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育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育教育现状

美育教育现状范文1

(一)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

1.全日制小学的美术教育

笔者调查宝鸡市经二路小学,金陵小学,西街小学等发现,在绝大多数全日制小学每周安排了两节美术课,美术学习的时间还算是比较多的。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美术教育只需让学生看作品并临摹,不必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通常会让学生临摹课本上的作品,并根据临摹的相像程度给学生打分。教师很少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创作背景,也很少教授美术创作的专业技巧,使得学生在美术创作的学习中缺少了对作品深层次的感知和理解,而这恰恰是美术学习的灵魂所在。

同时,小学的美术教育只局限于课堂,在笔者的调查中,80%的学校学生是在教室中进行美术学习,并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也很少进行室外写生。长期的再现训练使得学生缺少了直接感知客观现实的机会,一味的临摹练习和只以相像程度为评分标准使得学生难以有自我发挥的余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经调查,很多小学每年会派选学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科幻画绘画大赛,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遴选和辅导仅限于个别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素质教育的公平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另外,小学美术教师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缺乏优秀的美术教师。由于学校教职员工人数有限,很多学校的美术课由教授文化课的教师代教,学生的美術学习缺乏专业的指导。

2.课外美术兴趣班的美术教育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并不繁重,有足够的课余时间进行素质教育的拓展。于是,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学习绘画,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家长认为学习绘画,尤其是在几何石膏模型的观察和临摹学习中,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文化课中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长让孩子学习绘画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太强,有悖于艺术学习陶冶情操,提高孩子的人文艺术素质的初衷。

(二)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

1.普通中学课堂内的美术教育走于形式

随着学生进入到中学阶段,文化课越来越多,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退出了课外兴趣班,取而代之的是诸如奥数、英语之类的学习辅导班。笔者走访了宝鸡市第一中学,宝鸡市新建路中学等学校,发现在中学课堂中,由于升学压力增大,美术课由小学阶段的一周两节缩减到了一周一节。而仅有的一节美术课也会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变成自习课甚至直接被换成文化课。

在笔者的调查走访中,95%的学生和家长都对学校的这一行为表示赞同。认为美术课作为升学考试不考的内容,完全可有可无,一切都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

2.学习美术成为进入高校的捷径

近几年来,很多高校扩招了艺术生,很多学生家长和学校认为这是一条升学的捷径。于是,很多文化课稍薄弱的学生,在家长的劝说下,不管其喜好和资质,只是为了跨入大学,报考了艺术类院校。经过一年甚至更短时间的强化训练,便可得到专业的合格证书。这种将学习美术当做进入高校的捷径的行为,有悖于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对艺术的曲解和利用。

(三)普通类高校的美术教育

如今,高校开始逐渐注重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笔者所在的西北工业大学,开设有与美术相关的选修课。在这些课程上,专业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然而,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仍需改进的问题,如:

1.师生从观念上都存在对公共美术课程不重视的问题。教师因为学生的不专业性对学生要求不高,而学生则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轻视人文素养,只是为了修够学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课程设置单一。如今普通高校的公共美术课程仅限于美术鉴赏,艺术导论等课程,很少开设实践性强的美术类课程。就丰富的美术门类来说,远远不够。

综上,对中小学及高校的美术教育现状分析比较得出,高校的美术教育相比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更加系统,但是都存在着单一,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

二、当今美术教育现状成因

(一)重视程度不足和对美术学习的观念错误

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美术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只要文化课成绩好就可以。因此不注重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即使一些家长为学生报了美术班,但是学习美术的功利心太强。

(二)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学校不重视美术教育,很多中小学一位美术教师会带几个年级的美术课,教育教学水平因为教学人员的不足而受到影响。并且很多教师自身对美术的价值和内在意义认识不足。

(三)有关教育部门督促和宣传人文素质培养重要性宣传的力度不足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文件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也曾指出: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虽然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一再重申和强调,但是各级教育部门仍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

三、针对于当今美术教育现状的改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其中,人文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审美能力,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健全的人。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美术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师生以及家长应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和忽视,真正重视起美术教育。

(二)加强对美术师资队伍的培养

如今,美术教育师资力量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的改善和加强,但是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中学还有一些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师,但小学和农村的学校专业教师很少,在传授专业的美术知识上水平和经验不足,学生很难学习到专业性的美术知识。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应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的建设,培养一批批专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优秀美术教师。为中小学和大学提供师资力量,解决当今学校美术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在职的美术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为美术教育事业尽职尽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課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美术教育课程应从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两方面进行。

美术包含有很多门类,学校在设置美术课程上应不限于绘画。美术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们传播基础美术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美术教学的内容应该尽量丰富多彩。

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形式丰富多样的课程,如绘画,雕塑,欣赏,设计,手工等课程。在绘画上应开设手法形式多样的课程,如:素描,线描,水粉,水彩,油画,工笔画等。开设多种多样的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利用兴趣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健全美术教育体制

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立专门的美术教室,在其中陈列绘画作品,如石膏,静物,多媒体等美术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避免美术课被其他文化课占用或者当做自习课的现象产生。学校还应给学生提供外出写生的机会,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去感受大自然,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创作出来,而不是闭门造车。

美育教育现状范文2

【摘要】现行美术教育存在着学生喜欢美术却不喜欢上美术课、美术学习在学校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者应该确立人文化美术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探寻美术教育真谛,提高教育艺术;引领学生进入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大力开展欣赏教学,与作品对话;促进学科融合,发掘教育价值来实施人文化的美术教育,使美术教育被进一步重视,使今天的孩子能够接受他们所喜爱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化;调查分析;实施策略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辨别美丑,提高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全面强化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学校中的美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回复和发展。特别是经过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的洗礼后,美术教育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角色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然而作为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一位普通的美术教师,也切实看到了目前美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有些问题确实给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

1 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真实的了解分析目前美术教育的状况,分别对9位一线美术教师和5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访谈并做了相关笔录,向初级中学148位学生发放了《美术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核对、分析。

问题一:学生喜欢美术却不喜欢上美术课。

现象:美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是学生喜爱的艺术课程,但根据美术调查结果表明,8%的学生对美术课学习的热情较高,12%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80%的学生没有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兴趣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

原因分析:美术教育过于偏重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什么叫美术,美术就是美的艺术,美术不等于画画,但画画也是美术。而我们当今的教育,又有多少美术即画画,画画即美术的概念存在。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美术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临摹范画,总以“象不象”的标准去规范评价他们的作品。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也许在技法方面有了提高,但却丧失了美术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因为单纯追求技法的教育必然抛弃了美术内在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必然忽视孩子的各种经验和感受。没有丰富的审美体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将走向枯竭。

问题二:美术学习在学校教育中被忽视。

现象:在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美术课程的内容还显得异常单薄,更有一些人把美术课程只看作是学生的休闲时光。美术课的课时,在初中总课时中只占6%,在小学总课时中只不过14%。在调查问卷中也显示,148位被调查学生,1%认为美术是重要的,43%认为美术是“副科”,不重要,56%的学生认为根本不重要,可有可无。一些校长认为只要升学率仍然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美术教学就不可能被引起重视。

原因分析: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很多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在升学率压迫下,学校教育偏向于认知、理性、规范、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对想象力、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掉以轻心。所以美术教育被作为素质教育的标签,成为一些家长炫耀的筹码,一些学校装点门面、应付检查的“装饰品”。在很多地方可谓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和其他教育活动冲突起来则不要。”社会、学校、家长的指挥棒势必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孩子写到:其他学科压力大,学习时间紧,美术学习根本没有精力。

以上这些正是现实美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是在对这些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展开的。如何去改革这种美术教育,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使今天的孩子能够接受他们所喜爱的美术教育,从根本上,教育者应该确立人文化美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2 人文化是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必然要求与迫切期待

美术课程的内容是通过美术教育将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放在核心位置,强调教育不能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美术课程的内涵涉及人生理想,生存意义和自我的实现等方面。要求对人的道德、审美、价值和文化进行正确的解释。所以美术课程的意义在于它将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放在首位,他关注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否具有独立的人格。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展望新世纪的生活图景,加强美术教育的人文化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缔造人类美好明天的共同需要。二十一世纪,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为人类创造着昔日不敢想象的经济奇迹;但另一方面,科技犯罪、环境污染、民族冲突、艾滋病蔓延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似乎历史只是印证了哲人康德的预言:“随着人类文明的积累,社会邪恶也以总量增长。”现代人类终于意识到,科学技术并不必然给人以幸福,它是一柄“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未来人才的培养决不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其次,美术教育是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学习,体验其间种种可言传或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既丰富了生活积累,充实了精神世界,也对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完善其品性人格,促进形成基本的道德、价值原则,有着重要意义。反之,不重人文素质培养的美术教学则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和教育方针相背的。

3 美术教学中,加强人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3.1 探寻美术教育真谛,提高教育艺术。

目前,从整体上看,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着偏重单纯技巧训练的现象,忽略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形象思维的培养,忽略了提高整个审美水平。美术这种导向在客观上制约了美术教育其他功能的发挥,所以美术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容忽视,但它决非美术教学的全部内容,更不是评定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学校美术教育,并不只是为了选拔几个美术苗子,而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不能像购买商品那样,当场兑现,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还无量化标准,但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自觉把自己放到大教育之中,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目标,脚踏实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牢固树立技能、技巧训练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教学思想,培养全面发展、学业技能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共同进步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加完美,更好地为培养素质完备的人才服务。比如,画素描,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先观察好,再动笔,先打好轮廓再上明暗,最后进行整体调整的习作程序,不仅可提高绘画质量,而且可以养成学生有条有理、严谨治学的学风。又如,制作立体构成时,有意识地安排同学合作完成练习的形式,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协同合作能力,并在小组间展开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再如,画装饰画,可适当从作品意境、形成美感方面增加难度,这不仅是对学生技能、技巧的一种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平时多让学生对美术创作和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引领学生进入生活世界,体验生活。

体验是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美术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在创作欣赏者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基础美术教育面对的是中小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诉诸心理、生理,又诉诸情感的美术语言:色彩、线条、构图、明暗、加以体验,更需要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到达掌握知识和技能目的,不能以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情和认识,而是在美术活动体验中到乐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这种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脑力与体力的结合,与现代教育心理学所倡导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疑难。困惑和矛盾,学生只有经历探索新知,才能与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学观是一致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等方式也是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3 大力开展欣赏教学,与作品对话。

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成果的一部分,代表着人类艺术实践的突出成就,其间容纳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块瑰宝,把人文素质教育体现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按描述、分析、解释、批评的顺序,对一幅画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旁加以引导,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来提高其审美水平。例如在讲罗中立的《父亲》作品时,通过“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的?”,“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向我们表达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使学生从对画面的第一感受到画面要素构成关系的把握,最后体会作品的内在意味,使课堂体现出人文色彩和艺术氛围。同时以罗中立的艺术特色为引线,引发学生对“人为什么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等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学习画家的百折不挠追求艺术真谛、人生真谛的伟大品质和高尚情操;再如,体会大师们如何综合把握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教导学生学会运用其解决生活中其他领域的问题,形成一种善于统观全局、掌握核心的思维方式;结合欣赏教学还可以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美术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这些方法的采用,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美与丑较高的鉴赏力和识别选择能力,择美而从,择善而从,从而造就较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目前,欣赏.评述内容仅占教材的15%,大力发展欣赏教学必然要涉及到欣赏课的容量的增加。除对原有基本内容的扩充外,可注意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既可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涵量,又可以提高审美修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

3.4 促进学科融合,发掘教育价值。

学校、家庭、学生在升学率、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偏废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专家的研究认为,其实美术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意义。其他学科直接从美术教育中获得启示和力量,美术的创造力及其丰富的想象力使学习显得更有实效。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当美术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碰撞、交融和对话时,就容易产生大的智慧。比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的美学修养非常突出,他的博大精深的广义相对论,真正揭示了宇宙的和谐美,如时间和空间、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中子星成双绕轴转动等,无不让世人称赞相对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把它看成“伟大的艺术品”。同样“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既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又是工程师、科学家,他在科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同他把这两者的研究纳于一身,用艺术促进科学,用科学促进艺术,是绝对分不开的。所以坚持美术教育,实现美术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总之,人文化美术教育的境界超越了教育中片面的实际功利,摆脱了现实教育中只具有有限意义的实际需要的羁绊,它使得教育更深刻更有意义。我们教育者要坚持不懈地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育教育现状范文3

关键词:县级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建议

0引言

早在唐代,著名画论家张彦远提出的关于美术功用的重要论断(“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便得到了当代人的认可并流传至今。美术教学大纲也曾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指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此看来,美术循着历史的脚印一路走来,从名人名言发展到了纲常规范,应该算是一种进步。可一旦细细琢磨,会发觉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思想观念的不统一,这种规范并未完全落到实处,地域性差异尤为明显。作为一名美术专业学生,深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本文试在主动参加第一批国培计划,对县级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解决县级中学在美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当前县级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民族、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以“人文性”为重要特性的美术教育,当充分考虑美术与其他因素的联结,使之适应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需要。而现实的状况却并非如此,美术教育往往以地区为单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处理好“文化差异”的问题,给县级中学的美术教育制造了难以完成的“标准”和“导向”,难以实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我经实地支教调研,举一反三,窥一斑而见全豹,整理出如下县级中学美术教育问题:

(1)学科地位低下、美术认识局限。县级中学中普遍存在着美术教育学科地位低下的问题。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及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都推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徒有虚名。尤其是在县级中学,天高皇帝远,哪怕上级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开齐上好各门课程,哪怕教育部签发了重视艺术教育的文件,学校往往只是虚与委蛇。在学校、家长甚至学生心中,美术课完全不是修身养性的有效工具,仅是闲时调遣娱乐,仍然属于不折不扣的副科,与音乐、体育并称“小三门”。所以一旦重要考试来袭,美术课程便形同虚设,成了其他课程的补习、复习或自习课,顶多让美术老师到场维持纪律。

(2)教学设备欠缺、教学条件恶劣。从调查来看,大多数县级中学没有专业的美术活动教室,没有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配备相应的写生桌椅、画板、画架、静物器皿、石膏像等教学设备,更别提信息时代下的现代多媒体设备了。部分县级中学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又不待见美术教育,导致在美术教育上的资金投入极为有限。同样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家境并不富裕,家里为节省开支,在孩子美术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教学条件的滞后,令美术欣赏、手工制作等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的改革。

(3)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资质不一。调查表明,县级中学对美术教学的轻视,导致美术教师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大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师未经专业培训,驾驭教材的能力普遍偏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随笔自由作画或者模仿课本作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作用几乎没有派上用场。有的中学,甚至存在一师多职现象,没有配备专门的美术教师,而是让能写会画的其他课程老师肩挑两担,由此我们可以预见,该校的美术教育水平高不到哪儿去。教师不够专业、教学过于散漫、学生能力不一,无不成为阻碍美术教学发展的绊脚石。

2现有条件下如何改善美术教育

当前县级中学中存在的美术教育问题纷乱繁杂,不一而足,以上仅仅是最为明显最为普遍的问题共性。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美术教育的发展还有着漫长的过程。我们知道,影响事物的因素有二,一为主观因素,一为客观因素。中学政治告诉我们,主观原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外因不受个人控制,难以改变,而内因改变全在个人控制下。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即将投身于美术教育的从业者,我不才,遵循心的理解,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出如下改善建议:

(1)营造美术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从客观上来看,美术教育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美术教育需要得到社会、学校、家庭、教师乃至学生的充分重视。只有在外界重视的基础上,美术教育的其他需求才能得到满足。1)教育部门重视。美术不是简单的“画画”,而是审美教育的主体,它在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完善素质教育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论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门都应把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把建立健全美术教育规章制度作为重要工作。2)学校家长重视。县级中学应站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学校美术教育,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美术课程,保证美术教育的基本经费投入。一方面积极创造美术教育条件,按照有关部门规定配置美术专用教室、展览室,配备美术教学及活动器材,确保美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壮大充实美术教师队伍,确保“专人专用、各尽其职”,并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素质考核。同时开展各种规模的美术教学研究活动,联合外校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校美术教师师资力量。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家长们应充分意识到美术的重要性,意识到美术除了提升个人审美和综合素质外的更切合实际的社会功用,彻底割除“学习美术”乃“不务正业”的狭隘观念,从而配合并支持学校、教师开展的教育活动。

(2)发挥美术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有二,一是学生,二是教师,其中学生的主体性更强。但美术教育从业者要在现有条件下改善县级中学的美术教育,还得从自己身上苦下功夫。因材施教,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重要教学原则。对于县级中学的美术教师而言,因材施教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遵从个体差异性,对美术资质或美术兴趣相对较弱的学生施以倾斜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辅导教育,对美术资质较优或美术兴趣浓厚的学生施以放羊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点拨教育。一方面,合理使用教学评价,要明白中学美术教育并非全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要放低技术标准提高情感标准,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与创作,从而达到鼓励的效果。另一方面,采取寓教于乐的符合孩子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集体创作等等。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带领孩子们亲近自然,描摹生活。

3结语

综上所述,县级中学的美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其存在的美术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其需要的美术教育方式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发现。我所言,不过寥寥数千字,究其根本,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及各位美术教育从业同仁发挥集体智慧,一道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快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荪生.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

[2]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美育教育现状范文4

关键词: 儿童美术教育 现状 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儿童时期的教育培养,儿童美术教育也就成了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大教育家孔子,“游于艺”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曾任北大校长的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但当前儿童美术班是越来越多,有一些不专业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美术培训班会运用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儿童,现在这些不合适的教育使得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受到的不良影响越来越严重。许多家长也对孩子学习绘画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教会孩子学会一种技能就是对将来有好处,他们会认为儿童画只是涂鸦,素描才是专业,实际上儿童就应该有儿童特有的教育方式,不是那大人的那些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本文就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做一些理论探讨。

一、目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认识误区

首先,充分认识到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曾经有这么一个非常幽默的笑话:问:“如果有人想要教育猴子,那么他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答:“只要比猴子懂得更多就行了!”……这个笑话看似荒唐,却从某种角度映射出了传统美术教师教育领域常见的一种褊狭观念,即认为一名师范生只需要具备高于学生的知识储量。譬如说,比学生更能画,比学生画得更好更多,或者比学生更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传奇故事等,就足以让它成为美术教师了。这一现象以前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校和美术培训班,但这几年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的传入,已有改善,但问题仍然存在。如今家长除了会让孩子报学校的美术特长班之外大多还会送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美术培训班,因此现在美术培训班是越来越多。如此多的培训班应该怎么选择?家长也很苦恼。美术培训班为了吸引家长注意,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让家长觉得自己的教师具备很高的美术知识储量,会教孩子画素描,带孩子出去比赛、考级之类。除了这些培训班老师选择的教育方式外,临摹、写生是最多的教育方式。殊不知在孩子正需要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的时候,这些教育方式就大大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美术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引导,与儿童的心灵对话,遵循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内向的孩子敢于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外向的孩子学会安静下来耐心地去做事。

其次,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误区。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只一个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现在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文学修养什么都让孩子学,琴棋书画一样不少,就怕落后于“别人家的孩子”,再加上现在有些学校会对美术特长生有优先权,这样一来儿童美术培训班应运而生。对于如何选择美术培训班,就像上面所说家长往往会选择看起来更“专业”的。但是儿童应该多培养感性的能力,像素描这种需要大量理性思考的东西,孩子并不理解益处也并不大。在初中时期学习素描是完全来得及的。对孩子美术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选一位合格的老师就够了的,家长也需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画,“怎么不像啊”“画得真像”之类的评价最好不要出现,更不能说孩子“笨”“蠢”之类的话,并且夺过孩子的笔帮他完成画,这是非常不好的。家长也是需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应该说“画得真好”“你真棒”这类鼓励孩子的话。这样除了开发了创造力,还培养了孩子对于画画的兴趣,如果孩子将来从事美术方面等工作,创造力与兴趣是很重要的。

二、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特殊性

儿童本身就是特殊群体。他们处于一个很敏感的特殊阶段,他们渴望长大,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家长送孩子去学习美术也是希望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因此这是当一种兴趣去培养,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才能让孩子更感兴趣,信心更大。我国台湾的郑明进先生在其《怎样了解幼儿的画》中认为,通过儿童画面可以发现儿童的性格。在美术创作中,当儿童准备在画面上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时,他们通常都是在情感激发的前提下进行的,沉醉在自己的活动中,以积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的画面大部分是抽象的,这与成人有意识控制画面色彩形态等不同。刘晓东在《解放儿童》一书写道:“儿童的艺术是童年生命的律动,是儿童内在精神生活生动的外部表达。传统的儿童艺术教育同传统的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一样,儿童是出于消极被动状态的。传统艺术教育以灌输的方式为主,以临摹和写生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幼小儿童的世界是诗的、童话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是现实主义的客观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就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按着他们世界的规矩来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案。

三、创新儿童美术教育方法

单方面临摹,多像也只是在复制别人的东西。儿童的世界是和成人不同的,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和方式去对待儿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应当打破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以临摹、写生为主要的教育方式,鼓励儿童自由创造,并适当地进行艺术技巧的训练。比如:选择命题绘画的方式。假设今天的题目是“背着房子的蜗牛”,孩子们可以选择他们想用的任何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甚至是手工都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把画挂在黑板上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孩子勇敢发言。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儿童学习儿童画最开始都是画动物和花草,在没有摹本的情况下,靠自我想象有些困难。这时带孩子去动物园、公园观察小动物、小花、大树,然后进行自我创作是能很好地培养观察能力的。教学色彩的基本理论——三原色,红、黄、蓝,红色和黄色可以调出橙色,黄色和蓝色可以调出绿色,红色和蓝色可以调出紫色,这些基本的色彩理论孩子应该掌握。看名家画展。有很多人认为儿童不具备欣赏名家画作的能力,要知道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他们不带有复杂的情感,以原始的眼光去看画,会看到我们成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同时这也是当成一种习惯去培养,经常接触艺术品也有利于审美水平的提高。不同性格的儿童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内向的儿童,在他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他,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帮助其扩大,鼓励他与其他孩子交流评价互相的作品;对于外向的儿童,以表扬鼓励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耐心的好习惯。“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的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总而言之就是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让儿童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才能。

美术教育能促进儿童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儿童有充分的精神、想象和表现的自由。儿童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美术,更离不开美术带给他们的快乐。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应更加注重孩子情感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让他们热爱艺术,尊重艺术。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想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任何一种方法或模式都不应该死板地套用。为此,儿童美术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为孩子制订最正确的教育方案,家长也应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美术培训班。儿童美术教师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这都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最终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为了孩子升学的附加分,而是适应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以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儿童美术教师还需要继续更多地思考如何正确地设计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成,钟朝芳.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美育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白浮图镇中学 问题 建议

1白浮图镇中学美术教育概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白浮图镇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有学生2034名,教师121名,其中美术教师3名,但只有1名是专业美术教师,另2名美术老师有语文、历史老师兼任。初三学生不上美术课,初一、初二学生美术课课时是每周一节,学校具有的美术教具不够齐全。白浮图镇中学地处成武县东部,学校建设在田野中,有着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附近不仅拥有美丽的河流,奇花异草,各种竹、木、石;而且有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身怀绝技的民间工匠、民间艺人。可见,白浮图镇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值得挖掘。为了详细了解白浮图镇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我对该校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1.1该校美术教育调查现状分析

为使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我以白浮图镇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以老师和家长为深入访谈的对象展开调查。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9 份,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95.3% 。对286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

1.2该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本校学生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家长的访谈,表明当前白浮图镇中学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仍未完全解除,部分家长、领导依然把美术当为一门副科,认为学非所用;美术教师力量薄弱,得不到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缺少地方特色;美术教学方法不够丰富,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缺乏。“在我们的学者、教师热衷于思考美术教育的种种高层次问题时,我却时时对美术教学的现状感到隐患,我认为对美术教育进行全方位的高层次的研究非常重要,但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解决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些基本问题,一些高层次的问题就有可能架空 。”[1]就如何改进美术教育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2改进白浮图镇中学美术教育的建议

2.1创建良好的教师相互学习平台,保持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美术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同样一节课的教案被一位幽默风趣,有一定涵养并取得一定成就地位的老师来讲,和被一位老师以“满堂灌”方式来讲,将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针对白浮图镇中学美术教师力量薄弱的问题,首先,学校应增加1名专业美术教师,对2名非专业美术教师进行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三能”标准。其次,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认识和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钻研教材,增强课改意识,增加自身素养,用美术教师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再次,学校应定期组织本校教师之间或本校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研讨会,针对教材、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在研讨会上,每位教师都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感受、心得体会畅所欲言,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的良好平台。还可以创建一个教师交流网站,当教师遇到教学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交流、沟通,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应积极争取和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教研活动,保持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2.2美术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之所用

在今天“视觉文化”的世界中,视觉文化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美术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是一种视觉语言,具有愉悦视觉,陶冶心灵,培养视觉素养的功能;美术是一种语言工具,可以描绘、记录;美术是创造美的一种艺术。美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因为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美学。

针对部分学生、家长、领导依然把美术当为一门副科,认为学非所用。首先,美术课堂教学要难度适宜,“用美国教育界的一句话说:大多数人是‘艺术的消费者’,而不是‘艺术的的生产者’。因此,美术教育没有必要像培养艺术家那样,教给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审美,学会认知,学会和他人合作与沟通,学会表达自己。最终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2]中学的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让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对没接触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使他们领会到美术的魅力。在我们的生活中装饰墙壁的最主要方式是贴一张买的画,在学校的墙壁上习惯性的挂上几幅名人警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装饰已经不再引起我们的注意。不妨换成墙体画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墙体画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一种装饰方法,画墙体手绘已经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墙体画起初最普遍出现在幼儿园,卡通简笔画装饰的校园很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现在各种各样的墙体手绘在大城市的宾馆、家庭装修中已大量使用。用墙体手绘的方法为装饰我的卧室、我的教室、美化我的校园、我的家设计一张装饰画。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讲解古代的永乐宫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展示一些优秀的室内墙体手绘装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介绍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做好自己的装饰画后,要和家长、老师沟通,选一些优秀的作品画在教室、校园、自己的卧室的墙壁上。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地给学生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时刻充满自信,保持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不仅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艺术化的环境,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真正体会到了学之所用。从观念上改变学生、家长、领导对美术的认识。

再次,“美术教育在满足全体学生提高美术素质教育的需要之外,还要满足部分学生对某种美术兴趣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少数美术家的需要。”[3]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校应开设书法课、绘画课、设计课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手段,丰富他们的绘画体验。素描课可以不只是用铅笔上调子,让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比如油画棒、彩铅笔、水粉,水彩等。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女孩子喜欢布娃娃,男孩喜欢足球,让他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素描课就不会枯燥无味了,每个学生都在快乐的画画,真正体会到画画是一件愉快的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比赛、画展。针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特长班,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书画社、动漫社等,从不同角度加强美术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大胆的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根据学生兴趣的特点及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2.3采用多种美术教学方法相结合,用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该校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在教室内讲授美术基础知识,临摹一些书本上的作品,常常会让学生感到麻木,丧失学习兴趣“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画好画,而是让他们通过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创造性。”[2]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多样,最常见的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参观法等,多种方法并用常常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观法应用于美术教学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白浮图镇中学是不可能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美术馆的。但是,他们可以在传统的民间民族节日期间,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参观集市、庙会等。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身怀绝技的民间工匠、民间艺人聚集在一起。主要有唱大戏、舞秧歌,各种各样的民间玩具,花馒头,小糖人等。学生可以和民间艺人、民间工匠面对面的交谈,观赏精致小糖人的制作过程,可以自己动手捏出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小动物、小糖人。学生不但了解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而且,在愉快的参观过程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合作。

学生参观完集市、庙会。老师让学生根据今天参观的集市、庙会把自己感受最有意思的场景创作一幅画,并给自己的画起一个有趣的题目。学生都很快画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画,有感情要表达。真正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2.4美术课堂教学突出地方特色,保护民间美术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课本中有了“地方教材”板块,白浮图镇中学美术课堂应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

“二月二,娃娃会”一直是庙会习俗,民间艺人在庙会上各显身手。组织学生参观庙会,对民间艺人制作娃娃的过程,学生有的观赏,有的临摹,受益匪浅。课堂上老师引导他们从“二月二,娃娃会”开始讲解初三的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造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打柳编筐,养活一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民间的草柳编手艺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将草柳编工艺引进课堂,请民间草柳编织艺人走进课堂,他们有着熟练的民间美术造型手段和技法,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创作经验,更具有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能力。不仅可以补充或充实农村美术教育师资,给学校美术教学带来纯朴的艺术创作风气和风格。而且让学生、家长及领导实实在在的体会到“学之所用”,只有让他们体会到美术教育的可用之处时,学生会想去学这样一种本领,从而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也得到家长和领导的认可,他们会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美术教育的轻视。也为素质教育、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让学生从小体验民间文化,从体验中学习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6.

[2] 侯令.美术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常锐伦.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几个根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7(6).

美育教育现状范文6

关键词:民国;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25-01

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它泛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专门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物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其中隶属教育系统的“美术教育”则是社会教育活动中培养学习者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增进学习者的美术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活动。

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的开始形成是在民国前期,这是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也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在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号召下,从外国留学的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梁、庞薰琹、刘海粟等美术家毅然归国,希望通过引入西方美术教育来改革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他们一生致力于以中国传统精神为主题,消化和融合西方文化艺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文化艺术,并将毕生主要精力用在革新美术教育事业上。在这个过程中,在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影响下,中国美术教育形成了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特点。但凡是人,总存在差异性,艺术工作者更是如此。中国的美术教育家们在当时的教学理念与艺术主张一方面有着共同性,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差异性;在这个教育背景下,这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又有消极的影响。比如:徐悲鸿在美术教育中推崇“写实主义”,也就是外国古典写实主义;但是林风眠则侧重“现代主义”,即西方19世纪印象派以后的现代主义艺术。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直至今日,在这两个美术教育家的教学改革下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在教学风格上依然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差异性。现在,中国美术教育从20世纪初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已经是跨过了一个世纪。那么,它的教育思想理论、实践方式可以说已经到了比较完善的阶段。当我们把视野转从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转向现状,从中可以发现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一方面传承了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但抛弃了其中更为重要的人文观念;另一方面对上世纪50年代引进的苏联艺术教育模式缺少革新和变化。当人类逐渐步入知识经济、网络社会、新技术和信息不断涌现的二十一世纪,未来的美术教育观念较之以往旧的美术教育,也必然要发生其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我们要知道,美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所决定了它是我们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美术教育在社会上的内在意义和其本质功用是必要的。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包涵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它延伸和发展美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以及通过美术学习影响学习者身心发生良性变化,形成他们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其次,美术教育在每个时期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是要重视的。因为美术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活动之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美术教育的推动作用,从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美术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社会中的美术家,实际上应该更加认识到它可以通过美术绘画语言提高大众的审美修养,通过美术活动中的观察记忆活动来启发大众的智力,通过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等来促进大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品质。再者,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教育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对提高和完善人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美术教育发展的脉搏,确定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让美术教育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其价值。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一种思路与途径,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作为美术教育体系的主要实施者——当代美术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应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调整其教育策略,注重综合性美术素质教育和美术基础教育。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我们还要认识到改变美术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才能深入文化理论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着手,以推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以创造教育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性强的现代高素质的素质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徐建融等编著.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