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环境的意识范文1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格式
尊敬的领导:
常言说得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的确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现在人们的生活在不断提高,而保护环境的意识却越来越淡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使原来美丽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变得为世人所讨厌.我们仿佛听到它们在哭泣着我们原本是美丽的,现在大家为什么那样厌恶我们呢 为此,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马路上放了一只只垃圾桶,可有些人家因为嫌远,觉得麻烦,仍就随手乱扔.而且垃圾也是有毒的,特别是塑料,人们闻久了就会得癌症;一节废电池
能让五百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在看看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发生的洪水,沙尘暴,它们给地球上居住的人们带来多少灾难啊,这都是那些不爱保护环境,随意砍伐树木的人们造成的结果可见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啊.为此,我建议:
1.从现在做起,要进行宣传,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2.爱护树木,花草,不要随便砍伐,践踏绿色树木和草地.
3.爱花鸟类,保护鸟类,珍惜动物.
4.节约用水,爱护资源.
5、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6、洗菜:一盆一盆地洗,不要开着水龙头冲,一餐饭可节省50千克;
7、将卫生间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每次冲洗可节省水近3千克;按家庭每天使用四次算,一年可节药水4380千克。
8、夏天给室内外地面洒水降温,尽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后的洗衣水;
9 、冲厕所:如果您使用节水型设备,每次可节水4一5千克;
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共同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出一点力吧!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格式范文
尊敬的物业工作人员:
我是生活在这个小区的一名六年级小学生,这段时间内总是会在小区内看见许多破坏环境的不好现象。如在几个星期前的一天,那正是桂花盛开的时间,丹桂飘香呀!我看见一个男孩爬在树上折桂花,很快那棵桂花树变的光秃秃的了,一群好奇的孩子跑了上去看,也跑到桂花树上在那儿折桂花。一大群女孩子围在一起,用桂花在那儿做饭,弄的到处是残留的桂花;又如地上的香烟头到处乱扔,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个人就在垃圾桶旁还懒得走一步,直接将香烟头扔在地上,然后拍拍手走了;又如草地上的水龙头在不停地流出清澈的自来水,但是用水之人却不知了去向这些破坏环境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呢!
我想,这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原因也有很多很多,可能是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也可能是别人不知道垃圾桶在哪儿便随手扔在地上,也可能是水龙头上了锈不好关了可是,这却都不是理由,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会让环境变得十分肮脏,所以,我建议:
1、每周在小区广场开展关于保护环境的报告会,使居民们增强一些环保意识。
2、如抓到破坏环境的人,一定得十分严重地罚款并加以严肃批评。
3、进行垃圾分类,也可以举行一些变废为宝、废品回收等系列大赛。
物业的叔叔阿姨们,以上的几条建议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把我们的小区变的更美。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格式范文模板
亲爱的卫生局的工作人员:
你们好!我是来自樟木头镇中心小学六(2)班的廖嘉怡!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我国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然而,现在有许多不爱护环境的现象,例如:许多人在街上随地扔垃圾,吐痰;汽车的尾气的排放超标等。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我提出如下建议:
1、实行垃圾分类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
2、节约资源,建议大人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环保袋。
3、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绿色消费,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
4、人类要想征服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爱护大自然的一切。
5、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我们的母亲,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保护环境的意识范文2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义务,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经济高速发展,地球本来美好的生态环境已经被人们毁坏的破烂不堪,环境好一些的国家屈指可数,地球已经快要到达使用的“保质期”,为了能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能够恢复以前的面貌,我们必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在我学习的学校中,每天都能看见操场上同学们丢弃的小食品包装袋。还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厕所内抽烟,这不仅仅违犯了校规,影响了自身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呼吁所有的学生们都能想着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城市就不会再有太多的污染了。
再来看看一些社会上发生的现象,人们不重视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一片片森林消失,城市经常出现沙尘天气,山区经常暴发泥石流,人们一次次因为自然灾害而死亡。还有温室效应,人们在生活中大量的排放二氧化碳,地球正在逐渐变暖。2008年我国的南方雪灾的原因也是因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气温上升,空气中含水量增大,南方的暖湿气流富含水气,遇到北方的冷空气形成剧烈摩擦导致大量降水。
保护环境的意识范文3
一、让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大自然是生态环境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课堂。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孩子的活动空间也被限制在单元房中,孩子们越来越远离蓝天、白云、树木、草地、鸟语花香等大自然因素。孩子们对大自然缺少实际动。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亲子活动――走进颐养园。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一朵野花、一棵野草都能让他们驻足停留;一只蝴蝶、一条小虫都能让他们追逐跳跃。在动物区里,孩子们看到了美丽的稚鸡、雪白的鸽子、温顺的小羊、可爱的小猴、小马,忍不住拿起了小草、玉米送到了小动物的面前,或温柔地喃喃自语:“小鸽子你快来吃吧”,或争着说“小羊吃我的草”,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激发了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以及与小动物做朋友的心愿。在活动的始终,我们注意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幼儿。比如:不随地吐瘫,不乱丢瓜皮纸屑,不高声喧哗等。看到个别幼儿主动将废纸、塑料袋等放入垃圾筐及时进行赞扬,从而大大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带动了其他幼儿和家长也参与到这个环保队伍中来。
二、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延伸幼儿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幼儿年龄小,活动范围窄,能接触的自然现象总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室内创设了一个自然角,幼儿通过种植、管理自然角来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的关系,拉近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增加幼儿认识自然的兴趣,使他们更多的感受到万物生长离不开好的环境。并结合主题活动“春天来了”启发幼儿主动找来自己喜欢的种子种植在自然角,精心呵护,每天观察,比一比谁的种子先发芽,并尝试以画日记的形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阳光和水,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将生态环境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杜威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教育的契机蕴涵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平常小事,充分发挥教育的随机性,顺应幼儿的发展。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每天的三餐一点中,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的同时,结合教育活动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节约能源的教育,不挑食,不浪费,不倒掉饭菜。在盥洗活动中,启发幼儿不要浪费水,引导他们发现水的资源,了解沙漠地区缺水的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轻轻搬动小椅子,轻轻走路,不大声吵闹。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帮助他们强化那些对环境有利的行为,并使这些良好的行为逐渐成为幼儿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行为。另外,针对我班幼儿大声说话的特点,我设计了一节社会活动“轻轻讲、静静听”,让幼儿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并知道一些保护嗓音的办法。并在一日生活中开展绿色生态教育,如结核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让幼儿懂得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等,让幼儿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结合游戏,引发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将绿色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玩中受教育,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寓教于乐,开展游戏化的生态环境教育。在游戏中若渗透生态坏境教育的内容,幼儿更容易接受。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通过让幼儿在四散追逐活动中,使他们懂得青蛙是益虫,能够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捕杀它们,更不能吃它们的肉,从而养成幼儿关心动物、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智力游戏下环保棋的过程中,幼儿能在相互交流中区分环保和不环保的行为,增长幼儿的环保见识。
保护环境的意识范文4
“一线两带”区域中心城市环保投资参差不齐,西安市环保投资指数约为2.5%,可基本起到控制污染的作用;铜川市的环保投资指数大于2.5%,但铜川市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其环保投资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其他几个城市环保投资指数都在2%上下。
通过对“一线两带”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计算分析,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对“一线两带”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2%左右,有的城市更高,“一线两带”区域中心城市为发展经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较大。
目前,影响关中中心城市环境保护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实力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有着直接的影响。“一线两带”区域中心城市地处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加快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任务。“中心城市”环保投资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总量还较少,环保投资指数偏低,投资力度不够,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
2.公众环保意识亟待加强。公众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力量,其环保意识是影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公众环保意识不强,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不到位,将制约环境的改善。特别是领导者和决策者的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和成效。
3.环保工作力度不够。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一线两带”区域中心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总体上较为严重,因此还需要在相当的时间内,采取较大的工作力度,使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抑制并最终有所改善。
4.科技水平的制约。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投资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发挥其显著效果。西安是全国科技实力雄厚的城市之一,以西安为主的“中心城市”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实践,对提高环保投资效益和整体环保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时期,陕西省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对“一线两带”区域中心城市环境经济的分析,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优化燃料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快城市园林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是构建西部最佳人居和创业环境的重要基础。
西安市要继续完成“无燃煤区”、“改煤区”和天然气工程,有效改善城市空气的质量。应再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效率,要增加日处理污水能力和中水回用能力,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应加大城市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力度,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同时,西安市要着力建设流经西安市河流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宝鸡市在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基础上,要基本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城市;咸阳市要加大清洁能源的工作力度,完善烟尘控制区建设,增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渭南市要大力发展天然气工程,实施集中供热,城市污水处理厂要保证正常运行,增加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铜川市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高能低耗环保型企业,以治理水泥粉尘等工业污染、煤烟型空气污染和遏制生态破坏为重点,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二)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投资
国内外一些环境经济专家分析,在现代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状况下,把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用于环境保护,可以明显控制污染,使环境质量保持在一个可以基本接受的水平上;把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用于环境保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环境恶化过程。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环保投资指数在1.5%以下的城市,表明环保投资力度还不够,不能有效地遏制污染加重趋势;环保投资指数在1.5%~2.5%,认为环保投资可基本起到控制污染的作用;环保投资指数在2.5%~3.5%,表明环保投资对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环保投资指数在4%以上,表明环境质量有明显提高。
我国环保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许多城市环保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快。如北京,2002年环保投资已占全市GDP的4.3%。“十五”期间上海环保投人可达900亿元。我国中西部的不少省份和城市,尽管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也在不断地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根据关中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我们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西安市环保投资应占同期GDP的3%以上,宝鸡、咸阳、渭南和铜川环保投资占同期GDP的2.5%以上,铜川和渭南的环保投资的力度应尽可能加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投资不是短期投资,而是持续性的投资,必须经过长期、持续、有效的投资,才能发挥出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提高环境保护投资的效益
环保投资仅仅依靠增量还达不到提高效益的要求,必须转变环保投资管理方式,由重视环保投资数量转变为同时注重环保投资质量,提高环保投资的效益。要尽量采取集中投资的方式,以发挥环保投资的规模效益;应从重视污染末端治理投资转变为环境全过程管理投资,把污染尽可能地消除在过程之前和之中。
另外,环保投资市场化程度低,市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是环保投资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环保投资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环保投资的性质是社会公益型事业投资,另一部分环保投资应具有经济性投资的性质,这部分环保投资应按经济活动的方式运作。通过多渠道筹措环保投资,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如采用BOT方式筹集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开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改善投资环境,保证投资方的收益;加大利用外资力度,积极利用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的长期贷款来建设城市环保设施等。
提高环保投资的效益还表现在加强对环保资金使用的管理上。需要建立有效的环保资金筹资、运营和管理机制。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环保。工程项目的投资要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四)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体。目前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保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不够是影响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因。
保护环境的意识范文5
一、环境保护中的一般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杠杆来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一般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征收排污费、生态环境补偿费、资源税(费),环境保护经济优惠政策,环境保护投资政策以及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市场政策等等;金融政策包括软贷款、贴息贷款、商业贷款、优惠贷款和环境保护基金等。
二、环境保护中的保险政策及其优势
环境保护中的保险政策应届环境责任保险政策。环境责任保险又被称为“绿色保险”,一般认为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玷污或污染水、土地或空气等环境资源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它要求投保人依据保险合同按一定的保险费率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应承担损害赔偿和治理责任时,就由保险公司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环境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范畴。
环境责任保险具有风险评价、风险监察和损害救济等功能,能保障环境侵权受害人的权利救济、环境污染的及时治理和减轻企业运作中的环境责任。因此,环境责任保险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手段相比,环境责任保险具有以下优点:
(一)环境责任保险的作用机制与众不同
环境责任保险是分散危险和消化损失的制度,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把经济因素和环境风险联系在一起的机制。它激励经营者更加谨慎地从事经营活动。保险市场通过把风险转化为相对少和固定的保费,以此来避免经营者从事经营时可能面对的巨大的不确定风险。否则,经营者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发展机会和巨大风险并存的局面时将进退维谷。同时,经营者可以通过保险获得补偿,迅速恢复生产,并且保险的存在可以减少交易各方的交易费用。
(二)环境责任保险符合现代环境法污染者负担原则
在环境责任保险中,由潜在的污染者组成一个危险共同体,通过缴纳保险费形成风险基金,当污染者造成他人损害时,通过保险人对他人所受环境损害进行赔付。因此,环境损害的风险实际上是由缴纳保险费的责任共同体来承担的,即是全体污染者来共同承担的,而非由其他人承担,所以它符合环境法中污染者负担的原则。
(三)环境责任保险能有效地减少污染的发生
环境责任保险的出现虽然不能达到完全阻止环境污染发生的效果,但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可以通过厘定不同的保险费率、确定不同的保障范围来控制激励被保险人改善安全措施以减少污染风险。例如,保险人可以在基本费率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费率。对环保设施完善、运作良好的经营者实行优惠费率;对环保设施不健全的经营者,提高费率,征收高额保险费,促进其健全环保设施。在德国,保险公司给予行驶公里数少于特定里程的车主以折扣费率,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了环境保护。rhein land versich-erung公司在其客户能提供一张公共交通年票时,对其实行优惠费率。而建筑保险的保险人则通过对符合环保设计标准和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的投保人提供折扣的方法,来提高环境质量。另外,保险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可以把资金投入到从事防止环境污染生产的企业中去。不仅如此,还可以雇用专业的风险管理专家对被保险人所从事的活动进行管理,以此来实现其经营利润,同时提升环境质量。保险人还可以通过日常监督减少造成环境损害的风险。可以在保单中设立控制条款:保险人或其人随时均有不经预先通知前往查看被保险人设施的权利,以促使被保险人改进措施及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环境责任保险增强了侵权行为法的补偿功能
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的修正使侵权行为法加强了对受害者的保护,但并未增强双方的补偿功能。对于经营者来说,必然导致成本负担加重,从而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受害人来说,在加害人偿付能力有限的前提下,面对繁复的诉讼程序,受害人未必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而环境责任保险将风险分散于社会各成员的机制无疑增强了侵权赔偿能力。通过环境责任保险,污染者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费,若损害事故发生,由保险人负责赔偿,从而减轻其负担;受害人也能从具有雄厚财力的保险人处迅速获得理赔,避免了因加害人财力不足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发生,从而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不影响社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五)环境责任保险具有再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等分散风险的途径
环境损害具有污染范围广、受害人数众多以及损害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发生巨灾风险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仅仅依靠一般经济手段去解决往往只是杯水车薪,而环境责任保险作为环境保护的保险手段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具有的风险分散功能。它可以通过再保险、共同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等保险技术将风险分散到遍布全球的保险人中去。如199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发生的安德鲁飓风(hurricane andrew)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后保险人为其支付的155亿美元保险赔偿金,对于灾后重建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充分显示了保险业对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三、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依存条件分析
环境责任保险有诸多优点,但自环境责任保险进入中国之后,为何发展却频频受挫呢?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环境责任保险的存活是需要一些特殊的依存环境和条件的。
(一)环境责任保险存活的社会基础是环境风险责任的社会化原理
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危害后果是保险制度产生、存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每个单个个体接触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这促使个人转移风险和社会分摊风险,即风险社会化原理被社会广泛认同。人们开始寻找一种社会化的风险分散机制,以保证自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因某次事故而受到影响。环境责任保险正是这种环境风险责任社会化观念下的产物。它是人们在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出现、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而企业赔偿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要求社会分摊环境损害赔偿风险的一种做法,风险责任社会化为环境责任保险的建立提供了社会思想基础,从而从根本上为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完善的法律环境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基础,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取决于法律环境是否健全及法律执行力度的强弱,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有效的民事侵权体系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基础。环境责任保险最发达的地方就是那些拥有健全法律制度的地方,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的环保实践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美国采用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而且,政府还可以采取货币赔偿或者刑事制裁的方式,对污染者处以严厉的惩罚。欧盟成员国也无不采用法律手段,加大对环境污染者的惩处。1997年,《欧盟政策声明》指出,“防止和消除污染侵害的费用,必须作为一项原则由污染者来承担”。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民事侵权体系维护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并提供了主体权利受到侵害时的保护救济机制,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安全阀”,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环境责任保险所发挥的功能正是其折射。
(三)非经济利益因素的推动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基础保障
在环境责任保险中,环境损害具有损失难以确定、损害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确、损害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损害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这与传统保险具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在污染责任保险中的公害污染,工业活动从设厂排放废物开始,即存在发生损害的确定性,是重复或继续的现象,非偶然和不可预见。因此,这与传统保险领域中以偶发及不可预见或不可抗力事故作为保险对象相矛盾。1978年10月在马德里举行的国际保险协会第五次全球会议上,保险人就曾基于上述特性而拒绝承保。基于环境损害的特殊性可知,环境责任保险不能和传统领域相提并论。为此,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都采用了强制保险的模式,通过政府干预,并结合各种经济刺激手段,才得以激发环境保险市场。因此国家对于保险公司应给予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保险公司承保。
(四)厘定恰当的保险费率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关键因素
保险费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市场的供需和环境保险功能的实现。环境责任保险中存在着逆向选择,即污染风险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保险来转嫁损害,但污染风险低的企业由于保险费的厘定不合理而导致无力投保。由于参加投保的都是风险高的企业,因此,保费总额不足以进行损害赔偿致使保险公司失去运营基础。另外,如果遵循公平原则,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厘定不同的保险费率,风险高的交纳的保险费多,风险低的交纳的保险费少,这样的话,一些风险很高的企业根本无力承担巨额保险费,必然会造成企业的无保险现象、环境和受害者的无保护状态。因此,保险费率的确定必须兼顾保险公司经济利益和环境保险的价值追求,并结合国家的环境保险政策,做到公平、合理与适当。
(五)公民的环保和法律意识是推动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动力
环境责任保险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一国相关制度的安排,而且也取决于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兴起与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密切相关。只有当公民对自身的环境权益和法定权利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积极地投保环境责任保险,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推动环境责任保险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保护环境的意识范文6
[关键词]环境保护 产业国际竞争力 绿色壁垒 协同发展
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设置了许多自己容易达到、而发展中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目前,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绿色壁垒”的最大受害者。
一、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环境保护必将影响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学术界对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设。
1.环境竞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待环境政策强度和实施环境标准的行为类似于“公地悲哀”的发生过程,其逻辑基础是“囚徒困境”,即每个国家都担心他国采取比本国更低的环境标准而使本国的工业失去竞争优势,为避免遭受竞争损害,国家之间会竞相采取比他国更低的环境标准和次优的环境政策,最后的结果是每个国家都会采取比没有国际经济竞争时更低的环境标准,从而加剧全球环境恶化。
2.污染避难所假说
如果在实行不同环境政策强度和环境标准的两国或多国间存在自由贸易,那么,实行较低环境标准的国家企业所承受的环境成本较低。由于具有较高环境政策强度和高环境标准国家的高污染企业较高的环境成本,这些企业会倾向于将高污染行业投资到较低环境政策强度和低环境标准的国家,从而造成污染产业在不同环境标准国家间的转移。
3.波特假说
波特等人认为,短期内,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会提高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长期内,由于环境压力的刺激,企业在进行环境投资改造的同时,会改进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环境条件的改善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些积极因素有利于降低环境因素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这些理论假设提供了解释环境保护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分析框架,对构建计量模型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与环境问题涉及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协调。由于某些国家为了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中往往利用贸易手段,所以环境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国际贸易,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影响称之为“绿色壁垒”。
发达国家运用“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施加压力,主要采用的“绿色壁垒”形式有: 第一,绿色标志制度。绿色标志(Green Lable),也称为环境标志(Environment Label)或生态标志(Ecological Label),是指认证机构依据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指标或规定,向有关自愿申请者颁发以表明其产品或者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第二,绿色技术标准。某些进口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它们依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对一些产品制定严格的的环保技术水准,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的,这就为处于领先地位的进口国设置绿色壁垒提供了依据。第三,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污染、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对产品全面的严格检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人市场。第四,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制度是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已与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上述“绿色壁垒”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并已经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例如:在产品包装上面,1998年美国、英国、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品包装进入境内,增加了包装成本20%,影响到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即使在环境标准相同的条件下,我国的营销技巧、技术上已经处于劣势,如果要达到发达国家较高的环境标准而出口产品,这不符合我国的利益,将消弱我国在产品成本上的优势。
三、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建议
合理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不仅是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顺利开展对外贸易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为达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长期来看,需要国际社会和各国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建立起完善的国际贸易体系与环境保护体系。
1.加强对发展中及不发达国家的援助
根据1990年Grossman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环境污染指数同人均收人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环境状况逐渐恶化;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因为,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开始较多地关注对环境服务的消费,且已具备了改进生产工艺的技术和资金,能够对降低环境污染指数有所作为。南方国家的人均收人远低于北方国家,当北方国家已对减少环境污染采取措施时,南方国家却在担心经济增长速度。即使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关注不是特别强烈,南方国家也普遍缺少改进生产工艺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全球环境质量的提高需要发达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援助。
2.加强南北环境合作与协调
由于南北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有着不同看法,南北国家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国际环境立法等方面存在对立与分歧,需要南北国家进行环境政策的协调与合作。环境政策必须协调好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创新制度激励机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和加强全球范围的国际环境合作。一方面应加强国际环境管理措施的协调,重点是环境管理制度和程序;另一方面加强环境标准的协调,减少由于不同环境标准造成的贸易摩擦。当前管理环境的国际措施存在只注重程序,缺乏强制性的缺点。虽然环境政策的国际协调还面临着如各国对环境协调的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协调方式、协调范围和协调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环境管理措施的国际协调已经开始,包括国际范围内的环境政策协调(如ISO14000)、区域内的环境政策协调(如欧盟生态管理及审计制度(EMAS))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全球环境标准的协调统一,环境政策的国际协调将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3.削弱环境的外部性
环境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环境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自觉行为不能将这种外部性内部化,需要加强政府干预,建立环境资源市场,运用财政手段,通过税收、补贴等使环境的外部性起到调节价格的作用,对私人边际成本进行调解,使经济活动主体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使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充分考虑环境外部性,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对私人厂商征收环境税,通过实施环境税收制度,赋予环境资源一个合理价格,使企业把环境价格纳入到生产经营成本,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将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的目的。征收环境税可以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而对改进生产工艺的补贴则可以促进清洁技术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破坏环境的可能性。
以上综述,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具有极端复杂性。自由贸易者与环境保护主义的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如果能够解决如何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影响最小化、如何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改善最大化、财富是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灵丹妙药、如何利用贸易措施内生化环境成本、如何加强国际环境体制、如何改进贸易体制,以使贸易参与者承担其环境责任等问题,那么贸易自由化和环境保护将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参考文献:
[1]蔡惠光.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牛海霞,罗希晨.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