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管理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管理课程

城市管理课程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 苏教版语文教材 教材使用 文本对话

在新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实验中,师生一致反映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留出了许多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构建了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套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教材。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我有这样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科学整合,探寻教材使用和课程切实落实的激活点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碰到了许多的困惑,尤为突出是教材多了厚了,周课时少了,“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开展时间相冲突,教材教不完怎么办。其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教师要不断更新教材观,提高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处理教材,机智地整合教材,用经过整合的教材内容教学生。

在教材的整合处理中首先要注重“专题”备课。新教材用“专题”取代了原来的“单元”,5本教材共分22个专题,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既然苏教版教材是以人文话题统领选文,那我们首先要以专题为单位,研究人文话题和选文的关系,进行整合备课。在这样的整体思维指导下再进行选文的分解备课,才能更准确地设定目标和选准侧重点。如在进行必修一第三专题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的阅读教学时,思路可以这样安排:整个板块的教学由《乡土情结》出发,使学生初步领会什么是故乡,什么是乡土情结。主要明确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依恋自己的故土家园?”让学生领会在自己的故乡承载着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情和景。由此转向《前方》,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又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启发学生在《前方》和《乡土情结》里总结出现实层面和理想层面两层原因。由恋家转向出走,再由出走、离家引向思乡和归乡的欲望――《我心归去》。通过学生举例和体会,明确离与归、出走与回归的欲念都是人类心灵选择归宿地的结果。

其次要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创造性的取舍。可以把教材的处理权交给备课组,老师从课文的作用出发,适于练的就练,适于讲的就讲,适于读的就读,不平均使用力量,由老师来取舍,备课组集中讨论确定课文的用途。也可以尊重学生,征询学生意见,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最后备课组决定一个单元重点讲哪几篇课文,不全部教。总之教材的使用需要灵活自主,不必将其奉为神灵,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处理它。

二、质疑探究,探寻引领学生与教材深入对话的切入点

新课程改革,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苏教版教材立足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在必修部分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各专题具体的人文内涵和选文特点确立具体的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都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但在课堂操作中,有些教者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透,就立马跨过课文本身做许多引申与发挥,做些所谓的拓展和探究,并且极力地要把一节课做得热热闹闹。这种貌似热闹的形式主义不是课改的追求。新教材的学习强调实践、体验、对话、探索,实现阅读教学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拓宽视野、感悟心智、培养个性、陶冶情感、促进表达的目的。为此,我在新教材的教学中着重倡导质疑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疑问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学生既可以提出课文理解上的疑难,也可以就课文内容或写作方面进行大胆质疑,甚至提出改写的意见。学生的质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确有所疑,提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之处,求得班集体的帮助;二是明知故疑,提出初读课文时自己感到有价值的问题,供师生思考;三是提出不同见解,对课文或注释发生疑问,望能讨论解决。如在教学《品质》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讨论。学生提的问题既有对课文的疑惑之处,如“第7段中说‘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靴子的本质’是什么”;也有对文章内容精彩之处的探问,如“文章第2、28、54段都提及了橱窗中的靴子,联系全文看,有什么作用”;还有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探究,如“格斯拉先生一直到死都不改变,这值得吗?”

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具备即时组织能力,将学生的众多问题纳入落实到课文教学目标的轨道,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质疑为抓手,组织学生有序地研读课文,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就下结论,或者进行简单的否定,可以先交由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合作解决,教师也可以作为学习的一员平等参与讨论。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共同的讨论学习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城市管理课程范文2

关键词:本科教学改革;管理类课程;课程实习

无论从新时代建设的需要或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还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方面考虑,改革管理类课程教学,设置课程实习,使在校生能对管理类课程书本知识有所体验,还能检验和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初步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为其缩短就业准备期打下一定基础。

一、管理类课程实习的设置具有现实可行性

通过我们的研讨和摸索,对管理类课程实习的开设是现实的,是可行的。

首先,我们选择的实习对象是现实的,实有激情的,乐于参与的。我们选择了管理专业为实习班级,一方面是因为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有保障,且能通过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辅导员的共同参与,使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学生有激情和积极性,均欲小试身手,能使实习真正落实。

其次,在实习主题的选择上是慎重的,也是现实的。结合《管理学》、《现代商场经营管理》、《战略管理课程》的开设,确定了“开店计划”和“战略规划”为实习主题。一来,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有其重要意义,掌握了解计划方法及程序,是管理活动的第一道门坎,是管理次序的基本保证。第二,计划的制定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分析,调研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环境,了解市场和企业,需要应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完成。第三、为做计划而进行的调研及前期准备工作于企业而言,其介入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计划案的出台,对企业还是能有一些帮助的,企业因而也乐于提供相关的帮助。

再者,我们选择的实习途径是现实的,可用的。一方面,我们借助于教师的关系资源与对象企业联系,争取得到同意和实质的帮助。我们的战略规划主题实习单位――重庆市机电控股公司,就是任课教师关系资源的充分利用得以落实的,加之学校的声誉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使这次由现代管理研究会与01级工商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共五个班级的大型实习项目得以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选择在指定的时空范围内,开展有计划的定点调研和以此为据的创业设想。如开店计划实习主题是在开设《现代商场管理》课程时,指定在南坪或沙坪坝区域内由学生寻找商机,提出创业设想,并编制开店计划。先后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做了此项实习,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课程实习的组织管理

1.做好课程实习准备工作,为课程实习打好基础

(1)以教学研讨为基础,明确实习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课程的基本线索和管理思路。即主题能将有效串联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二是结合现实发展选取,保证知识的鲜活和实习的现实必要性。三是结合实习单位的发展要求来确定,以凸现实习的重要价值和知识的可用性。

(2)课堂进行:主题知识的系统介绍。在按课程体系及正常教学计划实施的基础上,预先对主题知识进行系统介绍。这里要注意打破课程界限,将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相关知识作一番统筹,做到“回顾先前,联系现在”,有体系地对学生进行介绍。同时,要将实习的具体要求融入知识体系的介绍。

(3)来自现实的实习指导:企业背景或市场背景介绍。主要是请实习企业的主管或指导老师进行主题介绍,为学生实习做好的铺垫,使学生对实习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在作重庆机电控股公司的战略规划时,就请了时任集团公司副总裁的杨明全先生到学校500人报告厅做了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并且阐明了该企业对战略的初步思考。当作开店计划时,我们请了时任好又多区域市场部主管的杨池洲先生对零售发展趋势、零售企业开店及内部管理进行了分析介绍。

(4)明确实习要求。第一是实习时间的要求。一般主题给同学两个教学周的时间,这里面包括了教学课时6―8学时在内,同时要求充实利用两个到三个双休日及平常的课余时间。为了避免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安排或考核安排有冲突,在学校实行1―18周教学安排的前提下,通常安排在10―12周进行课程实习。第二是明确实习的目标要求。开店计划和战略规划实习主题的基本目标是编制出计划案或规划案,即使学生学会做计划或做规划。为此,学生必须磨练调研、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技巧与能力,综合平衡各项目标与资源的能力,阐述论证的能力等。此外,应该明确实习考核的目标和方式。以课程设计的方式完成计划案或规划案,并将其递送到实习企业接受审核,或是交由专业人士进行评价,如果审核评价达不到要求,将视课程实习成绩不合格。如果时间允许,还会将计划案或规划案返回课堂上作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在充分的沟通中明确不足及改进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实习考核的结果将记入相关课程期末考核的成绩,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积极行为予以实在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少部分的不努力者,促使其参与其中。第三是明确对实习学生的组织要求。在战略规划主题中,我们成立了实习项目领导委员会和项目委员会,分别形成23个项目小组。项目领导委员会由崔鑫老师领衔,选择主管教研室主任及企业的实习指导老师、班级辅导员进入,负责引导、指导和协调。项目委员会由张喜春等同学组成,负责制定实习计划,协调各项目小组,同时按时向项目领导委员会汇报实习进展,以取得指导和支持。各项目小组具体承担了在23个不同行业的调研、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规划相关部分文案的草拟。最后由崔鑫老师负责总撰指导。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实习主题的任务量很大,耗时较长,因此,最后的规划案送审稿经过了五个月的时间方才完成。这几乎是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们是在执行《战略管理》课程的学期组织实习的,前期调研任务在当期基本告一段落,大部分同学也就基本结束了课程实习任务。只有较少部分同学介入了后期即新学期持续的工作。并且,如果没有实习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校长的关注,其过程就不会如此顺利。第四是明确检查的时间和内容要求。有实习任务下达后,对实习准备情况,执行情况,实习结束后分阶段检查,并就本阶段存在的问题及与后续阶段的衔接展开讨论,进行指导。

2.加强过程管理,保证实习的顺利开展

(1)明确管理目标。除了规定的主题目标外,我们着重强调了有利于参与者本人的目标:①通过实习学会一种技能。比如,学会制作调查问卷,学会争取调查对象的配合与实话,磨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技能以及计划制作的技巧。而且,要使主题文案具有实际价值,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接受。人力资源管理04届的毕业生张喜春同学,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将曾参与撰写的《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材料报告》(送审稿)作为学习业绩的展示材料,对其争取到所选择的咨询公司的职位有现实的帮助。工商管理04届的颜婷同学,就依据其参与的开店计划为蓝本,毕业时与同学合伙开设了一间水吧,实现了自主创业。②通过实习,了解一家企业或一个市场。大量的实习调研工作的结果分析,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实习企业,认识调研的对象市场的机会。这远比通过其它途径得来的信息真实。③通过实习,检验自身是否学有所得,实现学以致用的初步衔接。有的同学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但通过参与实习,发现自己原先应付考试的思维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灵了,在和指导老师的研讨后,能够学到正确的思维并有选择处理方法的能力。从而使书本知识与应用有了初步的结合,十分欣喜。④明确实习成绩将是该课程期末考核成绩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在《现代商场经营管理》课程的期末成绩核定时,开始店计划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80%。

(2)教师明确分工,相互配合,保证实习过程顺利进行。教师负责专业指导,辅导员(班主任)则重点督促。一来可以及时地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二来可以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实现学生的共同参与。

(3)灵活检查方式,保证实习效果。采取教师随行、随时抽查、在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地点进行抽查等方式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同时,建议参与实习的学生干部或小组负责人进行互相检查和监督,以便掌握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努力程度。

(4)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意外不似课堂问题,不但需要有不畏困难勇气和毅力,也需要有灵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是否能够鼓励自己坚持,和是否能够自我管理和控制有密切关系。

(5)大部分学生发挥了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习证明,学生们有热情、有创意,对学习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只是因为觉得教室和课堂没有能够给予更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因而有些懒惰和拖延,甚至是消极。而实习给予了发挥的机会,并使部分同学重塑了自己的学生形象,01级曾有位同学平时消极,懒散,觉得学习没劲。而在《现代商场管理》的课程实习中却表现出异常的踊跃和持续的热情,承担了小组的主创和撰稿角色,与小组成员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我们通过与参加了课程实习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及对其后续学习的追踪发现,实习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认识实践并走入实践,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不可否认,课程实习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城市管理课程范文3

第二条凡直接或者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的单位、个体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水户),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排水设施,是指接纳、输送城市污、废水和雨水的管网、沟(河)渠、泵站、起调蓄功能的湖塘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处理及其相关设施。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工作。

第五条排水户在实施排水前,应当如实填报“排水许可证申请表”,并持有关排水资料和图纸,到当地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办理城市排水许可手续。

第六条排水户排水水质必须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18--86)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以及地方有关标准规定。

第七条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在接到排水许可申请表时起一个月内予以办理或答复。

第八条对符合规定标准的排水户,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查合格后,颁发《排水许可证》。《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对不符合第六条标准规定,超标不严重,又不致对城市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影响的排水户,可颁发《临时排水许可证》。《临时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两年。排水户必须在两年内进行治理。

对不符合第六条规定标准,对城市排水设施构成严重危害的排水户,不予发证。限期治理后再重新申请。

第九条排水户在许可证有效期内,需要变更排水条件的,必须提前十五天向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申请办理排水变更登记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因紧急原因需要临时变更排水条件排放污水的,应当立即向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十条本办法实施前已使用城市排水设施的排水户,应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办理排水登记手续,申领《排水许可证》或《临时排水许可证》。

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需要接通城市排水设施或变更排水条件的,应先办理排水许可申报手续,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有关接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程竣工后,经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颁发《排水许可证》或《临时排水许可证》后,排水户方可排水。

第十二条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要向城市排水设施临时排水的,可按规定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因施工排水而发放的《临时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不得超过施工期限。

第十三条排水户必须严格按照《排水许可证》或《临时排水许可证》的规定排水,并按有关规定缴纳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禁止无证将污、废水和雨水接入城市排水设施,违者处以罚款。

第十四条需要接通城市排水设施的排水户,应承担接通管道设施所需费用。收费标准,各地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第十五条排水户应服从城市排水(经营)管理单位对城市排水实施的统一管理和监测。

第十六条排水量大并且水质经常发生变化的排水户应定期按规定向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城市排水(经营)管理单位报送有关排水水质和水量数据资料。

第十七条排水户应按照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与城市排水设施连接处设置采样、检测流量、排水控制装置等有关标志。

第十八条城市排水(经营)管理单位要做好城市排水设施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安全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排水中违反规定,擅自增加排水量,改变排水性质的,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视其情节及影响程度,可责令其限期整改,处以罚款、收缴、吊销《排水许可证》或《临时排水许可证》,停止其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等处罚。

被收缴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经治理达到规定要求后,由颁证部门核实并重新办理许可证后方可排水。

第二十条《排水许可证》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排水户应向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提出换证申请,持有《临时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治的,可向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申领《排水许可证》;施工排水户需要延长排水期限的,应在《临时排水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一个月重新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不予办理排水许可证手续又未予答复,或者有关人员利用职权违章发证的,应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同时吊销违章发放的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排水许可申请表、《排水许可证》、《临时排水许可证》由建设部制定统一格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印制。

第二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其他使用单位自建排水设施排水的,设施产权单位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城市管理课程范文4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教师角色也随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定位。本文主要就切身经历,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新课程对学生影响。

正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教师角色也随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定位。今年是盐城市实施苏科版物理新教材的第三年,我们有幸伴随一届学生从八年级学到九年级,从学习、实践到适应,体会并见证了物理新教材学校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现就切身经历,谈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一)由重“苦干”向重“巧干”转变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传统教学要求教师“苦干”,忽视科学的“巧干”。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个知识点,教师可能要精心地为学生设计若干个不同花样的题型,让学生去做、去练。这样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而教师则没日没夜地批改作业和试卷。这样形成了教师“争分夺秒”,学生“起早贪黑”的局面。教师经常埋怨工作太“辛苦”,而学生却深感学习很“疲惫”。而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呢?

首先,教师的头脑中要有新课程理念,做到心中有教学大纲。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认真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情境。

其次,要研究新课程的教材,做到脑中有本。新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教学过程以活动为主线,以科学探究为方式,要求教师不但要讲解,而且要示范,学生不仅要听讲,而且还要动脑想、动手做,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真正实现了学生为认识主体的教学要求。

最后,还要研究所教的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教师不要总以成人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和教育学生(一般是未成年人),要“平视”学生,以“学生的生活”来开发学生的智慧。事实上,过多的作业只能能磨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磨灭学生的锐气和热情。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呆的时间越长,就越来越漠视纪律约束,反应就越来越迟滞。老师就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组织教学,花更多的时间寻找花花绿绿的东西来刺激学生的感观,从而导致又一轮恶性循环——学生倦怠萎靡,无精打采,对学习越来越肤浅,越来越不能沉浸在字里行间。

(二)由重“教”的表演向“学”的指导转变

传统教学是教在前,学在后。上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听到教师的、少数优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行为的演示,教学只是教师的课堂控制和个人的表现。如过去课堂评价注重语言的流利、板书的整洁、举止的大方、时间的控制等。使教学过程成教师单方面的表演过程。学生成了“观众”和“配角”,课堂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方面活动。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现象十分严重。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学习主动性逐渐丧失。这种以“教”代“学”的教学,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而新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过程。这个过程要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是组织者、促进者,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程度、水平和互动方式、成效。新课堂的活动化和探索性,使课堂的重点由“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要表现者。

(三)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做。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教师是控制者,处于居高临下地位,这种教学关系使师生之间不能进行平行平等的交流、沟通。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可能成为合理的学习过程。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是造成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而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与学生“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创造出新的智慧来。

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已慢慢转化为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具有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

(四)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一个真正有远见的教师,不在于机械盲目地模仿某一种权威教学模式,而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广泛吸纳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个人优势,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教学方法最忌“千人一面,百课一法”。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树立特色意识,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没有个性,学生难以得到个性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面因循守旧,不敢大胆改革教学,放不开手脚,教学没有个性,常常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强调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学生被严密控制在教师自身掌握的智能结构之内,被考试所束缚,这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

教学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和使用上。当前多数教师是“教教材”,而新课程体现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这是因为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教学就是要使课本上知识“活”起来。故教师要针对教材、学生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

其次,教学创造性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每种教法各有利弊,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编排、加工、博采众长,创造性地运用,切忌模式化。教师要当好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再次,教学创造性还体现在个性教学风格上。优秀教师的教学魅力就是来自于自身的创造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还要善于学习、积累、总结,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教师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就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实现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走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

二、新课程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

传统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灌输知识的“水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不够,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和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服务理念,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有个性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主人。使学生既可掌握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更能培养智力和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教育更具人性化,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物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人的发展转变就是以活动带动知识的学习的技能的培养,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物理技能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施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真正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使用物理新教材过程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一方面,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声现象”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聆听各种声音,然后让学生运用手边材料制造出不同声音,体会声音的产生原因,辨别声音的特征,体会声音的传播,继而讨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整节课自然而亲切,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交流和讨论时,学生们的回答让我们大开眼界,有些回答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使我们不得不感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生丰富的知识面和不断的创新、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密切联系社会热点,有机结合物理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新教材将社会热点事件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物理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非典”、三峡水电站、“神舟”飞船、磁悬浮列车、纳米技术、“温室效应”、“热岛现象”、光污染、核能开发、超导及现代通信等社会热点问题在物理课堂中的出现,符合初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还能激发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三、新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城市管理课程范文5

城市客运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城市形象分为静态形象和动态形象,那么,城市客运形象就是城市动态形象、流动的形象,它充满生机活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客运实力的标志。客运形象其实质就是服务形象,它能集中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充分展示城市改革开放的整体风貌。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加强城市客运全面建设,保持城市客运持续稳定发展,积极主动地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条件具备,势在必行

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按比例逐年投资,国营公交公司独家经营城市客运市场,市场发展缓慢;城市客运车辆少,运力不足,市民出行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乘“公交”车,公交公司控制着市场主动权;改革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共同投资,依法经营、有序竞争,客运市场发展迅猛,市场日益繁荣。近几年来,客运市场已被不同车型、不同价位、不同服务档次的竞争分割,形成了以经济、准时、安全为特点,并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国有公交市场;以优质高效、舒适快捷为特点的出租汽车市场;以及以巷道为经营线路短途运客的三轮车(“电麻木”、人力三轮车)市场等。运力空前扩涨,载客容量出现过剩,乘客有权根据自已出行要求选择乘坐不同类型的车辆,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客运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乘客是上帝,客户至上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各自按市场规则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所占份额由各自服务水平、服务价位、经营方式等所决定。

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吸纳乘客,必然展开激烈地竞争,商家以商标为品牌,客运企业以“客运形象”为品牌,谁的形象好,谁创造出优质名牌,谁占有的市场份额就相对的多一些,谁就发展的快。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乘客有权选择消费种类,大家都必须遵守市场法则,按市场规律办事。前些年,城市客运中巴曾一度以“招手即停、就近下车”经营理念红极一时,抢走了国有公交的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国有公交形象的改善,加上城市道路法规的完善,国有公交又收回了属于自已的份额,中巴车“形象”每况愈下,“家庭式”经营问题暴露无遗,被迫逐年淘汰换型,有的城市已取缔了市区中巴。再如,前几年满街都是黄面的,但因车型等硬件“形象”欠佳,加上环保等因素,市场份额又被“轿的”抢走,不得不淘汰换型,“黄虫”现象逐渐消失。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运市场的竞争,已突出表现在“客运形象”的竞争上,形象就是商标,形象就是品牌,形象就是无形资产,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已具备了前提条件,进行客运形象设计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目前,已有部分大中型城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并初步取得一些成效。

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对于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客运形象”设计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一,公共客运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客运对于方便市民出行,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城市客运形象对于强化城市功能,展示城市精神风貌,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二,客运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动态形象,是外地人进入城市的第一接触印象。客运形象的优劣可直接影响他们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和看法,良好的城市客运形象,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开发城市旅游资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需要解决吃、住、行等问题,“行”是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行”,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怎么“行”,“行”的质量有多高,这都体现在客运服务之中。

其次,客运形象设计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客运行业是城市“窗口”行业,客运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精神文明建设要抓具体,抓出成效,就需要通过对城市客运形象进行设计。譬如,制定一系列城市客运管理法规加强对客运市场的宏观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强化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文明服务的水平等。只有通过这些“设计”,才能不断提高客运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第三,客运形象设计也是城市客运行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前,城市客运由国营公交独家经营时,由于运力不足,客运部门只能超负荷营运,服务标准只能是尽量满足市民群众出行要求,有限的服务项目就是要求乘客“扶老携幼”、“排队上车”、“主动买票”、“让坐”等。谈不上是服务,更不具备进行形象设计的条件,也没有进行客运形象设计的内在动力,因为客运部门不愁你不坐车。市场放开后,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角逐客运市场,竞争激烈,降低服务质量或服务质量上不去,必然失去乘客,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最终影响经济效益,为此,加强客运形象建设,积极进行客运形象设计,争取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城市客运是市区公共事业,理应突出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此,还必须对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区别对待,分类设计。

城市客运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结出城市客运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共五个“一”。即,软件方面: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市客运经营管理队伍;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城市客运管理法规体系;创造一流的城市客运服务质量。硬件方面:发展一批高质客运工具(车辆);建设一系列配套齐全的城市客运服务设施。

(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市客运经营管理队伍。城市客运经营管理队伍是客运设计的核心,培养和造就这支高素质的队伍需要下真功夫、苦功夫、长功夫。结合实际,我们认为,一是要落实人才培训制度,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适时安排人员轮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客运行业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及组织外出参观见学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启发创新;二是坚持把岗位成才作为提高人员素质的主渠道,鼓励职工参加各类函授学习,支持职工坚持自学,教育职工坚持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强化单位自身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功能,不断在客运实践中锻炼队伍;三是注重从社会引进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壮大客运经营管理队伍;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强烈的爱岗敬业意识,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城市客运的信心,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于客运改革创新的事业中。

(二)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城市客运管理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城市客运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法规体系来保证,使管理者依法管理;使经营者依法经营,筑起一道法律保护屏障,大家的权利和义务都由法规体系来保证。当前,要注意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地的客运实际,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管理法规,出台一些城市客运管理办法,保证客运市场的正常运作,保证客运市场的持续发展。目前,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定要设计好。

(三)创造一流的城市客运服务质量。客运市场是服务市场,经营者通过为乘客提供客运服务而取得劳动收益和报酬。为此,客运经营管理者一定要牢固树立乘客是上帝、乘客至上的观念,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市场,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乘客,通过规范经营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等,逐步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再者,城市客运是城市服务行业的“龙头”,客流量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准,还必须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竞赛活动,如评选“优秀出租车司机”活动,“百日优质文明服务”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还要注意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不遗余力地提高客运形象。

城市管理课程范文6

我们再来看看九零后初中学生的特点: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绝大部分成长在“四二一”家庭中,从小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没有同伴的争抢、玩耍的环境中成长,在“我说了算”的环境中长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他们的心理往往处于矛盾状态中,心理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他们既希望有人能约束他们,又怕被别人或环境所约束;既希望别人尊重他们,他们又不能很好地尊重别人;在一个计划制定的初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旦受到挫折或达不到他们理想的要求时往往一落千丈,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这一切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是:当他们高兴时,他们能认真听课,但在实践合作学习中,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思维继续,我行我素,往往使老师难以控制课堂局面;当他们不如意时,经常找老师的语病,尤其是年轻老师,使课堂无法进行。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师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管理课堂。

一、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融听、说、读、写于一体,教师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学生通过模仿——操练——自由表述——写作反馈等几大块进行合作学习。我在不同的阶段采用各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学习。例如,在初三阶段,单词的记忆是一个“重头戏”,简单的重复记忆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我利用自习课时间组织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采用异组同质的办法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由一个组的同学提问另一个组的,要求提问组的人做到:(1)随意提问一个同学或随机提问规定范围的单词;(2)提问不重复,包括单词和学生均不重复,在规定时间内错误最少的组获胜。学生在自我心理的作用下,一般提问的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而内容也涉及规定范围内各个角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每个学生都有提问和被问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老师课堂提问的局限,使得整个课堂积极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经过两三次这样的游戏后,就连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我也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二、用理智、宽容的心态去关爱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常因心情不好屡犯错误,课堂上要么睡觉,要么挑老师的语病等等,常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如果此时老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或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一味指责学生,甚至把以前他们的种种错误行为一并拖出,严加斥责,就会导致学生厌学这一学科甚至是直接或间接的对立。 一般来说,班主任带了三年,学生已基本稳定,即使再坏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缘故而不再惹事生非。但我们这里有个李老师,他们班到了初三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每听到他指责学生时,都在那里一味强调他的理由,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什么,从来没有听见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心一个孩子的心情,也没有见他心平气和地问过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在哪、结果怎样。

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眼见为实的例子,更需要老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引导、关心和理解他们。与他相反,我带的这个班里也不乏有初一初二阶段难以约束的学生,但在我的课上,他们只有初一的和我的唯一一次冲突以后就直到毕业,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且我们以好朋友的方式结束了这一段师生缘。

想想这些只因为冲突后 我不仅和他(和我起冲突的女孩)谈了我的理解和我对他的看法,还从他的角度分析了他的行为会带来的不同结果。之后,我对待他和对待其他同学一样,从不给他“另眼相待的感觉”。这使得他对学习英语有了很大的兴趣,以一个从不及格的学生上升到英语优秀,有时我真的感叹孩子的心理真的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吸引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说到这一点我颇有感触。在英语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教材、教案外,笔者坚持在课堂上做到以下几点。

1. 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每一节课争取早进班里两到三分钟,和学生谈生活谈近况,了解学生情绪、心理,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2. 遵守诺言,按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一般来说,我在新接任一个班时,会和学生们讨论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一旦规定下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理由,一律相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