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就点明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新闻写作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而事实真实,这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呢?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第一,新闻作品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的反映这种客观性。如果事实没有被真实的报道,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新闻正因为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所以有人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资格”。没有真实性,事实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社会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也都是空话。第三,新闻作品是现实的报道,也是历史的记载。第四,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观众的信赖。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

二、适度的文学性语言――锦上添花

来看看一段普通的新闻解说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美景不止在诗里,在咱们家门口――白河游览区就能看到。而且今年白鹭飞来的比较早,数量也比以前多出了几倍。记者日前在白河湿地公园看到,数百只白鹭在此觅食,它们时而掠过水面,展翅翱翔,时而驻足坝上,梳理羽翼,神态悠闲。尽管电视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但这段文字运用白描等手法将细节描写出来,配合生动活泼的镜头语言,使新闻传播效果锦上添花。

三、过犹不及――文学化语言要适度

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都十分强调真实性原则。但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有不同的要求。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在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再造理想材料,并以这些理想材料为工具再造“第二现实”的过程。而新闻写作是“再现”事实,所以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化的语言是要把握度的,不能“再造”事实,要“再现”事实。如在我台的“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中,面对的大多数对象是家境贫寒的弱势群体,在对这些困难家庭的描述中,就要避免“破烂不堪”、“让人心寒”等过于刺眼的词语,更不能用文学语言过多地渲染,这样做一是对当事人自尊的保护,同时也是要突出在困境中奋起的健康向上氛围。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2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一桶白葡萄酒》;反讽

一、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J.LAustin(1962)在《论言有所为》中首次提出语言并不仅仅是用来“陈述”、“描写”或“说明”,而通常是用来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他将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1ocutionaryact)(一个有意义句子的产出)、言外行为(dleoutionaryact)(通过“说”本身来实施某种行为,完成某一意图或目的)和言后行为(pefloeutionaryact)(说话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效果)。Austin认为,要成功地实旌某一言语行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说话人必须对自己说出的要去实施的行为抱有诚意。

后来,他的学生Searle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Searle(1969)明确提出了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而不是传统的语言学所认为的符号、词和句子。他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基本条件。说话者打算通过说出一个语句,使他承担实施某一行为的义务。(2)命题内容条件。说话者在说出某一命题时表达了一个命题,同时断定了自己将来的行为。(3)预备条件。听话者愿意说话者实施某一行为,并且说话者相信他要实施的这一行为符合听话者的利益。(4)真诚条件。说话者打算从事某一行为。Searle把言语行为重新分为五大类:阐述类(assertives)、指令类(di—rect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宣告类(delcaratives)和承诺类(commissives)。

随着Searle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将该理论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中,对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也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M.LPratt(1977)就认为“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并无二致,用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来研究“文学语言”是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荷兰的VanDijk(1976)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appropriatenessconditions)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了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inac.ro—speechactsandmicro—speechacts)o概括地讲,宏观言语行为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他的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执行的宏观上的言语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作品的主旨;微观上的言语行为是指小说中人物所执行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人物之间的交流。前者决定整个语篇,后者则由语篇中的单个句子来执行。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作家的言语,它用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那么文学作品,其实也就是作家一个或若干个具体言语行为组成的一个综合体。文学言语行为除了通过言内行为,传达语言表层结构的命题意义,还通过言外行为表达作品言语的深层信息,即作家言语行为的意图和创作的主题,从而可能产生相应的言后行为,即{导到读者的认同或共鸣。如果能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语言学和文学评论相结合的方法,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精髓。

作为文学写作常用手法之一的反讽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它是“作者用来说明小说本意上的表里虚实之悬殊的一整套结构和修辞手法。”它通过故意违反诚意原则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说话人真实的言外之意是句子命题内容的反说或否定。19世纪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EdgarAJlanPoe的短篇小说《一桶白葡萄酒》,就是借助于将反讽的艺术手法成功地运用在人物对话中,情节的处理上,乃至整部作品的构思之中,从而大大渲染了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围与复仇主题。本文将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对《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讽言语行为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分析。

三、《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讽言语分析

(一)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一桶白葡萄酒》是复仇主题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疯狂的复仇故事。故事中杀人者头脑清晰,镇定从容,丝毫没有普通人实施犯罪时的那种局促与不安。他一步步将仇人引入酒窖,用铁链将仇人拦腰缚在壁龛上,准备砌墙将其活活闷死。当砌墙将近一半时,“Iceasedmylaboursandsatdownuponthebones”(我索性歇下手中的活,在骨堆上坐下),欣赏起仇人的垂死挣扎,把谋杀的过程当成了复仇的享受过程。犯罪结束后,他没有丝毫的害怕与罪恶感,只说:“Myheartgrewsick”(觉得有点恶心),而且:“Itwasonaccountofthedampnessofthecatacombs”(这是由于墓窖里那份湿气的缘故)。这与读者对死亡以及复仇所固有的观点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反讽由此产生。在这里反讽的使用不仅映射出复仇者充满仇恨的心灵和扭曲病态的心理,而且也在最大程度上让读者产生了恐惧。这种言后效果就是作者通过反讽所执行的主要的言语行为。

小说中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我”行走于小说文本之间,并不插入作家的现实生活,但对于我们读者来说这一点可能会造成截然相反的效果!因为在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小说中,以读者的阅读心理,“我”与作家肯定具有极大的认同感。这一认识与我们在阅读小说时所遇到的叙述语气产生了矛盾。作者这种言语行为方式的言外之意是渲染故事的真实性,而事实上在这部短篇中,我们除了知道“我”是一个对伏契那托不满和对美酒也有一定鉴赏力的人之外,其他一无所知。他没有明确的身份,没有籍贯或家世。连他的名字也只出现两次,第一次是说到他的整个家族提起的,第二次是临近结尾处伏契那托一声绝望的叫唤。这种印象根本无法与作者本人联系起来。所以最终我们发现这种仿真性叙述语气欺骗了作为读者的我们的阅读感受,反讽在此时就产生了!

(二)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Searle(1969)将言语行为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在《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讽言语行为中,这五类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其中以宣告类为最,所以本文仅对文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即其他四类言语行为,加以分析。

1.阐述性反讽(assertiveirony)

阐述类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是使说话人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诺,也就是说他必须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如果在发出话语时说话人本人并不相信命题的真实性,该话语就具有反讽意味。

比如,当“我”在狂欢节晚上遇到伏契那托时,本应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而“我”却热情地与他打招呼:“Mydear F0rtun砒o,youareluckilymet”(亲爱的福图纳托,遇见你真好呀)。读者在阅读到此处时,可以清楚地从这种表面的热情中感觉到这句话所代表的真正含义:“我的仇人,遇见我你该倒霉了。”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词句在文中反复出现。比如,在后面“我”恨不能让他立刻进入地窖将其除掉之时,口里却说:“Yourhealth ispredous;You8reirch,respected,admierd,belov-ed…;youwillbeill”(你的身体重要。你有钱有势,人人敬慕,又得人心……你会生病的)。“我”为了确保伏契那托烂醉如泥让他再喝一些酒,而嘴里却说的是:“AdraughtofthisMedocwilldefendUSfromthedma ps”(喝点梅科多酒去去寒吧)。这些表面上嘘寒问暖、阿谀奉承,实际上却缺乏诚意、暗藏杀机的句子反衬出了“我”的老谋深算和工于心计,反讽的效果便油然而生了。

2.指令性反讽(directiveirony)

指令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一件事。说话人运用指令性反讽来表达与他所说的相反或不同的含意。

小说中“我”千方百计想将伏契那托骗进酒窖,欲除之而后快,但在语言上却欲擒故纵。从刚开始的顾左右而言他:“ButIhavereceivedapipeofwhatpassesforAmontil—lato”(我弄到一大桶所谓白葡萄酒),到开始激将:“And yetsome foolswill haveitthathistaste is a match foryour own”(可有些傻瓜硬说他眼力跟你不相上下呢),再到假意地拒绝:“Myfriend,no;…Come,weiwllgoback”(我的朋友,不行……走,咱们还是回吧),还有后面虚伪的奉承:“Yourhealthisprecious;Youaerirch,respected,admired,beloved”(你的身体要紧。你有钱有势,人人敬慕,又得人心)。这些句子的表层结构所传达的意思都是在拒绝他,而实际上这些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都是在试图使伏契那托跟他到酒窖去:“快跟我走吧,傻瓜,今天我一定要除掉你!”根据奥斯汀和塞尔的成功会话原则,这些话语违反了原则,产生了反讽的效果。

3.承诺性反讽(commissiveirony)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是使说话人对某一未来的行为作出许诺。承诺类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所以当交谈双方都清楚说话人并没有能力或不可能去实施那一行为时,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文中的“我”利用仇人对名酒的嗜好,以一桶自葡萄酒(Amontillato)一步一步将他诱骗到自家的酒窖时,嘴里说着:“1willnotimposeuponyourgoodnature”(我不会利用你的好心的),但实际此时他正是利用了仇人的“好心”才将其骗人酒窖的。而后面他将伏契那托用铁链锁住后所说的:“Oncemoreletmeimploretoreturn”(让我再一次求求你回去吧,也并不是真正要将伏契那托放出去,而是对伏契那托的愚蠢的一种嘲弄,是计策成功后得意的表现,因而具有反讽的意味。

4.表达性反讽(expressiveirony

表达类言语的言外之意是对命题内容中所表明的某种事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说话人的反讽含意可以从语境中来推断,表达性反讽的主要意图是对听话人的行为作出一个贬抑的陈述。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3

关键词:叙述表意手段特点

一、叙述的定义

叙述指的是将人的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用各种表意语言传送出去的表意形态。在电影叙事的过程中,往往是尽力去体现故事的原貌,尽量用“原汁原味”的故事去感染接收者,这种表意方式带给接受者的感受是纯正而真实的,因为尽量的除去了创作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在表意的过程中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客观,将故事还原,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去领悟,以期获得某种结果。

二、叙述的程序

生活中,当我们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己的感知,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用某种载体(例如语言、文字)去表达出来,并试图让接收者感知和体味,从而达到自己想要传播的效果。电影语言在运用叙述这一表意方式的时候也大致是这样的过程。以《唐山大地震》为例,导演在取材的过程中必定是对唐山大地震有了某种感触,脑中积淀了许多感情和理念,在这个爱缺失的年代,这样的故事能够唤醒一些人性的光辉。于是导演就运用电影作为传播的载体,借助特效等高科技手段,尽可能的去还原那段历史,在中国自然灾害频繁的大背景下,这部同样讲述人性同灾难的电影似乎要映射某种生存观和亲情观,企图达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唐山大地震》也不外乎是这样的叙述过程。

三、叙述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在文学语言中,叙述的方式有不同的划分手段,但是通常我们会按照叙述的而先后顺序将叙述的方式划分为平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那么,在电影语言中的叙述拥有怎样的叙述方式呢?我们以《唐山大地震》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叙述手法多元化

影视语言是一种十分综合的语言,它的不断发展就是它不断丰富的过程,它拥有了太多自然语言或者是文学语言所不能企及的表现手段,而且这些表现手段在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中。叙述作为影视语言中的一种表意手段,它同样能够调动起一切影视语言的表现手段,蒙太奇、长镜头、意识流、色彩、镜头、剪辑、节奏等等。可能还有我们未知的或者说还没有发展到的很多表现手段。叙述的多元化让电影语言更加准确和深入,电影和叙述绝对能够实现互利双赢,叙述使电影更加准确,真实,而叙述也因为存活于电影中得到了更多的表现手段,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以《唐山大地震》为例,导演在设计叙述地震发生的时候,用了长镜头,表现那种极端的真实感;用了沉重的色彩,表现凝重和恐怖;用了音乐,表现内心的恐慌……还有很多,正是拥有了那么多的表现手法,当它们发生合力的时候,精彩就诞生了。

(二)叙述视角多层次

电影语言在叙述的过程中没有特定的视角,不需要像文学语言中的叙述那样有特定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一部电影当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视角来完成对整部电影的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改变叙述的角度,也可以切换叙述者本人的角度,因此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叙述的风格和价值观点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叙述者来表现,这样以来,在表现众多的故事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不同的价值体系,思想感情的传播,叙述视角的层次,使得电影能够表现的东西更加的丰富和流畅。大多数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观众肯定都没有经历过历史上那场唐山大地震,那么,电影的视角就成为了观影者的视角,导演也并不是把自我的视角作为整场电影的视角,也没有特设一个主人公视角,而是用灵活多变的视角来让观众从众多的角度去理解这场灾难。从开场的蜻蜓的视角,就将观众引入一种担心的状态,接着再是孩子们的视角看蜻蜓,父亲看,猜测,将观众带到了进一步的恐惧中,但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再到地震中的场景,更是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表现一种恐惧和无力,观众通过这些不同的视角感受到了不同人的内心世界,多角度的冲击,最后观众不得不很全面的去理解灾难降临时的可怕。这也是电影语言中叙述的可怕之处。

(三)叙述结构多样化

电影语言的叙述不是简单的按照某种常规去中规中距的介绍时间发生的开端——发展————结局,导演在选择叙述自己想叙述的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很多的叙述结构。电影中的叙述可以是很流畅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也可以将时间打断,进行片段式的叙述,以突显重点情节;《唐山大地震》中便是选择了一种时空跳跃性的叙述结构,将小女孩的具体成长过程跳跃,根据电影的主题来选择需要叙述的时间段,有重点,有目的的叙述更加能够达到导演的最初意图。电影可以选择全部故事进行叙述,也可以挑出其中的重点进行叙述,经过众多碎片的拼接来达到叙述的效果;当然,导演如果要选择平行的叙述故事也是能够达到某些效果的。叙述给予了导演很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尽情的叙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无穷的包容性和灵活的变化性是叙述这种表意方式的一大魅力所在。

四、叙述的特点和优势

(一)客体的真实性得到凸显

《唐山大地震》的叙述根据唐山大地震这一令人心痛的历史事件为原型,利用动画、特技等科技手段,其目的就是在还原故事的真实性,在演员的表演方面,更是有许多来自唐山并且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群众演员本色出演,至真至切的表演不仅仅是为了征服观众,更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地震给人们心中带来的那种恐惧和痛苦,这样的表演不造作,真实得令人揪心。需要强调的是,叙述的真实性并不是像照镜子那么简单,镜子只是对原型的直接映像,而叙述的真实性却能够反映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内心波动和理性的世界。

(二)叙述的表意方式具有易理解性

从叙述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叙述是将事件做一个还原性的描述,所以,叙述的表意方式具有极大的直观性,接收者理解起来也很直接,没有那么多的隐喻含蓄的表达,叙述的易理解性最大的好处就是叙述方式通俗,生动,较少会受到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可以较大范围的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唐山大地震》选用叙述的表意手段不仅能够更真实的还原故事,因为叙述的易理解性,在一般情况下,用叙述来进行电影的表意应该是大部分人都能够理解的。

(三)叙述的表意方式具有很大的叙述量

对于任何题材的故事,任何曲折的情节,叙述这种表意方式显然是通用的,叙述是一种极为大众的表达手段,大众的就意味着它对故事的题材、类型和长短等都没有太多的限制,极大的包容性就成就了叙述的强大的叙述量。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4

一、学习情境创设的四种常规做法

1.用老师的真实的经历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伶官传序》课里老师用了自己的滁州游记来引入课文。

2.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音乐片段,引入课堂,渲染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出师表》选用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引入。

3.从作家生平材料人手,知人论世,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个类型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是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文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比如《再别康桥》的徐志摩生平的介绍,《伶官传序》里欧阳修的生平。

4.选择和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比如《再别康桥》里精美的康桥的图片。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激发兴趣,渲染氛围,实际上这个做法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从学习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来分析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案例存在问题分析

我们可以从三点来分析《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点: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本课学习情境设计是教师的真实活动,老师的游历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能很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点:目标达成方面,本课的学习情境对学生领悟创作动机,体会作者在本篇史论中渗透的思想感情的关联性不强,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不大。第三点:从适合教学内容与否这一点看,对欧阳修的评价内容要适当修改。不是注重对欧阳修人生情味的欣赏,而是对欧阳修的历史观、儒者的家国情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共情。

第二课课例《出师表》。学习情境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出师表”片段。学习目标是两点。1、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忠君爱国的深情。2、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在品读中体会诸葛亮忧国忘身、知恩图报、勇担重任、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两个目标都指明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品析语句。尽管播放影视片段的时候学生、听课教师都很有兴趣,但播完之后进入文本的阅读反倒产生读文章不如看电视有趣的感慨。影视片段的作用没有和授课的目标联系,自然也就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

第三个课例《再别康桥》。学习情境是徐志摩的复杂的感情生活、康桥的美丽图片。学习目标是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学习情境的设计里最吸引学生的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实际上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反倒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的旁支,浪费了时间。康桥的精美图片可以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提供形象化的帮助,可同时也混淆了图画和文学语言的最大差别,文学语言比绘画更抽象,是一种需要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需要想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种含羞带怯的柔情,有什么样的图片能表达这样的风韵呢?而且提供了图片反倒妨害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三、有效的学习情境的设计三大特性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5

关键词:汤姆・富兰克林 《被遗弃的人》 叙事 人物刻画

中图分类号:I71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94

汤姆・富兰克林,美国当代文学领域最受推崇的知名作家之一。汤姆・富兰克林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同时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有着卓越的天赋。善于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又跌宕起伏的设计安排,同时极为详尽生动地对人物角色进行细致的刻画。《被遗弃的人》是汤姆・富兰克林2011年创作完成并出版发行的作品,当年被《纽约时报》评为畅销小说,并于同年获得金匕首奖、爱伦坡奖等文学奖项,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欢迎、好评。小说《被遗弃的人》中讲述了拉里和塞拉斯之间的故事,从年少时的初次相逢,到二十五年后的重逢。汤姆・富兰克林灵活地运用其超凡的叙事能力和对于人物刻画的描绘能力,在《被遗忘的人》中娴熟地展现了自己在文学写作方面的深厚功底以及对于文学语言的驾驭。同时,汤姆・富兰克林也在小说作品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误解与偏见的人生故事。

1 小说《被遗弃的人》中叙事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叙事是文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书面文体,也是文学写作活动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写作技能。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以散文、诗歌等语言形式来叙述一个真实或是虚构的故事,或者叙述一连串、一系列事件,按照一定的次序来陈述事件。在小说文学作品中,叙事是作者在整个写作活动中所运用的最基本的写作技能,作者通过对事件进行叙述以构建典型环境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以此来表现作品主旨,表达思想感情。可以说,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离不开优秀的叙事手法。小说《被遗弃的人》之所以成为畅销书目,备受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和好评,与汤姆・富兰克林非凡的叙事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在《被遗弃的人》中,汤姆・富兰克林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首先体现在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上,对于拉里和塞拉斯之间的事件的描述,汤姆・富兰克林并非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正确时间进行的,而是从二十五年后,当拉里被误认为是罪犯被枪击讲起,随后作者又用插叙的叙事手法先对长大承认的塞拉斯和拉里进行介绍,随后回忆两个人年少时的经历,从二人初识到惺惺相惜,而后又再次跳回二十五年后的现实生活。汤姆・富兰克林如此运用叙事技巧对故事结构、情节发展进行安排,并未使整部小说中各个相关事件失去联系,而是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影视作品的画面感,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使读者仿佛自身处在作者所创造的平凡人的不凡生活经历中,感同身受。

2 小说《被遗忘的人》中成功的人物刻画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叙事技能是创建典型环境,从侧面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手段之一。而人物刻画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方法,在小说作品中也同样极为常见,与叙事手段不同的是,人物刻画是作者动用一切手段、技能,从不同视角出发,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刻、形象的塑造。汤姆・富兰克林在小说《被遗弃的人》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描写、刻画,成功地塑造出拉里和塞拉斯等人物角色,揭示人物角色的品格品质、思想感情,并以此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

例如《被遗弃的人》中,汤姆・富兰克林在小说的开篇首先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对“拉里”这一人物角色进行侧面的描写。“水光闪闪的院子、泥迹斑斑的车道和笔直的围墙。墙外浸满水的绿地上长满了蓟花、秋麒麟草、鼠尾草和金银花,由远及近,一直延伸到树林边缘。”汤姆・富兰克林通过描写在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行为举动、感情状态等,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在安宁祥和的院落中,拉里安静地坐在门廊上,听晚风、看日落,日日如此,不但反映了拉里的与世无争的低调生活,也反映出拉里性格中“怯懦”、“懦弱”的部分特质。同时,汤姆・富兰克林在《被遗弃的人》中还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等,比如在拉里被击杀之前,“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和树林里站着的辛迪・沃克”,当拉里透过面具向袭击他的“魔鬼”望去的时候,“心中泛起怪异的宽恕感,他原谅了这个‘魔鬼’”。直到最后,拉里想“死就死吧”。在《被遗弃的人》中,拉里临死前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为汤姆・富兰克林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活动提供了铺垫和推动,使整部作品情节更加紧凑、感情更加饱满、充沛,

综上所述,汤姆・富兰克林无论是在叙事能力还是在对人物角色的刻画上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突出表现,也正是因为其灵活运用了叙事手法,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使其小说作品《被遗弃的人》备受关注和赞誉。《图书馆期刊》认为《被遗弃的人》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悬疑作品,同时又具备文学作品的美丽面相,随着作者极富影视画面的场景描写和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塑造,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切地被书中的情绪所感染。”同时,汤姆・富兰克林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表现也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美)汤姆・富兰克林著,子文译.被遗弃的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6

一、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审美的迁移

媒介作为文学载体是文学的物质存在形式,文学的诞生、发展与媒介相辅相成。“媒介作为载体,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状况和特点对文学的影响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它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基本物化形态、文本形式及与此关联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活动特点等。”[1]从传播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传播活动先后经历了口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几个传播阶段。考察媒介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我们会发觉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对文学发展态势产生深远影响。从远古时期的口头文学诞生开始,文学的发展就与媒介始终相伴,上演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文学的审美走向与其赖以传播的媒介更是密不可分。在口语传播时期,文学的创作与传播依靠的是声音、表情及各种肢体语言。因此,最初的文学语言在美学追求上表现为口语化,亲切、生动、形象、朗朗上口,讲究押韵,非常适合传唱。散落于民间的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各地民歌等为代表的远古时期的文学无不如此。印刷媒介的繁荣在古代文学历史及现代文学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不过,这里所谈论的‘文体’,必须扩大范围,涵盖及于整个中国文学。不仅仅是狭义的文章(散文),现代中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无不受‘报章兴’这一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2]五四时期报刊的兴起及其文学的发生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个时期具有广泛影响的《小说月报》、《申报》对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散文的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月报》、《申报》为代表的文学期刊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势、文体特征、主题表达、文学流派、语言形式等等,不仅造就一大批蜚声文坛的大文学家,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了作家的文学理想、写作使命、审美追求、表达方式等等。印刷媒介的诞生给文学发展带来的变化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开启了文学传播的大众化时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普通大众也有了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垄断被打破,印刷媒介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的普及与繁荣。文学欣赏的主体发生质变。二是印刷媒介使文学作品可以脱离作者而独立存在。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则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反复阅读、揣摩、思考,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文学创作者可以借助文字进行冷静的思考、表达。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使人类理性得以凸显和提升,文学创作的审美主题更加深刻与丰富,也正是这个原因,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

二、电子媒介背景下文学审美的主要变化

电子媒介出现之后,又将文学带到了多元化发展时代。特别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文学书写、存在及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文学理念、价值体系、审美标准。文学的传播介质和载体发生了变化,文学的题材、形式、内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审美不同于印刷媒介时期。电子媒介比印刷媒介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有绚丽多彩的图像,有悦耳动听的声音,文学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和生动。此时的文学审美出现了新的美学特征。

(一)文学创作主体审美追求的变化

这里所说的文学创作主体,即文学创作者。从文学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媒介是连接作家和读者的纽带,也是连接着出版机构和市场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文本形式、风格特点,构成文学领域重要的话语体系。从早期的广播剧、评书到影视剧的繁荣,再到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无不彰显着电子媒介对于文学创作及传播的深刻影响。媒介对作家的影响主要在于审美追求的变化,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引导作用。二是文学风格的形成。作家写什么以及如何写都与媒介关系密切。因为读者的喜好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带有倾向性的引导。面对读者的需求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文学创作。我们反对一般意义上的迎合和献媚,也排斥完全商业化的急近功利。但文学创作需要作家根据读者和现实生活的需求不断调整创作方向、价值取向及审美追求。读者对某一类作品和某种叙事风格的追捧会激发作家更多的创作热情,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的文学表达模式,发展成有鲜明美学特征的文学作品。关于电子媒介对创作主体的审美影响,我们可以广播剧及影视文学为例略作分析。广播评书的出现基本上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主体主动靠近广播媒介,适应形势,满足普通读者文学需求的直接结果。广播在传播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广播主要是利用声音符号诉诸于人的听觉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在传情达意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既声情并茂又真实感人。广播还可以使用音乐和音响增加传播内容的空间感、现场感和亲切感,感染力极强。在文学创作方面,文学创作者主动接近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介特点,但又不失文学自身的审美追求,创造出“广播评书”这样的文学样式,风靡全国,涌现出《三国演义》、《岳飞传》、《夜幕下的哈尔滨》、《白眉大侠》、《三侠五义》、《武松打虎》、《隋唐演义》等一大批通俗易懂的文学读本。这类文学作品注重故事情节,语言表达口语化,情感色彩浓厚。深受普通百姓欢迎。再来看看电视。电视是视听合一型媒体。有非常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传播手段。视听兼用可以让受众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也更具有吸引力。电视无与伦比的画画效果在故事演绎和视觉传达方面独具优势。更多的作家将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走进千家万户,获得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文学的启蒙作用和审美意义在电视时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当今文学界活跃着一大批横跨影视界的畅销作家。

(二)文学接受主体审美体验的变化

电子媒介时期,文学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我们可以网络文学为例来分析。首先是阅读体验和书写体验融为一体。网络媒介的开放性特点模糊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降低了文学进入的门槛,普通读者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家、评论家。在印刷媒介阶段,因为文学编辑部门和出版机构的种种限制,文学基本上是属于文化精英的领地,普通读者很难跨进文学的大门。但是网络开放与包容的个性打破了文学创作和作品的限制,为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极大的书写空间。瞬间,文学脱下神圣而崇高的外衣,走进了读者的日常生活,文学主体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表达融为一体。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同时,可以通过跟贴、即时聊天软件等信息传播平台,对任何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评价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对作者的创作产生影响。这种阅读体验和书写体验是印刷媒介时期难以实现的。其次是文学阅读注重感性享受。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相比,网络可以说是博采众家之长,集声音、图像、色彩等符号元素于一体,表现手段更加丰富有声音、画面、语言、文字等,基于此,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文学的存储方式和读者的审美感受。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人们阅读时的独处、沉静,享受着淳厚的美感愉悦,被声色震撼、感官冲击所取代。”[1]伴随印刷时代高度发达的人类理性在电子媒介面前受到了挑战。转瞬即逝的画面和声音让人们应接不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来不及回味和记忆。通俗的文字和浅显的叙事再也不需要反复的咀嚼与思考,五颜六色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音消解了文本存在的意义。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的审美需求在电子媒介时代被阅读的替代。那种以提高文学素养,享受文学滋养的阅读极少存在,更多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崇高的主题和宏大的叙事在当下显得苍白无力。轻松、愉悦、诙谐等娱乐化内容和娱乐化体验受到追捧。

(三)文学欣赏从文字阅读转向图像视听

如果细分的话,印刷媒介又可以分为:书籍和报刊。在印刷媒介时期文学使用的语言体系先是文言文,到了五四时期,在现代报刊的推动下,文学语言逐渐摆脱了文言文的束缚,适合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心理的白话文逐渐推广开来。文字是作为一种文学存在和话语方式,塑造出许许多多鲜活、生动、形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流派。但是到了电子媒介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文学表达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像、声音、色彩等等,印刷媒介的浓浓的墨香味被冰冷的电子屏幕取代。诚然,广播剧(评书、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等)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声情并茂;电影文学语言的丰富色彩及画面质感等都为文学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电子媒介对文学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文学阅读和文字表达越来越多地受机器语言的影响,文字的逻辑性和解读的严谨性受到破坏……”逐渐强调华丽、俏皮、娱乐。文学阅读被“看”和“听”代替。“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通过制造生动形象,恢复了人类最初具像的认知方式,使信息的获得轻松、便捷,可是又浮光掠影,渐成了一次性快餐,摒弃了深度模式,淡化了意义追寻和终极关怀。”[1]相比于图像和声音,文字符号是简单的,不附着任何东西。读者阅读文字作品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去想象。所以对于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人物形象,每个的审美体验是不同的。但是图像就完全不同。图像给读者提供了既定的形象,信息的呈现是平面的,直白的,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深度的思考和品位,就能捕获作品信息内容。所以,读图时代的文学阅读审美完全不同于印刷媒介时期。

(四)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达

什么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原有界限,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都努力追求风格化效果,张扬艺术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4]“日常生活审美化”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媒介的发达,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发展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交叉、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这就是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媒介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改变、形构着我们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也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5]为什么电子媒介的兴起能引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带来的视觉文化盛宴。在电子媒介时期,影像表达几乎无所不在,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影像在消费社会中所承担的功能愈益重要,因而随着其生产的逐步增多、密度不断加大,以至于影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构成生活现实本身。而影像的虚拟性与仿真性又极易抹平其与现实的差别,导致现实的非现实化和幻觉化。不仅如此,由于艺术对影像生产过程的主动参与,使得影像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常常令现实被审美光晕所笼罩。”[4]所以,视觉影像模糊了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界限,视觉文化逐渐占据日常生活的核心,而日常生活也渐渐成为审美内容。作为反映现实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成为书写日常生活美学法则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