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医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医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医生

儿童心理医生范文1

2006年9月25日患儿父亲到疾控中心门诊要求注射狂犬疫苗。由于是第1次遇到给出生5天的新生儿注射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经市一院、市疾控中心组织相关专家会诊,并咨询和征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向家属陈述注射疫苗的利弊,经家属同意给患儿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会诊中有医生提出同时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或使用纯度更高的狂犬疫苗(当地从未使用过,需从外地紧急购买)的问题,考虑到伤口比较表浅并作了有效处理,婴儿免疫系统不健全并伴有轻微黄疸等因素,为减少不良反应,决定继续注射平时使用的成大速达(Vero细胞)疫苗,首针剂量减半(0.3ml)。

成大速达(Vero细胞)疫苗在我市使用2年,安全性能好,不良反应较低,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大腿前外侧区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15分钟,随后电话随访,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和皮疹,局部无红肿、硬结等反应。按0、3、7、14、28天(共5针)全程注射,经随访患儿身体健康,黄疸消退,无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伤口愈合良好。

母亲,女,27岁,身体健康,第1胎;本人无过敏史,乙肝检测阴性,无传染病史,家族无遗传病史。父亲,男,28岁,身体健康,无过敏史;丙肝抗体检测阳性,转氨酶偏高。家族无遗传病史。

讨 论

据报道,成大速达(Vero细胞)疫苗系引进国外毒株和细胞,利用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技术,工业化生产疫苗属国内首创,其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不含佐剂,不良反应低,免疫效果、安全性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标准。

众所周知,狂犬病至今无特殊治疗方法和有效药物,惟一有效的是注射高质量的狂犬疫苗并联合给予特异性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以阻止狂犬病的发生。WHO推荐有效狂犬病疫苗的最低效价应≥2.5IU/剂,而免疫接种后产生的血清中和抗体须达到0.5IU/ml以上才被认为能有效保护。

儿童心理医生范文2

儿童离别焦虑

儿童离别焦虑,多发生在6岁以前,如被送幼儿园时不愿意,担心家人一去不回,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绝上幼儿园、学校等,部分患儿分离后会反复出现躯体症状,恶心、呕吐、头痛、胃痛、浑身不适等。

保健措施:重视儿童心理健康,为父母亲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帮助小儿全身放松训练,配合游戏、音乐疗法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

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多发生于女孩。多数患儿发病前有诱因,如学习失败、在学校受批评、受到挫折等。开始表现为上学很勉强,早晨上学走的时候不走,要家长满足自己提出的某些条件;有的患儿答应去学校,可是一到学校或者接近学校时就逃走;有时患儿诉说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出汗、腹泻、尿急等症状,一旦决定不去上学后,患儿症状便很快消失。如强迫患儿去学校的话,多数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不安、哭闹不休、大发脾气……

保健措施:关于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治疗,最好是家庭、老师、医生、患儿共同参与。父母要调正家庭教养方式,不能有溺爱现象。多与老师沟通,让孩子尽快重返校园,适应学校环境。老师要详细了解患儿在校学习时的困难是学习负担过重还是人际关系紧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改进和调整,使患儿尽快建立自信心,较容易地接受返校学习。在心理治疗时,医生在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发病诱因、患儿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及家庭中的不利因素之后帮助家长和学校设计返校计划。当然,由于患儿大多伴有腹痛等躯体症状,可以配合一些抗焦虑药物。

儿童抑郁症

儿童心理医生范文3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大,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很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心理医生”,则应学点儿童心理学知识。

细心观察

多数情况下,由于心理活动较隐蔽,它不像孩子的外在行为和情绪变化那样容易看出来,它需要细心观察。例如,观察孩子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对刺激的反应最为强烈。几种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所占比例分别为:视觉占87%、听觉占7%、嗅觉占3.5%、味觉占1%。可见,目光接触在人际交往中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辅助作用。平素孩子的眼睛是明亮活泼的,而且说话时无拘无束地和你目光相遇。要是他眼珠暗淡呆滞,而且尽量回避你的目光,这就表明他心事重重。也可以看他说话的情况,孩子平时说话不会吞吞吐吐,如果出观了这种情况,表明他心里有了矛盾。

深入交谈

观察不一定全面、准确,还应该有必要的谈话。在谈话中你可以发现孩子的“触痛点”。例如,他不愿谈某门功课的情况,便可以估计到这门功课的学习可能有了问题,这便可能是他的“触痛点”,这样就可以确定进一步谈话的方向。对已经显露出情绪郁结的孩子,为了避免孩子的对立与顾虑,可以先安慰再谈话。

全面调查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心病”多是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这就需要向老师、同学作调查,通过调查他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弄清了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由于青少年往往比较敏感,因此,在调查时尽量避免让学生产生被跟踪、被监视的感觉。

综合分析

儿童心理医生范文4

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并慢慢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选择性缄默症

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抽动症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入睡困难

是指儿童在睡眠时间不愿上床,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夜惊

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攻击行为

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物品,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退缩行为

是指过度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与小朋友们玩耍等等;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分离性焦虑

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与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

神经性呕吐

儿童心理医生范文5

今年9岁的瑞瑞家住烟台,开学上小学三年级。最近,瑞瑞突然会莫名其妙地全身不舒服,父母以为她生病了,便将她送到医院诊治,但经检查身体并无异常,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带瑞瑞去看了心理医生,才得知患上了“恐学症”。

记者从烟台山医院心理咨询科获悉,最近,这家医院平均一天就得接诊十来个像瑞瑞这样的孩子。

“来就诊的多是小学生,大多数和瑞瑞一样,莫名其妙感觉全身不舒服,又查不出有什么病,原因就是害怕去学校,慢慢引发了情绪障碍,产生了浑身不舒服的躯体化症状。”烟台山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张杰敏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一些医院有不少患有“恐学症”的孩子前来就诊。

“其实不只是开学前,平时因‘恐学症’来医院就诊的孩子也不少。”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良政说,9月,他们每天接诊的“恐学症”患者在四五个左右,以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居多。

随父母前来就诊的小浩开学上初二了,他告诉记者,一想到开学,他就会感觉胃疼,想上厕所。“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最近突然不好好吃饭,待在自己房间里不出门,也不愿意和人说话。还以为是生病了,看了心理门诊才知道是‘恐学症’。”小浩的母亲说。

“恐学症”也称为学校恐惧症,是一种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岁至12岁的小学生。

表现为: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发病期间,如果父母勉强孩子去上学,孩子通常会出现心神不宁、出冷汗、甚至腹痛、呕吐、尿频便急等焦虑症状,一旦父母同意暂不去上学,这些焦虑症状就会缓解。

心理专家认为,出现“恐学症”的原因很多,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教育不当、人际交往障碍等都会引发“恐学症”。

“‘恐学症’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出现得比较多,他们大多胆小、怯懦,或是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在学校受过老师的批评,或是学习成绩不好、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所以害怕去学校。慢慢地,这种紧张情绪就会导致一些诸如呕吐、恶心等躯体化症状,从而演变成情绪障碍。”烟台山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张杰敏说。

齐鲁儿童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良政告诉记者,在他接诊的患者中,除了新入学的孩子对环境不适应引发“恐学症”外,大多数是因为学习问题而引发的焦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和同学、老师关系紧张而不愿去学校。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权朝鲁认为,家长和学校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造成“恐学症”的内在原因。

“按理来说,假期应该是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时间,但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不是放任自流就是送进各类补习班,很少有家长会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问题。

专家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恐学症”的症状,应及时就诊,越早越好。

儿童心理医生范文6

张某,男,19岁,待业。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从小他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还曾担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他买了块表,作为奖励。初二上半学期,他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在一次早操中表真的丢了。但他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从此开始下降。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初始阶段表现出的特征,如在此阶段能及时发现注重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正的,但是他没能意识到也不知具体怎么做。

后来他们家添置了沙发,平时他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他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直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勉强读完,之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他更觉得不好受。

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觉得不该去。越想控制去厕所的念头就越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没见效。如此症状持续了3年,什么事也做不了,苦不堪言。

近段时间以来,他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电灯就要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等等。与别人交往时,总害怕别人笑话自己。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了一段时间的氯丙咪嗪等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为,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再次出现。

精神医学中把强迫型人格分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和强迫情绪3种。后来强迫情绪从中分离出来,被称为恐怖症。即指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如某人对教室、课桌的恐惧,心里明知不对却不能克制。究其根源,其实大部分是对早期生活体验的异化。如惧怕教室、惧怕课桌,其根本原因是惧怕教室中的某个人或同桌同学等,才导致这种焦虑性的强迫观念产生。事实上,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解除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通过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评估,发现他并无精神病态,调查其家族成员,也无精神病史。因此他表现出的是有别于精神因素引起的恐怖症,于是心理医生决定从心理方面寻找原因,并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根据病人表现出的症状及自述特征,心理医生判断他的强迫行为主要由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时间持续也较长。便决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采用认知领悟疗法,旨在减轻或消除其症状;第二阶段采用以人格矫正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旨在改变其人格,帮助他建立自信心,逐渐进行彻底治疗。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虽然在智力及生理年龄等方面均已成熟,但其情绪年龄并未成熟,往往太过理智化,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一旦情绪外泄时,恐惧感即占了上风。因此心理医生首先明确地给予他肯定回答:“只要积极配合,一定能治。”随后心理医生向他具体分析了其症状产生的原因,指出他的强迫观念和行为并非在短时间内形成,还与他的较内向的性格和看似轻松实则严格的家教有关。

“你的母亲当初责备你,其实并非有意识地要去损伤你的自尊心,只是你的情绪太显幼稚化了,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至于如今你已18岁了,仍旧在以儿童时的应对方式来处理所遇到的问题。你应该放松自己的情绪,真正让自己在心理上成长起来,而不再做儿童心理的奴隶。”听过一席话后,来访者似有所悟。心理医生又接着说:“现在你的症状并不严重,只要你持积极态度,不再有过多的心理压力,争取做到每天记下自己产生强迫意念的次数,并承认有这些意念存在,顺其自然。如一产生怕小便失禁而竭力克制,不许自己上厕所的意念,就要放松自己:想去就去。做到不与之抗争的原则,就可逐渐淡化此观念。“ 两个月后,他与父亲一同来到心理门诊,向心理医生描述了自己近来的情况: “自上次回去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我坚持到至今,自觉症状有了极大改善,不再强迫自己去干一些事情,如晚上不用再去管门窗是否已关好等,反正有父母在。见到椅子也不觉得别扭,回去的第二天连上了七次厕所……”说到最后他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