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管理考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管理考核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为主要内容,坚持高效能管理,把建立和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和城市市容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做好违法建设源头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构建规范有序、环境优美的新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
街道成立以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组长、机关部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牵头组织对各村(社区)城市管理的日常督促检查和综合考核。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日常考核机制,明确一名干部负责日常管理、考核工作。
三、目标任务
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庄道路养护、河道管护达80%以上,村庄绿化管护合格率达80%以上。环境卫生保洁覆盖率达100%;保洁合格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收集率达95%。数字化城管处置率和及时率达95%以上。新生违建发现率、拆除率达100%,所有村(社区)实现“零违建”。
四、考核内容
考核具体以下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
(一)、组织领导。各村(社区)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到位,人员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按实配备保洁、管护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经费保障。各村(社区)设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经费,用于处置责任交叉、上级部门交办和市容环境整治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做到问题解决,经费到位。设立专门资金用于违法建设防控,把违法建设保证金的交纳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三)、违法建设防治。按照市区以“新生违建设归零,历史违建消肿,重大案件突破”为目标,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加大城市管理法规知识宣传,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建立快速查处、打击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违法建设防治长效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街道所有村(社区)实现“零违建”。
(四)、村庄环境整治与管护。按照“统筹规划、责任到人”的原则,落实“四定一包”(即:定路段、定经费、定人员、定时间、包质量)的工作机制,实行村庄环境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村庄主(次)干道保洁,及时清理村域内的暴露垃圾和乱贴乱画,定期整治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等影响村容村貌的问题。加大村庄绿化覆盖,健全村庄河道保洁制度,定期对河面进行卫生保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推进依法依规管理村庄环境。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管护。认真落实省市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切实加大城中村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大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真正把市民反映的问题落实好、解决好。
城市管理考核范文2
一、道路分类管理
按照科学管理、创新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道路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功能区分、交通流量、硬件配套等情况,对城区道路实行保序保洁分级管理,主城区道路分为一类道路、二类道路、三类道路,详见附件。
二、道路划分原则
(一)一类道路:(一类居住区内)
1.建有绿化带、隔离带、人行道,沿街建筑建设完成,商铺正常经营的主干道及交通流量大商业繁华的次干道;
2.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重要文物、旅游景点、五星级酒店所紧邻的主干道;
3.大型市民广场,商业购物中心,重要会展中心所在区域的主干道。
(二)二类道路:(除一类道路以外,二类居住区内)
1.交通流量较大、商业相对较为繁华的混合道路;
2.道路宽度达到12米以上。
(三)三类道路:(除一、二类道路以外,三类居住区内)
1.道路设施尚未齐全;
2.道路两侧商业居住混杂的三类居住区的道路;
3.一类居住区内的支路、巷道宽度在6米以上的;
4.二类居住区内道路两侧商业居住尚未成型的道路。
三、道路管理标准
详见道路分类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四、考核与奖惩规定
(一)考核组织
局成立考核小组。由局领导带队,纪检监察、创建办及执法大队与环卫处的考核负责人组成,必要时邀请外单位相关人员和市民代表参加。考核小组根据考核评分标准,负责每季抽查及半年与年终考核。
执法大队、环卫处成立由其班子成员及相关人员组成的二级考核小组,分别负责各中队、各公司申报示范道路的月、季考核及其他道路的抽查考核。
被上级交办、群众举报(含网络)、市长热线及数字城管采集的问题,城市部分每件扣0.5分,城市事件每件扣1分;如被数字城管采集交办的同时,各路段责任人已发现并已着手解决的不扣分,但未在规定时间内解决的仍扣分;被新闻媒体的曝光的扣2分。
(二)考核方法
由各中队、环卫公司申报所要创建的道路,每类道路不少于一条。道路分类管理考核实行两个百分制,其中道路环卫保洁由环卫处实行百分制考核申报,其余各项由执法大队实行百分制考核申报,执法大队、环卫处月评占比40%,季度检查占比30%,局抽查及半年及年终考核检查占比30%。
申报以外的道路各中队、环卫公司要加强管理,二级考核组将不定期进行抽查考核。
(三)考核评比结果及运用
年终根据月评、季评和局综合考评,得出各申报创建道路的总分。依据得分的高低评选出一、二、三类道路市容秩序和环卫保洁的前三名为示范路。得分在80分以下的道路不得评为示范路。
市容秩序示范路奖励标准如下:
一类道路:
第一名8000元,第二名6000元,第三名5000元;
二类道路:
第一名6000元,第二名4000元,第三名3000元;
三类道路:
第一名4000元,第二名3000元,第三名2000元。
环卫保洁奖励标准如下:
一类道路:
第一名5000元,第二名4000元,第三名3000元;
二类道路:
第一名4000元,第二名3000元,第三名2000元;
三类道路:
第一名3000元,第二名2000元,第三名1000元。
当年,省、市级示范路创建成功的,以及上年省、市级示范路在复检及考核抽查中合格的,按一类道路第1名、第2名直接奖励,不占名额;但在日常考核检查中,被发现扣分的,根据扣分比例相应扣减奖金。
(四)各单位申报创建市容秩序和环卫保洁的道路,长度不得少于1000米,若该条道路每超过500米,并达到考核标准的,按相应的奖励档次增加50%。道路涉及两个以上中队、公司的,由各中队、公司根据管理创建的要求,分别负责辖区内责任落实,按比例承担创建考核结果,彼此间要相互合作,形成合力。申报市容秩序示范道路的,必须是道路两侧商业或居住达50%以上。
(五)各相关责任单位有被评为各类道路第一名、第二、第三名的中队负责人、环卫处分管负责人员在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汇总得分的基础上分别加2分、1分、0.5分。
年终各辖区中队、公司未有1条道路得到前三名的,或经抽查有3条(含3条)以上道路被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的,中队及环卫处分管负责人员在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汇总得分的基础上予以扣2分。
城市管理考核范文3
关键词:课程考核 考试管理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34-02
课程考核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各课程任课教师要积极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契机,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鼓励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课程考核管理的内涵
对课程考核管理的涵义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认为课程考核管理就是抓考风考纪,尽力减少或者杜绝作弊现象,这只是一种很片面的理解。从广义上讲,考试管理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过程管理,它包括三个环节:考前管理、考中管理和考后管理。课程考核管理,首先是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按章行事”;其次是学生工作部门要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各学院(部)、教研室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而且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加强考试管理的各环节,使得考试管理诸方面整体优化,发挥考试管理良好的综合效应。
考前管理主要包括教务部门组织教师命题制卷、组织学院进行合理的考试安排和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的宣传教育等环节。命题是考试的核心,命题必须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要认真确定课程各部分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例,题量适当,难度适中。命题应根据课程性质确定题型,试题的文字应简练、准确,不产生歧义。学生层次不同,课程学时不同,均应分别命题。命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试的质量,并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同的导向作用。考试安排包括考试时间的安排,要有间隔性,保证学生有缓冲的时间;考场座位编排方法为:(1)考生左右间隔两个座位(或走廊);(2)阶梯教室,除左右间隔两个座位外,原则上前后还须间隔一排空位(若人数较多可前后不隔),应提供宽松的考试环境,有利于监考教师在考试期间方便查阅学生考试相关证件,而不影响学生考试;监考人员的安排,任课教师作为主监考参与授课班级所在考场的监考工作,每个班级另配备1名副监考,主要负责试卷的收发及考场纪律的维护。任课教师和学生班导师应参加监考,保证考试过程中试卷质量和考生违纪的正常快速处理。因此合理进行考试安排,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考前管理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考试前学校学生工作处(部)、教务部门和各学院(部)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召开师生考前动员会,进行考风考纪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备考,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考中管理包括考场管理、考纪管理、监考管理、巡视管理等环节。学生凭考试证(学生证)入场考试,无证者一律不得入场。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要求和指挥。学生进入考场后,必须按指定位置就座,将考试证及指定考试用具(笔、尺、计算器、橡皮)放在桌上以便检查。考试结束铃响后,学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将试卷整理好后放在桌上,得到监考人员的允许方可离开考场,试卷由监考人员收回。各学生班班长应按监考人员要求,协助核对试卷份数。对考试违纪或作弊的学生,监考人员有权当场没收其试卷,取消其考试资格。该门课程以零分计。对作弊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监考人员要勤于巡查,保持考试过程正常进行。对于考试违纪或作弊现象,监考教师必须在考场违纪情况登记表内据实记载。高校课程考试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考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教风,进而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然而一个好的考场纪律需要监考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在高校应设立考试违纪处理申诉委员会,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处理考试过程中违规、违纪事件。
考后管理主要包括试卷评阅、成绩分析、考试总结和信息反馈等环节。试卷评阅原则上采取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中阅卷。教师评阅试卷前启封试卷袋,应认真清点试卷份数是否与考场情况登记表上实到人数一致,否则应向教务处提出查对。若在阅卷过程中或阅卷结束后发现试卷缺失,由阅卷人负责。阅卷教师应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试卷,每一道试题,认真分析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得分和失分原因。严格执行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的课程评定形式。平时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一般为30%~60%,可根据学生出勤、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平时测验等评定,且应在学生参加课程结束前评出,并向学生公布。对考试结果要认真对待并及时反馈,重视试卷分析,做好考试工作总结,找出教学中成功的部分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考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
二、目前课程考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加强课程考核管理工作,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高校课程考核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过程中,学生的违纪作弊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作弊手段越来越高,难以正常体现考试的真正功能。首先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导致学校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其次考试作弊现象不仅背离了教学规律和考试目标,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学校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不能实现考试公平、公正,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教师和学生的考试目的不明确。高校部分教师只是想通过考试检验自己所教的课程如何,下个结论了事;学生只是为了取得成绩和获得学分;管理者也只是把考试作为学生学籍异动的评判依据,而忽视了考试的真正目的,难以体系考试的真正功能,实现考试的真正目的。
3.考试命题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考试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教师自己命题主观性、随意性较大,易产生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局限性的弊端;出题的方向和范围易受心理倾向的影响,有时会忽略自己在教授过程中知识上的盲点;教师自己命题比较易控制成绩的正态分布,但这种正态分布并不完全是客观公正的。
4.忽视考试后的评价工作。考试结束后,教师只关心阅卷,给学生一个成绩,结束自己所授课程,忽视了对试题和成绩的分析,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改进。学生只关心考试结果,忽略了对考试进行总结,给以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改进。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在考试结束后未能对整个考试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评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课程考核管理的具体措施
课程考核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考核的全过程管理,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不断提高考核管理水平,优化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促进考核工作健康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1.树立现代考试观。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考试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要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和完善课程考核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课程考核管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课程考核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考场规则》、《监考人员守则》和《巡视人员守则》分别对学生、监考教师、巡视员在考试过程中进行规范;《学生考试违纪处分条例》是详细认定考试舞弊行为以及对考生舞弊行为处理的办法;《考场评估细则》是对整个考试的规范性进行监控管理,它包括对考试的组织过程、监考、巡视、考场秩序、各学院主考领导的重视程度进行评估检查,运用考试评估体系检查考试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认真做好考试后的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考试评价是考试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使考试工作更科学、更规范。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检测、反馈、评价功能,考试结束后应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教师对试卷情况进行分析,写出该课程的教学总结,找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2)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试卷进行抽查,分析试卷的难度、广度及题量是否适当。(3)教学管理部门应及时对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找出考试过程中在考试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处,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加强对考试的评价工作,可以促进考试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考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达到以考促教的效果。
4.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试卷的命题、阅卷、评分等具体环节的实施者都是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各项考试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只有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才能积极参与考试管理的研究,使考试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晓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考试管理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85-86
[2] 李卓.民办高校考试管理实践与思考.考试周刊,2008(42):96-97
[3] 高云志.对高校考试管理及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4):73-75
[4] 于淑萍等.高等院校的考试管理.中国西部科技,2006(7):74-75
[5] 赵月明.高校考试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江苏高教,2004(3):106-108
城市管理考核范文4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的对外扩张和郊区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道路作为城市间与区域城镇的联系枢纽,因为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因此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近年来道路施工过程中,往往避免不了各种客观因素而出现一些质量同题,降低了工程的承载能力,还给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深入分析道路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有效预防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保障。
1 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特性
1.1 综合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公共事业等各个方面均自成体系,又密切关联,而在此过程中,城市道路工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平面空间要充分利用,并将各种公共设施统一协调起来,不但可以减少城市道路开支,而且还可以加快城市的建设速度,提高城市道路设施的功能,这正是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综合性的表现。
1.2 多样性。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工程的功能上,为了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城市道路工程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各种各样。比如幽静的步道、建筑小品;不同等级的道路,有跨越河流为联系交通或者架设各种管道用的桥梁;为疏通交通和提高车速的环岛、多种形式和功能的立交工程:供生活生产用的各式水管道;供热煤气和电讯用的等综合管沟等等。
1.3 复杂性。一般而言,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都是露天作业,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防寒,雨季要制定排水和防雨计划,否则将会对施工质量、工期、以及经济核算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从实践来看,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条件变化比较大,可变因素较多,比如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结构类型、技术装备、物资供应、协作条件等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表现出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复杂性。
2 城市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组织只重技术而轻管理。从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施工管理现状来看,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方案、资源供应计划以及施工平面图的设计。虽然有些施工组织设计并编制了技术组织措施内容,但只是从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方面提出了一些保证措施。工程的技术性措施比较强,但管理方面的措施却非常的薄弱,缺乏可操作性,组织措施、合同措施等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2.2 城市道路施工组织内容有待进一步规范。对于城市道路施工组织的设计而言,按照建设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计划、投标之前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中标之后及实施阶段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工程项目只是对设计阶段与投标之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进行了明确规范,而设计阶段的重点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它们是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投资控制的重要依据。投标之前,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提出建议书,规范标前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其目的在于规范招标与投标管理活动,使其规范化与标准化。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实施阶段中标以后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主要有建设项目、单位工程以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这就导致了一些中标的单位,在标后施工组织设计格式、内容、深度以及广度上出现差异性、参差不齐,以至于形成一种无序的状态,不但制约了施工组织设计作用的正常发挥,而且也影响可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实现。
2.3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责任落实的不好。据调查显示,目前城市道路工程质量责任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最常见到的现象是:在某一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初期,参与的单位和个人数量都比较多,而且非常积极,但工程竣工后,尤其是出现质量问题时则找不到责任承担者,各单位或个人之间相互“踢皮球”、推卸责任。责、权与利难以有效的统一在一起,甚至有些规章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全体参与者共同努力,共担责任的局面。此外,由于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比较小,对一些违反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标准的行为太过迁就,这也是对该行为的一种纵容。
2.4 缺乏保障措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城市道路施工中标合同的价格普遍偏低,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该工程的经济效益,企业法人将对该工程项目的经理下达成本降低额指标,从而保证施工单位获得更大的利益。基于这种条件,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目标的前提下,该工程的项目经理一定会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经济以及合同措施,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费用之中,通过制订一些降低成本的计划和措施来实现,因此这就需要制订一些项目成本保证措施。而这正是现代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组织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不编制这些内容,因此经常出现项目形成、事后算帐的局面。
3 加强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案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3.1 加强思想重视和城市道路工管理制度建设。城市道路工程是社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道路施工的优劣,直接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作为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思想重视,严格保证工程的质量,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此外,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更新工程项目的管理理念,城市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一定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文明化,从而确保城市道路施工规范的严格执行,并保证各项指标验收达到优良水平。建立、健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管理者的责任,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努力实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从而保证城市道路施工技术要求真正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建立技术和安全交底制度,尤其在分项工程开工之前,一定要召开技术和安全交底大会,工程监理必须参加。
3.2 建立健全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体系,加强工程项目各个建设阶段的管理。除了要加强思想重视外,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可划分成三个阶段,即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评估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又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内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完,就进入实施阶段,征地拆迁、工程招标、现场施工管理、城市道路工程的缺陷修复以及竣工验收等。城市道路工程经竣工验收后,就进入到评估阶段,它是在城市道路工程实用2至3年以后,通过系统工程方法对该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以及实施运营等各个阶段的变化及其成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施工管理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管理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贾燕丽,高利华.基于城市道路建设中不良地质段高边坡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设:下旬,2011(4):33-35.
[2] 刘奇.浅谈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工作程序和质量安全控制[J].科技信息,2011(11):28-30.
城市管理考核范文5
【摘要】在商品房价格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应转向靠成本竞争取胜的策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通过分析全过程开发环节,找出成本变动的关健因素,充分发挥企业部门人才主观能动性,利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来控制开发成本,达成企业利润目标。为了达成企业目标,将员工业绩考核和企业成本管理有机的连结起来,探索有效的考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与员工考核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成本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成本控制业绩考核合同考核制
1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房地产开发也不例外,尤其是企业成本管理。在工程计价领域,由于电子技术的引入而简化了计算过程,人为因素(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就成了主要因素,因为计价基础的一致性,这种主导方式也立即传递到了房地产行业,即人成为了控制开发成本的第一位因素。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已经对房地产开发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那种只要拿到土地、建好楼房就能获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房地产市场优胜劣退的时代已经来临。在商品房售价受到各方面均衡制约以后,企业依靠抓自身管理、增技术优势、挖内部潜力,提升竞争实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房地产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迎难而上,才会发展得更高更远,真正做大做强。
企业怎样考核评价员工业绩?怎样控制开发成本?是企业管理者经常探索的问题。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工作业绩的考核和成本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企业是以效益为最高目标,离开了开发效益去谈工作业绩是本末到置,同样开发效益也是同员工的工作创新和业绩创新密不可分的,两者就是因与果的关系。
2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管理是同开发过程的各项工作密不可分的。所有的开发工作,如果涉及到要支出费用,那就形成了成本。成本就是费用,是因为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费用,如人员工资、政府缴费、工程发包等等。所以开发工作在明,是明线,成本管理在暗,是暗线,一明一暗,这两条线贯穿了开发的全过程。因此,要搞好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抓住这两条主线就行,以明线指导开发工作,给员工定岗派工作任务,进行考核;以暗线来掌握资金支出,控制开发成本。
因此搞好开发成本管理,首先是要明确开发流程,划分各阶段的各项开发工作,然后找出各工作应完成的事项内容,对其相应的费用进行成本归集;其次是要把握开发过程的关健环节,即花费最多的环节,通过优化、比较,去掉或降低其中不合理的费用,达到不花费或少花费也能达成工作目标。这就为企业考核员工和各部门的工作业绩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同时通过考核也可实现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
(1)全过程开发工作与成本内容:
(2)目标成本的建立:
汇总开发各工作环节的成本内容,就形成了整个项目的开发成本,按会计处理原则,房地产开发成本分为土地成本、报建费用、建造成本、期间费用四类,将表一中各成本内容分别归入。其中,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和未列入表中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组成,后两者由财务部门直接统计得出。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可按照各自开发特点,先由财务部门进行成本归集,按已完项目汇总成本,再进行有效分类,得出本企业的开发经验成本。以经验成本为基准,吸收同类型企业成本数据,并比照市场行情的成本波动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项目开发成本分类指标数据库,作为指导新开工项目的成本依据。企业在新项目建设时,由部门责任人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和工作计划安排编制本部门的详细成本计划,企业成本中心按企业指标数据库审核确定,以此作为费用支出的上限,即部门目标成本,各部门目标成本汇总就形成了整个项目的目标成本。项目目标成本一旦确立,以后该工作环节的成本支出必需严格控制,杜绝超出。项目目标成本就成为衡量考核部门工作业绩好坏的基础标准。
(3)关健工作环节成本控制:
在开发流程中,关健开发工作有很多项。项目一旦运转,在目标成本范围内,有的成本是固定的,不可调整的,而有的是通过员工工作努力和技术提升,可以控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开发中尽可能的找出哪些属于可调成本,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成本,通过层层监控,最后达成控制目标成本。
通过研究各项开发工作的特点,可以得出开发成本变动发生的关健环节在:土地转让;工程设计;政府报建;工程发包;工程管理;工程结算;销售环节;管理环节这八个关健环节。分析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项目成本,探索有效降低和改善成本的方法,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核心。成本工作开展的好坏,均在于此。下面来进行一些方法探讨。
3成本管理与员工业绩考核
3.1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涉及到公司管理的各个部门,搞好成本管理应该层层设防,相互监督,才能防范于未然,成本管理不是某个部门或某几个人的事,而是全公司每个员工共同的事情,这构成了企业考核员工业绩的基础。员工的工作是通过部门业绩体现出来的,因此员工考核可通过先考核部门业绩,然后在部门内部通过评定来实现。从表2中对应看出各部门与各项成本的工作密切关系。
对一个中型以上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设立的职能部门进行研究,开发部、工程部、技术部、营销部、采购部、物业部是企业负责生产的部门,是成本发生的第一道审批关,涵盖政府报建费用、工程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成本部和合同部负责成本发生的审核监督,是二审把关;总经办和总裁办对公司所有成本事项进行审核把关,是成本的第三道关;财务部对资金支出进行把关是成本的第四道关;最后由总经理、总裁进行支出全面把关。企业依此形成全面制衡的有效成本监控管理体系。
3.2成本管理与部门业绩评价内容
3.3成本管理业绩考核办法
业绩考核以目标成本为基准,以项目实际成本为考核评价依据,通过对员工参与执行工程合同情况进行考核,以达到成本控制目标。企业成本可先分解为若干个项目目标,每个项目目标再分解为若干个合同目标、每个合同目标再按责任比例逐一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部门。项目所有合同考核汇总就形成了项目考核部门业绩,所有项目考核汇总就形成了企业考核部门业绩。
城市管理考核范文6
【关键词】城市供用电;可靠性;规划和管理
1.进行电力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化
通常认为电力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时,要加大对电力的投入。认为超前时电力可以满足经济的需求。但是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电力消费占总的能源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由于电力为清洁能源,利用率高,近年来对煤炭的替代比例越来越大,新能源逐渐替代煤炭能源。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大,对电的消耗也比较多,但直接产出的GDP则不多。基础性产业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是近年来单位GDP电耗强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进入家庭全面电气化阶段,尤其是大功率家电的拥有量和使用率都大幅度提高。然而居民生活用电是不直接产出GDP的,生活用电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电力消费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电力消费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比较普遍。所以进行城市电力规划时,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必须始终把电力作为一个超前建设的重点。不仅要考虑经济的发展速度,更要结合各地的特点,充分考虑能源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电力在总的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要考虑相关产业结构对电力需求的变化和影响。
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供用电的可靠性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的依赖和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样对电力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往往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面积的电力中断所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影响城市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有以下一些主要原因:
2.1设备本身的制造和检修质量
较典型的有: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接触不良导致的触头过热或烧损;断路器、隔离开关或跌落保险缺相导致的非全相运行;线路瓷瓶闪烁或倒杆;断路器爆炸或拒分拒合;电缆或电缆接头故障;电压互感器短路或电流互感器开路;变压器内部故障;继电保护拒动或误动。
2.2恶劣环境因素
主要指暴风雨雪、雷电、洪水、地震等造成设备故障直接影响系统或用户的供电。
2.3电网运行方式
因电网在设计规划或由于设备故障及检修等运行方式下使电网的结构满足不了安全标准,从而影响了电力负荷的转移,使供电可靠性降低。
2.4电源的供电能力不足
指电源的供应无法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特别是在高温重负荷时尤为突出。
2.5人为因素
如因人员“三误”原因或拒不执行调度命令所导致的电力事故或故障。
2.6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可能是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也可能是安装施工阶段留下的隐患,这些问题在某一种特殊的运行方式下就有可能暴露出来。
针对这些,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来完善管理,具体对策有:
(1)加强对入网设备的管理。生产电力设备的厂家越来越多,其有利的一面是使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如有些设备质量不稳定,有的厂家售后服务不到位,给入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为电能不能储存,其发、供、用电同时进行,每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整个电网,加之电网对各种电气设备要求专业性较强,这就要求对进网电气设备有一个规范性的要求和标准。针对设备的性能要有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并对设备的鉴定、试运行及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有明确的要求。
(2)加强对电力工程的管理。业主管理工程项目时,有时为了节省资金,降低工程的成本,没有正规的设计;施工时不选用正规的施工队伍,施工质量和工艺得不到保障;对电气设备的试验及调试等技术要求高的工作能简化的尽量简化,不按规程要求进行,无故减少项目或降低标准;为降低成本,对工程的施工不用监理,工程的竣工验收也不规范……这些都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对此,必须加强电力工程的管理,对其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对其工程要求有正规的监理,参与其竣工验收。
(3)加强对直配用电大户的管理。各地为了振兴地方经济,利用优惠电价招商引资,高耗能直配用户大量增加。这些用电大户大多未按要求配备专业的运行值班电力专业技术人员,未按规范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或定期试验,不服从上级的统一调度等。这些用户不仅用电量大,还有大量冲击负荷或谐波负荷,如不加强管理,势必对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较大影响。
(4)注重运行方式的管理。在电网的运行方式管理上,要从保障整个电网的大局观念出发,合理安排和调节运行方式;对电网进行统一调度管理,特别是负荷紧张时,要提前安排好减负荷的预防方案;合理安排检修方式,尽量缩短检修工期,逐渐推广状态检修;对电网薄弱环节加强技术改造;合理调节负荷峰谷。
3.大力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城市配电网的应用
城市配电网直接面向广大用户,接线复杂、数据量大、变动频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为加强配电网的管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十分必要。
3.1实现信息共享
城市配电网涉及的环节和领域众多,应用平台不一,行业内部没有统一的数据编码,种种人为和技术决策上的原因,造成信息私有化和资源的不能共享。通过解决此问题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平台,信息共享。
3.2同网同价
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得电力交易系统更为庞大和复杂,电力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和要求更高,通过统一的信息网络进行电力交易,电力价格,成本因素更加清晰,实现同网同价。
3.3提高工作效率和快速决策能力
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动态管理提高了各部门的快速决策能力;依据历史数据进行配电网负荷预测;实现智能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施工图制作,提高施工设计图的规范性和效率。
4.结论
总之,为保证城市供电的可靠性,防止大面积停电带来的严重损失,必须对城市供用电进行相应的规划和管理。在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对能源的需要变化和能源结构本身的变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实施,健全和完善城市供电的标准化建设任务重大。
【参考文献】
[1]J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DL/T5003-200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3]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4]王晓宁.浅谈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J].工业技术,2010(31):52.
[5]张大立.影响城市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J].科技论坛,2012(24):242.
[6]陈虹.分析故障原因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J].贵州电力技术,2007(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