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道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茶道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茶道的认识

对茶道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 高护生;医疗事故;举证倒置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61-03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护理行为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护理工作是高奉献、高责任、高风险的特殊工作[1],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护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迫在眉睫。本调查旨在了解高护生对基本医疗法律知识概念的认知情况,从而为提高高护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护意识提供科学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大专护生100名,其中,在校高护生50名,临床实习护生50名,均为女生。

1.2 研究方法

制订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级、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10项选择题,每项选择题10分,共计100分,内容主要涉及医疗事故的概念及分级、举证倒置的概念及实行实践、护理差错与医疗事故概念的区分、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概念的区分以及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及来源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答对率的比较

对两组高护生答对率进行秩和检验,uc=2.276>1.96,在校高护生与临床实习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的认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高护生医疗法律知识答对率的关系(n=100)

2.2 两组高护生有关医疗事故及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两组高护生在医疗事故概念及举证倒置实行时间等法律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高护生对医疗事故及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的知晓情况(n=100)

2.3 两组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需求情况的比较

本次调查发现,认为非常需要医疗法律知识的高护生共35名,占总人数的35%;认为需要的高护生占58%;认为无所谓者占7%;无一人认为不需要(表3)。

表3 两组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需求情况的比较(n=100)

2.4 护生获得医疗法律知识的渠道

36名高护生通过课堂了解医疗法律知识,26名护生通过新闻、网络获得,30名高护生通过医院获得,其中,实习高护生为25名,占83.33%;8名护生的医疗法律知识来自家庭或社会。

3 讨论

3.1 相当部分高护生的医疗法律知识薄弱及意识欠缺与高校护理教育有关

本校高护生仅开设《法律基础知识》,而且《护理学基础》及《护理管理》中涉及的法律及医疗事故内容相对欠缺,所占课时数少且授课内容枯燥,因此学生掌握不牢固、记忆不深刻。本调查显示,17%的高护生不了解举证倒置的概念,而德国护理基础教育中设有《与职业有关的法律》《公民法》两门课程,总共140学时,占全部理论学时的5%[2],本校93%的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的需求强烈,因此,学校可聘请附属医院护理管理者开展有关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让护生了解护士的职责范围、患者的基本权利以及如何避免护理过失,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3]。当然,高护教育法学课程的不足与目前仍无一部完整的护理法规及较系统的可供高护生使用的法学课程专用教材有关[4]。

3.2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护生医疗法律知识教育的可行性

本调查显示,83%的高护生了解举证倒置的概念,但仍有67%的高护生不完全明白医疗事故的概念,7%的高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持无所谓态度。大多数护生认为单纯讲授法律知识枯燥无味,应该用真实的案例来讨论分析,让大家各自查阅资料后分组进行讨论。有文献报道,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助精神及学习兴趣等方面与传授式教学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生动、客观和针对性强等特点,便于理解及加深印象,如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护士是否负责任等,通过真实案件中主人公发生的事件及处理结果,更能增强护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对于高护生来说,在其独立护理行为开始之前应了解自身行为的社会要求及社会规范,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后果有必要的预见,以避免无意识违犯法规现象的出现[6]。

3.3 实习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的总体了解程度较在校高护生好

高护生对于医疗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与是否立足于临床实践,且与临床带教老师传授相关法律知识和应注意避免的方面有关[7]。带教老师在护生进入医院实习前应组织其学习出现医疗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处理等相关法律知识,这样可让实习护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提升自身素质,这对于预防差错事故,防患于未然起着重要的作用[8]。

作为新时代的高护生,应自觉不断学习医疗法律知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9-11]。同时,护生还应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前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红娅,洪成波,孙一勤,等.国内护生证据意识研究的现状[J].护理研究,2009,23(11):3013-3015.

[2] 李敏,孙霞.护生实习中潜在的法律隐患及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24(11):193-194.

[3] 赵正慧,郑雪,罗婕,等.实习护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知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10B):16-18.

[4] 樊桂莲,梁爽,张梅,等.新形势下护生在实习中期发生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109-110.

[5] 刘芷颖,曾丽芳.实习护生医疗法律知识认知程度及存在的法律风险调查[J].护理学报,2011,18(19):74-76.

[6] 陈莉军.实习护生法律意识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1):46-47.

[7] 张卫飞.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减少外科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及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2(7):44-45.

[8] 窦娟花,申洪娇.培养护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754-1755.

[9] 莫碧娴.新形势下儿科如何开展临床带教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11,24(8):103-104.

[10] 徐贵红,徐桂梅,潘莹.妇产科护生实习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2,2(7):137,151.

对茶道的认识范文2

拂拭尘埃尽,悠然心地明。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茶道花自开。

公元2015年,岁在乙未,节序清秋,中华煎茶道南山流众弟子齐聚于东岳泰山,仅以炉香,茶汤,素琴,山花,行秋季祭祀茶礼于降魔藏禅师座下!

首祭:向黄天厚土奉香、献花 次祭:向东岳泰山之神祭祀茶汤

终祭:向降魔藏禅师敬奉茶汤 再祭:向茶圣陆羽敬奉茶汤

末祭:向中华历代茶人之魂魄祭奠茶汤

礼毕

中华煎茶道,最初由唐代降魔藏禅师提倡,距今已过了1200年。降魔藏禅师在泰山大兴禅宗,教授僧众坐禅、煎茶之道,从此茶禅之风大兴,从泰山之巅一直传播到长安,继而风靡大江南北,并远渡朝鲜,东传日本,以彰显我中华传统文化之道统与教化。此后楚人陆羽著《茶经》,弘扬煎茶道,被后人尊奉为茶圣。

宋代以降,煎茶道消亡,抹茶道东传日本,被奉为日本文化之核心。在大陆反而沉溺消亡,令人叹惋不已。今恭逢盛世,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自唐宋以来煎茶道正统,我们南山流弟子齐聚于泰山之下,相会在降魔藏禅师当年坐禅煎茶之地,行中华煎茶道之雅集,使失传千年的中华煎茶道重现于当今天下,意义尤其深远。

在这样一个庄严的时刻,在这样一个神圣之道场,祈愿各位茶人悉能静心安坐,细细品味一碗茶汤的真实滋味,感受唐宋时期中华文明的荣耀与尊严,在水声茶香中领悟禅悦之味,使我等生命得以庄严圆满。

感恩大家,

让我们再次向降魔藏禅师行感恩之礼!

神农氏,始采茶。

及春秋,历百家。

迄两汉,重芽。

煎鼎鬲,酌瓯花。

有魏晋,有齐梁 。

赐茗,荐殿堂。

号水厄,奴酪羊。

煮百沸,及隋唐。

降魔藏,归泰山。

教禅坐,主灵岩。

不夕食,不夜眠。

煎茶饮,疗饥寒。

大鉴主,百丈山。

制清规,礼仪严。

首敬佛,次助禅。

日不做,不饮餐。

陆氏子,本弃婴。

卜周易,为姓名。

居天门,移吴兴。

访茶山,著茶经。

陆氏经,共十篇。

分源流,记俗谚。

备器具,论烹煎。

重精俭,解忧烦。

制鼎釜,串饼团。

廿四器,七千言。

尊茶圣,号茶仙。

煎茶道,始流传。

唐五代,战乱频。

煎点事,渐纷纷。

分茶巧,斗茶新。

幻诗句,伪花身。

僧文了,号乳妖。

结汤社,和凝朝。

生成盏,有福全。

幻诗句,傲茶仙。

南北宋,雅意存。

重煎水,唐人。

坡,尊旧法。

杨挺秀,喜僧家。

著茶录,蔡端明。

写茶论,宋徽宗。

侧建盏,试汤花。

击筅,细分茶。

南宋灭,茶道亡。

废团饼,朱元璋。

癯仙子,好雅章。

重烹试,乐未央。

自嘉靖,及万历。

废瓯盏,紫砂贵。

瀹散芽,完神气。

泡茶兴,烹茶废。

康乾间,茶事兴。

论工夫,重火功。

泡小壶,饮小盅。

迨甲午,炮火隆。

茶之事,历千秋。

煎点泡,事悠悠。

传东瀛,播琉球。

说荣西,利休。

抹茶先,煎茶后。

迨明治,传美欧。

茶之道,唐宋存。

事虽小,义理深。

能格物,能修身。

致良知,养性心。

可插花,可炉熏。

可挂画,可抚琴。

南山流,开宗义。

重煎点,倡礼仪。

祭降魔,奉茶圣。

设五山,传习正。

首正坐,存浩气。

次煎点,正心意。

备瓯盏,洁缶罂。

活火,汲泉清。

折茶巾,拭茶器。

听松风,辩初沸。

调姜盐,法天地。

奉茶汤,明茶礼。

今盛世,百废兴。

宣茶道,讲文明。

追古法,树新风。

重文艺,劝百工。

学茶道,自孩童。

知先后,明始终。

识茶器,讽茶经。

幼能学,长能行。

我中华,文明邦。

文明灭,种亦亡。

茶虽小,义却方。

继道统,续炎黄。

人说茶,论年份。

我说茶,重人伦。

茶之道,传至今。

勤修习,致尧君。

“第二届 中华煎茶道大会”煎茶道学人修习心得回访

学煎茶之人,各行各业皆有,茶是来自中国的饮料,发于神农解毒,后于宫廷、文人、士大夫中流传,

利于苍生,口感佳,雅士长饮不弛,是尚道者载道修行之方便饮。

每当静坐下来,慢慢地煎一釜水,听水声汩汩,看茶叶在水中醒来、舒展、浮沉、重生……再捧起那一盏茶,沉沉的暖暖的,煎茶的过程,也是心灵醒来、舒展、重生的过程,每一次煎茶都让自己更贴近传统,更贴近内心。

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在黄山屯蒙学舍学习,知道了马老师的煎茶道,一开始是上的茶禅共修班,通过几天的修习,正坐,折叠茶巾,能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沉淀下来,对马老师的这套煎茶道也更感兴趣,尤其是在知道我们泰山就是中华煎茶道的祖庭,很自豪,也更加想修习好煎茶道,能把煎茶道弘扬得更广。

我的性子是比较急躁的,通过修习茶道,练习正坐,在生活中,我现在可以做到让自己说话的速度更慢一些,对人对事更耐心更包容 。

十年前,我取得了国家二级茶艺师和二级评茶师的资格证书,也开过一年多茶馆,后来因为工作原因转让了,但是,在那时,我就发觉茶艺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我内心的需要了,在我看来,茶艺表演更多的是向外的,而茶道,让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向内的。

以往自己也喝茶,但是对茶,总有些漫不经心,就是一种中国的传统饮品嘛。学习煎茶道后,每当静坐下来,慢慢地煎一釜水,听水声汩汩,看茶叶在水中醒来、舒展、浮沉、重生……再捧起那一盏茶,沉沉的暖暖的,煎茶的过程,也是心灵醒来、舒展、重生的过程,每一次煎茶都让自己更贴近传统,更贴近内心。

煎茶道的修习,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耐心更从容,茶道的修习,茶人的修习,是一生的功课。

在马老师的课上,看到了很多的茶道器具,它们或精美或古朴,或大气或精致,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审美境界,现在普通的茶具店铺里,已经很难找到合眼缘的器物了。期待马老师可以为我们学人设计合适的器具。也想多走走多看看,多发现一些美的传统的茶道器具。

在中级班我们修习了唐代煎茶法,对马老师提到的宋代点茶法很感兴趣,也希望能继续跟着马老师修习点茶道。

修习茶道这么久,今日若有老友来访,当为她煮一釜泰山水,泡一盏泰山茶,秋日天凉,再加一点儿盐,再加几片姜,茶汤柔滑,暖手暖心,共看窗外枫叶正红!

煎茶道既是茶的烹饮方式,也是茶道的修习过程,在煎茶道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件事情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就能感受到它与自然之道一如的本质。

通过学佛的师兄推荐,我认识了泰安一支莲的周知一与孙慧群两位老师后,对他们办的课程比较认可,经过听马老师的一个公开课以后确认要学习中华煎茶道。平时见茶艺很多,没啥兴趣。早些年见识过家师演示禅茶,很殊胜,被摄受,所以普通茶艺或假茶道,吸引不了我。但马老师教授的东西不一样,感受得到马老师有修为,教授的东西是一生之精华,很少见,所以来学了。

通过对煎茶道一丝不苟的千百次训练,在心灵成长方面,收获了真正的自然与洒脱。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准备了全套煎茶道器具,时不时自己煎茶喝茶,玩得特别熟的,会邀请他们一起喝。

在煎茶道中,喝茶还是喝茶,生活还是生活。

煎茶道既是茶的烹饮方式,也是茶道的修习过程,在煎茶道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件事情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就能感受到它与自然之道一如的本质。

初步了解煎茶道后, 我最想要的是与唐宋时期一样器型与材质的煎茶器具,在普通的地方买不到这些东西,偶有一些零星的,可以拼配。

在学习了煎茶之后,我也对宋代的点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煎茶道特别重视茶道礼仪的训练,所以修习了煎茶后,在泡茶时更自信从容了。

如果有一天老友来访,恰是同频的老友,自然是一起正坐,相对无言,一起享受当下煎的一碗茶汤。

茶不仅仅只是一个饮品而已,它更是一种修行的法门,通过煎茶的学习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更为简单纯净,让我们获得一颗纯净的心去看待世界,去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心中烦恼越来越少,喜悦越来越多!

在了解中华煎茶道前先是认识了马老师,跟马老师的结缘是两年前我在昆明学习香道,一位老师告诉我晚上有一位终南山过来的茶道老师做分享,因为特殊原因没有与马老师见面。可是这依旧没有剪断茶缘,昆明的老师把马老师的微信推送给我,开始微信了解了马老师的课程。通过学习煎茶道,对我的心灵有了更深层次的洗礼。马老师说:“修习茶道从正坐开始,从叠茶巾,从抹拭茶碗开始。”我很受启发,心灵的沉淀需要通过行为的标准化来提高到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时刻活在当下,时刻警醒觉察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而且当心灵安静下来,看待生活中的人事物也更加明晰和包容了!

现在,我养成了东西归纳清晰整齐的习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每个物件都如茶具般细心对待。洗碗的时候似乎也不像从前那样,而是用心仔细地洗和擦拭。另外,我也会给予自己独处的时间,为自己煎茶。

通过煎茶道的学习,对茶的态度最大的变化是:茶不仅仅只是一个饮品而已,它更是一种修行的法门,通过煎茶的学习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更为简单纯净,让我们获得一颗纯净的心去看待世界,去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心中烦恼越来越少,喜悦越来越多!

茶本身是一种修习的法门,并且是与生活完全融合的,不论是用盖碗还是紫砂壶泡茶,更为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内在的质变,内在的清静与安详。煎茶道让我慢下来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动作,而是遇事不急躁,不慌张。处事不计较,不生气。给予身边的一切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初步了解煎茶道后,最想要的是最能贴近自然和原始滋味的茶器具。在普通的茶器店铺、茶馆或茶城中目前尚未有配备的茶器具,但是相信还是可以找到相对匹配的茶器具。但是更加希望在未来能够制作一系列适合煎茶道的器具就太好不过了!

对煎茶道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我对宋代的点茶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马老师的带领下让我对茶文化历史的渊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明白日本茶道与中华茶道的渊源,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复兴中国茶文化的信心!

如果今天老友来访,我最想为他烹制一碗用心的茶汤,里面注入的是我对茶的珍惜与爱,还有对大自然的敬爱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心。

对茶道的认识范文3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对茶道的认识范文4

我个人始终以为,茶道是要修证的,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者研究的层面上,这一点其实和禅宗很接近。

有僧人问赵州从谂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答:庭前柏树子。又有僧问:如何是道?赵州答:墙外的。

“祖师西来意”是一句禅宗口头语,也就是什么是“道”的意思。在这两则公案里,问话的僧人如果领悟了,他就得到了“道”,俗称开悟;如果没有领悟,依然是吃茶吃饭俗僧一个。然而无论他是否开悟,“道”始终都在那里,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多,不长不短,不青不黄,没有贫富之分,也没有古今之别。

所以后来再有僧人来参,赵州总是一句“吃茶去”,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所谓“道”,并不在名相上,必须个人自己参究实证。

有僧人问资福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禅师答:饭后三碗茶。

所谓“和尚家风”,同样也是一句禅宗口头语,也是“道”的意思。如宝禅师悟道后的生活简单而平实,干活劳累了,就坐下吃茶。参禅坐久了,就站起来吃茶。饭后也要吃三碗茶汤,这就是如宝家风,是他一天的禅意生活,别无他样。

“茶道”一词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比禅宗以及道家的“道”内涵要小一些。其实不然。“道”既没有大小之别,也没有青黄之辨,正如《心经》中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修证茶道,应该从茶事过程人手。我个人早年曾对茶道下过一个定义:茶人对茶事的觉悟,称作茶道。强调的无非也是这个意思。

对茶道的修证应该从搬柴汲水开始,从煎水瀹茶开始,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理解茶道内涵。

要领悟茶中之道,除了煎水瀹茶外,也要有一些禅宗“证悟”的工夫。

对茶道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茶文化专业 茶道教室泡茶桌 必要性 设置与管理

一、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设置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功能不断丰富演变,茶业市场日益繁荣,茶文化产业成为茶产业经济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人们对于茶的认识已经由解渴的饮料逐渐变为精神饮品,对饮茶的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叶生产、消费日益增长,茶饮消费市场繁荣。为此,茶文化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也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茶道教室的建设方面还在探索中,泡茶桌是学生训练泡茶的平台,是品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专业的泡茶平台,可以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扎实的泡茶基本功,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茶艺基础。

二、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之设置

(一)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茶车之应用

国内第一所茶专业院校-天福茶学院,该学院茶文化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指出:茶文化专业以培养行销茶与茶文化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泡茶、识茶、卖茶的能力。以《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香道》、《插花》、《韩国茶道》、《日本茶道》等课程,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锤炼学生泡茶的稳定度,培养学生举办茶会的能力和赏识茶叶的水平,甚至是在门市、卖场、茶道教室等场合销售茶叶与茶文化的技能。其中《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等专业核心课程在中国茶道教室进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专业完善的泡茶平台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生活中的泡茶桌没有形成独立的泡茶空间,大部分与书桌、餐桌、会议桌等功能一致。茶道礼仪是一项高雅的礼仪,对泡茶者的仪态极为讲究。而生活中桌椅高度的设计往往忽视泡茶师泡茶的舒服度,或高或低,会直接影响泡茶师泡茶技艺的发挥。另外,也没有设计存放茶叶或者茶具的储存柜,泡茶师在泡茶时经常要到处寻找收集泡茶用具。无论功能性还是艺术性都不尽人意。

上个世纪80年代,茶文化复兴初期,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推出专门的泡茶桌―茶车。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天福茶学院茶文化专业也将此作为泡茶训练的平台。茶车是专门用于泡茶的桌子,因有轮子而称为茶车。茶车的主要构造有:

操作台:桌面的中间段是一浅槽式操作台,供放主茶器,操作台中央偏左上角的地方挖有排水排渣孔,泡茶者可在桌面上直接去渣,清理茶具,动作如同泡茶时一样从容优雅。

桌面:桌面的左右两段是单纯的桌面,左段供放煮水器,右段供放辅茶器。左右两段的桌面可以向中间折叠,覆盖于中段的桌面(两侧的总长度等于中段的长度)。

储存柜:桌面底下是桌身,桌身是储存柜,可以存放备用的茶叶、茶具、保温瓶、冷却壶等器具。中段橱柜与中段桌面连结在一体,但两侧橱柜与桌面分离,用以左右折叠,与中段橱柜并在一起,收拾后就成了一个小柜。

(二)专业泡茶桌之设置

陆羽茶艺中心茶车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与一体,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在此基础之上,欲进一步完善。

保证供水能力:“水为茶之母”,水质和水温是影响茶汤质量的重要因素。泡茶桌设置连接地面水管的供水设备,净水器等,保证泡茶用水的质量以及供应量。另外还要有加热设备,保证泡茶时候能够根据茶叶的需要灵活调控水温。

足够的存储空间:泡茶桌按照茶类、茶具、茶食的设置不同的储存柜以及回收处。在训练茶艺以及举办茶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在地选择茶器、茶食、茶叶等,可以独立操作,完成茶艺训练以及茶事活动。

泡茶桌还需具备艺术性。艺术是语言的重要补充方法,每件艺术品都应该有它独特的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艺术的生命力,茶艺更需要它的诉求。茶艺是泡茶师备具,择水,冲泡一壶好茶的品饮艺术,它附在日常之上,在本色和自在中融进趣味和美感,自然而然地表现茶之三昧,表现生活的欢愉和自在。因此,泡茶桌作为品茗环境重要的一部分,需具备一定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泡茶桌可采用雕花镂空的装饰,提高其艺术审美效果。泡茶桌的材质以及色彩根据茶道教室的整体风格而设定,一般的高职院校可以质朴的木材作为泡茶桌的材料。

三、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与茶道教室之管理

以泡茶桌为主体茶道教室需制定严谨的管理方法:

设立茶道教室负责人:负责茶道教室的使用安全、卫生清洁、器具清点、日常维护、器具增补、规划建设等工作。

对茶道的认识范文6

蔡光亮,泉州茶叶学会副会长,尚韵茶芯行董事长。对茶叶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他爱茶如命,自1977年开始接触紫砂茶壶开始,就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多年的茶事实践,使他对茶的真谛有了深刻的领悟,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茶道,见其形明了,观其心透彻,呼茶为朋,唤茶为友,茶文化的传播也就从这里蔓延开来……

品:天地人和韵

“天地人和,共创和谐,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乃是‘和’,即和谐,茶文化缘于三教,儒教、道教、佛教。茶道中的“和”亦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恰到好处,和是无过亦无不及。”讲起茶文化的起源、泉州宗教的发展,蔡总可谓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泉州人以海为怀,海纳百川,吸纳西洋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以及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景教在泉州都能找到。如此之多的教别能在泉州萍水相逢,人们和谐地生活在泉州这个小城市里,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朋友在一起时喝茶,打架讲道理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生活环境。的确,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泡茶之时,“和”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之时,“和”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饮茶之时,“和”则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

和谐二字在茶道上的集中体现,就是人茶合一。蔡总告诉记者,善人知茶,亦要了解自己,使茶与自身需求、品位相适应,此乃人茶合一。茶亦有茶性,人性与茶性自有共通之处,从品茶中修炼人性,从茶道中体验人生,透彻哲理,领悟真谛,此亦为人茶合一。人于尘世间,难以免俗,心有挂碍,难求洒脱;茶生于天地间,取自然之精华,人与茶沟通,即是与自然沟通,与自然沟通,与自然相融;放飞心灵,反璞归真,天地人和,共创和谐,开启另一片豁然心境。茶道,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那就是人茶合一的境界。尚韵茶道之真谛也正在乎此也。

闻:雅纯清正香

品天地人和韵,闻雅正清纯香,观音润心田。在尚韵茶芯行里,映入记者眼帘的亦是一道和谐的雅阁品茶图,茶行主人亲自为我们泡茶,但见热炉煮水,取茶叶,置茶具,水汽氤氲之中, 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茶艺之神韵尽现也。宾主品啖香茗,谈古论今,仿佛置身又一处世外桃源,再无世俗纷扰,尽抒雅兴,沁心释怀;茶香愈盛,雅兴愈高,心情愈见舒畅,长此以往,心境愈加豁然矣!

纯乃茶道之本。饮茶,首先要求茶性之纯正。好茶的关键要素不外乎四个字:香、甘、重、滑。而“甘”,即是判定好茶味纯之标准。“纯”,不仅只是茶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二者结合,方可品出茶之真味。

古人云,“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茶之所以能“清心”,首先在于茶本身之“清”,也就是茶汤明亮,透明清晰,这就决定了制茶功夫的高与低。茶清之后,饮茶的过程即是“清心”的过程。人茶合一,讲究的也正是由茶道入人道,借品茶清人心,从茶性中领悟人生哲理。一盏清茶,深蕴哲意,茶叶沉浮之间,自有深厚的人文积淀。

茶之正,亦指茶性之纯正,但重点也已由“纯”而入“正”。确切地说,就是追求一种适度的“韵味”,也就是常说的“官韵”。品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过程,品过茶之纯味,尚须回“韵”一番,这也是色、香、味之后的品茶精修阶段。做人有如品茶,亦应如此。适度方正,乃人当深谙之茶道真理。为人方正者,才能不避奸邪,不畏鬼神,心中坦荡,豁然大度。

铁观音茶香飘进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