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1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以及知识基础存在差异,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实施差异化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还能普遍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那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实施哪些差异化教学策略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差异化地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数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兴趣等都存在差异,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再将分析情况进行整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生具有较扎识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强,且学习兴趣浓厚;B层生数学成绩在中游水平或是不稳定,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一般,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C层生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有待改善。

对学生分层具有不固定性,能够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因此,教师就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其变化及时调整分层情况,从而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差异化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助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数学基础之上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差异化地备课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要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差异化地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充分掌握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差异化地备课。对于C层生,教师应当确立基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识记数学基础知识。对于B层生,教师应当确立一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识记基础知识,还能够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对于A层生,教师应当确立较高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运用自如,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另外,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合理设计差异化教学的课堂进程。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向学生展示三种教学目标,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和情况,确立自己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差异化备课是差异化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确立了合理的分层教学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差异化教学。

三、差异化地授课

小学数学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学生有效地实现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教师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讲解,同时,教师应当将讲解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类。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应当从学生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知识点入手,减缓教学坡度,再逐渐加深难度,自然地完成知识的衔接。另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差异化地提出问题。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任务时,应当渗透差异化教学,让A层生做较难的习题,让B层生、C层生做一般习题和基础题。差异化授课不仅能提高和发展每一层次的学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四、差异化地评价和指导

教师在批阅和评价学生作业时,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地评价和指导。教师应当较严格地要求A层生,较宽松地要求C层生,从而使A层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进一步,同时使C层生产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期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

除此之外,还应当成立课外学习小组,使同一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另外,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课外辅导。例如,对于A层生,教师应当教授其更深的数学知识,对于C层生,教师应当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地评价和指导,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从低层次转化向高层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总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赢。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分层,进而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根据分层结果,差异化地进行教学和评价,从而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实现自我提升,从而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建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沈晓清.探讨小学生数学差异教学的有效途径[J].知识经济,2013(9):167.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差异教学;学生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77-01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操作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将信息技术学科正式纳入课堂教学。该学科的重要程度虽然没有三大主科这么具地位性,但也同样是一门必学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素质,也能够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的个体特性开展差异教学,因材施教,全面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提高有明显的帮助。

一、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习和交流

在实施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学习,分别可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不同层次进行分组。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带成绩偏差的学生,也可以将成绩优异的学生合为一组,形成更具有优势的团队,一般按照每组7名成员分配。在分组成功后,为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形成组与组间的竞争,小组成员在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会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要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和指导成绩偏差的学生,成绩偏差的学生也需要在其他同学的带领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成绩,为小组争得荣誉。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成绩差的学生在自身的努力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提高成绩,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对其他同学指导的同时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觉悟,也得到了提升,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另外,这种学习方法还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制定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在实施教学的环节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是决定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多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于基础性的知识需要所有学生掌握,对于一些拔高的知识点,则需要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指点教学,这种有差异的教学目标不但能够全面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让所有学生不掉队,同时也能够让优等生更加优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W生都收获了知识,都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其积极性和自信心的建立都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利用计算机制作图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操作电脑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学目标为掌握基本的教学任务,清晰电脑制图的操作步骤,能够利用教材知识制作简单的图像;而对于电脑应用能力强的学生,教学目标是除了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图像的修改和调试,且能够将图像转换为动态。通过教师对不同学生制定的不同教学目标,让学生均能够完成任务,从中体会到乐趣和满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三、对学生情况摸底调查,开展分级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差异教学时,教师应该适应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解和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存在,同时针对差异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并分别开展教学。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分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测评或问卷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热爱度,为对学生进行分级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其次,按照前期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级,并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教师需要按照目标对每个不同级别的学生给予差别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让不同级别的学生间多进行交流和学习,鼓励帮助和互助。通过这种分级的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每个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中,形成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四、纠正指导和课后巩固对差异教学的意义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 插花艺术基础 应用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92-02

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涉及插花艺术基础、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西方插花艺术、现代插花艺术、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比等内容,插花运用的素材丰富且受季节和地域影响大,艺术插花练习受经费影响大,诸多现实困难已影响到该课程传统教学的正常开展。而多媒体以互联网为依托,方便收集教学素材,可灵活地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辅材料制作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插花的制作实践,多媒体能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于此,本文探讨多媒体在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在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对教师的要求以及需准备的事项

(一)教师应掌握和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的时代,教师应掌握和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首先,应掌握多种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这有利于最大化地展现课件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其次,应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及品质。多媒体课件质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再次,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精致的课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编排和制作应以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和策略等教学要素为依据,突出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二)多媒体课件的资源准备及制作

1.准备文字素材。在多媒体课件中,文字是基本的素材,文字应精简,提炼重点要点,应避免出现整个课件就是教材内容文字的展现这一现象。文字可以在课件制作过程中直接输入,也可以从文本中直接复制和插入文件,但对于大量的文字信息一般不直接输入,而是在前期就预先准备好所需的文字素材。文字素材有时也以图像的方式运用到课件中,如通过格式排版后产生的特殊效果,可以用图像方式保存下来,并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大小。

2.准备图像。插花是一门观赏艺术,运用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和艺术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因此,制作插花多媒体课件需要采用大量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需要的图像可以通过软件创造、扫描仪扫描、数码相机拍摄以及从屏幕、动画、视频中捕捉图形图像等途径采集,并从中挑选制作多媒体所需要的最好的图像运用到多媒体中。

3.使用背景音乐。在插花课件中适当地运用背景音乐,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意境来选择背景音乐。

4.制作动画。在课件中运用动画,给学生视觉上带来动态的冲击,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动画制作应以教学内容为主,不能过分强调动画效果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展示。

5.使用视频。在插花作品的插制过程及作品展示中,通过视频示范可以弥补一般图片不能展示的插制方位和角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插制的原理和技巧。例如,东方式插花、花束、胸花及丝带花的制作等章节的内容,以视频展示效果会更好。因此,在制作这些章节的多媒体课件时,可以事先使用摄像机将作品的制作过程拍摄下来,进行编辑处理后制作成简单的小视频,并链接到多媒体课件中使用。

二、多媒体在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多媒体在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复习旧知识点和简述新知识点时,一般可以借用多媒体简便快捷的特点来展示完成。对于理论性的知识点,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会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例如,在讲授第一章“插花艺术的定义和范畴”、第三章“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第四章“插花艺术发展简史”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如果只让学生对着教师和书本来听课,很容易出现听觉疲劳,而如果用课件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图文并茂的展示或以微电影的方式进行演绎,学生喜爱的程度就会有所提高;同样,就插花作品插制步骤而言,先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精短的概要,简述知识要点和插制步骤要点及技术要点,既能将繁杂的知识点变简单,又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将能使学生对作品的插制过程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实物插作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学生课外练习中的应用。插花学习贵在“勤练”,勤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插制水平。因为理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一般可以延伸到课外的自我练习。而课外自我练习阶段,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时间比较有限,此时,教师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复习和指导练习的作用,成为学生课外练习插花的隐性指导教师。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下载教学材料。学生在练习中不断观摩,不断总结,在思考中逐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为学好插花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媒体在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1.扩大课堂容量,拓展教学空间,丰富课堂内容。在插花艺术基础课教学中,利用预先制作好的课件,不仅能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还能以其图文并茂的方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将课堂延伸到更宽的学习空间里。例如,在讲解胸花的应用时,就可以链接到胸花常用的不同场所人群上,如在一些大型会议上主持人和嘉宾常佩戴胸花,一些颁奖晚会中的主持人也常佩戴胸花,还有婚礼上的新人及伴郎伴娘常佩戴胸花,等等。具体场景实物的展示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这些链接的内容可以扩大教学容量,拓展教学空间,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对胸花的应用范围有了更真实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2.集中教学资源,便于开展教学。插花艺术基础课程主要教学材料是鲜切花,而鲜切花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很强,即使在现在种植条件很好的温室大棚都很难集中展示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的鲜切花材料,而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花材识别教学中,除现场展示就地取材的花材外,无法就地取材或不同季节的花材均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式真实地展示给学生。同样,除花材外,插花作品的配件如花器、花泥、花插等物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资源的便利条件来满足教学的需要。

3.便于教学演示,教学效果好。黑板上画图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就插花艺术基础这门课而言,单一的黑板展示教学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例如,在演示三角形基本花型的插制过程中,只在黑板上画图展示,学生就很难把握整个花型的立体轮廓和选材颜色的整体效果,更难体现每枝花的插制角度和花头的展示姿态。而如果将三角形基本花型的插制过程拍成照片,一张一步地演示给学生,在演示时同时备注说明插制的技巧、注意事项和学习重点;或录成录像,按插制步骤边解说边演示展示给学生,将会使学生如临插制现场,教学印象深刻,为下一阶段的自己动手插制打好基础,教学效果更好。

4.利用自制PPT教学课件,便于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该门课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会鉴赏插花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插制不同类型的插花作品,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强化训练,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强化训练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插花作品的插制步骤是基本工作,此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学生学会审视自己的作品。在学生模拟练习插制作品、教师点评阶段,教师经常采用现场点评和不同作品对比点评的方式进行,通过实物的对照点评,让学生更真实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插花作品的插制水平。而由于不同的插花作品很难现场集中,教师就经常将学生模拟练习插制的作品拍成相片制成PPT进行演示点评,让学生更直接地知道自己作品的好坏。同时,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观赏插花作品,教师还经常将一些技能大赛中优秀的作品和网络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处理,制成PPT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观赏和对比点评中学习。

5.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教学交流,有利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整体水平的统一提高,为插花艺术的推广及普及提供便利。插花艺术是中、高职园林、园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除此之外,在很多中、高职旅游、饭店专业都开设有该门课程。该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插花艺术最后以插花作品展示成果,一些好的插花作品一般很难保留和复制,因此,一些好的教学优秀作品、比赛作品均可以图片或录像的方式保存下来,作为教学素材来使用。此外,不同院校间相同课程的教学资源形成共享的模式,更有利于该门课程的教学交流和学习,为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为插花艺术的推广、普及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多媒体在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应掌握和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认真准备所需的事项,将多媒体应用到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小霞.浅谈高职院校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

[2]陈彩秀.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J].教育教学交流,2013(2)

[3]黎佩霞,范燕萍.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盛爱武,蓝秀云,等.现代插花艺术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10)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高职教育国际化;普适性教育;推动

1 国家政策背景的支持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趋势,而开展跨文化活动项目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着眼于“扩大教育开放”。鼓励各高校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旨在推动中国大学生在全球化环境下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获取知识并发展技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大背景下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提升高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面向世界的窗口和建设新世界的桥梁。

2 跨文化交流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我们一直在思索探寻,进入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是积极的教育?其实无论哪种教育,都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振兴民族未来的希望,是促进一个人终其一生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提到职业教育,以往我们一直重视对于基础学科技术的教育与发展,重视对学生应试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往往忽略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忽视站在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而美学追求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学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积淀,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要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人文美学艺术的普及性及适用性也是大学教育中要积极建设与推动的。

3 本校韩国引智项目与交流活动介绍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中国与德国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在不断地探索与努力中,逐步确立在职业教育中的领先地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以达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目的。推动跨文化国际交流,以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众所周知,韩国的美容形象设计和插花艺术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自2013年成立中韩合作交流中心,2014年进行了首期韩国专家美容美发及插花引智项目。2015年10月是我校建校30周年,秉持“海纳百川,敬业乐群”的中德精神,开展了学生系列人文美学课程――韩国插花、美容交流培训项目。在项目中,我们邀请到来自韩国大学的美容形象设计和插花教授,分别进行了面向全校师生的通识性讲座,为大家介绍了韩国美容产业和插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职业教育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指出在韩国,美容业和插花艺术不但是一种高尚高雅的职业,更是一种提升幸福感的、感性消费等新型的消费趋势,同时也是一个飞速成长的产业。事实证明,韩国的这种迎合大众心理、提升大众审美取向的方式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接纳,并引导人们向更高的层次提升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貌的正能量,并成为韩国的出口产业支柱。

通过以上的跨文化交流项目,使我们的师生感受到来自不同地域新颖的教学内容与理念。我们邀请到的韩国项目专家不但具有专业培训资质及丰富的职业教育管理和实践经验,而且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与专业技术能力。美容、形象设计与插花都是艺术品位和个人素养的体现,通过大型公开讲座与培训,主旨意在为本校的师生服务,让师生们开阔视野。对于推广和普及美学知识与提升修养水平具有实际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 对人文美学艺术教学的启示与推动

通过全程组织参与这些交流培训项目,也引起我们对教学理念的反思。韩国教授强调指出,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普及插花与美容、形象设计这样的普适性教育课程,提升了韩国民众生活的品质与幸福感。这也让我们获得很多启示,无论未来从事哪个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受教育者不仅有更好更高的职业技能,更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助推其未来长远发展。大学教育绝不能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更要延展和影响到其离开校园后的人生之路。

我们在相关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教学信息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始进行逐步的改进。首先打破艺术类专业的界限,在工科类学院的选修课程里增加了职业形象设计与礼仪课程,使工科的学生也有机会去体验和学习人文美学的内容。在课程方面,强调在应用型教学的基础上,用创造性的、发展的观念统领教学计划与内容,注意普及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虽是选修课,但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尤其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讲非常有帮助。2015年4月~7月,我院进行了新疆中职师资班的培训工作。在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中重点安排了美容与形象设计课程,并适当引进融入韩国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受到新疆师资班学员们的广泛赞誉。同时,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也积极进行了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并定期举办人文美学系列公开讲座、艺术展等,建立起一个艺术教育共享平台,使得人文美学得以更大层面的普及与应用。

通过与先进国家的跨文化交流项目,促使我们搭建起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帮助我们建立与不同地域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通过这个窗口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状况,以及各个层次教育的实际培训情况,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职业培训教育研修的宝贵经验,应用于学院的专业与规划建设中,扩展学院的国际化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结语

在国际交流建设中推进跨文化国际交流,人文美学教育不应也不能只局限于艺术专业,更要推广至每位受教育者,更要成为贯穿和影响其一生的积极的教育。因此,围绕具有实际意义的跨文化交流项目,通过人文美学活动来带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的普适性的推广与扩展,对于个人形象与人文美学素养的提升都是具有长远意义的。

由此可见,积极开展跨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学校教学的综合实力与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通过开放引进,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做法,引进优质资源,再加上我们的传统优势,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一定会更好、更快、更科学。

参考文献:

[1] 龚金平.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反思[J].黑河学刊,2011(03).

[2] 黄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07).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330-3

0 引言

《花卉学》是农林院校园艺、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相近专业如林学、植保、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选修课。它以草本花卉和部分可盆栽的木本花卉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花卉的分类、繁殖、栽培及应用等,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花卉学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主要目标[1]。但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差,从事本行业工作时上手慢,适应期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实践教学应与时俱进,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改革势在必行。

1 花卉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花卉学实践教学现状

由于高校普遍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故很多专业开设课程门数较多,导致专业课程虽然重要,但学时数严重不足。我校园艺专业花卉学课程即是如此,其课时为40,其中实践教学仅10课时,另外有一周(5天)实习,于春季一个学期内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花卉识别及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等。花卉识别主要是对花卉种类的认知活动,教学时主要是结合理论课程分散式进行,由任课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的花卉基地现场授课学习。但由于学生较多,普遍出现一个任课老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同时进行的现象,人多嘈杂,整个授课过程只有紧跟老师周围的部分同学才能听清老师的讲解,致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1]。花卉繁殖实验要求学生动手参与,但由于基地硬件设施或植物材料有限,有的实验如嫁接繁殖和压条繁殖,只能由教师操作演示,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减少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课程考核中没有单独的实践考核环节,实验课无作业,来不来无所谓,实习完成后只需交一纸报告,很多学生就在网上下载,经过拼拼凑凑,或直接抄袭同学的,容易蒙混过关。

1.2 花卉学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多年的花卉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2.1 学时数不足,实验开设少 且因为是在春季一个学期内完成,导致学生只能亲身接触到春夏季开花使用的花卉,而对于秋冬季观赏应用的种类,老师只能在教室以图片展示,过目即忘,通常印象不深,影响了教学效果。

1.2.2 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而更新 实践教学的内容多为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所掌握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显得零碎,创新性思维训练欠缺[3],这样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2.3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实习几乎都在校内基地进行,场地过于单一 学生既观察不到众多花卉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接触不到花卉生产中一些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不利于学生对花卉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领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1.2.4 实践考核欠缺,形式简单,不够严格 学生易蒙混过关,无法真正检测实践效果、科学衡量实践教学的质量。

2 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学时数

在教学计划中将花卉学课程调整为在一学年内完成,每学期学时数为27,其中实践教学为9,另加3天实习。这样花卉学课程总学时数变成54,实践教学为18,共6天实习。总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均得到了增加,而且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也由原来的1/4 提高到了现在的1/3,体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此外,将课程拆分成春秋2个学期开设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其一可使学生亲眼目睹各季花卉的观赏效应,亲身感受其应用效果,能对各个不同时期应用的花卉种类都有感性和理性认识;其二又使学生接触和实践了花卉的周年管理环节。经过这样安排,我们传授给学生的花卉学知识是比较完整和全面的。

2.2 革新实验实习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等实验项目

根据新的教学计划,结合花卉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花卉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本课题组重新修订了花卉学实践教学大纲,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实验实习指导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实验内容上适当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相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实验项目,增设了如“花卉组培快繁技术”、“插花艺术操作”、“鲜切花保鲜液配制”、“水仙雕刻艺术”等设计性实验,和“穴盘育苗技术”、“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花坛、花境设计与布置”、“花卉应用调查”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实习项目。这些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4]。

2.3 丰富实验教学形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形式一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完成一定的教与学的任务,由于在时间和场所上受到限制,所以无疑带有很大的约束性,导致某些实验尤其是综合性实验无法开展。为此,我们尝试将花卉学的部分实验,如重点、难点较多且周期较长的“花卉栽培技术”、“盆花养护技术”等设置为开放性实验,即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花卉基地开展栽培实验或直接参与花卉基地的日常生产管理;允许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任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做其他实验;允许学生可以每人选择一盆自己喜欢的盆花带回宿舍进行养护,待课程结束后再交还。开放式实验的设置使得实践教学时间和场所得到延伸,变得机动灵活,既能弥补学时数不足的缺陷,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课堂。

此外,为了让学生掌握花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提高科研能力,了解学科最新科研动态和最新技术,我们鼓励学生在实践课堂中开展一些小科研。教师可以直接吸收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也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等,提出论文选题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拟好开题报告,查找文献资料,然后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5]。如在花卉花期调控方面;鲜切花保鲜方面;花卉的扦插、嫁接、组培等繁殖方面;苗木移栽、无土栽培等栽培技术方面,园艺专业的学生开展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也利于教师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产生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2.4 充分利用现有基地,积极拓展校外基地

目前,学校已建成一个较完善的花卉学教学实习基地,拥有组培和生理生化实验楼、智能化温室、塑料大棚、荫棚、盆栽花卉区和露地花卉区等各类设施,常年花卉种类和品种400余种,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常见花卉的识别、分类,花卉的播种育苗技术,小苗移栽、上盆技术,盆花换盆技术,扦插、分生、嫁接等繁殖技术,花卉各项管理措施等。通过现场教学,老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实践操作,因为对所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印象深刻。利用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花卉种类繁多,品种更新快,花卉生产和管理技术日益先进,学生仅在校内一个基地内所看、所学、所得的知识和技能非常有限,比如认识了很多花卉种类却看不到其实际应用效果,终究印象不深;掌握了简单的花卉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却没接触过真正的花卉生产和经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为使学生走出校园,开阔视野,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大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城区花卉布置应用的调查、南昌市花卉市场调查、市民养花技术咨询等,另一方面,开辟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是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几年园艺系和相关的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园林花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咨询、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关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已达10多个,如春菊园艺场、南昌市四季青园林花卉有限公司、江西成林花卉有限公司、江西金乔园林有限公司等,花卉学的实践教学场所从校内走向校外,为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提供了生产实践训练的大课堂[4]。

2.5 设立独立考试环节,加强实践技能考核

实践环节的考核是检验和推进实践水平的主要手段[3]。以往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缺少单独的考核环节,实验课后无作业,实习结束后只要上交一份实习报告,教师再据此简单地进行评分。在这样的考核模式下,学好学坏一个样,学生毫无压力,轻易就可蒙混过关,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设立了独立的实践考核环节,探索建立了一套全面、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实践考核制度,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新的实践考核制度由5部分组成:花卉种类识别20%;实践操作技能40%;实验实习的态度和表现10%;科研和创新能力10%;实验报告和实结报告20%。从这5个方面对学生的实验实习进行综合评分,严格把关,改变了以往学生实习前无需准备,实习课就能全部过关的状况[3],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3 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和展望

3.1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占多数,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思路、方法、步骤去做,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渐渐地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实践教学改革后,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开放实验中,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选择实验项目,自主安排时间,随时在基地进行实验。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

3.2 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就业能力。新的实践技能考核制度促使学生必须亲自参与每一个实践环节,通过参与各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在实践中自觉应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管理,不仅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开展小科研、小实验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与学习,跳出书本的束缚,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4]。从近几年毕业生求职和毕业后反馈的信息看,园艺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上岗后角色转换快,能很快独挡一面,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不少同学有很强的创业精神,自己开花店或花圃,成立花卉公司、园林公司等[6]。

3.3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生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时,或开展自己设计的一些小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花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受教师的影响还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某些综合性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项实验设计及操作,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例如,在花卉组培快繁综合设计实践中,第一环节培养基配制必须完成,第二环节才能利用第一环节的成果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而第三环节的生根培养则必须利用第一环节的培养基和第二环节的试管苗。这样环环紧扣,使学生增强了责任感,改变了以往对实验的盲目性及应付态度[3]。

3.4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实践教学改革使得花卉学教学中加重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改变了以往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花卉实践和科研,或与学生一起参加生产实践,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还能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利于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和最新技术,从而使教学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实践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4]。实践证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7]。当然花卉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实践教学途径和渠道,为花卉行业输送一批又一批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祖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婷,胡亮,彭志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112-114.

[2] 李魁军.论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2):270-271.

[3] 孟艳琼,束庆龙,等.“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08,(1):73-75.

[4] 宁云芬,黄有总.《花卉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132-133.

[5] 张秀华.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4):47-48.

[6] 王彩云,包满珠,胡惠蓉,等.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4):83-85.

[7] 谷颐.高校《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4):104-106.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文6

?本文系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B-a/2006/02/034)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3-23

作者简介:李飞凤,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江苏南京,211200)实训处副主任,一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龄聋生职业教育。

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长期以来紧紧围绕“特殊教育要为残疾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农村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新路径,拓展办学功能,培育学校特色,创新并实践了“学业、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学校在2008年开始向全国招收初中毕业听障学生,建立听障职业中专,让聋生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学习3年,重点加强种植、养殖专业技术培训,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

学校种植专业课有蔬菜生产、林果生产、花卉栽培等重点专业课程,贯穿于每个学年,另有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课程。选修课有草坪养护、插花艺术、观赏植物栽培等。种植业虽然苦、脏、累,但有较好的产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农产品日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经济效益明显。

聋生学习种植技术更需要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聋生认知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抽象、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将生产生活中的实用知识引入教学,使知识通俗易懂、生活化,用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种植专业课包含生物生长发育特性、环境条件影响、科学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要想学好种植技术,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聋生眼敏、心静、手巧,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仔细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细心操作管理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有效掌握专业知识,磨练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兴趣。笔者所在学校立足实际,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开发基地特色资源,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打造特色课程,研究适合聋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等,逐渐彰显了学校的特色和办学优势。

一、开发基地农业资源与设施,

拓宽教学实践场所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县级农村,土地、荒山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学校于2001年开始规划筹建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基地占地800亩,现已初具规模。目前种植专业的特色资源有牡丹园、桃园、梨园和无公害蔬菜栽培区。其中最具特色的牡丹园占地近百亩,为江苏省面积最大、种植品种最多的牡丹园。学生在牡丹园中认识了豆绿、姚黄、二乔、黑花魁、大富贵等品种共九色十型,观察牡丹生活习性,学习牡丹栽培管理技术。桃、梨园一期种植规模20多亩,处于盛果期,二期扩大种植100多亩,处于初果期。有早熟桃品种雨花露水蜜桃、日本引进品种丰水梨以及当地优良品种黄花梨。学生在果园里认识桃、梨的品种特性,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学习果树周年管理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区10亩,学生于其中学习青菜、萝卜、辣椒、空心菜、豇豆、南瓜等各类露地时令蔬菜的田间管理技术。还有葡萄园、盆景园,但规模较小,需进一步加强栽培管理,扩大规模,让学生学习栽培管理技术。

基地基础设施有3000m2现代温室大棚1个、牡丹栽培阳畦1个、观赏植物塑料大棚2个、草莓塑料大棚2个、蔬菜塑料大棚5个。学生在温室大棚里通过温度、光照和激素调节,学习牡丹花期调控技术,让牡丹花在春节催花和五一延迟花期。在花卉大棚里学习万年青、绿萝、凤梨、红掌、杜鹃等各类观叶、观花植物繁殖与管理技术。在草莓大棚中学习丰香和红艳两个优良品种草莓的栽培技术。在蔬菜大棚中学习黄瓜、迷你西红柿、彩椒、茄子等经济效益高的果菜栽培技术。今后,学校将依托社会各界资助和生产自救,申请项目资金和基础设施,建立、开辟、完善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残疾学生的实践场所。学校还积极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园、农业园加强合作交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二、招聘专业教师和农业技术员,

加强师资力量

笔者所在学校从2006年开始招聘农业大学农学、园艺专业的毕业生(含研究生)作为种植专业教师。他们虽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深,但知识应用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并且对聋生的教育缺乏认识。专业教师通过自学、业务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培训,了解了聋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学习了手语和特殊教育方法等。他们谦虚好学,向老教师和技术人员请教,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逐渐成长为知识和技能型的“双师型”教师。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有种植专业年轻教师10人,其中研究生4名。学校已有1名教师取得初级职称(农学专业助理农艺师),3名教师取得中级职称(园艺专业农艺师)。学校还聘请农业技术人员4名,常年负责基地蔬菜、果树、草花、牡丹的生产管理,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今后,学校将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内外结合”的培训形式,多“走出去”,参观农业示范区、科技园区,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多“请进来”,聘请农业专家、种植致富能手到校开设讲座,传授种植专业知识、经验、技能。还将与农业部门、农业院校等单位合作,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参加实用型农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三、结合学生特点及基地生产实践情况,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与生活实践经验、基地资源、季节特点与生产实践需求进行不断地灵活调整、补充,以适合残疾学生的发展。

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安排有一定的比例,且逐渐增加实践课的比例。聋生第一年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为1∶1,第二年学习基地各类主要品种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比例为1∶2,第三年上学期学习基地特色或其他品种栽培,参与学校生产实践,比例为1∶3,下学期进入基地全面生产实习,预备就业。

蔬菜生产。聋生第一年学习蔬菜栽培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播种、育苗、整地、制畦、施肥、浇水等基础实践;第二年学习白菜类、根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栽培,进行露地萝卜、青菜、丝瓜、豇豆等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实践;第三年上学期学习设施蔬菜栽培,进行设施绿叶菜和果菜类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实践。

林果生产。聋生第一年学习果树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建园、育苗和果园管理实践;第二年学习桃、梨的主要品种、生长结果习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周年管理实践(清园、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收等);第三年上学期学习葡萄、草莓、枣栽培技术,进行整形修剪与管理实践。

花卉栽培。聋生第一年学习花卉分类、品种特性、栽培环境等基础知识,进行万寿菊、矮牵牛、一串红、美女樱等露地草花的栽培管理实践;第二年学习花卉设施栽培、繁殖与花期调控技术,进行月季、扦插,米兰、竹芋、红掌、观赏凤梨等温室花卉栽培管理实践;第三年上学期学习牡丹和芍药栽培技术,进行品种认识、栽培管理和反季节催花实践。

四、理论联系实践,

强化技能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

种植专业课对聋生来说抽象深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收集、整理、概括生活中的俗语化解专业术语,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让聋生了解农业概念和专业术语;展示基地的实物或图片,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让聋生了解生物学特性,拍摄基地的实地视频资料进行讨论,解释现象与操作过程;通过说一说、做一做,让聋生了解基本操作步骤及方法。这样不仅激发了聋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聋生阅读、观察、分析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示范引导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环节。专业教师要将技术步骤分解开来进行分步教学,要求教师动作科学规范,语言准确明了,并辅以板书和手势,说清每个步骤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三)操作练习,熟练技能

学生将模拟练习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相结合,熟悉操作步骤,再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单独操作等形式反复操作练习,熟练掌握技能。学校通过基地实践周、实践月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如梨剪、牡丹移栽、蔬菜栽培、果树施肥等,明确质量、速度、数量等要求对生产实践结果的影响。活动中,专业教师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巡视指导适时点拨,让他们分工合作,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有条不紊。专业技术人员凭借扎实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定期示范指导,实地讲解技术要点与难点,有效促进了聋生技能操作要领的熟练掌握。

(四)生产实习,应用技能

三年级下学期,学校将学生分至基地生产各环节进行实习,掌握就业技能与谋生本领。种植主要分为露地蔬菜、大棚蔬菜、果树、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栽培5个大组。由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及有丰富经验的聋职工带领学生学习基地农产品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具体环节,增强质量效益观和市场经济意识,让聋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或独立进行生产经营。

五、特色职业教育的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农兴趣,提高了专业技能,增强了专业自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聋生能够熟悉当地适宜种植的优良蔬菜品种,独立完成整地制畦、挖沟打穴、播种、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和采收等各生产环节。在教师和技术员带领下,聋生能够进行大棚蔬菜的种植与管理,了解蔬菜市场行情、独立销售产品等;熟悉基地果树品种和特性,独立进行果树栽植、除草、修剪、施肥、疏花疏果和采收各环节,制订果树周年管理计划,预估亩产量、市场行情、销售盈亏情况等;熟悉基地牡丹、草花、温室植物品种与特性,独立完成种植、施肥、浇水、修剪各生产环节,进行温室大棚花卉光照、温度控制、肥水管理,探索牡丹销售与草花道路装饰途径等。

特色职业教育培养了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心,使他们端正了劳动光荣的态度,养成了吃苦耐劳、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劳动态度与习惯。聋生们也确立了市场意识、诚信理念和质量效益观,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十多名毕业生先后顺利留在基地就业。

(二)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专业教师顶着寒风烈日,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学生实践操作,参与基地生产实践,向技术员学技术学经验,手粗了、脸黑了,心也乐了。他们在参与省级集体课题“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积极撰写职业教育教学论文,利用假期集中编写种植专业特色校本教材,研讨适合聋生的教学方法,打造精品课程《梨树施肥》、《桃树修剪》、《瓜苗嫁接》、《月季扦插》和《牡丹上盆》等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

(三)经济效益可观

基地生产的蔬菜供应学校和基地食堂的日常所需。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南水二号水果黄瓜、金陵美玉迷你西红柿、苏琦茄亩产达2000―5000公斤。生产的优质无公害桃、梨首先通过分级包装供应关心帮助学校的单位,然后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采摘,最后批发给当地经销商。尤其是黄花梨和丰水梨由于产量较高、品种优良、品质上乘、鲜甜,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已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基地培育的绿叶观赏植物和盆花租给周边各中小学进行摆放。与汤山翠谷农业园合作培育的观赏凤梨和红掌,销售行情一路看好。露地培育的牡丹4月到5月供游人观赏和盆装出售,尤其是大富贵、洛阳红、赵粉、二乔、银红巧对、乌龙捧盛等牡丹反季节催花品种在春节上市,以花开富贵、繁荣昌盛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展望

(一)教学场所应由课堂、基地向社会延伸,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和进厂实习。[2]如组织学生亲自进行桃梨、蔬菜、牡丹花的售卖,独立参与品种种植经营管理,使聋生获得为人处世、沟通交流、竞争合作等丰富的社会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市场、质量、竞争、合作和诚信意识。

(二)教学应捆绑师生及学校、企业,实行校校、校企、校厂合作

使师生参与生产,企业参与教育,学校走向社会。如组织教师、学生到职业中心校、成人教育学校、大型种植场、农业示范区、科技园等地进行定期定点的实习培训与交流。引进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训师资。[3]使聋生能够扩大视野,更新观念,掌握技能,不局限于基地的实习与就业,对一些优秀毕业生给予推荐,增加就业机会。

(三)职业教育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农村聋校可以开设多种形式与内容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