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控编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控编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目的内容 教师指导 总结评估
受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教师之前,曾在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中心担任实训教师近5年。在连续指导了多个班级的数控实训教学后,感触颇深,现将数控实训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异同综述如下:
1.实训目的
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数控实训目的差异主要便现在:中职学校办学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所以实训的目的也就围绕着这个思路,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编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是要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实训的目的强调除了提高动手能力之外的创新和管理等各方面能力,还要为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打下了基础。两者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实训目的更加广泛,要求也相应更高。
2.实训内容
3自行编程校验
4预约上机实操
5实训总结大会
在中职学校,学生多为初中文化程度,甚至有的学生连初中学习水平都还达不到,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基础差,所以在进行数控实训时,第一周要进行编程学习,实训老师在担任实训教学的过程当中无形地担任了编程理论教学的任务,加重了实训教师的负担,减少了学生实操的时间。
高职学院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严格分开,理论教学考虑课程的连贯性和顺序性,理论课程学习完毕后再进行数控实训,实训分为4步:首先进行数控编程理论课程,其次数控操作实训,然后在熟练操作后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实训,最后综合应用掌握的实训技能进行毕业项目设计,达到一个最好的教学效果。
3.实训教师指导
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的指导方式根据实训对象和实训内容的不同也有所不同:
中职学校数控实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计划,编程授课,软件教学,操作指导,成绩评定;高职学院数控实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引导设计,操作指导,成绩评定。
从上面的实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中职实训教学是一个“被实训”的过程,高职实训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实训,积极参与实训的过程。
4.实训总结
中职数控实训这个环节比较随意,学生完成实训后由老师根据整个实训过程和实训成绩总结实训,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后心理上也比较放松,很多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甚至是敷衍的心理,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激起求知欲。在高职学院,数控实训结束后,会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进行一个实训总结会,每个参加实训的学生上台发言,总结数控实训的过程和收获,让学生作为实训总结的主角,同时也锻炼来了学生演讲和表达能力。
5.实训成绩评估
中职学校数控实训结束后,对实训成绩的评估一般由以下成绩组成:实训理论考试成绩、安规考试成绩、数控仿真软件成绩、实操成绩、平时成绩五个部分组成。学生对实训的评估主要通过实训报告本加上实训小结的形式进行,这样的评估模式的特点是具体、量化,直观,衡量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现情况。
高职学院在数控实训评估一般采取等级制,不采取记分制。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设计零件的难度、设计过程、完成情况、实操表现来进行“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学生对实训的评估主要通过总结会发言的形式来进行。
以上五点是本人在长期数控实训中的一些感受,我认为,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受企业的欢迎。在此本人着重为中职数控实训提出以下建议:
1) 增加中职学生数控实训上机时间,增加机床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机床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
2) 建议编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采用一体化教室教学实训模式,将传统的理论授课教室搬到实训基地,边讲边看,边讲边做,做到眼到、耳到、思维到、手到。
3) 重新审视实训成绩的评估模式,因为实训的目的在于过程而不是在于结果,建议采用实训成绩等级制度,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完成零件的情况量化,最后实训成绩按照分数段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让学生提高信心减小差距。
数控编程总结范文2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数控编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实现对学生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 项目教学;数控编程;应用研究
数控编程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编程和操作技能为目标,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操作技能。因此,在数控编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必须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采用项目教学法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零件编程与加工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获得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数控编程课程涵盖了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刀具轨迹控制原理、编程指令、机床操作,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内容繁琐,知识抽象,与数控设备的实际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讲授理论,实践技能的培养由后续的实验和实习实训来完成,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感觉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不清楚零件是如何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切削加工完成的,造成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理论与实际分离,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实践环节表现出动手能力差的现象。而项目教学法转变了教师的根本教学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用全新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围绕着一个个项目展开的,而不再是一些孤零零的知识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不再主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从学生的角度说,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互相交流,并最终提交完成整个任务的方案,这也是对学生的技能的一种培养和锻炼。具体的讲,教师把数控编程课程的知识点分解到一个个零件的实际加工项目中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完成一个个项目,来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由于项目教学最终要求完成零件的加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完成该项目必须的技能。这也正是项目教学法的优势所在,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数控编程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2 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选择合适的实施项目。选择合适的实施项目,这一点尤为重要。数控编程项目的选择对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在确定项目任务内容时要从加工工艺、工作技能、岗位需要等方面综合考虑。合适的教学实施项目往往能够更为有效的锻炼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增进学生自身的素养,激发学生对于数控编程学习的兴趣。比如选择国际象棋棋子的加工作为教学项目,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
2.2 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应全新的教学角色。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充当课堂主体,而项目教学中则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是指导和协助学生来完成项目任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全新看待和置换自身的角色。
2.3 在技能培养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备启发性,精心设计任务、知识拓展、课堂训练,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的技能。
2.4 项目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这两种限制性的特点往往直接决定了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将数控仿真软件应用于项目教学中,这样学生就不必进实习车间和课余时间均能操作数控机床,突破项目教学法对空间和时间的要求。
3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应用实例
下面以螺纹轴类零件编程与加工项目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要求完成所示零件的加工,已知毛坯为已经粗加工过的?准26mm圆棒料,材料为45#钢。该项目以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为载体,要求完成轴类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程序编制、校验与加工等一系列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编制含圆柱面、沟槽、倒角和螺纹等要素的中等复杂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同时掌握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和技能。
3.1 任务分析
要完成本次课题,学生需要做完下列几方面工作:分析零件的图样;加工工艺分析及方案确定;工件的定位、装夹;刀具、量具的选用;切削参数的选择;轮廓基点(节点)的计算;确定加工工艺过程,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程序编制及校验;仿真软件模拟加工;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加工;工件的检测及评分等。
3.2 实施过程
1)讨论分析零件图,提出任务要求。主要包括读零件图、判断工作表面、精度要求最高表面、加工的要素、学生分组分工。
2)活动开展。根据分析讨论结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学习完成任务所需新的知识。螺纹加工的相关知识是完成本项目需要的新知识,学生应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查阅资料、咨询教师等途径掌握螺纹加工指令、加工工艺、检测等新的知识和技能;各小组按要求编写工艺卡和编写加工程序;小组每位成员将编写的程序输入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对加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校正加工程序;程序仿真无误后,各小组利用事先分配好的数控机床,加工出零件;检测零件及评分。
3)成果展示与总结。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加工过程,展示成果,并根据已加工的零件,总结和分析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
4 结束语
在通过近一年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在实践需要时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对教改班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在暑期的生产顶岗实习中,完全可以胜任企业对生产岗位的要求。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而言,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学生对数控编程知识和机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峻,朱敏红.数控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4):8-11.
[2]李云平,叶茎.CATIA课程的项目教学实践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4(3):407.
[3]涂惠,等.基于医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项目教学模式[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67-268.
数控编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数控编程;操作技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省级精品课程之一,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教学改革,总结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削技术,适应岗位需求。
一、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在学习中缺一不可:在教学中,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本门课中,如何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数控程序,是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坚持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对理论的教与学,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强调“授人以渔”。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类比引导,举一反三,深化理解
接触数控编程之初,学生头脑中没有任何概念,加上他们对感性知识的缺乏,因此在介绍数控编程时,可将其与学生熟知的小学语类比。并通过举一反三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把指令的各种应用形式“刻”在学生脑里,解决以往学生编程时出现“不会用指令”、 “指令格式错误”、 “编程规则错误”等现象,增强其信心,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为技能操作做理论准备。
2.模拟仿真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数控模拟仿真软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自己所写下的每一个程序段在整个程序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程,通过现象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和接受能力,引导其思考。同时,通过反复的模拟检验,学生自主完成模拟仿真作品,会产生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并用,拓展编程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充分地拓展思路,避免编程时思路窄、思维不灵活、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等缺点。可将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并用,并通过反例,让学生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学会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可以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总结并积累经验。
4.以开放式实践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开放式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树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意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其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提供条件保障。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主设计或选择实践内容,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加工准备、编程、仿真校检、加工及质量检验工作。实训指导教师全程服务,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自主拓展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和培养,为步入社会后更好地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用实践验证理论,重视技能的逐步提升,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1.讲练结合,奠定操作技能基础
讲练结合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示范性操作,学生从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本课程中,学生在首次接触数控车床时,教师要采用面板操作,程序的输入及调试,对刀及加工等边讲边练的教学法。每一个学习项目也要根据学、练、做结合的总体教学思路,学习一个零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各方面的知识综合,通过仿真模拟练习、技能训练来强化所学知识。最后,要通过实际制作零件来应用和验证所学知识。
2.任务驱动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编程与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提升操作技能。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完成任务的各种信息。而教师负责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安全指导,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使理论与个人经验相结合,构建工作过程知识;完成任务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各组的方案及加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适合企业生产的、经济可行的最优方案。
3.根据生产实际,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真岗实操,强化操作技能
根据生产实际所立教学项目,由简到难,并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以真实零件为载体,实训基地工厂化,变师生关系为师徒关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同时,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企业的数控车床加工全过程,安排真实工作任务,教师统领全局,类似于车间管理人员、小组长管理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模拟行使企业里班组长的职责。在工厂化的环境中,使学生的实训过程和内容与工厂的实际工作保持一致。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使学生适应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拓宽就业面。
4.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精炼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学项目,边练边赛,小组项目完成绩效作为成绩考核的主要部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借助比赛,在全面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精加工意识和时间观念,真正实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目标,以适应紧张忙碌的一线工作环境。
三、构建新型的考核评价体系
数控编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切槽;三种指令应用;起点坐标
以数控车削切槽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HNC-21/22T系统的宏编程处理方法后,通过对数控车削切槽循环的分析,以及在比较其他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以一个固定循环指令来实现切槽循环加工的方法。通过介绍HNC-21/22T系统的宏编程指令功能扩展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数控车削切槽循环指令。目前阶段得出的结果表明,该指令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简化了算法以及编程的过程,经实际验证效果良好。
数控车中的切槽方法课本讲的比较分散,课本上的例子不多,没有进行编程方法的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我在授课过程中,将切槽方法给予总结,主要有三种方法进行编程,现总结如下。
一、当槽比较简单时,采用G01和G04指令进行联合编程的方法
如图一所示,槽宽等于4mm,采用4mm切槽刀,参考编程如下:
O0081;方法一 O0082;方法二
T0303 G99; T0303 G99
M03S400; M03 S400
G00 X100.0 Z100.0; G00 X42.0 Z-29.0
G00 X32.0 Z-34.0; G75 R0.3
G01 Z21.0; G75 X32.0 Z-35.0 P1500 Q3000 F0.05
G04 X2.0; G00 X100.0 Z100.0
G01 X32.0; M05
G00 Z100.0 Z100.0; M30
M05;
M30;
方法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起点坐标的X方向应大于最大直径,应取Φ32.0;
2、起点坐标的Z方向应考虑刀宽,所以Z方向的坐标应为Z-34.0;
3、切槽刀退出时,也必须采用G01指令,不能用G00指令。
方法二、采用G75复合切槽指令
如图二,直径为40的毛坯,我们只需要切出直径为32,宽度为10mm的槽即可。采用槽宽为4mm的切槽刀,对刀时,采用左刀尖进行对刀。
注意事项:
1、起点坐标的X方向应大于最大直径, Z方向应考虑刀宽;
2、G75指令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相同,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3、采用G75指令时终点坐标一定要写正确,若用W值,要用槽宽减去刀宽,否则会出现错误。
方法三、采用调用子程序的方法进行编程(如图三)
O0083;(主程序) OO084;(子程序)
T0303 G99; G00 W-14.0 ;
M03 S400; G01 X20.0 F0.1
G00 X100.0 Z100.0; G04 X1.0;
G00 X32.0 Z0.0; G01 X32.0
M98 P20005; G00 W-10.0;
G00 X100.0 Z100.0 G01 X20.0 F0.1
M05; G04 X1.0;
M30; G01 X32.0
M99;
我们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积累,将切槽的几种方法给予总结,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
切槽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车削加工中,文章讲述了切槽与切断的刀具、加工及编程方法,并通过典型的加工实例,对其具体实现进行了描述,以供数控车削编程及操作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马晓明,姚振强.锯齿形螺纹的通用宏程序设计及加工精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年03期
数控编程总结范文5
摘要:随着数控机床在我们国家的普及,数控机床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主要装备,使制造技术进入了数控技术的新时代。各职业技术院校紧追时代步伐与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和扩大数控加工专业,使院校形成了学生多而可供实习的设备不足之间的严重矛盾。数控仿真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机械零件现实加工、设计与仿真功能。改善了目前数控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数多、设备投入大,学生上机床操作时间短、学习效果差、培训效率低的现象。在数控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应用数控仿真系统,就可以快速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数控编程和操作能力,为学生实际操作机床、进行编程加工打下较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数控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数控仿真系统;数控教学;应用;效果
随着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主要装备,使制造技术进入了数控技术的新时代。合理有效的应用数控仿真系统,把专业理论编程与操作课,变成在计算机上利用仿真软件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就可以快速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数控编程和操作能力,为学生实际操作机床、进行编程加工打下较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数控教学的效果。
一、数控仿真软件简介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出现了可以模拟实际机床加工环境及其工作状态的计算机加工系统,它是一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数控加工操作技能培训的仿真软件,利用计算机的仿真培训系统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迅速提高被培训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水平,非常安全而且费用低。
二、数控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1.初次上课以数控仿真教学激发学生技能操作的积极性,用仿真演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首先抓住第一节课这一契机,介绍数控编程知识的实用价值,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与今后工作的密切关系,充分展现数控编程及操作的价值,使更多的学生对数控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设计较简单的零件图样进行示范性操作,同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掌握操作要领。当机床的模拟切削声响起来,切屑飞溅,毛坯随着刀具的加工变成图样要求的工件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度膨胀,此时也恰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模仿的最佳时机。及时表扬学生所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勇于战胜自己,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循环渐进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在数控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可将数控编程教学内容安排为两大模块,其一为基础理论模块,主要讲解与训练最常用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操作及应用,这一模块是教学重点,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为学生上机床操作奠定基础。其二为其扩展技能模块,利用仿真软件集合了各种数控系统面板的优点,可在基础模块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操作面板的操作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这样,学生就业时能够信心十足的面对操作的数控机床,较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评价要做到;第一,一定是合理的加工工艺,且有一定的弹性,答案不能限制的太死。第二,既要评价技能操作结果,又要评价技能操作的过程。对在技能操作中学生的积极性与表现出来的良好个性品质要给与充分的孤立、肯定嘉奖。第三,转化评价主客体关系。对学生课堂上的技能操作情况及结果不仅仅有教师来评,还可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可采用学生讨论评价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果。
4.利用仿真进行教学实验与研究总结
仿真课结束后,我都及时地引导他们思索,对于学生已经做好的零件,提出学生自己认为还有哪些缺点或更先进的方法。通过讨论,看看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是否别人也存在,并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其可行性,然后在老师的辅导下,把创新后的零件作出来。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零件或积极意义的零件,建议他们保留程序并作详尽的注释,在实际操作中加工出来,为以后工作的积累重要经验。实践证明,我校学生通过数控仿真过关,再进行机床操作的方法,已有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并在省市数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数控加工仿真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一种模拟教学应用软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不能也不可能全盘代替实际机床,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在保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本理论之后应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1.作为一个仿真软件,它与实际机床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仿真软件无法替代实际机床,也无法替代学生在真实切削加工的实际感受。对此,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用仿真软件与实际机床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在数控仿真训练之后,必须进行实践加工。尽最大可能弥补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教学没有真实切削加工的实际感受这一缺陷。
2.正确引导学生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学习,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学习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依赖心理,沉湎于仿真加工,而疏于上数控机床操作。这就要求数控教师应提高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合理科学安排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技能训练的时间,加强实际机床的操作。同时,教师要跟学生阐述教学仿真与实际加工的区别,使其对软件仿真有正确的认识,对实际操作加工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采用科学管理,有效组织数控仿真教学,从而使仿真教学工作及科学又客观,即高效又实用。
随着仿真软件的快速发展,与实际加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较高的仿真效果更加明显,但是毕竟不是真实的机床加工,只有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并积极应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仿真软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可以快速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数控编程和操作能力,为学生实际操作机床、进行编程加工打下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上海宇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使用手册,2008
[2] 叶伯生、戴永清: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数控编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数控编程 指令 教学方法 六面立方体
【abstract】Whether teachers can teach students better grasp the CNC programming to this course, the key lies in whether find the learning method and skill of NC instruction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a new teaching method - six sides cube, simple and effective, make teachers teach relaxed, let the students learn happily.
【key words】CNC programming; I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s; Six sides cube
一、数控指令教学现状及情况分析
根据多年的数控专业教学经验,发现数控编程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数控编程中数控指令大约100个,常用的指令60个左右,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短时间内确实很难记住,记住了也未必理解透彻,而且有些指令虽然相似性较大,却潜藏着细微的区别。数控编程这门专业课,教师要想教得轻松,学生要想学得快乐,首先要找到学习数控指令的好方法,否则容易导致“教得费力,学得吃力”的现象,而本文阐述“六面立方体教学法”就是特定解决数控指令难教与难学的一种很有效的新方法,希望有助于今后数控专业的编程教学。
二、六面立方体教学法概念
六面立方体教学法是指通过使用软件创建立方体模型,在立方体的六个面上进行简要文字雕刻或者贴图,直观、形象、立体地给学习者呈现相关的知识,达到新颖、轻松、快乐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条件前期准备
六面立方体教学法首先要求我们准备好电脑、软件、照片、知识片段等。
比如将数控车编程指令G73知识(以FANUC系统为例)提炼成以下六个方面的精简知识片段。
定义:成型加工复合循环指令
功能:一般加工成型类零件
④说明:
Δi:X方向毛坯切除余量(半径值), Δi =(毛坯切削最大尺寸-零件上切削最小尺寸)/2Δk: Z方向毛坯切除余量(正值)
d: 粗切循环次数
ns: 精加工路径起始程序段
nf: 精加工路径结束程序段
Δu: X方向精加工余量(直径值)
Δw: Z方向精加工余量
⑤典型实例:按要求加工如下图的酒杯。
四、六面立方体教学法流程
1.利用软件教学
通过启动inventor软件,创建立方体模型,分别选择六个面按顺序将数控指令G73六个方面的知识片段依次文字雕刻或贴图,为了放松学生在教室或机房上课的疲倦心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插入图像,将背景环境设置为户外田径场,模拟户外空间教学环境,如图3。
进一步将立方体制成动画和视频,由静态转为动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ppt软件将六个方面的知识片段制片成电影胶片,并设置动作,犹如放电影的方式,在课堂中生动地表演给学生观看,由此将指令G73知识烙印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图4。
2.师生互动教学
教学过程中,应多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分组,鼓励每组学生代表提出组内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小组总结,教师点评与总结。
3.资源网络共享
在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后学习平台,将以上的资料整理打包上传到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共享资源,便于学生的自学或巩固。
五、结论
此教学方法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和充实,而且学生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此方法在其他教材和资源中均未曾出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改变了教师静态枯燥无味教授知识的现状,创造了一种户外动态,师生互动的新空间教学情景,起到了形象生动,空间动态,虚拟教学的良好效果。此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效性,不限于数控编程指令的教学应用,其他专业课教学皆可借鉴和参考试用,若运用得当,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