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APP已将我们包围。新媒体时代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限制,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媒体形态的变化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危机,而新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这些变化也对如今地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提出了要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曾说“几乎没有哪一个科目像新闻传播学一样紧随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新闻学本身学科的内在要求,还是为了满足新媒体时代媒体的需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新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在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方面都应该有所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现在新媒体发展的如火如荼,如果在教学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关于新媒体的实践,恐怕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一、引进懂新媒体的“实战派”教师队伍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播方式瞬息万变,地方高校本身离北上广等媒介发展迅速的城市较远,缺乏必要的媒介环境。因此课堂上更需要不断更新传媒发展动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今地方高校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学院派”即理论型教师师资水平差距较大,但“学院派”教师大多缺乏实战经验,或者只了解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知之甚少。教师不熟悉媒体的运营,对学生的指导往往只是表面功夫,不能深入新媒体的实质。或者采用“拿来主义”,将一些现成的新媒体运营的理论生搬硬套,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实践就显得毫无意义。还有一些学校会不定期的邀请新媒体业界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为同学进行授课,出发点虽好,但往往授课内容之间衔接较差,系统性不强,学生无法很好吸收,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地方高校可以在新媒体师资力量上多做文章,引进更多懂新媒体的“实战派”教师队伍,多引进那些在新闻媒体有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在新媒体中有所作为的人才,而不应把博士学位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比如辽宁师范大学就曾邀请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董博老师来给2012级新闻专业的学生上了一年的课程,主讲新媒体营销与文化产业方面的课程。董博老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新媒体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是SHAPE CHINA 2015创变中国全球杰出青年峰会大连社区执委;也是新领军者社区的获奖人,代表社区的5200多名的Global Shapers参加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也曾参加在日内瓦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峰会年度执委年会。她给学生们带来的很多业界新的东西,令同学们耳目一新。
即使不去聘请那些新媒体的一线从业人员,也可以组织地方高校教师去新媒体带职实习,在一线了解到最新鲜的内容,回来与其他老师、学生分享。就比如说,香港城市大学有一次急需一位教广告实务但又做学术研究的教师,有一位应聘者本科学过广告,但硕博期间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于是学校就派他先去一家4A广告公司待了一阵,回来以后开设了好几门广告实务课程。这种投资是有一点成本,一位新教师上任之后的半年、一年内不安排课,但之后回报更多。建立了与业界的关系,了解业界运行的过程,对今后课程设计、讲课都是大有益处的[1]。
二、教学内容上优化通识教育体系、增加新媒体内容
在现在媒体融合之势下,专业设置显得过于狭窄,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同学只学习关于新闻学的内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同学只学习关于广播电视的内容,对通识知识掌握不多。美国新闻教育评议会认为:“要想真正学好新闻,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底蕴,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应该有扎实的基础。”地方高校虽然在媒介环境上不如其他处在优越地理位置的院校,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修改,弥补不足。新媒体时代需要的从业者应该具有广泛的知识与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提供更多百科知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并且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着重增加某方面的课程。比如财经院校可以培养偏重财经新闻的记者、编辑;体育院校可以增加体育新闻的课程,避免各个学校学生培养的同质化,特色的新闻人才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增加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包括关于社交与移动互联网、网络与多媒体报道、大数据新闻、融合新闻、视觉新闻等课程。同时,媒体的细分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精确细分新闻市场、实施行业间的分众传播已成为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模式[2]。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多选取一些最新发生的案例,和学生一起交流彼此的感悟、启示。同时,像现在许多自媒体发展的很好,就拿微信的公众账号来说,它的一步一步发展就体现了如今自媒体横行的大势。有许多优秀的公众账号都可以去借鉴与学习,比如著名财经记者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或者一些纸媒的公众账号如《南方都市报》等,同时也可以参考当地做的比较好的公众账号。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善于利用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比如一个班级可以开通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或者微博账号,可以每周设置一个主题,然后班级同学轮流去运营,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学习如何运营一个公众账号,积累经验。
三、打造以“多元”为特征的实践体系
培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其实就是为新闻事业输送优秀的新闻人才。“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理论知识往往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结合新闻学本身实践性就很强的特点,高校在教学中也应该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用起来。
多元的实践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在学校内部,可以鼓励学生到校园媒体去实践,比如校报、校刊、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在实际参与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运营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与微博平台体会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媒体运作方式。近几年,也有很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媒介融合实验室,具备广播电视、摄影摄像、媒介管理、出版等功能。比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其特有的“密苏里”模式著称,核心是“边做边学”。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操作是其特色。该学院的未来实验室落实了许多带有实验性质的教学项目,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把媒体融合思想融入到新闻制作和发表中,同时促进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世界上很多媒体单位进行合作,从而让不断革新的新技术得以进入实验室[3]。
走出校园,学生们可以分散到各处媒体平台进行专业实习。由于学生数量大,可以将学院安排与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相结合,由专业指导老师进行统筹。地方高校由于资金匮乏,可能未必具有雄厚的资源与设备,但是地方高校可以转变思路,换种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没有丰富的财力资源,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都纷纷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与微博平台,大大小小的企业也都进行试水,但往往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可见新媒体运营人才的缺失,地方高校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能力,满足社会切实需要。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增强与周边社区宣传部门的联系,安排学生对社区实地走访,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进行采访、撰写稿件等工作,提高实操水平。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新闻类专业比赛,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实操水平。比如高等学校大学生计算机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北京大学生微电影节、高等学校好新闻奖等,在比赛中增长见识,提升自我。
从整个媒介行业来看,我国现在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新闻人才数量远远少于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因此,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转变教育模式是当下地方高校新闻教育必走之路,借助“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来开展教学,同时改良以往的“满堂灌”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多发言,课堂的主宰由老师转为学生。使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重新发出光芒。
除此之外,因为教师在新闻学教育当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必须首先更新教师对于新媒体的观念,提升教师的新媒体实践能力。同时引进更多富于实践经验的“实战型”人才,用以重塑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实践。
四、结 语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2
(东北林业大学 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一些实践中的问题,建立合适的沟通机制对增强政治教育时效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新环境下研究探索沟通机制,需要建立在全面了解掌握问题的基础上,从沟通的主体和客体接受新媒体能力方面入手,努力发挥新媒体所特有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沟通机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33-02
新媒体具有自主交互性和高度开放性等特性,新媒体的发展不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这一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例如:教育载体与内容缺乏创新、教育功能遭到削弱、素养知识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拓展思想政治沟通新阵地,建立健全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增强高校政治教育沟通的实用性.
1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新媒体途径
1.1 建立大学生教育沟通新平台
搭建完善的教育沟通新平台有助于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帮助其提高参与事物和关心社会的积极性.发挥新媒体的特有优势,以便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新平台,加强建设改善新媒体硬件条件,构建覆盖范围更广的更全面的新媒体沟通网络体系.
首先,需要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媒体品台.研究发现,现有的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通讯工具、手机、QQ、电子邮件、电子图书馆等,这些成为我国高校用于和大学生进行沟通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新途径,将思政教育工作覆盖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个方面.
其次,构建多样化的思政教育的沟通平台.尤其是应该重视校园论坛这一重要平台,在校园网站可以设置专门讨论区及特色板块,用于学生讨论相关话题.可以通过其系统地传播重要的马克思理论、毛邓思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等,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媒介宣传作用.打造即时沟通平台,随着大学生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创新,微博、微信的普及,以及大学生对其的热衷,为这一平台提供了基本条件,使思政教育沟通能够及时、即时.更好地满足思政教师的需求.比传统的召集、开会、公告等形式更加快捷明了,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新平台的利用和建立,不但缩短了思政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交流的距离,更好的深入了解,还能够使思政教师即时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思想学习中的困惑.同时也建立了一个表达情感及个人观点的平台.在新平台搭建的过程中,需要扩大思政教育沟通的覆盖面,创新多种形式.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找到更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方式,更有效果的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可以开辟更多的适用于思政教育沟通的渠道,使原有的教育空间得到拓宽.
1.2 新媒体在思政教育沟通中的应用
充分利用新媒体,全面展现其优势,可以更好地帮助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沟通工作,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服务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沟通.例如,可以在学生就业时,体现新媒体即时信息的优势,负责就业的教师可以把最新的就业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形式给需要就业的学生,让招聘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每一名毕业学生.
其次,在管理中从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沟通.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质,大多都采用校院两级制或者校院系三级制进行管理,院系间有各自学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相对独立,有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的最大实效性.但是,其缺点就是使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建设,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新媒体的运用,使院系之间扫通了沟通障碍,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用新媒体课堂教学、人际交流、社会实践的现象明显增多.
最后,更好的运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增强思政教育沟通的实际作用,还需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不变.运用新媒体的同时要为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想.不但要遵循思政教育的规律,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及接受程度,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要以教育引导为第一目标,摒弃主观臆想,让新媒体的管理和建设更加规范化,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沟通活动中,是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思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 提高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沟通的能力
2.1 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是通过思政教师与大学生双方进行互动的过程.在新媒体时代,改善思政教育沟通效果,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方面着手,不但要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还要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认知的能力,运用新媒体沟通的意愿及能力.通过原理中内外因理论我们得知,内因起到决定作用,所以,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需要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升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及辨别信息的能力,通过人格教育,培养健全大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使其具有良好的内在品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2.2 增强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
心里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新媒体不但给大学生心里健康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因素,这就给思政教育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对其心里健康教育,现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尚未成熟的阶段,相对于成年人其自控力较弱,事物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冲动,做事思维不够全面,容易对新媒体及新兴事物产生依赖.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心里实施实时监控,以便能够即时进行教育引导,现在的大学生都喜欢使用微博、微信、以及人人网等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有效地掌握大学生心里变化及思想状况.还可以通过搭建心里辅导类网站或者其他电子心里辅导平台,进行网络心里指导.
2.3 增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
媒介素养的培养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判断能力,对于媒介传播中的不良信息能够自我识别、自觉抵制,从而减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媒介素养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和对媒体信息的理解,以及利用媒体信息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所服务.介于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媒体素养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他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利用媒介资源,正确判断事物好坏,透过这些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良好的的媒体评判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充分使用媒介资源来完善自我,进而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道德信息、审美信息、情感信息、认知信息等,对于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应该使大学生能够接受并具有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还要使大学生能够适应新媒体的价值观和道德官等媒体素养、可以通过开展媒体素养课程来达到这一要求,还可以运用新媒体特点,让其融入到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之成为实践操作的主体.例如借助新媒体来开展一些比赛来增强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调动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积极性,像DV作品大赛、网页制作大赛、微博征文大赛等,这些都可以到达媒体素质培养的目的,通过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媒介传播的技能,还可以帮助其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好地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3 建立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机制
3.1 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反馈机制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情况进行定期反馈,可以提升教育质量、增加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手段,也可以使思政教师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反馈机制的运用,可以通过运用新每日对在沟通教育中看升的问题信息进行实时反馈,以便进行下一步调整的机制.建立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即时、全面的反馈学生的思想状态,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沟通反馈机机制,要求思政教师能够及时于大学生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快速给与回复并正确加以引导.同时要注意到新媒体传播特点,新媒体对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超过一定时限就可能失去其价值,所以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要求思政教师要做到能够及时回复,实时交流,以增强时效性.可以不定期利用手机或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状况进行了解,可以通过沟通意愿得知,大学生对这种方式的认可度,是否需要相应的帮助,及时调整策略,推动思政教育正向健康发展.思政教育沟通预想与实际效果有时会出现偏差.可以遵循“疏堵结合”的原则,采取“负反馈调节”以便使沟通工作顺利进行.当遇到突发事件或群体事件时,需要冷静及时化解矛盾冲突,矫正错误,正确引导,及时反思,吸取教训.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可运用正、负反馈法交叉使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沟通反馈机制建立.为思政教育沟通活动有效及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2 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沟通评估机制,需要遵循下面几点原则:第一是坚持务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力求做到理想与现实有效的结合起来.像温总理所说“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第二是坚持开放性和全面性统一.建立在全面考察了解基础上,调动沟通双方的积极性和民主性.第三是坚持知行统一.在进行沟通评估时,要对学生的“知”与“行”进行统一的评估考察.可选用比较评估法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通过横向评估和纵向评估两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确定评估对象,然后选择参照体,参照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最后进行比较评估.如研究考察大三某学生的思政教育情况.可以先选取与其有着相似情况的学生进行横向评估,或者结合之前这位学生的言行表现进行纵向评估比较.个体和群体评估法,主要是按照评估主体是个体还是群体进行划分的,相对来说,群体评估后的结果较为客观.但采用他人与自我比较评估法时,可以让思政教师与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之不断完善.在上述评估方法基础上,还要进行效果检测评估,看在借助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沟通时,是否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是否对其学习生活产生积极想影响;是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是否适应当前新媒体时代的需要;是否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沟通的手段;是否使思政教育变得更加及时、人性.这些都是评估时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估机制建立的标准.
4 小结
新媒体时代给当今高校思政教育沟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媒体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情况分析,探索适应当前情况的教育沟通机制,试图通过研究找到合理的有效路径,以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沟通的实用性.
——————————
参考文献:
〔1〕吴春江.浅议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湖南社会科学,2011(03).
〔2〕侯玮.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的艺术[J].现代交际,2010(10).
〔3〕俞树彪.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
〔4〕丁慧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8).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3
>> 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构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 理工科院校语言文化素质教学改革窥探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研究 加强理工科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浅议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发挥大学语文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议体育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理工科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对策研究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土资源与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研究 也谈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之路 美育视野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浅析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年11月27日.
[2] 阎大伟.论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J].江海学刊, 2007(6).
[3] 刘献君.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
[4] 黄婷婷.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2).
[5] 唐黎.关于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4).
[6] 苏淼.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5).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4
[关键词]高雅艺术;高职校园;积极意义
一、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以降低美育教育的门槛,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教育结构尚不完善,特别是美育教育,由于多方因素的限制,导致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放眼当前的高职校园,随处可见流行的、另类的校园亚文化,但它们与高职院校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反观高雅艺术进校园,其所采取的是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组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赴高校讲学,以及开展全国普通高校和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始终坚持先进的文化导向,且艺术内容均是古今中外相关艺术领域的经典作品或优秀艺术成果,在形式上与内容上均有别于社会流行文化和时尚娱乐文化。数年来,在全国及省级活动组委会的支持下,地方高职院校通过联合地方艺术院团,积极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高职学生群体从一开始时的对高雅艺术的不了解、不感兴趣,到现在把欣赏高雅艺术演出,感受高雅艺术魅力作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诸多院校通过长期开展该活动,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从兴趣与娱乐的层面提升到鉴赏与认知层面。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需要浓厚的校园文化的耳濡目染,而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以切实普及美育教育,弘扬优秀的艺术成果,增强学校的文化气息。
二、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以更新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
高职院校依托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其专业设置偏重技术性,在培养方向上更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职业性。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现阶段的高职教育要求需要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综合知识的积累。高雅艺术的展现形式多样,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说教,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学生。此外,高雅艺术经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它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厚重的艺术性和纯粹的审美性,同时,它还集大量的音乐、人文、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于一体,要想在欣赏的基础上有所精通,就必须对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现在不少院校的学生开始自发组织有关于高雅艺术欣赏和研习的学生艺术社团,也有不少艺术院团开始主动指导学生艺术社团,辅导排练和演出,帮助学生提高水平,这就形成了校园里的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学生不是单纯的享受高雅艺术带来的享受和愉悦,而是积极主动的投身其中,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去感受、去参与高雅艺术,通过这样零距离的接触,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余,能够不断的进行文理兼容,综合类比,这对贯彻学生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三、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
著名的教育家认为:“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任何思想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做基础,必将陷入生搬硬套和空洞说教的泥潭,高雅艺术进校园在教育层面就是通过各种艺术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生活力和创造力的情怀,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评判各种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情操。高雅艺术进校园能够让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这些优秀的艺术大师所倡导的正向的思想与学生相交流。与此同时,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由于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李鸿良曾经说过:“昆曲是美的,昆曲之美,哪怕你在听昆曲的过程中睡着了,你也是与美共枕同眠。”据了解,很多学生在观赏过高雅艺术后纷纷表示以往的疲惫、厌烦的情绪一扫而光,身心愉悦、轻松了很多。科学研究表明,欣赏高雅艺术,可以让人感觉愉快,同时还可以调节与控制欲有关的下丘脑区域,抑制冒险、冲动等情绪,使人变得更加平和、理智。因此,深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在高职院校中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引入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活动宣传,为高职学生搭建“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美育教育平台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苗苗.浅谈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必要性[J].华章.2009(8)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德育审美化;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德育开展虽较受重视,但却难抵学生内心深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过程上存在反审美现象,忽视了德育的人文品格、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德育中的情感因素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倾向:
一是功利化倾向,即只注重道德教育显性目的的达成忽视道德教育本真追求;二是无我化倾向,即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性价值与意义,忽视道德主体的内在需求与情怀。忽视道德的个体?与主体性;三是强制化倾向。即仅仅从知识传授的层面和行为规范的层面灌输说教,漠视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高职生已进入成人的生活世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都渐趋定型,枯燥而具强制性的道德说教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排斥和逆反。马斯洛在完善其“需要层次理论”时,补充了“求知”与“审美”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两个更高层次。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情操趋于理性化,有“美”的生活境界追求的需要,具有审美化的人格超越特征。可以说,“求知”与“审美”的需要更是当代高职生自我实现需要的精髓所在。因此,当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必须认识到这一实际,“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提出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二、德育审美化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一)德育审美化内涵
一个人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这就需要实现德育审美化。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将美感与道德思想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情感上的认同,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变原来枯燥的道德说教为学生主动愉快的追求,使德育真正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二)德育审美化理论依据
德育审美化,并不否认美育与德育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也无意用美育去取代德育。其主要是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的误区,探索德育实施中如何用美的精神观照德育理念,让美的精神渗透到整个德育过程,将德育和美育更好地融汇于一体,以提高德育的实效。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是:德育与审美本身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契合之处,表现如下:
1 道德认识与审美感知相促进。道德认识常常是诉诸理性,强调通过“晓之以理”和一些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强调逻辑思维。而审美感知对事物的认识,一般从直观形象起步,较多借助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无数事实表明,它们常常是互相交融、互相补充的。德育如若过于偏重理性,总是习惯于说教和灌输,则使得德育难以让人心服,甚至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而形象思维能借助形、情、境等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整体反应能力,使其心灵在形式感受、意义领悟和价值体验中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并在轻松的气氛和舒畅的心情下获得兴趣和满足,从而增强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起对真理的追求以及探究真理的勇气。
2 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相融合。道德情感指从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出发去评价人的某种社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达到的情感沟通;审美情感是审美的具体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所唤起的情感反应,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审美情感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但它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是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理智、道德感交织在一起的高级情感。而道德情感(如荣誉感、耻辱感等)则属于情感的较高层次,是一种社会性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这种既不相等而又有重叠的关系使二者的交织成为可能。在现实中,审美情感的体验、激活和道德情感的陶冶、激发经常是重叠的。比如,当我们看到奥运会上,祖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打破纪录。为国争光的时候,会由衷地对他们产生敬意(即产生道德感),也会引起我们对他们的一种由衷的喜爱与赞叹(即美感),这种情感体验、激发的过程可以说是道德学习过程,又是一种审美过程,我们同时体会到了荣誉感、力量感,感受到了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3 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这里指的是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相统一的。道德的理想境界就是要让道德成为人们自觉自由意志的体现。这?贾魈逡丫?鲜兜搅说赖掠肴死嗟某绺哂胱鹧现?涞谋厝涣?担??男猩缁岬赖乱?蟛唤鍪亲跃踝栽傅模??页晌??牧榈囊恢帜谛枰?U庵帜谛枰?丫?皇浅鲇谀持滞庠诠??目悸牵?膊皇谴看庾晕以际?⒆晕铱刂频慕峁???丫?晌?恢中形?肮摺6?竺赖木辰缡亲杂傻摹⒊?降摹:诟穸?担骸吧竺来?辛钊私夥诺男灾省!痹谧杂缮竺雷刺?校?竺乐魈逋耆?梢园谕严质岛屠??平希?梢砸耘怨壅叩纳矸荩?攵韵蟊3忠欢ǖ?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44_1.shtml>心理距离,反观人生和世相,在静思默想中获得一种“忘我”的精神领悟。也正是因为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统一的,所以,德育活动与审美实践在根本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现象和教育力量,根本目标就是要把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道德观念,从而完善其道德人格。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绝不仅仅是解决关于美丑的浅层次问题,而是要解决深层次的心理结构问题,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说,德育与审美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塑造理想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用人才。
三、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审美教育地位
德育审美化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审美教育,实施美育对德育渗透。审美教育和德育都属于人文教育,二者作用于人的精神,都是精神世界的教育,都是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但却不能相互替代。审美教育本身具有德育不可替代的特质和内容:美育不是用抽象的理论、道德的说教、概念的演绎,而是用具体的、可感的、生动的形象来教育人的,用美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并通过美的形象来引导教育对象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和胸襟等,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另外,美育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教育,其本身包含着荣辱感、羞耻心等德育因素,审美能力本身也包含着伦理道德因素和善的因素,特别是对美德的评判,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情感紧密相连。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却一直遭受“冷遇”,甚至出现美育荒芜和销声匿迹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更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违背。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审美教育,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设美学基本原理课程如《大学美育》、《美学修养》,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引导高职学生获得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修美和艺术修养;开设与美育相关的人文艺术类鉴赏课程,如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文学艺术、影视鉴赏等选修课程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艺术社团和艺术表演、艺术竞赛活动、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德育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意存高远,为今天的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德育的底蕴之所在,要实现德育对审美意蕴的追求,就必须使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因为德育对审美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于一种文化人格的养成,所以在提升人的心境与人格方面,广博的人文知识结构,开阔的文化胸襟,乃至某种精神信仰则成为必需。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认,使其逐渐具备犀利的文化眼光,宽广的文化胸怀。另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传统文化汇聚着无数杰出人物的理想追求,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情感和树立价值观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效。尤其是天下为己任的民族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宽容敦厚的优秀品格,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追求,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染下,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
高校德育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同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中,促进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圆满,使当代大学生能在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诗意地栖居。
(三)诉诸道德情感体验
现代德育理论研究表明,德育开始的地方不是学习主体的外部,而是其心灵深处。只有当个体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德育必须诉诸人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
一方面,学校德育要改变以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变为“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要把大学生看做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容器。要改变过去较偏重理性对感性的制约作用,发掘大学生的情感因素,促成大学生主体的情感参与,使德育在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中寻求最佳支点。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时,并不是代替受教育者去选择,而是提供必要的选择空间,设法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选择。
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实践性,注重与社会的接触。学校德育要让大学生在现实的生活里通过自主体验,加深对道德的认知,增强道德信念,从而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要善于构筑开放的道德情境,利用生活事件来塑造学生的德性,让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促进着学生的成长。学校应经常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等各种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或一些先进的事迹与人物属于鲜活的德育素材,学校德育对此加以利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长江大学集体见义勇为事件,汶川、玉树地震,?W运、世博举办等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关注此类事件,使之感同身受,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爱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等。
(四)营造高雅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教育功能。
首先,要改进高职院校校园风貌、文化设施等硬环境建设。要让学生无论置身于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嗅到美的气息,得到美的熏陶,进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其热爱学校、发奋学习的情感。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6
【关键词】艺术教育;贫困山区;中小学
艺术教育是普通学校实施美育的手段和途径,在文化课学习之余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开展审美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建立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国家在九年制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艺术教育,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艺术素质。但是,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却因高考而“乱了脚步”。高考是教育过程中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用来招贤纳才的工具,“一考定终身”成为全面检验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如此思维模式下,分数为中心,智育为重心,文化成绩为一元核心,美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等内容势必“靠边站”,艺术教育的相关新课程难以推进。笔者调研发现,在应试教育最终指向高考,而高考又处于强势地位的前提下,许多中小学在实施艺术教育时出现功利化倾向。中小学不少教师甚至校长认为,实施艺术教育最佳途径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自费培训班,培训目的是特长加分,最佳成果是提高学校升学率。许多家长更是曲解艺术教育的本质,认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是一门需要花费财力物力的“多余课”,认为艺术教育是“有艺术天分的学生才需接受的专业教育”,这显然与国家在中小学实施艺术教育的初衷相背离。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不少关于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政策,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但由于这些文件是针对全国性的宏观指导,还没有具体到省市、乡镇的细则落实。至于贫困山区的中小学艺术教育需求,更是无法有效获得政策支持。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调研对贫困山区艺术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一、探索“文化成绩+”模式,实现“智育+美育”人才选拔
随着艺术人才培养战略主题的确立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在美育建设方面加强了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精神形成文件贯彻落实。学校将艺术教育放在全新的课程设置中并制定相应政策、组织各类艺术活动,主流媒体将艺术教育放在历史新的起点上正面引导、大力宣传。艺术教育在如此氛围中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山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偏远和信息资源的不通畅等因素,其艺术教育无法与城市相比,以至于在实际工作落实过程中,贫困山区的艺术教育问题被“善意忽视”——很多山区中小学不重视艺术的教育教学,绝大多数的山区中小学不能够达到艺术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要求,甚至于有很多贫困山区的学校并不设立艺术教育教学。而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艺术教学也没有考核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贫困山区中小学生得不到符合要求的艺术教育成为常态。诚然,经济不平衡是客观原因,但是抛却客观因素,主观原因却更不容忽视,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高考分数至上),缺乏规范的管理(让步语数外主课),课程计划空洞模糊(只为应付上级检查)。这些问题在贫困山区中小学中普遍存在,阻碍了山区学生素质风貌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步伐。贫困山区的艺术教育在中国整个基础教育中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根据调查问卷显示,贫困山区学校的艺术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教育资金不到位,学校解释政策模糊,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学生家长认知不足,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等。但是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个别重点帮扶的贫困山区中小学即使开展了艺术教育课程,却与艺术教育本质内涵南辕北辙:这些中小学将艺术教育改为应试教育“加分单元”,成为少数培训机构帮助学生择区、择校的跳板。这些机构打着发展地区艺术教育的政策招牌,培训学生具备某些特招生所需要的考试技能,极大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当下,我国教育部门对九年制中小学艺术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政策法规,但在高考及各类唯分数论的影响下,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技能技术与审美内涵背离、政策研究与教育实践错位失衡等问题。当下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升学率,升学率直接决定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办学质量,升学率成为家长选择学校的唯一标准。而所有的升学率的最终节点都指向了一个位置——高考。为此,笔者呼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更新教育认知观念,探索高考“文化成绩+”改革模式,实现“智育+美育”优质人才选拔途径。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艺术教育功利化的问题。
二、均衡配置艺术教育师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受到经济文化影响,优秀的艺术教师队伍极易流向相对发达的城市,贫困山区中小学艺术师资明显落后。若想切实解决我国山区中小学艺术教师的来源问题,务必大力推行倾斜性政策,对山区中小学艺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优待;若想切实解决山区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问题,务必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政策①。笔者结合实际调研发现,个别贫困山区实行的“轮岗制度”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实行“帮扶+进修”政策,凡在城、乡连续任教六年以上或者在艺术领域有突出成果的艺术教师均具有资格参加。具体做法是:城市艺术教师到定点山区支教,乡村(山区)艺术教师到定点城市进修,时间均在1至2年。同时,对轮岗的艺术教师给予一定薪级补贴和晋升渠道。轮岗制度保证了山区艺术教师艺术素养的提高,促进城乡间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让城市中的艺术教育家、艺术教研员走进贫困山区,深入山区中小学基础教育第一线,及时了解基础艺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掌握基础艺术教育的新动向,展开积极的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前形势下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艺术教师队伍存在较大的问题。中小学必须进一步整合艺术教师的力量,对学校进行最大限度的调整,完全可以聘请著名的艺术家来学校给学生上艺术课,进一步改革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招生制度。面向最为基础的教育,培养出复合式的新型艺术教师,不断强化艺术教师对艺术课教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②。轮岗制度可以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如何才能全面提升艺术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艺术教育问题,还要从提升山区艺术师资队伍素质入手。因此,为了使艺术教师尽快领悟新的课程理念、适应新的课程状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为长远的计划便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要切实解决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问题必须从资金角度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救援范畴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强化艺术教师的专业培训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艺术教师培训的力度,运用不同的手段和途径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山区中小学与当地大学建立起教学合作关系——定期把贫困山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送到大学接受培训,提升专业技能。贫困山区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培训结业后,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部门要根据教育实际情况,为艺术教师交流研讨搭建平台,开展如培训教师互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形成良好的专业和竞争氛围,提高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的自信心和艺术课堂驾驭能力。
三、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全面发挥“人”的价值
美国艺术理论家沃尔夫认为:“艺术惠泽于人,而对它我们会毫无隐瞒地展现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的质量、价值观的深刻和理想的远大及其独特性,甚至作为一种文明我们生存的可能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取决于艺术在生活、爱和美等方面都给了我们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艺术在人与人之间和我们本身这两方面教给了我们什么。”④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实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全人”价值。鉴于艺术教育实现“全人”的特殊和重要功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教育法规保障艺术教育改革及新课程的地位。新课程在原来的音乐美术的基础上增加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内容,拓展了艺术教育的范围。同时增加艺术课程的课时量,可以保证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贫困山区中小学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足、开好艺术课程。同时,也要根据贫困山区实际,因地制宜,促进课程与地方优秀艺术资源的融合。以云南金平县贫困山区调查为例,云南的民族舞蹈历史悠久,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更是通过舞蹈向世人传递着民族特色文化。但是,由于金平县山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和思想观念的陈旧,少数民族戏剧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始终未得到应有重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可将民族民间戏剧舞蹈结合到中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中,由专业教师和相关机构进行统一的编辑并制定出相应的课时计划。并针对各民族不同的风格特点给予指导训练和发掘,让学生自编自演自导,多感官参与,将技术性与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而学生通过教师课堂丰富立体的知识讲授,深层次地认识民族戏剧舞蹈的内涵,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种将地方优秀的艺术特色融入到艺术课程的实践,走山区艺术教育的特色之路,对学生、对地方艺术来说是“双赢”。
结语
山区在我国有极大的比重,加强贫困山区的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路径。而加强贫困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笔者在此希望广大有识之士加入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出一份力。
注释:
①许中伟.缓解农村中小学艺术师资紧缺矛盾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7(2):36
②李大庆.对当前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6(1):89
③郭小利.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之忧思[J].中国教师,200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