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即时通信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即时通信模式范文1
关键词:B/S;装备信息管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4.016
The Design of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Mode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research equipment management business, analyze the status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user needs, propose system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function modules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onduct database selection and data table structure design.
【Keywords】B/S,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0 引 言
信息化建设己成为部队发展的重要方向,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将成为衡量部队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新形势下,现有的装备管理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使得装备使用单位落后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的装备完全不能匹配,主要表现为装备管理手段落后、规范性差、效率低下,很多基层单位长期以来对装备相关的业务管理都依然采用传统手工管理,因此时间一长,装备一多必然导致管理、统计困难,而且数据容易产生不一致性,甚至因保管不善而导致数据丢失的事件也时常发生。
而一套科学合理的装备信息管理系统能从装备的列装、安装使用、维护管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销毁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使装备整个寿命周期费用最为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的综合效能。因此通过科学的手段管理好现有装备的各类相关信息,能有效提高其在日常训练、管理维护中的效率和规范性,为已列装装备的后续保障工作和新装备的设计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系统设计原则
本系统在对装备全寿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单位实际需求,以装备管理为主线,以装备管理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鉴于B/S模式相对于C/S模式在数据安全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实时性以及服务响应的及时性上都具备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本系统采用B/S模式进行设计。
本系统不仅在各子系统中对代码实现参数化管理,而且系统的主体结构采用模块化管理,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非常方便的扩展功能模块。根据装备管理系统总体需求,本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技术路线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由于本系统所管理的信息涉及军事秘密,所以在安全性方面必须考虑周全,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本系统在安全性上主要考虑了网络安全性、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三个方面[2]。
(2)先进性。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技术和功能上,系统吸收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在应用上,充分分析了用户需求,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3)实时性。系统对装备使用单位各级官兵提供不同权限的装备信息管理或信息查询服务,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访问量和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为了保证数据处理速度,提供了历史数据备份处理功能,这样可以减轻数据处理量,提高响应速度[1]。
(4)易用性。该系统所面向的应用群体专业不一,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系统的业务流程简明、方便、实用,所表达的信息通俗、严谨、科学,界面简洁、清晰,同时提供必要的提示信息。
(5)可扩展性。扩展性是本系统在性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系统在设计中坚持模块化设计思想,即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通过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不同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很方便的添加到系统中,而且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及二次开发的问题。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于系统用户的管理,对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为登录用户分配系统的操作权限,是用户使用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的基础。包括添加、删除用户,用户信息和密码的维护,以及用户权限的调整维护等。
本系统在操作级别上分为系统管理员、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各级别用户都具备相应的操作权限,系统管理员具备所有权限,高级用户具备部分数据的更新权限,而普通用户仅具备基本查询功能。
2.2 装备管理模块
装备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装备基本信息的维护(比如录入、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对装备分类的维护,对装备属性的维护等。系统管理员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各装备的管理和维护。
装备信息的维护主要是对于存在于各个部门的实际的物理装备进行维护,包括新增,发放以及状态维护,新增是指给一个部门配备新装备,发放是指系统管理员或高级用户向子部门配发装备,该操作是指由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的发放。维护包括修改装备基本信息,删除装备等。
装备可分为多个子类,装备分类的维护主要完成向系统中新增装备分类,修改已经存在的分类,删除不需要的分类等功能。
装备属性即装备具有的各类参数,装备属性的维护包括,添加装备的新属性,修改装备属性,删除装备属性,为某一属性添加子属性,修改子属性等。由于装备属性相对来说比较重要,而且该项信息一般来说修改频率较低,所以仅系统管理员才具备操作权限。
此外,本系统还设置了预设规则,对于不同种类的装备,到达一定的使用时间后自动转储到维修管理模块,该功能采用触发器在后台数据库实现。
2.3 装备查询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对系统所管理的所有装备、备件以及相应的使用、故障、维护情况进行查询,该功能针对所有用户开放。针对查询功能的特点,采用二叉树结构对查询条件进行封装,这样能轻松解决复杂查询条件的构造问题。
装备的查询采用的是可以有符合条件综合查询,条件是指对于装备的属性进行的约束,如要查询生产日期在哪一天的装备。符合条件指的是查询多个条见或是对于多条件进行逻辑处理(与、或、非,和与或非得逻辑编排)。这样的符合条件查询使得查询结果更加精确,符合用户对于查询得要求。
查询结果采用预设的模板来显示,用户通过这些预设的模板可以清晰的看到查询结果中的各个字段,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模板,使得查询结果能按照一定顺序显示自己感兴趣的字段。此外,本功能模块还提供打印功能,用户可对查询结果直接打印输出。
2.4 装备维修管理
装备维修管理模块主要记录装备的维修申请、实施、损耗等信息,并记录装备故障、处理方案、维修结果。该模块主要包括:维修申请,记录装备的维修申请和故障信息,包括维修申请单位、故障原因、故障发生日期、责任人等作为故障责任认定、计算维修成本的基本依据;维修确认:对于已提出的维修申请进行审核,以加强对装备故障的监控;维修记录:记录装备的维修时间、维修人员、故障处理方法以及该装备维修后的状态等信息;维修损耗:记录装备维修消耗的零部件、使用的备件等信息;故障信息管理:记录装备故障的综合信息,以确定故障类型、造成的最终损失等。
2.5 日志管理模块
日志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系统操作日志的管理。本系统的系统日志是由系统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时产生,比如向修改用户信息,添加新装备等。日志管理能帮助用户更清晰的掌握自己以及其他用户对系统的操作。
日志的管理模块包括:日志的生成,用户在对系统进行操作的同时即可生成对应的操作日志;日志的查询,系统为日志的查询提供多种方法,包括按操作时间,操作类型,操作对象,操作用户等;日志的删除,日志可以被删除,但该功能仅向管理员用户提供。
2.6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化,系统的备份、还原,系统的锁定解锁等功能。
系统的初始化主要是完成建立系统后台数据库,添加必要的信息,给系统一个最初的运行环境,使得系统能够正常使用。
系统的备份功能主要用于保存一段时期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暂时不用的,这样能够提高系统运行速度,但在必要的时候可将这些数据还原,以供用户查询。
锁定系统是本系统的一项特色操作,由于系统某些操作比如数据还原,不能在网络上进行,只能由系统管理员在服务端操作,在进行这项操作的同时不能有其他用户连接访问,锁定系统功能主要是清除所有的连接,提示系统正在维护中。如果系统管理员操作完毕,则可重启服务器进行解锁。
2.7 短信息管理模块
在使用本系统的过程中,用户往往需要一种类似即时通信的方式进行相互沟通,传送一些电子文档或文字信息;同时,系统中的其他功能模块也需要有一种信息提示手段提醒用户当前还有哪些待处理的工作。因此本系统加入了短信息管理模块以满足这些需求。该功能模块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在多个用户之间提供一种信息传送的方法,使得用户能及时掌握各种工作情况;发出的信息在5分钟内以自动弹出窗口的形式显示在收信人的电脑上,并提供发信箱与收信箱以便用户能管理发出与收到的信息。
3 后台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选型
目前SQL Server、MySQL和Oracle等都是比较流行的数据库产品,尽管它们在操作方法以及体系结构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应用环境上还是各有侧重的。作为一个应用系统来说,在选用数据库时,重点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价格和性能,下表列出了这3种数据库在价格和性能上的对比情况,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案。
根据国内软件应用现状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系统最终用户的技术水平来看,SQL Server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2 数据表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以及功能设计,本系统后台数据库结构设计如下(限于篇幅,这里仅给出系统几个主要的数据表结构):
4 总 结
如今,装备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装备管理的范围从单纯的使用、维护和修理扩展到对装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而成为部队日常管理、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部队战斗力和改善部队训练效果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可以实现训练管理辅助决策、备件库存合理配置、装备性能状况监控、装备维护科学规范,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装备及备件基础数据,为新装备的计划、设计、研发、制造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宗民.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75-78
即时通信模式范文2
一、会计理论的局限性
本文是基于“事项法”会计理论构建新的会计信息系统,按照事项会计理论提出者索特教授的观点将现行AIS的理论基础称为“价值法”,但该理论存在如下缺点:首先,构筑于价值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强调货币计量和报表揭示,导致许多与决策相关的非财务信息难以纳入财务报表体系;其次,由于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信息使用者只有到会计期末财务报告或固定的分期财务报告出来后,才能被动地接受历史信息;再次,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加入大量主观判断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信息难以还原所发生的事项;最后,现行会计程序最终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是通用的汇总资产和收益信息的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无法主动地选择信息。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各国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有关表外披露内容的要求,但这些表外披露部分还处于整个财务报表体系的次要地位,且披露的内容繁多,使得广大信息使用者难以寻找其所需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
建立在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传承了价值法会计理论的不良影响,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手工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的程序与规则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现行会计软件的处理程序与规则是对手工流程的模仿,严格按照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的顺序,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没有触及这一规程的变革,只是将之自动化,没有解决所带来的信息延迟处理问题。第二,现行AIS以高度汇总的方式重复采集、存储数据。在现行AIS中原始凭证包含了业务活动中会计事项的详细数据,这些数据的一部分先是被汇总记入日记账,然后从日记账汇总过人各分类账。这种处理方法重复存储数据,且汇总后的数据难于将其分解以反映业务事项的本来面目。第三,该体系结构是基于财务业务过程的视图,易导致系统间的信息隔阂。由于业务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是非会计人员进行,而AIS只需满足财务度量条件即可,因而反映业务活动的原始凭证上的相关数据被省略简化,且导致了数据信息的隔阂。第四,对企业业务处理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功能的弱化。现行的AIS软件一般始于财务核算软件,由于原来的财务核算软件与业务系统之间相分隔、难以做到无缝连接,会计系统对业务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停留在企业整体水平上,部分财务指标还要从财务报表中提取数据,没有深入业务的作业层面来管理、控制企业资源。
三、新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
事项会计理论是1969年美国会计学教授乔治,索特在否定“价值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事项法”认为会计应提供与各种可能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信息,而这些事项信息尽量以其原始的形式保存,由信息使用者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信息输入自己的决策模型。事项会计相对于原有会计信息系统只采集和存储那些与改变组织的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构成的事件有关的数据来说,增加了许多非财务、非货币的内容,因而也就更能满足用户对信息的各种需求。事项会计并没有引起会计理论界的普遍重视,其原因之一是与当时的主流派会计思想不相吻合,同时也受到当时技术条件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事项会计要求的是多重计量属性,并且将信息的具体加工留给了信息使用者,而这就存在着难以解决的信息超载和信息传递等难题,且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很难独立完成加工信息的工作。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价值法会计及其AIS日益显现的弊端,为事项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信息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与发展,使用者的知识水平也将不再是阻碍事项会计发展的难题。最关键的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普及,使得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大中型财务软件相应地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为事项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持。
四、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式构建
(一)事项法AIS模式的设想 在现代经济及信息技术环境下,本文设想建立在事项会计理论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在这个会计信息系统中运用了被称为“两库结构”的开发技术和“事件驱动”的实现方法。两库原理原本是指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向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所运用的一种系统设计思路。“两库”就是指数据库和模型库,“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将业务事件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这里的业务事件不仅包括会计事项,还包括一切影响企业价值的非会计事项。在业务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企业业务人员(而非会计人员)在执行业务的同时输入有关数据,形成业务事件数据库。
(二)事项法AIS的优越性 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使得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对事件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使用者决策模型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基于事项会计的AIS优越性包括:一是收集、储存业务事件的原始数据,支持多种信息输出要求;二是会计信息提供模式是双向模式,即“企业信息使用者”;三是集成所有业务数据,消除系统间的隔阂,而不是让数据分散存储、重复存储于多个低耦合的系统中。
(三)事项法AIS实现的关键建立在事项会计理论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实现,关键在于业务事项数据库的设计。张永雄教授(2005)提出以事项凭证记载事项信息的构想,即在事项数据库中按照业务事项处理规则,结合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设计各种类型的事项凭证的格式,在事项凭证里规定相应部门应收集的原始事项信息的项目。经济事项发生时由业务人员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型的事项凭证收集原始事项信息。
笔者在张永雄教授设计的事项凭证基础上构想的采购商品事项凭证格式如下:
说明:该凭证格式由系统生成,事项凭证里各项内容即三个部门分别要收集的原始事项信息,各个部门只能录入本部门有权录入的信息项目,各个部门的权限由系统预先设置。可见,在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经济事项时。事项凭证可作为各部门分工协作收集信息的纽带,实现各个子系统在收集原始事项信息时的分工协作。
即时通信模式范文3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教育 中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74-02
1 网络科技改变了英语教学
信息时代早已经来临,利用信息技术更新传统教学方式刻不容缓。信息技术主要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支撑。所谓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有关数据与信息的高新技应用技术,其特征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甚至视屏影像集成录入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在这些信息中建立某种方式的转接和输出,合成多媒体信息,具有很强的适时性和交互能力。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环境。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速度更加引人注目,因特网上有超过80%的信息储存是用英文写的。网络技术创新已经应用到正在发展的英语中,正在改变着我们交流、工作、贸易、娱乐和学习。互联网在英语语言教学中也有广泛的运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因特网(CMC)是一个语言使用形式方面主要形式之一,因为它改变了部分新的词汇,而且媒体和它的用户在特定的方面使用特定的语言,比如电子邮件、文本、聊天、冲浪、书签、网上购物、谷歌等等。互联网是变化的语言。作为与时代通行与世界接轨的英语课程,必然需要融入新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科技更新传统英语教学。特别需要跟进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利用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传统的英语教学重在教师的单方面授课,学生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在一种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中,是很不利的。语言类教学,特别是中学阶段的语言类教学,必须全方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教学,利用信息科技,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将对学生自主积极学习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2 信息科技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有着深厚的基础理论支撑。建构主义(constmctivism)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合作学习”和“学习环境”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认知主体的知识应是在其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认知主体成为主动参与、发现并加工信息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通过这种意义建构的途径使认知主体的认识水平得以不断发展。学生只是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活学活用真正学好。而网络可以方便营造一种虚拟的真实语言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对英语教学有诸多推动作用。
2.1 激发中学英语学生的好奇心
根据心理学的注意力理论,“注意力机制的功能是寻找认知资源,是学习者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将语言学习中的输入转化成吸收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及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各种学习的心理保障,而无意注意可以对有意注意起到引导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快捷方便能让学生接触到不同于母语信息的英语信息。英语信息相对于汉语信息,是一种外部的新奇刺激,而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有意注意,也就是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信息技术还可以让学生摆脱教师提供英语资料或信息的局限性,让学生以更自由、更主动的方式充分满足自己对外语文化与信息的好奇心。另外网络技术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网络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承载信息的媒体如视频、声音、图象、动画等,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学信息,更喜闻乐见,取得更好的效果。
2.2 有利于个性化学习和分层次教学
中国人口众多,学生数量极多,课堂上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顾及学生的个体特征。但网络技术保证了一人一机,使学生灵活云去,共享网络资源并针对性选用。这极大有助于个性化学习,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课堂结构,适应了个性化、智能化、多元化的英语学习环境。新模式下,学生接触到大量的材料,如阅读材料、写作材料和听力材料等等,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练习和测试。网络系统会及时提供单元测试的反馈信息与测试报告,学生老师均可通过网络随时查阅成绩记录,足不出户而信息共享,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了解自己缺陷,针对性地提高。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目标,完成学习。例如,在学习某一章节时,可先设计出学习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拓展目标。基础目标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单词、语法、课文等基本内容;拓展目标为较高目标,即在完成基础目标的前提下,继续学习新的补充内容,如语法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单词的补充释义等、补充的相关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让全体学生学习基础目标,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的学生即可以转入拓展目标的学习,未掌握的学生则继续学习基础目标,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监控,随时帮助有疑问的学生。同样,拓展学习――英文版未掌握好的学生,还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
3 信息科技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完善
约翰斯顿和加德纳将电脑的应用归结为三种主要类型:
直接呈现内容:电脑软件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或信息,也可以帮助他们检测自己对内容的掌握情况。辅导课和交互模拟练习往往属于这一类型。
作为工具使用:培养学生将软件程序(如数据库管理、空白表格程序、统计软件和文字处理)作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或解决某类问题的工具来使用。这些程序能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任务但无法传授学生一些新的实质性的知识内容。
用来交流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脑会议、电子公告栏、网上数据库(如图书馆检索目录)获取或交换信息。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直接呈现内容和作为工具使用获得较多的使用。结合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设计和完善。
3.1 新模式下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步骤
在新模式下,综合英语课程设计为三个步骤:(1)课前学习(网络),课堂讲授和课后学习(网络)。学生在学习每个单元,首先第一步是进行网络学习,学生集中到学校计算机中心上网,进行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学生先学习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单元测试(完形填空、词汇和句型、阅读理解等),测试结果由系统直接评分。整个网络学习时间为两个小时,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遇到疑难问题,直接网上,任课老师集中网上回答。(2)课堂学习。学生完成网络课程以后,下次课进入教室进行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为两个学时,教师重点检查学生对重要的语言知识的掌握,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习文章文化内涵等内容,然后进行小组活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预习任务。(3)课后网络自主学习。这项学习活动,主要结合电脑应用的第三种类型,学生自由安排,不需要集体上机,时间也没有限制,完全开放式学习。主要是跟课文相关的文章阅读和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生可以随时互相联系或与老师联系,解答疑难问题。
3.2 新模式下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完善
多媒体网络技术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喜闻乐见,成效显著。但是,物极必反,有一利必有一弊。网络教学也不是万能。一些学者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表明,新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过度技术缺乏真实感。缺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直接交流的鲜活气氛,缺乏师生情感上的交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网络课与常规课的结合,还应积极组织网上沙龙,让学习者通过沙龙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进行网上讨论,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保证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2)缺乏监控,容易让学生两极化。特别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因为网络缺乏老师当面的监督,往往偷懒,出现抄袭、应付了事的现象,学习越来越被动。老师应通过系统能设计滚动的试题库,避免学生抄袭或模式化应答。(3)网络的局限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能在校园局域网终端服务器接通的情况下才能操作。很多校外老师和回家的学生无法通过网络教学平络。(4)网络运用不充分。有些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以其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老师网络教学课件内容是重复的。自主学习软件都配有答案,但还需要老师更多的参与,不能满足于现成答案。
信息科技在英语语言本身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代表着也许每个人都要面临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利用电脑学习外语,让电脑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在信息时代,做到电脑普及使用并不是很难。使用电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言教学的教育方式无疑是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似乎将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一个未知领域,站在十字路口徘徊。不过,只要我们鼓起勇气,不怕挫折和困难,相信我们会创造出一个新颖而几乎完美的语言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唐素萍.新模式下综合英语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0,(12).
[2] 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3.
[3] 胡继岳,章国英,沈兰萍.英语网络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3,(2):12-15.
[4]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5-59.
即时通信模式范文4
关键词:即时通信;安全;加密
0 引言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业务,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信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信的行业应用主要包括:个人即时通信、商务即时通信、企业即时通信、行业即时通信、网页即时通信、泛即时通信、免费即时通信等方面。
即时通信除了能加强网络之间的信息沟通外,最主要的是可以将网站信息与聊天用户直接连接在一起。即时通信工具对于用户来说交流非常方便。但是当用户使用各种即时通信工具与对方交换数据时,双方的聊天信息有可能被监听,与合作伙伴交换的数据可能被窃取,例如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泄露银行卡号、密码等。
1 简单即时通信开发的安全模型
QQ、MSN、RTX、Skype、GTalk等即时通信工具均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进行通信。UDP是OSI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为应用程序提供多对多的通信,UDP在进行通信的应用的数量上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多个应用可以向一个接收方发送报文,一个发送方也可以向多个接收方发送报文。UDP可以使用底层网络的广播和组播设施交付报文,UDP提供的是不可靠交付语义,报文可能丢失、重复或者失序,而发送方是得不到通知的;缺乏流控制、报文模式,当有数据交付的时候,必须制定报文边界。
即时通信大部分的模式采用C/S结构,如图1所示为简单即时通信结构。
该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用户首先从即时消息IM服务器上获取好友列表,建立点对点的联系,然后用户(客户端1)和其好友(客户端2)之间采用点对点方式发送信息:在无法直接点对点联系时,则用服务器中转的方式完成。
在简单即时通信工具使用过程中,若不增加安全性措施,通信双方的对话内容有可能被监听,以至于重要信息的泄露,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在简单即时通信工具的基础上增加加密等安全措施,使对话双方信息得以保护,加强数据的机密性。图2所示的是对通信信息进行加密的系统结构。
2 系统处理流程
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简单即时通信工具,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分为两部分:(1)客户端功能:包括注册登录、用户基本信息管理、获取好友列表、即时聊天等:(2)服务器功能主要是针对客户端提出的各种服务请求予以相应,包括注册回应、登录回应、用户信息管理响应等。如图3所示的是系统的处理流程图。
通过图3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现即时聊天过程中,对于发送的消息在发送之前进行加密处理后,以密文形式传输:当收到消息后,需要进行解密处理,恢复明文信息。
3 加密算法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可选用的加密算法有很多种。众所周知,与密码体制对应的算法有对称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易于理解,便于实现,密钥长度决定了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非对称密码算法多应用于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非对称密码算法相对于对称密码算法有更高的安全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加密解密耗时长的问题。
图4为对称密码体制的保密通信模型。对于即时通信工具对话双方的通信信息进行加密,对称加密算法可以被认为是首选,并且很多网络交互系统都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对称加密体质要求加密与解密使用同一个共享密钥,解密是加密的逆运算,由于通信双方共享同一个密钥,这就要求通信双方必须在通信前商定该密钥,并妥善保存该密钥。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有数据加密标准DES、三重DES——DESede、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国际数据加密标准IDEA等。
用户(客户端1)和其好友(客户端2),想要完成一次消息传递的步骤为:
(1)由用户(客户端1)和其好友(客户端2)约定密钥,由约定构建者构建密钥;
(2)由密钥构建者通过安全通道向另一方公布密钥;
(3)由消息发送方使用密钥对数据加密;
(4)由消息发送发将加密数据发送给消息接收者;
(5)由消息接收方使用密钥对加密数据解密。
用户(客户端1)和其好友(客户端2)第一次通信时需要通过以上五步完成,在后续对话过程中,不需要重复步骤(1)和步骤(2)。
即时通信模式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经融统计 创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金融统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统计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统计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以促进金融统计健康发展。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文字篇幅全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统计模式的创新方法,从而确保金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便于相关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并有效推动金融统计水平的提高。
一、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原有的金融统计模式,要将数据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汇总之后,逐级向上级汇报。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减少了层层汇总的环节,从而避免了原有的金融数据统计模式下的在层层汇总期间出现的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同时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统计,由于减少了部分环节,因此促进了统计成本的降低,提升了现代社会数据统计部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致使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信赖。
(二)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对宏观经济金融分析方式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对宏观金融分析方式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简单的对数据进行汇总的分析,而是将分析变得更为深层次。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分析,结合了现代社会相关的科学手段,使数据分析操作更为复杂,金融分析也相对变得更为透明,涉及的分析内容也更为全面。当决策者使用数据时,可以通过数据看到事件的本质,进而致使决策者在大数据时代的促使下,可以较快的对事件做出决策,同时决策的质量较以前相比也更高。
(三)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互联网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金融监管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统计,对原有的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完善,进而提高了数据搜集的全面性,为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央行通过金融统计的数据,可以全面、及时的掌握金融行业的操作。进而促使金融监管工作可以有效的进行,并提高了监管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模式创新
(一)重视细粒度数据的采集
大数据时代下,人民银行改变了原有的数据采集方式,逐渐向细粒度数据的采集方向发展,细粒度数据的采集要求其在采集过程中要搜集部分金融机构的数据,然后对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通过分析结果来观察市场的变动。同时在市场变动中出现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数据的检测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大数据时代下的细粒度数据的采集,减少了金融统计的数据量,但同时也为金融检测带来了有利的条件,致使金融检测的范围更加广泛,检测的结果更为准确。
(二)建立通用数据标准体系
在原有的数据统计中,由于数据搜集不全面等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金融统计的数据结果经常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应根据新的条件,建立通用的数据标准体系,在建立通用数据标准体系的过程,一定要使体系能够满足金融统计的发展,同时要确保体系的内容涉及到机构信息、金融工具和金融记值,促使金融统计的数据趋向准确性。通用数据标准体系对金融机构数据的搜集带来了有利的条件,避免了数据搜集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发生。
(三)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求金融统计要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将银行等各方面的信息全都记录在综合统计体系中,致使相关人士通过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且通过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可以全面掌控金融体系中资金的变化情况。
同时金融业还应针对风险信息的统计建立相应的制度,随时掌控资金的风险暴露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进行预测,避免资金风险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扩大信息共享基础,完善数据渠道
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统计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条规,以期避免出现金融统计出中的问题。同时也应扩大金融统计数据的信息共享基础,使统计的数据信息变得透明化,以便不断提升数据的真实性。其次,应完善金融数据的渠道,同时对金融数据统计部门的员工实行责任制管理,使责任落实到个人,在统计数据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找到问题的出处,以便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各金融统计部门应从扩大信息基础入手,对金融统计模式加以创新,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金融监管、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以及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俞立.平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金融统计的改革与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45(32):112-114
即时通信模式范文6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和要素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界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协同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后助力其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这是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不矛盾,而是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
通过高校与其他相关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影响力学术组织的交流、结盟或联合,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科技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实现跨一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科研组织之间的壁垒,反映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化、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世界上各个科技强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起步并缓慢推进,经历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结合阶段后,发展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之相对应,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鼓励产学研各方特别是高等学校探索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模式。
(1)从主导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其中政府推动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导,重视并强化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联合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围绕地方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的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是企业为了一定目的,比如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或者仅仅为解决某个技术难题,通过合作、委托开发等方式吸引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研发过程,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其研发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范围由企业决定并支付费用;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又称为学研主导或者联合开发模式,是学研两方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建立研究实体或者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参与研发和经营管理,风险和收益共担,利用各自优势分工协作进行研究和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协同创新模式。
(2)根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具体形式来划分,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并随着产学研合作发展阶段而改变。最初,Atlan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划分为一般性研发资助、合作研究、研发中心、产学研发联盟、大学中的业界协调单位、创业孵化中心与科技园区。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即OECD也将高等学校和产业界的合作关系划分为类似的7类。国内研究者初期的研究与此类似,但近年来有所演进。
(3)国外的产学研合作远比中国时间久远、范围更广、成效显著。比如美国的斯坦福科技园和硅谷、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和顾问合作制(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国际和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探讨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发展脉络及创新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发展和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即在产学研合作中影响其协同创新活动各因素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作用原理和运行方式等的总和。主要包括——
(1)动力机制。目前的产学研合作主体在观念、制度、管理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协同创新时既存在合作同时又有竞争,使得各创新主体动力缺乏、活力不强。为了保证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必须识别并促进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分为内部和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是协同创新系统各主体从内部产生的创新驱动力,包括内部激励、自我改进和发展需求、资源互补性、利益驱使等因素。而外部动力是协同创新合作主体外部的,通过技术推动、市场需求、竞争压力、政府支持等带来的动力机制。
(2)知识转移机制。产学研合作就是各类主体间知识的扩散、传递、集成及新知识产生和应用,并对接到产业部门最终形成新产品的过程。知识包括显性和隐形的知识。前者利用文字、数字、报告书等规范形式来传递;后者通过个人的表达来意会,难以共享和具体化。产学研各方所拥有的知识在数量、质量和组成结构上都差异显著,有天然的从知识丰富点(高位)往贫乏点(低位)转移的自然推动力。高等学校和企业既可以提供知识也可以接受知识,通过这种知识的转移机制,使知识获得传播、交互、增值的放大效应。
(3)风险控制机制。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除了高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外,还可能有政府、金融投资机构的加入,合作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存在风险。为防范可能发生的损失,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需要对风险有客观的认识,并采用一定方法测度风险进而控制风险。首先,明确参与主体的目标任务、权利、责任和义务,制定考核标准;其次,在项目执行期内端正态度并保持谨慎和理性,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再次,采用专业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测算风险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制定风险分担条款,一旦不利情况发生,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各自的责任。
(4)利益分配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并非政策或者扶贫活动,而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各自的利益。为保持协同创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关键问题是如何分配理论创新、中间成果和企业最终产品。各利益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诉求不同,政府最关心创新成果是否真正解决社会经济和科技问题;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要考虑经济回报等直接收益和社会影响力、科研声誉等隐性收益;企业关注创新成果能否带来生产力提升和销售收入增加多少等直接的效益,还需保证参与的研究人员从协同创新中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5)激励机制。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研究人员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关键人物,有效激励才能保证其进行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要对人的内在需求、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手段,真正实现激励管理的目标。激励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产学研各方或者新成立的科研团队。激励手段包括发放提成和奖金、授予荣誉称号或者研究人员职务的提升等。在项目完成后,对激励机制的效果进行后续追踪,比较不同激励机制的效果并不断改进。
(6)绩效评价机制。评价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产学研合作的结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并实现了既定的目标,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要由第三方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成果评价制度,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利益分配和成员激励。绩效评价机制不仅要考虑最终的成果,还要对过程和阶段性成果进行关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公平合理的导向下,综合考虑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论文、获奖等成果,建立动态、科学、合理、有序的评价机制。
4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标是实现各参与主体的协作和共赢。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效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产、学、研三方是协同创新的实施主体,而政府则需要从规划、政策、立法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做好工作。首先,根据区域范围内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规划,引导并推进区域内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其次,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范和约束参与主体的行为,明确合作成果的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比例,保障参与各方的利益;最后,加大政府的研发投入,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和经费支持,完善信息服务平台等配套服务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2)产学研三方培养与引进创新型人才,并进行追踪管理。根据产学研三方的发展规划和研究前景,分析其战略目标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队伍状况,培养有潜质的员工或者引进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对方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及学术氛围,并在配偶就业和子女上学上尽量满足需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对人才的科研活动进行追踪管理,保证其完成必须的科研任务。
(3)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产学研合作的进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在现有的科研设施及人员投入基础上,需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研究经费,包括政府投入经费、各参与主体自行筹措经费、技术需求方提供经费等方式,实现社会经费来源多元化并保证持续性。对已经筹集到的科研经费,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其使用效益。定期进行经费使用绩效审计和评估,对审计结果进行公示和通报,并对绩效评估结果好的单位、个人表彰和奖励。
(4)建立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有效发挥其导向作用。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科研成果激励机制对科研活动是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的。为此,产学研三方及科研团队应合理制定科研奖励政策,对高质量、创新性强的成果加大奖励力度,促进广大研究人员挑战更高层次的创新活动。根据教育管理部门政策和科研环境变化,定期对科研奖励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5)建立并扶持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评估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等,不同类型的机构可解决产学研结合中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有技术,企业有研发活动需要的设施和技术需求,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的牵线搭桥,产学研各方各取所需,有效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和联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新产品销售收入。
参考文献:
[1]曾萍,李熙.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2):28-32.
[2]鲁若愚,张鹏,张红琪.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部合作创新实践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2):186-193.
[3]李梅芳,刘国新,刘璐.企业与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2(9):154-160.
[4]冯春贵,杨峥.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4(4):12-16.
[5]龚红,查冰川.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演进与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