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哲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思想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思想哲学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1

【关键词】茶文化 哲学思想 和谐

一、茶文化的哲学思想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茶文化在不断沉淀积累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儒、道、佛各家优秀思想,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以及“和为贵”的民族精神

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中庸之道是儒家处世信条,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从中庸之道中引出“和”的思想,《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1]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中和思想在儒家文人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也反映到茶道精神中。无论陆羽提倡的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裴汶指出的其功致和,还是宋徽宗提出的致清导和,都是以儒家的中和精神作为中国茶道的精神。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要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培养廉洁之风。中国茶文化以“和”为最高境界,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

茶文化中,还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万物都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发展变化后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和”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道家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陆羽《茶经》创立茶道时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中国茶道的灵魂。茶是吸取了天地灵气的自然之物,人乃宇宙的精灵。茶的品格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朴归真的神韵。茶性的清纯、淡雅、质朴与人性的静、清、虚、淡,两者在茶道中得到高度统一。道家在发现茶叶的生理功效时,也注意到茶叶的平和特性,具有“致和”、“导和”的功能,可作为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载体,于是道家之道与饮茶之道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同时,道家的“和”与儒家之“和”有共通之处,二者可以互补。因此,道家的“和”也就融入儒家的“中和”思想范畴,共同丰富了中国茶道的思想内涵。

茶文化中,同时还融合了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观念。禅宗强调自身领悟,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达些,而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佛教提倡坐禅,饮茶可以提神醒脑,驱除睡魔,有利于清心修行,与禅宗变通佛教清规相适应。佛教思想追求纯和境界,禅宗之要义是不借助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被任何东西所禁锢,在一种绝对的虚静状态中,直接进入禅的境界,专心静虑,顿悟成佛。茶的本性质朴、清淡、纯和,与佛教精神有相通之处,因此能被佛家所接受。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它势必规定和影响着中国茶道精神内涵。中国茶道追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存在,这些茶道精神是源于佛家思想的。

综合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蕴涵着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想,是在中庸、和谐的环境中,由具有中庸、和谐特性的中国国民培育、浇灌出来的,因而讲求和谐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

二、茶文化的当代意义

茶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方面。茶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的中国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茶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精神被人们弃置。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应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是协调统一的,人既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恩及子孙、泽被后代。茶文化的“和谐”精神还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以“和”为核心的茶文化精神,应当把茶作为人们交往的重要纽带,成为连接彼此关系的重要桥梁。茶文化的 “和谐”精神还有利于人类自身身心和谐。在历史上,茶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得志时修性,失意时安慰人生、平衡心灵的重要手段。得志时以茶励志,以茶修性,而失意时从品茶的境界中寻得心灵的安慰和人生的满足。保持人们的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宁静、乐观、平衡的心态不仅有益于个人的健康,而且有助于社会安定与和谐。

茶文化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是中华茶文化的灵魂,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2]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茶文化中的“和谐”内涵,则是这一传统中重要的内容。“和”是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虽然儒、道、佛三家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我们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茶文化中儒、道、佛三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茶文化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是紧密相连,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即“和”的思想之上,它与我国茶文化所倡导的“和”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和”意味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即认可世界的和谐本质,以和平与合作的手段谋得利益,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从而达到一种和睦而至大同的境界。“和”文化体现在国际关系上,主张“和”为主,“和为贵”。反对以强凌弱,干预他国内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建立包容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在文化方面的理论内涵,就是要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建立包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博大精深,“和”不是强调绝对的“同一”,而是“和而不同”,即指有差异、有特性的事物和谐共处。无论国家的贫富、意识形态的差异,都应该彼此尊重,和平共处,以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建立和谐、和睦的世界。

参考文献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2

历史是一门既不同于也不同于科学的学科,它既是它的自身,又是自身的对象,它虽然与哲学似乎完全不同,但它所具有的反思性质即它自身的超越却与哲学无异。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它具有超文化性,从而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历史的自身、历史的重写、历史研究、对重写历史与研究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思即是性质上的同一,又是形式的同构,它暗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历史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所达到的深度可以把中西哲学带到了一种互补的境界。

一、历史与哲学

历史总是多重意义的: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成为了现在的历史事实——这首先是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的历史,然后是指包括文化遗迹和史料中的历史,再就是由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这就是一般意义的被表达的历史,最后是有关历史包括关于历史研究,史学观点和方法、关于历史的哲学思想等等,但这一切最终也是都是历史即人类自身的历史。

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过去的存在比现在的存在更令人困惑,在哲学上更加困难,比如海德格尔 (1889-1976)对存在与时间的描述就给读者一种梦境中的挣扎般的印象,但是,虽然时间意义的存在问题如此困难,但至少现在的存在在理性的思想中却是确实的,笛卡儿(1596-1650)说:“我思故我在。”现在的存在因理性的思想而被自觉,或者说在理性的思想中因自觉而被证实,这句话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最终从朦胧挣脱的句号,也是人类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觉自身开始的问号,它宣告了人类从历史的觉醒进入到了思想自觉的时代。

对于历史来说,这意味着历史的真正意义不能离开历史的时间性本质,但是过去总是以被表达的重写方式成为有意义的历史,因此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相信有两种历史,基于时间的过去的历史即历史的存在和基于表达的历史即被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或称之为现在中的历史,他们留下了过去的存在问题去折磨哲学家们, 但是他们并不能逃脱历史哲学,因为基于时间的历史最终包括了现在,人们无法区别存在在历史时间之中的现在与在现在之中的历史存在,它的最高形式就是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在现实思想中的历史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历史的反思或反思的历史,这种历史存在的超越同时性是历史和历史哲学所透露的世界最重要的秘密之一。

人类的历史从不自觉的自身开始经过历史表达的自觉而趋向自觉的历史哲学,这正是人类自觉的一个组成部份,历史的特殊本质性正在这里,它即是历史的自身,同时又是历史的表达与反思,一方面,作为历史与历史的反思,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意义,即历史与历史反思的同一;另一方面,作为被表达的历史与对被表达的历史的反思,它们总是以相同的表达的方式实现的,即具有形式的同构性,历史的自身是这样,历史的反思也是这样,因此历史和历史的反思在同一中进行,在同构中重演,人们总是反复地重新理解和思考历史。或许有无数的具体的历史,有千百万历史学中的历史,但无论是时间意义的过去的历史还是表达或被表达的历史的过去,它们具有终级的一致性,否则就没有历史。——这也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哲学,即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主要是关于对历史的本质的认识和对历史学的反思,它同样基于两个层次水平,第一是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或作为部份的整体而研究它的原因趋势,简单地说;历史为什么?它是历史哲学中的历史本体论,与以往的用某种观念来解释历史的哲学思想不同,现代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企图从历史的自身寻找答案而形成某种历史理论,即思辩的历史哲学。第二是把对历史的研究、重写、解释的本身的观点和方法看作为历史的自身,甚至看成是历史唯一有决定意义的部份,它实际上企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历史是什么?这时它就成为了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即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不等同于哲学,富有历史精神的中国哲学也不等同于历史哲学或者有一种中国历史哲学,历史哲学从历史表达和对历史的研究中抽象出自己,而中国思想是历史自身的抽象与本质(参见“论中国思想”),因此历史哲学是超越于历史的史学理论,而中国思想是源于历史本质的中国哲学,正是历史自身本质的超越同一性使中国思想成为与西方传统哲学相对照的哲学思想。虽然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与史观千差万别,它们在历史反思的意义上却是相同的,即历史的反思与反思的历史的互补一致性,历史哲学所提供的思想不仅仅是历史的,也是广义文化意义的,同时又是哲学的,这也正是历史多重性的本义。

二、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西方的历史发端于古希腊的英雄史诗,虽然有大量的考古和研究表明这些史诗有一定的事实的真实性,但那不看作严格的历史,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混合着大量的神话因素和的想象,而是因为这些人物和事件不具有贯穿于整个历史中的真实性即历史时间意义上的因果性。历史的真实在最终的意义上基于时间,这不仅仅是指编年史中的时间,而是隐藏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这种必然性,历史就是偶然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它的一个可怕的直接推论就是现在的一切也是偶然的,世界因而将失去意义,这个推论至少与现在是真实的事实相悖,如果我们承认现在的真实即是历史的必然的话,历史就具有因果性本质。但历史自身总是隐藏在缤纷繁复的偶然性之中,为了捕捉和认识到历史中的因果性,西方的历史和历史学家实际上一直在书写着伴随整个西方历史的史外史。

古希腊的史诗就是英雄史诗,史诗中所表现的英雄的特质就是个性或个性化的人性,他们从自己的处境和环境中造就自己,突出自己,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个性,但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精神,因为英雄是从他人中区别自己,而社会承认和崇尚个性荣誉,这是一种隐藏在个人和事件的偶然性背后的社会的严肃性,它是西方文化精神本质的真正源头,它一但产生,便不会湮灭,它因形式关系而永真,一方面,它体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形成了社会意识和价值,另一方面,个性化与自我中心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主流,不断地追求自我,创造自我,但又不断地失去自我,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动力之源。尽管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续灭交替,但西方文化却在形式关系中新陈代谢,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典型的西方社会形态和主流文化,甚至对英雄崇拜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从史诗中的英雄、中世纪的贵族与骑士、资本创业的大亨,一直到今天的媒体中的明星,这不是在时间中的延续,而是形式的同构更新。

这种形式同构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化生本源,也是生存活动与的物质基础,这样也就成为了对立于自然的个性人性的表现的舞台,在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奋斗主要地是为了展示积极的对立性的人性,即对自然的主动挑战精神,这种人性植根于与肉体和物质环境的征服与争夺,表现一种占有的欲望、冲动与冒险行为,在夺取物质与能量的奋斗中实现自我,比如希腊神话中寻找金羊毛的亚尔古船的英雄的远航和荷马史诗中奥德赛的长期的漂泊旅行就充满了这种对自然的冒险和挑战精神,正是在这种冒险经历中才显现个性的英雄,因此这种个性的人性并不同一于自然,而是对立于自然,外在于自然,它的本质表深刻地表现为西方文化中超越的神性,所以希腊史诗中的英雄总是处在神的庇护下或是自身具有混合的神性,因此史诗虽然是混合着神话的历史的传说,但正为它包含的这种外在的超越性而具有文化传统的严肃意义,并且把这种传统植入了西方文化的本质。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3

关键词:古代;彝族文化;哲学思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声声不息的发展动力。彝族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文化支脉,它在最初形成的背景条件下,诞生了属于本民族的一套“符号―语言”表意系统,也是优于其他民族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通过对古代彝族文化的深入研究,分析彝族文化和习俗中的解释意义,更加助于我们探讨古代彝族文化中哲学内涵。同时,也体现了对本民文化的肯定和尊重。

一、彝族文化中的二元哲学说

众所周知,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在我国出现已有千年历史。最初在原始社会时期,彝族祖先开始信仰万物,认为万物有灵,祭祀自然神灵,逐渐形成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至彝族古代社会,经过从“野蛮”向“文明”过渡,人们传统观念遭遇冲击,出现了人神相争的神话传说。随着历史的变迁,彝族社会在进入古代文明后,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产生了人文宗教,出现了君权神授的统治格局,在人间形成了君臣师统治集团。这种现象的产生反映了社会经济行业神和伦理道德神的对立,同时,也导致了人间世界和神灵世界的信仰差别。

据中国彝族文献资料记载,古代彝族文化中便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二元论哲学观念。在几千年的古代文化积淀中,在天地人同存的宇宙中,既承认物质本原,又相信神灵本原,神灵本原又是以物为依托。因而,形成了古代彝族文化中物质与精神关系特殊表现形式。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使中国古代彝族人对世界的认识陷入了矛盾之中,他们既认为世界是由精气物质及精气物质运动的生成物质构成,也承认它是由一种超精气的物质力量主宰人类生存世界。

古代彝族文化中还存在关于鬼神说的论争。自始以来,古代彝族人的观念中存在鬼神,他们承认人的肉体和灵魂二者可以分离,认为灵魂可以超越肉体而寻找新的寄托肉体,或游离为鬼神,导致人们陷入了不可认识论宗教由此而产生。古代彝族人认为大自然、社会的唯物主义和神鬼冥界的唯心主义可以同时存在,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些不可解释现象,都归之神灵的创造,这种创造是以精气为基础。因此,古代彝族文化中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寓于其中。

二、彝族文化中的“形影”说

彝族是极具魅力的民族之一,彝族文化资源底蕴丰富,古代彝族文化更是神秘难测,今天我们一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古代彝族的先民,在其独特的环境中锻造了智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在母系社会发展时期,人们便发现了阴性和阳性两种物质精气。同时,彝族先民们睿智的大脑中形成了物质精气的“形”和“影”,作为交际工具的图画及文字。在文明社会之前,图画文字演变为象形文字,进入文明社会后,象形文字发展为表意型彝文。这种“形、影”演变进程,显示了古代文明下彝族文化的巨大内在力量。

作为有形有影的彝文字体,它是精气物质的第一个基本属性。古代彝族人们认为形和影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从大自然的山川河木、动植物到有生命机体、再到人类族群,无不具有形和影。反之,无“形、影”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如天文、地理等也是有形影。因此,形和影作为事物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包含了一切有生命机体的事物运动依附于其中,塑造了古代彝族文化形影说存在此中。

三、彝族文化中的数、量变论

古代彝族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内涵丰富。首先,数变也称为量度,是精气物质中的一个因素,数变有奇偶之分,奇数为阴,偶数为阳,由阴阳的变化引起了数变学说,奇数变为一、三、五、七、九,偶数变为二、四、六、八、十。所以,古代彝族人们认为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是由奇数变和偶数变引起阴阳发生变化。乾坤上下运行,则白昼和黑夜相互更替,而白昼刚性黑夜柔性,两者刚柔结合使得昼夜交替趋于规律化。再者,一年十二月按八节气划分,立春和春分,立夏和夏至,立秋和秋分,立冬和冬至,气象流程有分明,八节时度相生圆。此数变致天地四方风调雨顺,亦有其规律可循。

其次,彝族文化中对属相的解释也离不开精气元素。彝族先辈认为十二层天下充满着清浊气,不断变化产生万物。古人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属相,苍天十二方主管乾坤天地大事运生生物。概而言之,人们所知五行相成十二属相,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方,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根由产生,亦如乾气运生星云太阳运天道,观察运行依道法推理。因此,清气升浊气降产生乾天坤地,清浊气结合又使天空明朗、天地灿烂。

最后,彝族文化中“质量”互变说也集聚古人哲学思想,它融合了古代彝族先辈对自然界及社会发展的“先天”认识智慧和经验。在《天壬地癸》、《九宫八卦》等文献记载中,讲述了自然界动植物及人类社会发展,其过程是经过量变引起质变的完整发展进程。同时,古代彝族人也认识到自然界处在不断发展运动之中,量变到质变的生成与转化即是推动人类社会从落后向文明的历史进程,这就是彝族文化中精气所引起质变学说。

总之,通过对古代彝族文化深入细致的分析,探寻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印记,探索古代彝族人们创造文化时积淀出大量哲学思想。一方面使更多的彝族同胞对本民族文化确立新的认识,另外,对继承与保留古代彝族文化资源也响应了时展的口号,更加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巴莫曲布嫫.《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李绍明,冯敏.《彝族》[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普学旺.《彝族原始宗教绘画》[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4]张福.《彝族古代文化史》[Z].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思维模式;英语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01

当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们会花费大量精力去帮助他们加以更正,但效果往往并不十分理想。因为有时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改正了表层的语言错误,而未从深层的文化思维模式方面加以分析和引导,而相当大的一部分语言学习的错误恰恰是源自文化层面的。一般地讲,学生习惯于用母语思维方式来代替目的语思维,这就形成了负迁移,同一信息用目的语表达与母语表达可能存在较大的出入。事实上,目的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只有与其语言思维方式直接联系才能真正进入达意传神的境界。本文拟从中西文化思维差异对学习语言产生负面效应的角度,来探讨由此引发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发掘有效的措施以指导学生尽量避免由于思维差异而引发的错误。

一、大相径庭的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

东西方社会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各自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繁衍于地大物博得东亚大陆的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人与自然地明显对立,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并用这种理念去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而生活在深受海洋气候影响的大西洋岛国上的英国人却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

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又塑造了不同的文化,汉民族以直觉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和西方民族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直觉思维的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直觉思维的结果是强调整体,忽视个性,相反,西方民族对外部事物的反映不是靠直觉感性的认识,而是依赖抽象理性的表述,西方思维方式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的部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分析思维的结果是将个体与部分置于首位,盖言之,东方人的思维特点是综合的,整体化的,主观的独特的,非体系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个体的,客观的,概念化的,体系的人们以本文化思维的模式来解释和评价另一种文化的现象,事物和他人的行为,用本文化的语言规则去套用另外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这种因语用迁移造成的交际障碍屡见不鲜。语言使用规则因文化不同而不同,某一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也就是说不能用不同文化的标准规范来描述某一特定的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交际失败。不同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在有的情况下,这一差异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但某些情况下,这一差异又会非常突出,有文化差异就可能会造成交际障碍。其产生的后果要比语法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严重得多。语法错误,在受话者一方,往往是可以被原谅的,而语用或文化失误造成的后果却比较严重,有时受话者会将其归咎于对方的人格问题,甚至看成是一种冒犯。

二、文化思维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下面的几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学生运用英语表达时常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并带有一定普遍性错误。

1. 篇章陈述倾向迂回和委婉

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尽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于英语句法结构已经掌握的相当娴熟,但是由于受文化思维的影响,他们的作文显得过多地绕弯子,学生在段落篇章发展上过于迂回,不能直截了当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评述,其语篇的发展模式呈“S”形或称螺线型。英语篇章的组织多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意思。人们常说英语的语言结构式英语文章的缩影,因此,英文篇章结构的思维模式与段落一样也呈直线型。由于西方思维形式倾向个体性,惯常采用直截了当的态度对待别人,故英语段落往往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点题,态度明确。汉语篇章的螺线型与汉语文化整体的具象思维有很大关系,故而汉语的语篇的历史往往从很远的相关人手,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中国的文化的走向特征是模糊,朦胧;然而准确,具体则是西方文化的走向特点。思维方式和文化取向必然会影响到语言。

2. 句法结构上倾向于先整体后局部

中国学生常常在比较简单的英语语言的表达上犯低级的错误。例如,在感知时间(如年、月、日),地理位置,在表达组织系统,介绍人物身份,书写公函,信头,信尾等方面错误屡改屡犯,学生也很无奈。归根到底,问题在于英语句子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是着眼于句子的修饰关系和连接紧凑,而汉语语句则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表述的。

由于西方的个体思维特点,习惯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通过逻辑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表现在论证上英文往往习惯于由面到点,由个体到整体的倾向;而汉语的思维习惯从整体类推出个体,语言往往惯于由面到点,由个体到整体的表达倾向。

3.句中省略主语

学生用英语表达时,特别在口语中时常犯忽略主语的语法错误,我们知道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其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而形合的英语则是主语显著的语言,主题常常就是句子的主语,英语是“主语――谓语”的语法结构框架,他是以句为本,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语法通则是凡主语显然可知的,以不用为常,故没有主语却是常例,是隐去,不是省略。另外,形合的英语句子的人称、数量、时态、语态、情态均受制于时空,要求形式一致,以免产生理解混乱问题。而汉语语言形式要求并不严谨。这些差异导致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人称、数量、时态、语态方面错误较多。由此可见,如果英语教师仅忙于纠正语法与用词方面的错误,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的。

4.句间缺少接词

中国人写文章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会自然流动,句子之间不像英语篇章有那么多连词,而是靠思维的连贯,寓意的自然衔接,前后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体现了整体思维,因为较多的信息是蕴涵在环境中的;而解析式思维的英语在句子之间使用大量的连接词,这些连接词起了衔接各类逻辑语义的功能,呈现出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推理模式。如果中国学生只从整体影响的角度,按照语义的自然衔接,不注意句与句间的衔接,就会给文章造成跳跃和不流畅感,从而产生信息传递不畅的效果。

5. 人称作主语倾向较普遍

学生习惯用一定概念的人做主语,“I,we”等指人代词出现频率高,少用“It is said/ reported that”。

三、应对策略

学习英语要与文化思维直接联系,确定西方文化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习者英语思维的能力是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这一职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完成,首先,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带来的语言交流方面的困难。一般来说,中国人比较偏好综合思维,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更倾向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上的差异定会引起思维上的不同,而思维上的不同会引起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因此,充分认识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势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英语,其次,教师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对学习的影响,定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面,此外,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接受文化的信息,例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可选择一些能够有针对性的反映西方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思想的影片,使他们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之中,学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及语言文化。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5

关键词:天人合一;茶艺馆;室内设计;空间布局

“天人合一”凝聚了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一种辨证科学的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性意义。同时,由于“天人合一”所寓含的绿色设计理念以及人文主义内涵,使其一跃成为了当今艺术设计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并在多元化的世界艺术设计领域熠熠生辉。

1“天人合一”理念解析

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天人合一”从一种思想内涵演变为一种文化状态。其从人与天的关系出发,使主体与客体在物质与物质的运动之间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不断向前。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反映了我们华夏子孙最真实的思想状态。“天人合一”短短的四字,包含了太多难以言语的文化内涵与哲学寓意,其通过“合”这一动作将人与自然间的统一和谐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为了追求“一”这一境界而孜孜不倦所付出的努力。“天人合一”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毫不夸张地说“天人合一”无处不在,并且浸润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1“天人合一”的形成

“天人合一”思想是从上古时期的“神人交通”与“绝地天通”思想理念衍生而来的,其将王室皇权进行神话,由此而形成天王合一的观念,而后经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阐释,渐而形成了哲学层面的“天人合一”思想,孔子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天人合一”中的伦理道德进行了诠释,最终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基调。道家与儒家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概述具有相通之处,而易经则完全从另一角度对“天人合一”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阐述。而无论是哪一种“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后世哲学观念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天人关系也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其将天进行人格化,并使其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赋予到统治者身上。而后,宋明时期,形成了“以究天人合一之源”与“性与天道合一”的天人观,并为清朝末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2“天人合一”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我们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其主张顺应自然利用规律为民造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古代哲学家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从其长远利益出发,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生态环境进行不同层次的资源保护,进而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被作为指导性原则应用到政策法规的制定中,转化为一种可实施的规章制度,从而对人民的农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约束。再者,不杀幼兽、不捕杀怀孕的母兽以及不随意将河水改道等行为,与“天人合一”所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相契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天人合一”思想形成是我国古代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哲学基础。同时,由于古代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使得我国劳动人民不得不大量开垦荒地来发展农业,但是由于其对自然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环境资源被浪费,森林与湿地等原始资源也被破坏,而天人合一思想则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所包孕的适度开发原则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天人合一思想也为古代科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作为一种先进思想为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进行了变革性指导。

2“天人合一”理念对茶艺馆室内设计的影响研究

2.1促进整体的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多重文化元素,对于整个农业文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大众都习惯了追求物质的表面浮华,惯于以浮夸的装饰设计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我国的茶艺馆室内设计也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利用多种多样的流行元素对其进了创新设计。但是,茶艺馆的自然清新之气却也在虚华的外观设计中被湮没,渐而消散殆尽。倘若,设计师利用“天人合一”思想对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整体设计,那么其文化寓意内涵也会愈发浓厚。众所周知,“天人合一”思想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同时也包藏着深厚的哲学文化元素。设计师可以“天人合一”中的整体与部分设计理念,对茶艺馆室内空间进行分层设计,将茶艺馆作为一个整体,然后结合功能区域的构造特点,对其分区规划设计,并以适当设计理念为原则,使茶艺馆室内设计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中散发出茶人合一之气。

2.2引领绿色设计潮流

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在快餐文化主导的世界里,慢悠悠地乐享饮茶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毕竟饮茶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通常来说,茶艺馆的室内设计都是以古色古香为主,主要是为了与茶文化所氤氲的文化之质相符。但是,茶艺馆室内设计却也在物质的侵蚀下,也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传统文化之气。而一旦“天人合一”思想被引入到茶艺馆室内设计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独特气韵也会在无形中被扩散到茶艺馆中,并进而对茶艺馆室内设计产生难以言述地影响。同时,“天人合一”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也会被运用到茶艺馆室内环境的设计中,使得设计师以简约的形式对茶艺馆进行整体设计,利用茶文化内涵的不同表现形式,对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布局设计,以茶诗、茶画与茶书法对茶艺馆进行差异化设计。而后,以茶戏与茶歌以及茶曲为亮点,对茶艺馆内的软环境进行重点布局,充分利用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优化茶艺馆的室内设计,极大地节约了装修资源提升了茶艺馆的室内设计质量。

3“天人合一”理念在茶艺馆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立足点,对茶艺馆室内设计进行整体布局

“天人合一”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想,其蕴含着丰厚的哲学原理,尤其是整体与部分的哲学观点对于当前的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设计师可以根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从整体利益出发对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局设计。结合茶艺馆的整体空间结构对其进行分区域设计,以茶艺馆室内不同区域的构造特点为基石,对其装饰元素进行选择性地撷取,利用茶文化元素的不同形式对其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深化设计。另外,我国茶艺馆室内环境也可以茶艺馆的局部设计为着手点,在整体布局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利用多种元素对茶艺馆的室内环境进行构造性融入,从而使茶艺馆的空间布局呈现出鲜明的艺术化特征。

3.2践行环保节能理念,结合生态主义原则积极引入绿色设计理念

茶艺馆室内设计大多是以茶文化思想为指导而进行的,但是近年来茶艺馆的室内设计却越来越浅薄,通常以虚无浮华的夸张形式展现出来,而茶艺馆的传统茶文化意味也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艺术设计中越发苍白。同时,由于过度装饰设计也浪费了大量材料,而这种浮夸的艺术设计手法也与“天人合一”中的绿色设计理念相违背。所以,设计师可以将环保节能作为指导原则,立足于茶艺馆室内设计的特点,以生态主义原则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绿色化设计。设计师可以利用可安全环保的可循环使用材料,以“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文化内涵对茶艺馆进行适度设计。其次,设计师也应该坚决摈弃浮华的艺术设计方式,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切入点,结合茶文化的不同表现元素,对茶艺馆室内空间进行适当布局。

3.3利用“天人合一”

古典艺术手法,优化茶艺馆的室内设计“天人合一”理念不仅蕴藏着哲学文化思想,也包含着古典艺术设计手法的重要理论。所以,茶艺馆室内空间设计可以利用“天人合一”的古典艺术手法,对茶艺馆空间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师可以将“天人合一”中的格局设计特点,以空间分割的形式对茶艺馆进行交替设计,利用茶艺馆的景观对各个区间进行主体性构造,以分合相间的形式使茶艺馆不同功能区连成一个整体,并在若隐若现中使茶艺馆的文化之气愈发深沉。另外,设计师也可以利用“天人合一”中的借景原则,以虚实相生的艺术设计手法,通过不同景观的物质表现形式将有形的茶艺馆空间进行分割设计,并以留白的手法,使茶艺馆整体布局在虚实相生中营造一种悠远深邃的文化意境。

4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是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独特的文化意味一直为人传诵至今,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华夏子孙的性格。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文化因子,也包藏着浓厚的艺术设计元素,并一跃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尤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文化功能与艺术美化特质对于茶艺馆室内设计产生了深厚影响。而且,“天人合一”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也与当前的环保节能观相契合,将会极大地推动茶艺馆室内设计向环境友好这一层次迈进。总而言之,天人合一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对于茶艺馆室内设计的整体发展而言具有明显地推动性作用。

作者:姜锋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10.

[2]吴林春.“天人合一”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09(5):128.

[3]高倩.天圆地方人在中间———浅谈中国古代楚国“天人合一”建筑观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福建建筑,2009(3):27-29.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6

在中国,首饰发展已经有了至少五千年的历史,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首饰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人们的情感寄托和美好心愿的表达方式之一。近年来,新中式首饰开始悄然发展起来,在众多风格中脱颖而出。不言而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对新中式首饰的设计理念,材质造型等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首饰 新中式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2-0100-02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沉淀深厚,有着独有的哲学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融人世界,经济发展迅猛,并开始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技术,并成为世界经济链条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借鉴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不应一味地模仿而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如果慢慢失去了我们民族的特色,就犹如没有根的大树,无法屹立于世界之林。本文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得以继承和应用,达到传承与创新。然后以新的形式将独具特色的首饰设计呈现,并将中国传统思想发扬光大。

1 新中式首饰设计

“新中式”这一概念起源于近些年来室内设计领域的一种趋向风格,讲究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糅,实现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风格。设计领域大众审美的相通性使得“新中式”的设计理念渗透到各个类别产品设计中。业内人士将“新中式”定义为: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新时代的全新诠释,在对传统文化掌握的前提之下实现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具有明显的特征,当前时代之下的新中式主要表现出“中”、“新”两大特征,并朝着本土化、国际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方向发展。新中式风格并不是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简单地融合在一起,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之中,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恰当的表现。

在“新中式”定义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认识新中式首饰,其指的是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打造首饰,使其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满足现代首饰通用化和标准化的需求。新中式首饰内容上具备文化的凝聚力和中华地域文化识别性;造型上存在形式的多元化;时间上有对传统文脉的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代审美观念的新元素,将传统积淀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将创新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延续,将根植于当代中国人生活土壤中的思想意识在首饰设计中得到全面展现。新中式首饰不仅是一个物品,其还被赋予感情,实现人和物、人和人以及物和物之间的连接和沟通,让传统艺术在当今首饰设计中得到更美呈现。

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概述

从前文可以看出,新中式首饰的发展必须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极探索和深刻理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和结晶,是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综合体,并包含哲学、社会学、美学以及宗教等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一个完善的系统。刘梦溪教授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研究分析,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运用语言文字所创造、记载以及传播的中国特色文化,其包括中国的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政治体制、处事准则、科学技术以及意识形态等。中国民族文化建立在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基础之上,其实现三家文化的互补和交融,并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造成深刻影响。因此,新中式首饰设计从中可以获得很大的启发。

2.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传承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猛烈发展,不少传统手工艺受到冲击,部分已经消亡。传统首饰也不例外。因此,必须找到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契机,新中式首饰产业慢慢发展起来。在时展潮流中,“民族化、本土化以及地域化”的呼声一波强过一波,“现代中式”、“新东方主义”以及“新中式”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市场中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民族化、个性化以及多样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在产品中寻找历史文脉。种种现象均反映出民族品牌的建立符合时『弋发展趋势,设计师需要承担起对社会、对企业以及对消费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设计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高科技、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中,如何结合中国人审美方式、艺术追求,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将新中式首饰的设计融入到现实的生活里势在必行。适应新时代大众的同时应不忘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3 新中式首饰设计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应用

3.1 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其中“和”的思想更是其精髓。作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就是“贵和谐,尚中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都积极探索和阐释了“和”这一思想。其最能体现中式设计思想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

3.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天人合一”是指天、人、物的生理状态的合一。《考工记》曾对此加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按照这种整体观,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涵盖一切的复杂系统,其间所存在的物种均具有各自的特性并拥有自身的归属,任何物种不存在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权力。与此同时,世界中的一切物种均相互联系,其相互合作并相互竞争,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可以实现自身不和其他物种产生联系。“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以及“情景合一”等哲学思想的出现均体现出古人的整体意识。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孕育出“以和为美”的美学精神,强调设计需要讲究全面和整体,极端观念以及片面观念均不可以出现,从而实现各项元素的有机融合。新中式首饰设计作品体现出整体性和全面性,其间所包含的任何元素均不能够超越整体美。新中式首饰以一种全局观在首饰设计中把握各个元素间的平衡并协调地融于一体。将这种哲学思想应用在首饰设计中要具有整体意识,“和”而不“分”,造型优美,比例标准恰当,工艺精巧,设计与使用目的和谐统一。更进一步说,它体现了艺术辩证法的某些原则,如:虚实、浓淡、深浅、隐显、疏密、阴阳、刚柔、动静、曲直、朴华等。在这些审美范畴关系中,以整体为美,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走入极端,而是要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3.1.2 中和之美对度的把握

根据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中的考证,中和之美是殷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孔子之所以能够提出“中和”之美,其主要得益于《易经>中的美学思想。“即高明而道中庸”,意为人的情感在伦理、理性控制调节下,达到均衡。悲不过分伤心,喜亦不可狂欢。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温柔敦厚”、不能使欣赏者产生在喜、怒、哀、乐任一种情绪上的“过”。中和属于一种审美特征,既有质的融合和交汇,又包含量的权衡与折中。作为传承五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中和之美强调的是尺度的把握,使得任何事情均处于合情合理之中。在艺术设计中避免走极端和片面性,达到恰当而不过。“和”讲究的是多种事物结合在一起,事物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对立性,“中”讲究的是把握融合整体的居中不偏。

在首饰设计中有律动、对称、对比、平衡、比例及调和等形式美的主要构成要素,以上构成要素的本质就是追求中和的设计理念。两种构成要素同时存在时,若特性过于强烈或相差太远,便会产生对比现象:若两者能达成一致,并且不排斥时,便达到了中和的状态。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中和之美”传统哲学思想观念要求无论是色彩搭配,材质组合还是整体的风格设计,都应当把握好比例与适度中度的问题,即首饰造型的布置组合,颜色材质搭配,意境营造,形式与功能的结合都讲究协调之美。对于新中式首饰设计的把握要不偏不倚,达到一种无“过”或“不及”的理想状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是符合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的,并让佩戴者在精神和心理上达到平和,不能显得突兀,不能在产品,概念,装饰等任何一个对立方面走向极端。新中式首饰设计无论形式或者内容都应“适中”,“守正”,“和穆”,中庸而不偏激,显示―种“中和肃雍”的风格和精神。体现出设计原则中的均衡之美。

3.2 情境相融,虚实相生的意境法则

意境这一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子“道一气一象”的范畴。老子认为,道、气、象是三个互相连接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在老子看来,万物本体和生命本源是“道”和“气”,而“象”则指超越了具体物象,需要人凭借想象、心中对“道”的领悟形成观念中的形态,老子也将其称之为“大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象”与“道”密不可分,脱离了“道”的“象”也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象罔”之说,阐述了虚与实、有形与无形、境相和虚幻的融合。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给意境论的“物我与其”、“主客为一”、“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提供哲学前提。意境体现在设计中是一种朦胧美,是一种精神体悟之美。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辩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将意境理论应用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可以体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任何意境均离不开情景,优秀的首饰设计作品必然实现“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西方美学将意境理论解释为移情现象,移情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赋予对象形式以生命,从而保证对象形式具有一定的情感,另―方面是指将对象形式的情感和自身情感相融合,实现自我情感活动和意向的激发,也就是对象形式和自身情感的合二为一。

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表现为“虚实相生”。虚指的是空,实指的是体,虚需要在实的前提下得以表现,实则要在虚的衬托下实现加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是中国古典艺术家们强调的“虚实之美”,这一古老的创作规律在新中式首饰的设计中可以使“虚与实”相互转化、渗透,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产生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使首饰作品或者一种传达感情表现情绪的作用,同时也通过这种情感的传达联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意境中,虚实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或者中介,比如月亮和思念之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人们却自然地将月亮带入到思乡之情中。

如周大生的小鸟与圆形窗花吊坠设计,通过一颗用现代材质和现代手法简约雕刻的吊坠,描绘了一幅具有古典韵味的窗边小景。通过比较写实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和淡雅清新的心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也是首饰设计中选材的一种构思角度。

3.3 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造物思想

道家文化讲究和谐,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天地处于自然中,没有经过任何人或者事物的雕刻和修改,属于最自然的状态,道家认为这一状态无常规且无形式,最天然地体现出天地之间的和谐之美。老子认为事物最美的状态为道法自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我国古典艺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家在一生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风格莫过于自然、朴实、清新。在新中式首饰设计过程中,自然中灵感的获取方可以保证作品的灵动性和自然醒。

在新中式首饰设计方法上,材料的自然属性得到充分尊重,追求纯手工绘制,而非机器生产,其目的即在于回归以人为本,保留自然痕迹,传达一种非机器的人类智慧,这也正是人类追求本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尊重使用者的自然与社会属性。例如,su品牌的栀子花开银饰手镯设计,取材于自然。制作中又保留了手工浮雕的痕迹,巧妙地利用栀子花未盛开时本身的自然姿态,诠释手镯的生动性。大小花苞的对比,也增添了特有的情调。简单淳朴,典雅清新,呈现出一派“天然去雕饰”的悠闲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