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1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性激素替代疗法;常规保健;雌激素水平

[中图分类号] R71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111-03

更年期为女性必然要度过的一段重要生理阶段,这段期间女性结束了月经史,生殖能力随之停止,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也不断下降,通常会令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与代谢障碍,易导致更年期阶段出现潮热出汗、烦躁激怒等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影响[1]。本研究对在我院更年期妇女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sex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和进行常规保健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中,年龄43~52岁,平均(48.6±5.3)岁;对照组中,年龄45~51岁,平均(47.2±4.6)岁。上述患者均出现程度不一的失眠、多梦、抑郁、记忆力减退、潮热出汗、慢性疲劳等更年期常见症状。将3个月内服激素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肝肾功能障碍、双侧乳腺良性及恶性肿瘤患者排除。本研究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及临床症状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健治疗:鼓励患者科学对待更年期,合理调节饮食,使用高蛋白、富含纤维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定时进行妇科检查,保持个人卫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RT,采用结合雌激素片(国药准字H20090172,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0.625 mg×14片 ×2板),1片/次,1次/d,1个疗程为28 d;在治疗的第9天加用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国药准字H33020715,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 mg×100粒),2粒/次,1次/d,每隔9天服用1次,连用3次。

1.3疗效判定标准[2]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更年期症状评分量表(Kupperman)评分进行判定,满分63分,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与得分成反比;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分,患者心理状况与得分成反比;对患者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采用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opause quality of life scale,MENQOL)进行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得分成反比。上述评价均由我院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患者的回答得出结论。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显著提高,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Kupperman、MENQOL及S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ENQOL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更年期是女性的一个正常生理阶段,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会出现下降,随着卵巢功能的下降,会导致一系列不正常的心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临床上对于该种现象称为更年期综合征[3]。更年期综合征的生理变化主要有内分泌变化、生育功能下降、月经异常等,在心理方面,患者的主要变化是焦虑、抑郁、烦躁以及多疑等。美国研究指出约有50%的更年期妇女存在心理焦虑的现象,国内的研究与此基本一致[4]。更年期的心理状态变化对妇女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更年期出现症状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如果对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导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5-6]。女性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能做好关于女性的保健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保健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7]。随着更年期研究的不断发展,多种保健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常规的饮食指导、正确对待、加强锻炼、定期进行妇科常规检查以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2水平显著提高,LH与FSH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ENQOL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由结果可知,给予有效的保健措施和HRT对维持更年期妇女身心状态以及激素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美国是首个使用HRT更年期综合征的国家,此种疗法主要是根据患者体内激素分泌的情况进行相应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解决雌激素分泌不足以及卵巢功能减退造成的症状[9-10]。本研究观察组在使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给予HRT,短期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有研究表明,绝经后E2含量明显降低,雌激素的含量也逐渐下降,导致女性体内代谢紊乱,所以HRT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短时间内能有较好的效果,对身心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11]。但是也有部分研究报道指出,雌激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乳腺的影响较为明显,部分患者接受雌激素治疗后,会有一定程度的乳腺上皮细胞增生、胀痛的表现[12-13]。笔者认为,在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饮食方面的合理调节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达到较好效果的一个关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HRT的效果。另外由于本研究时间跨度较小,样本量也较少,因此对于雌激素治疗的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14]。

综上所述,对更年期妇女采用HRT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激素水平,使其平衡,有效缓解其更年期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丽,徐萍.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895-896.

[2]蔡艳悦,黄筱.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及对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396-5398.

[3]李春季.性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93-194.

[4]李莉.更年期女性激素替代疗法的合理应用[J].中国药业,2014,23(6):56-57.

[5]李岩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63-64.

[6]户亚光,李云香,尚俊伟.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5):38-40.

[7]付桂芹.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11):89.

[8]邓继伟.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坤泰胶囊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1):50-51.

[9]阴春霞,贾云霄,曹阳,等.绝经后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延缓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66-568.

[10]李岩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63-64.

[11]D′Elia HF,Carlsten H.The impact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humoral and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in vivo,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Scand J Immunol,2008,68(6):661C667.

[12]Danby FW.Menopaus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n dermatology[J].Jama Dermat,2014,10(11):51-52.

[13]王富利.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妇女脂类代谢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588.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2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相关症状和认知情况,以做好更年期妇女

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选择245例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0份。结果:更年期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8±5)岁,更年期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47±5)岁,主要症状包括烦躁、心慌、盗汗以及阴道干燥等,有性生活的占86.11%,对更年期综合症非常了解的占19.25%,了解治疗方法的占24.6%。结论:要加强更年期妇女的预防保健和心理卫生指导,帮助更年期妇女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关键词:更年期; 预防保健; 认知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85-02

更年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是妇女从生育能力旺盛和性生活正常逐渐衰退到老年, 即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阶段〔1〕。多发生于40~60岁,此阶段女性因内分泌的变化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称为更年期综合症,有些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知识女性要承受事业、家庭、终身学习等多重压力, 其更年期症状相对来说会更严重些,因此加强这个时期的健康调查和医疗保健工作很重要。为此我们对更年期女性的相关症状和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使预防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体些。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就诊的245例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收回240分,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97.96%。

1.2 调查方法: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将调查对象分为55岁(64例)4个年龄组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受教育程度:文盲或半文盲,占4.5%;小学,占10.5%,初中,占23.5%;高中或中专,占35.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6.0%。

2.2 职业:教师50例,占20.83%;医护人员44例,占18.33%;单位领导32例,占13.33%;离退休26例,占10.83%,公务员24例,占10%,工人18人,占7.5%;其他46,占19.17%。

2.3 绝经情况:有185例妇女绝经,占77.08%。绝经的发生年龄段在46~54岁之间,平均绝经年龄为(48±5)岁。

2.4 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情况:有178例妇女存在更年期症状,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47±5)岁。各年龄段妇女更年期主要症状的发生率,见表1.

2.5 性生活情况:240份问卷中回答性生活状况的216份,回答率为90%。其中有性生活的186例,占86.11%。回答性生活频率的问卷有156份,占83.87%。

2.6 对更年期预防保健的认知情况:对更年期综合症非常了解的占19.25%,了解一些的占35.25%,了解很少的占15.25%,不了解的占30.25。更年期知识来源:报纸占42.1%,医学书籍占37.9%,电视讲座占15%,其他占5%。了解治疗方法的占24.6%,基本了解的占33.5%,不了解的占41.9%。

3 讨论

3.1 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更年期是妇女在此期间90%的妇女都有轻重不等的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2],如烦躁易怒、焦虑、潮红、出汗、心慌、有失落感、减低以及月经紊乱等,个人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本研究中更年期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47±5)与平均绝经年龄为(48±5)岁很接近,反映了之间存在相关性。烦躁心慌、盗汗以及阴道干燥等主要症状中烦躁心慌发生率最高,各年龄段表现的严重程度不一,但是45岁以下的症状发病率稍低些。而且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文化观念、个性特征及研究方法均与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有关[3~6]。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对更年期妇女的预防保健工作,要从40岁开始就要注重更年期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和性保健,帮助妇女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预防保健工作要做到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要关注妇女的心理、生理、文化差异、等,做到早预防、早控制、早治疗,全社会和家庭都要关心和理解更年期妇女,帮助她们建立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同时也要指导她们调整好心态,相信周围人群的关爱,以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以保持更年期妇女的较高生活质量。

3.2 更年期妇女对预防保健和治疗知识的认知情况: 从调查发现更年期妇女对更年期知识以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不是很理想,主动去了解更年期知识的妇女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或经济状况较好的妇女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妇女,这部分妇女迫切需要更年期知识的指导,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治疗的目的,减轻症状、预防症状或控制症状,以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减轻更年期症状的痛苦。多数妇女没有意识到围绝经期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平时没有关注或很少关注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导致更年期知识很贫乏,遇到更年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时比较困惑, 及易出现焦虑、抑郁、烦恼、恐惧等不良情绪[7],更加重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严重程度。因此提示大家都要重视更年期妇女的围绝经期预防保健工作,从多方面、多渠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保健方法以及治疗知识普及宣教工作,以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熊庆, 吴康编.妇女保健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49.

[2] 林守清, 徐苓主编.女性生殖内分泌性激素补充疗法.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第05453号.

[3] 王临虹, 赵更力, 葛美云, 等.社会心理因素对妇女更年期症状影响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0 , 15(1) : 281.

[4] 赵更力, 王临虹, 鲍月琴, 等.城市与农村妇女更年期症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1992 , 7(6) : 371.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3

【关键词】 更年期女性;抑郁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以及其他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和老化会引起一系列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变化,如失眠、易怒、焦虑不安、抑郁等,并由此引发的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1〕,严重影响更年期女性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本文拟调查分析更年期女性伴抑郁不良情绪的状况,为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提供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08年1至12月在我院咨询门诊就诊女性患者260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4.87±3.69)岁。正常月经121名,月经紊乱54名,停经85名。所有患者既往和目前均无重度神经官能症及精神障碍性疾病,排除甲亢、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贫血等慢性病史;排除双侧卵巢切除、卵巢肿瘤或卵巢功能早衰者。

1.2 方法 由调查者采用统一解释语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取得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填写。对于无阅读能力者由调查者向其宣读各个量表的项目并记录其选择的答案。仔细核查无漏项后,当场收回问卷。①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定更年期症状〔2〕:用于评定更年期的躯体症状,包括13种更年期症状,将更年期常见症状分别按4级评定:无症状为0分,偶尔有症状为1分,症状持续为2分,影响生活和工作者为3分。每个症状实际得分为症状轻重程度×该症状固定指数。总分为63分,按评分分为无更年期症状(0~4分),轻度更年期症状(5~10分),中度更年期症状(11~25分)和重度更年期症状(>25分)。②抑郁量表采用CESD表:该表共有20个条目,是美国目前应用的抑郁自评量表,具有只集中于抑郁心境而不包括抑郁躯体表现的优点,主要反映主观抑郁感受,代表抑郁症状的主要方面,该表能较好地反映病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症状。总分范围为0~60。根据症状发生的频率,每一项分为4级,0分为没有或几乎没有,1分为少有,2分为常有,3分为几乎一直都有。要求被调查者按自己过去1 w的实际情况作答。总分≤15分认为无抑郁感受;总分16~19分为可疑的抑郁症状;总分≥20分,为肯定的抑郁。

1.3 更年期诊断标准 年龄45~60岁妇女,除月经失调外,有潮热出汗症状,可伴有心悸失眠、疲倦、胸闷头痛,忧虑、抑郁、紧张、不安、烦躁易怒、情绪异常,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血压波动、关节痛、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萎缩性阴道炎、尿失禁等等症状。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增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更年期女性CESD评分情况 无抑郁211人,占81.15%;可疑抑郁25人,占9.62%;抑郁24人,占9.23%。

2.2 更年期症状不同的女性其抑郁情况比较 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为90.38%,症状不同的更年期女性在抑郁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 论

更年期是妇女闭经的生理过程,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过渡时期〔3〕,一般在40~60岁。此时部分妇女出现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并在心理上出现情绪变化。由于内分泌紊乱导致卵巢功能减退,血中雌孕激素水平降低,使正常的下丘脑垂体卵巢之间平衡失调,FSH和LH分泌增多,直接影响了自主神经中枢及其支配下的各脏器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而血β2内啡肽及其自身抗体含量明显降低,也是引起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原因之一。各种社会因素、家庭关系和夫妻性生活等都可以对其产生影响〔4,5〕。由于内分泌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造成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定、潮热或畏寒、胸闷、烦躁不安、易激动等症状,以往性格温和、开朗乐观的人,到了更年期后却变得情绪不稳、性急易怒、喜怒无常,无端的心烦意乱,时而兴奋,时而伤感,与家人或周围人关系不协调,遇事容易急躁,甚至不近人情。身体和精力出现减退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作用、家庭地位往往发生改变,有些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零乱,情绪消沉,表现为抑郁、悲观、对人冷漠;常感到悲观失望,总感到身体不适,对自己的健康非常在意,造成紧张、焦虑、头痛、失眠、偏执、猜疑等,怀疑自己患有非常严重疾病。

本研究提示,随着更年期症状的加重,抑郁发生几率升高。因此加强更年期健康保健,对更年期女性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向其说明更年期是女性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特殊时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要正确对待,解除精神负担,消除恐惧,不必要过分注意由此而产生的多种不适〔6〕。到了更年期的妇女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加强自身养生,坚持自我认同,进行自我宣泄,学会自我辨病、善于自得其乐。处理好家庭、社会关系,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创造温馨氛围。注意营养饮食,合理膳食,食用低脂肪、高蛋白、维生素丰富、高钙食品以增强体质,还有利于对抗更年期综合征,包括补充优质蛋白(鱼类、奶类、豆类、瘦肉等)、多吃新鲜水果和绿叶菜、摄取足够的微量元素、不宜食用油腻食物、减少食盐量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坚持适宜的运动,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太极拳、集体舞、慢跑等,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睡眠,合理安排生活和环境,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劳累,讲究更年期个人卫生。进入更年期,牙齿开始松动,咀嚼功能下降,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要常洗澡,勤换内衣,应每天冲洗外,以保持清洁与舒适。对疾病的期待性焦虑,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从膳食指导、体育锻炼指导、心理咨询、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以及针对对象所患疾病的防治等健康促进措施,采取不同形式的宣教。对焦虑者可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重视更年期女性身心健康,积极防治更年期的绝经后出血、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炎症等常见妇科疾病,合理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积极防治绝经后妇女常见的骨质疏松、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通过多种服务形式,使更年期女性充分了解到自身可能出现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变化,通过自身调节和适宜的保健服务保持健康的状态,多方位地满足更年期妇女的医疗和保健需求。提高更年期妇女的认知水平,消除无谓的恐惧与忧虑,帮助解决各种情绪障碍、心理矛盾、心理冲突等问题,避免她们对更年期存在误解和偏见,使广大妇女及其家庭成员都能了解更年期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更年期,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抑郁情绪发生,使其平安、健康度过更年期。

参考文献

1 熊 庆,吴康敏.妇女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2960.

3 王晓华,李 洁,李红梅.1200例门诊更年期妇女相关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6(8):4950.

4 Amore M,DiDonato P,Berti A,et al.Sexu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the climacteric years〔J〕.Maturitas,2007;56:30311.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4

【关键词】社区;健康保健;调查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91-02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程度,而健康保健和生命质量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健康教育是利用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居民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并改变存在健康隐患的不良生活方式,使居民掌握相关健康知识的水平得到提高。在此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妇女的保健工作也愈加重要,现调查社区妇女健康保键的需求情况及探讨相应的保健对策,对我院辖区范围内社区妇女689名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应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我院辖区范围内的妇女689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器妇女73名,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5.39±4.24)岁,更年期妇女136名,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2.68±5.79)岁,已婚育龄妇女310名,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3.16±5.28)岁,青春期未婚妇女170名,年龄15~18岁,平均年龄(17.23±1.08)岁。

1.2方法

自制调查表格,并对各个时期的妇女的保健需求情况、已有的保健服务项目、掌握健康知识的水平等情况进行调查,汇总调查结果。

2 结果

2.1更年期妇女保健需求

妇女病检查并治疗的妇女69名,占比为50.74%,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的妇女63名,占比为46.32%,希望掌握更年期卫生知识的妇女81名,占比为59.56%。

2.2育龄期妇女保健需求

更年期育龄期妇女希望掌握更年期保健知识,新婚育龄期妇女希望掌握避孕、优生优育、生殖道感染等疾病知识。计划生育指导136名,占比为43.87%,母婴保健指导208名,占比为67.10%,妊娠期保健指导221名,占比为71.29%,产前检查273名,占比为88.06%,保健指导203名,占比为65.48%,分娩时家人陪伴265名,占比为85.48%,产后母婴同室252名,占比为81.29%。

2.3青春期女性保健需求

大部分青春期女性希望掌握月经来潮、经期保健、经期卫生、女性生理解剖知识。掌握月经来潮相关知识的女性152名,占比为,经期相关的健康知识133名,占比为,生理卫生知识117名,占比为。

3 讨论

3.1社区服务中心是开展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阵地

社区妇女保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区妇女的身体健康,并以妇女身体保健为中心,以防治结合的手段开展的各项工作[1]。社区妇女保健中心是以基层妇女为重点服务对象,围绕妇女的生殖健康开展各项工作的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全面检查妇女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建立健康档案,且设置联系服务卡,将各项服务落实到具体个人[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更年期、哺乳期、产褥期、孕期、经期等方面的保健工作[3]。

3.2经期的健康保健

女性处于围经期状态时,妇女身体内分泌物质水平不稳定,机体代谢功能减弱,各个器官的功能减弱,对此,女性应充分认识经期以及经期前后的相关卫生知识,并做好心理准备[4]。合理饮食是保证机体拥有充足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科学的饮食有利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类疾病的发生。女性处于围经期时,应注意食用低脂肪、低热量的物质,并注意多食用含钙量较高的食物,且不可过多饮用咖啡,不可吸烟、饮酒,同时,要重视外的洁净,坚持每天换内裤。保持身体体力与脑力达到协调状态有利于疲劳的消除,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是获取健康身体的重要方式[5]。因此,妇女可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充足,进而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妇女处于绝经期或接近绝经期时,身体会逐渐衰老,再加上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妇女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进而促使身体功能紊乱而引发疾病。因此,妇女应当正视事实,积极学习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并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3青春期女性的健康保健

青春期是女性成熟的过渡阶段,女性处于该时期时,其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而其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均出现较大的改变。女性处于该时期时,身体处于快速成长发育时期,其中枢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均快速发育,从而出现排卵等情况。女性的第二性征逐渐开始发育,如、等。不仅如此,女性的精神状况也出现较大的变化,其独立性逐渐增强,且抽象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均发生改变。青春期的痛经、月经不调、自卑、厌学、性早熟等生理或心理状况均会引发较多的问题,因此,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青春期女性的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保证青春期女性处于身心健康的状态。

3.4更年期妇女的健康保健

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应加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向该时期的妇女讲解相关个生理知识,消除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帮助妇女该病负面的心理状态,树立保证健康的信心。女性的更年期通常早于男性,处于该时期女性的腺体分泌物的量较少,阴道发干,不利于性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更年期女性可到妇科门诊应用剂,以减轻不适症状。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应鼓励更年期女性积极面对生活,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一变化过程,使更年期女性保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曹兰萍.社区妇女健康保键的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J].当代医学,2011,25(02):155-157.

[2]荆玉霞,杜雪平,孙艳格,等.北京月坛社区妇女保健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020(03):268-270.

[3]张巍,刘媛,刘贤英,等.围绝经期妇女健康及社区妇女保健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3(31):5008-5011.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5

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血管功能失调症状。患者常突然面部发热,继而延及颈部和胸部,伴有不均匀的皮肤发红充血,每次持续1~2分钟,接着出现大汗和寒战。周而复始,每天可发生几次或几十次,多在夜间发作,且持续多年。有的妇女甚至出现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心电图改变、血压升高等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更年期女性情绪改变以负性情绪为主,患者多有情绪不稳,包括抑郁、焦虑、易激动、易紧张、失眠、多梦等症状。除情绪改变外,病人还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工作效率下降等表现。

障碍。绝经后,女性阴道分泌物减少,时易出现疼痛感,这种生理上的疼痛易导致“”下降。同时,更年期带来的情绪改变也对产生不良影响。

失眠。其原因部分与潮热、出汗有关,部分与体内雌激素缺乏有关。

其他症状。患者可有四肢麻木、腰酸、背痛、腹痛、胀痛、身体浮肿等表现。

更年期是妇女自生育期逐渐到丧失生育能力的一段过渡时期,这期间由于生理性卵巢功能衰退,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更年期症候群。其中,75%左右的妇女仅有轻度症状,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安全度过,25%左右的妇女会出现中、重度症状,甚至产生轻生杂念,主要与部分妇女的特异体质、心理特点、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预防、护理则显得尤其重要。

在预防方面,要加强对女性更年期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女性的认识能力,解除其思想顾虑,锻炼身体,保持乐观情绪、平稳心态。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劳。禁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含钙食品。更年期症状明显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咨询,接受早期治疗。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范文6

当雌激素因疾病原因而缺乏的时候,当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的时候,当女性进入更年期而需要雌激素的时候,它就更显得珍贵而又神圣。雌激素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女性性征,也不仅仅是为了美容养颜,更重要的是为了女性的健康。

近年来,绝经期女性的疾病越来越多,而且五花八门,心血管方面的,脑血管方面的,内分泌方面的,骨科方面的,精神神经方面的……几乎无不涉及,远不局限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潮热出汗、烦躁不安、减退、失眠健忘、精神异常等。

雪蛤中所提炼出的激素性生物活性物质对于女性有明显的滋补作用。中年妇女处于衰老的过程中,而雪蛤中所含的雌激素、孕酮、氨基酸及核酸等物质,是天然平和的雌激素替代保健品,可提高生殖系统的活性。

同时,雪蛤含有的雌二醇、辛酮具有的同化激素作用,可以调整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起到补虚排瘀的作用,使更年期女性告别“虚黄”状态,有效缓解更年期女性月经紊乱、血压不稳、潮热出汗、心烦抑郁等诸多不适。

雪蛤中所含的活性多肽可以促进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另外,雪蛤泡发后释放出的丰富胶原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等营养成分,与人体具有较好的亲和力,极易被人体吸收,使更年期女性皮肤光滑细腻,充满弹性,焕发青春风采,永葆年轻。

食之问

问:什么是雪蛤?

答:林蛙是生长于中国东北长白山林区的一种珍贵蛙种,由于其冬天在雪地下冬眠100多天,故称“雪蛤”。商品“雪蛤”为雌性林蛙的输卵管,自明代被列为四大山珍(熊掌、雪蛤、飞龙、猴头)之一。作为药食同源的滋补珍品,雪蛤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雪蛤调节人体激素的作用是“遇低则补,遇高而抗”,从而达到双向调节的作用,不会发生人们所担心的虚不受补或过补之说。长期服用不燥不火,老幼皆宜,被赞誉为“动物人参”、“美容圣品”及“天然保健软黄金”。

问:哪些人适宜食用雪蛤?

答:雪蛤具有补血、壮体、安神,抗衰老、美容养颜、补肾延年、平喘润肺、提高性生活质量的功效。适用于如下人群食用。

商务智士、政界要员、进取学子;

司机、长途旅行者及疲劳者:

贫血、先天体质虚弱、年老者、体质早衰者;

孕妇及产后缺乳者,更年期妇女,性生活不佳者;

思虑过度、心神失养、烦躁、夜睡不佳、失眠多梦者;

大病后、大手术后体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