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的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抽象艺术的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抽象艺术的设计

抽象艺术的设计范文1

关键词:抽象艺术影响现代设计

当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产品增加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它的发展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展现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在中国,抽象图形自古有之,长期以来,它被人们用作点缀和美化生活的方法。这可以从我国的考古发掘中找到例子,诸如河南的仰韶文化、浙江的良渚文化、陕西的马家窑文化等遗址所出土的彩陶就是最好的印证。西方古人也非常善于利用抽象符号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可以从埃塞俄比亚王阿法塔古石碑、古埃及的纸草文书、北美印第安人的史前岩洞壁画中略见一斑。上述例证充分地体现出人类很早就能够将具象的图形进行抽象、简化的标志化设计能力,只不过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平面设计”这一名词而已。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文化在东西方出现了不同的走向,东方在艺术表达形式上趋向抽象,西方艺术的表现趋向具象。

进入近代,人类文明出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西方产业革命的快速推进,欧美国家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社会自然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传统的社会制造结构在工业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土崩瓦解,大量的手工艺制造者在工业化生产制造的冲击下沦为产业工人。加之西方社会对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应对不充分,没有考虑好用怎样的艺术美学形式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制造。于是,在工业化生产轰轰烈烈到来之时,欧美国家出现了拼凑感较强的复古主义风潮,形成了形式和功能格格不入的设计现象,甚至有些产品、建筑的艺术形式影响到了功能的发挥。因此,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反对工业化的浪潮,特别是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和手工艺工人对于工业革命持一种反对和逃避的态度。他们向往工业革命之前的生活,这与当时流传在西方社会的来自东方的艺术风格不谋而合。于是东方艺术风格就成为这一类人所推崇的主流风格,这种风格强调自然主义,倡导田园牧歌的美学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各国,这便是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它们涉及建筑、家具设计、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这些运动主张注重发扬传统手工艺,广泛采用中世纪艺术风格和东方艺术风格作为装饰元素,虽然提出艺术与生活、技术的结合,但所主张的手工艺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其最终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设计运动。与此同时,西方的艺术发展在近代科学成果的影响下,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表现形式。

首先,发明于1839年的照相术,使欧洲艺术家纷纷放弃写实的古典艺术,转而研究当时照相术所不能触及的领域。英国科学家牛顿早在1666年就发现了光的分色现象,揭示了呈色原理。因此,当时的艺术家以此为突破口,带着刚刚发明的便携式颜料,走出画室,重新认知光,开启了一场艺术对科学的致敬。印象派用光学的研究成果,涤荡了陈旧的固有色体系,动摇了人们对于色彩的固有认识。印象派艺术家将自然界的光与色抽取出来,把这种光色带到艺术创作中,使其画面充斥着光的闪烁,刺激了绘画艺术的转变,使人们重新认识了色彩的美感。印象派在后来的发展中,一部分艺术家在科学的引导下越发理性,对色彩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修拉和西涅克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对光与色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开创了用色彩并置的方式进行绘画的流派,即新印象主义。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东方对于绘画色彩的情感性的表现被西方社会接受。一时间,色彩的情感性甚至超越了色彩本身之美,被艺术家运用起来,荷兰的凡•高就是最早表现色彩情感的画家之一。这些艺术家对色彩的重新认知,对当时的平面艺术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后的艺术抽象化发展与高更和塞尚两位画家的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位杰出的画家对色彩的追求和凡•高一样痴迷,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略有差别。凡•高多用色彩平涂,造型凸显质朴、概括;高更和塞尚在发展中偏重对画面的秩序与结构的调整,采用几何形重塑自然。塞尚对于自然界的几何形概括,影响了艺术发展的潮流,立体主义、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式。平面几何形态从传统的客观对象中呈现出来,塞尚不再重视自然再现的色彩与科学的色彩的组合,而是根据画面组织的需要确定用色与造型。时至今日,这种几何形的表现形式仍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影响巨大。现代艺术的发展还离不开另外一位艺术家的贡献,那就是毕加索。1907年,毕加索完成了《亚威农少女》,这是一幅具有颠覆意义的作品,被称为立体主义的开篇之作。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完全用不规则的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表现人物,有人戏称这幅作品就像“撒满一地的碎玻璃”。毕加索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的感受已经达到了他所表现的主旨,他指出:立体主义主要是描绘形式的一种艺术,当形式实现之后,艺术便会在形式中存在下去。观众通过形式感受到了这种画面的轮廓,完成了对表象的认知,仍需要积极主动地感受与参与才能取得艺术认知。毕加索在这里提出的“形式”,就是由那些几何形在二维平面中所构成的画面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就是现代主义艺术所表现的核心。立体主义这种平面几何形的创作方式对于后来的平面设计发展影响极大,直接影响了20世纪德国图画现代主义的产生。俄国至上主义是在立体主义的基础上的发展。马列维奇将矩形进行组织和平涂,组成具有强大视觉张力的几何结构,其表现形式与现代的平面设计并无迥异。由至上主义衍生的构成主义设计也是如此,采用几乎纯色平涂与简洁的字体结合的强有力的几何构图,极具现代气息。法国艺术的表现方式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到了野兽派的马蒂斯那里,艺术的造型和色彩的张扬性充分地爆发出来。他认为,绘画就是脱胎于平面的形象描绘,平面有它自身的价值,画家应该维护绘画的平面性特征,不应破坏它。以至于当时的艺术理论界抨击他的作品如同商业招贴设计一样。

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发现绘画中的平面几何图形与色彩结合的效果后,便以此为突破口从事抒情表象的抽象绘画创作。他认为,画面的形式可以根据人的内在需要来决定,他把几何图形的形态感觉结合色彩与音乐的基本元素进行组织,直接诉诸人的情感,从而开创了以点、线、面基本形态元素结合色彩组成节奏和韵律的画面,引发人的联想的艺术形式。在康定斯基看来,色彩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明黄色有一种尖锐的声音感觉,相反,深蓝色就显得静穆很多。这些理论都汇集在他所著的《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同时他也把形态的抽象研究汇集成另一部著作——《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这些细致的研究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抽象表现主义认为,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只不过是对事件和物体的写实复制,画面留给观众的可扩展的空间有限,如果抛弃写实,作品中的物象被破坏,没有完整的物象,观众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于色彩和线条,就会对画面本身的色彩韵律、线条关系以及其他形式产生某些心理情绪。与此同时,在荷兰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却以另外一种艺术形式阐述着人的情感,这种形式不像康定斯基的艺术形式那样富有动感,而是采用保持平衡的冷静几何线条分割画面,并在其分割的空间内填充色彩。在蒙德里安看来,他所追求的这种形式,是一种与情感无关的形式,是一种纯粹的美。这种美在后来引发了纯艺术与应用艺术的结合,将绘画与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精神可以通过建筑、产品和平面设计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艺术不是顺应日常物品水平,而是把日常物品提高到艺术水平。”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形式对后来的德国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特别是平面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人对“包豪斯”这个名词并不感到陌生,在许多人看来,它是一种理念,是当时德国人在国家的特殊时期为人类创造出来的经典文化财富。“BAUHAUS”这个词汇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采用组词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即“bau”和“haus”两者结合,字面的意思是建筑房子,内涵指把当时的机械化生产、手工艺和艺术的结合,这是格罗皮乌斯的最初办学宗旨。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机械化的生产制造使生产和艺术完全分离,相对于手工艺时代,工业产品的形式感跌落到了低谷,造成了德国产品发展的停滞不前。格罗皮乌斯深感如果生产制造没有艺术的参与,就不可能诞生好的产品。因此,在“一战”结束后,面对积贫积弱的德国,格罗皮乌斯提出把艺术和生产制造两者联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即一个由艺术家和手工艺劳动者所组成的体系,最终实现“艺术与手工艺的统一”。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使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不再是孤芳自赏的架上作品,才能够真正实现艺术存在的价值,德国的经济才能够很快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对于艺术怎样为生产服务,格罗皮乌斯有着自己的看法,传统的艺术是不能够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因为进入工业化以来,一切生产制造都是标准化的,艺术也要服从标准化生产这一前提。为此,格罗皮乌斯还参与了1914年的科隆论战,与倡导艺术主导生产制造的维尔德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格罗皮乌斯认为,面对现代的工业化生产,艺术设计也要符合标准化,复杂的、具象的艺术装饰不适应现代的大工业生产制造,取而代之的应是简洁、抽象的现代艺术形式语言。所以,在包豪斯设计学院开办之初,格罗皮乌斯就把当时所流行的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聘为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员,把抽象艺术语言的教学纳入学校教育,组建了基础课教学体系,并由此衍生出了如今为人们所熟知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程,为战后的设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出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变革运动,是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入探索,其不仅对现代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后来的包豪斯设计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其提供了思想和设计语言。但是,这并不是说现代设计的抽象语言直接源于这场现代艺术变革,现代设计有自身的发展历史。抽象性艺术语言的应用,仅仅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表现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雕塑建筑绘画.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抽象艺术的设计范文2

【关键词】建筑设计 抽象艺术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形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形象的艺术就是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认知的,代表了一种直观的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不具有具体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不能轻易理解其所传达的意思,需要进行抽象以及逻辑的思维才能体会其含义。因此很多人都把艺术理解为抽象的艺术。在建筑设计中对抽象艺术的运用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抽象的艺术在建筑设计也不是直观达到去表达,不能为了表现艺术而忽略了建筑的功能性。

一、建筑特性和抽象艺术

1.建筑的特性

在建筑设计中一般都包含了建筑的使用性以及美观性,整个美观性,体现在建筑艺术中。我国的建筑艺术从很早的时候就有,现对于传统的建筑艺术,现代的建筑艺术对其进行了继承和改变。这个继承是对其基本住宅哲学的继承,改变是设计方式以及设计理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中也就使用到了抽象的艺术。通过专业的研究,我们知道住宅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这种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精细,人们在追求基本的生活休息的保障的过程中,对建筑的艺术性和美观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2.抽象艺术

一般情况下,在提到抽象艺术的时候,人们多数会想到绘画领域的抽象概念,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当中也存在着抽象艺术。比如说雕刻、建筑。“抽象” 应该是任何事物最本质、最原始的特征,其不表现出认可思想意识,只是单纯的表现一种非具体、非理性的形象艺术。抽象艺术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首先,所描绘的物体不能直接表现为某一客观现象或现实事物,而是将一件事物剥离了附加上去的各种元素,使其呈现出不完整意义或超现实意义的艺术作品,这种含义也被称作是“语义性抽象” ;其次,所呈现出来的事物没有中心主题,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也可以代表所有的事物,创造者站在客观的角度看世界,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色彩,是一种纯感受的体现;最后,抽象艺术淡出的靠基本的构成元素的组合来表现,不塑造任何事物,人们称这种内含叫 “非传统抽象” 。抽象艺术的出现也经历过很长的时间,慢慢由后印象主义过渡到立体主义,然后才逐渐演变为抽象主义。其中,对抽象艺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和变革作用的要数风格派了。他们把数学概念与抽象艺术完美的结合,实现了冲突色彩之间的融合,使点、线、面成为所有艺术形式的最原始的表现基础,从而促进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多元化。

二、建筑形态的发展

要对建筑设计的抽象艺术进行了解必须要先知道建筑的形态。不同的建筑形态所代表的建筑风格也不同,建筑形态也是通过建筑的设计以及外观体现出来的,相对于基本的建筑设计其更注重的是建筑的美观性以及直观性。建筑形态的变化也表现了社会的变化以及历史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的不同其建筑的形态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以及抽象艺术的表现方式上,相对于传统的对称式的建筑设计,现代的建筑形态中更注意对非对称以及非规则的建筑的方式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不但表现了时代的发展,更表现了现在社会的新思想和新气象,所以抽象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体现了一个社会以及一个时代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建筑形态的变化也是如此,从最早的传统古朴形式的建筑到现在的高层建筑,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抽象的艺术设计形式在我国的现代化城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设计方式也越来越少,这也表明了我国建筑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抽象艺术对于我国的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三、建筑创作中抽象艺术的应用

建筑具有艺术和技术双重特性,且其艺术特性是在技术特性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建筑的存在意义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居住需求,并没有引入建筑艺术的概念。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人类最开始建造建筑只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从露宿到穴居,从草房到现代城市的智能化建筑,建筑功能跟随时代的进步在进行一步步的完善,在满足了人们最低等的居住需求之后,才开始朝着艺术、审美价值等精神文明方向发展,才形成了艺术性。

1再现性语义抽象

建筑设计中的再现性语义抽象是指将建筑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细节和功能进行夸大,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事物。 这种抽象性表现手法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内部的室内设计中。 比如室内家具的设计与布置, 通过利用再现性语义抽象的设计理念来设计室内家具, 夸大某套家具的某一细节,从而设计出简洁又大方的家具, 使使用者置身其中时,能够拥有一个好的、 愉快的心情。 再现性语义抽象的设计风格旨在通过提炼去表达简约, 利用醒目的色彩、 简练却丰富的外观造型以及流畅利落的线条给人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2 非再现性非传统抽象

在建筑历史上,运用非传统抽象设计手法进行建筑创作是近现代的事,并且占了主导地位。 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应溯源于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 到本世纪20年代走向。 现代建筑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并不那么大, 先是经济基础落后, 而后是政治观点的制约, 严格地说,中国建筑界敞开思想了解西方现代建筑是八十年代才开始的。 构成派运用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知识进行建筑创作, 重视几何形体、 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这种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或后现代建筑创作中常用。

3 建筑图中的抽象艺术理论

建筑具有艺术和技术双重特性,作为一门艺术,在设计创作中必然会受到艺术史上各种类型的艺术流派影响。在艺术创作中采用抽象艺术理论是自上个世纪中期至今后很长时期的潮流,在工程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在建筑工程领域,经过现代主义之后对抽象建筑形式的认识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普及, 所以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 而在研究中它对于非习惯, 非传统形态的建筑设计要进行合理思考, 避免在设计中出现墨守成规和缺乏活力的设计方式。在建筑图中画配景时, 把配景的细节部分舍弃而抽象地画出, 最常见的是人和树的程式画法。

四、结束语

建筑之美从古代的具象之美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抽象之美,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审美观念的转变。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变革为建筑美的转变奠定了深厚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转型契机, 而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与进步, 人们的审美标准可能还会发生变化,抽象艺术也会随之出现更多的流派,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透过建筑外表的差异,对各种流派的艺术风格加以研究分析, 领会其精神实质, 设计建造出更优质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 伊金霞. 浅析建筑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J]. 科技与企业. 2012(17)

抽象艺术的设计范文3

关键词:具象思维 抽象思维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最佳方式。是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最好体现。它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文字,进而传达给人们各种信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需要从多种思维方式来进行思维活动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相互激发,共同促动着艺术设计的创作与发展。

1、具象思维在艺术设计中应用

具象思维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可感知的具象化的思维创作活动。可以说设计作品的具象思维即是作者自身对客观事物在其大脑中浅显而特有的意象理念选择相应的艺术语言铸造出作品的完整过程。它是设计师是对客观事物的汇总与体现。

具象思维创作是依据自然形态来进行描绘的,自然形态是指自然界本来存在和生活中所能见到的一切自然生成的形态,大的可以是宇宙、地貌、动物、植物形状等宏观世界的自然现象,小的可以是细胞和微生物等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通过对自然形态的分析提炼,能研究出许多美的视觉形态。物体的特征表现、形态结构的非常具体,设计的作品容易辨认与记忆。具象表现对象的外形相对抽象而言更加具体和细腻。视觉上要达到表现的真实可信,要依靠科学知识、仔细观察和优秀的表现力。例如说世界自然基金会标志设计,世界自然基金会标志设计的标志图形采用朴实的描绘手法表现出一只十分可爱的大熊猫, 利用熊猫的黑白颜色将图底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简洁到位,标志富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具象思维创作除了依据自然形态还可以依据人为形态。人为形态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的形态,即一切经过人的主观行为产生的造型。人为形态和自然形态一样,我们都能够从中提炼出艺术设计中所需要的构成元素,为艺术设计创作得到来源与启示。例如中国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志,就是运用了中国的“中”字与古代铜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的符号语言,简洁并赋有冲击力,具有耐人寻味使人思考之感。

2、抽象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抽象思维是人类在认识活动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的认识阶段。在设计艺术中, 抽象思维是设计创意与思维创新能力的必要方式, 创意与创新才是艺术设计的重点,是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

抽象思维创作可以依据纯粹的点、线、面来进行创作于构思。将设计构成中的基本的要素通过抽象的思维方式合理的运用到艺术设计创作中去。点、线、面的创作思维会使艺术作品更加简练、简洁,赋有符号化的特征。例如康定斯基的艺术作品,通过线条、色彩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情意识与意图,不再参照自然物,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特点是纯粹的色块和线条图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了构图与创意。以及抽象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将具象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使之今日都是不可超越的经典,蒙德里安已经成为这种抽象艺术表现的代名词。现代的设计师也依据了这种手法创作出了非常多的设计产品,蒙德里安桌、蒙德里安花瓶、蒙德里安电视柜等等,看起来既美观又简洁,巧妙的使这个抽象作品得到了延续与发展。

抽象思维创作还可以通过基本型的方式来表现,基本型包括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几何形规则有序,犹如钢架结构的建筑,冬天里雪花的形状,几何形给人稳定、冷静的之感。有机形是由曲线和曲面构成的图形,比如细胞的形态与石头的形态,给人以柔和、自然的感觉。偶然形是生活中不经意、非主观刻意形成的形态,如水泼溅到地面所形成的形:油撒到水里幻化开来的形;天空飘浮的云朵形成的形,自由形成没有规律性,可遇而不可求。在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的《日本女人》宣传海报中就将几何形态运用的淋漓尽致,这幅海报以脸作为主题形象。整个版面都是由几何图形均匀排列组成的,将日本女人的形象简练而又准确到位的表达出来。使整个海报赋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秩序感。这种抽象形态的塑造力求超越物体的表面形态,表现出了物体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

3、总结

康定斯基曾经说过:“用抽象形式表达几何感。但是这些都是对自然本身的描写,都是按着人的主观意志来塑造形式,不同的是一个表达自然界的构成,一搁是表达内心的情感。”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运用在艺术设计中是需要恰当的把握。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两者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相互渗透,具象思维是艺术创作活动中最主要及基本的形式,而抽象思维就会影响到作品的价值品位和思想深度。反之,如果过多地运用抽象思维就会使设计作品晦涩难懂,枯燥无趣。我们要学会在日常中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将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合理有效的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去,创造出更多的、更为丰满的、给人以想象与智慧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胡珂.图形语言[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抽象艺术的设计范文4

纤维艺术传统材料是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为主,主要是通过编、织、绣、结等手段,而现代纤维艺术包括人造合成纤维和金属纤维,也有不同肌理纸张的运用,这些新材料出现使得现代艺术家在其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段上有着强烈不同视觉和触觉感受。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有:表现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由于纤维艺术材料的多种多样与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以及现代设计观念的引入,使得纤维作品的形式从平面逐步走向立体,出现了许多半雕塑和雕塑的作品。设计师追求空间上的突破,除了用传统的编织技法之外还大胆的运用悬挂、包裹、粘贴、排列等新手段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创造出如浮雕般特殊的空间特征。不仅仅局限于平面展示,而形成立体形式的软雕塑艺术,或者是建筑空间中的纤维构成艺术。展示的地点也由室内到室外的创造性纤维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从具象走向抽象。现代纤维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抽象,材料的多样性,使得设计师通过运用对原始纤维材料的扭曲、变形等方式,用抽象的方式制造出材料变化的强烈视觉冲击,许多艺术家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仅限于观赏装饰的概念,而成为纯艺术的形式或者抽象的语言表达,运用综合材料和综合的表现形式,表达其内心的感受,以及个性的传达。但这种抽象的发展都是伴着明确主题而表达的。

二、纤维艺术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现今,各种艺术门类都在探索对于不同材料的应用。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与材料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西方,现代纤维艺术不但是日益流行的一个艺术品种,而且还逐渐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纤维艺术兼有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在我国的一些高档公用建筑中已陆续出现。也有部分纤维艺术作品已经渗透到部分家庭中,但我国现代的纤维艺术与国外相比,还缺乏多元化模式、前卫性探索精神,对于软性材料的应用仍不够广泛。“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对我国纤维艺术的新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掀起了纤维艺术运动的热潮。

三、纤维艺术和现代装饰设计的完美融合

抽象艺术的设计范文5

现代装饰图形不同于油画、国画,更趋于实用性,材料现在也更加元化,它承载着审美的装饰意义、传统继承和现展的审美内涵。现代艺术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国内美术界对现代艺术的探讨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在现代图形的应用方面没有跟上时代。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抽象绘画大师克利、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等在现代艺术符号化的图象表现中所创造的现代绘画图形已成为新的传统图式,他们的作品对于当代人审美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在视觉美术设计和美术应用方面值得大力提倡。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一画,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归纳出画中的少女人体,经过图形的处理、重新组合,应用到装饰画、壁挂、屏风、陶艺、灯饰、艺术时钟、封面设计、包装、海报等方面。

如何使我们的装饰图形设计教学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又能避免僵化,从现实生活中摄取无限丰富而鲜活的美的素材,加以创造、更新,答案是: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装饰图形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创造性艺术思维

1. 艺术想象

恩格斯对现代思维这样理解:“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咳血,和其他任何咳血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咳血。而这对于思维的实际应用于经验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时代的步伐,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已经进入科学的时代。而现代艺术大师再造的绘画、设计等图形将有别于传统的图形。

现代的思维与传统的思维有什么不同,人类从原始思维的神秘性、混沌性、玄妙性发展到逻辑性、科学性、客观性,在古典主义的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逻辑的思维对艺术的想象同时起到积极和消极的作用。而现代艺术的创造延伸了理性科学思维盒原始的、非理性的、直觉的艺术思维。正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艺术设计的内涵是创意、创意的传达依赖图形的表达,而图形生成的核心与艺术家想象力密不可分。艺术的想象力离不开逻辑力量的阴道、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李想与非理性的结合,现代艺术的创造蕴含着原始的、古老的、非理性的逻辑关系,把它与常规的逻辑结合在一起,产生了预想不到的、新奇的艺术图形。现代艺术大师的绘画大都基于这一种创作观点,把虚构的、心理的、梦幻的、直觉的与客观的、理性的、逻辑的事物链接在一起。毕加索认为:“艺术家必须懂得如何让人们相信虚构中的真实。”后印象派大师塞尚把一只瓶子看成一个圆柱体,其目的是客观物象结构化,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先河,而毕加索与布拉克继承塞尚的观点,把一个圆柱看成一只瓶子,创造出“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若要比较:立体主义与古典主义艺术的特点,立体主义并非模仿的艺术,它是以创造为目标的构想艺术。

2. 综合思维

常规的思维倾向于逻辑,非理性思维则与逻辑思维相悖,而无逻辑的思维则一向被人们当做思维的幼稚或过失来对待。然而,现代艺术设计中,反向思维、非理性思维被艺术家运用得十分广泛,甚至有意加以偏袒,以至利用非常规的思维形式作为开发思维的动力,其影响力不但在艺术创作方面,在科学领域亦得到充分的体现。

科学的思维以逻辑的思维为主,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艺术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它是以形象来反映现实、表达感情盒心理的活动。艺术的思维不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不以客观现实的逻辑性为依据,它具有浪漫的情调和独立的审美价值。思维的不确立性导致艺术审美的模糊性,其常常引申出艺术思维多样性盒反向思维性。可见,艺术的思维是多维的、寓意的、非理性的、情感的,甚至是反向的、模糊的。

3. 形态再造

设计中的性状、形象的概念已被广泛地使用。形态构成这一概念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产生的,是性状和形象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形态构成发端于造型艺术运动的构成主义并以包豪斯为滥觞。

同一形象可以具有不同的形态,异同形态之间的关系,在视觉艺术中呈现不同的形态,这种艺术的构成形态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和视觉感受。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存在的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形象载体的利用不同,和公众对艺术形象审美时的感知器官不同。如音乐的感知需要听觉器官;歌舞剧的欣赏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眼睛和耳朵的共同感知;而平面视觉艺术的传达需要视觉器官来实现,它是借助点、线、面、色等元素,以不同形态的大小、方向构成不同的视觉形态。

物质世界的形态可分为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两个方面,自然形态包括自然界原生物体,如动物、大海、山川、植物、花卉等。人为形态是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主观地设计和建造所构成的物质形态,如房子、衣服、工具、机械等。人为的形态是客观与主观的结合,在客观形态中注入了人的精神内涵,体现人的主观意识和创造性的再造形态。如自然中的花卉,经过人为的主观设计,形成花卉图案,应用到装饰艺术的许多方面。

图形课程涉及的形态再造,不是普通意义上传统的“写生变化”构成,“写生变化”属于归纳法的单向思维,是源于自然的“夸张变形”。形态的再造是指根据现代大师们作品中的图象(亦即“第二自然”,或称“认为自然”)的基础上,再次创造和应用。其意义是使学生熟悉现代艺术的形态构成以及装饰语言形态的构成。通过对传统与创新、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的研究,进而理解视觉形态再造的审美意义。

具象、抽象与装饰表现

1. 视觉的属性

西方传统的美术观念,主要强调客观自然的再现,艺术的表现性比较含蓄。东方的艺术观则注重再现与表现的结合,凸现艺术的表现性、装饰性。西方现代艺术对东方、非洲艺术的装饰性与表现性十分关注,装饰风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变现中被广泛应用,把视觉艺术的形式、语汇发展到了极致,因此,构成学就成了一门独立学科。

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现代视觉艺术在再现性基础上,注重表现性的发挥,它的基本属性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它既可以表现自然事物、思想情感、心理感受;亦可以它自身的形式构成传达视觉感受和装饰表现。装饰视觉艺术的造型必须是美的,美的概念在装饰艺术中表现为有意味的形式;美的形式必须遵循美的法则;美的法则通过至美元素来表现。点、线、面、体、图形等有机结合谓之至美元素。

2. 视觉的语法

语法是点、线、面、色等视觉语汇的构成关系和传达特定信息的结构形式。在视觉艺术中,构成关系的新颖性、装饰性、秩序性、合理性、浪漫性、情趣性、丰富性等,都是形成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内容。

在视觉语言的表现中,视觉语法的构成秩序十分复杂,不同语汇的关系,传递出不同信息,它们依据不同的点、线、面、色的关系,构成不同形态的秩序,产生出平衡、节奏、韵律、旋律等风格形式。而画面形式的秩序感,需要运用对比、对称、重复、重叠、共用、相似、分界、变形、夸张、色调、冷暖的关系,随艺术家所要表现的内容,不断变化和转变。如在一张白纸上方画一个红色圆形,人们产生的联想是不确定的,可以联想到太阳,或联想到某国的国旗等;如果在红色圆形的纸中继续画上山川、房子、树木等,红色圆形则感知为太阳,如果在红色的圆形图画中,画上若干个红色、黄色或其他颜色的图形或几何形,原来的红色圆形则变得抽象起来,这就是视觉语法中的语言对比运用的结果。可见不同色彩、形象、性状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形态,形成不同的视觉传达。

3. 装饰的表现

装饰的概念是本课程的核心,视觉语汇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至关重要,它的特点是怎样的呢?传统的装饰概念是: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而加以文采也。而现代的装饰概念已拓展到绘画风格、装饰艺术的应用。回顾20世纪西方大师的艺术风格,如毕加索、克利、米罗、马蒂斯、蒙德里安等大师的作品,无不弥漫着装饰风格的表现。他们的艺术作品大量吸纳东方、非洲、民间艺术的装饰表现,风格鲜明、形式感强,画面形象大都图形化、装饰化。时至今日,这些作品已成为了新的传统,是我们学习和吸收精华的好范本。

装饰表现离不开装饰的语言规律,其特点是平面化的、变形的、夸张的、非写实的、意象的;构图特点以散点或多点透视法构成;画面图象呈概念化、程式化;画面形成直挂的、鲜明的、干净的、单纯的形式感。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装饰图形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抽象的还是意向的表现,都注重画面上的结构关系,点、线、面的交织,图形的重叠、排列、秩序等因素。

装饰图形的运用是基于现代大师装饰风格绘画的图形表现,应用到装饰艺术品和实用装饰品的再创造过程。领略大师的装饰表现手法的同时,使我们梗深一层理解艺术的奥妙之处。因为,经典作品的图形表现已具有普遍性、流行性的世界视觉语言,具有一种能超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等界限,通俗地传达信息和共同的审美情趣的魅力。

课程实践与分析

现代装饰图形运用课程是装饰艺术专业课程,是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的分析、解构和再造,应用到装饰艺术设计的作品中。从中外传统图形应用、民间图形运用到现代图形运用都是图形运用的重要课程。教学课程的目标实施首先要求对现代艺术流派的脉络作分析和研究。比如:

野兽派分析: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主观感受,其表现风格结合后印象派画风和非洲、东方的装饰表现手法,画面色彩鲜明、造型扩张,装饰感强。以马蒂斯的《舞蹈》作为范本,设计多种装饰艺术品。

立体派分析:立体派是以毕加索为首创造的。立体派画家继承后印象大师塞尚的绘画理念,分解自然形态的物象,否认远近法,以平面的视点,分解和重组图象结构;他们的绘画表现方法亦吸收非洲和民间的装饰手法。以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作为范本,运用画中图象设计多种装饰艺术品。

抽象派分析:以蒙德里安、克利为代表性画家,分析抽象派绘画的形成。我们可以追溯蒙德里安的从艺过程,从自然主义经过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一直形成抽象艺术。“抽象”这一术语,虽说人们对它争论不休,但它的审美观对艺术设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装饰艺术、现代工业设计、建筑设计领域里应用十分广泛。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尽管道路十分曲折,但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纯视觉审美的艺术。以克利、蒙德里安的画为范本、设计多种装饰艺术品。

结 语

抽象艺术的设计范文6

 

关键词 :构成艺术 几何抽象 现代陶艺 精神土壤

一、现代陶艺之概念

中国素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对世界的陶瓷艺术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正是由于这种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陶瓷审美模式拖延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萌芽时间,忽略了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现代陶艺审美观念,而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起步和不断发展。

现代陶艺以其内在的张力、实验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来承载当代文化精神,是现代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冷漠、回归自然的一种最好方式。就现代陶艺的观点来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现代陶艺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艺术。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是,表现现代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作为精神性的表现媒体而存在,精神属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现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极丰富而随机的视觉效果,超越传统的技术标准,拓展全新的表现领域。

这些也正是构成艺术在现代陶艺中得以运用的契机。而且艺术本身无疆界,一种风格或主义的确立,必将影响当时一切与艺术相关的领域。正如抽象表现主义对建筑、服装、平面设计等的冲击。陶艺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抽象艺术在其界内的发展,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加入陶艺作品创作,从而开启了抽象艺术运用之先河。

二、何谓构成——几何抽象

对于构成,并不单纯指三大构成的知识,它的触角可以涉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果非要加个定义,那么所谓构成,就是组装,即把设计中诸要素像机器零件那样,按照美的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艺术作品。而直观一点说,就是几何抽象的艺术。

三、解读几何抽象与现代陶艺的融合

顺着构成艺术即几何抽象艺术的发展脉络,去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拜读现代陶艺家们的作品,可以从中体味抽象艺术渗透的魅力,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抽象艺术,从而开启了现代陶艺由具象或实用到抽象或非实用的转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反传统、追求艺术的独立性与纯粹性的运动风起云涌。而立体主义的丰碑人物毕加索更是致力于从描绘自然具体形象向抽象化形象的转化,从他的陶艺作品中便可见一斑。分解与重组,不同视点的并置都是立体主义理念为陶艺注入的新鲜血液。立体主义的理念被他直接运用到陶艺的创作上,陶盘、陶器都只是画布的替代品。虽然在陶艺语言上毕加索还没走向深入,但这种直接的挪用或者甚至说玩票性质的举措却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是对现代陶艺家们抛开传统束缚探讨新的陶艺语言最早的启发,开始了陶瓷艺术对实用器具背离的萌芽。

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感觉性表现的发现期。1931年,法国成立“抽象一创作”的艺术团体,推动了与自然完全断裂的几何造型艺术的发展,并在1936年把几何造型表现的艺术命名为“具体艺术”。在陶艺界,我们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彼得·沃克思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兴起。他主张陶艺创作中即兴、自由的发挥,将黏土作为表现情感的载体,随意地叠、刮、戳、压。背离传统,彻底放弃了以往的造型完整和传统工艺技巧美感。甚至,他在作品上总是有意无意留下产生的瑕疵、开裂和斑孔,一目了然地记录着作品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沃克思用于表述隐喻及记载人与水、火、土的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手段。没有具象,只有抽象表达,正是先锋派艺术家在陶艺领域对构成艺术的最好回应。陶瓷艺术开始了真正的对于传统的反叛,一切实用的器具已失去意义,几何抽象的表达方式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

上世纪60至7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成熟期,同时也是极少主义成为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的时代。在陶艺界,与之相呼应的是极限主义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瑞斯·梅森和西班牙的恩瑞特·梅斯特。极限主义需要一套严格的成型工艺技法的支撑,但这并不妨碍陶艺家们对黏土的抽象表现。理性、简洁是其根本。极限主义陶艺家的作品通常采用一种预先构想的理智方式,根据数学体系、几何图形的一些理念来对烧成品进行艺术创作。而真正将这种风格发展得比较好的是布瑞斯·梅森。他的巨大的“+”字型雕塑,尽显气派和庄重;西班牙的恩瑞特是极限主义的又一典范。他的作品造型结构严谨,棱角的平直转折犹如刀切,是严格意义上的硬边风格,精心设计又使其具有精妙的比例尺度,把构成因素发挥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而极少主义的另一端则是被称为集合主义的构成艺术。艺术家们利用现代材料和“现成物”为素材,提倡基于“单个间的关系”来把握世界。以很多数量相同或相似的作品集聚在一起,经过理性的形式化的组合,使之构成了另一崭新的巨大的艺术形式。

“装置风格”则是“集合艺术”在陶艺领域的又一体现,是陶艺家对单件陶艺或非场域性的作品,在情感观念和视觉艺术氛围整体表达上的乏力和不足的必然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堆积或叠加,而需要考虑的除了作品本身的材料、色泽、形态,还包括与作品共生的环境的因素,诸如灯光、布局等。日本的三岛喜美代是这方面的灵魂人物。她擅长布置场面巨大的、极具震撼力的展览作品。其作品甚至超越了普通装置艺术所展示的视觉和观念的范畴。她对材料质感具有敏锐的把握力。报纸书籍、纸箱的酷似,垃圾方体的逼真,都让她的作品无懈可击。而当多个单位造型组成一个巨大的集合体时,自然地产生了一定的造型扩张性,环绕着一股内在的力量,似乎有一种可视的运动存在。陶土的可塑性和亲和性则更将它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