽学派。瑜伽学派是公元前2世纪印度的一种宗教哲学学说,主张“纯粹不朽的精神”。追求逃离外在物质世界的“解脱”。从其哲学思想的实质来说,这是一种宗教的唯心主义。瑜伽派信徒学习那种足以刺激神经因而使注意力分散的动作。他们认为:“习惯可以做出一件事。而同时注意力却集中在另一件事上,自动的活动不会使注意力脱离开主要的东西。”这种想法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感到很大的兴趣:既然由于有意识的练习而获得的积极习惯是达到“解脱”的手段之一,那么通过有意识的手法就有可能达到无意识的领域。他的关于在当众创作的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的论点,以及“通过意识达到下意识”(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自然地激起有机天性的下意识的创作)的论点,显然都受到了这种学说的启发。尽管瑜伽学派对许多心理现象的解释相当幼稚,但他们还是正确地推测到,当意识贯注在别的什么事情上的时候,思维活动的某一部分可以不被意识到。但不会停止。这可以从后来巴甫洛夫关于无意识活动的神经结构的学说中得到证实。

当然。唯心主义哲学和心理学影响的痕 迹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里也留下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这样一种提法:“人的生活只有十分之一是在意识的范围内进行的,另外十分之九,也就是最崇高、需要和美丽的人的精神生活,都是在我们下意识或超意识中进行的。”《全集》(第四卷,第165页)类似的论述还散见于他的其他著作中,但这主要都写于十月革命前或十月革命后不久,如上引的一段就见于1916~1920年根据《智慧的痛苦》写成的有关创造角色问题的材料。在他去世前不久定稿的著作中。有些错误或不确切的提法还没有删除干净。然而我们不能据此就对体系的哲学美学基础遽下“唯心主义”的断语。

应该说。在体系发展的早期,唯心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的确是存在的,尽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依据他的艺术实践进行了一番改造,但到了晚期,随着体系各项原理的进一步完善。这些影响在他的体系的整个理论基础中已占不了多大的位置。

形体动作方法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期的一个重要发现,也是使他的体系从只注重内心体验发展到强调心理与形体的有机统一的重要标志。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得以确立的这一演员创作方法。是与巴甫洛夫的生理学学说有着深刻联系的。

在三十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笔记本上,有一些关于谢勒诺夫《大脑的反射作用》一书和巴甫洛夫著作的摘录。此外,据尤・弗罗洛夫1949年的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研究过巴甫洛夫的经典著作《客观研究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之二十年经验》中有关“条件反射”的部分,并读了谢勒诺夫著作的有关章节。

1934年,在排演《恐惧》时,演员列昂尼多夫曾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处理剧中人物鲍罗廷教授的形象时有巴甫洛夫学说的东西,斯氏回答说:“我们离巴甫洛夫还很远呢,但他的学说对我们的表演学是适用的。”

1933年,演员阿・席德洛夫斯基在全俄戏剧协会组织了研究表演创作的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巴甫洛夫的亲密助手尼・波德柯帕耶夫和弗・巴甫洛夫领导。通过席德洛夫斯基,伊凡・巴甫洛夫表示想看看《演员自我修养》的手稿。为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1934年10月27日写信给巴甫洛夫表示感谢。巴甫洛夫不久后的逝世中断了这一刚刚开始的联系。以上材料均见于1962年出版的苏联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与神经生理学研究所巴・西蒙诺夫所著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与情绪生理学》一书。

除了这些事实之外,还可以从原理方面去考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巴甫洛夫之间的联系。是体系具有科学根据的最重要的前提。使他们的观点在哲学上的共同性及其学说的唯物主义性质。在具体论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联系:

一、心理与形体的有机统一和相互影响。谢勒诺夫在《大脑的反射作用》中提出了一个原理,就是“人的一切动作的最初动机,是来自外界的”,认为心理生活是由于感官获自外界和身体本身的那些刺激而形成并持续下来的,同时,一切大脑的、心理的活动的外部表现,都一定要在导向某种结果的某一部分肌肉运动中表现出来。

巴甫洛夫进一步论证: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大脑皮层所同时发生的两种兴奋中心存在着暂时的联系,根据这一点,动作和符合动作的情绪的发生,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可以找到解释的。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无数的外界因素可以成为神经系统各种生理过程中极其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刺激物,也可以成为决定情绪性质的各种过程和反应的刺激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所以注意巴甫洛夫的学说。注意条件反射的理论,并非出于偶然。他力求给体系提供科学根据,力求对演员创作的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以“真正的大脑生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的高级神经(心理)活动严格客观的研究为基础,使他有可能来实现这种分析。

在1911年的笔记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从演员创作的实践中的体会出发,就已经认为表演艺术应该建立在“心理形体”的规律上,提出了“形体感觉与精神体验不可分割”的论点,但在后来由于唯心主义传统心理学的强烈影响,使他的这一想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从1915年开始,虽然他开始注重外部技术的研究,强调形体器官的训练。然而只是在研究谢勒诺夫、巴甫洛夫的学说之后,才从理论上得到了明确。

根据这些原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识到:

1、任何内心体验都必定产生某种外部表达形式:

2、如果能够再现体验的外在形体标志。这种体验就比较容易加以固定和重复:

3、把过去某一情况中具有推动作用的成分加以再现时,也就部分地服从于演员情绪体验的再现;(“要传达角色的情感,就必须认识角色的情感,如要认识角色的情感。自己就必须作类似的体验。”)

4、语言是由于暂时的联系而再现某种情绪体验的基本要素之一,情感可以借语言而表现。所以。他说:“言语,这也是动作。”

以上这些,都是从心理与形体的有机统一和相互影响这一角度,来看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斯氏体系中的运用。

二、意识与无意识(下意识)的关系。巴甫洛夫关于无意识活动的神经结构的论述,证明了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而是客观存在的。他把大脑皮层上具有最适宜的刺激感应能而产生了有意识的活动的区域。称为“大半球的创造区”。“而它周围的半球的其余所有空间则处于深浅不同的暗影中”:处于“暗影”中的空间是感应能降低了的区域,但也不是决无活动的,它们实现着“早先做过的、在相应的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又要一成不变地产生的反射。这些区域的活动,正是我们主观地称为无意识的、自动的活动的那些东西。”(《巴甫洛夫全集》第三卷,第1部,第248页。)

根据巴甫洛夫学说的精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从演员创作的角度来考察意识与下意识的关系。他有几个论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强调下意识(无意识)在演员创作中的作用,是为了防范纯理性的表演。一个演员如果是在真诚地体验,而不是在做作,他的面部表情、手势、语调等等就会是不随意的,也就是自然的、下意识的流露。过于有意识地执行最细小的任务、活动和再现情感,会造成在创作中过分偏重理性的现象。这样一来,跟同台者活生生的联系将会失掉,动作和体验的有机性将受到破坏,而演员也将走上外在表现形象的道路。这也正是自然、真挚的表演与纯理性的表演的区别之所在。

2、强调下意识的作用,还为了使演员能把创作的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创作目的上。在《关于创作中的意识和下意识》_-文中,他写道:“在演员的工作中有许多地方应该不被意识所照耀,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个领域,在那里意识的工作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例如。剧本的主要标杆、基本的动作任务就应该被认识到,就应该确定下来而永不动摇……他们为的主要标杆、基本的动作任务就应该被认识到,就应该确定下来而永不动摇……他们为创作指明正确的方向。但怎样去执行已经确定的任务,在各基本标杆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每一次都有所变化并且由无意识来提示。”

这一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演员创作中意识和无意识(下意识)的辩证关系。斯氏体系在后期始终要求心理生活三动力――智慧、意志和情感――统一起来,互相渗透,而同时保持意识(智慧、理智)的主导作用。所谓“剧本的基本标杆,基本的动作任务”,这在形体动作方法中就是构成“动作总谱”的东西,属于他所说的“重要而必要的”“意识的工作”。

3、通过“意识达到下意识”的含义及其具体途径。下意识的也就是自然的、真挚的创造,在演员创作中是最可宝贵的,但他必须通过大量有意识的工作,既包括对剧本和角色的大量研究,也包括对演员内外部技术、内外部器官的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他常说的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去自然地激起有机天性的下意识创作。

关于自然地激起体验和情感的问题,在原理上跟巴甫洛夫学说的联系究竟何在呢?

情感,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大脑皮层下构成物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不能由有意识的意志的努力直接引起。但是脑皮层下构成物是服从于脑皮层的,后者“指引着在身体上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巴甫洛夫语)。由于在皮层中有自己的控制机构。脑皮层下的神经中枢就与两个信号系统的活动相联系。因此,人的任何情感都与引起了这种情感的具体情景的表象相联系,与对这一情境以及自己对它的态度的认识相联系。思维和想象的联合工作。可以使情绪记忆活跃起来,并从中取出所体验的情感的元素,按照演员心里出现的形象重新加以组织。使演员的思维和想象活动起来的最有力手段就是动作。

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5

论文关键词:情感因素,信念,态度,情绪,认知

一、情感因素的成分

新课程理念下,情感因素涉及三大类,即信念、态度和情绪,并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

信念,也成为观念,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总的看法,在一个较长阶段影响着个人的活动行为,左右着个人的长期定向。它涉及三个方面。

1、关于数学的信念。例如,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否就是一大堆定理和法则,数学有没有用,与日常生活有没有联系。

2、关于数学学习的信念。例如,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习数学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应当通过什么途径学习数学,是不是就靠记忆和模仿,学习数学是否只能老老实实地推导,不可以用观察、实验、猜想等方法。

3、关于自己的信念。例如,自己是否适合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究竟是自己没有天资,或是能力不强,还是不够努力,以及关于自信心,自我分析,自我鼓励等等。

态度,是有适当稳定性的对数学及数学学习的感觉和取向或倾向。学习数学,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即是态度。

情绪,是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短期的具体的反应。例如,学习过程中,如解题、考试时的兴奋或焦虑情绪。

二、情感问题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情感问题,是在他们日常的学习过程遇到麻烦时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情感又存在着紧密联系。一开始表现为短期的情绪反应,含较多的自发性,情感性成分。不良情绪的重复出现将使之渐渐凝聚,转变为认知性成分较多的态度以至信念。信念相对来说较稳定,形成之后不太容易改变,能反过来长期地影响学习态度和情绪,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我们尤其应注意到,他们的情感问题通常是在实际活动中经潜移默化、自下而上地发展的。尽管我们可以从哲学、人生观方面对学生作指导,但他们可能更相信自己的经验。最重要的起因是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现实可能比说教更灵验。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要防微杜渐,从日常教学做起,从点滴着手,注意积极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态度和信念,并防止不良情绪的形成与发展,事后的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三、情感因素对认知的影响

学生的情感有怎样的表现?对数学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不少问题是较明确的。例如,有学习兴趣并不一定就能学好数学,但没有兴趣就一定会影响到学习行为及效果,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信念,态度,情绪,各包含了自己的具体内容,下面就他们对认知的影响作一些具体的讨论。

围绕“船长问题(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暴露出来的奇怪现象,就典型地反映了信念的问题。

不少学生确实认为,老师给的题目肯定有解,做数学题目总是要列出运算式子进行计算;解应用题每个条件必须全部用到,并有唯一的解答,等等。于是很多学生得到答案43岁或其它答案。又如,学生觉得数学不过是一大堆公式和法则,只要能用就可以了,他就不太会去作逐步的深层次的理解。要是把数学学习看成只是模仿加记忆,是快速反应套公式,就很少会去想一想公式,法则背后的数学思想。这样,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信念还会影响到学习态度和情绪,学生没有适当的数学学习的动机,缺乏动力,将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及效果打一定的折扣。如果认为数学的法则都是人为的规定,看不到什么实际应用价值,他就有可能把数学当作无意义的符号游戏,也就可能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来。而一个年轻人要是在数学学习中缺少正确的自我意识,譬如,自信心不强,不能恰当的分析、评价自己进步或落后的原因,例如,认为自己不适宜学数学,缺乏自我激励和管理意识,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努力,甚至一生的发展。

对数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或消极态度,与他的实际表现的关系更紧密一些,与学习效果是正相关的,但是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紧密的依赖关系,数学学习的态度不是一个笼统的因素,它和学习的课程内容有关系。例如对几何、代数、三角、统计等等,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至于不良的情绪反应,如遇到考试就出现焦虑,就直接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引起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学生的情感因素与数学学习成绩具有相关性,但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其影响可能主要是侧面的,间接的,或者说,良好的情感是学习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例如,学生由于态度不端正,会使学习退步,而改进了学习态度,并不一定就会使学习进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他的认知方面的努力,才能改进效果。

在此还要提到教师的情感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们都要求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要倾听老师的讲解,要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生作为人,是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对本人所从事的学习,所投入的活动,对自己及老师都会产生个人的多方位的想法,并转而对自身今后的学习发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所以,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有正确、积极的信念、态度和情绪,才有能力对学生的情感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

总之,用认知的观点来分析数学,应当充分认识和重视师生在数学的教与学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信念,情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左右,然而,目前在评价教学状况时,往往仅限于评价认知行为和结果的好坏,几乎没有明确的标准和从容的机会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成功与偏差,这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

3、唐瑞芬.《数学教育理论选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

5、骆祖英.“数学的五大指导理论”与“问题解决”.数学通报.1998年12月

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6

【关键词】爱伦坡;闻一多;诗歌;美

如果说中国新诗最初是从中国民谣里去找新的血液,那么在郭之后,他们是输入了西方的新鲜的东西。中国新诗的作者们,无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留过洋的,也有试图从西方寻找中国新诗的契合点与落脚点。

“五四”最初的新诗人,突破了旧诗的格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新诗一味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完全脱开了我国古曲诗歌的优秀传统,这就使新诗创作逐渐流于松散,出现了散文化的倾向。郭沫若的出现,算是给诗歌注入了想象的空间,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恣肆。很是影响了一批青年,他认为诗就是知觉加情调加想象加适当的文字。创造社把情感和想象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加以突出强调,这有益于调整诗歌内部的艺术结构的发展。湖畔诗社丰富了爱情诗和自然诗的内容,冰心和宗白华为诗歌注入了小诗体的新因素。但他们的情感都是恣肆的,尽管可能因为小诗体的缘故会有一点的节制,但是稍后第一个提出诗歌需要节制的是冯至,并让诗歌朝“哲理抒情化”发展,形式上采用了半格律体。当然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他们要求文学不但从中国传统中吸取营养,比如平仄啊,韵律啊,还要从西方去吸取东西,比如艺术至上,高举“使诗歌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

就象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导言》中所讲,新月派中徐志摩先生做诗只顾着自己,而闻一多先生却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他提出了诸多的理论,比如新格律诗,比如三美,等等。但是偏偏到闻一多才提到了重视诗歌的形式,重视诗歌的格律化,重视诗歌的韵律呢?这固然和他从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传统分不开,也和他在清华受的八年之久的“美式教育”和留学美国的学习经历分不开。他从美国主要受的就是唯美主义的影响,提到唯美主义不得不提到爱伦坡,他们在诗歌的理念上,在对诗歌形式的注重上,在对音乐美的要求上,在对诗歌的看法上,都有雷同的地方。

一 理与情在诗歌中的关系

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说他要讲《乌鸦》这首诗是如何做出来的。然后一步步的告诉我们做法,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同于那种灵感来了就提笔狂写的做法,是一个用理性的设计去装情感的做法。他设计好一切,最后再一一填补。而闻一多关于诗歌创作的时候也讲过:初得某种感悟,,感情正烈时并不作诗,要等到“感触已过,历时数日,甚至数月以后,记得的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绪的轮廓,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象的轮廓。闻一多说“诗歌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和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处心积虑的讲如何的设计更加完美如何的设计更体现出来美,是有相似之处的。

二对诗歌中美的理解

爱伦坡:“我历来坚持一种观点,即诗的惟一合法领域就是美”,“我认为,那种最强烈、最高尚、同时又最纯洁的快乐存在于对美的凝神观照之中。实际上当人们说到美时,其准确的含义并非人们所以为的一种质,而是一种效果――简言之,他们所说的只是那种强烈而纯洁的心灵升华(这里的心灵指灵魂,不是指心智或情感),对这种升华我已有过说明,人们只有在对美的凝神观照中方可对其有所体验。”爱伦坡在这些话中表明,他认为美就是诗歌要表达的东西,也是诗歌唯一要表达的东西。也是他做诗所追求的东西,这也是爱伦坡一直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相契合的。爱伦坡所做的一切的诗歌的努力都是为美服务的。包括他设置的情节:女子的死,男子的思念,也是因为他认为“美女之死无疑是天下最富诗意的主题。而且同样不可置疑的是,最适合讲述这种主题的人就是一个痛失佳人的多情男子。”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表达美的需要。

这一点对于闻一多来讲,他最初在美国的时候就打算建立一个“唯美”的社团,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他讲究诗歌的格律,讲究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都是为了诗歌的美而服务的,“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其实没有选择便没有艺术,因为那样便无以鉴别美丑了”。他对之前太过散文化的白话诗做了批判,白话诗中白话不是最主要的,首先要看白话诗是不是诗,诗所要的不是简单,平凡,平民化,诗最好还是贵族化一点的好,对诗歌的严格的要求也是他对诗歌中美的要求的一种表现。“文学二字在我的观念里是个信仰,是个VISION,是个理想――非仅仅发泄我的情绪的一个工具。”又说“我的基督教的信仰已失,那基督教的精神还在我心里烧着。我要替人们CONSCIOUSIY(自觉的)尽点力。包括各种艺术而尤注意于印刷精美。以求不负于艺术真旨”。

三 诗歌的结构和音乐美的观点

这两点放到一起讲,爱伦坡认为诗歌要短,“诗的长度。任何文学作品的长度都有个明确的限定,那就是能让人一口气读完”。他还严格限制了长度,范围,情调,艺术振奋点,以及最后的“意味深长”的要求。他把诗歌当做了一个整体,从各个角度考虑诗歌的创作。闻一多也是如此,他认为诗歌不能太散文化,要讲究格律,还举例讲是不是工整的诗歌更看着可人呢?认为形式是自由的,新的格律是不同于以往的格律的,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有了好形式只能使内容添光加彩。而且他不但注重音乐美,还注重绘画美,建筑美。

关于音乐美,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有这样的话“我仔细琢磨了所有惯用的艺术因素――或更恰当地说,琢磨了戏剧意义上的所有点子――结果我很快就发现,被人用得最经常就是叠歌。叠歌运用之广泛足以使我确信其固有的价值,从而免去了我对其进行分析的必要。”他选择了叠歌,并把叠歌创新化“叠歌(或称叠句)不仅被局限在抒情诗中,而且其效果也只依赖声音和意义之单调所产生的感染力。归根到底,它的愉悦性仅仅来自人们对其同音同律和循环重复的感觉。我决定要使叠句有所变化,从而极大地加强其效果,作法是大体上保持叠句声音之单调,同时却不断地变化其含义;换句话说,我决定通过叠句寓意之变化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效果,而叠句本身却基本上保持不变”。在讲到最后的诗歌的音节的时候他讲到“我当然不能声称《乌鸦》的韵律和音步有任何创新。前者是扬抑格,后者则为八音步和不完整八音步交替(第五行重复不完整八音步,末行为不完整四音步)。说得通俗一点,全诗采用由一长一短的两个音节组成的音步,每小节第一行有八个这样的音步,第二行有七个半(实际上是七又三分之二),第三行有八个,第四行七个半,第五行七个半,第六行三个半。如果分开来看,这样配置音律的诗行都被前人用过;但《乌鸦》的创新之处在于用这样的六个诗行组成了诗节,而前人从未进行过哪怕与此稍稍相似的尝试。这种诗节的创新效果被其它一些与众不同且完全新颖的效果所加强,那些效果产生于对尾韵和头韵的用韵原则之发展”。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