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

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文1

芭芭拉有两个孩子,在谈到如何给儿童讲性的时候,她讲了一段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

我五岁的儿子贾妮斯问我:“孩子怎样才有的?”我硬着头皮告诉他人们常说的话:“小孩是在他们母亲肚子里长成的。”贾妮斯又问:“那他们怎么到那儿的呢?”

这真叫我难堪,该如何解释呢?我只好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得很深,父亲将一粒微小的种子种在母亲的腹中,这粒种子长大后便成了一个婴儿。”贾妮斯懂了,我曾为自己的回答庆幸呢!

几星期后,我看见贾妮斯和他三岁的妹妹在后院,贾妮斯拿一颗草籽在妹妹肚脐上戳。我高声叫道:“你们在干吗?”贾妮斯迷惑不解地望着我说:“我要妹妹有个孩子,这些是我找到的最小种子。”我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看来事情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

和芭芭拉一样,许多父母都感到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简直无从下手。真的是这样吗?你掌握了与孩子谈这件事的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样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谈性。

目前,美国性教育研究会(Sex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meeting简称SEITUSRM)对婴幼儿到成年前的性启蒙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方法:即让父母与孩子站在同一层面上,给孩子相应的性启蒙,从而使孩子在意识互动的信息交流中接受教育。SEITUSRM推荐给适龄孩子相应性教育,具体如下:

SEITUSRM步骤1:获取孩子的“性信息”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孩子的“性信息”:

1.了解小孩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需要、心情和态度。

2.判断孩子是否乐意接受与性有关的问题。

3.选择一种适合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4.使孩子确信他们的这种成长(性成长)是正常的。

5.预测小孩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SEITUSRM步骤2:不同成长期的性教育

所有的儿童在成为成人之前都要经历一个成长阶段,这个成长阶段包括体力发展——由爬行到走路,智力阶段——由学习词语到组成句子说话,还有性的成长。父母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性教育方法。

0~4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小孩子开始探究他们所处的世界,而性也是那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喜欢被人抚摸的感觉,并主要通过第一信号(非语言信号)获得与性有关的和识。

对待性的态度:在这个阶段,当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小孩子很好奇,容易接受并且不觉得害臊。

交流方法:父母的态度和情绪是最好的非语言的表示,因此同小孩交流时不要郑重其事,而要尽量地用比较轻松的语气,让小孩知道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是可以询问的。如果发现小孩玩弄生殖器,不要有过激的反应,因为对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是很普通的行为,父母应告诉他,人的身体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去摸的,也不能让别人摸(尤其是女孩子)。

5~7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意识到了性别的不同,并且学习扮演性别的角色。对人身各部位很感兴趣,十分注意与异性的不同之处。大多数的小孩会问一些与他们身体、出生等有关的问题。

对待性的态度: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从其它途径获得了关于性的知识或一些暗示后,开始变得害羞胆怯,越来越少问与性有关的问题。

交流方法:要尽快地回答小孩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简单易懂的解释,确保父母完全明白小孩的问题,小孩也能听懂父母的回答。5~7岁阶段的孩子往往以自身的质疑为出发点,如:“我从哪儿生出来?”绝大多数权威认为这是开始用易懂的词法解释“生活真象”的理想时机。例如对“我从哪儿生出来”,可以这样回答:“你是从妈妈身体一个特殊部位出来的,别的孩子也都这样。”

8~10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小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对身体上的一些部位进行“好的”和“坏的”之分。他们很想知道他们的身体上一些器官的功能以及与性的联系,但却害怕讨论“性”。对性以及与性有关的问题非常的敏感。

对待性的态度:在这一阶段,小孩对待性的态度表面上是漠不关心,但事实上,他们对这个问题非常地感兴趣。他们从成年人那里获得了很多非语言的信息而意识到应该避免去谈论这个话题。并且意识到触摸生殖器的感觉很好。

交流方法:试着向孩子解释他们这些身体的部位并不是很脏,并且告诉他们这些部位与其他的部位是一样的。要避免隐讳这些部位和它们的功能。在这个年龄阶段快结束时,要确保他们获得了关于青春期的全部知识。

11~13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尽管父母亲可以尽量自然而巧妙地解释生活的真象,可是11到13岁的孩子仍会从学校带回一些怪诞的想法和令人惊诧的说法。“秘密部位”成为他们悄悄议论的话题。

对待性的态度:其实,11到13岁的孩子对性开始有了较深度的关注,在他(她)的心灵中有许多朦胧而好奇的性问题。即使孩子对性问题一无所问,你也应该自问其缘由,是他(她)简直无兴趣,还是你一再告诫他(她)此问题理应回避?

交流方法:这个年龄的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常常把父母亲弄得目瞪口呆。有个11岁的女儿问她母亲怎样“搞”同性恋爱。这位母亲作了最有说服力的回答:“我不知道,亲爱的,那种事我没经验。”这个回答告诉我们,最好的回答往往是最简单的回答。

14~16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有这个年龄孩子的许多家庭大多处在非常时期。此时,孩子在生理上日臻成熟,成为他们尤为关心的对象。特别是他们开始感受异性的新变化,需要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有所准备。

对待性的态度: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与14~16岁阶段的孩子交流时会遇到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抵触,特别是年龄越大的孩子。因此,父母最好是对孩子逐步进行性启蒙教育。此时,必须告诉女孩子有关月经的知识,而男孩,要对他们讲和梦遗的问题。

交流方法:孩子提出的有关性问题,这时可以第一次正式向他们解答了,虽然这个年龄的特征是依靠假设来表现事物的。如:“女孩怎样博得男孩喜爱。一当他们找女友时,什么年龄最受青睐?”专家们指出:由于该年龄的孩子看起来有些盲目地在同伴中显示自己,因此他们大多数需要领会父母的信任和期待。特别是怀孕的可能性很现实,少年需知道有关避孕的知识。

SEITUSRM步骤3:关于男孩子

多年来SEITUSRM的研究表明,对待相同年龄的孩子,家长在性教育上所花的时间女孩多于男孩;因为古老的道德准绳形成了这种事实,女孩应该保持“贞洁”,而男孩也许以后能得到“经验”。其实,现实中男孩在求得“经验”上远远不如许多“经验丰富”的女孩,许多家长不仅把这个事实忽视了;而且,有许多父母并未意识到男孩在的“自我表现”上存在严重的无知。所以,在给孩子实施相应的性教育中,父母们一定要帮助男孩子“得到”亲切、敏锐、尊重他人感情和与人为善的品质。简言之,你应该把儿子教育成你想让女儿去认识的那种人。

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文2

一、家庭是品德培养的第一课堂。

家庭是未成年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幼儿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幼儿主要的场所的家庭,家庭是孩子自幼学习的角色观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子女最初的是在家里模仿父母,进而模仿他人的行为,要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使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幼儿这样做人.做一个已德为先,为社会所有用的人,我们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家长地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的态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都有意无意的制约着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的行为.育家庭教育是人生起步的启蒙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健全人格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一生成长总是会打上环境的烙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通过讲故事、看电影、游戏等方式来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有效的。父母要重视自身的品德和文化修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让孩子从父母的模范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更多多有益的营养。

二、教师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对教师的“为人师表”、“模范榜样”的界定,不是信口开河,教师榜样对幼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善模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教师,他们对教师的言行举止感受最深,观察最细,最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及品德习惯对幼儿起着榜样、表率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处处以榜样示范引导幼儿,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感染。老师自身应注意形象,衣着要干净整洁,不乱化妆和穿奇装异服。老师之间见面时要有礼貌地招呼,临别时要说“再见”。有意见时绝不当着幼儿的面争吵、说粗话,避免给幼儿产生不良影响。正如罗伯特・库尔斯在他的《儿童的道德智慧》一书中所总结的,儿童“目睹”我们的生活,由此学会了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在这个世界上做出正确的行为,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对道德准则逐渐形成认同感,这种学习是通过牢记他们的所见所闻而得到激励的。儿童是目击者,是一个时刻关注成人道德行为的目击者。可以这样说,与学生最亲近的教师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者,是学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人。

三、品德培养应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抓起。

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文3

规避发行,转型做APP

在做儿童教育APP之前,魏纬和他的团队在四川成都做传统的儿童图书出版,主攻内容创意与策划,拥有自主版权作品262部。其中最叫座的是《小鸡叫叫》系列,在大陆、台湾、泰国、韩国等地都有授权出版,但是营收一直上不去。

“一旦你做的事情前面定语比较多,其实会受局限。比如我们是做低幼儿童的启蒙类绘本,首先会有文化差异,俄罗斯市场不太好进,东南亚没太大问题,但是这些地方加起来都比不了中国一个地方的起印量,毕竟市场太小。”魏纬说,在台湾、泰国,一本书的起印量也就3000册,在大陆一般却在1.2万到1.5万之间。

促使魏纬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只负责内容,而没有发行的经验,发行主要靠出版社。无法接触到最终的消费者,也就不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用户的反馈——往往要在半年之后才能从出版社拿到第一轮的销售报表。2009年左右,几个股东准备自己掏点钱去做发行,但是1000万元的起步价打消了他们的念头。“而且我们团队没有一个人适合做酒桌上的公关,而且没人能比较强势地去收款。”魏纬补充道。

转做移动APP之后,情况大为不同,魏纬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抓用户,抓用户的习惯,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多长。而且我能控制它,包括一开始的定价、发行、宣传等,我们都可以做到。”

他们把市场反馈最好的《小鸡叫叫》系列先做成一款APP挂到苹果的App Store,每天的下载量有一两千,第三天就冲到了美国市场排行榜的第一。这个效果促使他们决定单独成立公司正式进攻APP应用。

魏纬不是儿童教育APP的第一个淘金者。多媒体版的儿童用品公司或是掌握渠道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因为长期贴近市场,嗅出了儿童教育APP有“钱味”,已经抢先一步进入市场。这些先行者鱼龙混杂的出身,让魏纬坚持将“铁皮人”定位于内容生产商:“真的想要赚钱,就要有持续的好内容,要了解宝宝、了解妈妈。”

“铁皮人”的内容更多的是引导儿童的一些行为习惯,也有一些启蒙教育。《小鸡叫叫》系列就是在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引导。比如,小孩在两三岁的时候,其实已经表现出了一些逆反心理,该系列中的“我不我不”就是在用故事讲这个问题。

现在,铁皮人的每个应用都要有一段给父母的寄语,主题就是告诉他们这款应用能对孩子起到什么作用,是锻炼宝宝的小手活动能力,还是学到一些基础发音,或是培养一种好的习惯;也有部分内容会告诉父母,该如何与小孩进行互动交流。亲子类的题材比较受市场欢迎,用户对《了不起的爸爸》之类内容的付费意愿会比较强。

魏纬坚持,儿童教育APP真正的竞争会聚焦在内容本身的好坏。就像幼儿园拼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一样,应用的理念和质量是否符合儿童及家长的需求才能体现真正的竞争力,而铁皮人之前就有内容沉淀和资源无疑是他们最大的砝码。

变成垂直平台?

铁皮人在App Store的下载量已经有200多万,但是魏纬觉得,发展速度并不快:“隔行如隔山,移动互联网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玩法,刚开始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的设计,都可能有不太合理的地方。”

比如,一开始他们采用App Store的IAP模式,就是程序内付费——第一个完整的应用下载是免费的,以后持续的更新就要收费。但是魏纬发现,国内很多同行都是做单本,要么免费,要么就收费,产品曝光率很高。而IAP受苹果系统限制,很多做法并不灵活,想改价格都不容易。IAP模式试行一段时间后,魏纬经不住市场诱惑,跟风开始做单个应用。半年过去后,他又改回到IAP模式。

“其实一开始,我就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单本的应用下载,特别是像儿童阅读类和教育类的应用生命周期会很短,它不像游戏。宝宝再喜欢看,三个月已经顶天了,实际上最多一个月。目前市场只有这么大,中国只有几百万台iPad。但是如果把这些东西做到一个IAP应用里面,每个月甚至每周都有新的东西在更新,用户可能会持续地去看新东西,活跃度的曲线至少应该是平的。”魏纬说。

重回IAP模式之后,“铁皮人”有点像商城的味道。第一个版本刚刚上线一个月,把之前的单独应用进行归纳整理,每月甚至每周都会有更新。相比于单独一款APP应用,商城的推广难度要更大,两道下载程序可能会让用户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他们选择两条腿走路,独立于商城之外,还有不少单独的APP在推广。在成熟的时候,商城也接受其他应用的合作。

但是从长远来看,魏纬要把“铁皮人“打造成一个平台型的产品,增强社区和分享的概念:“如果过于强调艺术创作,公司很难做大,也很难达到投资人想要的那种效果。你可能会变成像皮克斯一样的公司,但不会成为迪斯尼。”

腾讯早已做成一个大平台,就像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店。这让魏纬一度恐惧,不敢妄想把“铁皮人”也做成一个平台。后来他发现,总有一些地方是巨人庞大的身躯无法抵达的。正是因为腾讯的选择余地很大,导致家长无从选择。魏纬抓住这点,把“铁皮人”做成了一个幼儿园性质的体验馆——进来之后,会告诉宝宝先玩什么,再看什么故事,逐步引导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我们的优势,绕开腾讯走。”

与腾讯不一样的还有“铁皮人”的收费模式。腾讯对各款应用基本坚持收费,每月可能会有一款免费,甚至干脆不免。下载铁皮人商城是免费的,但是里面的应用是要收费的,只在一些特殊时期会有免费的应用推出。一本《小鸡叫叫》售价1.99美元,不过用户可以使用积分兑换。接下来,魏纬也会进行会员制探索。

目前来看,铁皮人用户的付费意愿并不是很强,只有2%左右。一旦推出免费的应用,每天至少一两万的下载量,马上冲到第一;而收费之后,又立刻回落到每天几十甚至几个的下载量。

魏纬认为这很正常,未来的用户数量他可能也要按照2%的比例来估算。儿童阅读应用不像Camera360、Instagram这样的工具应用,用户不会反复使用。相反,免费一不小心可能会伤害到潜在用户,对此他越来越谨慎。

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文4

9月,又到了择园、入园的时候了,您给宝宝选好幼儿园了吗?我们综合了三位妈妈的择园、入园经历,希望可以给您一些好的建议。

囡囡妈制定的择园标准

妈妈准备为囡囡挑选幼儿园了,她觉得每个宝宝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妈妈们择园的标准也会不一样,择园时,肯定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囡囡妈在动手挑选前,制定了几个标准,决定按照自己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尽量不选全托幼儿园

囡囡妈觉得,虽然全托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便利,而且,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会比较独立,但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感情发展的关键期,非常渴求家人的关爱,应该和父母多接触、多交流。如果被送进幼儿园全托,宝宝缺乏与亲人的亲昵接触,容易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自己也有时间照顾孩子,还是应该让囡囡入日托的幼儿园,让宝宝逐步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路程近

路途远近是基本的考虑点,就近入园非常重要。囡囡妈觉得不能为了好学校而舍近求远,毕竟,现在自己和囡囡爸的工作非常繁忙,而且路上经常堵车,离家近是个宝,大人和孩子都不会太累。离家远不仅接送孩子是个难题,囡囡早晨还要早起,对她的健康也会有负面影响。而且,离家近的幼儿园,很可能班里有囡囡的小伙伴,可以帮助她减轻分离焦虑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感,减少刚刚入园的孤独。

不能盲目追求幼儿园等级,盲目选择“特色”幼儿园

有些幼儿园因为受场地限制等无法达到示范园的标准,但是办学严谨、教师工作踏实、服务意识强,这样的幼儿园也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不一定非要选择高等级的幼儿园。

囡囡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键期,需要通过广泛接触周围的环境,来促进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运动、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如果在此阶段花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某一技能,其他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不要盲目选择一些所谓的“特色、实验、双语”幼儿园。

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幼儿园因级、类不同,收费标准不一样,私立、公立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也相差很大。收费标准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一定成正比,不能盲目跟风、攀比,还是要根据自己家的经济状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幼儿园。

虎虎妈的择园经验

虎虎今年6月底就满3岁了,为了9月份孩子能上称心如意的幼儿园,和其他妈妈一样,虎虎妈忙活了大半年,深切体会到给孩子选个合适的幼儿园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选定幼儿园的同时,也总结了几条择园的经验:

听取口碑后,尽量要实地考察

如果同事或邻居的小孩已在你家宝宝想去的幼儿园入托,不妨打听一下,对该园的总体情况做些了解:如办园的时间长短、管理的水平、教师的素质、为家长服务的举措、设备设施的投入等等。然后再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一下,更能掌握全面的、真实的第一手信息,尽量避免孩子入园后,出现期望值与现实不符的情况。

注意观察幼儿园的环境、硬件设施

园内活动空间要大,安全措施要到位。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情绪及性格培养影响很大。良好的环境、宽阔的活动空间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孩子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些幼儿园华而不实,看上去很漂亮,但是仔细观察却有很多的安全隐患。而且,还要注意园方是否公布孩子们每周的饮食安排表,是否定期对玩具、餐具和其他用品进行消毒,孩子们是否有自己专用的茶杯、毛巾等。除了游戏、楼梯等设施的安全外,还应重点考察门卫把关是否严格,接送孩子的交接班是否完善。另外,幼儿园班里小朋友的数量也很重要,如果一个老师要照顾好多个孩子,安全可能也会成为问题。

师资水平和教育理念非常关键

幼儿园是宝宝踏上社会的开始,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爸妈。这时孩子的心理处在非常脆弱的阶段,最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老师的素质,是否负责任、有爱心、有经验,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成长过程。而且,现在的多数幼儿园都会开设蒙氏、双语、舞蹈、钢琴等多种课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愿意花高价钱让孩子上这样的课程,但虎虎妈认为,上幼儿园,不是为了要孩子去学很多的知识,主要是让他学会与人沟通,在爱和自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元元妈的应对措施

幼儿园马上就要开学了,毕竟只有两、三岁,一直在家受到全家人细心照顾的元元,忽然要离开自己的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到幼儿园里过集体生活,她能适应吗?妈妈为了让元元消除这种入园前的“分离焦虑”,开动脑筋,提前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给元元介绍幼儿园的生活,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了解,增强熟悉感

孩子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对宝宝进行灌输。对将要上的幼儿园,元元妈还抽时间带孩子去过几次,告诉她哪里是课室,哪里是厕所,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等等。不仅要熟悉幼儿园,还要熟悉老师。妈妈还把元元的特点给老师做了介绍,让元元和老师玩上一会,使老师和宝宝提前有个沟通的机会。

逐渐淡化元元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教她学会如何与小朋友相处

元元在家里是“小公主”,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宠,需求总是能轻易得到满足,占有欲很强烈,觉得很多事情顺着她是理所当然的。妈妈试着告诉她,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即使是爸爸妈妈的;如果想拿,应该怎么对别人说。从而可以对宝宝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园遇到相同状况时,自己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同时,还要让元元明白,在集体里生活,与人分享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妈妈首先要做到克服分离焦虑,才能更好地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安抚宝宝

分离焦虑不仅是孩子才有的,离开孩子的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都会产生这种情绪。宝宝刚入园时,哭闹是很正常的事,家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焦虑。而且,这段时期是为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关键期,家长应该首先克服掉自己这种与朝夕相处的宝宝分离的焦虑状态,到时间就必须离开,让孩子更早、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让元元带上最喜欢的玩具,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三岁小孩的启蒙教育范文5

【关键词】儿童绘画;模仿;临摹;艺术家作品

随80后的一代开始陆续建立自己的家庭同时,人们对教育的广度以及深度的认识都有所提升,而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也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开始选择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如美术教育。这说明,艺术教育已经开始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学习成绩不在作为评价孩子唯一标准,一个孩子的出众往往多才多艺才叫出众。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学生由于文化课成绩差,被迫将学习艺术当做上大学的一条通道。于是便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结果:良莠不齐的美术培训班遍地开花。本来家长送孩子去学习艺术的初衷本是让他们陶冶情操,学习绘画的知识,而很多培训班教师却为了盲目让孩子提高绘画技能,显示其“优良的教学成果”,草率的教其临摹一些简笔画或随便拣一些市面上粗制滥造的书让其临摹,亦或单纯效仿某一种绘画方法。更有不少家长急于迅速看到孩子“较好的绘画效果”而不考虑班级的优劣,盲目报班,不但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还使孩子失去了学习艺术的快乐,这是学习艺术的大忌。

那么,什么是模仿?什么是临摹?儿童是否能学习模仿艺术家的画?

模仿是个人在学习任何事物的一个必然过程,儿童可以进行模仿教学。在模仿的过程中有利于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儿童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具有相似之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它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它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而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模仿的作用在于:⑴它是学习的基础;⑵具有社会适应作用;⑶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那什么是临摹呢?临摹,就是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原作,也可能是碑、帖等。临摹分两方面,侧重临摹的过程是为学习技法。侧重临摹的结果则是为保存、修复、展览、出售而取得复制品,。

通过以上定义,可以概括为:模仿是个体学习他人的一种的学习方法,侧重于对被模仿者的创造性的理解和感悟,而临摹是个体复制他人的一种研究方法,更侧重于对技法的研究。

以下是儿童模仿艺术家绘画作品的两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状态的分类

幼儿以及学前阶段的儿童,虽然有一定的感官能力,但其认知系统还很不完善,当他看到一幅他认为比较好看的画的时候,会想到用自我尝试来体验思考过程以及完成作品的,这时,无意识模仿的比例就偏重一些;而到了小学以及中学阶段的儿童时期,他们会有意识的去模仿,有时还会增加自己的一些符号性的元素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带给他们的感触,那么有意识模仿的比例就相对较重了,为了能够完善画面,他会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更多的临摹成分,使作品与原作更加“像”。

因此,模仿在任何年龄段都是必然的,而临摹只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需要才能够进行临摹学习,它从属于模仿。

上文提到,模仿是学习的必然,它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一种过程,那么,如果被模仿的作品质量高,就会大大提高模仿者的眼界和水平,反之,就会对模仿者造成不不良的后果。那么,哪种作品的质量较高呢?那么,儿童是否具有接受艺术作品的能力呢?如果进行模仿教学,儿童是否能够理解得到呢?本文将逐一探讨

儿童具备初步接受艺术作品的能力

每一幅优秀作品都是艺术家深思熟虑的精华,无论从形式,构成,以及画面关系上,都是艺术家精心构思而成,是具有很大感染力的;其次,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将其经历、感受与他的自身的知识相结合,创作出艺术作品主体,而欣赏和审美客体在欣赏和审美的过程中与艺术作品主体进行感官交流,从而形成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可以说,任何艺术的形成,都是靠艺术作品这一“符号”来完成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个符号或者说是符号的组合,儿童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在他的大脑中最初都是以符号形式的存在而记忆的。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符号是从幼儿出生的第二年,即感知――运动阶段的结束期(十八个月到两周岁)。最早表现为幼儿的“延迟模仿”的行为模式。如,当一个小孩看到一位同伴发脾气顿脚,在这个同伴离去后几小时,他也模仿这种样子来逗自己笑,这种延迟模仿构成表象的开端,而模仿的的动作也就成为符号运用的开端了;真正形成符号功能,是从两到五岁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出现在心理表象和言语表现出现以后①。由此不难看出,儿童在五岁左右就或多或少的具备接受艺术作品的条件,只是他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因此,当儿童接触艺术家的画的时候,一些符号元素就会与儿童自己本身的符号信息对应起来,这种符号记忆一旦存在,就储存在他的头脑中,当碰到合适的思想触碰,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

隐喻和想象力

在4~5岁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儿童对于已经生存的环境早已有了一些经验和感知的对象,但这时候刚刚开始发展的语言库存量少之又少,以致只能借用已经掌握的现成名称来命名陌生事物,这就产生了隐喻思维。隐喻,就是通过类比和联想,用已知来替换未知。可现实问题是,儿童确实常常分辨不清两种事物的区别,而且,越是年幼的孩子,越是如此。例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把卷曲的土豆片叫做“牛仔帽”,两岁的孩子因患结膜炎,把眼睫上的分泌物叫做“眼睛的鼻屎”,这就是隐喻思维发展下的前逻辑。区别两种有某些相似的不同事物的能力,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则伴随着这种能力的发展同时发展,然而,随语言的逐步发展,当越来越能理解别人隐喻中的真正含义时,他自己的隐喻能力反而衰退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儿童4、5岁时,他的想象力容易达到高峰期的部分主要原因。

前面说过,隐喻,就是在现有的经验中,通过类比和联想,用已知来替换未知,而要产生一个隐喻,就是要在异质不同的事物间,建立起相似性的联系。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思考就是要为主体创造一种精神性的同一过程中进行一种远距离的隐喻和大胆的想象力的跨越。瑞恰兹说:“当我们用突然地,惊人的方式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时,最重要的东西是意识努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正因为缺乏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我们解读时就必须放进关系,这就是诗的力量之主要来源。”② 隐喻以他的距离向想象力提出了挑战,所以隐喻的距离跨度,也可以当做衡量想象力大胆程度的一个标尺。可以说,一个人的隐喻思维发展的越好,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越丰富。因此,模仿艺术家作品并不是在盲目的模仿,只要教师抓住符号和隐喻这两个特征,创造性的模仿和临摹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儿童绘画的刺激和绘画动机

当艺术大师的作品的符号和思想以及作品的形式以不自觉的方式注入到儿童的头脑中,投射为艺术符号的心理表象或意向元素在创造的当时,并不在主体的意识层面中,而是出于儿童的意识域以下,也就是潜意识中。因此,儿童在幼年时期接触或者模仿更优秀的作品,对其将来的发展会产生无意识的作用。这种早期的艺术教育,使儿童成长的文化结构的建构过程中,烙上最初优势作用的刻印,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在培育艺术人才,更是对于美术文化的传播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但是一个人过去接触艺术的经历,会在他以后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高尔基的外祖母给他们讲民间故事,鲁迅在私塾上偷读小说和野史,郭沫若在母亲的鼓励下背古典诗词……这种启蒙教育本身对于训练他们的艺术思维和确定其智能的定向发展都影响巨大,尽管他们都是潜在的。

现代艺术家的绘画与儿童绘画有相似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根植于自然主义的西方艺术传统进行摒弃,虽然各个艺术家与他们所代表的运动并不一致,但是现代艺术家的绘画与儿童绘画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反映在他们对儿童艺术的兴趣以及熟悉程度上,人们期望回归到极为简单与直接的方式来体验世界,并用真实和清新的风格来表征世界,而这真挚和清新的风格则被认为是儿童艺术作品的象征。诸如马克・夏加尔、安德烈・德兰、瓦西里・康定斯基、胡安・米罗、之类的艺术家们,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内都明显的受到了儿童绘画风格的影响。③儿童艺术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情感重要性和强度具有相似性,他们不具有反思性,不关注艺术传统或习俗,不强调知觉与绘画表征之间关系的本质令人回想起成人艺术家的作品,除此,史学家发现,追溯艺术家的儿时作品,他们在风格、主题和精细程度上具有可见的连续性。④因此,当儿童看到这类艺术家的画时,他们虽然不能理解艺术家真实的用意,但是其中的童趣以及符号性元素是可以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

结论:模仿不是临摹,模仿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而临摹则过多的偏重技法的高度,过量临摹和在不适当的阶段对儿童进行临摹教学会限制孩子的思维,甚至因儿童的肢体发育不全,导致技法不成熟使儿童失去绘画的信心,不利于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虎 《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学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2](美)H・加登纳,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3]南希・雷・史密斯 等著,贾茜茜译:《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教孩子画画》,2008年8月第1版。

[4]林箐菁:《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5]黄梅:《德国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6](美)克莱尔・格罗姆 著,石梦磊、俞涛、邹丹译,李审校 《心理学家看儿童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月第1版。

[7](美)阿瑟・艾夫兰 著,邢莉、常宁生译,滕守尧主编《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8](美)玛琳・加博林・德曼著,李蒙丝译《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9](美)芭芭拉・荷伯豪斯/李汉森 著,邓琪颖译,《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10].王珂平、杨平、李中泽、黄水婴 著,滕守尧主编《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注释:

①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学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05页。

②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学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