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发病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慢性病发病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慢性病发病原因范文1

关键字:膳食 慢性病 患病风险 膳食结构 健康 预防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026-01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居民膳食营养模式发生了转变,膳食更倾向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因此,从慢性病防控的公共卫生策略考虑,一些膳食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相关证据意义重大。

一、能量、脂肪与主要慢性病

有证据表明,大量摄入高能量密度食物可导致肥胖;脂肪的类型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能量密度指单位重量膳食提供的能量数。高能量密度食物的特点为高脂肪、高糖、高蛋白、低水分含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为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分别为16.7kJ/g(4kcal/g)、37.7kJ/g(9kcal/g)和16.7kJ/g(4kcal/g),脂肪的能量系数最高,因此脂肪含量对能量密度的影响最大,食物的脂肪含量越高,能量密度也越高。

大量证据证实,膳食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一项对11个队列研究的综合分析显示,将饱和脂肪酸供能的5%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冠心病患病和死亡的风险都可明显下降。另外,如果将反式脂肪酸供能的2%分别用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可分别使冠心病患病风险下降17%、21%和24%。证据还显示,膳食脂肪摄入过多可使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的研究也显示,摄入脂肪的供能比由20%增至25%~30%时,可增加37%的超重肥胖、10%的糖尿病和31%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风险。

基于摄入过多脂肪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WHO建议膳食中来自脂肪的能量不应超过3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不超过25g或30g,尽量少食用动物油。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分别为35%和28%,城市的脂肪供能比已超过30%的上限。2002年中国居民平均脂肪摄入为76.2g/标准人口(标准人口指18岁从事轻体力劳动的男性,每天能量需要量为2400kcal,即10041.6kJ),食用油的摄入量为41.6g/标准人口。中国居民食用油的实际摄入量已经超过每日推荐量。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居民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

二、水果蔬菜、膳食纤维与主要慢性病

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水果蔬菜还很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

研究显示,大量摄取膳食纤维很可能对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例如,每天额外摄入1g水溶性膳食纤维,膳食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0.028mmol/L和0.029mmol/L,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没有明显变化。虽然没有得到一致的证据,但从生理学上考虑,膳食纤维具有增加大便水分与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道癌的重要作用。为此,WHO建议每日摄入至少5份水果和蔬菜(相当于400g),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0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最好深色蔬菜能占50%,水果200~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确定膳食纤维适宜摄入量为30.2g/10041.6kJ(2400kcal)。200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口日蔬菜的摄入量为276.1g,其中深色蔬菜90.7g;水果的摄入量为45g/标准人口;平均每标准人口总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8.7g,仅达到推荐量的61.9%。可见居民水果蔬菜和总膳食纤维的实际摄入量与推荐量还有很大差距。

三、盐与高血压

高血压本身是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膳食因素与高血压有关,证据最多的是钠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充分的证据表明,盐的高摄入量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而限制盐摄入量对健康的益处很大。

有研究显示,对普通膳食组和富含水果蔬菜的低脂食物的食物模式――控制高血压膳食组(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进行30d低钠膳食干预,均可使其收缩压下降,并且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现象、黑人和其他种族、女性和男性都有作用。多项Meta分析显示,通过4周以上限盐饮食(减少食盐摄入量的50%),对高血压患者,减少食盐摄入4.6g/d对应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5.06mmHg(1mmHg=0.133kPa)和2.70mmHg;对血压正常现象,减少食盐摄入4.4g/d对应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03mmHg和0.99mmHg。中国的数据显示,与每日食盐摄入量

四、预防慢性病的措施

健康膳食食谱可根据性别;年龄;劳动强度和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食物要多样,饥饿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的原则,对食物可进行适当调整或同类互换。对慢性病患者,如高脂血症者,每天烹调用油可降至20g以下,以脱脂牛奶替代全脂牛奶,以禽肉替代畜肉,吃鸡肉时把皮丢弃,有利于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高胆固醇者,可每两天吃一个鸡蛋;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降低烹调用盐、限制酱油、咸菜、味精和各种腌制食品的摄入量。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3g,以减少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均有益处。肥胖者可适当减少畜肉的摄入量,增加海鱼、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研究表明:海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营养失衡导致的各种慢性病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量食用水果和蔬菜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膳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应坚持平衡膳食,参加适量运动,预防慢性病的发生,确保自己的身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姜培珍,施爱珍,颜敏.健康膳食与预防慢性病

【2】赵法,郭俊生.膳食结构与慢性病

慢性病发病原因范文2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并发症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常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之一,其发病率要占到颅内血肿总数的10%。目前,常采用钻孔引流术(BHID)作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1]。尽管其手术简单,效果确切,但并发症并不鲜见。我科在2002年5月~2010年4月间,对1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采取钻孔引流术 (BHID) 治疗,其中发生并发症者共32例,现分析这32例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女9 例,年龄52~85 岁,平均64 岁,具有明确外伤史23 例,占71.8%。外伤距手术时间1~8个月。合并有糖尿病史5例,有高血压病史11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以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28例,肢体不同程度偏瘫24例,智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1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双侧血肿6例,占18.7%,,单侧血肿28例;脑中线结构移位<1.0cm4例,1.0~2.0cm24例,>2.0cm4例。

1.3 治疗方法 患者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病情和血肿的影像特点决定采用钻单孔还是双孔手术。单孔引流的位置一般选取血肿最厚的层面,以血肿后缘的前方1~2cm处为中心。而双孔引流一般在血肿前缘后方1~2cm加钻一孔。术中钻孔后须经引流管缓慢放出积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到冲洗液颜色变清。并用生理盐水置换出其中的空气,严密缝合头皮。术后置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不使用脱水剂,增加补液量。引流管一般留置2~5d后拔除,最迟不超过一周,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1.4 并发症 术后发现颅内积气22例,血肿复发9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癫痫3例,脑脊液漏3例,局部积液2 例,感染1例。

2 结果

32例患者中,其中20例获得治愈,11例好转,1例未愈,1例颅内大血肿引起脑疝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后短时间死亡。

3 讨论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虽然手术操作简单,但若操作不慎或术后管理不到位仍会有相当多的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3.1 颅内积气 颅内积气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积血流出后形成硬膜下空腔,空气逸入所致。如果积气量少,通过调整及引流管位置,大多能排出,或拔管后2周内让其自行吸收。如积气量多,甚至引起颅高压症状,则应考虑张力性气颅,须再次手术引流。本组病例术后复查CT发现颅内积气22例,其中1例为张力性气颅,予上述处理后治愈。预防方法:每次冲洗及术后更换引流袋操作均须防止空气倒流,放积血时不可过快,术后用生理盐水置换血肿腔中的空气,术后不用脱水剂,加大补液量,头低脚高位,以促进脑膨胀复位。

3.2 血肿复发 本组发生9例,均在术后1~2月内复发,再次入院后行骨瓣开颅摘除血肿及包膜后治愈。复发原因:(1)血肿腔内血凝块或纤溶有关的物质未能彻底清除,包膜再出血。(2)老年病人脑萎缩,血肿包膜坚厚,硬膜下残腔难以闭合。预防血肿复发的关键是术中将血肿腔内陈旧性积血冲洗干净,并注意勿损伤血肿内膜。术后大量输液以利于脑膨起复位,促进血肿腔闭合[2]。对复发性血肿处理可选择原孔或重新钻孔冲洗引流,如病情允许,骨瓣开颅摘除血肿包膜效果更好。

3.3 继发性颅内血肿 原因可能为:1.术前潜在的脑挫裂伤灶引起再出血;2.血肿包膜继续出血。3.颅内压下降后桥静脉被撕裂可导致硬脑膜下血肿。4.颅内压骤降,硬脑膜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小血管被撕裂或手术时钻头剥离硬脑膜,形成硬膜外血肿。5.吸引器操作不当,损伤脑实质。6.皮肤切口、骨孔缘渗血。 预防方法:1.术中止血要可靠,尽量悬吊硬脑膜,避免硬脑膜剥离。2.术中硬膜下积血放出要缓慢。3.选择的引流管粗细和软硬度应适宜。

3.4 脑脊液漏 本组发生3例,发生原因可能为留置引流管时损伤蛛网膜,或冲洗时水压过大冲破蛛网膜,造成蛛网膜下腔与血肿腔相通。预防办法:术中操作应轻柔,冲洗时宜低压平稳冲洗。术后可将引流袋抬高至床头10~20cm,以免脑脊液流失过多造成颅压过低。一般5~7天引流液颜色变淡后即可拔除引流管。本组发生的3例经上述处理后均治愈。

3.5 术后癫痫 本组发生3例,1例头颅CT发现继发性颅内血肿,另2例CT扫描未见特殊异常,我们考虑引流管刺激脑皮质所致。预防办法:引流管大小、软硬度应适宜,放置引流管时不要置入太深。一旦发现术后癫痫,应积极抗癫痫治疗,并复查CT排除继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拔管。本组3例予相应处理后均治愈。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治愈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它的并发症的存在,有些并发症直接导致不良预后。针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多样性、复杂性,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慢性病发病原因范文3

【摘要】

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控制现状、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慢性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慢性病的防治途径等六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阐明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与中医药整合调节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重大慢性疾病 中医药 整合调节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10 颁布了《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报告。该报告指出,慢性病不仅危害高收入国家,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慢性病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如果现在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那么到2015 年将可能拯救3 600 万人。采取行动以减慢和遏制慢性病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当务之急[1]。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并呈持续上升趋势,约25%的城市居民患各种慢性病。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医药长于治疗慢性疾病,慢性病防治给中医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阐述。

1 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

慢性病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由细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微生物引起发病,而由于人体中微小损伤长期积累形成的一大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转变,人类的慢性疾病由30 年前的十五种左右上升到七十余种。

慢性病被专家称为“隐蔽的流行病”,其病情发展具有隐蔽性,人们往往在查体时发现患病;同时慢性病具有阶段性特点,一般来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症状缓解阶段,出现症状后服药,用药来控制症状,症状缓解后放松治疗,结果疾病并未从根本得到控制,还在发展,只是更加隐蔽;第二阶段是合并症阶段,由于没有有效治疗,长期服药会引发许多合并症,许多人自作主张,大量吃药,结果药越吃越多,病也越治越多,出现多个系统损害;第三阶段是恶性循环阶段,由于前阶段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病,最终使病情加重,只有住院治疗。

慢性疾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复杂性。它不是一因一果简单的病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因果网络系统[2]。以糖尿病为例,从诱发因素来看有遗传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所致;从结果来讲,除血糖超过正常外,还会有白内障、糖尿病足、冠心病等并发症。现实中可能出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复杂病理特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甚至会出现各要素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病理现象。

2 医学发展决定慢性病防治策略为“重预防、治未病”[3]

18 ~19 世纪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到20 世纪50 年代以后,各种慢性病成了人们健康的最大威胁。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习惯、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环境污染有着紧密联系。许多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认识和防治复杂性疾病。

现阶段,常规的药物和手术对抗治疗不能根治糖尿病、肿瘤等慢性复杂疾病,但可以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入手,强调健康维护,控制疾病发展。更重要的是,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树立预防战略观念和新的诊疗观念,要求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医学服务模式从医疗为导向朝向预防为导向转变。

医生从单纯的诊治疾病发展到对人群健康和疾病进行管理,强调对疾病到健康过程中机体整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动态把握度,调节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实施策略,融治病于自然生活。单纯对抗性的治疗方法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慢性疾病的防治生活化、常规化将会极大改善病人的机体状态,最终保证人类健康。

3 国内慢性疾病控制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一些慢性疾病虽不能逆转其病理状态,但可以通过替代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如肾脏疾病的透析治疗,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冠状动脉等血管介入及搭桥手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拯救了大批病人的生命,成为现代医学的亮点。

但是这种疾病终末期的救治与干预是一种高成本创造技术的治疗干预模式。重视疾病终末期的干预,忽视预防,对国家、社会及人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医学需要更新理念、转变模式、做好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与现在世界上十分重视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相比,许多专家学者对慢性疾病还是不够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2005 年有280 万人死于艾滋病,17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10 年后我们再来关注慢性疾病,去研究预防和治疗方法,那么问题将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到那时我们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将会更多。

4 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

中医药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治病必求于本”,是几千年来使其能够服务于人民的重要因素。中医独特的“欲救其死,勿伤其生”理念,调节机体的各个方面,恢复机体的和谐有序,更合理地治疗慢性综合性疾病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国内学者认识并认可[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方剂》项目也证实中药方剂具有多组分、多靶点效应,具有多因微效、增效减毒、整合调节的临床效应特征。如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永炎院士所述:方剂的潜能蕴藏于整合之中,不同组分配伍产生不同的效应,重新整合朝向多模式组方。针对全息病证,解读多组分与多靶位的相关性。组分配伍配比优化设计可融整合调节、对抗补充于一体,启动自组织、自稳态的整体功能,求得方剂和谐自然的整合效应[5]。此种效应特征使得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占据优势。

5 慢性病防治需要中医药

中西医学体系的差异表现在对疾病认识的理论、思维、诊治过程与所关注的结局方面,两者各有所长。既往西医学重在“以病论治,针对病因”,强调“标准、统一”,长于诊断。近来其治疗疾病的理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治疗单一疾病向一体化管理转变,认为对病人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过程中,应该由病人、医生、护士及其病人家属组成团队并肩作战,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中西医学逐渐趋同。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来说,它们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迄今为止,仍然无法阐明它们的病因机制,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可能把所有疾病病因都搞清楚,或者弄明白如何避免所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负担。但既然是多因素作用,就意味着干预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实现相同的目标[6]。

因此,将重点集中在这些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中医药的介入可望为慢性病防治带来益处。

前已述及,中药具备了解决慢性病多因素致病难题的临床效应特征,但能否真正起到慢病防治作用,目前还缺乏令世人信服的证据。

6 慢性病防治途径—循证为先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特点以及在此思维下的治疗方法对日益增加的慢性疾病预防保健有着独特优势。尽管如此,因其理论体系和治病原理难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故未能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使中医药缺乏标准、规范化和普遍适用性,限制了其进入国际市场。循证医学和实践的理念将为中医药带来巨大变化,在慢病防治领域也不例外。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塞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就是一项中医药的循证实践[7]。采用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实验设计,在全国设立东、西、南、北、中15 个临床试验分中心,共计75 家医院同时进行实验。利用中心随机化系统,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对照,主要以非致死性再梗塞、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等终点事件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计划在两年内完成4 000 例样本,进行上市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疗效评价。研究中注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的链接,强调标准化和个体化的结合,研究者报告结局和患者报告结局互为补充,有望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冠心病)的疗效和优势所在。

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中医药学,在其指导下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并处理慢性疾病的防治问题,才可能充分发扬中医药学优势,弥补不足,并有望成为一条防治慢性病的新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若使更多的人免于死亡或免于过早死亡,应该及早开始预防各种慢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临床中的原则和先验,努力认清中医药学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慢性病防治中积极实践,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 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

[2] 严广乐,苏式兵.系统科学视角下中医药干预慢性疾病的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90.

[3] 苏式兵,王汝宽,李 梢,等.医学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112.

[4] 孙利华,莫卓华.中医药对我国疾病谱的应用前景广阔[J].中国药业,2005, 14 (9):4.

[5] 张伯礼,王永炎,商洪才.组分配物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和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89.

慢性病发病原因范文4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宣传;知晓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且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时至今日,仍未能全面的了解掌握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仍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多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所以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调查不同地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了解不同地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普及,能够有效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为此,作者对南充市和资阳市社区进行随机抽查居民各200人,了解两座城市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在南充市和资阳市按不同年龄段分层抽取研究对象各200名,年龄段20-30、31-40、41-50、51-60、61-70岁各40人。

(二)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糖尿病并发症及糖尿病健康宣教三方面,共20个问题。(1)糖尿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包括糖尿病的典型表现、糖尿病发病与哪些因素存在关联、糖尿病空腹血糖浓度是否较正常人高、糖尿病的分型及糖尿病控制方法等5个方面;(2)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并发症种类、并发症致死主要原因、最早出现的并发症、糖尿病死亡首位原因是否为并发症、并发症导致的器官损害等6个方面;(3)糖尿病健康宣讲包括糖尿病病人饮食、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被调查者是否参加过糖尿病相关健康讲座、被调查者是否进行适当饮食和运动控制等来预防糖尿病等9个方面。

(三)调查方法。采取现场面对面调查,由被调查者当场作答后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400分,回收问卷400分,回收率100%,作答率100%,有效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糖尿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据调查发现,南充市与资阳市部分居民在糖尿病健康认知环节中对比发现,在糖尿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糖尿病发病与哪些因素存在关联、糖尿病空腹血糖浓度、糖尿病的分型及糖尿病控制方法等五个问题上的知晓率上,南充市居民的总体知晓率较资阳市居民高,南充市80.5%,资阳市68.2%。南充市年龄段在50-61的居民在糖尿病典型表现上知晓率最高,达98.1%,在糖尿病发病与哪些因素存在关联上年龄段在20-31的居民知晓率仅有30.5%,故南充市应加强对引起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的宣传,加强当地居民,特别是20-31年龄段的居民对糖尿病知识的健康认知,不仅能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而且能有效防止糖尿病在该地区的年轻化。

(二)糖尿病并发症。在调查中发现,南充市社区居民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普遍高于资阳市社区居民。南充市60.5%,资阳市36.9%。但两城市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普遍偏低,特别是在并发症的种类该问题上,两城市居民的知晓率,南充市仅32.1%,资阳市仅23.6%,且两城市对于该问题的知晓率最低年龄段均为年龄在20-31的居民。通过该环节研究表明,两城市均应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类型上加大对当地居民特别是青年居民的宣传力度,让居民更加深入的了解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以便日后更加有效的防治糖尿病。

(三)糖尿病健康宣教。在调查中发现南充市开展的健康宣讲次数较资阳市多,南充市80.1%,资阳市65.8%。南充市居民的对该类活动的积极性较资阳市居民强,南充市87.2%的居民愿意参加该类活动,而资阳市仅62.4%的居民愿意参加该类活动。且积极参加该类宣讲活动的居民年龄段多集中于41-50、51-60、61-70段居民,以20-31年龄段居民最少。故该环节表明,资阳市应加大对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宣讲力度,特别是对20-31年龄段居民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宣讲力度。多开展健康宣讲活动,不仅加强了该地区居民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了解,而且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做出贡献。

三、讨论与对策

该调查表明,南充市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率较高于资阳市居民,但是两城市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都存在不同的误区和不足之处,且两地区社区居民年龄段在20-31的居民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因此,如何消除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误区、如何丰富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及如何避免糖尿病的年轻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对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今已严重威胁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而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显得至关重要。从本次调查中发现,南充市及资阳市居民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但总体看来,南充市对糖尿病的预防情况较资阳市好。分析原因可能:(1)南充市居民的文化程度较资阳市居民高;(2)南充市当地的健康教育部门和大众媒体对糖尿病的宣传力度较资阳市好。

(二)对策。(1)当地健康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当地居民对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号召鼓励当地居民多参加该类宣讲活动,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2)当地大众媒体应加强关于糖尿病危害的真实报道,增强糖尿病人的健康意识;(3)加强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控制意识,能有效的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戚春燕,张灵宇,王坤荣等.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与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487-1488.

慢性病发病原因范文5

关键词:中医;临床疗效;内科湿疹

湿疹应归属于内科皮肤病,就临床表现而言,其本是多行性皮疹,病发时严重搔痒难耐。该病根治难,易复发。现取70个有关患者病例进行中医治疗的研究:

1、数据以及治疗手段

1.1 我院数据:从2010年起的三年间,共有70例患湿疹的病人来我院就诊,男性占57.1%。从其中年龄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会有所降低。发病时间从10天到两年半的时间不等。发病位置头部占的比例居多,有61.4%;全身的占24.3%;而仅仅在下肢发病的占14.3%。

1.2 治疗手段:其治疗手段不仅有疏风清热、凉血,还有利湿解毒。采取熬药内服的方法。该药方为以下几味:花粉、杏仁、蛇床子以及甘草均是6克,白鲜皮、桑皮以及苦参均是9克,金银花和栀子花均是15克,生地黄和滑石均是12克。把上述所以药材加水蒸煮一锅,每日内服用三次。最佳的做法的辅以日常的饮食调理。该药方的疗程要持续30天。

2、结果

其中有59人已经康复了,7人病情得到缓解,有66人感觉到疗效。

3.研究讨论

3.1 关于湿疹的发病原因,从中医的理论去看,其一般是因为人体平时不会合理膳食造成的:包括嗜吃强刺激性的食物(辛辣),酗酒等等,加剧人体脾胃的负担,造成人体内藏湿热,再遇上外感造成的风湿热,这两种诱因一起糅合,造成病因。湿疹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无论是急性湿疹,还是亚急性湿疹,抑或更严重的慢性湿疹,都是内外因共同所致的。下面详细的介绍三种的情况:

3.1.1 急性湿疹 将其分为内外两个因素。(1)内因:患者的过敏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因素,与遗传有关,可随年龄、环境改变,神经因素如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劳累等也可能诱发或使病情加重。此外,内分泌,代谢及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等与发病也有关系。(2) 外因:如日光、湿热、干燥、搔抓、摩擦、化妆品、肥皂、皮毛、燃料、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也可使湿疹加重.症状:该病刚发之期,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生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著的苔藓样化,且易反复发作。

3.1.2 亚急性湿疹 之所以称之为“亚”,是因为该病是上述三种分类的的过渡阶段,一般由于急性病处理不当导致的发病第二步。当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则可称之为亚急性湿疹。此期湿疹,主观痒依然存在,病程可达数周之久。倘若病性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湿疹;如果处理欠当,症情迅速恶化剧变,还可逆转为急性湿疹。

3.1.3 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慢性湿疹比较顽固,要及早治疗。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 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外阴、等处,边缘清楚。病发位置有模棱起伏状,皮肤显得褐红,类似苔藓般,一般随着抓挠,会产生糠皮和部分死去的皮屑。即使挠破皮肤,原本的症状不会退去,还会带来更严重的瘙痒。

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保肤灵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治愈之功效。

3.2关于临床鉴别湿疹的方法 要注意区分接触性皮炎,真正的湿疹会复发易,趋向慢性病。要谨记如何区分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以及上述的皮炎和急性湿疹。

3.3 主治药方 其治疗手段不仅有疏风清热、凉血,还有利湿解毒。金银花性寒,其味带香,能祛邪清热;花粉能强化个人体质,全面保养个人以及提神、延缓衰老;白鲜皮同有解毒清热作用;栀子花能凉血清热、败火利尿;桑皮能抵制病菌;滑石祛湿;甘草同为解毒妙药;生地黄能败火生津;苦参能败火利尿;杏仁能抗炎;蛇床子能壮阳补肾,祛风败火。鉴于此,多味药剂均集中败火祛风以及凉血,组合强化了最终效果。经相关研究表明,实际的中药应对湿疹是需要过程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但功效强大。

参考文献

慢性病发病原因范文6

关键词:  气络  慢性疲劳综合征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亚健康状态中最具代表性的病症,其临床上以长期持续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一组征候群[1]。西医认为CFS是基于各种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目前使用抗病毒、免疫球蛋白、维生素等药物治疗尚处于摸索阶段,疗效不明显。    

        近年来多数中医学者[2]认为CFS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情志刺激、过劳过用是其主要发病原因,且与体质有关,多种原因共同造成脏腑功能的障碍及气血失和而发病;本病病程长,临床以虚证多见。

        本人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并经逻辑推理,认为“CFS与气络相关”,应从气络入手治疗CFS。

        1  络脉的组成、生理功能及空间位置 

        络脉分为有形之血络和无形之气络[4],气络由气经所分出、运行经气,血络由血经分出、运行血液[5];气络与血络相伴而行,后者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基本相同,前者根据气的种种功能而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吻合,是调节人体稳态和重要物质代谢、生物信息的传递途径[8]。整个络脉系统是沟通机体内外、保障脏腑气血灌注的功能性网络,也是协调机体内外环境统一和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结构。

        经脉别出的络脉循行于体表部位的是阳络,浮络,循行于体内的为阴络,阴络多分布于各个脏腑,成为“脏腑隶下之络”(《临证指南医案》),随其分布区域不同而称为心络、脑络、肝络、肾络等,其敷布气血的功能也往往成为所在脏腑功能的组成部分。可见,络脉在体内的空间位置呈现出外(体表—阳络)—中(肌肉之间—经脉)—内(脏腑之络、阴络)的分布规律。由此可见络脉的组织结构与经脉明显不同,具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络分阴阳,循行表里的空间结构特点,这对于说明疾病的传变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络脉的空间位置反映了一般疾病发展的普遍规律,由功能性病变发展至器质性损伤的慢性病理过程,病初在气分(气络、气经),即功能性病变,久则入血分(血经、血络),即器质性病变;此即叶天士所云:“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新病入气络,久病入血络”[8]。

        2  络病的发病特点

        2.1 络病具有广泛性特点

        络脉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式结构遍络脏腑百骸,这就决定着络病具有广泛性的特点〔9〕。络脉的组织结构与经脉明显不同,具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络分阴阳、循行表里的空间结构特点,这对于说明疾病的发展、传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六外侵,先犯气络,留而不去,传入经脉(气经、血经),迁延不愈,循经入里,散布于血络。

        2.2 络病具有以功能失常为先导的特点

        功能失常为主导是络病的病机特点之一〔9〕。营卫气血循络脉流注运行,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营卫气血,任何疾病的损害都与营卫气血相关,而营卫气血的运行离不开脏腑的推动。那么,络病既可以是以气为主导的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多表现为功能性改变,属气络病变为主,也可以是以血行失常为主导的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多表现为络脉结构的损害、血瘀津停而成有形之物。但其发病是以功能失常为先导,由功能改变而发生结构的改变[3]。

        2.3 络病的难治性和缠绵性特点

        早在明代,叶天士就提出“久病入络”的观点,久病,即痼疾,是与新病相对而言。应当是指一些缠绵难愈,病程相当长的慢性疾病。那为什么久病会入络呢?这是由络的生理特点和机体疾病因素两方面决定的。一是络在生理上具有多层次性、广泛性、网络性以及络脉双向流动和满溢灌注的特点〔10〕〔11〕。而络脉广泛分布于全身内外表里,是联系沟通表里内外,运行气血津液精微的隧道,故当病邪入侵时,在病理上,很容易成为外邪入侵或久羁之所。《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人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成,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络,或着络脉。”另一方面,络脉细小狭窄,气血津液在其中运行缓慢,这就决定了它在病邪人侵时,易于瘀滞而导致留邪于络而成络病,甚或变生他证。

        吴以岭教授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络病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4]。络脉细小迂曲,承载的气血远不及经脉,并且气血环流缓慢;病初,病在气络则易虚、易滞,由于气为无形,故不会形成肉眼可见的积块,仅表现为功能障碍;病久由气络及血络,则易积成形;因此络病具有难治性和缠绵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