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

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文1

【关键词】 康复护理;康复护士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在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为达到躯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的目的,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的除基础护理以外的功能促进护理。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和重返社会[1]。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对康复护理的研究着重在骨科、神经科、心脏、老年病等临床专科患者康复的工作中。

1 基本情况

我院康复医学科从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聘请的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35岁1人,平均年龄26.8岁;工龄5年及5年以下9人,6~10年3人,11~20年2人,>20年1人,平均工龄6年;学历:本科2人,大专5人,中专8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8人。所有人员均无接受正规的康复护理课程教育,无专业的康复护理知识,其中仅3名护理人员曾外出进修学习。

2 康复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康复护士基础医疗水平偏低 15名护理人员中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居多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

2.2 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 15名护理人员均未接受系统的康复知识培训,对康复医学认识不深,存在着康复护理知识少,技能缺等问题,完全胜任和承担康复护理工作十分困难。

2.3 临床其他科室的护士对康复护理理解认识不深 康复护士面对外界的不解及自身信心不足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

3 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康复医疗是一个新的医学领域,康复对象是各种功能残障者,因此,对从事康复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基础医学水平,还要学会康复护理的技术与技巧。

3.1 共同点

3.1.1 基础护理 康复护理首先应完成生活护理和有关基础医疗措施,即完成基础护理的内容。

3.1.2 执行医嘱 准确执行康复医嘱,这是完成康复医疗计划的保证。

3.1.3 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残疾的动态变化以及康复医疗的效果,并及时向康复医生反映真实情况。

3.2 区别点

3.2.1 护理对象 康复医疗主要对象是残疾者和慢性患者,他们存在着各种动能障碍,给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并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多方面服务,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论其残疾程度如何,均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歧视或厌恶。

3.2.2 护理目的 康复护理首先要完成与一般护理相同的目的,即,使患者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此外还要预防残疾的进展,减轻残疾的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使患者早日走向社会。

3.2.3 护理内容:除一般护理内容之外,尚有:

3.2.3.1 观察患者的残疾情况以及康复训练过程中残疾程度的变化,认真做好记录,向有关人员报告。康复训练是综合性的,如药物、理疗、针灸、运动、按摩或推拿等。护士要与各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洞察和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在综合治疗过程中起到协调作用。

3.2.3.2 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如偏瘫患者应预防挛缩畸形的发生[2]。因为挛缩可阻碍康复计划的进展。在护理时,要矫正患者姿势,亦可利用力学辅助器等。

3.2.3.3 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训练技术,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技术人员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性质和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3]。使训练在病房中不断地继续进行,让患者随时随地恢复功能,受到更大的裨益。

3.2.3.4 训练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患者自己参与到活动中,并在其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更完善、更理想地达到护理目标。康复护理的原则是在病情允许条件下,训练患者进行自理,即“自我护理”。对残疾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的宣传,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做到生活自理,以便适应新生活,重返社会[4]。

3.2.3.5 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有其特殊、复杂的心理活动,甚至会产生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复医护人员应理解患者、同情患者,时刻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时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不允许有任何讥笑和讽刺的言行[5]。

4 建议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康复护理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对康复护士必须通过专业培训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怎样培训优秀的康复护士是我们今后需要探索的课题。首先看看康复护士培训四要素[6]:

4.1 专业培训是重点

康复护理是一门新的护理专业,康复护理源于一般护理但无论从护理对象、内容、方式都具有它的专业特点,如康复护理对象是因疾病和损伤而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者,护理的内容多为患者的功能恢复,护理方式主要是“自护方式”。加强专业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康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请康复专家来讲学授课;组织康复护士去外院参观学习及交流;鼓励和组织康复护士有计划的进行理论及技术学习;工作中遇到典型病例及时进行案例分析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使康复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得到提高,以适应康复护理专业的需要和满足患者需求。

4.2 功能康复是目的

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恢复某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当然也不可忽视他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康复。心理康复非常重要,不少残病者因伤残缺陷而产生悲观失望和轻生念头,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康复护士在工作中要关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发生原因,从而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家庭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康复教育计划。要反复认真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康复知识和训练计划以及措施和预期效果等,使患者逐步打消顾虑振奋精神,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康复护士更重要的是辅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日常生活的简单训练做起如:梳头、洗脸、穿衣。这些看似简单但十分重要的训练必须由康复护士手把手一遍遍反复多次进行。训练中要准确把握尺度,不包办替代,不放任自流。

4.3 基础护理是依托

需要接受康复护理的人多数是伤残者,大多需卧床或活动受限制,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中许多人在院期间需要依靠护士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生活照料部分,还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康复患者要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发生坠床、烫伤,这些均需要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如果我们不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就谈不上患者康复,所以基础护理是康复护理的依托和保障。

4.4 健康教育是方向

把康复护理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把康复护理的技能传授给患者及家属,这是我们做好康复护理的方向和宗旨。康复护士有责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和健康指导,康复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宣教能力,有较丰富的知识,专业技术娴熟。要着重培训康复护士的交流技巧,要通过交流让患者信任护士,使护士较准确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要定期进行宣教教会患者和家属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术,尤其要讲述和教会其自护知识和技术,使患者出院后能继续训练,加快机体功能恢复,从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士面对的都是功能障碍者,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较为脆弱。作为健康的守护者,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得技术,还应有健康的体魄、整洁的仪表、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言语修养。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唤起患者乐观饱满的情绪,增加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美好语言不但能使患者听了心情愉快,而且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护士的亲切语言,有利于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

康复护理的前景是光明的,前进的道路还有待我们所有护理工作者共同努力铺设。

参 考 文 献

[1]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

[2]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3]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4]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文2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康复护理学;教学方法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性学科, 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WHO列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医学体系之一[1]。康复护理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对象主要是残疾者、老年人、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使残疾者的残存程度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重建心身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2]。作为现代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学习和掌握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技能,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识别、了解和解决患者功能维护与促进的问题,在各自领域开展康复护理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丰富康复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尝试应用了参与式教学法,旨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际操作的技能。现具体介绍如下:

        1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它在观念、方法、模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式教学, 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已逐步应用于多领域、多学科的教学。

        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互尊互动,共同设计课题。该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3]。

        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小讲座、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多变、集思广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通过运用“参与式方法”使每个学生能够在紧张活泼、忙碌有序的氛围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 在合作交流中生成自己的新经验[4]。从而真正领略到培训的要义, 在行为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将新的理念和做法渗透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鉴于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优点、效果,应该更快更好地运用推广、改进、丰富、提高,使这一新式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对改进康复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参与式方法”教学过程

        2.2.1分组: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我们有意识根据性别、民族进行搭配,每个学习小组10人, 这样可以保证小组讨论效果,保证学习顺利进行。

        2.2.2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主体部分,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某些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与教师互动学习,互动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设计要明确课时分配、课程内容以及每个章节内容的参与式过程和方法。在活动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使用各种参与式教学方法。

        首先,使学生明确康复护理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用“头脑风暴”法,使学生了解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概念、区别和联系等。

        其次,整个教学中穿插各种“小组活动”的方式,即围绕一个需小组成员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或是需要讨论才能形成正确、全面认识的话题展开。一般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布置任务, 然后进行小组活动。

如教学设计“做一天残疾人”活动,由各小组扮演不同类型残疾人,上课之前完成一天的残疾人角色扮演,深入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考虑我们和社会能为残疾人做什么?创建无障碍服务设施的必要性?如何从自身做起,改进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各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写出小组讨论意见,最后推选1名成员在课堂进行汇报,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使学生们充分思考,积极讨论,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这次小组活动,学生们感到相互间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凝聚力有所增强,有的小组甚至深入到临床康复科,更加深刻的理解康复的意义和重要性,对课程产生较强的兴趣。通过辩论和演讲,可以丰富学习内容,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和观察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康复护理学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

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文3

【关键词】康复护理;护理工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多,给康复医学带来了契机和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迅速,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被我们引进和采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职业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人们更加关注康复医学的发展,因为康复医学的宗旨就是帮助人们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在这种蓬勃发展的形式之下,康复护理学也在发展、进步,然而与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的发展相比,康复护理学发展的步伐还不是很大,在理念、教育、临床护理以及总体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现在康复护理学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回顾和探讨。

1.康复护理学的发展现状

1.1 护理人员紧缺。目前,康复护理学越来越重要。很多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接触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但是,在师资、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临床护理方面,部分医院也开展了康复专科护理,但是在如何开展康复护理、开展哪些项目方面,每个医院也存在着不同,各地的发展也极不平衡。目前,对于临床康复护理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观念上比较落后。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康复治疗师专业教育正在推广,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与国际接轨,但是康复护理的发展脚步迈得还不是很大。康复护理是康复整个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来源于一般护理,但又区别于一般护理。康复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普通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康复治疗的基础知识,通过实施各种康复护理技术,最终使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仍然存在“能不能这样做”,“敢不敢这样做”,“这样做行不行”,甚至“做不做”,“这样做会不会出现什么后果”等等种种顾虑。其次很多临床科室都需要康复护理,例如心内科、呼吸科、妇产科等等,但由于观念的落后和认识的缺乏,这些科室患者的康复过程往往缺少了康复专科护士的参与。

1.2 康复护理技术很多康复护理技术和治疗技术是交叉存在。在康复医学对临床常见症状的处理技术中.有不少是护理技术已经涉及的内容,如:卧床病人的摆放、压疮的预防、被动运动、大小便功能的训练、热敷冷疗法等等;还有一些康复技术是护士掌握后最有机会为病人服务的,如:心肺功能的锻炼、吞咽障碍的训练及心理支持疗法等,这些康复技术完全可以是护理技术的延伸和扩展。护士在护理学的基础上接受这些相关的康复技术是得心应手的,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些技术大多数是有治疗师来完成,护士的工作似乎始终脱离不了打针、发药、执行医嘱。康复专科护理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怎样实施康复护理技术也很困惑,各个医院开展的项目种类也有所不同。

1.3 人员专业素质康复专科护士缺乏。现在很多在职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常常忽视患者的功能问题。其任务仍只完成打针、发药、测体温、测量血压等简单的操作,而以功能维护和促进为主的康复护理在这种模式中难以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康复护理的内涵,缺乏应有的康复护理意识,给康复护理工作的实施和推广带来不利因素,影响了康复护理事业的正常发展。另外,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缺乏,也是康复护理学发展的瓶颈。做为康复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取得怎样的专业资格,临床上如何开展康复护理都是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康复护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越来越迫切。

1.4 工作程序康复护士缺乏科学的工作程序。康复治疗工作是一个团队协同合作的项目。医生、治疗师、护士都会参与其中。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病人康复的过程中的角色,还是停留在“执行”的阶段,如何更好的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护士的作用,如何更好的与医生、治疗师恰当的分工协作,如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这都需要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护士仍然无法抽身于打针、发药,很多专科地康复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很多工作都停留在口头上的健康宣教,没有真正评估、实施和评价。在工作时间上,有些医院开展晚间进行康复护理,这虽然能够避免与患者日间的治疗相冲突,但是,增加了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和负担。

2.发展的方向

2.1 教学。首先,在《康复护理学》教材的编写上,我们应该更着重于护理方面。一些临床实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应该编入教材里。其次,在教授《康复护理学》的师资方面,我们更应该倾向于那些既有深厚的护理理论知识又有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的专业护理人员,在护理学院应该增加这部分师资的比例。定出的康复护师资格标准培养和选拔康复护师,充实康复护理教师队伍。我们可以从护理学院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护师进行2―3年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之能满足和适应康复护理教学的需要。建立康复护理自己的教师队伍,彻底改变康复护理教学由康复医师承担的现状。使学生更多的获得关于康复护理方面的信息。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康复护理学》的学时,增加临床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到康复护理学的实质。

2.2 临床护理。一是制定专科技术标准规范。在这方面,我们应将现有的康复技术总结归纳,吸各家之所长,建立一套专科技术操作体系。随着康复护理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专科技术不断修改更新,不断适应新的要求。二是培养康复专科护理人才。目前,专科护士的培养已经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一套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体系,并规定其准入资格,是康复护理学发展的要求,专科护士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三是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与康复医生、治疗师分工协作,发挥护理人员的重要作用。随着专科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地、主动地参与到病人的康复进程中来,在医院病房、门诊、社区等发挥更多的作用。

3.康复护理服务社会化

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文4

【关键词】 脑卒中;家庭照护;健康教育;康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23-02

脑卒中是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后期康复训练长[1]。据统计,病后存活即便存活,残障率高也分常高。病人出院后,绝大部分回到家中,接受后续康复护理治疗的任务就必然落到家人或保姆身上。因此要加强家庭照护者的能力培养。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能力[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010年6月一2011年12月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家庭主要照护者80人。选取家庭照护者的标准:以前未接触、照顾过脑卒中患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强;身体强壮,能担当照顾脑卒中患者的任务。所选培训的家庭照护者以中青年为主,其中男性16人,女性64人;年龄34-68岁,平均(50.68±4.32)岁;小学学历15人,初中学历28人,高中以上学历37人。入选者均完成培训计划的内容。

1.2 方法

1.2.1 利用晨间护理及治疗间歇,向脑卒中病人家属宣传培训计划。根据根据自愿的原则,自主报名,统一安排,在住院期间组织家庭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其家庭照护能力。

1.2.2 用表格的形式了解参与培训的照护者的一般资料,及与患者的关系。向参向参与培训的照护者讲解脑卒中的疾病知识、临床表现、病因及诱因、治疗知识、急救处理、后遗症预防;基础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口腔皮肤护理、心理干预、排泄帮助、管道护理等;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认知训练、语言训练、指导家庭环境重新布局。

1.2.3 向照护者讲明调查目的,然后就疾病知识、治疗知识、基础护理及康复护理进行逐条讲解。疾病知识:讲解脑卒中的病因病理、早期发病体征;治疗知识:用药原理、方法、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基础护理:日常生活护理注意事项;康复护理:偏瘫侧肢体康复强化训练。如果受训者有特殊高的要求,可以提高具体的针对性方案,进行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

1.3 观察指标 培训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了解受训者脑卒中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院前分开对家庭主要照护者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疾病、治疗知识、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并跟踪出院后患者康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用频数(n)或率(%)表示计数,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家庭照护能力培养 脑卒中家庭照护者接受健康教育培养后,对脑卒中的疾病知识、治疗知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能力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

2.2 跟踪家庭照护能力的成效 为了保证康复工作的连续性,我们还利用复诊、电话咨询、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家庭照护者进行指导并了解家庭照护的实施效果。86%的家庭照护者都利用相关知识实施照护措施,其中有家庭照护者提出想利用家庭内部环境,让患者能在室内进行简单康复锻炼。我们简单了解了房屋结构后,提议在家中的墙壁上安装扶手,把客厅的东西尽量挪到一边,提供场所让患者自主锻炼,并保障一定的安全性,患者康复训练5个多月后,能在家中扶墙行走,并可进行如厕、就餐等简单日常活动。还有家庭照护者提出失语、偏瘫患者的大便难以护理,患者大便不规律、大便时间不好把握。我们指导照护者在对患者加强语言刺的同时,每天早晨8时左右,家庭照护者将患者抱到坐便器上,坐半个小时。经过半年的训练后,患者基本上养成每天定时排大便的习惯。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庭主要照护者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据资料统计,20%的患者出院后接受社区康复中心的护理照顾,80%的患者回到家里,接受来自家庭照护者或保姆的照顾[3]。要想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率,就必须提高家庭照护者或保姆的专业护理知识和康复技能。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向家庭主要照护者讲解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护理及康复知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家属具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护质量直接取决于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要以健康教育的方式重点进行家庭照护能力的培养;健康教育前先普及脑卒中相关知识,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调动家庭照护者的积极、主观参与,使他们在了解脑卒中疾病知识、治疗知识后,能高质量完成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过程中的基础护理和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秋实,张振香,林蓓蕾.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实践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53-2255.

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文5

1 观察要点

首先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如抑郁、焦虑、狂躁行为、外表淡漠等,以便对症处理,对言语障碍的患者要注意体态语言、手势、眼神的理解,满足其需要,注意饮食护理,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注意观察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思维、注意力、理解力、复杂操作能力,以便制定正确的训练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评定,并注意其有无癫痫的发作及时作好防范。

2 一般护理

2.1心理护理 对有情绪、行为障碍的患者,应多与患者交谈,并应用行为矫正疗法对患者进行系统脱敏治疗,使患者学会放松自己,逐步的消除焦虑、恐惧与抑郁,应鼓励患者多与病友接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树立对生活的兴趣和增强其战胜残疾的信心。

2.2皮肤护理 对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每2h翻身一次;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一软枕或海绵垫等;应经常保持病人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经常用温水擦洗皮肤,经常给病人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大小便浸湿后随时更换,供给病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以维持正氮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如果出现局部瘀血、红肿等早期褥疮的症状,首先寻找受压因素,解除压迫,防止进一步恶化。

3 功能恢复

3.1肢体瘫痪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注意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置,维持合理,以利于颅内静脉血回流,预防关节挛缩和足下垂。对于肢体瘫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树立耐心和自立自强的信心,让病人了解锻炼会使肢体肌肉不萎缩,关节韧带不强直有希望恢复生理功能,坚持运动,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范围由近到远,由被动到自主运动,直到完全恢复。只有依靠自身长期不懈的锻炼,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1]。

3.2语言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可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口语的训练是从提高听理解力开始,如准备一些图片,说出单词名称,让病人指出相应的图片。随着病人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可适当增加图片量,这样通过反复刺激可激发大脑语言功能代偿,使病人做出反应,然后从单音字训练开始,逐步向简单句子过渡,可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功能恢复,经常收听广播、音乐对训练听力、语言发音有一定帮助,逐渐恢复日常用语的表达能力。

4 其他康复治疗方法

作为整体康复的综合考虑,病情稳定后,可对脑部及瘫痪肢体进行物理治疗。对脑部病灶的理疗,有利于脑部病灶的吸收,消散及侧支循环形成,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常采用碘离子直流电导人法和超声波疗法,对瘫痪肢体的理疗可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促进功能恢复延缓和防止肌肉萎缩,常用超短波治疗痉挛肌,电刺激疗法中频电疗法、水疗等均有一定作用。针灸对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有一定疗效。除体针外还可应用头针、电疗等,按摩、气功等对瘫痪肢体也有一定效果[2]。

目前,对肢体瘫痪的治疗还未找到更理想的方法,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是非常重要的,病人的康复是一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康复护理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肢体瘫痪病人的康复护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对康复护理的正确认识问题。同时还需要人为资源、经济资源、设备条件和家庭、社会的广泛支持以及病人、家庭、医师、护士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病人在身体状况、个体活动水平和社会参与水平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参 考 文 献

对康复护理的理解和认识范文6

关键词:多维度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作用

经过研究证明,在1993年,我国的精神分裂发病率在6.44‰左右[1]。这种疾病多发于15~55岁的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确[2]。对于精神分裂病人来说,要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而传统护理主要是结合工作人员的经验实施护理活动,这种护理方式面临较多的问题,比如,针对性不强等,而多维度康复护理效果更明显,能够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3]。本文主要研究了多维度康复护理运用到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数据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入院时间:2019年4月4日-2021年5月28日,研究主体: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其中,女性病人34例,男性病人26例,年龄15~75岁,平均45岁,病程2~30年,平均(15.26±0.12)年。入选的所有病人经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年龄在15~75岁、病人和家属都知情、资料齐全。排除:脑部严重病变者、严重行为障碍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两组病人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医学实验的实施要求相符。方法。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服务:结合病人的实际病情,开展健康知识的推广工作,使其了解和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优化组:为病人提供多维度康复护理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护理小组,首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其临床症状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由从业时间长和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保证护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第二,在治疗前,为病人检查身体各项指标,比如,血压、脉搏等,开展健康知识的教育工作,让病人能够正确认识疾病,使其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引导病人互相交流,提高其表达能力,定期举办情景演练,比如,将病人分为几个小组,每位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让病人观看求职的视频,再将它演绎出来,演练时间要在九十到一百二十分钟内;第三,社交训练。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半小时的授课,主要内容包括社交模式和言谈举止以及礼貌用语等,与他人正确的沟通,了解礼貌交流和需求帮助的技巧;第四,结合病人的接受情况和学历以及兴趣,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比如,看报纸和阅读书籍等,提高病人的理解能力,将学习时间控制在一百二十分钟最佳。同时,工作人员要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和比赛,比如竞技类活动和才艺比赛等,若取得冠军就会得到奖励;第五,生活康复。提高病人的动手能力,引导其收拾自己的个人卫生(日常洗漱、洗澡、清洗衣物等)、整理床铺。做好病人的心理辅导工作,防止病人出现其他不良的应激行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每天护理两次,护理时间为半小时;第六,娱乐康复。结合病人的兴趣和爱好,建立娱乐小组,主要包括:象棋组和书画组等,每天活动一小时,还要进行十五分钟的广场舞锻炼,开展文娱竞赛,时间控制在一百二十分钟;第七,职业规划。要定期为病人讲课,包括烹饪和手工以及茶艺等课程,每次讲课时间要在一小时左右,在一段时间内组织一次手工艺展览,将时间确定在周末的下午;第八,要安排相关的健康知识讲座,让病人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仔细的解答,使其了解病情的发展程度。观察指标。分析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情况和生活技能以及社会功能。通过ADL量表来分析病人的生活技能掌握情况,分数越高,证明病人的自理能力越强。利用FAQ量表来对病人测试,比如,自行购物能力等,用零到二分三级评分法,总分二十五分,超过五分证明社会功能异常。用SDSS量表评估病人的“职业和工作”等内容,主要分值有零、一、二、九分,超过两分就证明存在社会功能障碍。统计学方法。在此研究工作中选择的是SPSS.20统计学软件,病人的生活质量情况和生活技能以及社会功能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表示,检验方式为t,将0.05作为检验水平将,P值于检验水准之下证明组间有差异存在。

结果

分析两组病人的生活技能以及社会功能,详见表1。分析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情况,详见表2。讨论在精神分裂症的初期阶段,病人的症状不是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社交障碍和反应迟缓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4]。在疾病的作用下,会使病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社会功能会逐渐削弱,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病人来说,需要在治疗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5]。而多维度康复护理是当前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工作人员是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与传统护理相比,护理效果显著,多维度康复护理是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排解其不安和焦虑等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6]。在护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病人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和护理工作中,增强其团结协作的意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吸引病人的注意力,优化其妄想程度。接受病人的行为,对其合理引导,在不断交流中提高其社交能力[7]。最终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参照组,优化组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改善更明显,且在生活质量方面,优化组病人的情况更优,P<0.05。总的来说,为精神分裂病人提供多维度的康复护理服务,能够改善病人的病情,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丽阳,杨小波,亢万虎,等.瘦素及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所致代谢变化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4):583-587.

[2]杨桂芬,樊森,李雪冰.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照顾者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3):430-451.

[3]由炜,丁宁,李智强,等.团体归因训练与氯氮平联合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28(6):538-542.

[4]童捷,孙喜蓉,俞玮,等.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28(6):532-537.

[5]李世明,杨雀屏,张紫娟,等.关爱帮扶综合干预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4):490-494.

[6]杨娜,宫晓鸿,章艳.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6):1282-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