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人才培养

医学人才培养范文1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学;培养模式

0引言

为了培养能胜任医疗岗位的合格医生,使医学毕业生上岗后能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必须对学生加强职业素养、非技术技能、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岗位胜任力[1]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以及相关专家论证等,提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

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需求分析

1.1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自2014年湖北理工学院成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医学院也成为了改革试点学院。医学院根据国际高等医学教育的经验、现状及发展趋势,参照国内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结合本校医学院实际情况,对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2]、临床医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两加强一优化的课程体系、系统整合模块教学模式等。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和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PLB教学、联组教学、实践性模拟教学、小班课床边教学法、理论课与见习课一体化、推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等。无疑,这些教学改革手段对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非技术技能培养及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加强非技术性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教育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必须强调的指导思想。

1.2医学生非技术技能教育现状

非技术技能是一种重要的和工作有关的技能,主要包括合作、领导管理、情境意识和决策制定等技能。沟通贯穿于非技术技能培养的始终,是必要手段[3]。目前,医学教育中非技术技能教育现状如下。1)医学生非技术技能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①对非技术性技能重视程度不够,日常教学中给学生们灌输非技术性技能的知识甚少;②在开展非技术技能类课程教学时,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少,忽视了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2)由于人文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人文课程主要根据学校现有人文教师的能力或聘请校外专家来开设,没有经过论证和调查,造课程片面化、零散化,不成体系。3)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与医学教育脱节。人文社科类的教师大多没有医学知识背景,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目标及考核等相关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很难与医学生产生共鸣。4)对人文精神缺乏正确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由于人文素质教育不完善,对人文医师概念的理解不够充分,导致医学生毕业后在医疗岗位上暴露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短板,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如出现医疗纠纷,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技术性技能与非技术性技能同等重要。“医乃仁术,无德不成医”,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非技术性技能教育举足轻重,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3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的现状

为了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加强了医教协同育人模式。但现阶段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仍存在如下问题。1)医学生动手机会相对不多。因教学对设备的需求量增大,教学仪器设备的改善不配套,原有的临床技能操作模型较少,且台套数相对不足,没有足够的教学模型对学生进行训练。2)由于各种原因,医学模拟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还未得到全面开展。3)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时间分配不足。①医学生对临床实践技能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实践技能训练所花时间甚少;②医学生迫于就业压力,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找工作或考研,无暇顾及临床技能的学习或提高。4)临床教师对临床技能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一些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的临床技能操作欠规范,加上少数教师仍然存在“重医疗,轻教学”的观念,造成对临床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不严谨。

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我校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专业自开办以来,多次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教育理念和观念不断更新。我校医学院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创新,将“以特色求发展”作为办学思路,努力探索以将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2.1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

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目标为:①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②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③善于合作与沟通;④精于循证医学法;⑤拥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其中以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为核心要素[4]。

2.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整合课程体系

以市场需求和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查阅相关文献,组织广大教师讨论,经过医学教育专家论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即1236课程体系:①1个核心,即以医德教育为核心;②2个体系,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体系;③3个渗透,即人格培养与医德教育渗透、技术性技能与非技术性技能渗透、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渗透;④6个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模块、临床基本技能模块、临床专业课与见习模块、非技术性技能及人文素质课程模块。

2.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临床教学标准体系

1)临床主干课程教学的同质化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考试、教学监督和质量评价的统一性和同质化。2)临床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如临床见习、实习教学质量标准,临床见习、实习教学规范,教学查房规范,病案讨论规范,临床技能仿真实训教学规范,临床实习出科考试规范等。

2.4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2.4.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又不增加教学成本,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重新按功能设置实验教学模块[5-6],构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2.4.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多元化临床技能训练体系为了使医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医疗岗位要求,结合培养目标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1)临床教学基地互补体系。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规范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巩固现有临床教学基地规模,强化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适度新增大城市临床教学基地点,形成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与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互补。2)临床技能培养体系,即基本技能训练体系[6]+岗位技能训练体系[6]。3)非技术技能培训体系[3]。结合医学特点,制定符合医疗岗位胜任力的非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包括制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方法、采用评估工具进行评估。4)骨干教师培训选拔体系。首先,教师自愿报名,且乐意接受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其次,教师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且要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教师。5)网络课程中心。2014年,湖北理工学院建成了网络课程中心,主干课程相关资源全部网上共享。临床学院计划将临床诊断思维教学软件进一步优化并实现在线学习和培训,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信息技术支撑教育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6)“一对一”导师制。建立本科生实习期间“一对一”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术训练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非技术性技能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学业导师制。

2.5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诊疗技术不断问世,许多“临床疾病指南”每3~5年就会更新。这就要求医学生要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和技术。因此,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显得尤其重要,如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病例引导式”教学法,让学生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思考;采用“虚拟仿真训练”“床边教学”“标准化病人(SP)教学”“临床思维训练”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胜任医疗岗位。

2.6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科学体系。为了加强对师生的考核力度和过程管理,实施教学全过程评定,学院结合中国医学教育质量认证标准内涵和医学教育现状,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分为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及对带教科室的考核3部分。2.6.1对学生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包括单科结业考试、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医学临床综合考试、出科考试、病例报告的撰写、实习表现、毕业综合技能考试。为了进一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增设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临床多站考试(MSE)方法,以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2.6.2对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包括教书育人、专业素质、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个性特色等方面,由学校和医院2级督导专家、同行专家、学生等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2.6.3对带教科室的考核对带教科室的考核包括对实习生入科教育考核、员工入职培训考核、临床教学双向考核(师生双向考核)、医疗安全管理考核、依法行医管理考核等。由学校和医院2级督导专家进行每月1次的例行检查考核。

医学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医学教育;应用型医学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社会卫生服务信息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对服务质量的期望明显提高,传统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不足与缺点逐步显现,如所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教学形式与手段严重滞后、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1]。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新模式已是当务之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3]。在国家大力倡导与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医学教育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构建能适应新时期医学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对现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针对性研究,并针对其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具体对策显得非常必要。

2问题分析

从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分析目前的医学教育中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现有校企合作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目标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导致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的愿望不强,校企双方信息交流不畅。其次,学校培养计划、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企业实际,导致毕业生短期内很难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或进入工作状态。再次,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案例情境教学,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相对独立,导致校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由此可见,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较为普遍。以上因素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措施与对策

3.1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紧跟行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实践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重要依据,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不仅要在宏观上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更要研究制订科学的、翔实的、操作性强的校企合作实践培养方案,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修改与完善实践培养计划。在制订整体专业培养方案时,力争将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与突破口,在具体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既要有详细、明确的校企合作计划,更要有操作性强的校企合作考核、评估措施,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运行过程相结合,学生就业与毕业实习相结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衔接紧密程度不够、学生实践技能与就业单位需求脱节等问题。当然,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实践与历练,因此也要遵循企业工作的流程与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构建由基本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螺旋式上升的能力训练模式。

3.2创新与改革校企合作途径,切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教育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以教师“满堂灌”与学生“被动听”为主要特征,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重视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教学采用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是“高分低能”现象非常普遍,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学习与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突破应试教育体系的束缚,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学习教育发达国家如瑞士、德国、芬兰等先进的应用型教学理念,切实培养能对接我国现阶段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3.3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理论、技能、素养三位一体的职业素质

以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基础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环节对接行业与企业。一方面,开校初,可以请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务工作者进课堂,讲授医学专业实践导论课,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在短期内产生学习兴趣。其次,将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安排在当地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行双导师制(既有医务人员的现场技术指导,又有学校教师跟踪管理),使学生能真实体验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使教学过程与企业或医院的运行过程无缝对接[4]。这样既使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同时亲临职场,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4构建基于网络的优质资源实践共享平台

由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互联网成为人们无法离开的资源,且给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医学类职业院校也不例外,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代主旋律,顺势而为,加快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思路与模式,深化“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改革,提高卫生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效能[4]。要大力推行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网络教育模式。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简称,在其平台上,教师的精彩讲授、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师生之间形式多样的互动被完整系统地实现。由于其“精品化”与“精细化”的特点,可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诸多不足,大大提升教育的效能,因此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推崇。2014年底,教育部会同其他部委联合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2015年,教育部的年度工作要点中又明确提出,要加强慕课建设、应用和管理。以上表明国家异常重视以慕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5-7]。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培养方案中改革学分制认定办法,将慕课引入学分管理,同时也努力推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微课等的建设。

3.5构建有助于校企合作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的主要保障。要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必须依靠与利用好这两个“指挥棒”。一方面要切实设计与构建以项目为导向、以多元考核评价为准则、以职业技能考核为核心,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多元化评价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与召开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研讨会,动态掌握企业对学校实习生、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与评价,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评估。

4结语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医学教育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必然难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医学教育的新模式,我们必须开拓思维、创新观念、顺应潮流,探索与研究符合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的医学教育新机制,克服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共享有效社会资源,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努力提升医学教育培养水平,构建能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医学教育新模式。校企合作使教育由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构建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推行早期职场实习,让学生感受职业氛围,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在学校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有效提升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仁璞,邹海林,吕海航,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0):26-28.

[2]邓鼎森,朱启华.探讨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9):7-9.

[3]翟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41-43.

[4]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70-75.

[5]祎莉娜,郭岩.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1):37-40.

[6]王娟,沈小平,叶萌.云计算在医疗卫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1,27(3):42-44.

医学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 藏医药;人才培养;医学人文素养;关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69-02

藏医药作为传统医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藏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它无疑是中国民族医药的最好的代表。虽然民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同一性,都统称为传统医药,《宪法》中“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框架内合法存在和继承发展,并可以用一个共同的“中医政策”来处理相关的问题。但是,中医学和民族医学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中医学不能涵盖各少数民族医学,各种民族医学和中医学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拥有民族地区的药物资源和医疗技术,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色,它们不是中医学的分支,而是中医学的兄弟。作为一名民族医学藏医药学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人员,对自己所了解和熟悉的藏医药学的人才培养和医学人文素养的关系方面自己的观点简要论述如下:

一、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医学科学素养和医学人文素养并肩重要,而医

学人文素养又与人文精神是等同使用的。医学人文素养是以求善,求美、关注人性和关注人的情感为特点,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是医务人员经过反复认知和长期实践,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穿到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强调医学知识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的医学科学素养的始终,在平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固有素养,是医务人员崇高精神世界的折射,在品德,情操、思维、学识、才干、心理等多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和体现。这样一个时代所赋予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卫生医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作为民族医药藏医药学高等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是否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取决于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层次医药人才。所谓高层次医药人才就是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医学科学,人文素养兼备的高素质医药人才。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课程主要有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部分构成,其中人文课程比重平均占20%―25%,我国在20世纪以来也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并且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的办学方法来培养健全的医学人才。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素质教育。”因此,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根据2009年一项山东省内医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显示医科大学生应有的人文修养过底,历史文化知识贫乏、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的悲天悯人情怀。这样的医学生即使成为医生,也将是对病人缺乏同情,对生命缺乏关爱的医生。所以,树立新的医学观念,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综合品质的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在培养人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人文素养教育是藏医药学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

藏医药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的传统医学,主张医药一家,没有民族文化的大背景,没有人文科学的滋养,没有地域特色的药材资源和医疗技术,藏医药学失去了理论根基,也失去了独有的特色,它是千百年来藏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民族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特色,历来十分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

医护人员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它能救死扶伤,化解病痛,所以医务工作者被冠以“白衣天使”的美名。民族医学藏医药学也与其他医学一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医药工作者就必须在扎实的医疗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以悲天悯人,满怀关爱,能够舍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作为最重要的职业素养。藏医药学中把医生的素养包含在六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医者必须具备善心和通各科人文知识的阅历”正如医学生誓词中所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保持医术的神圣和纯洁”。不管是藏医药学初学者,还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都必须学习的第一堂课程是藏医伦理学,所以传统藏文化中的许多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利他无我的佛家思想也扎根在藏医药学中,还特别注重医学本身之外其他多领域交叉学科的学习和互相相辅相成。从历代成就卓著的名家到今日方名远扬的藏医学家都继承和传播一条不变的定律,所有文化包含在“五大明”和“五小明”十大明中,其中学习藏医药学,就必须学习和具备较高的其他“九明”知识,只有具备这样的学识和素养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医生,除医学外,还包括哲学,伦理、因明、工艺学、天文历算、梵文等人文,地理综合性的知识。认为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是培养医护工作者关爱生命,尊重病人的必修课程,我想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人文知识并重的教育体制,藏医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始终如一的贯穿和学习实践这样一个定成不变的思想,成为培养藏医药人才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三、继承藏医药学传统人文素养教育和吸收现代模式人文素养教育是藏医药人才培养的科学途径

医学的性质决定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人就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特点,就决定了医学不可分割的两面性,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著名医学史学家西格里斯指出:“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不仅要防治疾病,使机体得到康复,还要使人得到调整,以适应它的环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医疗和科研工作者,他们今后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具有感情,思想的具备丰富社会内容的人,因此仅仅凭借医疗技术的精湛是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医疗卫生和新的疾病研究领域的难题,因现代社会的因素,心理因素诱发的精神和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增加,医学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门自然科学,而是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它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是以人为对象,是一项社会事业,所追求的是人的健康,医学知识和技能只是实现健康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强调“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完美和最高尚的”,“医学有无私、大方、谦虚、含蓄、深思熟虑、判断准确、举止安详、积极进取、廉洁忠贞、语言庄重、善于谋生、业务兴盛、摒除迷信等优秀非凡的品格。”,所以健康的定义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心理和精神完好的状态。当今我们医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博爱的胸怀,道德的操守和法律的意识,也包括学术上的诚实和宽容。这种素养只能来自于人文素养知识的教育,来自于实际医疗实践中前辈和学长们的言传身教,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情操,培养不仅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须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藏医药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和重视藏医伦理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还要吸收现代的医学法律,医学心理学、卫生管理、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医学经济学、医疗保险、健康教育等知识的人文素养教育。

现在的医学院校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培养医学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栋梁,他的培养方向是能成为深入了解病人及其痛苦,能够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伦理道德素养。所以正确树立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原则,就必须在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藏医药人才培养而言,把藏医药传统人文素养与现代人文素养结合的教育模式为途径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藏医药人才,更需要新知识和新方法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医学需求的德医双馨,仁心妙术的优秀藏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岳芸 、刘兆玺、王艾辅导员视阙重塑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和实践,中国西部科技[J],2009,8(15),100―101

[2]玉妥・云丹贡布所著藏医《四部医典》论述续部分第三十一章[M],人民出版社,1982年。

医学人才培养范文4

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朱良春)。重视中医继承能力的培养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也是“学有根本”、培养中医专业思想的需要。通过研读经典、跟从名师,学习古人及导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医道素养,是中医继承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7],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更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目前中医长学制教育中,不仅缺乏中医经典课程的系统设置,对于跟师临诊亦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动态、客观的考核评价方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

2中医学专业七学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面对目前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教育中日益凸显的问题,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突破传统的“5+2”培养模式,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加强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应于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推动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将大有裨益。

2.1总结教改经验,找出存在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整理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教育的特点、优势并进行现状分析;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0所,通过调研和发放问卷等方式,调查了目前中医长学制学生中医思维、中医临诊能力、创新能力等情况,中医经典、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设置,临床实践情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情况等,对目前中医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2.2优化课程体系,实现七年一贯

根据中医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学生终身教育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和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三个并重”,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医学、现代医学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理论和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夯实中医经典功底,提升中医传承能力,强化中医临证思维能力。

2.3强化中医思维,提高临证能力

2.3.1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优秀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跟师临诊,促进本科生早进临床。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临床导师”和“技能导师”。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导师的临证经验,更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及导师著作,撰写读书笔记,理解并掌握导师临床思维、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并在导师指导下归纳整理收集到的病案,探讨有关理论渊源,围绕导师学术思想撰写论文。

2.3.2强化技能训练

建设实训平台,加强医、药、针、推相结合的中医技能实训,强化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无菌操作、病案书写等临床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实现七年一贯,临床技能实训不断线。

2.3.3加强临床实习

强化临床教师带教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安排学生跟随校内、附院教师,在随师侍诊过程中温习经典理论和学习方药运用,培养中医思维,深化中医理论理解,促进临床辨证感悟。

2.4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意识

2.4.1增设科研创新类课程

结合中医研究特色,在本科阶段开设《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中医实验技术》和《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等课程,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等中医人才。

2.4.2推进“三阶段渗透”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阶段见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三阶段渗透”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本科生早进临床、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课堂教学,即着重阐述理论,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阶段见习,即让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针对某一专题或某一系统疾病进行门诊或病房见习,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建立感性认识;科学研究,即通过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等,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主探索性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2.4.3完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为保持创新教育的连续性,在课外设置“创新与实践学分”,将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业要求。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为平台,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SRT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更为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改革体会与展望

医学人才培养范文5

1.1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特点

现实性。临床医学研究和今后服务的对象是现实的人,临床医学教育要培养直接与人打交道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人才。这就意味着临床医学教育不能仅是象牙塔内形而上的思考,或对理论模型和假设的操作,它必须关照社会,关照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必须将自身置于社会性的环境之中,处理好对于现实的人和社会的关系。

综合性。临床医学教育的综合性源于临床医学学科的综合性。第一,临床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一环,必然要与基础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其他医学学科相互交融;第二,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发展和进步的推动;第三,现代临床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要求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怀”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相容并蓄。

实践性。临床医学是一门医学理论导向的技能性学科,需在现实的社会中发挥它的作用。临床医学教育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得以完成。

持续性。复杂多元的环境和不断变化着的人类疾病使得临床医学教育必须采用终身教育模式,其教育体系包括: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

1.2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的规律

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着高等临床医学教育除遵循高等教育普遍性规律之外,仍有其特殊规律。

就普遍规律而言,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需关注社会、群体和个体这三个层次。因此,高等临床医学教育首先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优秀临床医学人才,促进医学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其次应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为医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和学习层次;最后应关注个体多样性,为医学生创造自由宽松,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研究环境。

就特殊性来说,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关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几个结合,即医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与医学科研的结合,临床医学与相关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结合,在校教育和后续教育的结合。

2多元环境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向

医学教育理念从“关注病”到“关心人”的转向。现代医学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临床医学关注点已不再停留于疾病层面,而是结合患者个体心理和群体社会环境进行医治和保健。因此,临床医学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多维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人的精神、生理因素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思考和把握病因,从自然、生物、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对疾病进行诊治和研究,进而提供更有效、更富同情心的医疗服务。在“关心人”的医学教育理念下,患者不仅是单纯的疾病载体,同时又是各具特性的沟通对象、可能的心理问题人群、情绪急躁者等;医生在诊断和医疗之外,还需对其进行语言沟通、心理辅导和情绪排解。

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角色到“多重”角色的转向。教育理念的转变对现代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全面要求,在使学生成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临床技能的医学专家的同时,还赋予其更多角色身份一作为沟通者,他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强化沟通技巧和咨询能力;作为合作者,他必须通悉与基础医学专家、药师等的协作,具备组织团队、把控全局的能力;作为健康倡导者,他必须关注疾病预防、家庭保健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医学问题;作为学者,他需要掌握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前沿,积极展开探索研究,推动医学发展;作为专业人士,他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

人才培养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向。传统医学教育强调教师根据教材设定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结构化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学生群体本身的多样性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仅强化了学生记忆知识的技巧,但对其思维和实践却鲜有裨益。现代医学教育转向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病例问题和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考、实践和自学能力,从而能灵活运用知识,并能紧跟医学发展趋势,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及时更新。

3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中的临床医学课程

3.1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重视人文知识和沟通技能教育。临床医学教育作为一种对人的培养,医学生除了掌握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之外,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医生和患者、医师和药师等人际关系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的又一基础。因此,欧美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和沟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接受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整个过程中,贯穿对医学伦理、道德价值、医患关系、面谈技巧、咨询技巧等课程的学习,以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开展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整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讲授、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学习和问题讨论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深入思考和分析,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如今,PBL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等整合式教学已被广大欧美医学院校所共识,国内部分院校也开始在课程改革中引入整合式教学。实践证明,整合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比如,通过“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医学生能够对整个系统器官有立体和直观的认识,并要求在短期内掌握涉及生理系统的各学科知识,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系统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与此相应,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也是现代医学教育普遍采纳的有效方法。

加强临床实践和学术科研的结合与互动。除了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实践、实习等环节,一流医学院校非常强调科研对临床医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科学研究,有助于医学生巩固基础医学知识、拓展学科视野、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医学研究中,既是学习者又是发现者,由此获得的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堆积,而是基于问题探究的系统性认识和方法,切合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流医学院校在不断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注重根据学生学习的直接效果对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适时调整,提供最佳课程教育。比如,一些医学院校根据经验和研究发现,传统教育模式在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方面有其优势,因而进一步对原有完全PBL模式进行改革,采用传统教学与PBL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型或杂交型课程。

3.2若干课程实例

Patient,Physician,andSociety课程(PPS)。“患者-医生-社会”是一门将患者与医生、疾病治疗与群体健康相联系的课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将这门课程贯穿四年临床医学教育之始终。该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医学生的实际临床诊断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和伦理价值观念,并综合介绍公共健康知识与社会保健政策。PPS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多处理医患关系、诊断患者的经验性学习机会,并在医疗实践的同时,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社会伦理、公共政策,符合临床医学中医生与患者互动、医疗与预防并举的实践原则。

BodyandDisease综合课程。“人体与疾病”是一门按器官系统教学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围绕生理系统和临床常见病组织教学,打破临床与基础学科的硬性划分,对医学学科进行整合,弱化学科特点和基础概念,让临床教学回归临床。相比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普遍采用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分科教学和实践方式,国际一流医学院校更青睐于在医学基础课程之后,按器官系统进行跨学科综合教学模式。例如,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自第一学年末开始,按肾脏、心血管、肺、胃肠(包括营养学)、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五部分展开“器官系统”课程教学。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在为期1年的医学基础课程教育中,先后设置“分子与细胞”、“普通人体”、“大脑与行为”、“人体与疾病”等系列综合性课程。其中,“人体与疾病”占近一半的课程时间,整合了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的课程,针对临床疾病开展系统教学。

Problem-BasedLearning(PBL)。准确地说,PBL是一种教学方式,区别于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法,倡导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临床医学教育中的PBL教学以具体病例为基础,旨在提高医学生处理实际医疗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缺憾。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陆续开始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加强了医学生经验认知与理论学习的结合融通。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考察借鉴国外医学院校PBL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秋季正式开设PBL课程。经过1年来的实践,学生在收集分析资料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探究思维等方面都获得了提高和增强气

医学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药学专业 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010-03

近年来,我国药学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仍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样式和运行方式。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对高等药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改革。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实行的是“专才教育”的模式,即根据国家下达的人才培养计划选择专业,确立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这样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对于综合性大学药学院及部分教育部直属医药院校如何转变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多探讨,如北京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四川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逐步确立以研究型和药师型模式来培养药学人才。但是对于医学院校创办的第三类药学院系,如何利用自身在医学方面的优势,改变现有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都很少报道。我院属于地方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系创办于1999年,目前可招收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三个专业的本科生,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但在教学资源及教学水平上与综合性大学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充分利用我校教学资源,突出地方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是我院药学系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如何发挥我院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优势,转变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拓宽学生的人文和社科管理知识,按学生的专业理论满足学科发展需求,专业技能适应岗位技术需求相结合的新模式,培养牢基础、高素质、宽口径的应用型药学人才,满足药物生产、药物销售、医院药学等环节的社会需求进行如下改革探索:

一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专业建设为核心,工学结合为特色,着重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具体见图1。

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我们精心组织各类示范教学和观摩教学等活动,大力倡导广大教师运用讨论式、问题式、导学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局面。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的运用,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在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验教学环节上,重新修订各专业实验指导,使实验教学效果稳步提高。通过校内的实验、实训教学和校外的顶岗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将理论课学到的基础知识逐步应用到实践中,达到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

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内容

了解企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重视学生校内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训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从1∶1调整至1∶6。同时与企业合作,构建一批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实训教程,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施理论与实践课剥离,实践课程单列,实现中药专业实践教学从模拟仿真真实场景教学的走向,通过校内高仿真生产实训,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衔接,使学校培养和行业需求达到一致的目的。

2.改革实验教学和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方式转变要由原来教师主讲操作转变为任务驱动式教学,即给学生下达实验任务,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写出实验方案设计,包括选择什么实验方法、仪器、试剂等,老师通过讲评实验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且允许有不同的实验结果,甚至失败的结果。这样可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应改革单一的考核形式,合理运用开卷笔试、小组作业、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使考核更能反映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更注重活学活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3.建立三阶段“实验新模式”,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基础实验教学阶段。以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在此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并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掌握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掌握规范、快速、熟练、准确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的实验操作称量、回流、分馏、滴定分析、干燥、过滤、重结晶及常规仪器的使用。

第二,专业实验教学阶段。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并将基础操作技能应用到专业实验操作中,将基础操作技能与专业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如中药化学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既用到了回流、分流、重结晶等基础操作技术,又学到了柱层析、薄层层析、萃取等分离、精制实验技能。

第三,综合应用实验教学阶段。内容包括专业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较高水平的专业综合实验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多、时间长、难度较大。以生产中药制剂为例,实验训练先由教师出题并提出具体要求,用指定的原料制备指定的产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制剂生产的操作、质量控制技能。此实验体现药材的炮制、提取、分离、纯化过程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工艺性,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具有成熟性和一定的先进性特点。

三阶段实验教学模式需遵循客观规律,由浅入深,才便于学生掌握,可使学生对实验兴趣更加浓厚,实验操作更加认真细心,操作技能更加熟练,可达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

第四,以教师为主导,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并推行“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其他辅助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查阅、翻译外文资料、参与教师科研、设计实验方案、申请并直接参与创新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研创新能力。

二 教学管理改革

1.规范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要使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就必须规范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之上。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教材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改革中要重视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积极制定保持教学工作“有序、高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健全各种教学管理文件,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如实验室主任负责制,教学督导制度,青年教师预试讲规范,教学过程规范化操作程序,教学差错或事故的申报与处理程序,教学质量的“双盲”检查与控制规范,教材与参考书的选定、提交与确认规范等。

实验室主任负责制是一项适合本专业发展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通过实验室主任,并由后者全权(直接)安排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学实验室的建制与研究实验室的建制保持统一,并体现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的高度共享与最优利用。这一制度在运行实践中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精英与大众教育并举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强化质量意识,认真研究如何在教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于在校学生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准确及时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是由适时监控与反馈相统一的闭环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信息收集、评估、分析、反馈、调控六个环节,其中核心的环节是评估。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建立的目的,不在于已经取得的“质量”,而在于实现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持续不断地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学管理的方向和目标是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单纯某一方面的改善就能奏效,而需要全方位的协调行动。

建立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确定“量标”,进行质量评价。以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为依据,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比如,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学生论文质量标准等。

具体组织执行所制订的计划和措施,实行全方位的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的监控,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建立必修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机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必修课程的主讲教师,并要求本专业的所有教授、副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以保证课堂教学第一线师资队伍的质量。

第二,建立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学院领导听课机制,听课活动是监督、检查课程教学状况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建立各级领导、同行、教学督导听课机制是实施教学过程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客观的了解教学一线情况,便于改进工作、加强管理。学院积极以教学督导听课为重点,开展多种类型和层次的听课活动。聘请一些专业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做学院的教学督导,定期或不定期的听课,每月集中一次进行总结、交流、研究、分析,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掌握教学动态。由于教学督导听课认真、看问题全面、分析透彻,提出的意见非常诚恳,对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建立学生评教机制。“学生评教”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而被广泛应用。它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在学生评教中,将运用教学质量问卷、座谈、指标体系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3.制定灵活的学习成绩考核办法

明确教务管理规定,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以考查课考核为例,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占70%,期末考核成绩则占30%;实行等级积分制,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最后成绩。这种成绩考核方式,将使学生从一味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十分艰巨的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培养什么样的药学人才,如何培养药学人才,才能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和复杂的竞争,这仍然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继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6):69~72

[2]宋思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20):11~13

[3]郭娇、齐平、周泉.医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药学教育,2008(24):1~3

[4]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5] 黄林清、黄婧.对我国药学教育模式的再认识与思考[J].药学论坛,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