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是对三至六岁的幼儿进行统一的德育和智育,让幼儿的身体、智力、心理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能够让幼儿学到简单的知识,还可以让幼儿从小就接触集体生活,体会交朋友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教学体制的基础部分,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和道德品格培养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一)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为主要工作,经常会忽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认为幼儿年纪太小,不适合进行心理的教育,即使部分幼儿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只是走形式,或仅仅对性格内向和存在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教育,然而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能帮助幼儿顺利的度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衔接时期,并且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二)个别幼教自身素质不高

近几年,幼儿园频频出现虐童事件,在各界人士揪心的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幼教自身的素质问题。很多幼儿园都认为幼儿课程都是些基础知识,幼教不具备专业教学水平也可上岗,恰恰相反,幼教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心、耐心,很多幼教仅仅是中专毕业,自身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甚至打骂学生,给幼儿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教育课程的单一

幼儿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内容形式单一,而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轨,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局限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不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教学和游戏活动教学,使得幼儿对心理健康课程完全没有兴趣,课程效率不高。

二、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心理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独的,而是应该融入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工作当中。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如果仅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讲述理论性问题,幼儿必然理解不了,因此,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上课的过程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例如:在上体育课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团结合作,相互帮助,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如何与同学进行情感呢沟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的相处,消除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水平。

(二)师生情谊的建立

要想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现在的幼儿大都独生子女,深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不仅会养成孤僻的性格,还会有自私的不良心理。孩子刚刚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会感到难以适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交新朋友,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融入到幼儿当中,主动与幼儿交朋友,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情谊,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三)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十分关键。幼儿园的小学生都处于三至六岁,接受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幼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幼儿年纪较小,比较贪玩,教师应该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利用多媒体、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幼儿心理教育的成果。

(四)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不仅学校要加强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关怀教育。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更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我国有关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生活压力的加大,让很多父母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首先,父母应该在工作之余,多抽空陪伴在孩子的成长程中,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其次,父母不应该在孩子的面前争吵,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阴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心理教育的不足之处,通过心理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师生情谊的建立、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作者:齐明华 单位:河北省青县金牛镇大杜庄中心园

参考文献:

[1]赵慧霞,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创新教育,2014(19)

[2]连洁荣,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的心理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

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心理教育 重要性 途径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向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21世纪的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

首先,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不仅是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心理卫生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或者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指导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辈子都离不开的话题,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转换或者疏解情绪,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会进入青春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从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从只是教育的角度没能够及时认识,无法适应,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而适应的好的学生,就会平稳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关心和帮助那些在青春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生理变化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及时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摆脱心理危机,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

再次,目前来看,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无法分辨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有问题、心理不健康。随着学习、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是说每天我们都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而且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在我们身上存在着心理健康和心理有问题两方面,只是看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而已。作为教师,要和学生主动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观念,合理进行疏导,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提高对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使其学习和身心和谐发展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由于中学并没有开设心理课程,所以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落在每位任课老师的身上。各学科老师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将情感教育、心理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或者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情感和心灵上得到洗涤和教育。比如说,近几年的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目的就是希望教师能够丰富课堂教学,不再将分数看作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

2.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3.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嘲讽、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学业成绩也就随之有了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就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4.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7,(10).

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家长 团结 自信心 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78-01

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对于幼儿自信心以及独立性教育的忽视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幼儿家长以及幼儿教师的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被家长以及幼儿教师重视,家园合作的时候对于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以及养成独立性的习惯有所忽视,采取的教育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幼儿教育的意义。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足,多数幼儿教师掌握的心理教育知识是零星的、不能形成体系的,多数的幼儿家长认为孩子的心性简单,家长采取的教育措施不能真正帮助幼儿成长,多数的幼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无法从系统的心理教育的知识体系指导之下,对于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以及教育,幼儿自信心以及独立性的培养在家园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只是一句口号,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使得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街教育水平一直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

1.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不足

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同的个体,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例如:多数的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的许多做法都没有得到家长的切实支持,多数的幼儿家长对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很大的不信任感,并且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很少,使得双方对于幼儿采取的教育方式体现出了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例如:一些幼儿教师看到孩子的闪光点以及天赋,多数的幼儿家长都没有看到,使得幼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了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教育信息,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鞭策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教育方式相反,对于完整的塑造幼儿的自信心以及独立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多是随意且不成体系的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机会是较少的,建立的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多数都是停留在口头的口号之上,没有切实的落实到实践之中,多数的幼儿家长参加家长会的时候都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与幼儿教师达成合作教育的体系,使得幼儿教师的教育方式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家长采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没有真正的契合科学的教育理论,无法与幼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教育默契,也使得幼儿教育的环境无法得到切实的改善。

2 完善幼儿教育家园合作的措施

2.1 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转换幼儿心理健康的观念,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

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应当认识到从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以及独立性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应当积极地学习幼儿心理教育的理念,对每一个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个性发展肩负起责任,使得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新鲜事物乐于探索,对于陌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拥有自信心以及乐观的心理品质。不仅如此,幼儿教师也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增强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实际地位,经常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组织幼儿家长参加学校创办的“家长接待日”、“家长育儿教育沙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活动,使得幼儿家长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与幼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得幼儿家长的视野不断扩展,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合作合作教育行为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引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2 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合作,创造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家长应当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家庭生活之中树立作为家长的榜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榜样,使得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并且幼儿家长可以在科学的教育理论之上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在家庭生活中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温馨、自由以及仁爱的情感环境,鼓励孩子大胆的创新,积极地探索未知的环境,树立起自身的自信心以及生活的独立性。在幼儿园内,幼儿的教师也应当积极的配合家长的教育方式,在幼儿园内,为孩子的成长创建积极的条件,在幼儿园的学习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环境的和睦氛围,幼儿教师对于每一个孩子都平等以及关爱,这样幼儿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学知识,还能够感受到自由、舒畅以及温暖幸福的情绪,从而使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对于任何事物都有自信心,勇敢地适应陌生的环境,自信地对待之后的学习生活。

3 结语

在幼儿成长的阶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于幼儿的成长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为了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应当建立切实的合作关系,帮助幼儿自小便养成自信、独立自主的个性,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呈上升趋势,且人数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从婴幼儿到学生阶段,再到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其身心状态都处于发展当中,并且各个阶段的状态都是有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成年之后患心理疾病的人,肯定从幼儿时期开始心理健康就会有一定的问题。由此看来,在学前教育阶段做好心理教育是必要之举。

1.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教育观念,使得幼儿的生活与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幼儿长期生活在较为压抑的环境下。除此之外,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围绕着"学什么"来展开,对幼儿是否愿意学、怎样学都没有太大的关心,时间久了教师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关心越来越少,在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

1.2 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比较忙,对幼儿学习上的关心不够,很多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幼儿园的责任,忽视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因此受到的社会教育少之又少,使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很难实现。

1.3 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现在的学前教育,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点都在于幼儿应该学什么知识,怎么做才能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因此往往会将一些成人的主观思想强行灌输给幼儿,而没有考虑到其是否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的范围,这会使幼儿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之后甚至会发展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2.如何做好幼儿的心理教育

2.1 优化教育环境。作为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之一,幼儿园应该肩负起心理教育的主要责任,最基础的做法就是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种。优化物质环境就是让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与成长,例如在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这一天,用相关的信息布置板报,使幼儿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心理环境的优化主要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认真对待每个孩子,比如说幼儿刚开始到幼儿园上学时,会因为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了解幼儿的心理,与他们做游戏,转移其注意力,不要让幼儿留下心理上的隐患。

2.2 开展针对性教育。针对性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幼儿个性的不同对其进行较为具体的教育。幼儿的心理状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个性和特点,并据此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方案。例如幼儿出现厌学心理的时候,教师不能强迫他们必须学习,而是要通过劝导工作,让幼儿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味的强迫只会使幼儿的心里更加反感。

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其实,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据国家某心理研究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称,我国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加,但却未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从对1100名初一到高三学生进行的调查测试中发现,患有人际关系不良、自卑、神经质、情绪忧郁、狐独等心理疾病及症状的学生最低达10%,最高达40%。中小学生出现上述多种心理问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重视不够。国家把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相比较而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还是不够。全社会比较关注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遵纪守法、行为养成等教育,而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指导往往未能真正关注,采取的措施也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专门为中小学心理教育服务的机构数量太少,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的管理存在不少漏洞,黄赌毒依然在影响着中小学生。

2.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尽管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文件,要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编写了教材,但基层学校由于缺乏专职心理教师,本应开设的心理健康课形同虚设。有的中小学受条件所限,没有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教育的活动也很少开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家庭教育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家庭、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只满足于孩子吃好、营养跟上。现在大部分家长的普遍对孩子的心理状况缺乏了解,不懂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对孩子更无从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4.学生自身缺乏正确的判断、抵御和调节能力。由于现在学校普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各种考试,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之,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指导不够科学规范,学生很难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各种现实的压力,遇到挫折、诱惑,无法面对、无法抵御,于是便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对目前中小学生中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学校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加强和改进。

1.要充分认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包括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未来。目前,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我们国家更应予以重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2.国家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予以重视。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制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或纲要,在广泛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相关教育指导及管理文件。设立国家、省、市级专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投入资金,增加专业人员,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与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应采取措施,加大网络等媒体的管理力度,净化社会环境,严打黄赌毒,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3.教育部门及中小学应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决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切实重视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教育部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计划,尽快研制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尽快培训专职的心理教育师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克服困难,在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向学生开放。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教育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抗挫折能力。

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方法

高中是中学生的重要人生阶段,很多家长会精心为孩子挑选高中学校,为他铺平人生的道路,而高中班主任则在高中这个重要的阶段显得格外重要,高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内心辅导和心理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多数教育工作都是依靠直觉及对学生单方面的了解,甚至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方面,对于高中心理教育存在的这一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于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教师在高中班级中的角色

高中教师传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因此,高中班主任在高中学生的班级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高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带头人,一般情况下,高中班主任会陪伴学生三年,与学生一起走过高中最艰苦的日子,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对班主任产生深厚的感情,语言、行动和思想会渐渐模仿班主任,家长会通过孩子的班主任了解孩子,班主任作为家庭和学校的桥梁,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平凡中的伟大。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的言行去完成这一工作,将学生的心理成长引入正确的道路,指引其更好地面对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高中班主任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多,无形中为高中生增添了许多压力,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走向极端或者在内心的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影响以后的人生道路。高中学校尚未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方面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和教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部由其班主任完成,若是学生形成扭曲的心理,就会对自身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灾难。高中学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多,这一优势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二、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班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优点

目前,大部分高中学校采用“全天式”上课的方法,除法定假日外,学生基本都会在学校学习,学校采用班级责任制,每一个都会有一个班主任,班主任会和本班学生一起在校学习,所以,班主任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首先,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状态,如果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出现不良行为,班主任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进一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的心理较为威严,与其他任课老师相比,学生更信任和喜欢班主任,班主任说的每一句话多数学生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因此,同学生家长相比,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效率更高。最后,高中课程较多,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紧张,学校安排的课程中更多的是日常的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学校都会取消,即便安排了专业的心理教师,也会因为学校的人数众多,在教学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班主任因为是班级的领头人、组织者,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与学生联系密切,使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

(二)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中是学生心理波动频繁,且心理状况极易发生改变的时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不完善,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学生成长,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高中生适应生活中的压力,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而且有助于班级内部的团结。学生的内心世界往往会影响自身行为,导致做出许多不正常的举动,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也会破坏班级内部的团结。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改善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打造团结友爱的班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老师不再是惧怕,而是尊重,亦师亦友的关系有助于班主任对班级内部进行管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可以减少班主任的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高中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时间,高中生活影响高中学生的人生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点拨和教育有助于学生走出迷茫,明确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标,提高综合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班主任应该学生为核心,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一直以来,中国人都以孔子作为教育的典范,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人拥有较大的成就,孔子也是桃李满天下,其主张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一直沿用至今。高中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要学习古代教育的精华之处,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内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森,陈伟.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13(3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