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范文1

【关键词】神性 人性 艺术 演变

黑格尔是最早艺术所表现精神内容的差异来划分艺术形态的,他根据艺术所表达“绝对理念”内容的不同将艺术划分为三种类型:象征性、古典型、浪漫型。尽管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只是一种哲学的个人理念,缺乏时代性,但这种按照艺术所表达精神内容的不同来划分艺术形态的作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这样我们便可以将艺术从神性与人性谈起。

在人类文明尚未达到一定高度,或者说是人类的一是刚刚觉醒时,对待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的。早期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是非常恶劣的,风雨雷电、洪水猛兽,经常给他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些自然现象刺激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自然在人类的观念中,就变成了一种神秘的异己力量。人类对自然除了依赖之外,又感受到一种懵懂的恐惧。“一个能够到处渗透的弥漫的本原,一种遍及宇宙的广布的力量在使人和动物有灵性,在人和物里发生作用并赋予他(它)们以生命”【注】。这样便渐渐有了鬼神之说。

中国的《山海经》,西方与埃及的神话,都是在这种懵懂无知的时候,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当这些意识普遍存在于人们思维之中时,人们的生活领域便也慢慢出现了这些对鬼神的敬畏,从而艺术里也便出现了神性。

在艺术内容上,神性的艺术作品主要变现艺术家神性的艺术世界,往往通过夸张的社会生活人们对神祗的思想和情感,敬奉神灵、塑造神像、修建寺庙殿堂、刻画神奇境界是身形艺术最常见的题材。在艺术形式上,神性艺术作品多以超现实、浪漫的创作方法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和社会生活,多以象征、比喻、拟人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

希腊雅典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雅典卫城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而它最早的用途便是供奉神灵。

西方意识进入罗马时代后,对于神的崇拜并未有所减退,相反的在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心中逐渐出现了对神的极端信仰,逐渐形成了宗教,而当一个国家的执政者都开始信奉的时候,宗教中的神性便蔓延到无处不在的缝隙中。西方的基督教的教会势力也将当时的人们引进了黑暗时代,而那时的艺术也走向了一种回流趋势,宗教的的神性表现越演越烈,而艺术技法与表现形式却得到了空前的扼杀。而在两汉时,中国接纳了来自印度的佛教,佛教的教义适应了当时苦难中的人们的需求。缓解了他们对政府的抵制压力。这也使得政府发现宗教的力量。神性也便在有意无意中深入到了人们的思维之中。在中国出土的大批佛教文物,及修建的大批寺庙便是最好的体现,艺术中也大量出来这一现象。

然而中国的宗教仍是服务于政治,而中国的自古思想便有“天人合一”这类思想,使得中国的艺术并未彻底走入神性中,人性的表露也一直延续。西方的艺术则不然,进入黑暗社会的西方充斥着宗教色彩,绘画,雕塑,建筑无一不体现神性。

当时的神性体现在教堂之中的便是哥特式建筑,它的玻璃花纹色彩不一,透过玻璃射入教堂内的光给人以很大的神秘之感,而高耸的顶部又像是连接与上帝的沟通。这样的建筑不仅体现出一个地方富裕的象征,同时也是教会之间的炫耀,而这样也是人们对于神更加的膜拜,神性之维深入人心,艺术体现身形的同时又在加深身形在艺术中的体现。

圣经有言,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时,替我们死,神的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然而人们发现赎罪并未获得别人的尊敬。

直到政府的腐败与教会的腐败愈演愈烈时,人性被压抑得难以释放。西方便也兴起了反宗教的改革,当时的教会势力极度缩减,只有西班牙一带还遭受着教会的压迫与迫害,而形成了另一种炫富的风格“巴洛克风格”。

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

在17和18世纪的启蒙时代,宗教被视为理性的对立面。由于中世纪被称为“信仰时代”,于是它被认为与理性思想相反的时期,也就是与“理性时代”对立。伊曼努尔·康德与伏尔泰这两位启蒙时代的作家都曾指责中世纪是一个受宗教操控的,社会衰败的时期。与彼特拉克有着相似之处,认为自己处在一个“新时期”来临的前夕,并批评之前的数个世纪直到他们的时代。这些观点在彼特拉克年代之后逐渐发展。在此期间尽管在规模上减小了,宗教统治和宗教斗争在17世纪及以后的年代里一直相当普遍。

那些受“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影响的西方国家开始重新拾回了人性。欧洲的艺术中心也由意大利转为了法国。他们对于神的描写不再显得难么冷漠,甚至在神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色彩,画也重新出现在了平常人的人身,而并不是像西方黑暗世纪是只存在于罪人身上。这样的趋势,是的艺术从神性演变到了人性。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当一个民族觉醒的时候,作品会反映出一种真实的追求。的艺术,不再避讳男女之事,或者人体最内敛的一部分,而是暴露无遗,让你以视觉上先去接受人的真实,继而接受人性的追求。人性真实的追求,最根本的回到了人自身的欲望与理念。人的本身就追求性的渴望,那是必然的。虽然这是避免拿出来提的,但这就是一种真实。西方如果还是受宗教统治,还是相信主耶稣的存在,还是相信圣母玛利亚的话,那么他们同样以一种的方式表达了崇高事物的本身。耶稣受难,也有对耶稣受刑的真实写照。圣母玛利亚,也有她的人体的展露。我们会发现,西方艺术会以其最不真实的题材来反映一种真实。那种不关于宗教还是与政治抵触的东西都会毫不保留的展示给人们。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冲击,同时是一种思想的冲击。而这种艺术上的人性也越发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 第1卷

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范文2

Literaryontology/lifenaturalcharacter/directionofliteraryvalue/humanlifeidea/thelevelgradeofliterature

【正文】

中图分类号:B83-0/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424(2003)01-0068-08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砺相长,促进人超越异化而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显现了未来的变革不仅是物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会变革,就须在变革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代文化(文论)建设的旨归。

当代文学审美实践越来越明晰地显示了文学(文论)的变革、创新,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相伴随、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即文学本体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与人的自由解放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种回避人的问题的文论是肤浅的,而缺失文学维度的文论则是片面的。

文学与人的生命本性,与人的生存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和意义?或者说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学?这也许只有循着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论主体自觉与否,这种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实现和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由于人是有意识的,他不仅面对着一个外部客观世界,而且还有一个自身的内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仅在现实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现实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则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学艺术活动。马克思说:“艺术创造和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P125)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力量特别是精神本质(比如某些复杂的意欲和情感),作为一种潜能,无不时时在追求着实现。尤其是当现实的实现遇到障碍时,便往往转化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实现。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文学艺术,如壁画和神话,虽不无符咒意味,但主要还是表现某种当时无力实现的幻想,比如,把实际上还不能战胜的野牛杀死,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征服等等,这实质上是人类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实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随着人自身物质实践能力的增强,想象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如飞天、奔月、远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现实。这样,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和实现的东西一般说来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寻求实现和肯定了。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

从人类的发展趋向来说,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和实现。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质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如果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无限可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类相互间的爱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合理,爱情的甜美丰富等,却也许难以完全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和肯定,或者说它们具有永远不可穷尽的内涵。因此人类就不仅永远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远需要在精神上实现和肯定自己。这也许是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本质自我实现和肯定的一种方式,将和人类共存下去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追求自我肯定和实现,往前推进一步,他还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就不仅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联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联系,从而展开和生成着它多方面的丰富本质。

人的解放包含着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现实解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当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联系并显示自己的意义。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人们的现实生存中,被压迫的地位处境,自由生存权利的被剥夺,还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打击,都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苦闷、压抑,或者导致精神的麻木,灵魂的扭曲,主体意识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严重束缚,甚至成为精神变态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状态往往会生发出一种内驱力,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这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可以有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这就是宗教和文学艺术。宗教给人送来上帝的关怀或天国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这是一种外力的拯救;文学艺术活动则使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无疑问,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不能代替现实的解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从现实中获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现实解放总是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活动虽然直接与人的精神解放相关,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毕竟要导向现实解放,因此文学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指向现实,与人们争取现实解放的活动相联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一开始总是从个人出发的,人的解放也往往总是从争取个人的解放开始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在复杂的现实关系之中的。因此,个体解放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会解放,都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现存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而要改造现实社会关系,就不是靠某一个体,而要靠一个社会群体协调努力才能奏效。这样,个体解放就和群体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从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但是当个人的生命活动指向争取自身的现实解放从而与群众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超出个人狭隘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意义,就会指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现存关系的揭示批判,对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这样个人创造的文学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性,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就带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文学艺术活动这种由个体意义向社会意义的衍化,显然不能认为是它的本性的异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展开,因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然,对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间确实有一个如何统一和契合的问题,而这则与创造者的主体自觉意识相关。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解放也具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经强调,所谓人的解放,是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就不仅包括人的现实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压抑,而且也包含着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觉、精神特性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比如耳朵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成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文学活动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在根本上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的人生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念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说来大概有两种主要取向,即“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怀天下,面向社会,改造现实,解放大众,而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改造社会解放大众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之中。“独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则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有的也许偏于强调“兼济”,有的也许偏于追求“独善”,有的也许是两者复杂交织互相转化,形成了人们人生活动的千差万别。

和人生观念的这两种主要取向联系,在文学观念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指向,即“为社会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向参预现实变革和大众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这样两种主要倾向和潮流;而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说,则同样存在种种复杂情况:有的偏于强调为社会人生,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则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正是由于人们在人生观念及其文学观念的指向上存在这些差别,因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复杂现象以及文学基本观点上的几乎无尽无休而又难分高下的争论。

总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学观念并不是人们随意杜撰和随便选择的,而是和人们的人生观念相关联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性条件又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就实际上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主体论,另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价值论。因此,由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就还要分别推及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

文学主体性是和人生观念相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因此,考察文学主体性还应当从现实主体性入手。

主体性是人在一切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人类一切活动的实质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那么,主体性具体说来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动(包括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所谓自由,指人的活动不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体的自由意志,是自发的;所谓自觉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及其目的意义有着清醒充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依从的,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就是主体意识。人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指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自我主体意识。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萌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是到了人们逐渐具有了一些自我主体意识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包括对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渐变得自觉起来。不过从个体方面看,情形又显得复杂得多,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是否具有自我主体意识或这种意识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生命活动和人生追求上自觉程度的差别。

人的主体意识往往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体的存在。通常所谓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也总是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人的主体意识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并不仅仅具有孤立的个体意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处在复杂的群体关系之中。因此,所谓意识到自我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就包含着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同时也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群体的生存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并进而在实践上使自我个性解放与群体社会解放相协调,只有在这种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体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个体意识仅仅只局限在意识到个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孤立地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并且最终也许会因为孤立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使这种个体意识在悲观中重新归于沉落。当然这里并不否认个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本身的相对独立意义,比如在封建专制极权统治压抑和否定个体、个性的条件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个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对不符合人性的现实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但它终归要汇入民族社会解放的潮流,否则仍将走向自我迷失。

文学主体性是指人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主体在文学活动中自由自觉的特性。文学主体性同样和主体的自觉意识相关,即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以及文学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意识到文学本来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们的文学观念实际上就根源于此。

文学主体性其实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有着不同的层次意义,文学主体性也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品位。

前面说到,人的觉醒总是首先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基于这种觉醒,个体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而这往往是整体意义上人的解放的开端。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孤立的个体意识层次的时候,这种所谓主体性就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学主体性也同样是如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当然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这种自觉不过是单纯个体意识的自觉,这种文学活动的自由也往往是个人精神上的某种自由,或者说只是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比如“自我表现”论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学活动当作单纯表现个人生命意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自我实现”的文学观念也实际上是把文学活动视作个体人格价值、精神本质的一种自我实现和确证。这种从比较单纯的个体意识出发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个体人格比较高尚的条件下,也许可以表达某种超出个人意义的情感,如对他人以至对人类的爱;而在个体意识比较褊狭的情况下,则往往会限于表现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当作人的生命本质来表现和追求,从而导致人欲横流,这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沦落。因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虽然也不失为一种主体性,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它的意义毕竟有限,因而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

更高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则是基于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说,真正清醒自觉的主体意识应当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与时代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民族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在这种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民族意识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体性,就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的内涵。以这种主体性来对待和参与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就不仅仅只具有表现自己的意义,甚至也不只具有实现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质(如想象、意志、爱等等),而且也是争取和实现自身及民族群体现实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学就不只具有个体活动的特性和价值,而且具有社会的特性和意义。即使是对于个体自身来说,与那种单纯追求精神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相比,这种包含着整个现实人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无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义,与这种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文学也必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说,这种超越了狭隘个体意识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实现、全面解放、全面发展的文学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品位的主体性。

由于文学主体性事实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品位,那么文学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意义,而且文学上的所谓生命意识、忏悔意识、忧患意识等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为思维中心而生发的,也可以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导向个人的享乐追求,后者可以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在谈文学主体性的时候,笼统地主张以人为思维中心,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及种种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区分文学主体性及种种主体意识的不同层次品位。文学主体性的品位不同,文学活动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照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强化相联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样与文学主体性的层次品位不高相关。

如前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生存实践活动之间实际上并不隔绝,而是相互联系,双向流动转化的,那么对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也许就不能仅仅从精神需要方面,还应当从人的本体存在,从整个现实人生的发展需求来理解。根据现实人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文学活动也许可以说有两重主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

首先,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说是补偿调适功能。所谓“补偿”是指对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东西)的某种弥补和偿还。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憾。这些人生缺憾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会生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当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便很容易借助于这种方式实现心理补偿。我们看到,主体在哪个方面缺憾最甚,便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审美追求:失明者偏爱于描绘明丽的景物和缤纷的色彩;失聪者则钟情于节奏和旋律;肢体残缺者更愿意表现人的强健体魄和自由活动等等。而且,由于伤残者一般都有一种深层自卑心理,而在文学中则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坚强的人格。这种现象从表层来说是主体精神意志的投射,从深层心理来说则根源于对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补偿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学中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表现:一个缺少家庭生活温暖的作家可能描写出一个又一个完善幸福的家庭;在爱情生活上屡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编写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怀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等等。俗话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缺憾补偿心理及其文学审美创造(也包括审美欣赏)的一种朴素说明。此外,关于“调适”,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到某些打击、挫折和压迫,使心理失去平衡,这样就需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使之适应于现实的生存发展,这时文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发挥某种调适功能。比如人在现实中受到打击、被现实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学活动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闷、压抑,也往往借助文学活动加以宣泄释放,一吐积郁,以获得某种精神解放;有时由于过度劳累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疲劳,失去平衡,文学审美活动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复平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补偿调适主要在寻求心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的世界是不安灵魂的栖息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其次,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建构激发的功能。“建构”与补偿相对应,是对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塑造;而“激发”与调适相对应则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变革现实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种主动呼唤与激励。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虽然这种愿望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有种种局限,却可以转化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积极追求。它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出发,对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合理的人生生活进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写,从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进取精神,从简·爱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从莺莺、杜丽娘的纯洁钟情到宝、黛的叛逆反抗,从高尔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凤凰,直到当代文学中乔光朴、陆文婷等人格类型。当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某种人格人性的自由现实,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种悲剧性的描写往往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显出对有价值人生的肯定与呼唤,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激发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对异化心态,畸形人格,扭曲了的灵魂及一切违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写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话中对众恶神的描写,各民族文学中对种种丑恶人格的刻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悭吝人,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人物,冈察洛夫写到的奥勃洛摩夫,鲁迅笔下的阿Q等。展现人性人格的异化和扭曲,实质上还在于唤起、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反思,让人警惕自身的异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构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说来,在文学审美活动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压力,一种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则有一种恐惧感,这意味着主体在对对象的观照中内含着对自身的发现和反思,由此也生发出自我超越的愿望,从而导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积极的文学审美活动就不只在寻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发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发现,超越、重塑,使人变得高尚完善,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和投向现实人生。克莱夫·贝尔曾说,虽然审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从中可以逃避生活,但当步入审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时,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带一点蔑视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被艺术品的纯审美意味激动着的男女,总是以一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外部世界,这种心情使得他们对于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更为敏感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这种审美活动对于文学创造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都有同样的效应。其区别在于,创作活动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种自觉投射和实现,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观照,自我呼唤,指向主体人格的自觉建构与激发;而欣赏活动则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觉迎合与投入,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发现与反思,从而导向主体人格相对被动的建构与激发。

文学的这两重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虽然在层次品位上有比较消极和比较积极的区分,但应该说都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相联系。我们知道,人生有两个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现在,发展指向未来。立足于现实生存,人们面对的现实和自我也许将永远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会有波折,人生难免会有缺憾,心灵也时常可能发生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学审美方式实现的补偿调适也许是永远不可缺少的;而着眼于未来发展,自我有无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无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强意识的主体也许永远不会满足于生存现状,永远不会放弃对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这种自觉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转化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建构与激发,并最终影响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因此,文学的这两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据,也各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从文论史的情况来看,人们在文学价值观念的这两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学活动和个体的生存意义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偏于着重文学的补偿调适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王国维等;而那些把文学活动和社会变革、人的解放与发展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文学的建构激发功能,如俄国民主主义的批评家们和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等。从创作方面的情况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别,带来文学上几乎永无止境的争论。而人们这种文学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归根结底又和人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主体性的不同层次品位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问题也许还有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说,文学活动首先是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人从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而它的价值也首先是精神价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实践活动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主体经过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调整和建构,无疑还应当指向适应和改造现实,争取现实的解放和自由生存发展。然而实际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往往容易把文学审美活动当作逃离现实、退回内心的方式,满足于自己的“审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审美境界,以至于忘记或放弃了现实的解放与发展,这应当是文学价值论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今文学(文论)建设中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收稿日期:2002-09-14

【参考文献】

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范文3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约定俗成并传承于世的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一、我市民俗文化保护的现状

招远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公里,我市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比如我市的面塑、剪纸等手工艺术散见于民间,每年的秧歌节、黄金节备受市民的欢迎,现在我市又着力打造打造古村落开发,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再现具有地域特色的胶东文化,悠远的胶东民俗沉淀出的底蕴形成了招远风格独特的乡村民俗风情。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各个部门齐联动,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民俗文化,避免一些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流失。

二、我市民俗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有待加强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现在我市的市民对民俗文化的具有一定的保护观念,但是具体怎么做,怎么样保护,没有具体的定位,甚至于不知道从哪入手。而年轻的一代接受现代文化的洗礼比较崇尚潮流的东西,时尚、新颖、时髦,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近几年,外国的一些节日在中国广受追捧,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参与的人数之多,大有取代中国传统节日之势。而且,现代的教育对民俗文化涉及的也比较少,年轻人对于悠久的民俗文化,知道的比较少,甚至认为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没有延续和保护的必要。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之下,我市的民俗文化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传承体系不完善,代表性传承人濒临失传。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民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会剪纸艺术的人越来越少,至今仍健在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也因年迈、体弱、多病、等原因,很少在亲自操作了。再加上保护措施不力,代表性传承人尚未得到有效保护,民间技艺传承人同样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技艺和绝活遗失,则导致青黄不接和人才断层,一些珍贵实物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

(三)专业研究人员与专业队伍有待增强

如舞龙、舞狮、面塑艺术、剪纸艺术等一些民间艺术,由群众自己编创,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在艺术价值和艺术层次上局限于自娱自乐型,水平难以提高,故无法形成产业,做不到适度的开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缺乏人员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快节奏的生活使的年轻人没有时间、没有兴致参与这些民间艺术,缺乏年轻人的广泛参与就会缺乏朝气与灵性,直接影响了这些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政府部门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的举措有待完善

政府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政府具有社会文化管理的职能,这种职能就决定了政府部门应当成为民俗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由于民俗文化保护的财政支出非常有限,在相关人才培养和配置上也重视不够,致使我市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处于一种疲软乏力状态,很难集中力量开展保护工作。同时,掌握传统技艺的艺人大多年过花甲,一旦这些艺人离去,传统的技艺也将消失。政府部门对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致使一部分的传统技艺消失。

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过度参与的现实情况,在开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特色是否被完整的保留和展现出来,结果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被曲解,损失也无法估量。

三、对保护民俗文化提出的改进措施

我市在对保护民俗文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观念

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要从观念入手,要加强对我市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全市人民都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民俗文化一旦流失或者或者遭到破坏,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要增强全体市民对民俗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自觉的接受和传承我市的优秀民俗文化。

(二)要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

对具体的民俗文化要确定它的可靠的传承人,要保持民俗文化原型和技能的传承,达到资源管理和政策保护具体可行。在被保护地域之内,争取所在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不应该将保护的民俗文化与民众隔绝开来,使他们变成局外人。那样就失去了民俗文化保护的意义。

(三)传承民俗文化要有专业人才参与

这些专业人才能把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用浅显的方式将给民众,使他们懂得被保护的民俗文化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时可以帮助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民俗文化的保护少不了后来的继承者,要形成一种制度,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民俗文化保护者,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吸收青少年参与。

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范文4

关键词:小镇文化;文化记忆;文化空间;文化身份;文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87-01

一、小镇文化之辨析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小镇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聚落,草市,驻军,交通驿站而逐渐演变成小镇。从地理的位置来看,小镇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一般有通向乡村和城市的便利道路。未庄-鲁镇-S城,庄园-杰弗逊镇-孟菲斯城。从小镇的功能来看,它取到来一种文化纽带的作用,有学者称之为连接它们的脐带。由于它的历史形成,地理位置、大小决定了小镇文化处于一种相对稳定与绝对变化之中。相对稳定是人口聚落长久而产生一种文化延续;绝对变化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导致文化的发展。小镇的文化的内涵是一种镇民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意义制造,外延包括镇民所居住的地理环境,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统称为小镇文化空间,这是横向。纵向应包括小镇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即一种文化记忆。另外要体现一个小镇的文化,主要从镇民的个人或群体共同体来看,也就是文化身份,这是一种文化的标示与区隔。最后,动态地来看小镇文化,文化的转型也是必须充分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是小镇文化的变迁或发展。

二、文化空间的考察

根据列斐伏尔,空间主要有三层含义:(1)人活动的成果,可感知的物理意义上的环境,这应该包括人文地理,建筑等活动的空间;(2)特殊的符号抽象,统治者的空间抽象模型对民众的空间观念的控制及反控制。这包括所在社会空间制度规定;(3)中介的表征的空间,身体在其整个生命之中通过此中介与其他身体交流互动。全体社会成员都在这个中介当中行动和物质化。这三层的含义是不可分割的,彼此联系在一起

鲁镇的文化空间:私人空间有四叔的厅堂,单四嫂子的家。公共领域/空间:酒楼,茶馆,咸亨酒店,药店,土场。公共权力领域有看场(刑场),同时也是政府权力空间;宗教空间:吉光屯的庙,鲁镇的土地庙;杰菲逊镇的文化空间:私人空间有庄园,大宅子。公共领域/空间:杂货店,理发店,俱乐部;公共权力领域/空间:广场;政府权力空间:监狱。宗教空间:教堂;通过简单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小镇在公共权力领域的缺失,也反映了民众民族意识不强,而只是把它当作看场。宗教空间可以看出中民众的迷信程度很深,而美国有自己的。

三、文化记忆的探索

根据莫里斯・哈布瓦赫,集体通过决定其成员的记忆的方式来获得并保有其记忆;某思想若要进入到集体记忆中,就必须要附着在具体事件或者个体上;集体记忆特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具体的,专属于某一集体,决定着这一集体对自身的认知,同时它又是可以被重构的。在这基础上,杨・阿斯曼进一步阐述了文化记忆传承一定是遵循着特定而严格的形式,文化记忆要有附着物。

1.鲁镇的文化记忆:书籍:《山海经》,《二十四孝图》,《四书衬》;民俗活动:社戏,无常,五猖会;建筑:百草园,三味书屋。河道与乌篷船

2.杰菲逊镇的文化记忆:书籍:《圣经》(《创世纪》,《出埃及记》);民间活动:猎狐,猎熊,殉葬;建筑:庄园,大宅子。

通过上述的简单罗列,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以神话,民俗神为主导,加以封建道德说教。建筑相对较小。由于地理位置的水道交通,文化发展缓慢。而美国文化以基督教为主导,深入民心,辅之以印第安人的民俗。建筑相对较大。由于荒野广大,马匹文化发达,也造就了马匹上的贵族文化。

四、文化身份的研究

身份是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一个社会里之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另一方面,当某个人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也被称为”认同”。霍尔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它反映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它是具有连续性的意义框架,文化身份既是一种存在,又是一种变化.连续性中有差异,差异中伴随着连续性持续的存在。霍尔进一步指出,应把身份视作为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外部构成的再现。与文化身份密切相关的概念有:认同,抵制,他者。

1.鲁镇的文化身份:身份标识:衣着表明人的身份,如短衣帮、长衫、破衫。知识年长的标识:如张七爷、陈士成秀才。财产的标识:四叔。命名认同:老爷、举人等。他者(激起恐惧与焦虑,他者对于变化与创造又是必要的):通过上述的身份标识也可以去区隔他者,排除他者。如孔乙己、祥林嫂、狂人,他们都被镇民排除在外,视为异己。他们成了封建制度的受害人及牺牲品。

抵制:从属群体同主导意识形态或文化霸权开展斗争的基本方式。费克斯分成两种抵制形式:符号形式和社会形式。第一种形式主要与意义,快乐和社会属性有关;第二种形式主要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有关。又有学者根据抵制的强度分为:积极与消极的抵制。另外规避也与抵制相互关联,产生于权力的“真实”缺乏同时又是这种缺乏的掩盖的补偿领域。规避更令人感到快乐,而不是有意义。幻想是抵制支配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幻想是私下的个人体验,不能被全部殖民化的区域之一。符号的抵制:阿Q,幻想:狂人,祥林嫂。规避:孔乙己,积极抵制:孤独者,其中也有交叉的。如阿Q。社会抵制:孤独者

2.杰斐逊镇的文化身份:认同:身份标识:衣着,酋长,艾美丽,黑人。知识年长的标识:祖父,山姆。财产的标识:斯若普斯,斯班少校,塞德潘。身份命名认同:少校,将军,头人,仆人等。符号抵制:杰生(小孩)幻想:塞德潘,爱米丽.海托华。规避:爱米丽。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美国人对于社会制度的抵制不是孤独,而且往往是有意识的。他们看重自己过去的文化身份,而这种身份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消失,在改变。中国人对封建制度的抵制是消极的,自发。而不是有意识的。除个别觉醒的知识分子外,虽然这种封建文化毒害人的心灵,但还是根深蒂固。

五、文化转型的分析

小镇文化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它是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汇处。通过小镇文化的转型,我们可以窥见城市文化的大变化,同时也可以透视到农村文化的发展。首先来分析下小镇文化转型的原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本身。

1.鲁镇的文化转型:基本上不出现文化的转型,基本上以农村的自主的,封闭的自然经济为主,辅以一定的商业经济,主要是经营酒店,茶馆。商铺都很少。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雇佣经济,如阿Q给地主打工,七斤自己营生。但还没有摆脱农村经济的特点。虽有一定的发展,如外地的商品已经到小镇(如香皂),但由于资本的欠缺,买办资本的压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也是非常弱小的。社会阶层也基本上没有改变,除了有一定的自由劳动力的出现,一部分知识分子由于出国留学归来办教育,这也无法改变这种落后的文化状况。

2.杰菲逊镇的文化转型:由于内战已经结束,进入了重建时期。北方的资本、技术、人才大量涌入南方,导致了南方小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如私家车、火车、丰富的日用品、农产品。消极的一面主要是对原生态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对自然的荒野的肆虐开发。而本地的黑人,穷白人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商品文化的丰富而有很大的改观,他们进入了资本借贷的奴役的体系之中。原来的种植园主改变身份成了店主,与北方人合作放贷给他们。他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被这些人所剥削。此外,老南方所代表的优秀的精神文化(绅士,高贵,勇敢,坚韧,同情),也受到了商品经济的腐蚀。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中外的小镇文化转型都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抱残守缺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经济要向前发展。全盘否定本来的文化也不是良策。只有在保持其优良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发展才是上策。

从文化空间,文化记忆,文化身份,文化转型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了鲁镇和杰菲逊镇的文化,发现这四个方面也是相互关联的。文化转型会给文化空间,文化身份带来动态的发展,并且淡化着文化记忆;反之,文化空间,文化身份的转变也表征着文化的转型。文化空间,文化身份也会带有文化记忆的痕迹。总之,文化记忆系着历史,文化转型朝向未来,它们都通过文化空间,文化身份来表征。所以小镇文化既要求发展,也要保存好那份宝贵的历史文化。真正好的小镇文化,是我们能通过文化空间,文化身份,看到它的历史精神,闻到到它现代气息。

本文为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GW1413。

参考文献:

[1]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