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人才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们国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农村是支撑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农村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的重要性来说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农村发展相对于城市来说一直比较落后,近年来我们党为解决农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农村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和内部因素―农民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新农村建设需要哪些人才推动自身的发展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建设一批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人才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地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让能人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农业依靠科技,科技依靠人才。农业人才的规模水平、素质高低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的经济状况、农民的富裕程度。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受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影响,农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较多。如何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充分挖掘人才潜力,调动人才积极性,培养合格农业人才,是当前亟待认真研究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现状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直接导致农村体力劳动者缺乏,大量老人和儿童留守农村。这种情况下更不用提高素质的劳动力了。2007年7月中国农学会组织开展了“农民文化素质”专题调研活动,对分布在全国东、西、中部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10个省市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调查数据显示86.4%的受访者文化水平不超过初中水平了,11.6%的受访者文化程度仅为小学以下,目前在农村,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以上教育层次的农民较少,接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只有15.4%,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仅占2.4%。
另外根据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只占0.4%,仅及我国城市居民比例3.1%的1/8,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新科技在农业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为70%~80%,农业科技转化率达80%~85%,而我国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仅为30%,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
三、解决人才困境的方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相应的人才队伍,改善农村人才结构加强农村人才储备,是我们走出农村人才缺乏困境的有效途径。
首先,广大农村应当提高自身发掘和培养人才的能力。农民对本地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们对于自身面临的问题有切身的体会,发掘自身人才是农村走出人才困境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劳动力有5亿余人农村富裕劳动力有2亿多。面对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应当提高农村自身发掘人才的能力,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模范和榜样的作用。
其次,政府应当发挥的服务职能,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纳入现代农业建设整体规划中。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针对市场需求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化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
第三,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缺乏的销售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与高校协商开展课程,组织定期培训。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改善人才的培养结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农村人才。
第四,解决农村人才外流问题,农村人才匮乏不是先天的,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大量的农村人才外流是农村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当赋予这些人才以责任感,例如:可以让他们担任农村的领导。另一方面,需要政策的大力倾斜保持对人才的引力。
第五,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发展。农村村办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劳动力就地转移,整体解决农村精英外流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农业资源量少,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离不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这也就是说农村精英流出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需要精英留在农村,因此推动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将精英就地转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利措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慢慢减弱,。为此,各地区应大力促进农村工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农村工业的发展来实现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农村工业化的最明显特征是农村中农村工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不断下降,农民收入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转向主要依靠农村工业,农村经济逐步由农业主导型转向工业主导型。发展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防止精英流失从而实现精英的就地转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的有利措施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贾昕昕.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问题[J].新疆农垦经济,2009,(7).
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战略 农村职业教育 教育结构
[作者简介]丁振宾(1970- ),男,辽宁铁岭人,大连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运动与训练。(辽宁 大连 1166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11-03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用人单位对农村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农村现代化事业急需大量实用技术型人才来支撑城镇化事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运作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科学发展战略的指导,存在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方向与城镇化战略所提出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效果不佳、社会各类组织与个人的支持力度不高、学生家长不愿子女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等问题。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农村职业教育则是配合新型城镇化帮助农民尽快致富、提高一线劳动者素质、帮助企业转型的利器。为此,有必要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解析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若干核心问题,并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化路径,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效能,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城镇化背景下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
农村社会群体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有效认同,制约了农村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的提升空间。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但农村社会群体从潜意识层面将职业教育视为正规学历教育之外的劣等教育,错误地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不愿意将自家孩子送到职业院校学习。造成这种思维误区的根源是忽视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属性,未能认清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战略中的显著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农村社会群体在思想层面的抵触,降低了农村优秀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可能性,从而大幅压缩了农村职业院校提升生源质量的空间;农村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的劣质化拉低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了农村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进一步压低了农村职业院校的教育品牌美誉度,从而使得农村职业院校的招生和就业质量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从国外职业人才培养的历史规律来看,国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才结构可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上述人才构成比例呈金字塔状,即学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较少而工程技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较多。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呈倒金字塔状,职业人才严重匮乏的根源在于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定位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虽然各地政府出台了若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并给予农村职业院校优厚的财政补贴,但政府的热诚难以扭转社会各界在重视学术型人才和轻视技术型人才方面的思维误区。政府与社会各界在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建设问题上的思维错位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供求不均衡,动摇了当前城镇化战略的人才之基。当前我国各地农民职业教育中过分强调由政府主持的正规形态的教育形式,而忽视发动民间力量以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参与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或岗位技能培训。这种理念制约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拓展空间。
(二)城镇化背景下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不健全
1.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的力量失衡削弱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能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动力机制的驱动,以社会各界对农村职业人才的需求为代表的外部驱动力和以农村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代表的内在驱动力是促使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源。当前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推进为增进农村职业人才需求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农村城镇化战略的落实直接带动了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各类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使得农村各产业从业员工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发生了剧烈波动,各行业企业对掌握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人才需求猛增。但是,强劲的外部需求动力与孱弱的内部供给能力之间的巨大反差严重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制约农村职业教育产业供给能力的主要障碍表现为政府在政策支持层面的慷慨性与其在财政资金拨付层面的吝啬性而诱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不足问题,计划生育等政策压缩了农村人口基数并导致生源规模收缩和生源质量下滑等问题,农村办学条件相对恶劣致使师资力量流失较为严重而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空间等问题。
2.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办学水平与城镇化战略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不适应性。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服务农村城镇化战略。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并非简单地将农村人口移居到城市,而是要通过农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促使农村区域经济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农村人口必须通过接受现代化产业知识和技术教育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素质的现代化,从而为城镇化铺垫坚实的产业化发展基石。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院校在制定职业教育战略目标时往往忽视将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部分农村职业院校片面迎合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脱离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来开办与本地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相关度不高的所谓热门专业。这种偏离农村职业院校服务本地城镇化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不仅无益于本地城镇化战略的落实,而且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三)城镇化背景下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实践性问题
1.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面临着多元化挑战。当前,我国多数农村职业院校仍坚持传统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的理论教育周期较长,学生接受教育的目标多定位为获取相应等级的学历并凭证就业。从学生的职业生涯全面发展角度来分析,传统的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在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对于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技术进步速率较低,与当前我国快节奏的城镇化进程及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农村职业教育实践中所教授的知识与技术难以及时跟进生产实践中快速升级的技术水平。二是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长周期学历教育与当前实业界对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旺盛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长周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力适应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从而造成有限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注重实际收益的农民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职业学校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三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训实力相对不足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对于实用技术操作能力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农村学子希望通过在职业院校的学习迅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但这种需要难以在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内得到满足。
2.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结构面临着办学层级提升的深层次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落实需要淘汰大量的低技术水平企业,传统的低技术水平岗位必须升级自身技术水平来适应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以精细化生产模式为内涵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庞大规模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比例不协调,农村高职教育供给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战略的人才需求。为满足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农村城镇化战略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农村职业院校应当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和自身办学实力来提升其办学规格和学历层次结构,从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以农学和林学为主,适当配置部分涉农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专业。从专业设置的总体格局来分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忽视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战略对工学和经管类人才的现实需求,在涉农工学和经管类人才培养领域的短板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中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供给扩张能力。发展经济学认为,处于发展经济体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应当更多依赖于建筑业和服务业领域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而非简单依靠农业产业化方式来解决。部分农村职业院校受陈旧办学理念的约束,缺乏对区域产业市场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能力,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脱离农村城镇化战略背景下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导致农村职业技术专业人才的供需失衡问题。
三、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路径
(一)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战略
1.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农村学生的中高职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城镇化战略对人才素质需求水平的提升反向迫使职业教育同步升级。由于农村学生群体中的困难家庭比例较高,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所以农村学生通常在初中阶段即开始分流,部分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并随后就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应当着力考虑深入开发并提升此部分学生群体的知识素养水平。实施中高职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构建科学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新体系,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农村职业教育可广泛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和美国CBE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实体间的互动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城镇化战略需要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质,中高职教学体制性分工合作与教学内容相互承接,中高职课程系统化开发,中高职的多元化教学策略融合,中高职实训教学资源整合,中高职教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中高职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2.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采取面向企事业单位的以需定产和择优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柱型产业的经济支持和龙头企业的产能拉动是推动城镇化战略落实的关键,而支柱型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则需要大批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由于职业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让全体员工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设想缺乏现实基础,遴选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居民进入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化学习的方案成为必然选项。企业可以根据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岗位技能需求来安排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其目的在于培养企业执行产业升级战略所需的技术人才,以满足企业前瞻性技术发展趋势的人才要求。职业院校应当为该类人员的进修专门设计个性化人才培训方案,通过采取全日制学历教育、短期专业技能教育和进行驻厂式现场教育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减少企业人才培养工程对正常生产秩序的干扰。
(二)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主体多元化战略
农村职业院校可采取多元化策略来拓展职业教育的培养主体,为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多形式和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1.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依托企业平台,建构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源自相对落后的手工业技术时代,其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代代相传且被极少数技术工人所掌握和垄断的生产操作经验,其生产工艺与技术的传承具有典型的人身依附性和学习对象的封闭性等特点。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企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有助于大规模提升多数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企业适应新生产技术环境进行丰沛的人才资源储备。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主体的企业,可以主导对新聘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企业主导型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拨款,部分源自政府财政经费补贴或其他社会组织拨款;企业可以在利润最优化目标约束下形成较为严格的教育经费支出制度,有效化解职业教育机构教育经费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是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生产技术能力,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产业技术升级做好充裕的人才准备。三是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内容专一且适应企业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现实需求,学制安排与企业生产进程安排的自洽性较强,确保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并能通过工作实践来及时验证学习效能。
2.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平台,建构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协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建构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职业教育组织机构,将有助于为农村社区型教育机构争取更多的办学经费和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终身教育机制的建立。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行业人才市场需求来准确定位本行业,使得社区型职业院校所培养出的农村技术人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技术升级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技术需要。二是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协会的工作重点是对本行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资源开发做宏观规划,结合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来制定本行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并积极为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之间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展开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工作提供平台,力促政府、非政府组织及营利性企业就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展开跨平台合作。
(三)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型战略
1.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应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型战略的内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职业教育战略的制定构成基础性环境约束,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人才支持。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应当结合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来设计其教育结构,以确保农村职业教育活动为城镇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型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农村职业教育结构的设计应当考虑职业教育层级结构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力,既要合理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规模比例问题,又要有效化解农村中高职教育间的有机衔接问题。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既要根据各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设计农村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确保农村职业教育规模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又要注意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区域平衡,适当运用政策扶持和财政扶持的方式来支持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三是农村职业院校既要结合人才市场的当前人才需求来合理安排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又要本着适度超前的理念前瞻性地挖掘本区域可预见未来的人才需求,拿出部分专业设置名额来安排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职业教育专业。
2.农村职业院校应立足专业生命周期理论来及时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以确保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相融合。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要经历创新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与该专业对应的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保持一致。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规模通常表现为专业规模扩张和专业规模收缩两种状态。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规模扩张阶段通常对应于专业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和成长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规模收缩阶段通常对应于专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而专业成熟阶段的专业规模通常保持相对稳定。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决策重点在于通过深入透彻的市场调研来挖掘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有针对性地及时压缩处于产业衰退期的对口专业办学规模乃至停办该专业,将处于衰退期的专业建设所需办学资源投放于新兴专业建设领域。通过发展与新兴产业对口的新兴专业,农村职业院校可以保证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与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相适应。通常而言,农村职业院校可以在综合考虑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区域经济产业生产增加值规模等指标的基础上划分高成长性专业、低成长性专业和中成长性专业等专业类型,并据此对农村职业院校的现有专业进行分类化管理。对于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较差的专业,可以压缩该专业建设经费;对具有较强人才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可增加对该专业建设的投资力度,以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市场需求规模相适应。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再加上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较快,农村职业院校在相关专业调整的决策上经常暴露出时滞性问题。为此,农村职业院校应当具有适度的超前意识,在专业结构调整方向上预留好提前差,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
[参考文献]
[1]孟凡华.新型城镇化战略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求解农村职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论坛的观点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3(33).
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乡土人才 能力提升 培养 对策分析
在各地政府都在加大力度对乡土人才的培养的今天,已经将培养乡土实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但是,想要为各地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乡土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其中存在着很多困难的因素很难去完成。比如:前乡土人才培养规划不足、乡土实用人才培养资金扶持不足、乡土人才培养形式单一等诸多相关问题需要各地政府加大力度去解决,本文也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建议,完善乡土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加大对乡土人才培养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乡土人才的培养形式三个方面,以期为我国接下来的乡土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乡土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时所遇到的问题
(一)当前乡土人才培养规划不足
在以往的乡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调查人员发现,大多数都在盲目的教育,而没有明确的制定培养规划。从现实出发,培养乡土人才的方法不能从一个单一的方面出发,要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上具体的需要,来进行多个方面的培养。各地虽然对培养乡土人才做出了足够的重视,但是还是缺乏一套确实可行的培养规划。事实上,多个地方虽然形式上非常重视上面下发的政策,但是多数没有真正地实施。在上级领导下来检查时,临时地安排一些乡土人员进行无章的培训,等领导走了,就不会再有培训,一些培养的计划与方案,多数是用来应付上级领导的,不会真正的投入人才培养的使用中。
(二)乡土实用人才培养资金扶持不足
据调查,多数地方反映,上级审批的关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不足。各级政府对于培养乡土人才的各项扶持不够,最突出的表现在资金上,资金扶持不够,导致很多内容无法开展。乡土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培养一些实用人才,以后能为家乡做贡献的人才,所以多数致力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建设方面,目标是培养出有高素质、高文化的实用型人才,最终带领农村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对于资金扶持方面,大多数是来源于政府,没有很好的带动社会福利组织的资金扶持,没有更多的投资群体。
(三)乡土人才培养形式单一
在培养乡土人才这项工作实际的落实中,乡土人士只是接受简单的教育,并没有受到过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党校培训等专业的教育信息。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乡土使用人才整体素质就不会得到更大的改善,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也不能为家乡带来突出的贡献,这些都取决于乡土认识选拔与培养情况单一。
二、加强乡土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时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完善乡土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完善乡土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第一,要坚持多层次、高标准的原则。也就是要让乡土人才多个方面共同进步和发展,不要只拘泥于一方面。第二,要坚持因地、因人、因产业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的人才要用不同的培养法。第三,要坚持开放式综合开发的原则,要接受多个国家先进的教育政策,完善自身教育的不足。第四是要坚持时效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培养的文化要让被培养的人员充分理解,这样才能更准确得记住所学的内容。
(二)加大对乡土人才培养的资金扶持力度
乡土人才的培养计划中,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是导致培养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首要因素,所以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的力度,鼓励一些社会人士对此项工作进行爱心援助。另外,乡土人才的培养的相关政策制定的时候,应该围绕着未来乡土人才能够为建设新农村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做贡献来制定,还要只看现在这两项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致力于培养出一些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农村的发展脚步。同时鼓励这些乡土人才进行实用的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提出一些关于农村发展的意见,如果研究出有用的科研产品,要将研究出来的产品,依法进行保护,保障乡土人才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财产。鼓励农村人才进行农业技术的学习,同时鼓励各种类型的人才投身到农村的建设中去,以此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三)增加乡土人才的培养形式
要认清当今乡土人才的现状,合理地配置资源,让其充分地体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创新积极性。根据乡土人才的自身兴趣爱好,来安排他们去做相应的工作,以此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另一方面,设置可观的收入,来吸引一些有能力有知识的大学生深入农村,从而为乡土人才的培养注射新鲜的血液。让一些学习成绩好的人才进行外出考察,接触新鲜的事物,从而增长见识。这些都增加了乡土人才培养的形式,只有完善了这些,才会让此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
三、结语
完善强化乡土实用人才的计划已经一步一步地实施,这对于未来农村的各项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培养乡土人才工作,已经是当今国内外理论界以及学术界都在研究的热门话题。想要为各地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乡土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其中存在着很多困难的因素,只有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去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乡土人才培养计划的成功实施指日可待。希望更多的有能力的人投身到乡土人才的培养之中,让培养乡土人才的工作越办越好,帮助更多的乡土人才找到他的社会价值,使乡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更科学,更规范的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林心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院校学生国际
化培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2]冯俊平.基于技术创新模式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
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
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4
一、案例教学与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备以五优五强 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
公共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人才建设,要努力培养一大批热爱农村管理、热心农村公共事业,有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卓越农村人才。在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个人待遇偏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三农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因此,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总的素质要求,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五种优秀品质和五种超强本领。
五优,即在意志、品德、知识、能力、责任等方面,具备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五种优秀品质。 五强,即在服务 三农 实践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应是在服务三农 过程中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五优五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具备判、守、写、说、做 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 公共管理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事务和公众服务为对象,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共资源效率等为基本价值标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作为三农 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过程中,应在判、守、写、说、做 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即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公共政策表述能力、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在医学、工程技术学、法学等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发展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公共管理领域应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这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共识。 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共管理情境或重现公共管理现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有利于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和培养公共管理素养。
1.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公共管理环境的艰苦性、三农 问题的复杂性、城乡差异的现实性等等,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不愿到农村任职和工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包括公共管理类卓越人才缺失严重。 实际上,大学生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或刻板化的。 通过大量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和丰富化,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认知。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可以通过对天下为公 等公共管理精神的渲染,诱发学生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从而发现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2.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经验不丰富和实践机会很稀少,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案例教学是当前快捷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途径。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在鲜活具体的公共管理案例中活学活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细致入微、条陈缕析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原理、规程等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和交锋中,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表达能力;在对具体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及成效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独唱式 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怠倦感、乏味感和教师教学上的无力感。 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其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在农林类院校公共管理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围绕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一)建构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建设加强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是避免案例教学的偶然性、即兴化 和点缀化 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案例教学在人才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有效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可靠依托。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紧跟时展步伐,创建了一批案例教学示范课程,如市政学、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 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形成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 目前这些课程多数已申请校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建设项目的立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案例教学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推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方法及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工具。 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是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保证。 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建设,既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坚持和贯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组织教师编著导引与案例 系列教材。 依托学校优势和专业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已编著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 案例教学论》、《市政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 等有关案例教学的著作和教材,即将出版的教材有《公共管理基础导引与案例》、《公共危机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组织学导引与案例》、《县乡政府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社会管理导引与案例》等。 这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初步建成了案例教学教材体系。
3.搭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支撑平台
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建构的案例库及案例中心网站、网络案例平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支撑平台;专门的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则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独立可靠的空间。 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公共管理案例库和案例中心网站。 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原创或搜集二手素材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已建成了具有 300 余个教学案例的案例库。 其中,原创案例《猪漂黄浦江的痛与思》还入选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通过案例中心网站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实现师生教学的有效互动。 湖南农业大学还建设了 1 个大型的案例教室和 2 个案例讨论室,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编选标准化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即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或呈现某个公共管理的实例,而是每个教学案例应具备培养和训练学生 判、守、写、说、做等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功能。 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编选案例,以便有效施教、有效育才。 案例编选标准化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总的来说,一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应体现4 个 1+[3],如表1 所示。
2.互动方式多维化
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灵活运用三种互动方式。
(1) 教师主导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案例教学过程,辅以多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的需要,编选合适的教学案例,准备教学场景和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展示案例材料,描述案例冲突和关键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决策方案,采用设问的方式,征询学生意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质疑、讨论和总结,达到醇化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课时有限的教学内容,宜采用小微案例。
(2) 学生表演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也可称之为角色扮演式。 通过模拟案例情境,由学生分组扮演案例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各方利益表达和决策。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再现案例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表演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度高、形式生动活泼,如果组织运用得当,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貌似沦为配角,但其作用仍非常关键,主要是做好课前准备,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 分组辩论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各组在内部进行充分的观点表达和意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各组统一的观点;再次,各组选派代表逐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各组间相互提问、质疑、答辩。 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辩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归纳出关键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而使同学们在相互交锋中逐步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共同找寻所讨论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3.教学流程合理化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流程控制过程,而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流程控制。 成熟、稳定的案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案例教学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实施和课后案例教学追踪等三大关键环节。
(1)课前案例教学准备。 主要包括:一是课程案例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 课程组事先通过深入而充分的讨论,确定某门课程在多大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哪些环节和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及案例教学课时数等。 二是教学案例的编选。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确定原创教学案例、改写教学案例或引用成熟案例。 在当前公共管理案例匮乏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原创或改写案例。 当然,在经过多轮案例教学的积累或国内已有比较成熟而丰富的案例的情况下,案例编选环节可简化为教师只需根据编选标准为相关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 三是案例教学设计。 主要是教师要事先吃透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或状态,掌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做好教学场景和基本条件的准备等。
(2)课中案例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 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需要巧妙采用教学方式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 授课方法,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的教学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引导而不干预,介绍案情要含而不露,不亮观点,不作提示,同时要发挥案例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和有序推进,避免学生讨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原理进行画龙点睛,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课后案例教学追踪。 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作业和课外辅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真正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可能只是提示了相关案例问题,但是对于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延伸思考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改善和提升其研究分析能力。 二是案例教学反馈。 案例教学要安排反馈环节和设置反馈渠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效果。 三是撰写教学后记。 案例教学结束后,授课教师、助教及课程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撰写教学后记,以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是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强案例教学交流和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在内部开展了课程间的教学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5 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支持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大赛共吸引了来自省内 9 所高校的 15 支参赛队百余名研究生参赛。 来自全国 MPA 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省外兄弟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湖南省直机关的 22 位专家领导受邀担任大赛评委。 大赛展示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风采,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交流分析平台,开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此次大赛获得了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湖南日报》、MPA 教指委官网、红网、凤凰网、各大高校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深度报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6]。 在 2015 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6 年湖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再次获得了广泛关注。 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三、持续推进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理念创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革命。 首先是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要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转变为以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为主,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二是将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到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案例的编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案例教学总结与评价等环节,都要着眼于学生服务三农的精神及判、守、写、说、做等卓越专业能力的孵化,致力于 五优五强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 三是诱导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 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培养、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
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效性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涵是“乡风文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新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活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而实现精神富有的关键是社会文化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浙江省正大力推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构建“两富”型新农村具有点睛意义。
改革开放至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也有所进展。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进入21世纪,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多元化和多种价值取向深刻地冲击着农村群众的思想。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侵蚀,一些地方的农民思想道德出现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中仍然存在封建迷信、愚昧消极、奢侈腐化等不良现象。
在新农村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更是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赵沁平教授认为,高校自诞生之日起,便聚集了大量文化人才与科技精英。高校通过知识传承、科技创新,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当代高校的三大职责。地方高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高等教育的l展趋势,明确自身的社会服务责任,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当然,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自身也能获得发展机遇,这是一种互利共赢之举。因此,增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新农民
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永远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相对偏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全部农村人口的1/3,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培育会读书、有技术、会上网的新型农业人口。
2.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农村不仅是“物”的新农村,更是“人”的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当前,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发展相互交融,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事实证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得越好,新农村经济发展得就越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对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场所,在地方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明确地方高校的有利条件,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进而不断提升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1.地方高校具有地缘优势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看,地方高校离大城市相对较远,通常在二、三线城市,校区也建在城郊。地缘优势使地方高校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当地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且能较为准确、系统地掌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应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把服务新农村文化发展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制定相关政策。
2.地方高校具有人缘优势
地方高校以培养本地人才为目标,其招生对象以本地生源为主。地方高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农村干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农业技术人员。培养高素质农村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成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当地农村社会特别是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为地方院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为地方高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3.地方高校具有智缘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地方高校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地方高校不惜重金,大力引进博士、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日渐雄厚,专业设置更加完备,科研条件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成果颇为丰厚。地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和弘扬。地方高校的人才、技术及科研条件都为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4.地方高校具有网信资源优势
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和瞬息万变的信息资源。新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更需要网络信息资源的帮助。地方高校则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网络教育等方式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四、增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效性的策略
1.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强化社会服务意识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要将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置于地方高校发展的首要地位,从学校规划、政策制定、招生计划、教师考核、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地方高校要深入农村和农民群体,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将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农业技术传播到新农村,切实提高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效用
据统计,地方高校几乎一半的馆藏图书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无法被社会共享。在强调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提高图书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只服务本校师生的传统观念,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以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数据库。数据库要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而变化,及时更新信息内容,从而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3.地方高校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地方上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难以有效完成新形势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任务,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很明确,即为当地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地方高校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设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专业,大力培养新农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要积极配合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把对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列入学校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中,并要注重培训质量。
4.地方高校要大力挖掘当地新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农村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但部分文化得不到保护或逐渐失传。地方高校有责任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传承和弘扬,不断提升新农村文化层次;要鼓励师生投身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贴近农村、农民,创造出反映农民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满足当地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村群众的精神境界。地方高校要加强当地特色文化研究,创办专门的研究中心,提高地方文化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5.建立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地方高校要为师生及科研人员在新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与创新研究等方面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只有地方高校建立起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制约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经济问题,才能切实发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功能,使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2]黄宪伟.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3]王晓娥.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切入点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4]陈运贵.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科纵横,2012(7).
[5]赵江龙,袁茁萌.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
[6]梁广东.地方高校融入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10(3).
[7]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
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6
一、目标和任务
2012年,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两区”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对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代职业农民培养、农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农业大中专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农业专业技能提升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分门别类组织培训。具体目标和任务:
1、农业大、中专“双证制”学历教育。一是积极配合市、县(市、区)农办做好大专涉农专业学历招生工作,推荐60名农业领军人才参加农林大学学习;二是完成农广校种、养和涉农专业学历招生1000名,确保完成800名。
2、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完成1500名,确保完成1000名,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完成20000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000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8000名。
4、现代远程教育培训。通过远程教育卫星平台、电视专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途径,开展季节性农业实用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污染防治、农业政策法规等培训,举办“农业专题”宣传培训活动20-30期。
5、阳光工程培训。按照阳光工程实施意见要求,努力完成今年省下达的阳光工程培训计划。
6、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根据各地农业产业特色,培育和建立一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验教学基地;二是根据教育培训的需求,不断充实师资队伍。
二、工作措施
1、深入调查,了解需求。要以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意见》和省农业厅《关于开展进村入户大服务活动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为契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设计调查提纲,根据“两区”建设等各类农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认真进行分析梳理,制定今年教育培训的计划,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确保今年教育培训计划的全面完成。
2、整合资源,协作办学。要根据日益发展的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创新思路,整合资源,继续完善并加强协作办学。一是继续加强与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校、党校等教育培训组织的协作,共同做好非纯农专业农民中专生的培养。二是充分发挥乡镇村农村成人学校、农民学习会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中心和实验基地的作用,送教下乡,方便农民,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请进来,走出去,请有关专家教授来讲课,根据需要,组织外出培训。
3、主动汇报,争取支持。一是及时主动汇报农广校工作,及时向当地农办报送年度培训计划和经费投入预算,确保培训经费的落实。二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涉及到组织、教育、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农口各部门,要根据教育培训计划和实际工作要求,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有关各方的支持,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系统内部的配合,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