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1
一、培养结构:从单一转向多元
当前我国在世界信息流通体系中的话语权还十分有限,在文化国际传播领域处于严重的“入超”地位。根据国家版权局的统计,包括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软件和电影电视等各种文化产品在内,2010年我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种,输出出版物版权5691种,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比例高达3:1。这一现实提醒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是自我认定的,而是在文化交往、交流过程中的客观呈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在文化的竞争与输出上占有优势,文化软实力只有经过现代性的转化与传播才能实现。
当前文化传媒人才的培养结构很难适应大文化传播的需求,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突出重点、着眼未来、优化结构,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要做到对文化国际传播全过程所需各类人才培养的全覆盖,对《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9个重点发展领域传媒人才培养的全覆盖;另一方面要针对目前文化传播的薄弱环节,加大对内容创意、文化产业、文化贸易、传媒管理、新媒体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培养目标:从细分转向复合
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既高度细分、环节诸多,又彼此衔接、相互融合。传统的人才培养更注重专才的培养,反映在实践中就是在专业设置乃至课程设置上的细分。实践证明,“一专”必须以“多能”为基础,复合型的文化传媒人才应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
能够胜任文化国际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具备宽厚的学养。文化传媒人才应尽可能地从文、工、管、艺、经、法、理等多个学科汲取养分,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兼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放的国际视野。当前我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效果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相匹配,在很多外国人眼里,说起中国仍旧是京剧、武术、长城等传统元素,当代中国的新形象在国际社会远未形成普遍认知。需要文化传媒人才坚守国家立场,同时又有开放的国际视野,熟悉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和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兼具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积淀,不同的时期、地域、民族、国别在文化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文化的输出以被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所接受、认同为目的,必然是一个创新的实践过程。比如,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商业性输出却是没有成规可以遵循的,对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培养模式:从单向培养转向多向培养
文化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尽快转向有意识地调动各种资源和要素,构建包括校校、校企、国际联合等多向度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调动校内资源。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双硕士学位项目采用跨学科联合的方式培养传媒人才,颇值得借鉴。研究生可以同时参加新闻学和法学、工商管理、国际关系、地球与环境科学、宗教学等两所学院的学习,获得两个硕士学位。相比较而言,国内的文化传媒教育在借助学校内部的学科、资源优势,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方面做得还十分不够。
实施校际人才联合培养。2012年,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起“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3所高校的优势资源组合起来。建立“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探索“三校一体、四年一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总的看来,这类校际联合培养在实践中还十分有限,需要相关部门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推动,使各类优势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配置,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
推进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2010年中影集团根据数字电影产业转型对特定专业人才的需求和集团的发展战略要求,面向全国院校开展了“中国影才计划”,该计划已在全国数十家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在数字影视高级专业人才的有序培养、选拔、认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一些高校与传媒机构、文化企业建立联合培养计划,在传媒机构、文化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采用“学术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模式,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行业实践等。无论是企业主导还是学校主导的联合培养,都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必将对培育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文化传媒人才产生积极作用。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2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
前言
电气自动化,即利用电子装置和技术,实现生产机械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的一门多学。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相关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结合社会岗位的特点,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促使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培养电气人才,我们需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的研究
1.1对于指导思想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推动我国自动化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做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我国自动化行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是培训学校以及相关高校的责任。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行业特点,结合行业的技术需要,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做贡献。可以说,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在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中,要以专业知识作为主导思想,合理选取技能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具备分析与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及控制技术问题的能力。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
现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迅速发展,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但由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专业实用型人才出现了大量缺口。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目前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用人单位“用工荒”,大量相关专业的毕业学生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尴尬现象。培训单位以及相关高校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的同时,偏向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培训单位可以与用人单位沟通或者做一些市场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训单位还是要从实践教学入手,延长学生去产业基地实习的时间,让学生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完成学业后能快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种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合理分配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的重点知识并对行业有充分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行业发展来看,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突出强电为主,设置相关特色专业集中师资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要与弱电以及电气控制与信息相关技术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设置要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各个领域,突出专业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战略
2.1科学定位
培训单位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达到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实用型人才,需要有准确的科学定位来实现培养目标。所谓的科学定位,就是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科学的市场依据,科学定位是决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对学生进行人才计划的实施时,培训单位要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行业信息,把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对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总之,培训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市场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2.2课程体系的改革
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根据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实施的,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方向是以强弱电结合,偏向弱电的培养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的变化,这种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目前主要以强弱电结合,突出强电的宗旨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摒弃了过去偏向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形式,转而向综合性课程开设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当下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型人才已经逐渐偏向于饱和状态,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逐渐偏向于综合型让人才。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市场需要,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训单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校都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比例很小,在未来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配备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教学器材,提升教学老师专业教学水平,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
3.1技能的培训
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看,只有应用型的人才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即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快速适应不同的岗位需要一类专业人才。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日常教学中,要集中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较强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
3.2教育方式的合理选取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方式上都要精心安排。在教育方式的选取上,要偏向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覆盖面广,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让学生快速发展成为拥有综合性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
3.3产学合作模式的实践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这种生动的教学模式,才能快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产学合作的模式,与校外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生产企业中去实习。或者学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开办自己的企业,日常教学甚至可以选在生产现场进行,这对学生了解专业行情以及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电气自动化在推动我国的工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人才培养应该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善目前的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适当采取产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电气自动化行业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肇,等《电力系统分析》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07-108.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战略思考
一、民办高校办学总体模式
(一)强调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
以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以特色求发展,以实践教育为核心,是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定位。民办高校的师资配备、学科建设、科研活动,必须以能够拉动或支持专业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体现科研、学科建设为教学服务,一切从民办高校的目标定位与现实条件出发,脚踏实地,不盲目攀比。
(二)优化专业布局与教学内容
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建立市场评价反馈机制,坚持选择适合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热点专业,并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突出特色,确保毕业生“适销对路”。二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突出基础实、能力强、个性化特点,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通过模块方向设置为学生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在课程内容上,紧贴社会需求,逐步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社会急需的知识,满足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需要。四是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适应期。
(三)注重因材施教
民办高校学生入学成绩不高,但不能因此降低培养标准,而要坚持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即辩证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充分认识学生经营意识、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以及学生的学业基础、能力、个性、志趣差别明显,偏科现象较为普遍的特征,提出“柔性培养、因材施教”的理念,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学校可以实行大类招生,一年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及志趣自主选择专业;可以开设辅修专业,鼓励学科之间、专业之间交叉融合,根据市场需求与学生的意愿组建特色班、实验班;通过设置柔性化的课程体系,开设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活模块等方式,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课程功能菜单,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与柔性化;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不拘一格,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及学生特点,采取灵活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四)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意识
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客观上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以学生创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科研计划(SRTP)等为基本平台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提升、完善,建设以综合模拟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推进基于解决问题式教学(PBL)和案例教学模式,侧重对学生管理实践能力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探讨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式的国际化,举办国际经济特色班。特色班主干课程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授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构建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行柔性模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按专业大类招生,第一学年结束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构筑各个学科、专业之间交叉互通的桥梁。其次,举办跨专业的特色班、实验班,实现课程体系设置的柔性化。再次,在稳定平台课程,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多层次的模块课程,既有培养通用技能的基本技能模块,也有面向市场职业群的专业方向模块,还有在教学后期阶段根据市场变动灵活设置,采用团队授课模式的活模块。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改革,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柔性,满足了市场的多元需要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目标。
(二)推行适应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期论文、专题调研、课程教学中的设计性题目、案例教学融合于实践平台的创业创新实践形式、专业核心课程建立案例库。案例库以师生共同参与,边搜集,边研讨,边整理,边使用的方式创建。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服务于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两个实践基地平台;要注意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计划的有效衔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目标定位客观上要求民办高校在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必须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能否有效运转、实践教学平台能否有效利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计划的有机融合。学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和尝试,对于已经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项目,特别是依托于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项目,注意适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中,实现课程体系与教学平台的融合,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且贯穿于教学体系始终。
【参考文献】
[1]何晓红.构建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4(01):14-15.
[2][美]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顾明远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66-02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弄清楚何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在国务院和发改委的推动下,2010年4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被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快,科技创新为其主要的驱动力,具有较高的创新性。[1]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知识条件更为敏感,对核心技术更为依赖。然而对核心技术的把握与创造也就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高素质的要求。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较一般人才而言会有着更加高的培养标准。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战略性新兴然而“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2]这种大跨度的联想则需要学生具备较为宽阔的知识视野,而交叉学科建设中所强调的不同学科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融合都可以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的束缚、开阔学术视野,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最佳平台。交叉学科研究也是是产生新研究领域的主要途径。许多新兴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3]教育部公布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均为交叉学科专业。它们的知识系统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必须通过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发展形成相应的学科理论与技术体系。此外,对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部分学者会认为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还有一部分学者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其实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可以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学科建设来进行,因此,像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建设来进行,也就是说交叉学科的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
二、交叉学科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高新技术人才大多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多个学科的协作以及渗透。所以从理想层面而言,利用交叉学科的建设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的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却也存在着不少困境。
第一,以学科分化为基础所建立的大学组织结构不利于交叉学科建设。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建立起来的院、系及交叉学科设置的院系甚少。这种以单一学科为基础、以院系为单位的系科制造成学科及办学资源的分割,不利于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因此,这样的组织结构在各学科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严重阻碍了学科及办学资源间的融通,同时把人员和组织机构都限制在单一的学科范围内,它只能单纯反映同一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的源流、衍生关系,而未能反映出不同学科领域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互动关系。
第二,同行评议的科研评价制度阻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学术界目前广泛采用的同行评议制度早已成为科学界的惯例,而且始终处于科学检查、评审过程的中心地位。但是这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评价有着不利影响。然而交叉学科由于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研究涉及的学科、专业越多,学科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知识体系就越庞杂。因此,交叉学科评估对同行专家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往往蕴含着新观点、新方法,选择匹配的同行专家则容易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专家往往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领域的局限,对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真正价值和科学意义缺乏共识,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从而对交叉学科在建设之初带来了如申请课题难、组建科研队伍难、评选重点学科难等困境。
第三,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断层。高校的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本就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并且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其实也是具备优势与资源的。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这类课程包括为某一学科专业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之外的其他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教育部公布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就多为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大多还是停留在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学科专业结构形式调整的层面上,实践中仍受到现
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并且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的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
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5]
三、以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第一,树立大学科意识,转变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教育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后现代时代”,即“大学科时代”,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也日趋模糊。因此,学科交叉是社会分工深化和科学动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而大学科观念应当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所以,需要摆脱一味的跟踪模仿、按图索骥的传统套路以及观念,在学科建设上应当从单纯追求数量、盲目求大求全的粗放式发展向合理优化整合、促进交叉渗透的内涵式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及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以及新的思维方式。
第二,建立有效、开放的沟通机制,打破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教育中的“学科壁垒”。首先,需要加强建立高校内部各学科、院系之间的沟通机制。“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这是物理学家海森堡的一句名言。可是在我国,统一领域的教师形成了一个以学科为中心的圈,在这个圈中的人们由于有着类似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等,纵使相隔千里也会有所联系,可是若是在这个圈外的人,纵使在一个学校也有可能不认识。并且这些圈内的教师本来就是从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存在着一定的知识局限性,再加上不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则很难具备较为宽阔的学术视野,从而给他们对于一些交叉性学科的理解和研究增加了难度,更加不谈为交叉学科教育作出较大的贡献。因此,面临此种情况,高校需要建设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以及交流平台。此种交流平台可以是以学院,各系组成一维,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为横向一维的矩阵式,这样一来,各种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都可以在不同的院系间自由活动,实现交叉学科的资源共享,促进各个学科的科研人员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交叉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除了构建这样一个矩阵式的支撑体系之外,还需要注意矩阵型组织结构中交叉处的科研人员以及教师的个人评价与激励问题。因为是他们组成了这个支撑体系,所以他们也是这个支撑体系能够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并且,在这个平台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需要鼓励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外,还需要鼓励培养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合作主讲一些跨学科的相关课程,打破各个院系间各自为战的人才培养体系,理顺院系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院系之间协调沟通机制。其次,需要建立高校交叉学科教育与其外部的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完善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产学研”与“人才孵化器”有机结合,真正将交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第三,完善交叉学科建设的保障制度,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教育的发展。对于完善交叉学科的保障制度应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方面是给予该学科合法地位。另一方面是完善交叉学科的资助体系。新兴交叉学科因其跨学科性找不到相应的学科位置,从而得不到制度和体制上的鼓励与保障,有的甚至被剥夺了生存发展的机会与空间。众所周知,在高校现有的科研和教学管理体制下,学科是项目申报、经费申请、人才培养、职称评定、定岗定编、学位点设置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我国若想顺应时代的需求,大力发展交叉学科,首先就应当确立交叉学科的合法地位,才能加强交叉学科的内部学科动力以及外部索引动力。此外,高校发展交叉学科应该争取多元化渠道的资金资助来源,并且完善交叉学科的资助体系。这些资助交叉学科发展的机构除了需要资助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之外,还应当注重资助研究人员和教师在交叉学科方面的培训以及交叉学科相关的教学活动。对于资助机构本身而言,应当确保其工作人员是了解交叉学科研究的。并且这些对于这些资助机构应该定期接受评估,而且这些评估的标准不应该固化,而是应当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情况而作出灵活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志宏.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1,(11):26-29.
[2]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造力不足?[J].青年教师,2009,(12):14-16.
[3]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23-125.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5
一、南充现代物流的基本情况
目前,南充市货运企业1300余户,注册物流企业1000余户,物流营业收入1000万以上的企业15户,A级物流企业6户。目前现代物流园集中了6家大型快递企业(包括圆通、中通、申通、顺丰、百世、优速)、63家大型物流企业(包括四川南鑫物流集团、南充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川东北粮食物流中心、中国物流南充现代物流中心、友信龙国际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京东南充营运中心等),分别占南充市顺庆、高坪、嘉陵三区的90%、70%。中铁联运(四川)多式联运示范基地项目、中型物流企业孵化园项目、中国物流南充中型项目落户南充现代物流园。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建设中。未来,南充现代物流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二、南充物流人才的需求
我们对南充市物流企业物流人才进行了调查,主要对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覆盖率达到了71.43﹪,调查结果代表了目前南充市物流企业物流人才的基本情况。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来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
从物流人才岗位层次看,一般物流操作人才需求量最大,占比达到48.72%;其次是初级物流人才,占比达到27.56%;再次是中级物流人,占比达到19.87%;最后是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最少,占比仅3.85%。
从物流人才的学历结构看,需求量最大的是大专学历层次,占比达到66.03%;其次是本科学历层次,占比达到28.21%;再次是大专以下学历层次,占比达到4.89%;最后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需求量最少,占比仅0.87%。
从物流人才的年龄结构看,需求量最大的是30岁以下的,占比达到49.68%;其次是31~40岁的,占比达到40.38%;最后是41~50岁的,需求量最少,占比仅9.94%。
从不同工作岗位物流人才的需求看,需求最大的是物流综合管理,其次是信息或单证处理,第三是运输配送,第四是仓储。
总之,随着南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據预测,南充每年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 1600人左右。而随着物流规模的扩大及物流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流管理的中、高级人才和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三、南充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存在滞后性,不是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发展需要,而是根据当前的物流热,未经充分的市场调研论证,片面迎合市场需求,不顾办学条件充分与否,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定位缺乏针对性。培养目标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职业晋升、个人发展等方面的瓶颈。低端物流人才需要的是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而物流企业需要的是掌握技术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物流人才。目前物流企业要求人员满足岗位多面性的需求,不仅需要物流管理的知识,还涉及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更涉及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英语、计算机等。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某些课程教学大纲相对落后,部分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能及时更新,造成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供需存在错位矛盾。
(二)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操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进行了一些校企合作,但很多是表面上的合作,合作力度不深。学生校外实习只是到企业参观一下,认识相关的设备、看看相关的流程,只是感官感受一下,或是有一些操作都是比较简单,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实质性的操作,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性不强、实际操作培训少,校外实训基地欠缺长期性和稳定性。毕业前的物流综合实训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实训效果差,难以达到物流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才教育的质量。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起步晚,专业教师大多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通过短期学习、培训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系统,而且没有从事过物流相关的工作,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特别是缺乏既懂理论知识又会技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因时间、待遇等原因不愿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因此,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也无法满足物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企业重视力度不够
物流企业重在运作,对于新招聘员工重在快速培训上岗,填补业务流程空白。一些企业认为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不仅要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要占用员工的时间、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愿意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的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只想用人,不愿意进行培训,只看眼前的利益,缺乏战略眼光。据统计,在我国只14.6%的企业建立了培训制度,11.1%的企业按照国家的规定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16.7%的职工参加了培训学习。
(五)社会培训薄弱
目前,南充专门培训物流人才的培训机构没有,更不用说物流人才了。虽然有人才培训基地,只是培训其它方面的人才,没有物流人才的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只靠学校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物流人才的社会培训,满足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南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现代学徒制度。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探索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大力退下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施现场教学法、实战训练教学法和工作体验教学法。以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为目标,与行业协会密切沟通,及时把握就业市场需求,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学校办学条件,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应前瞻性的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将物流人才职业岗位定位在操作层和管理层,重在培养物流企业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和岗位操作型人才。工作领域应定位于作业类、营销类和管理类,岗位群应涵盖采购、仓储、运输、包装、分拣、配装、加工、集装箱管理、报关、货代等工作。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需要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长和区域发展特点,重点锁定部分岗位群,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交替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分阶段推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力争培养一批适合物流企业需要的、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具备物流核心能力的、会操作、会管理、会经营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三)加深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提高操作技能
一方面,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的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融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学校应主动服务企业,寻找校企共赢的结合点,形成学校围着企业转,专业围着产业转,教学围着生产转的发展局面,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以 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职业综合能力观,分解岗位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形成过程以及培养模式,初步建立职场化的实训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物流系统软件为模拟平台,使学生熟悉企业物流操作实景,让学生在实训中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满足学生职场化的实训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工作过程理解力和服务企业的本领。应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学生融入企业并接触企业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增加其对就业环境的熟悉程度和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和吸收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战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搞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关键。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基本功扎实、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主要包括:鼓励专职教师进行国内访学活动和学历学位提升,从而扩大眼界,了解外界科研、教改信息,促进教研、教改成果的形成;应支持专职教师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建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参加符合教育特点的学术、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种级别的教学科研项目,以此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学术水平和实战业务能力;应与企业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有计划地为教师提供考察、践习和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的机会,从而提高实战经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高薪引入高学历的、富有实战经验的优秀、拔尖人才从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并确保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应明确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企业一线专家和能工巧匠兼职任教,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五)加大投入,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可以采用校企合作以及加强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加强物流人员继续教育。伴随物流产业升级,以及大规模物流集约化,发挥物流的规模经济,更需要创新型物流人才,企业必须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才能解决人才质量不高、人才紧缺的问题。学校、企业、培训机构共同营造一个能够为物流人才理论、实践全能的学习平台,而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所以应加快物流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步伐,提高在职物流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六)加快建设物流人才培训基地,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战略范文6
可见,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而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参与。同时,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建设带来挑战与机遇,因此,需要加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满足新能源及常规能源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学科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需要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其基础。传统产业的基础和发展现状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从传统产业的发展中获取帮助。能源动力类专业涉及的多是传统产业,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新能源及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且属交叉学科,涉及物理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化学等多个基础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并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基础学科是催生和促进新的学科领域特别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的源泉。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孕育其出生的能源动力类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并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设置有共同之处,如均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作为专业基础课。国内已开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可知,大部分培养方案体现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这些均与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0)》中,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为能源动力类特设专业的要求是一致的。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依托热能与动力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借助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优势,进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
综上所述可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是建立在原来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之上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是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基础,因此,需要深入探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建设。
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自2010年7月教育部下文开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已有4年时间,该专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该专业主要是学生通过学习各种类新能源的特点、利用方式和方法以及新能源应用的现状、未来发展的趋势,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源动力、化工、环境、材料、生物等专业知识,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受到新能源转换与利用以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全面训练,具备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体系设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侧重于将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核电能等各种“新能源”如何高效的转换为“中间能源”,如将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生物质转换为生物油,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潮汐能转换为势能等“中间能源”。但是,新能源要高效地为我们所利用,还需要将这些“中间能源”合理高效转换为可以利用的“二次能源”如电能以及可以直接应用的生物油等,这些“中间能源”的高效转换需要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参与才能够高效完成“中间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换。
因此,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时,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不足之处,针对各种“中间能源”的特点及转换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能源相关专业形成互补,共同完成从“新能源”向“中间能源”再到“二次能源”的高效转换,将新能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
基于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国内开设有能源动力类专业的高校有100余所,通过查阅并归纳国内各个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的知识,系统掌握热力科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源高效转换、清洁利用及其自动控制与运行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当今能源动力类专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新能源的能源转化特点,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使之满足新能源后续利用对人才的需求。如太阳能的热利用过程中,可设置高效吸收、储存及释放太阳能(热能)的相关课程,以及高效利用其储能材料释放的热能的动力机械的相关课程,完成从“新能源”(太阳能)到“中间能源”(储能材料所储存的热能)再到“二次能源”(如电能)的高效转换;可以添加高效热解生物质转换为高品质的生物油(“中间能源”)的课程,以及开设特定课程来讲解如何将生物油(“中间能源”)转换为可以直接高效利用的“二次能源”或直接将生物油“中间能源”高效利用的课程等等。
构建多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满足不同层的人才需求。同时,不同性质的高校在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不同的,如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以及研究与应用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和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虽然高校有多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但是,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发展迅猛,技术更新频繁,如果企业引进的人才仅仅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不能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的。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需要为已经毕业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能源动力类人才时刻具备最新知识与技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采取的措施可以是要根据不同岗位的人员,帮助其制定终身的自我学习与培训计划,使其获得并完善各种知识与技能;与高校联合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如每年对企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相关新知识的培训或是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邀请能源动力类的研究院所专家定期举行学术讲座,传播能源动力类的最新技术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相关知识的讲习班,使热能工程师掌握相关最新的专业技术;要求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考证,使他们在考证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同时也使其保持强烈的学习愿望;出国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学习国外最新的能源动力类知识;采取要求每位员自己工定期举办讲座,将其学习、工作或查阅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相互交流,使大家能便捷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学科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能源动力类专业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培养常规的能源动力类人才基础之上与新能源相关产业合作培养跨产业人才,并与能源动力类之外的领域如化学工程及材料学科合作培养生物质能高效利用与新能源材料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及国外高校学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与企业联合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让企业里面的既懂理论专业知识和具有丰富实践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本科人才培养(毕业设计)的第二导师,让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可以得到实际工程知识的训练,学习到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联合起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其次,可以让企业参与硕士及博士人才的培养,由于硕士人才与博士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对于硕士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革,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课题为主。博士人才的培养可以部分参照博士后流动站对其博士后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培养,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的研究工作。聘请国内能源动力类研究院所的知名专家院士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这些学术泰斗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所带来本领域的最新专业知识信息。可以聘请国外高校知名教授专家来国内短期讲课,让学生了解国外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及相关知识。
注重能源动力类人才出国留学培养
选送优秀的学生在完成国内的课程以后,到国外动力类著名高校继续学习先进的能源动力类知识,使人才的培养具有国际水准,这些学生在国外完成本科、硕士或博士的学业之后回国工作,这样就可以为我国能源动力类的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快我国能源动力类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动力类人才的后续培养
从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但是,这些人才要在企业做出成果,离不开企业的“二次培养”,就是按照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技能、技术以及研发的后续培养锻炼,在此过程中培养出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各个环节上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出如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高技能的技术创新人才以及实际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等。
按照CDIO模式及卓越工程师模式培养能源动力类人才